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篇】诗词格律第一章节。

《诗词格律》
中国的古典文学,包括着大量光辉灿烂的不朽作品。单就唐代和唐代以后的诗词来说,真个是处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唐代以前的古诗是自由体或半自由体,还没有形成格律。唐代以后的古体诗,虽然表面上也是不受格律的限制,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讲究。诗词格律是诗词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我们在研究或欣赏古人的诗词的时候,如果够知道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基本知识,那就更能欣赏其中的艺术美,更能体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了。不过,毛泽东曾经说过:“诗当然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本文对于写旧诗的人可以参考。青年人还是应该以写新诗为好。
近来,在网上看到不少朋友,用诗词这一文学形式,表达他(她)的思想感情。不少朋友在他(她)们所写的诗词头上冠以格律诗词的专用名称。为了让爱读爱写格律诗词的朋友对格律诗词有一个概略的了解,现将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择要介绍给各位友人,希望能对爱好格律诗词的朋友有所裨益。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06:00 +0800 CST  
一,格律诗词的基本概念
1。关于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和韵母。声母在前韵母在后。比如“东”dong,“同”tong,“隆”lomg,“宗”zong,“聪”co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的。一般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等,如ia,ua,uai,iao,ian,uan,iang,uang,iong,ueng等,这种i,ut等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就会构成声音的回环美。但是,有些古人的诗词我们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不要奇怪,这是因为时代不同语音起了变化,我们用现代的语音去读的缘故。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进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一致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如果说再用韵书来押韵就不合理了。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07:00 +0800 CST  
2。关于四声
先从汉字的声调谈起。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在普通话里,共有四个声调:阴平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的四声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的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下声。在普通话里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 ;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古代四声高低升降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的《分四声法》歌: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描述是不够科学,但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古代四声的大概。
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此外,要特别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总之,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同。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09:00 +0800 CST  
3。关于平仄
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没有升降的,较长的;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平仄在诗词中的交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毛泽东《长征》诗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其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怎样辨别平仄呢?
如果你的方言里是有入声的(如江浙,山西,湖南,华南等地人)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 广东入声还分为三类。这时,我们只要把它们合并起来应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 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成仄声就是了。
对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至于哪些字属于入声,哪些字属于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不过,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这时,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对于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就,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通过查字典或韵书就可以消除。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10:00 +0800 CST  
4。关于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所谓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副词对副词。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律诗中对偶的一般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且它们的平仄也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未完待续)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12:00 +0800 CST  


——————————————【本文源于网络抄录】——————————————

楼主 M人如此多娇  发布于 2015-08-11 14:12:00 +0800 CST  

楼主:M人如此多娇

字数:2794

发表时间:2015-08-11 22: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13 12:58:03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