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学整理

最近上上哲学吧,顺便把原先感兴趣的哲学印象(不是概念)梳理了一下。
这种谈论方法,可能有些比较专业的朋友觉得反感。所以,我提前说明一下,才疏学浅。
说起来,我的哲学观应该叫做:唯心的唯物主义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7-19 14:45:00 +0800 CST  
二 随着时代的要素在变化,应该改变对哲学的评判重点。


哲学是有时间性的。与通常所认为的,概念和思想是一种恒定存在的看法不同,我认为它是有时限的。
时限已过,譬如中国的古老哲学仅留一个概念,是文化现象的一个事实。不论如何叫嚣着复苏,没落了就是没落了。即便有真正的传承,这些人也拥有足够的智慧,起码能认识到这个时代并不接纳也不会正确理解这种东西。
相对的西哲,本身其实也是剩饭,只是曾经在用科学的方法炒而已,如今人们尝试用艺术或政治的方法去炒。炒完吃了还是没味,也就各自散去了。就如同看车子的大妈,只是看个场地而已,又如同风行北方的川菜或者小笼包,这是一种呆滞的文化现象而已。
如何用哲学的方法去炒,方法已经失传了。因为这种机会只有在正确的历史环境下才能存在。


我认为哲学的本质就是对知识的追寻。
这和我们这个时代外卖一样的知识观不同。现在我们可以网上购买任何一本哲学著作,书店也有卖。但是死的知识不会激发人任何兴趣。对比参照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追寻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追寻。而我们当代人身上很少有这种文化现象。只会坐在那,等知识自己送上门来,当然给这些井底之蛙送上来的,只能是残羹冷炙,一种被无限稀释了的冷汤。


那么容我们跳跃一下得出结论:从哲学发源的概念来看,当时哲学概念的质量,大体相当于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获取的一种智慧,这才是哲学的真正定义,或者是相对客观的定义。


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显示出,知识是只有在付出追求的劳动后,才能获得的等价战利品。只是这种劳动的性质,会因时代的要素不同而不同。
现代人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思想:哲学已经充分发展过了。如果从静态的角度去讲,任何存在好几千年的东西都已经发展过了,包括性交。很多朋友都会有这样一种预设的看法, 就是哲学至少应该是能确定一些东西的文字或观点,毕竟已经发展了这么久。这便是基于以上这种静态的角度而生的偏见。
哲学对于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不管从官方角度,人类所谓的文明如何堆积,在你个人来讲, 你也不过是刚来到这个世上。

所以,我的另一看法是:哲学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具体而言,你必须考虑分的人越多,就越得不到足够的知识的这种特性,或得到了看似一样的东西,密度却不一样。


这个时代也有一点哲学,但仅限童年的启蒙教育。哲学的基本主题并不会消失,只是被周围的环境抑制了。(我认为哲学界并不是哲学,因为它不是体现在民众或生活中的文化现象)。
将哲学看成是科学的早期阶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看法,特别是那种将科学理解为时代的必然的那种看法。
在这个时代,科学不是知识,而是日常用品,就像椅子和凳子一样。抽象的原理被塑造成汽车和手机一类的外在形态,只保留了知识与人的本质无关的这些方面。当代人操作知识,更类似于工匠思维,而不是哲学思维。
所以,从过去的角度看,现代人对知识的感觉是有问题的。在过去的时代,总体来讲,是倾向内在的时代。譬如古希腊哲学中的美德的概念,虽然现今时代也有美德、品德的叫法,但实际上字通意却不通,因为人们的日常意识的重心已经改变了。古代借用现在看来极为简陋的外在环境,却可以得出相对精确的星相学,他们发展外在物质世界的角度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而现代人通常喜欢把古代文明视为一种科技水平受限下的产物。实际上, 这不是一种受限,而是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内在性和外在统一而产生的平衡倾向。nothing in excess
现代人可以很好地衡量物质层面的一些细节,但是他们除了经济方面的理由之外,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动机为何。这就是所谓的“被周围的环境抑制”。


