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牡丹种植中心:洛阳或是长安?

说到唐代牡丹,洛阳与长安那个是牡丹中心陕豫两地网友往往互不相让。甚至不少糊涂人还以为洛阳是抢了长安的牡丹文化资源。


先说洛阳牡丹。


洛阳种植牡丹有据可考最早在晋朝时期。


两晋时期,洛阳当地有牡丹种植。具体表现在晋朝洛神赋中。只是当时是本地品种。


牡丹最早出现在画作中是晋朝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可见洛阳牡丹种植早在两晋时期就已经开始。


隋朝:


开始引进种植易州牡丹品种在西苑种植,丰富了牡丹品种。也就是隋炀帝时期由河北易州引进种植20箱牡丹于东京洛阳西苑内。关于西苑的详细记录如下:

帝自素死,益无惮,乃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役民力常百万数。苑内为十六院,聚土石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诏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

送到京师洛阳的鸟兽草木中就有易州进贡的二十箱牡丹,记录如下:


“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这是隋朝洛阳引进外地牡丹品种的最早记载。

唐朝:

武后时期,又引进她家乡牡丹品种于神都洛阳,进一步丰富了洛阳的牡丹品种。

《牡丹赋》:“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
《牡丹记·花释名第二》:“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
《能改斋漫录卷五》:“自则天以后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者。”

以上说明唐朝牡丹在武则天时期盛于洛阳。


再说长安牡丹。

唐朝玄宗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当时洛阳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到玄宗时,牡丹由洛阳传入长安,长安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龙城录》:“洛人宋单父,字仲孺,能诗,善种植之术。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上皇(唐玄宗)召至骊山植万本,色各别,赐千金归,宫人呼为花师。"
《花谱》 :“牡丹,本朝人谓之木芍药。天宝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 红、通白。移植予兴庆池沉香亭。会花开,明皇引 太真玩赏,李白立进《清平 调》三章。”
《唐两京城坊考》:"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上因移于兴庆池东沉香殿前。"
《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


由上可见:至唐玄宗开元中期,牡丹才由洛阳传到长安。


刘禹锡826年到东都,一直到842年死于东都。期间写有两首著名诗歌:

837年春,牡丹花开时节,作《思黯南墅赏牡丹》,不久,花期进入衰败时节,又留下姊妹篇《赏牡丹》。留下名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因为长安人以前没见过洛阳牡丹,自唐玄宗引进种植长安后,长安人遂以为是最好的花,开始赞扬它。其实在洛阳是已经种植几百年了的洛阳花而已。


长安若在五侯宅,谁肯将钱买牡丹。


五侯宅代指洛阳,意即在洛阳极为平常的牡丹花,都没人掏钱去买。但在长安,争相购买。因为长安自玄宗时期才引种牡丹,一个洛阳花师带去万本牡丹去长安种植,长安那里物依稀为贵,引得富贵人花钱争相购买牡丹。


在长安买一个好的牡丹花需要多少钱呢?

白居易说: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在唐代,洛阳就有花城之称。因为这里的花最多。当时武昌柳、洛阳花是并称的。武昌柳泛指杨柳,洛阳花泛指牡丹。在西京长安牡丹因属于玄宗时期引种自东都洛阳,只能称为牡丹,而在东都洛阳,牡丹则被称为洛阳花。
比如: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上面是表明在唐代洛阳就是一个花城,其他城市还是差些。
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
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这类例子太多,没必要一一列出。


可见,即使在唐代,洛阳延续隋代一直是牡丹种植中心。而长安只是唐玄宗开始才自洛阳引进种植牡丹。且一个洛阳花师就带上万本去种。就能让唐玄宗赐千金归,说明西京长安人非常喜欢牡丹花。所以后来才会在长安形成一个种植、销售牡丹的产业链而存在。


长安的牡丹种植作为一个产业延续在唐后段一百多年历史当中。当唐王朝灭亡后,长安牡丹产业彻底凋零。而洛阳牡丹种植不但从晋至隋,更历经整个唐代、五代、宋一直延续到今天始终是我国的牡丹种植中心。而彭州、亳州、曹州等也作为后起的牡丹著名种植地,品种也多是由洛阳所引进,具体引用资料不再详述。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2 10:22:00 +0800 CST  
看看两千多年前人们对于秦和秦人的看法: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

