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及夏商周纪年推论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依据《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以及《资治通鉴外纪》、《路史》等资料,重新确立黄帝及五帝时代和夏、商、西周各帝王的具体在位年数和各代的历史年份,从而建立自黄帝以来上古时期确切年代体系。中国文明的确立据此可以具体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中国上古时期东周大致分为:五帝时代(西元前2517年至前2006年,西元前以下简称“前”)、夏(前2003年至前1572年,与五代时期包括三年国丧期)、商(前1571年至前1050年)、西周(前1049年至前771年)。

全文:

泱泱中华,号称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然而,我国有确切记年的信史却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前841年),迄今不过2850余年,再往上溯五帝及夏、商、周各帝王年代却是众说纷芸。“二十五史”之首的《史记》中,仅是记录黄帝以降各帝王的名号,却无具体在位年代,人称这一现象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且《史记》对于上古帝王的记录也存有诸多错漏)。西晋时期出土并被整理成册的魏国编年体史书《汲冢竹书》(又称《竹书纪年》),据传有13篇,上记于三皇五帝及夏、商、周三代史事,本可完善自黄帝来一脉相承的中华历史年表,可惜《汲冢竹书》存世不久却被亡佚,使得这一千年历史遗憾继续延续下去。为填补中华古史的年代学标尺,自古以来有诸多学者作出不懈的探索,编定出不同版本的上古帝王断代纪年,其中东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北宋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北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南宋罗泌的《路史》较为出名,仍然众说纷芸,至今未有定论。本文,以《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路史》、《资治通鉴外纪》为蓝本,结合考证其它各类古籍,并参考其它相关论文学术成果,试着推论黄帝以降上古五帝期间的中华纪年。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3:00 +0800 CST  
一、五帝时代纪年推论

(一)五帝时代有关考证

推论五帝时代纪年,事前必须搞清四个关键问题。一是五帝时代是为何物?二是五帝时代起于何年?三是五帝时代帝王何数?四是五帝时代帝王承袭何样。

1、首先来看五帝时代是为何物?按照传统说法,五帝时代是上古时期前承神农氏、后续夏后氏的一个历史时期,历代帝王均为黄帝有熊氏后裔。比照夏后氏称之为夏朝,有人称之为神农氏为炎帝朝、五帝时代为黄帝朝。按照古史记载,五帝时代并非华夏建政肇始,之前还有伏羲氏、神农氏等远古部落。然而自五帝时代方有史事记载以及较为公认帝王世系与在位年限,可谓中华文明之先驱。

2、其次来看五帝时代起于何年?这个设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专业课题:黄帝纪年考(五帝朝代起于黄帝)。自古至今众多有志之士深耕在此领域,并且编撰《资治通鉴外纪》、《路史》等众多珍贵史料。在100多年前的清末时期还曾出现“黄帝热”,研究出多个黄帝元年版本,其中比较知名的版本是以前2698年(癸亥年,次年甲子年)为黄帝元年,武昌起义之后甚至作为**军政府的官方纪年。然而这一说法实是无所依据,且与史书记载黄帝元年丁亥相悖(资治通鉴外纪》注明“黄帝元年丁亥”),所以很快就被摒弃。

探究黄帝元年,笔者认为必须抓住一个标尺。这个标尺就是“大挠正甲子”。《路史》记载:黄帝“年三十七戮蚩尤于中冀,于是炎帝诸侯咸进委命,乃即帝位。……挠正甲子”。《史记》记载,“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命大挠造甲子”。通俗地讲,就是黄帝三十七年取代神农氏炎帝成为天下共主,命令大挠编定六十甲子,并将次年之始(即黄帝三十八年)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年倒推三十八年即为丁亥年)。该事件有如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皇帝号,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根据安徽李式先的推断且被天文专家认可(见《论公元前2517年是中国干支纪历的第一个甲子年》),黄帝三十八年即史上首个甲子年为前2517年。查询万年历,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为前2517年1月2日,农历十一月初一(黄帝以十一月为正月)。往上推38年,可知黄帝元年为前2554年,丁亥年。

