《和亲通史》质疑之一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是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但是,该书也有问题,甚至有多处错误。如果当代史学家,未能指出并更正,岂不贻笑后人!
曾明确指出:崔教授是否指派助手出面,充分利用网吧平台,可以针对某些质疑,据理反驳,澄清是非;也可以明确表态,寻求匡谬措施,设法肃清影响。但是,崔教授没有回音。
曾严肃指出:面对一些错误论断,崔教授不能继续有意回避,以期不了了之。这样下去,后果将非常严重。以前系考证错误,误导读者;今日是纵容谬误,欺骗读者……
从今日起,在《和亲通史》质疑之一词条中,继续列出《和亲通史》隋唐部分的谬误,崔教授何时想要答辩,可以网上见,某随时奉陪!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1 16:45:00 +0800 CST  
唐永乐公主,是唐玄宗出嫁契丹首领的第一个和亲公主。
唐永乐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17年;出嫁者:永乐公主:出嫁者身份:唐东平王李续外甥女;出嫁对象:契丹首领李失活;资料出处:《唐会要》《契丹》;《资治通鉴》卷221。”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东平王李续外甥女”,错误,应改为:唐东平王李续外孙杨元嗣之女
“资料出处:《唐会要》《契丹》;《资治通鉴》卷221”,不准确,应改为:“《新唐书》《契丹传》;《唐会典》《契丹》。”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1 16:47:00 +0800 CST  
唐燕郡公主慕容氏,是唐玄宗出嫁契丹首领的第二个和亲公主。

唐燕郡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写道:“燕郡公主姓慕容氏,其父是慕容嘉宾为率更令,其母余姚县主是唐玄宗的堂妹。按照辈分,唐玄宗是燕郡公主的舅父。”(该书第242页)
其中,“余姚县主是唐玄宗的堂妹”,不准确,应该是:余姚县主是唐玄宗之族姑。
“唐玄宗是燕郡公主的舅父”,不准确,应该是:唐玄宗是燕郡公主的族表兄。

《和亲通史》:“燕郡公主与李郁于结婚仅两年,李郁于去世。其弟李吐于即位(724-725年)”(该书第242页)。
其中,“结婚仅两年”,错误,应是结婚仅一年;
(724-725年),错误,应为(723-725年)。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22年;出嫁者:燕郡公主:出嫁者身份:慕容嘉宾长女;出嫁对象:契丹首领李郁干;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慕容嘉宾长女”,不够准确,应改为:唐余姚县主女。
“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错误,是《契丹传》,更准确应是:《资治通鉴》卷212、《唐会典》卷6《和蕃公主》条。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1 17:37:00 +0800 CST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是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但是,该书有多处错误。
某曾在西汉吧、唐朝吧、和亲通史吧、宜芳公主吧、百家争鸣吧等,揭示一些《和亲通史》的谬误,希望引起争论,澄清是非,但是,参与者寥寥无几,崔教授更是有意回避,以期不了了之。
出于无奈,设置《和亲通史》质疑、《和亲通史》质疑之一词条,分别揭露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错误,做个备案存查吧!供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如果当代史学家,未能指出并更正,岂不贻笑后人!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2 18:17:00 +0800 CST  
永乐公主“出嫁者身份:唐东平王李续外甥女”, 违背史实,有诏书为证。

开元五年(717年)八月,唐玄宗颁布《封永乐县主出降松漠郡王诏》:“故东平王外孙正议大夫复州司马杨元嗣第七女。”


唐玄宗与永乐公主辈分对比
唐太宗——(第九子)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
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长子东平王李续——女儿——子杨元嗣——第七女永乐公主。
永乐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族外甥杨元嗣的第七女。唐玄宗李隆基是永乐公主的族舅爷。


那“誉叶才明,体光柔顺。葭莩懿戚,敦睦有伦。舜华靡颓,德容兼茂”的永乐公主,出嫁三年,两嫁契丹首领,最后不知所终,岂不悲哉!

