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精要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节选待续)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1 23:16:00 +0800 CST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1 23:17:00 +0800 CST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公则无不明,正则无不达。
(节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1 23:21:00 +0800 CST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1 23:38:00 +0800 CST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2 06:51:00 +0800 CST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大意:持守志向犹如心痛,如果心思全在痛上,哪里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呢?
感悟:王阳明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为什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是容易三心二意开小差?不是那些让你分心的人和事的问题,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主要,而只是你的心不够定、志不够坚,这才是根本。
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3 08:57:00 +0800 CST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4 06:38:00 +0800 CST  
知行合一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节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8 07:26:00 +0800 CST  
回17楼:是有方法论和启发借鉴作用,但世事变幻,我们必须要结合传承和创新走出一天新路来。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08 08:19:00 +0800 CST  
学习最大的敌人,就是要学技巧、学要点、学招数。当我们要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是认识,是理念,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一切都只在自己的心里,如果你正心诚意,一切自然发生;如果心不正、意不诚,你就什么都学不到。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13 18:23:00 +0800 CST  
人世间所有的战斗,破除各种外衣之后,都是心战。
“心即理”:最佳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最原本的声音。“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 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14 14:12:00 +0800 CST  
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该心学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以“天理”和“知行合一”去“致良知”。以此来提升自我内心的修养,重新发掘自我,发掘万物的存在机理,求索真知,善于发念,以“天理”和“良知”之道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用“天理”和“良知”揭秘世间万物进化与发展的底层逻辑,万物源于心,心是底,以“心”来揭秘事物进化与发展的逻辑才能求之于本,不偏不倚。(节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15 07:36:00 +0800 CST  
阳明先生的一生就是实践的一生。15岁仗剑出游居庸三关;21岁格竹穷究程朱理学;37岁被贬龙场,在此悟道;48岁组织散兵游勇,用智慧平定藩乱。因此,这一句“铿然舍瑟春风里”,不是空想主义下的狂狷,而是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坦然。曾点描绘的雍容暇豫的盛世之象,是孔子心怀天下的生动写照,而王阳明不以纲纪政治、礼乐教化、钱谷甲兵等宏大事迹为根本,反而看重儿童的洒扫应对,百姓的搬柴运水,把道德精神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中去,力图通过让人们“致良知”,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由此可见圣人之胸怀都是一样宽阔无垠的。(节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4-21 10:02:00 +0800 CST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 — 王阳明
心学宗主王阳明认为,影响人生成败的主要因素,不是外界的种种条件,而是自己的本心。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本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走向成功。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19-05-04 09:24:00 +0800 CST  
有劳大吧主置顶。不过是转摘罢了,贻笑大方啊!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20-03-19 12:49:00 +0800 CST  
丰子恺曾言: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勿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与你共勉。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20-03-20 12:02:00 +0800 CST  
问“道心”“人心”。先生曰:“‘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着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

【直解】问“道心”和“人心”的区别。先生说:“‘率性之谓道’,便是‘道心’。但有人的私意掺杂在其中的话,便是‘人心’了。‘道心’是无声无臭的,因此形容为‘微’。如果依着‘人心’去行事,就会很不安稳,因此说‘人心惟危’。”

《尚书》中讲“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能秉承天性而行就是道,秉承天性之心就是“道心”,但是道心无声无臭,而人的私意太多,常常遮蔽道心,因此道心幽微,人不容易察觉。那么如何才能恢复道心呢?就是把那些危险的私意去除,道心就显现出来了。道心好比是路,私意好比是杂草,杂草多了,就看不见路了,除掉杂草,路就显现出来了。

楼主 片云游空  发布于 2020-03-31 22:02:00 +0800 CST  

楼主:片云游空

字数:2404

发表时间:2019-04-02 07: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9 17:50:59 +0800 CST

评论数:13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