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铜钱之折钱小论

在北宋铜钱的历史上,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所谓的“面值”体现。其中“折X”就是可以折合几个小平钱的意思。


一直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就是以尺寸来定折值。不细想的话,似乎是这么回事,但禁不住更深入的推敲。折值和尺寸的确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衡量折值的唯一标准。


其一,不同年号。尺寸折值并不完全相同。北宋历经160多年,不同时期,折值肯定是有差异的。比如崇宁折十(35mm)和大观折十(41mm),同样的折值尺寸差异很大,时期不同,政策有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再举个直观的例子,不考虑收藏价值,以第一套人民币的面值,在第五套人民币流通时期购物,能一样吗?一个道理。


其二,同一年号。虽然朝廷对合金配比和成品重量有明确的规范标准,但是由于铸地、炉次、铸造水平、等人为因素参与,手工造出来的毕竟会有差异,体现在铜钱上,就会出现同一年号、同一种折值的古币大小不一的情况。有一个很多泉友都遇到过的误区,同样的熙宁重宝年号铜钱,有的人根据尺寸,说你的是折二,我这个大,就是折三。这个说法并不恰当,为什么说是误区呢,因为熙宁重宝没有折三钱。所以并不能通过尺寸这一指标判断北宋铜钱的折值。这个后面细说。

楼主 blackill  发布于 2018-04-17 14:52:00 +0800 CST  
那么,应该是以什么来判断北宋铜钱的折值呢?我觉得还得以历史资料为准。
也就是应该通过查找如《宋史食货志》等记录北宋经济、货币的各类历史文献,来找到北宋官方颁布的政令、诏书等文字。通过这些古代资料来判断当时发行钱币的折值才更具有权威性。



我们先宏观的看一下北宋铜钱中,除小平外历代年号的折值(不考虑个别奇葩):
最开始的庆历折十(29~30mm左右);
然后是比较罕见的至和重宝(铁母33~35左右),开铸时折值不明,熙宁开始参与折二;
之后:熙宁(30~33)、元丰(29~30)、元祐(29~31)、绍圣(28~30)、元符(29~31)、圣宋(29~30),依次下来都是折二,尺寸区间基本在同一范围;
直到崇宁,开铸折十大钱(33~37mm左右);
然后是大观折二(29~33mm左右)、折三(34~35mm左右)、折五(37mm左右)、折十(41~42mm左右),这个折算没有找到颁布的说明,但大多钱谱都是这么分类的。可能是我没找到资料,也可能是泉家按照明显尺寸差异综合历代折值划分的,就先这样放着吧;
再之后政和(29~31)、宣和(29~31)、靖康(29~30)都恢复折二,不再铸大折值的了。
(以上所列尺寸只是大概区间,并非准确的上限和下限)

楼主 blackill  发布于 2018-04-17 14:53:00 +0800 CST  
另外,有时因市面流通不畅在一定情况下贬值行使。比如北宋最早普及的折钱--庆历重宝,发行时是折十,后因盗铸严重等情况,朝廷下诏逐渐贬值为折三,再折二。崇宁也是从折十贬值为折五、折三来使用。尺寸没变,折值变了。因此即便贬值流通的诏令,也并不完全是由尺寸决定的,而首先应该是由品种界定的。


上面提到的熙宁重宝没有折三。通过《宋史食货志》看,最初颁布的时候有明确资料是折二(其余年号折二情况大多一样)。各钱局不可能自行铸造折三,原因很简单,因为官方不认啊,官方没发布折三,你说你的大所以是折三,谁信。货币通常都是逐渐贬值的过程,从折二升级到折三也不符合常识。试想,当时朝廷颁布熙宁重宝是一枚换两个小平,别人拿一枚个儿大的跟换三个小平你乐意吗?
由于人工铸造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标准,一些大个头折二,厚度未必比普通尺寸的折二厚,尺寸的优势在重量上抵消了。偶然也会遇到一些尺寸、重量都超过常见品的大型折二,最适合称呼其实就是“折二大样”。

以上为个人的浅薄感悟,由于阅读资料有限,肯定还有很多错误和不完善的地方,文字内容也有很多欠考证的地方,权作抛砖,欢迎更多的吧友指正发表观点。

楼主 blackill  发布于 2018-04-17 14:54:00 +0800 CST  

楼主:blackill

字数:1492

发表时间:2018-04-17 22:5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7-22 10:34:02 +0800 CST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