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议悲催的赵郡王(河间郡王)李孝恭

最近关于李孝恭的话题似乎又被某吧的某些人提上来了,好像某吧又注入了新鲜血液了吧。

一时间,李孝恭是李建成一党,李孝恭被李世民抓捕入狱,李孝恭在李世民时期被彻底削除兵权,等等等等,可谓甚嚣尘上,就差再来怀疑一遍李孝恭是不是被李世民弄死的了。

有鉴于此,我认为还是有必要把李孝恭在武德末年被抓的情况、以及贞观年间的大致经历再简单说一下。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5:00 +0800 CST  
一、武德末年被抓入狱

李孝恭武德末年被抓入狱,是谁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关于李孝恭的被抓,《册府元龟》有2条记载:

卷39:河间王孝恭,贞观中为襄州行台左仆射。人或告其谋反者,徵还京师,为宪司所告,赦拜左金紫光禄大夫。

卷671:唐武士彟,武德末判六尚书事。杨州有人告赵郡王孝恭有变,追入京属吏。高祖令士彟驰驿简校杨州都督府长史。

这2条中的第一条“贞观中”显然有误,贞观年间所有的行台都没了,李孝恭到哪里去担任“襄州行台左仆射”?当为“武德中”之误。此外,这个职务也不对,李孝恭在武德七年平定辅公祏之乱后,授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后行台撤销,改拜扬州大都督。

第二条记载是比较靠谱的,李孝恭担任扬州大都督,自然是扬州人去告他。在这一条里面,“高祖”这斗大的两个字,请某些人看清楚了。这充分说明,武德末年抓捕李孝恭,分明是李渊的主意,如果说李渊就此事和谁商议的话,那按照某些人所谓李渊与李建成亲密无间的狗血理论,最可能的当然是白莲花太子李建成了。

因此,请大家务必搞清楚,李孝恭是被李渊下狱的。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6:00 +0800 CST  
至于下狱的具体时间,查《资治通鉴》武德八年,“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旧唐书》李神符本传记为武德九年),既然李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当然说明原来的大都督李孝恭出事儿了嘛。因此,李孝恭被李渊下狱,大致在武德八年至武德九年之间。

李渊抓捕李孝恭,实际上让某些人的理论陷入了比较尴尬的境地:某些人认为,李渊与李建成在武德后期,那简直是名虽二个,其实一人;某些人同时认为,李孝恭与李建成关系亲密,是李建成这一派的。那么,李渊抓捕李孝恭,就让某些人的上述2个观点,陷入了死结:

如果承认李渊与李建成亲密无间,那么,李孝恭就绝对不是李建成这一派的;如果承认李孝恭是李建成这一派的,那么,李渊与李建成就绝对不是亲密无间。否则,抓李建成的人不就是抓李渊自己的人吗?用右手拿刀把自己左手砍了很好玩儿吗?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6:00 +0800 CST  
多说一句,有人一直拿《旧唐书》李瑗传的一段记载说事儿,说李孝恭是被李世民抓的,我们来具体看看:

及建成诛死,遣通事舍人崔敦礼召瑗入朝,瑗有惧色。君廓素险薄,欲因事陷之以为己功,遂绐瑗曰:“京都有变,事未可知。大王国之懿亲,受委作镇,宁得拥兵数万而从一使召耶!且闻赵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齐王又言若此,大王今去,能自保乎?”相与共泣。

“且闻赵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齐王又言若此”这句话,就成了某些人的法宝,他们据此硬说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还抓了李孝恭。但是且慢,这个先后顺序不能乱,王君廓的原话是,“赵郡王先以被拘”,即李孝恭被抓在前,“太子、齐王又言若此”,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在后。那么,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在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中被诛杀的,这个没有疑问吧?这不正好说明,李孝恭是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就已经被抓了吗?难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前就早已控制李渊了?李渊早已沦落为李世民的傀儡?某些人这哪里是黑小李,这简直是往死里黑李渊嘛。

