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上各种包浆颜色解读

古钱币因锈色丰富多彩而备受玩家喜爱,甚至有人为收集齐蓝、绿、红三色的新莽货布、北宋大观折十等锈色的古币而不遗余力、四处寻觅。


同样为钱币,锈色好的话古币价值可能增加不少。比如:一枚熟坑王莽货布也就500元左右,而蓝锈绿锈极美品可达1、2千元,红锈极美品甚至曾经达到3、4千元。
熟悉不同锈色,是辨伪的基本功之一。因为不同时期的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生成的锈色是不同的。例如:水银古一般出现在唐以前的钱币中,唐宋后水银古钱币倒是少见了!

古钱币上奇妙的包浆锈色怎么回事呢?每次工作劳累后的闲暇之余,总会把玩屋里那一大堆锈色斑斓的古钱币。拿起一枚五彩缤纷的钱币仔细观察,脑子里就会想:咦!古币上为啥有这么多种锈色啊?铜钱儿颜色不是金黄铜色的嘛!?怎么会有红色结晶,蓝色,绿色,黑色等各种锈色。还有一些钱币集红绿蓝三色一起或者四色,五色集齐一枚钱币一身。带着疑惑查书籍,资料,化学,物理,生物,补习了以前上学打瞌睡落下的知识。
2.


要玩古钱币,首先得理解各种专业术语,然后才可对以下说文解词清楚明白。一般谈论古钱币锈色经常听的术语有以下几条:

3.


(1)生坑:在各类型土壤中出土的古铜钱,锈蚀明显并保存完好称为生坑。只说“表面氧化严重”是片面和不确切的,应改为铜钱“锈蚀明显”。因其不仅表面有锈蚀,而且内部也有晶间腐蚀等存在。
(2)熟坑:出土多年但依旧保留部分锈迹的古铜钱。又称为“老生坑”。
(3)传世古:存放在大气中锈蚀的古铜钱,又经常期把玩,表面黑又光亮。
(4)黑漆古:存放在干燥环境中的古铜钱,未经把玩,表面呈黑色。
(5)水银古:古铜钱含锡量高并在中性土壤中形成可见的“水银光”,即表面有银白色的锈层。有些书上只说表面银白色的氧化层,是片面和不确切的。
(6)包浆:古铜钱在水中或干燥环境中锈蚀后呈多种颜色,即为红、黄、绿锈的“黑漆古”钱。

古铜钱长期存于酸性土壤、碱性土壤、中性土壤、水、大气及石灰物质中,所形成的锈各不相同。

1.孔雀色、蓝色、绿色锈——古铜钱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埋在酸性(PH4-7)土壤中的锈蚀颜色一般呈绿色(颜色由苹果绿--淡绿--中绿--深绿--橄榄绿逐渐进变化),并产生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淡绿色,有时还会产生碱式硫酸铜【Cu2(OH)2SO4】呈橄榄绿色,并在钱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4.

碱式碳酸铜结晶
由于锈蚀的厚度不同,锈的化学成份不同,含量多少也不同,因此便会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俗称松绿、瓜皮绿、纯绿、绿漆古、靛兰绿等。这类锈蚀往往是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的综合产物,同时还会产生电化学腐蚀。故钱面会呈斑状、槽状及坑眼,又因有晶间腐蚀和选择腐蚀,铜钱内部的锡、铅等易腐部份腐蚀掉,而使铜钱的比重减小就变轻了,并产生微细的小针眼,使钱声变哑,绿锈从孔中产生,俗称“入骨锈”。



2.朱砂锈——古铜钱埋在碱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一般在民间使用流通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久,就会锈蚀产生碱式硫酸铜,后又埋在碱性土壤中(PH7-10),与还原类物质如有机物糖类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化亚铜【Cu2O】呈深红色,还会生成铅丹【Pb3O4】呈大红色。故称朱砂锈、鸡血斑、枣皮红、黄斑等。同时还保留部分碱式硫酸铜,部分绿锈,所以古铜钱呈红绿锈。

5.


