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建康】一座逐渐被世人淡忘的东方大城

【六朝建康】一座逐渐被世人淡忘的东方大城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6 10:42:00 +0800 CST  
南京,一座拥有2480年的建城史,450年的建都史的古都,是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个政权的都城,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谓。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6 10:57:00 +0800 CST  
南京建都史
1.三国·东吴,229年-280年,51年
2.东晋,317年-420年,103年
3.南朝·宋,420年-479年,59年
4.南朝·齐,479年-502年,23年
5.南朝·梁,502年-557年,55年
6.南朝·陈,557年-589年,32年
7.五代十国·南唐,937年-975年,38年
8.明朝,1368年-1421年、1644年-1645年,54年
9.太平天国,1853年-1864年,11年
10.中华民国,1912年、1927年-1937年、1946年-1949年,14年
共计440年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6 11:10:00 +0800 CST  
南京,虽为六朝古都,六朝时期的遗迹多在战争和岁月中消失不见,因隋军攻陷建康时采取荡平毁城,一代名都就此被夷为平地,加上六朝建康城的城址与现代城市重叠,考古发掘比较困难,而现存的历史遗迹又以明清、民国时期居多,致使世人对六朝建康城的影响比较模糊。如今,散布在乡间田野的六朝石刻,让人们重新回忆起那个神秘而又诗情画意的年代。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6 11:26:00 +0800 CST  
六朝建康城,与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六朝邺城、北魏平城为同一时期的古都。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几大古都中,如秦阿房宫遗址、西汉长安城遗址、汉魏西晋北魏洛阳城遗址、曹魏邺北城遗址、东魏北齐邺南城遗址,以及隋唐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虽然综合性的考古报告还比较少见,但具体地点的发掘简报及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形式透露出来的成果,非常令人瞩目。与之相比,六朝建康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则面临很多困难。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6:43:00 +0800 CST  
六朝建康城复原困难,大致有三个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遗址的保存现状不同。位于北方地区的西汉长安城、汉魏西晋北魏洛阳城及曹魏邺北城和东魏北齐邺南城,在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展开之前,大多处于空旷地带。也就是说,这些都城被废弃以后,长时间处于虚空的状态,后代没有中心城市或大型聚落直接叠压在遗址上,因此,地下遗址保存得相对较好,调查和发掘工作也比较好展开。
相对北方几个著名古都而言,六朝建康都城的城邑宫室,在隋平陈时被彻底摧毁,“平荡耕垦”,成为废墟,唐人对此多有凭吊。五代杨吴、南唐在建康城废墟上重新规划建设金陵城。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因地位的特殊,建康府城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发展。明初定都应天府后,大规模扩展城郭范围,成为此后明清两代江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民国定都南京后,基于“首都计划”,对南京城市的格局做了较大的调整,并一直影响到今天。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南京市没有采取择地新建的模式,而是从市中心的改造开始,向四周扩展,六朝建康的宫都遗址因此被直接压在了今天南京市的核心区域之下。今天,这里已是高楼林立,鲜有插针之地,所以,要想像西汉长安城、汉魏西晋北魏洛阳城、曹魏邺北城、东魏北齐邺南城那样展开调查发掘工作,不仅是难度比较大,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应该是建康城考古工作一直无法与北方主要古都比肩的最重要原因。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6:45:00 +0800 CST  
此外,调查发掘投入的力度不同。上面提到的几个北方主要古都的考古调查和发掘,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直接负责的。他们在这些城址建有考古工作站,科研人员本身就有很好的学术素养,流动性又小,几乎一辈子就在做一座城,因此非常有利于资料的长期积累和学识的不断提升,从而获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果。
与之相比,负责建康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的是南京市考古部门,诸方面资源配置与社科院考古所存在差距,而且作为基层一线考古单位,承担着辖区内的所有考古工作,而且几乎全部是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流动性非常大,遇到史前的就得做史前的,遇到六朝的就得做六朝的,遇到明清的就得做明清的,对发掘的资料很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吸收沉淀。这也是所有地方考古单位的现状。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6:46:00 +0800 CST  