然而必须厘清一个问题,就是黄帝元年与五帝时代首年乃是两个概念。黄帝元年至黄帝三十七年,是黄帝作为有熊氏首领的时期,属于神农氏的一方诸侯,自黄帝三十八年起正式作为天下共主(天子)开启五帝时代(黄帝朝)。因而黄帝元年是前2554年,而五帝时代首年为前2517年。

诸侯或藩王晋位天子而不重启纪年,是五帝时代以及夏、商、周、秦、汉均有存在的现象。如周武王克商之后,依旧延续原有纪年;秦王赢政二十六年称始皇帝,未将次年称为始皇元年而是更为始皇二十七年;汉高祖刘邦于前206年受封汉王,前202年正式称帝,是年仍称高祖五年而非高祖元年等。这一现象最大的影响,就是导致后世对于先秦时期各朝开国帝王纪年的混淆,有的纪年始于诸侯元年、有的纪年始于天子元年,包括舜、禹、启等均有两个以上版本在位年数,后文还将论述。

3、再次来看五帝时代帝王何数?五帝时代的命名,取自黄帝朝的五位“圣王”。至于具体是指哪五帝历来说法不一,主要存有三种说法,包括黄帝、颛顼、喾、尧、舜(《史记》、《世本》、《大戴礼记》、《易传》、《礼记》、《春秋国语》)之说,少昊、颛顼、喾、尧、舜(《尚书》、《白虎通义》)之说,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之说。仔细看来,此三说实际高度重合,总共列明六帝,即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

然而黄帝朝是否仅此六帝?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喾与尧之间还有帝挚,这一点《史记》等史书均有记载。然而具体有多少帝王,似乎一直未有学者专门考证。除去前面所言七帝,《路史》中还曾略举其它帝王,如“休,继黄帝者也,是为帝鸿氏”;又有“帝魁氏,大鸿氏之曾孙也”。而《史记》也有记载帝鸿氏,只是注解“帝鸿,黄帝也”。值得注意的是,在记录帝鸿那一条文中写有“四凶”,即“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沌;少昊氏有不才子,……谓之穷奇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3:00 +0800 CST  
;颛顼氏有不才子,……谓之梼杌;缙云氏有不才子,……谓之饕餮”等。“四凶”之说《左传》、《尚书》、《国语》等先秦古籍都有记录。笔者大胆猜测,“四凶”“不才子”应是上古时期各朝被废的末帝,如夏末帝癸被称之为桀、商末帝辛被称之为纣一般。正因为是废帝,被描述成昏君、暴君,并被冠名为“凶”而剥夺帝号。

因此,可以推断五帝时代帝王应该不少于11位,即黄帝、鸿、魁、少昊、颛顼、喾、挚、尧、舜及浑沌、穷奇、梼杌、饕餮。其中魁就是浑沌,挚就是饕餮,后文还将论述。

4、最后来看五帝时代帝王承袭何样?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另一问题,五帝时代既有11位帝王,为何单单取名其中五帝而不叫十一帝时代?笔者作出一种猜测:即五帝时代诸帝虽均为黄帝后裔,然而在传承方式上并非全部都是父传子、兄传弟式的直系亲属承袭关系,而是出现数次不同支系的相互取代,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尧与舜之间的“禅让”典故(据史记载,尧与舜均为黄帝后裔,但血系相差甚远且之间相隔数代)。这一点,从五帝时代出现的数次易正可以佐证。众所周知,先秦时期“改正朔”是改朝换代的标志,“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北齐孔颖达言),以确立不同于前朝的年首之月表示“受命于天”,夏、商、周、秦初立时分别建寅、建丑、建子、建亥,直至汉武帝确立夏正建寅,以后历代方才不再更改正朔(仅有武则天、太平天国等再改正朔)。而同出黄帝一系的五帝时代却有五次改正朔:《宋书·礼志》引《推灾度》云:高阳、夏后氏、汉皆以十三月为正,少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为正,轩辕、高辛、有虞、有周皆以十一月为正。即黄帝确立正朔为子月之后,第一次由少昊青阳氏改为丑月、第二次由颛顼高阳氏更为寅月、第三次由帝喾高辛氏复为子月、第四次由帝尧有唐氏复改丑月、第五次由帝舜有虞氏再复子月。