下面说说李渊为什么抓李孝恭,直接原因当然是扬州人告李孝恭谋反,至于深层次的原因,李孝恭是地方大员,手握实权的,又身处东南富庶之地,至于李孝恭的倾向性,我个人的看法,李孝恭整体上讲是自成体系,并未彻底倒向李建成或李世民任何一方,但从贞观年间的情况来看,李孝恭与李世民的关系处的不错(下文详述),对于这样一个手握重权、态度暧昧的将领,李渊怎么可能放心呢?正好借此机会,收了李孝恭的实权。当然李渊也并不想弄死李孝恭,“或诬其反,召还,颇为宪司镌诘,既无状,赦为宗正卿”(《新唐书》列传3),夺了你的实权,给你个“宗正卿”的职位,在李渊眼皮子底下干活吃饭就行了。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7:00 +0800 CST  
二、贞观年间经历

关于李孝恭在贞观年间的经历,两唐书是这么记载的:

《旧唐书》列传10:九年,赐实封一千二百户。贞观初,迁礼部尚书,以功臣封河间郡王,除观州刺史,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

《新唐书》列传3:赐实封千二百户。历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为礼部尚书,改王河间。

照《旧唐书》的记载,李孝恭仍然是被养起来了,以“礼部尚书”终老,注意,“除观州刺史”一事,由于长孙无忌等一干人的反对,并没有搞成。

而《新唐书》提到,李孝恭“历凉州都督、晋州刺史”,且放在“贞观初”之前,似乎说的是武德末的事情。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的话,李孝恭担任“凉州都督”是很困难的,武德九年初,李幼良就已经是凉州都督了,贞观元年李幼良谋反赐死,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然后至少在贞观三年的时候,李大亮就已经是凉州都督了,李大亮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很长时间,武德八年讨伐吐谷浑的时候,李大亮仍然是凉州都督。

似乎无论是武德末、还是贞观初,李孝恭根本插不进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8:00 +0800 CST  
宋人赵明诚、李清照的《金石录》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在《金石录》中提到,有一方“唐河间元王孝恭碑”,碑主正是李孝恭。

我对墓志碑文的资料掌握不全,不知道这方碑志,现在是否找到了,如有朋友有碑文原文,还请不吝赐教。

《金石录》卷23对该碑作了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

案《新唐书》,孝恭自宗正卿历凉州都督、晋州刺史。贞观初,为礼部尚书以卒。今以《碑》考之,自宗正迁礼部尚书,坐事免,寻复旧任,俄授梁州都督,改晋州刺史,与司空无忌等同时册拜观州刺史,世世承袭,复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盖孝恭凡三为尚书,一免官,一拜世袭刺史,本传皆不载。而以梁州为“凉”者,亦误也。

如果《金石录》所记属实,那么,李孝恭武德末至贞观年间的经历就比较清晰了:

1、从宗正卿迁礼部尚书;

2、“坐事免,寻复旧任”,因何而免,不得而知,但这不重要,因为很快又恢复为礼部尚书,可见不是什么大事儿;

3、“俄授梁州都督”,请大家注意,是“梁州”,地处汉中的那个,不是河西的“凉州”,这就清楚了,为什么李孝恭插不进凉州都督的序列,因为人家根本没去,人家去的是汉中;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8:00 +0800 CST  
4、“改晋州刺史,与司空无忌等同时册拜观州刺史,世世承袭”,李孝恭担任晋州刺史,至少持续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封世袭刺史的时候,有2个证据,全在《全唐文》中:

卷6,“功臣世袭刺史诏”:晋州刺史赵郡王孝恭,可观州刺史,改封河间郡王。

卷150,“册赵王孝恭改封河间郡王文”:惟尔光禄大夫行晋州刺史赵郡王孝恭,器识宏通,风略宏赡,(中间省略华丽辞藻若干),是用命尔为使持节观州诸军事观州刺史,改封河间郡王,传之子孙,永为唐辅。

