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空间理论的重要改进以及重大意义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09-20 00:49:00 +0800 CST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认为这个问题康德是无法解答的。 郭知熠转引如下:


“这里有一个康德似乎从未觉出来的困难,他的空间与时间的主观性理论从头到尾都有这个困难。是什么促使我把知觉对象照现在这样排列而不照其它方式排列呢?例如,为什么我总是看见人的眼睛在嘴上面,不在下面呢?


照康德的说法,眼睛和嘴作为物自体存在着,引起我的各别的知觉表象;但是眼睛和嘴没有任何地方相当于我的知觉中存在的空间排列。试把关于颜色的物理学理论和这对比一下。我们并不以为按我们的知觉表象具有颜色的意义来讲物质中是有颜色的,但是我们倒真认为不同的颜色相当于不同的波长。可是因为波动牵涉着空间与时间,所以在康德说来,我们的知觉表象的种种原因当中,不会有波动这一项。另一方面,如果像物理学所假定的那样,我们的知觉表象的空间和时间在物质界中有对应物,那么几何学便可以应用到这些对应物上,而康德的论点便破产了。康德主张精神整列感觉的原材料,可是他从不认为有必要说明,为什么照现在这样整列而不照别的方式整列。”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09-21 09:49:00 +0800 CST  
我把罗素的上述问题称之为“罗素的排列诘难”。这个诘难是康德的空间理论的一个本质困难。而康德的已有的空间理论是无法回答的。 不知道是否有其他人考察过这个“罗素的排列诘难”?我倾向于认为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 不仅康德的体系有这个问题, 所有从人的感知经验开始的认识论体系都有这个问题。也就是说, 它们都无法避免“罗素的排列诘难”。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09-22 20:36:00 +0800 CST  
因此, 在郭知熠看来, 所有的与经验有关的认识论(洛克, 贝克莱, 休谟,康德, 胡塞尔等等)都面临着两个本质困难, 而这两个本质困难几百年来都没有被解决。 这两个本质困难是:


1)。 罗素的排列诘难;


2)。 我们的意识是如何构造(“看到”)空间物体的(在胡塞尔, 我们是如何构造对象的)。


这两个本质困难是密切相关的,第二个本质困难是更根本的困难。如果第二个本质困难能够被解决, 第一个本质困难也就被解决了。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09-23 11:20:00 +0800 CST  
还没有发完, 待续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09-29 05:58:00 +0800 CST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考察诸多物体的时候会有困难, 其实也不会。 假如有两个物体在我的面前, 如果这两个物体成左右排列, 那么, 空间化过程完成前后它们的排列都会是成左右排列; 如果这两个物体呈前后排列, 尽管在平面图形中它们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前后区别), 但因为物体大小的区别(离我们远的物体看起来小, 而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大), 那么, 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他们在空间中是前后排列的。

因此, “罗素的排列诘难”是可以完全解决的。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10-09 10:59:00 +0800 CST  
经验主义者认为, 我们对于空间物体的感知过程使得我们得到许许多多的感觉材料, 而我们的某种心理过程使得我们通过这些杂多的感觉材料而形成该物体。但我们不知道这个具体的形成过程。贝克莱认为, 物就是感觉的复合, 但感觉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复合,贝克莱没有给出说明。

因此, 经验主义者也是无法避免“罗素的排列诘难”的。同样, 因为通过杂多而形成空间物体的过程是未知的, 所以, 它也无法避开第二个本质困难: 意识是如何构造空间物体的?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10-09 22:31:00 +0800 CST  
胡塞尔后来发展了“意识对象的构成理论”, 这个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胡塞尔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个理论认为,我们许多的直观提供感觉材料,而我们的意向过程将这些感觉材料激活, 并且统握这些感觉材料, 形成空间物体, 再通过“立义”,构成意识对象。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10-12 08:43:00 +0800 CST  
其实,我认为如果不谈细节的话,这个理论和康德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多了一个“立义”。而“立义”却与我们在这里的讨论无关。 我们还是没有办法知道,意识对象究竟是怎样构成的, 也没有办法回避“罗素的排列诘难”。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10-12 08:44:00 +0800 CST  
关于《康德空间理论的重要改进及其重大意义》答读者