氧化亚铜
同时也会产生局部腐蚀及电化学腐蚀,所形成的微小针眼中也有红绿锈产生,故称入骨锈。由上述可知古铜钱必须先产生绿锈后才会还原而生成红锈,是红锈盖绿锈。在沙中则形成“干沙锈”,即绿中有沙并有黄、红斑。


6.

3.水银光——古铜钱长期存放在中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会生锈。但有些古铜钱的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5-32%时,从“铜一锡系状态图”分析,形成a固溶晶体和共析体。而其中的相(Cu3Sn)及SN,因锡析出到钱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浸”。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趋向,即锡由内外析出,使铜钱表面呈“白斑’又称之为“锡汗”。当含锡量在10-30%时,还会产生二氧化锡【SnO2】呈银灰色。


7.

矿物锡石

这些现象也会同时产生,或分别产生,都会使铜钱表面形成“水银光”。因中性土壤极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成为酸性或碱性土壤,故有些古铜钱先形成少量的红绿锈后再产生“水银光”。


8.


4.水坑—— 古铜钱长期浸在水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青铜质铜钱长期浸埋在较清洁的江、河水中,腐蚀极微弱,一般小于0.0025毫米/年,黄铜钱略快些。若古铜钱久浸埋在有污染的水田中或含硫酸铁【Fe2(SO₄)₃】的矿水中,则会使铜钱严重腐蚀,生成氧化亚铜和硫化亚铜【Cu2S】一呈红色,一呈黑色,并均匀分布,使钱表面形成如薄壳状的灰色锈蚀(颜色由海灰--银灰--淡灰--中灰--深灰渐变)。


9.

水坑崇宁通宝
5.黑漆古——古铜钱长期存放在大气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紫铜、青铜、黄铜钱在大气中都很稳定,一般小于0.00015毫米/年,在铜钱表面会生成一层极稳定的保护薄膜,主要是碱式硫酸铜呈橄榄绿色,还会产生氧化铜【CuO】呈黑色,硫化亚铜呈黑色,及氧化亚锡【SnO】呈棕黑色。
年代越久则锈层加厚颜色也变深,俗称为“黑漆古”。若长期在手中把玩则会使钱表面光亮如镜,俗称“传世古”。但在这类古铜钱中也产生电化学腐蚀,故是“哑声“。若古铜钱长期在干燥的环境中(大气中或土中),也会产生氧化铜和氧化亚金星呈深黑色,俗称“黑漆古”。有些铜钱先生成红绿锈后,又在干燥环境中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金星,一般称这种有红绿锈的“黑漆古”钱为“包浆”。



10.

黑漆古
11.


传世包浆

6.石灰锈——古铜钱长期存放在石灰物资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氢氧化钙 【Ca(OH)2】。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
钱埋于含石灰物质的地下,二者相互腐蚀、附作,产生了石灰锈、奶油锈。一般石灰锈多见于大量的明代出土钱币,例如:崇祯,大顺背户、泰昌通宝、天启通宝等。从南北方出土明钱,均有此类现象分析,原因除与出土地有关外,更多的原因可能与钱体的成分有关。

12.

一般古钱币出现的包浆锈色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种。此篇文为基本科普普及知识,旨在新手交流学习,故采用简单易懂的理论数据。让我们一起讨论研究改正交流学习之!

楼主 本T拉灯  发布于 2016-06-27 23:02:00 +0800 CST  
共同学习

楼主 本T拉灯  发布于 2016-06-27 23:25:00 +0800 CST  
把玩一枚古币,消散一段时光。岁月流逝,是谁,曾用这枚币,买酒江湖中。是谁,曾用这枚币,换得花数枝,赠与心上人。人易老,情难存,古币流光岁月深。

楼主 本T拉灯  发布于 2016-06-28 08:09:00 +0800 CST  


楼主 本T拉灯  发布于 2016-07-07 22:47:00 +0800 CST  

楼主:本T拉灯

字数:2626

发表时间:2016-06-28 07: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9 19:45:58 +0800 CST

评论数:8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