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柳艺城也来讲述——《“生命”和“死亡”的哲学扬弃》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1:47:00 +0800 CST  
第一章:“死亡”是参照着“生命”的本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1:50:00 +0800 CST  
有人说,生命中最确定的事是我们都会死亡,而最不确定的事是不知死亡何时降临。今天,我们能做这做那,包括谈论死亡,是因为我们都还活着。但是,我们都会死,都会变成死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情,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当回避。直面死亡、探讨死亡、进行死亡教育,就是要体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庄严地、从容地、自然安详地走向死亡。一句话,就是既要学会优生还要学会优死,正如文学家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1:51:00 +0800 CST  
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未知生焉知死”,当然这是否能够代表孔子的生死观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至少它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生死态度。生的事情你都还没弄明白呢,死你管它干什么?在我们看来生的问题永远搞不明白,那死的问题你根本就不用想了。与此相对的是基督教的一种观念,或者说宗教的一种观念,它其实是从人对死的思考来展开的——未知死焉知生?你对死后的东西不弄明白,那你这个生的意义在哪里?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1:55:00 +0800 CST  
看样子,中国人对世俗的生死观采取了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死亡禁忌。通常人们不愿意提(死亡)这两个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门牌号码后面带“四”都不好听。好像和它沾边就不吉利。我们有些小区没有四楼,没有十四楼,甚至没有十三楼,我就想这恐怕是中西合璧,因为十三是西方人的禁忌。但是大家想没想过,“死亡”这个问题你逃避它的后果是什么?我就只想生的问题不想死的问题,可是人生有限,你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就按照本能的方式、习惯的方式去生存,终有一天那个时候到了,你恍然大悟,哎呀,我这个问题怎么早没想它?让我重新再来一遍,我不会再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可惜你回不去了!
俄罗斯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一部小说叫做《伊凡·伊里奇之死》里隐喻了对“死亡导向的崇敬”——“主人公伊凡·伊里奇是个小人物,一个小文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庸庸碌碌。有一天他病了,住院。医生、家人、亲戚朋友都说“你会好起来”如何如何,起初他自己也相信,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说,这次好不了了!马上他就感觉到死亡这事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大家都模糊过去,不去面对它。他就考虑假如让我再来一遍,我会不会还是这样过一辈子。”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04:00 +0800 CST  
海德格尔说:“死是人之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超不过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对我们大家各位来说“死亡”是可能性,因为我们还活着。但这种可能性很特殊,这种可能性是当一切可能性都不一定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你生来就注定。
其实大家想一想,我们逃避对死的思考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逃避对生的思考。我们没有充分地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我们每个人 其实都认为自己其实是无限会生存的,谁也不会成天想到明天我会死,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老年人要是想学点什么有可能会考虑有没有时间去做,但是年轻的朋友不会想这个,我们想学什么马上就去学了,不会考虑有没有时间的问题。但实际上的确是“有时间的限制”。我们讲“人终有一死”,而且很可能只此一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的意义之所以凸显就在这儿!你怎么才能在这个“只此一次”的人生当中让它过得有意义?如果你不考虑“只此一次”,不考虑“人终有一死”,你怎么能让它过得有意义?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12:00 +0800 CST  
生存抑或死亡,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两难抉择。有生必有死的铁的事实,使我们无法逃脱必死的命运,这就是人类的生存悖论。对人来说,如果人纯然是天使,就不会担心死亡;如果人纯然是一种普通的动物,也就不懂得恐惧死亡。但人既非天使,亦非普通动物。天地万物间,唯人独特:人既是生理性的肉体,又拥有自我意识,因而,命中注定要直面死亡,这样的生存困境及其悖论尖锐地凸显出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14:00 +0800 CST  
一方面,人是万物之灵长,是社会经济动物,是文化符号的创造者。他的精神翱翔于天空,思索着原子、星空和无限。另一方面,人又属于自然,是必有一死的高等动物,也是可怜的“有朽”。如此彻底的二元分裂构成了人独特的荒诞命运,它是人类所遭受的最基本的、最深刻的压抑和痛苦,也是历来的哲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16:00 +0800 CST  
在中国的先哲那里,孔子极力推崇“杀身成仁”、“死而不朽”;老子讲“死而不亡”,声称“死而不亡者寿”。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
而西方哲学则把“存在”(生命)的意义提升到对“死亡”的惊奇?——“预谋着死亡即预谋着自由”,“生命”应当“向死而在”、“向死的自由”,所以“哲学是死亡的练习”,“死亡是哲学映像的推演”。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24:00 +0800 CST  
海德格尔说:“我们要面向‘死亡’的可能性来筹划、选择自己的人生。”
海德格尔所谓提倡“提前到死中去”,“向死而在”!“提前到死中去”不是叫你去自杀,它恰恰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你不要等到七老八十了之后才想我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值,如果让我再重新来一遍······你不要想。为了不要在那个时候才说这样的后悔话,我们现在就应该想!我们想为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了,前怕狼后怕虎,庸庸碌碌。毛主席有句话叫做“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其实你想一想,人都要面临终有一死,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做呢?有什么事情你不能去尝试,去实现你自己去呢?正因为我们真切地认识到了死,我们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为明天的一切可能性有所作为,不再选择庸庸碌碌,也不会迷失在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次要的事情中无法自拔!我们知道人生苦短,尽最大的努力来不枉此生!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2:31:00 +0800 CST  