这我要多说几句,那些说李世民因为害怕李孝恭做大而架空李孝恭的,可以好好看看,贞观十一年,按照李世民原本的计划,李孝恭是要世袭观州刺史的,“传之子孙,永为唐辅”,什么叫实权,这个世袭的刺史才是真正的世世代代相传的实权。这说明,李世民自己并不害怕李孝恭,相反,他还想着要倚重李孝恭,“永为唐辅”。此外,贞观十一年一同被封为世袭刺史的共有14人,“又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亦令世袭,非有大故,无得黜免”(《资治通鉴》),我请大家注意,当时同时被封为世袭刺史的这十四个人都是谁,据《全唐文》卷6“功臣世袭刺史诏”记载,这十四人分别为: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49:00 +0800 CST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追赠)、李靖、高士廉、侯君集、李道宗、李孝恭、尉迟敬德、李绩、段志玄、程知节、刘弘基、张亮。

我们来看看李孝恭之外的其他人,他们大致分为2类:

第一类,武德年间李世民当秦王时候的心腹重臣9人: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追赠)、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张亮。

第二类,武德年间与李世民关系密切、贞观年间亲密度进一步上升的股肱之臣4人:李靖、李道宗、李绩、刘弘基。

难道14个世袭刺史中,13个人都和李世民关系极好,唯独李孝恭是个特例?这可能吗?

要注意,这可是实打实的长久实权,不是武德九年定功臣实封和贞观十七年图形凌烟阁这些表面文章。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是非常慎重的,他选定的人员的圈子是很小的,不信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话唠魏征吗?

这充分说明,李孝恭与李世民的关系、至少是贞观年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旧唐书》本传说的“太宗甚加亲待,诸宗室中莫与为比”,绝不是虚词,是很真实的,因为得到世袭刺史的宗室,只有李孝恭和李道宗二人而已。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50:00 +0800 CST  
5、“复授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世袭刺史的事情,被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给搅和了,因此,李孝恭再次被授予礼部尚书,并终老于此。

说到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既然李世民并不忌惮李孝恭,二人的关系很好,那为什么李世民不用李孝恭出去领兵打仗呢?

我不能完全肯定,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从李世民的角度说,贞观年间,太宗特别重用李靖,贞观前期2次大规模出兵,都是李靖节度,而李靖在武德年间是李孝恭的下属。那问题就来了,除非太宗不用李靖,改由李孝恭节度,否则,李孝恭岂不就成了李靖的下属?昔日的下属现在成了自己的上级,这种上下级关系是比较难相处的。

从李孝恭的角度说,我认为,武德末年李孝恭被抓,是比较难过的,“或诬其反,召还,颇为宪司镌诘”,恐怕是颇吃了些苦头的。在经历了武德末年被抓入狱以后,李孝恭估计是消沉了,也害怕了,他可能是不愿意再出来掌实权了,当然,李孝恭并不是害怕自己与李世民处不好,而是担心自己的后代。《旧唐书》本传提到李孝恭的一个表现:

孝恭尝怅然谓所亲曰:“吾所居宅微为宏壮,非吾心也,当卖之,别营一所,粗令充事而已。身殁之后,诸子若才,守此足矣;如其不才,冀免他人所利也。”

从这个记载来看,李孝恭估计是害怕自己身后、其后代再出什么闪失。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50:00 +0800 CST  
此外,李孝恭好酒,估计到了贞观年间身体也不太好了,据《旧唐书》本传记载,“孝恭性奢豪,重游宴,歌姬舞女百有余人”,而且,李孝恭的去世也直接与喝酒有关,据《册府元龟》卷298记载:

唐河间王孝恭,颇好酒德。太宗贞观中,与唐俭等聚宴,醉甚,夜卧街中树下,及旦而薨。

从李孝恭的生活习惯及最后死因来看,估计李孝恭在贞观年间,身体不会很好,类似于因伤多病的秦琼那样,任凭你再有本事,身体垮了,毫无用处。

以上是我对李孝恭的一点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2:51:00 +0800 CST  
大家有史料请多多补充。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8-31 19:04: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我分析李孝恭是被李渊下狱,主要论据有二:


一是《册府元龟》卷671的记载,“唐武士彟,武德末判六尚书事。杨州有人告赵郡王孝恭有变,追入京属吏。高祖令士彟驰驿简校杨州都督府长史”。如此明明白白的记载,为什么到了某些人的眼里,就成了“《册府》卷671虽有高祖字样,未必犯的不是和你一样的错误”?我了解李建成吧的某些人有否认史料甚至篡改史料的习惯,但你既然是我唐朝吧的会员,而且级别也不算很低了,想必应该知道本吧早已实行了2年之久的吧规吧?对待史料怎么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毫不负责任的态度呢?