永乐公主命运是坎坷的,是“不肯同谋”反抗武则天专权,也被诛杀、除族籍,改氏“虺”的李氏孙女之孙女。唐玄宗选择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女子和亲,其对和亲的理解、用意,不言而喻。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3 06:02:00 +0800 CST  
谢谢!希望对指出的《和亲通史》存在的问题,参与争论,澄清是非。
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百家争鸣吧,查阅《和亲通史》质疑,正在揭示南北朝时期故事。
除对和亲史实考证存在问题以外,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对史书的错误解读。作为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出现这样错误,是绝对不应该的。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3 16:17:00 +0800 CST  
燕郡公主出嫁者身份,是馀姚县主之女,有制书为证。
唐玄宗《封燕郡公主制》:“汉图既采,蕃国是亲。公主嫁乌孙之王,良家聘毡裘之长,钦若前志,抑有旧章。馀姚县主长女慕容氏,……可封为燕郡公主,出降与松漠郡王李郁于。”

唐玄宗与永乐公主辈分对比:
唐太宗——(第九子)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
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第五女余姚县主——燕郡公主慕容氏

燕郡公主的命运是悲惨的。是敢于反抗武则天专权,被诛杀、除族籍,改氏“虺”李氏的外孙女。
唐玄宗选择有这样家庭背景的燕郡公主和亲,其对和亲的理解、用意,无庸赘述。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4 05:40:00 +0800 CST  
唐东华公主陈氏,是唐玄宗出嫁契丹首领的第三个和亲公主。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载:
“吐于与燕郡公主奔唐后,可吐于(730-734年)又拥立李邵固(725-730年)为契丹首领”(该书243页)
其中,“可吐于(730-734年)”,不准确,应当是:可突于(720-734年)。

《和亲通史》载:“回到长安不久,唐玄宗将外甥女陈氏封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该书243页)
其中,“唐玄宗将外甥女陈氏封为东华公主”,错误,东华公主陈氏不是唐玄宗外甥女,应是“宗室外甥女”或“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时间:726年;出嫁者:东华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外甥女;出嫁对象:契丹首领李邵固;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9;《新唐书》《契丹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外甥女”,建议改为:宗室出女;
“资料出处:《册府元龟》卷979;《新唐书》《契丹传》”,不准确。《册府元龟》卷979 应删除。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5 11:09:00 +0800 CST  

东华公主陈氏是否是唐玄宗外甥女?极易考证。
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有11女,但无一人出嫁陈氏,上述说法,明显是误载。
《唐会要》卷6《公主》条:“睿宗十一女。寿昌。降崔真。安兴。早薨。荆山。降薛伯阳。淮阳。降王承庆。代国。降郑万钧。凉国。降薛伯阳。后降温义。蔡国。降王守一。后降裴巽。鄎国。降薛敬。后降郑孝义。金仙。入道。玉真。入道。霍国。降裴虚己。”
注释:“睿宗十一女”,不准确,应是睿宗十女。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7 06:08:00 +0800 CST  
唐静乐公主
静乐公主独孤氏,是唐嫁给契丹首领的第四位和亲公主。其身世如何?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写道:“关于静乐公主的身世,总括史书大致有如下记载:(一)唐玄宗外孙独孤的女儿;(二)唐玄宗外甥女;(三)唐玄宗外孙女。唐玄宗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到天宝四载(745年)三月是61岁。61岁的年龄能有可以出嫁的重孙女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所谓“外孙独孤氏女”,显然是“外孙女独孤氏”之误。……静乐公主姓独孤氏,根据这条线索,按《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睿宗有11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没有一个与独孤氏结亲的。《唐会要》《公主》条记载与此相同。据此可以知道静乐公主不是唐玄宗姊妹所生。再按《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可知唐玄宗有30个女儿,……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出嫁独孤明。由此可见,静乐公主是信成公主所生。所以,静乐公主是唐玄宗外孙女。”(该书244页)

《和亲通史》:“关于静乐公主的身世,总括史书大致有如下记载:(一)唐玄宗外孙独孤的女儿;(二)唐玄宗外甥女;(三)唐玄宗外孙女。”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史书尚有“宗室出女独孤”之说。