蒙田说:“每个人的生命都受到自然的厚赐”。
“思想自在是不证自明的,那是因为我们此时此刻还活着,即是大自然的恩赐。”
感恩地活着,就是幸福,就会发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其次,直面人生,理解生、死,向死而生。实际上,“存在的过程”是公平的真理——作为生命动态的人,从日出到日落是成长、苍老的一天;从过程到了结果就是走向了“亡故”。“亡故”相当于“终结的存在”,而“死亡”相当于走向终结的“being”(作为谓词的‘存在’,即…存在上帝、…存在永恒);就区别的关联而言,“死亡”比“亡故”更基本、更实在:“亡故”作为终结的存在,其实已经存没有“exist”(作为主词的‘存在’,即生存…、生活…)了,虽然人们总幻想“阴间”或“天国”的存在,但那只能确证“阳间”或“人间”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1 23:06:00 +0800 CST  
死亡作为人生中最难说清的现象之一,根源于死亡现象的奇异性。生,是生命的肯定状态,意味着有生命。死,是生命的否定状态,意味无生命。对于任何个人而言,或者有生命,或者无生命,二者只能居其一。因此,谈论死亡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亲身经历过死亡,这就叫“生者不知死”;而一旦他亲身经历死亡,他自己再也不能对死亡说出什么了,这就是“逝者不知死”。但是,死亡作为人生铁的事实,人类已经对其做出过各种各样的解释。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09:00 +0800 CST  
最早的死亡解释是原始的神话解释。研究原始文化的人类学家们已经对原始人的死亡观念作过详细的研究,从他们那里我们知道了原始的死亡解释的一些情形。原始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原始宗教,而原始宗教往往借助于神话、仪式等方式表现,这实际上往往提供了一种对死亡的解释。世界上许多原始的死亡神话表明:原始人虽然承认死亡现象的存在,但更多的是以某种方式否认死亡。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0:00 +0800 CST  
在原始的死亡神话中,许多的原始部落认为,人是不死的,人的死亡只是各种偶然性导致的结果:如有的是恶魔所致;有的是由于手持不死赠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所致;有的是使者中途的耽误而延误了时间所致;还有的是人类祖先的愚蠢选择所致;更有的是人类祖先的犯罪而致。大量的死亡神话表明:原始人的总的观念是以某种方式否定死亡,而对为何死亡并不在意。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0:00 +0800 CST  
科学的死亡解释从何为死亡出发,进行细致的研究和说明。这涉及许多相关的学科,如医学、法律、道德伦理、文化等。现代生活中,由于绝大多数人能死在医院里,自然死亡成了死亡形式里最重要的一种,因而,医学上的死亡定义也就上升为现代人的科学死亡定义的最重要的一种。当然,医学是十分严格的科学,医学上的死亡定义也是十分复杂的,而确定死亡的精确化的标准和程序显得尤其重要。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2:00 +0800 CST  
生命:一是活着的状态,即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对环境的适应性、动植物器官完成功能的状态。二是有机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的时期。三是把生命物体与非生命物体做严格的区分的对立特征。
死亡:它包括非感受性与非反应性、绝无动态流向、蔓延消无、绝无感知、绝无反射作用及神经元凋亡以至坏死、脑电图平直、生物将无任何磁、电、力的能动状态。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2:00 +0800 CST  
今天,死亡之谜已被纳入科学的范畴来进行研究了。也就是说,于宗教、文学、艺术之外,死亡又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律学、伦理学等许多具体科学或精确科学研究的对象。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死亡问题更是成了现代物理学、环境科学、社会心理学等的重大课题,并由此产生了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科学——死亡学。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6:00 +0800 CST  
随着哲学的关怀又诞生了死亡哲学。死亡哲学就是对死亡之事实与现象进行总体的、全方位的、形而上的考察,也就是以理论思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关于死亡的“形而上学”或“死而上学”。其探讨的问题是死亡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即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与可避免性)、死亡的终极性与非终极性、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死亡和“生命”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死亡的必然性与人生的自由、生死的排斥与融会诸如此类的有关死亡的形而上的问题。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19:00 +0800 CST  
从根本上讲,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说,惊奇“驱使我们去考察宇宙,由此产生了哲学,这是‘神灵’赐予人类的最大的福祉”。雅斯贝尔斯说:“由于惊奇,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理推究,他们最初对于那些明显的难事感到惊疑,然后一步一步地说明那些较大的难事——诸如有关日、月、星辰的现象,以及宇宙的创造。”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22:00 +0800 CST  
是的,面对浩瀚的宇宙、自然,人类易生惊奇之感,而去求认知,追问世界的本质,由此形成哲学研究中的世界观、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形而上学;面对易逝的人生,蒙生困惑之感,而去求觉悟,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形成哲学研究中的“存在论”(生存论)、人生观、事物观和伦理学。因而,对“死亡”的思辨也正是在人类对真理、对死亡的本性的疑虑和震惊中产生出来的。从整个人类或是人类个体的死亡意识的产生来看,情形是极其的相似。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7-04-02 12:28: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3026

发表时间:2017-04-02 05: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4 22:41:34 +0800 CST

评论数:1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