我否定《册府元龟》卷39的记载,是以可靠的史实(贞观年间所有行台均已取消)来否定的。你如果想否定卷671的记载,就不要“我想、未必、很可能”,而是用史料说话。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09:10: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二是王君廓在对李瑗说的那段话,“且闻赵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齐王又言若此”。李瑗正式谋反是在武德九年六月辛巳(二十五日),距离玄武门之变不过20天时间,还不至于把先后顺序记混了吧?“太子、齐王又言若此”,指的是武德九年六月庚申(初四)玄武门之变,这有疑问吗?这不至于还有疑问吧?既然如此,那“赵郡王先以被拘”,不是明明白白的说明李孝恭被拘是在玄武门之变以前吗?除非某些人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前已经控制李渊,否则李孝恭就只能是被李渊下狱的,这个逻辑关系很难搞清楚吗?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09:16: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至于李神符的问题,我根本就没把它作为证明李孝恭被谁抓捕的论据,而只是作为李孝恭下狱时间的一条论据。不过,既然有人感兴趣,我就多说几句吧。


首先,谈一条讨论的基本原则,遇到互相矛盾的史料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能不能像某些人一样,把对自己有利的史料奉为圭臬,把对自己不利的史料直接扔进垃圾堆呢?我想你的回答也一定是不能。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仅仅根据李神符墓志的记载,就武断推翻资治通鉴的记载呢?墓志里面时间记错的例子太多了。别的不说,某些人如获至宝的窦师干墓志,时间不就记错了吗?错将武德二年记成了武德元年。此外,樊兴的墓志,在武德七年和八年也出现了错误,均前置了1年。


然后,我们来具体看看李神符的问题。


先看墓志记载,“九年,除使持节大都督扬润常和楚方滁七州、寿苏越括歙宣舒循巢九州都督诸军事扬州刺史”。
再看旧唐书的记载,“九年,迁扬州大都督”。
最后看看资治通鉴的记载,武德八年,“以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都督”。


看出什么区别来没有?我想应该看出来了吧?《资治通鉴》记载李神符在武德八年仅仅是“检校”扬州大都督,什么叫“检校”?没有正式任命,只是以其他官职代理职权,这才叫“检校”。举个例子,杨恭仁的凉州总管就是检校,他的墓志里写得很清楚,“授公河西道安抚大使、检校凉州总管”,因为那时候正式的凉州总管是李世民。后来高宗时期刘仁轨的熊津都督也是检校,因为正式的都督是扶余隆。


据此,我认为,李孝恭被下狱的时间应该就在武德八年,当时事发突然,因此,李渊紧急召李孝恭入京,同时,紧急任命李神符检校扬州都督,任命武士彟检校都督府长史。等到武德九年,才正式任命李神符为扬州都督。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09:58: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如果你不是先入为主的来吵架,而是确实想探讨李神符正式担任扬州都督的具体月份,我倒是有个建议,据《旧唐书》记载,“九年,迁扬州大都督,移州府及居人自丹阳渡江,州人赖焉”,《资治通鉴》也记载说,“始自丹杨徙州府及居民於江北”。


据此,我建议你可以查一查扬州和南京那一带的地方志,看看是否有关于州府和居民迁移的确切月份。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0:06: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最后,关于贞观十一年世袭刺史人选与李世民的关系,我看你动辄就与李世民“一伙”,与李世民一伙的人,我都划在第一类里面了,第二类本来就不是李世民那“一伙”,只是与李世民关系很好。


李靖曾入李世民幕府,是李世民的故吏,后来才担任外官,而他的亲弟弟李客师则与李世民关系密切,因此,就私交来说,李靖与李世民关系难道不好?