在过去的时代,知识的追求似乎只是磨炼理性的一种副产品,就如同生活也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与宗教概念相关的副产品。
这里所谓的哲学,有一种说法,人类某个时代精神层面的内容就像饭桌上的盘子、碗和调料,是在变化的。每到一个新的时代,一些旧的东西就从桌子上彻底消失。哲学曾经就好比盐罐。而如今盐罐没有了,有的只是一锅带咸味的火锅底料。


有人抱怨哲学抽象不实用。实际上,他们对哲学的定义更接近在这个时代对知识的定义。他们的理性官能感觉不到哲学的价值,是与他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自知有关的。用静态的、与人相剥离的、累积性的前提去识别哲学的概念,也难怪他们会产生这样的结论。
有人有一种观点,可以用与这个世界的主旋律不冲突的方式孤立地发展哲学。但是人类任何的理性活动都不能脱离时代存在,这样的哲学其实基本可以纳入娱乐的范畴。


以上,虽然改了几次,还是写的比较凌乱和臃肿。总体来讲:哲学是一个有时限的、有限的资源,以其发源时的概念而言,其度量单位不能依靠知识的堆积而是付出何种特有的代价才能获取的东西,而且原有的这种度量单位在这个时代已失去了意义,人们恐怕都难以理解。换言之,哲学是个群体行为,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群体精神氛围里,你才能找到哲学的个体。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7-19 14:46:00 +0800 CST  
三 哲学应该能做,而且首先也是主要的,相对于思想去做。



我认为这个时代的度量尺度, 应该是:知识间的联系和美德的锤炼。
这两者都不易做。首先,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虽然很多,但却如同在过去缺乏有效的交通手段而使出行不便一样,我们也缺乏在知识的领域里高效便捷的交通手段。社会通过定型培养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缺点很明显,知识体系太过庞大,细分以繁琐低效的方式加以储存,人越来越无力看到个别知识中的通则。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这好像和哲学的研究对象没什么关系,哲学应该研究存在、道德、认识论一类的东西,但是按上边的观点,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仅有知识,最不缺的也是知识,使用这种身边到处都是的东西作为素材,在这个时代才是最合理的。
其次,美德的锤炼就更加困难。就好比在沙漠里练习游泳一样,现今的时代使得其既没有这个必要也缺乏这样的环境。但是,美德这种东西对于哲学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后边会讨论哲学家的心态,这种必要性就明晰了。
之所以提出美德的必要性,是因为哲学有一半的质量都在于此。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哲学观点或者类哲学观点,很多都是从外部性来发展哲学,即便有些涉及到了社会学性的、集体性的内在精神特质,似乎也只能找到一些迷失和受限于外部环境的反映。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7-19 14:46:00 +0800 CST  
哲学是分等级的


有一些比另一些要更好。
有一些更靠近解释现象的本质因素,则属于更好的哲学。这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定义来的。
就如同和具体的手艺比,探索事物本质的哲学,笼统地讲,属于更高级的一类学问。


想象的哲学,描述的哲学,观察的哲学。
解释一些真的原因,个别的来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难。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抽象的来看,凭人的智慧——自己或借助他人,亦或借助抽象的他人,即书籍或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和记录——花上一段时间,我们总归能克服。但具体而言,我们在情感上的困难感总是来源于肉体上传达来的懒惰。
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讲,对知识这个概念的的一个健全的描述:即一个人只靠脑袋来接近的,也只能(大多情况下)是对知识的想象。
因为人首先居于肉身,劈柴做饭,甚至连擦屁股都要亲力亲为,2天不洗澡就会发臭。更不用说,其他的一些事。
而我们的情感,更多的是被我们肉体面对的困难感所指挥。
对某种观念感兴趣,其实也是一种【情感反应】。这和某个虚荣的女人看见金光闪闪的降价珠宝,所引发的流连忘返,晚饭后还要和老公拐弯抹角地提起,的这种反应是属于同一大类的反应。