《和亲通史》载:“按《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睿宗有11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没有一个与独孤氏结亲的。《唐会要》《公主》条记载与此相同。”
错误有四:
“睿宗有11女”,虽然有史书依据,但不准确,应该是:睿宗有十女。
“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错误,安兴、昭怀公主,不是两人,而是一人。是对《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安兴昭怀公主,蚤薨”的错误解读。
“睿宗有11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错误,应该是:“睿宗有10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
“《唐会要》《公主》条记载与此相同”,不准确,《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记载:“安兴昭怀公主,蚤薨”;薛国公主,始封清阳。下嫁王守一。守一诛,更嫁裴巽”;《唐会要》《公主》条记载:“安兴(早薨);蔡国(降王守一,后降裴巽)”。蔡国就是薛国。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9 05:34:00 +0800 CST  
《和亲通史》载:“《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睿宗有11女,……再按《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可知唐玄宗有30个女儿,”
不严谨,问题有二:
既称《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为何又称《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
既然“玄宗二十九女”,可以改为唐玄宗有30个女儿,为何“睿宗十一女”,没有改成睿宗有十女?

《和亲通史》写道:“静乐公主姓独孤氏,根据这条线索,再按《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可知唐玄宗有30个女儿,……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出嫁独孤明。由此可见,静乐公主是信成公主所生。所以,静乐公主是唐玄宗外孙女。”
错误有三:
由于身世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第一、二种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三种说法;
静乐公主是否是信成公主女儿?关键在于:天宝四载(745年)静乐公主独孤氏出嫁时,信成公主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未进行后续论证;
静乐公主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和独孤明所生。”(该书248页)
“静乐公主母为信成公主,父为独孤明。”(该书594页)
错误,静乐公主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静乐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契丹王李怀节;资料出处:两《唐书》《契丹传》;《资治通鉴》卷215。”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错误,应该是:宗室出女;
“资料出处:两《唐书》《契丹传》;《资治通鉴》卷215”。错误,应该是:《新唐书》卷219《契丹传》;《文献通考》卷345《四裔考二十二》“契丹上”。

《和亲通史》中,对史书的错误解读,并非孤例。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19 05:38:00 +0800 CST  

唐睿宗次女——安兴昭怀公主,是一人,还是两个人?《和亲通史》认为安兴、昭怀公主,是二人,故有“睿宗有11女,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金仙、玉真2位公主为道士,余下7个女儿”。
计算是正确的,但是按《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核实,余下的不是七个女,而是八个女儿。那就是:“睿宗女。1寿昌。降崔真。2荆山。降薛伯阳。3淮阳。降王承庆。4代国。降郑万钧。5凉国。降薛伯阳。后降温义。6蔡国。降王守一。后降裴巽。7鄎国。降薛敬。后降郑孝义。8霍国。降裴虚己。”
如果安兴、昭怀公主是二人,那么,睿宗不是有11女,而是有12女了。
“其中安兴、昭怀公主,早死”。错误,安兴、昭怀公主,不是两人,而是一人。是对《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传》“安兴昭怀公主,蚤薨”的错误解读。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0 06:24:00 +0800 CST  

《新都郡主等出降制》:“鸾台:皇太子第二女新都郡主、相王长女寿昌县主、第二女安兴县主等,并毓灵天汉,禀训皇闱,惠性早成,淑德克茂。粉泽四教,针缕七篇,笄年在时,令月有典。宜穆三从之礼,式光百雨之迓。新都郡主可出适左卫翊卢咸。寿昌县主可出适太子右奉御杨尚一。安兴县主可出适梁王府参军薛琳。所司准式。”(全唐文·卷95)
安兴昭怀公主(677?—692年),唐睿宗李旦次女。初封安兴县主,武则天时许嫁梁王府参军薛琳,如意元年(692年)夭折,未嫁而亡。按《周礼》谥法:“容仪恭美曰昭,慈仁短折曰怀”,谥为昭怀公主。陪葬乾陵‘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1 05:29:00 +0800 CST  