李世绩频繁跟随李世民出征,李世民一即位,李世绩马上被授予并州总管的重任,这关系难道不好?


刘弘基与李世民关系好,那是史书写明了的。至于“坐与李孝常交游遭贬”,我提醒一下,长孙顺德与刘弘基在旧唐书同传,长孙顺德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绝对李世民“一伙”,“寻坐与李孝常交通除名”。


李道宗也是频繁跟随李世民出征,而且其对抗宋金刚的作战思路与李世民相合,这关系又不好在哪里?


我希望某些人不要神经过敏,我并没有要给李靖和李世绩等人划分立场,我只是在论私人关系,请某些人不要过度紧张。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0:28:00 +0800 CST  
@太傅谢安


看来我是有些轻信别人了。我最初只看了你在唐朝吧的等级,以为你只是在进行学术讨论。没想到呀,我查看了你的情况,发现你是李建成吧的资深会员。既然如此,就不知道你和葵花、李永航之流是否是一类人了。


我之前还在毒酒的帖子里,和你调侃,问你是不是李建成吧的NC粉,现在看来,如果你真是某吧的人,我的话还真不能这么说,因为在某吧的人看来,这就不是调侃了,恐怕会很刺耳。


调侃的话,我收回,鉴于你目前尚未违反吧规,因此,对你不封不删,你仍然可以继续在本吧自由讨论。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2:54:00 +0800 CST  
大唐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杨州荆州二大都督并州大总管上柱国襄邑恭王之碑铭