还有一点,与南京这座城市的地下遗物分布有关。南京虽然号称“十朝古都”,但地下遗物主要集中在六朝和明朝。地下遗物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城市遗址,一是墓葬。就南京而言,大型城市遗址只有一座,还被死死地压在繁华的街市之下,因此长年以来南京市文物部门的主要工作自然就偏向了墓葬的发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相对而言,对城市遗址的关注度不够,我觉得这很大程度上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在这里要特别提到,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南京市文物部门尤其是王志高先生(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努力下,建康城考古实现了零的突破,在今南京市区大行宫地区及其周边的多个地点发现了建康城的重要遗迹,为基于考古学的建康城研究带来了契机。老一辈学者蒋赞初、梁白泉、潘谷西等高度关注这些发现,并进行了相关学术讨论。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6:46:00 +0800 CST  
六朝建康城,东吴首先在此建立政权,随后的东晋、宋、齐、梁、陈五朝,时长达300余年。六朝时期,建康城虽然由于战乱遭到多次毁坏,但又不断在城址上被重建或扩建,其城市形态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但是隋在平陈后,为防止南方政权死灰复燃,清除南方政权的政治影响,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毁灭性的措施便是下令对建康宫阙“平荡耕垦,夷为农田”,六朝名都毁于一旦,已无较为完整的旧迹。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7:01:00 +0800 CST  
城垣与规模
历史上这座大城的主体,就是城墙围绕的都城,都城内,皇宫和政府中枢机构所在的内城,名叫台城。
关于台城(宫城)的尺度,唐代文献《建康实录》中引《图经》“即今之所谓台城也,今在县城东北五里,周八里”,以当时的度量系统来看,大约是3500m左右,其围合的面积为765625㎡,整个面积与北京紫禁城相当。(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720000㎡)
参照故宫来看,以这样的尺度来安置皇宫建筑群落,尤其在东晋南朝的建康,是绰绰有余的。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7 17:32:00 +0800 CST  
都城的规模,案宫苑记:“吴大帝所筑,周回二十里一十九步……黄龙元年自武昌徙都,晋元帝初过江不改其旧,宋齐梁陈皆都之”。从上述记载可知,城为方形,边长5里余,即边长2.077千米,面积4.31平方千米,范围比较小。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3:35:00 +0800 CST  
都城仅仅是指东吴在建业营造的城池,东晋和南朝称之为建康,城池沿用。关于建业(建康)都城的性质,有学者认为就是隋唐后的皇城,或略近于后世都城的皇城,也有人认为其具有内城性质。然而建康都城既不同于后世只建有官署区的皇城,也与内城有所差别,其性质和内涵不好用后世标准界定。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3:53:00 +0800 CST  
建业都城,城墙估计是用竹篱围成。建业城不但包括都城部分,还有外郭城部分,有些学者认为建业城没有外郭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业没有建筑郭门与郭城,但就东吴时期建业城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建业城具有外郭是无疑的。建业都城基本上是宫室、苑囿、官署、军营和仓库的专用区,其间就是有居民区,也不可能很大,所以居民区与市场主要是分布在都城之外,以南和以西的广大地区,比较集中的地区有横塘、查浦和长干里地区,这些地区虽然没有筑建外郭城,却实则具有外郭城的性质和内涵,所以应该是算建业的外郭城,真可谓:“郭非四面有垣如城然也”。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4:04:00 +0800 CST  
建业城在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吴的过程中未遭到战火的破坏,从而得以保全,只是又改回了秦时的名字-秣陵,是年从秣陵分立临江县,次年改临江县为江宁县,太康三年(282年)又将秣陵分为二邑,秦淮以北称为建邺,秦淮以南仍称为秣陵。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改建邺为建康。
东晋南朝建都建康,建康城是由宫城、都城、外郭三部分组成。东吴建业实行的是多宫制,到东晋建立以后实行的是单一的宫城制度,放弃了孙吴时期建立的两座宫城,而在孙吴太初宫东北的苑城旧址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座宫城,即建康宫,又称显阳宫,就是上面提到的台城,周八里,有两重墙,到了南梁天监十年(511年),梁武帝在宫城的两重城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从而建康宫筑成了三重城墙,但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东晋的规制。
建康宫城为东晋、南朝所用,是东晋首创,极有可能沿袭两汉、魏晋旧制,平面极有可能呈方形或近似方形,综合各家之言和考古发现,台城也应和都城一样整体略微呈东北-西南方向倾斜,其中心位置约在今民国总统府旧址一带。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4:24:00 +0800 CST  
建康城的都城部分,仍然沿用东吴建邺旧城,城周为“二十里一十九步”。建康都城城垣,在南齐之前都是由竹篱围城,至齐高帝建元年间”改立都墙“,具体是夯土墙还是砖墙,史书上并未详细的记载。