作者: 郭知熠


最近我写了《康德空间理论的重要改进及其重大意义》一文, 也看了一些读者的评论。 可能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认为我的这个重要改进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或者说我在原文中回避了这个问题。 本文就专门为这个问题作出我的回应。
我们在原文中提到过, 所有的(我再强调一下,是所有的)与经验有关的认识论实质上都面临着两个本质困难: 一个本质困难是罗素的排列诘难, 还有一个本质困难是如何构造空间物体 (我不想在这里重复对于这两个本质困难的讨论细节,请不清楚的读者回到原文)。
但郭知熠对于这两个本质困难的解决方案非常非常简单,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空间化的能力, 这种能力能够将平面物体看成空间物体。
有了这个空间化能力, 我们能够完全解决罗素的排列诘难(具体的解决细节可参考原文), 我们也能够通过一次直观就可构成空间物体(这在任何认识论体系中是万万不可能的)。
那么, 问题的关键在这里其实就在于: 是否我们真的有这种空间化的能力? 是否真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将平面物体看成空间中的物体?
郭知熠的答案是:真的, 完全是真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空间化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将平面物体看成空间中的物体。也许你会问:“何以证明?”, 这个证明其实我们天天都在经验着: 我们看电影时, 我们看到的是平面物体(银幕是平面的,那么,它其中的任何人和物也自然是平面的), 但我们将其中的人看成是空间中的人, 将物也看成是空间中的物。 同样, 我们看照片时也是如此:照片是在平面上, 因为照片纸是平面的, 但我们看这个平面照片时,其中的人和物都是空间中的人和物。同样, 对于画的观察也是如此。
所以,这个问题到这里就完全解决了: 天衣无缝。这个看起来非常非常困难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可能大家最大的疑问就在于: 为什么这么多个世纪过去了, 居然没有人想到这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是啊,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人想到这个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也并不是很难啊。如果你真要问我, 我还真回答不出来。不过, 我可以给出我的猜测,这个猜测也许可以算着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的猜测就是, 尽管这个解决方案看起来不难,但要提出这个实质性的命题却非常非常难。这个实质性的命题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将平面物体看成空间物体”。
为什么难? 因为这个命题从字面上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我在原文中说这看起来是匪夷所思的),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提出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命题并认为它是对的。这就是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命题非常难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世世代代这些哲学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尽管我们事实上天天都在经验着从平面图中看到空间物体,但却根本没有人能够提出这个实质性的命题。 而郭知熠本人提出这个命题也只是最近的事情,而且还是天天思考这个问题而灵感突发才能提出这个命题。
这就是我的解释。
但毫无疑问, 这个解决方案意义极其重大。 我们在认识论中的本质困难一下子就没有了。 如果胡塞尔在世, 他一定会为这个解决方案欢呼跳跃。因为我能深深地体会这两个本质困难给他带来的苦恼(深深的苦恼)。 胡塞尔的理论必须构成空间对象,而他只能用激活感性材料, 然后通过统握这些感性材料来构成空间对象。 这对于胡塞尔是极其痛苦的。 因为如何“统握”感性材料去构成空间物体,完全是未知的。这个过程完全是一个神神秘秘的过程。而这与胡塞尔的“明晰性”的基本假定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这么一个神神秘秘的东西, 胡塞尔当然要偷偷摸摸地放在那里,而且还不得不放在那里,他必然感到深深的痛苦。
据说, 胡塞尔后来还考虑了我们的眼睛与深度的关系, 这实质上就是在研究如何从平面物体中看到空间中的物体。胡塞尔考虑了一只眼睛,也考察了双眼直观在深度方面的差别。 当然, 凭郭知熠的直觉能力,这样的研究注定是会失败的,注定是会一无所获的。而最后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 郭知熠能够体会出胡塞尔的深深的痛苦。

楼主 z_y_guo  发布于 2018-10-14 10:04:00 +0800 CST  

楼主:z_y_guo

字数:3112

发表时间:2018-09-20 08:4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21 08:11:06 +0800 CST

评论数:10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