窃维丽天凝景,藩卫纪其躔次;括地分区,侯王胙其疆域。巨唐经纶帝业,光启灵图,茂功延赏,弘以□□之(缺九字)之□,其有绩宣(缺四字)龙,兼望重于亲贤,树英猷于家国者,其在襄邑王乎!王讳神符,字神符,陇西成纪人也。景皇帝之孙,郑孝王之子,太宗文皇帝之从父,今上之从祖也。昔绕枢流庆,肇基□□,贯月ゼ神,嗣兴宝。齐圣广深之德,既向于虞庭;可道非常之教,亦葳蕤于周史。景皇帝功高定霸,瓒攸归;郑孝王业盛经邦,舟骥斯在。若殷契之佐夏,景毫终启其祥;喻姬昌之佐酆,镐京乃隆其祚。浮天引派,浚委咸池之源;拂日疏柯,遥披若华之景。王累圣钟美,积德垂裕,辰象陶其粹气,山岳感其英灵。抱义含仁,轹神宫而峻趾;腾文击武,跨仙涧以鸣律。雄姿映彻,逸韵韶举,曲台宣榭,礼乐以成其德;□宇缁林,诗书以弘其道。寻其轨躅,矫如北唐之驾;窥其奥秘,焕若东山之府。属江都不守,中京圮历,毁椟扌延灾,噬骖昭衅。火焚彝器,惊巨燎于炎昆;水覆竹舟,扬洪波于沸海。战争方始,乱离云瘼,金九兴而素灵哭,玉镜隐而黄神吟。王划迹韬光,待时藏器,智周朝野之际,神恬宇宙之间,戢此□鳞,潜孟诸而未跃;进□太翼,临扶摇而将举。我高祖太武皇帝抚归运,握祯图,横姬钺,撄轩弧,正倾维于地纽,缔落构于乾枢,掩参郊而大誓,望井域以长驱。及四门允穆,太尉翊□□之命;万邦作,司空膺□象之尊。爰以茂亲,用昭缛礼。义宁元年,封安吉郡公,食邑二千户,仍拜太府少卿。俄而天地革运,品物咸亨,则大居宸,履端垂统。黄初受命载隆隆御侮之规;太始开元,式降分封之册。武德元年,封襄邑郡王,邑三千户,余如故。转雍州司马。展其骥足,仰叶题舆,屈此鸿材,俯膺持板,德刑具举,宽猛兼济,期月成化,辇毂肃清。于时文轫未同,国步斯阻。西羌煽祸,犹拒彝城之仗;北狄称兵,时引萧关之寇。天子闻鼙轸虑,扒毂亻宁能,将申横野之功,必在光朝之选。乃以王为平道军将,出镇岐州。其年,除稷州诸军事稷州刺史。仪轩戒涂,闰景山之灵雨;建临境,翊梦渚之雄风。照以秋阳,流之冬爱,坐棠所以垂咏,伐枳于是兴谣。四年,除并汾寿辽太榆七州诸军事并州总管。以善政,入为太府卿,加右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大哉元气,制之者鼎臣;赫矣天台,参之者国器。六材膺务,八座分司,蜀剑骇其光芒,郑履腾其声实。固已道高损益,效彰出纳者焉。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6:05:00 +0800 CST  
九年,除使持节大都督扬润常和楚方滁七州、寿苏越括歙宣舒循巢九州都督诸军事扬州刺史。连率居综兵之礼,独坐受班条之任,俗变偷生,人无轻死。义阳之牧凉部,威化临连;太原之镇许都,忠谋□帝。贞观元年,入为将作大匠兼散骑常侍。东园徙□,藻凝华;南郊陪乘,貂绚美。神居博敞,无惭百郡之吏;武库纵横,自表一时之杰。寻转宗正卿,余官如故。既而留神系表,探至颐于鸣谦;属想帝先,遵炯诫于知止。赤松可仰,紫艾非荣,岩廊逾峻,屡竭叫阍之请;纶玺载严,未允挂冠之志。王事非饰让,备陈诚恳,有感皇怀,方优散秩,加光禄大夫。岁时朝请,访阁禄赐,并同京官。望极尊荣,居惟爽丽,门施┕互,地兼山水。云华春菀,登紫台而肆目;月净秋轩,避绮筵而命。玳簪恒满,玉树生光,陶陶然不觉万物之为细也。圣上以至仁驭宇,大明践极,丕承景历,率由旧章。载亻宁宗臣。首命仪台之秩;乃眷尊属,独荷升舆之恩。贞观廿三年,又下诏授开府仪同三司。车同画鹿,服授文鳞,居此达尊,俾其终庶雍宫执爵,膺乞言之大礼,赢里鸣銮,奉升中之壮观。登天肇梦,夹日成灾,遽切蒿亭之歌,空祝麦丘之寿。以永徽二年五月毙于私第,时年七十三。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6:06:00 +0800 CST  
惟王德包上善,道迈中庸,揭日月之鸿晖,疏风云之逸气,澹乎川镜,嶷然山峙,管内严,菁华外发。抑扬贤哲,必蹈功名之轨;枕席丘坟,不求章句之业。孝敬莫极,地义为重,友悌兼资,天伦斯穆,蕴奇略,怀远图,词轶藏牙,艺优摧骼。分麾受律,一剑非其务;酾酒投醪,三军被其德。出莅藩岳,美政洽于萌讴;入司元凯,雅举光于朝列。观有卮而取则,深惧满盈;听鸣弦而告老,言追闲躅。位邻中穗,敬贤之□不渝;景侧下□,乐善之心弥固。不夷不惠,非吏非隐,含元自守,居荣待终。所谓皇室之羽仪,鼎门之标榜者矣。而电惊虚牖,瞻驷影而不留;星沉德门,托龙光而遂远。悲夫!

以永徽二年岁次辛亥十月庚寅朔八日丁酉,诏陪葬于献陵,赠司空使持节都督荆硖岳朗四州诸军事,并赐东园秘器,仪仗道至墓所。先是,主上举哀于别次,礼也。子少府监柱国临川县公德懋、凤州刺史广川县公义范、怀州刺史上柱国文柬等,并擢秀藩枝,自分华于棣屏;呈材邦干,方演庆于槐庭。而穷慕艰情,随霜露而弥积;庶先献懿范,将日月以曾悬。故旌美玄庐,图芳翠琬,俾夫峰颓岘曲,寄沉石以流芳;室毁滕城,亻宁金生而表绚。词曰:

楼主 wuanguo  发布于 2015-09-14 16:06:00 +0800 CST  

楼主:wuanguo

字数:5320

发表时间:2015-08-31 20: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8 18:07:31 +0800 CST

评论数:1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