“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所生”的论断,是错误的。
《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载:“信成公主,下嫁独孤明。”
《册信成公主文》:“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岁次丁丑八月癸卯朔十五日丁巳,皇帝若曰:於戏!《易》著于归 ,《诗》称下嫁,所以正风化、厚人伦也。……册尔为信成公主……”
册公主、公主受册,是公主出降的第一道程序,公主册封早于出降。
信成公主,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受册。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成婚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八月十五日以后。
如果信成公主与独孤明有子女,到天宝四年(745年)三月,她们的长女年龄最多不过六岁半。如果公主出降晚受册数月或数年,长女年龄会更小。
显而易见:静乐公主独孤氏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3 05:22:00 +0800 CST  
唐固安公主辛氏
唐固安公主辛氏,是唐玄宗对契丹、奚和亲的第一个公主,也是出嫁奚首领的第一个和亲公主。
唐固安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指出:“固安公主姓辛,关于她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记载:(一)唐玄宗从外甥女;(二)唐玄宗外甥女。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有11女,但无一人出嫁辛氏,所以第二种说法,明显是误载。由此可见,固安公主应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这与《新唐书》《奚传》所称“宗室出女辛”是吻合的,其父姓辛名景初。官衔、生平不详。”(该书246页)

《和亲通史》载:“固安公主姓辛,关于她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记载:(一)唐玄宗从外甥女;(二)唐玄宗外甥女。”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史书尚有“宗室出女”、“辛景初女”、 “李大酺妃辛氏”之说。

《和亲通史》载:“查《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可知,唐睿宗有11女,但无一人出嫁辛氏,所以第二种说法,明显是误载。由此可见,固安公主应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
错误有三:
唐睿宗不是有11女,而是有10女;
由于身世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第二种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一种说法;
固安公主是否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没有考证,无法考证,结论不成立。

《和亲通史》载:“唐玄宗的从外甥女。这与《新唐书》《奚传》所称“宗室出女辛”是吻合的”,
问题有二:
概念含糊,从外甥女与宗室出女不可能等同,对其从外甥女身份不可考,只能确认的宗室出女。
由于固安公主是庶出,“欺罔称嫡”,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固安公主的真实身份,不是“唐玄宗从外甥女”,不是“宗室出女”,仅是“辛景初女”而已。

《和亲通史》载:“契丹王李娑固(746-?年)”,错误,应该是:契丹王李娑固(718-720年)
《和亲通史》载:“唐玄宗诏令固安公主与李鲁苏离婚”,但是未明确时间,史书记载不一。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固安公主”条
“时间:717年;出嫁者:固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大辅;资料出处:《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通典》卷200。”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从外甥女”,不准确,应改为:辛景初女;
“资料出处:《唐会要》卷6《和蕃公主》条、《通典》卷200。”,不准确,应改为:《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

唐固安公主辛氏,是唐玄宗对契丹、奚和亲的第一个公主,717年2月出嫁,在《中国古代和亲简表》中,不应该排在永乐公主后面。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提出,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5 05:55:00 +0800 CST  

固安公主的生父,辛景初;官衔、生平不详,是无名之辈;其嫡母,既非县主,又非公主;更不知其嫡母的祖父、父亲系何人,故她们的女儿,无法确认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只能是“宗室甥女”、“宗室出女”。
由于固安公主是庶出,“欺罔称嫡”,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因此,固安公主的真实身份,仅是“辛景初女”而已。
上述结论,可以从史书记载中得到确认:
《旧唐书》卷8《玄宗本纪上》载:开元五年(717年)“三月庚戌,于柳城依旧置营州都督府。丁巳,以辛景初女封为固安县主,妻于奚首领饶乐郡王大酺。”
《资治通鉴》卷211载:“开元五年(717年)“夏,四月,甲戌,赐奚王李大酺妃辛氏号固安公主。” 说明固安公主,只有奚王李大酺妃表达身份,仅此而已。
唐朝和亲公主中,交河公主、崇徽公主等与唐宗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出嫁者身份”,也只是阿史那怀德女、仆固怀恩女。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7 06:17:00 +0800 CST  

唐东光公主韦氏
唐东光公主韦氏,是唐玄宗出嫁奚首领的第二个和亲公主。是固安公主辛氏被“诏令离婚”后,嫁奚首领李鲁苏的公主。
唐东光公主身世如何?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22年;出嫁者:东光公主: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出嫁对象:奚首领李鲁苏;资料出处:两《唐书》《奚传》。”
其中,“时间:722年”,不准确,应当是:723年;
“出嫁者身份:唐宗室女”,错误,应当是:成安公主女。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29 05:51:00 +0800 CST  