由此可以认定在五帝时代曾经出现五次支系代立,即少昊青阳氏取代帝鸿氏,颛顼高阳氏取代青阳氏,喾高辛氏取代高阳氏,尧陶唐氏取代高辛氏,舜有虞氏代陶唐氏。至于政权交接方式,应该是被后世孺家称道的“禅让”,无怪乎当年曹丕代汉后言道“舜禹禅事,我今知矣。”正因“五帝”名为禅让、实为篡位,有悖于孺家学说,所以以春秋笔法著称的孔子“删书、断自唐尧”,造成上古时代的错乱。

以上论述,实际还从侧面解开“三皇”、“五帝”之谜。三皇即上古时期三个“朝代”(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的开创者: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即黄帝有熊氏内的五个支系的开创者:少昊、颛顼、喾、尧、舜。古书《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中,明言《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为少昊、颛顼、喾、尧、舜之书,实际暗和该说。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4:00 +0800 CST  
(二)五帝时代各氏纪年

按前论述,黄帝有熊氏的五帝时代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黄帝正统传承阶段(暂且称作帝鸿氏)、青阳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陶唐氏。以下分别推论各氏帝王纪年。

1、帝鸿氏帝王纪年

按《路史》记载,帝鸿氏应有三任帝王。

第一任是黄帝。前文已经论证黄帝元年为前2554年,即天子位年在前2517年。一般认为黄帝在位百年(《史记》、《类聚》十一、《御览》七十九引《帝王世纪》等),则可推算黄帝末年为前2455年。因此,黄帝在位迄止为前2517年至前2455年。

第二任为帝鸿,《路史》注:继黄帝者也,是为帝鸿氏。帝鸿姓厘名休,是黄帝次妃所生长子,治四十有七载。按多部古籍记载,黄帝崩后七年方立新君。如《路史》言:其臣左彻感思,取衣冠、几杖而庙像之,率诸侯而朝焉,七年,而立子。《汲郡冢中竹书》言: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故帝鸿元年为黄帝崩后第八年,即前2447年,末年为前2401年。黄帝崩后七年才立新君,且是次妃之子,是为庶出而非嫡出,这一现象说明黄帝之后帝位争夺之激烈,也为各支系之间相互代立埋下伏笔。

第三任君主为帝魁,《路史》注明是帝鸿的曾孙,应该是“四凶”之首浑沌,故无详细史记。因此暂无法推断其纪年,唯有根据其下任青阳氏少昊的纪年进行反推。

2、青阳氏帝王纪年

青阳氏应有两任帝王。

第一任是少昊。《路史》记载其姓纪名质,“在位八十有四载,落,年百有一”。《帝王世纪》也言“少昊在位八十四年而崩”,《今本竹书疏证》引《逸周书》言“少昊位居司马”,应当是帝鸿氏的权臣。各类史籍均未记录少昊元年的干支,所以运用有限的文字资料并按照常理进行推算。

作为权臣受禅,一般会尽量选择黄道吉日以示正统。而在干支纪年中,朔旦某某当是首选,如建子朔旦冬至、建寅朔旦立春(下文还将本此观点推论)。如前文所述,少昊建正丑月,故少昊元年正月如是朔旦小寒自是上佳。查询万年历,自前2401年后二十余年间,最接近朔旦小寒为前2397年(十二月初一前六个时辰),而该年又恰逢甲子年。因此可以推定,少昊于前2397年代帝鸿氏,是为少昊元年。少昊在位84年,少昊末年则为前2314年。同时,推出帝鸿氏帝魁在位迄止为前2400年至前2398年,共计3年。