秦人不知礼义德行,寡廉鲜耻,若禽兽。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2 22:22:00 +0800 CST  
大家知道,牡丹之王,号为姚黄。有人说,姚黄是宋朝时的牡丹品种,完全不对。
唐朝时期,洛阳姚黄这个特有品种就很出名。试看:
唐:王周
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2 23:29:00 +0800 CST  
就一句话: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就可看出洛阳就是花城。
牡丹又称洛阳花。
老去唯耽酒,春来不著家。去年来校晚,不见洛阳花。
征人久离别,故国音尘绝。梦里洛阳花,觉来葱岭雪。
缘忧武昌柳, 遂忆洛阳花。
郎如洛阳花,妾似武昌柳。
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等等,到处都是歌颂洛阳牡丹的唐诗!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3 01:20:00 +0800 CST  
“天后之乡,西河也,精舍下有牡丹,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阙,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日月渐盛。”


有不少西安人说,这里的天后引种牡丹是把牡丹引种到长安,而不是洛阳。京国是指长安而不是指洛阳。


这种错误观点根本不值得一驳。


一是武则天既然那么喜欢牡丹,她又喜欢住在洛阳,她不引种到洛阳上苑而引种到长安上苑,这和她喜欢牡丹的初衷不符。
二是长安开始种植牡丹,据唐《松窗杂录》记载:"开元中,禁中初种木芍药。"可见唐朝长安种植牡丹是在唐玄宗时期,据唐《龙城录》记载唐玄宗还诏洛阳花师宋单父带一万株洛阳牡丹到长安栽培,赏钱千金。由此可见,洛阳当时牡丹产业应该很发达,种植很普遍,而长安才刚刚起步。《开元天宝遗事》也有开元中长安才开始种植牡丹的记载。所以武则天引种西河牡丹应该在洛阳而非长安。
三是京国既可以指长安也可以指洛阳。唐高宗就多次说,东西两都,朕之两宅。东西两京都,朕之两宅。那么京国既可以指代洛阳也可以指代长安。
四是有其它文献证实武后引种西河牡丹于洛阳。《牡丹赋》不是孤证。
五是据记载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武则天去了一趟并州,阴历二月到达,四月离开,恰值牡丹开放的季节。这是武则天仅有的一次衣锦还乡,据专家研究,很可能她在宴请亲族、乡党时知道了西河牡丹。不过,他们这次是由洛阳去的,依然又回到洛阳。即使这个时间引种牡丹也是引种到洛阳也不可能是长安。因为武后回到洛阳后又在洛阳住了两年后才再次去长安。


综上所述,部分西安人认为武后引种牡丹是引种到长安漏洞太多,且也不符合其它文献记载直至唐玄宗时代长安才开始种植牡丹。只能是引种到了洛阳上苑。


对于唐高宗上苑赏双头牡丹,昭容诗云:“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这个事实也应该是发生在东都洛阳而非西京长安。


因为这个时期,西京就连皇宫中还没开始种植牡丹,更别提名贵的双头牡丹了。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4 23:43:00 +0800 CST  
《松窗杂录》、《酉阳杂俎》、《龙城录》、《开元天宝遗事》、《花谱》、《唐两京城坊考》等等都证实唐朝长安不过是玄宗以后才开始种植牡丹,且由洛阳花师宋单父传入长安万株很多品种。但到唐宪宗时,长安牡丹种植还不普及,所谓:元和初犹少。可见唐朝开国200年时,长安牡丹还没几个呢。后来兴盛几十年而已。当时已经进入衰唐时期,文人不思进取,转而歌咏了些牡丹诗篇。


还大言不惭自称牡丹之都,真可笑。后来韩愈的侄子还给长安引进了几个品种还被记录在案呢。


更进一步说:《天彭牡丹谱》、《牡丹花谱》、《亳州牡丹史》、《曹州牡丹谱》等怎么都是处处记载这些牡丹栽培中心都是引种不少洛阳牡丹品种,包括唐朝长安也是洛阳花师把牡丹品种引种到长安。怎么不见引种你牡丹繁盛的长安品种呀?
你长安自称牡丹之都,你有什么牡丹名贵品种传到外地被记录在案呢?

楼主 闲逛欧洲  发布于 2017-03-29 02:40:00 +0800 CST  

楼主:闲逛欧洲

字数:3277

发表时间:2017-03-22 18: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10-21 18:12:29 +0800 CST

评论数:3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