东光公主出嫁者身份,是成安公主之女,有封制为证。
《封东光公主制》:“汉盛礼,蕃国是和。乌孙降公主之亲,单于聘良家之子。永惟前史,率同旧章。成安公主女韦氏,……可封东光公主,出降饶乐郡王鲁苏。”
东光公主,姓韦,是韦后从子韦捷与唐中宗之女成安公主的女儿。不姓李,不能称“唐宗室女”;应是“成安公主之女”或“唐玄宗从外甥女”。
东光公主出降时,是一个无父无母,韦氏宗族无少长皆被斩的孤儿。虽然是唐中宗李显的外孙女,成安公主之女,也只能是“唐玄宗从外甥女”而已。
东光公主的身世,没有争议,不应出错;有争议的是其出嫁时间,需专题考证。

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百家争鸣吧,查阅《和亲通史》质疑,正在揭示南北朝时期故事。
那里,有的相差百年;有前后顺序的史实被颠倒;亦有除“出嫁者身份”外,内容全错;更有对史书的错误解读。作为当代和亲史的权威著作,出现这样错误,是绝对不应该的。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5-30 06:18:00 +0800 CST  

唐宜芳公主
宜芳公主杨氏,是嫁给奚首领的第三位和亲公主。
宜芳公主杨氏身世如何?史书记载不一,专家、学者见解不尽相同。
崔明德著《中国古代和亲通史》(以下简称《和亲通史》)写道:“关于宜芳公主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说法:(一)外甥女杨氏;(二)外孙女杨氏。今按《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唐睿宗有11女,但没有一人出嫁杨氏,第一种说法显然有误。
再看第二种说法,天宝四载(745年)三月,唐玄宗分别将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出嫁契丹和奚的首领李怀节和李延宠。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和独孤明所生。既然两位公主同时出嫁,李怀节和李延宠又同是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从情理及唐玄宗对契丹、奚的不偏不倚的政策来看,唐玄宗不会将自己的外孙女嫁给契丹,而将宗室外甥女嫁给奚。如果这一说法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该书第248页)

《和亲通史》:“关于宜芳公主的身世,史书有两种说法:(一)外甥女杨氏;(二)外孙女杨氏。”
错误有二:
和亲公主身世概括不准确,史书尚有“宗室出女杨”、“杨氏女”、“外孙杨氏女”之说,
史书中没有“外孙女杨氏”。

《和亲通史》:“今按《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和《唐会要》“公主”条,唐睿宗有11女,但没有一人出嫁杨氏,第一种说法显然有误。再看第二种说法。”
错误有二:
唐睿宗不是有11女,而是有10女;
由于身世概括不准确,更不应非此即彼:第一种说法被否定后,不能认为一定是第二种说法。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6-01 05:23:00 +0800 CST  

《和亲通史》:“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是唐玄宗第十五女信成公主和独孤明所生……可以断定宜芳公主为唐玄宗第十三女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
“宜芳公主生父为杨说。母为卫国公主。”(该书第594页)
问题有四:
根据前面的考证,静乐公主不是信成公主和独孤明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以静乐公主是信成公主女儿作为推论的前提,前提错误,结论焉能正确!
宜芳公主是否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关键在于:天宝四载(745年)宜芳公主杨氏出嫁时,卫国公主是否有可以出嫁的女儿?未进行后续论证;
宜芳公主不是卫国公主与杨说的女儿,不是唐玄宗外孙女,而是宗室出女。

《和亲通史》附录二《中国古代和亲简表》载:
“时间:745年;出嫁者:宜芳公主: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出嫁对象:奚王李廷宠;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
其中“出嫁者身份:唐玄宗外孙女”,错误,应该是:宗室出女;
“资料出处:《资治通鉴》卷215;两《唐书》《奚传》”,不准确,应当是:《唐会典》卷96《奚》、《新唐书》卷219《奚传》

未提供考证,只给出结论。如有异议,希望陈述,进行交流,以理服人,明辨是非。


楼主 宁江翁  发布于 2016-06-01 05:25:00 +0800 CST  

楼主:宁江翁

字数:13456

发表时间:2016-05-12 00: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12 18:17:31 +0800 CST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