第二任应是穷奇,即“四凶”之二、少昊的不才子。但包括《路史》在内的史书均无对于穷奇的记载,只有《山海经》中有关于穷奇神兽般的描述,对于帝王纪年推算自无用处。所以,对于穷奇的推测只能如同浑沌一般,依据其下任高阳氏颛顼的纪年进行反推。至于穷奇的原名,暂无法可考。不过依《路史》少昊子系的记载,少昊元纪所生长子(即谪长子)倍伐的可能性比较大。倍伐“降处缗渊,既封蔑,为蔑氏”,表明倍伐一则受降,二则封号是充满贬意的“蔑”。帝王谪长子受此待遇与常理不合,唯有可能是被废后的处境。

3、高阳氏帝王纪年

青阳氏也有两任帝王。

第一任是颛顼。《路史》在颛顼纪中,郑重提出“其立也,岁居豕韦;其崩也,岁在敦火”。这十四个字极为关健,是开启颛顼纪年的重要钥匙。按干支古名说,豕韦对应亥年,意味着颛顼元年该是亥年。《晋书-历律志》记载“颛顼以今之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月朔旦立春”,又说明颛顼元年正月初一还是立春。查询万年历,前2314年后第一个亥年是前2302年(己亥年),而更重要的是该年正月初一正逢立春(注,万年历将立春记在除夕日上,但立春时刻是23时39分,按古代计时法应属次日的上子时),且数十年中再未有朔旦立春日。因此几乎完全可以肯定,颛顼元年是前2302年。此外,因为颛顼是史上第一次以寅月为正月,所以前2302年2月23日是与今相同的首个农历春节。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5:00 +0800 CST  
一般认为颛顼在位78年(《史记》、《帝王世纪》、《今本竹书》等)是故推定,颛顼元年为前2302年,末年为前2225年。而青阳氏穷奇则自前2313的至前2303年,合计在位11年。

第二任当是梼杌,即“四凶”之三、颛顼的不才子。与穷奇相似,梼杌形象多存于《山海经》。对于梼杌年考,同样要依据其下任高辛氏帝喾纪年来反推。不过,在《路史》中曾注明“帝崩,而元子立,袭高阳氏,是为孺帝,寻崩,而帝喾立”。如按字面解释,“元子”为长子,梼杌则有可能颛顼长子穷蝉。

4、高辛氏帝王纪年

关于高辛氏的世袭及纪年,古史记录较为明确。即同样还是两任帝王。第一任是喾、第二任是挚,挚禅于帝尧。又知喾在位63年(《今本竹书疏证》引《御览》、《路史》也记载“帝生三十而御天,六十有三载”,唯《帝王世纪》云“帝喾在位七十年”,两者相差七年,本文取63年说,原因下文即将说明)。挚在位九年(《史记》、《帝王世纪》、《御览》、《今本竹书疏证》,《路史》也是如此:“高辛崩,而帝挚立,袭高辛氏。帝挚之立不善,九载以其仲立,是为尧”)。据此,高辛氏二帝共计72年。

而据《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中“尧元年丙子”这一史上首个确切纪年(后人推断为前2145年)上溯,可知喾在位迄止为前2217年至前2155年,挚迄止为前2154年至2146年。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帝喾元年(前2217年)正是甲子年,而喾与黄帝同样建子正。可以理解是喾选定甲子年甲子月这一特殊“吉日”取代高阳氏。这一思维,为前文中推断的少昊选朔旦小寒年代有熊氏,颛顼选朔旦立春年代青阳氏论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以帝喾反推高阳氏梼杌,可知其在位迄止为前2224年至前2318年,合约7年。另,《路史》提及梼杌时曾注明“寻崩”,古时“七尺曰寻”,不知此处“寻崩”是否可理解七年而崩?此外,前文注明《帝王世纪》记录帝喾在位年数与其它史书相差7年,应该是将梼杌七年列入帝喾在位年中,因有多部史书言颛顼直接传位帝喾,未曾记录梼杌。