沉思默想,于人有益。这只是从过度地投身于庸俗的娱乐活动,刺激肉体的满足,从而使自己处于容易**自己的理性的习惯中的角度说的。
然而,勾引美妙的邻居寡妇,完成一次哪怕是想象中的性交也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人必须提醒自己,自己首先是居于一具肉体这样一个事实。
不包含这一点的哲学,其实并不是哲学。因为把全部的自己从这个普遍性真理的思考模型中排除出去,绝对是少了关键的环节。


有关人的知识应该是探索普遍性真理的前一步。而有关人的知识,首先从观察开始。
就如同我们观察一个土豆一样。从观察开始。
认识你自己。


虽然有关人的知识只是有关这个世界的知识的一小部分。但是这绝对有助于我们——这个恰巧局限于这个肉体中的生灵——了解除此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知识。
这种必要性,毋庸置疑。



古希腊的哲学,在探索真理的可知性层面,首先一定是从感官和感知的层面开始。
但凡在西哲史上,涉及这个问题的,起码一定是从这里【谈起】。
然而,在集合了他们的人生经验的重量之上,便很快只是笼统地谈起这个概念中的普遍特质,譬如从一类现象中抽象出了他们认为的某某结论,然后这种结论又导致了其他的一些结论。
茶余饭后,有些人抽着雪茄,开始谈起一些政治和玄妙的哲学。小说中的这类剧情。
和一个美女谈论哲学,除非我认为这有助于我们之后的性交。可以说这很说明所谓的【情感反应】和我们所提到的真理的可知性之间的关系。


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是不是有点过于轻视除此以外的其他机能所处于的环境变化。这直接决定了我们得出抽象结论的质量。
无意中漏掉生活中太多的细节,过分急躁地从抽象方面得到结论是不合时宜的。
人总是寻求捷径。
但哲学的定义不是:以想象的方式暂时缓解现实对于我们的束缚。对吧?



将人——特别是自己,和哲学——特别是自己提出的哲学,分开,是绝对不合时宜的。
坐在那里优雅地吃饭的是自己,憋红了脸想拉干净的也是自己,一起呼哧呼哧喘气想在高潮时来上一发的也是自己。


不要忘了在各位的哲学书籍的末章加上这些瞬间。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7-25 12:26:00 +0800 CST  
换言之
高级的哲学必须由高级的人来进行。
哲学的本质为探索事物因何如此。这是一个广泛的主题。将其划分为不同门类的知识,有助于逐个研究,但也容易逐渐沉溺于具体的知识,而降低哲学的品质。
直接从抽象的结论,甚至是前人的概念出发, 容易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就陷入空想,也不合适。
还是从人自身出发,比较合适。


观察人自身,困难要比观察其他物体难许多。观察自己尤为如此。
而且,凭借天然的观察,恐怕还会发现一个事实:观察不到人身上实际上是有寻求知识或真理的倾向。
对真理的关心和探索往往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观念。
人类集体中有这样一种倾向,一些属于个别少数人的特性,会仿佛被所有人共享。


有少数人,确实是对真理的关心和探索的欲望的。而且,也能毫不费力地运用他们发育良好的机能来做到这一点。
但其他人,恐怕更像是某种观念的载体。他们看起来自圆其说的本质倾向,着实让人担心,他们自己恐怕都意识不到里边在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但就是在做在说。
在这些大多数人中,所谓智能最高的,就是能同时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在周遭发生一定情况下的第一反应的人。当然可以认为,他们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不一定关心,物的本质这一类的问题,也绝不会从这里出发去考虑任何问题。
因为,这种问题确实根本不存在于生活之中。说它们是神的领域一点不为过,因为人并不具备体验它们的感官和理由。
人的智能仅仅是用来刚好去完成一些略超过感官的局限性之上的任务的。
也许人应该探索一下,自己感官的奥秘,譬如是否有提升自己的感官的方法,这样或许原先视为极为抽象的难题一瞬间就解决了。