在宫城与都城之外环绕的便是外郭。建康的外郭始建于东晋成帝年间,是用竹篱笆围城,共有56个篱门,形状为不规则形,范围要比都城更为广大,不只局限于秦淮河北岸,而是横跨秦淮河南北两岸。
根据南朝《宫苑记》记载,东晋时期建康城的外郭东至东府城东,南至越城南,西至石头城东,北至覆舟山东。南朝刘宋、萧齐的外郭沿袭了东晋时期的规模,到了梁朝时,建康城的外郭范围进一步扩大,根据《金陵记》记载:“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西界、南界变化不大,而北界则是越过了钟山,东界到了今天的方山附近,都远远超过了过去的范围。
由此可见,建康的外郭范围从东晋到南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包含了秦淮河北岸的建康宫城、都城以及都城附近的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等小城,还涵盖了南岸的越城、丹阳郡城及其附近的广大区域。因此,建康城的这种结构,在城市建设史上被认为是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形态,它是由一系列的城堡组成,都城外围的大小城堡,都是建康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4:47:00 +0800 CST  
建康都城范围很小,加上建康南迁人口甚多,还有众多本土士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
建康有长江和诸水网航运之便,舟船经秦淮河可以东西两方面抵达建康诸市,沿河及水网遂出现一些聚落。为保卫建康,在其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镇军垒;为安置南迁士民,又建了一些侨寄郡县。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立宋,史称刘宋。从此进入南朝,齐梁代兴,经济更为繁荣。
这些环建康的城镇聚落,如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冶城、越城、白下城、新林、丹阳郡、南琅琊郡等,它们的周围也陆续发展出居民区和商业区,并逐渐连成一片。
这些小城分担了都城的职能,也证明建康城的范围比较小,许多重要机关在城外各自为城。当然,也有加强防御的意义,战争年代可以互相支援。不过这种形式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时也说明建康城区不断向城郊发展,突破了城墙的限制。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8 15:03:00 +0800 CST  
城门与街道
建康作为六朝的都城,长达300余年,都城的位置和大小虽未发生改变,城门却代有修筑,名称也多有变化。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9 14:00:00 +0800 CST  
都城门
史书中对东吴建业都城的城门有明确记载的只有其南门,此门当时称之为白门,晋以后改称宣阳门,至于其他各面是否开城门,史书上未见有详细记载。
东晋时期,都城门增加至六道,东晋咸和五年(330年)九月,“(晋成帝)作新宫,始缮苑城,修六门”。史书上常以”六门“指代都城,根据记载,六朝都城的“六门”当为:
宣阳门,都城正南门
陵阳门,都城南面最西的一个门
开阳门,都城南面次东的一个门
清明门,都城南面最东的一个门
建春门,都城的东门
西明门,都城的西门
以上所述便是东晋咸和年间所开的六门,其中宣阳门、清明门、建春门与西明门各有三个门道,是主要的出入口。到了南朝,逐渐增开至十二门,其他六个为刘宋元嘉年间增立。
建康城门的名称多沿用魏晋洛阳城旧名,根据史书记载,列出六朝都城城门具体名称与位置。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9 14:17:00 +0800 CST  
通过上述都城城门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都城城门的数量明显增多,东吴时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只有一个南门,东晋时增至六门,南朝时增至十二门,且都城各面所开的城门趋于平衡。
城门的增设不仅使建康成为更加完备的都城,还对其后建康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东吴建业都城门中有详细记载的只有一个南门-白门,它是沟通都城与城南的重要通道,都城南面的秦淮河两岸分布着大量的居住区和商业区,是人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后来的东晋和南朝,虽然其他各面也陆续开设城门,但南面的城门始终是最多的,也是都城门中最重要的城门。城南地区在整个六朝时期是最为繁华的地区,而东晋六门的开设则开始了对建康城东、城西的开发,特别是东门建春门的设置,对城东以及钟山地区的开发有着很大影响。东晋以后,城东的青溪两岸开始有大量皇宫贵族府邸的分布。较之其他各门的设置,北门的开设是最晚的,一直到刘宋时才开始设置,但北门确实数量增长最快的,这主要是因为建康城的北面是覆舟山、玄武湖等自然山水,平原较少,刘宋时期在城北兴建了许多皇家林苑,如乐游苑和上林苑等,开设城门是为了方便皇帝的出行和游园。刘宋大明五年(461年)修建了从宫城承明门(平昌门)向北通往玄武湖的“北驰道”,专供皇帝巡游之用。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9 14:36:00 +0800 CST  
宫城门
建康宫城,就是上面提到的建康宫,又称显阳宫,俗称台城,筑有两重城墙,南梁天监年间增至三道城垣,每重宫城城墙皆开有城门,城门的名称、位置也多有变化。
南梁时期建康宫城城门一览:


楼主 弱智逗比欢乐多  发布于 2019-07-19 14:42:00 +0800 CST  

楼主:弱智逗比欢乐多

字数:6162

发表时间:2019-07-16 18: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4 15:22:44 +0800 CST

评论数: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