在“四凶”之中,居末的是缙云氏不才子饕餮。按前三凶的对应推理,饕餮即为帝挚,故缙云氏应是帝喾高辛氏的别号。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有云“缙云相黄,共承高辛”,不知是否为该说法的注脚。

5、陶唐氏帝王纪年

陶唐氏只有尧一任帝王。尧,伊祈姓,名放勋。《史记》言帝尧仍帝挚之弟,皆为帝喾之子,此说当不可信。按帝尧即位时帝喾冥寿高达102岁(阳寿93岁另加帝挚9年),而帝尧即位时仅21岁,两代不应相差80年。《今本竹书》引《宋书——符瑞志》又言“高辛氏衰,天下归之”,说明是陶唐氏取代高辛氏,再次佐证前文论述的五帝时代帝王之间是为支系取代。《史记》、《资治通鉴外纪》、《路史》、《帝王世纪》、《论衡——气寿篇》皆云“尧在位九十八年。”可知帝尧在位迄止为前2145年至前2048年。

6、有虞氏帝王纪年。

有虞氏也只舜一任帝王。舜,姚姓,名重华。帝尧崩后三年正式即位,然在位有39年(《史记》)与50年(《路史》、《资治通鉴外纪》)两说,相差11年。个人倾向于在位于39位。两说相差11年,应是计算方法的不同。39年说,是从即帝位算起;50年说,是从执政算起:《史记》云“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可知尧90年舜开始摄政,而尧在位98年,即舜代尧摄政8年,再加上3年大丧期,正是11年故帝舜在位迄止为前2045年至前2006年。

综上所述,“五帝”时代起自黄帝王天下(前2517年,甲子),终于舜崩后大丧三年(前2004年,丁酉),共514年,合十一帝,依次是黄帝(前2517年至前2455年在位)、鸿(前2447年至前2401年在位)、浑沌/魁(前2400年至前2398年在位)、少昊(前2397年至前2314在年)、穷奇/倍伐(前2313年至前2303年在位、颛顼(前2302年至前2225年在位)、梼杌;(前2224年至前2318年在位)、喾(前2217年至前2155年在位)、饕餮/挚(前2154年至2146年在位)、尧(前2145年至前2048年在位)、舜(前2045年至前2006年)。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5:00 +0800 CST  
未完待续。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2-28 14:26:00 +0800 CST  
求加精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01 12:27:00 +0800 CST  

二、夏朝纪年推论
夏朝,即为夏后氏。按照传统说法,夏朝是前承五帝时代、后续商朝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即所谓的“禹传子、家天下”。
(一)夏朝积年考证

古代文献记载夏朝积年主要有两种论断,即471年说与432年,两者相差39年。持471年说,有《古本竹书纪年》(云“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史记》、《太平御览》。持432年说,有《资治通鉴外纪》(云“起戊戌、终已酉,通羿浞四百三十二年”)、《世经》、《帝王世纪》、《通志》、《日度议》、《册府元龟》、《稽古录》等。而《今本竹书纪年》则记载“始壬子,终壬戌,凡四百三十一年。

笔者认同432说,盖因471年说是从夏立国算起,而非自夏后氏正式取代有虞氏算起。这一标尺截取的异同,直接导致古史关于夏前两代君主纪年的错乱(具体见下一章节)。
需要注意的是,舜崩第四年即三年丧毕的次年(前2004年)就是戊戌年,说明《资治通鉴外纪》的夏王纪年很有参考价值。

(二)夏朝各王纪年考证
夏朝的王,实称作“后”,如后启、后相、后羿等,直至商朝天子方才称“王”,而至秦朝天子称谓又变成“皇帝”。为阅读方便,本文按照传统习惯依然称之夏王。
自禹至桀共十七世,另有寒浞与羿两位异姓王,合计19王。