一个哲学家往往需要界定一个,自己相对于他以前的学者的相对位置。
这就构成了很多哲学著作的大部分内容。作者讲述自己的观点如何相异于他前人的观点,换言之, 毫无节制地引用。读这一类的著作往往很费神,因为作者自己显然也为之苦恼,给出一些自己都不能明确的推导过程。但却毫不吝惜地让读者也卷入这种苦恼之中。
把哲学定义为制造苦恼之学一点也不为过。

到底有没有必要卷入这种最终可能毫无意义的罗里吧嗦之中,并最终得出一个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呢?读者考虑的时间,恐怕和读的时间一样长。
我认为,呼应前边的主题。如果你在读一本哲学著作时,产生了忘我的出神效果(梦幻效果),那么看懂这本著作的代价就是降低了你一般的生活智能。


在前文里,我们提到哲学有不同的等级。
那么,我认为,有一类哲学显然是处于较高的级别。那么这类哲学——
一定在生命中的某些必要时刻,在经过必要的过程,并保持清醒地体验了某些过程后,能勇敢地得出一个结论:
在99%的情况下,对真理的关心和探索确实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观念,而记录了这些过程的素材也很大程度就是一种胡思乱想而已。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7-25 16:56:00 +0800 CST  
@大猫的时光🌱
普通人的问题在于,他并不自觉他的行为。所有的一切都包括在他每一个【想法】里。而他毫无破解他们的好奇心。
普通人只出现在他的每一个【想法】里。换言之,当原来的想法推动力变的微弱,即当这种想法随外在因素或其内在因素的减弱而改变的时候,他不会感觉到里边随之改变了一个【自己】。他会觉得自己一直是同一个【自己】。
当你和一个人攀谈正欢,这时突然进来另外一个人。你不会看到自己的改变,但如果客观来讲,另外一个人会发现你突然变了一个人。
当然,如果一个人一直是自己,即意味着他一直以同样的标准,同样的喜好,保持着同样的方向去生活,则他必然会看到生活以同样的结果来呈现自己行为的结果。然而, 普通人会忽略其中微妙的差别,而以为自己一直是同一个自己。而造成对这种现实的忽视的,即是普通人并不【自觉】他的行为.
在某种说法上这也被称为【大疑之心】。即隐约的感觉到从某个更大的轮廓里来看,所有发生在【这里】的都是不现实的。
大部分人只存在5分钟,甚至更短。
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想要去探索真理,只不过是原地打转而已。
并非是这些理论已经失效,每一句前人恰巧未被歪曲的真理以流言的方式流传至今,如果你在【正确的状态】下看到,都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指示】。人们只是缺乏必要的内在条件来注意到其价值。
即——人类的真实处境:一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保持同一个自己的时间只有5分钟,甚至更短。而更大的随机性在我们所不了解的层面上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在代替我们进行自我运作,而【自动发生的结果】,构成了我们【主观上自我创造】的结果.
就像前文说的,【如果一个人一直是自己,即意味着他一直以同样的标准,同样的喜好,保持着同样的方向去生活,则他必然会看到生活以同样的结果来呈现自己行为的结果】,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能看到【现实】,那些建基在现实之上的知识和指示,才可以称其为【真理】。
所谓的【哲学】,其真正定义,是某种通过不直接经历的方式,却产生对一个拥有了恒定的自我所看到的现实经由碎片性的观察而勉强拼凑而成的结论。


所以,哲学原本也只是用以【启蒙】的另一种叫法。即 分享少量的来自另一种层次的人有关【现实】的结论。
当然,毫无疑问的,当这些东西传播开来,对于本就不是为那些并不出现在恰当的时机里去得知这些结论的人而言,一切不是引发毫无意义的幻想,便是根本就毫无意义。


而当这些结论,被后世以主观联想的方式编纂成一种似是而非的体系,再撒上一层迷幻的金粉时,就形成了你所谓的【早已剥离血肉的腐朽框架】。
所以真正的问题就是,人们多大程度上想要【探索真理】。

楼主 订餐号  发布于 2018-09-10 22:36:00 +0800 CST  

楼主:订餐号

字数:6025

发表时间:2018-07-19 22:4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3 18:11:38 +0800 CST

评论数:39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