1、禹与启纪年。
夏朝前两代君主,在位年数有不同记载。

禹在位年数,备受认可的有45年与10年、9年、7年等四个版本。其中认为45年的有《古本竹书纪年》(“禹立四十五年”);认为10年说有《史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水经》、《皇极经世书》和《通志》等皆从《史记》;认为9年说有《资治通鉴外纪》;认为7年说的有《孟子·万章上》“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 此外还有《今本竹书纪年》的8年说、《皇极经世书》的27年说,但均不足于信。

禹在位年数四说,从跨度上讲可以分为两类:45年说作为一类,后三说相差仅有1-3年可作一类。经过认真研读各类史籍,笔者认为两类、四说均有所依。两类之异,在于所取禹即位之年不同所造成,前一类以禹任夏国君主(夏伯)算起,后一类以禹即天子位算起。而进一步分析后三说,7年说与10年说相差三年,应是三年丧期归属异同造成,可以归纳为一说,即在位7年,加三年丧期为10年;9年说以《资治通鉴外纪》为代表,但是依据该书标注的干支纪年,禹至启只有9年,即未有三年丧期,因而可以视作禹在位6年,加三年丧期为9年。同时,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夏朝积年两说相差39年,而禹在位最长的45年说与笔者推测的6年说相差也是39年。为此,笔者相信禹实际在位6年。7年说产生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忽略以“明年改元”所致。

启的在位年数也有多种说法。《古本竹书纪年》云“启即位三十九年”,《资治通鉴外纪》云“启在位九年”,《帝王世纪》、《册府元龟》、《皇极经世书》、《通志》、《文献通考》与之相同,而《今本竹书纪年》与《路史》作16年。与禹在位推论相同,笔者认同前两说,即启任夏国君主共39年,其中任夏伯30年,即天子位9年。

为了更为直观地厘清禹与启在位年数问题,笔者根据史书记载列举禹与启的“大事记”:
前2056年(尧90年):舜始摄政,诛禹父鲧。 “(舜)摄行天子之政……乃殛鲧於羽山以死”;《资治通鉴外纪》也言“舜受终文祖……鲧殛於羽山”。这一事件,可以理解为刚刚“摄行天子之政”的舜杀人立威。

前2055年(尧91年):禹始治水。《史记》记载“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资治通鉴外纪》记载“乃举禹使续鲧之业”。禹接替父亲继续治水。
前2048年(尧98年):尧崩,禹治水中。
前2045年(舜元年):三年丧毕,舜践大位,改正朔,建子正。
前2042年(舜4年):历经十三载,大禹治水成功,受封夏伯。《史记》记载“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帝王世纪》记载“乃赐姓姒氏,封为夏伯”,《资治通鉴外纪》记载“舜美禹能修鲧之功以为司空,赐姓为姒,封为夏伯氏,曰为有夏”。从这一年起,夏国正式成立,但是作为有虞氏的一个诸侯国。
前2024年(舜22年):禹始摄政、启任夏伯。《史记》记载“舜乃豫荐禹于天,十七年而崩。”同时,禹已摄行大政,理应不再担任夏伯,其子启继任夏伯之位。
前2007年(舜39年):禹摄政十七之后,舜崩。
前2004年:三年丧毕,禹未当年即位,而以次年为元年。
前2003年(禹元年、戊戌年):禹即天子位,改正朔,建寅正。
前1998年(禹6年):禹崩。
前1995年:三年丧毕。
前1994年(启元年):启正式即天子位。
前1986年(启9年):启崩。

通过这张年表,可以清楚得知:从前2042年禹受封夏伯至前1572年,夏国共计471年,《古本竹书纪年》当是指此。

至于禹在位年数,如从前2042年算起任夏国君主共45年,可合《古本竹书纪年》之说;如从前2024年摄政算起,禹执政27年,可合《皇极经世书》之说。如从舜崩三年丧毕的前2004年算起则又是7年。而启的在位年数,如从前2024年继任夏件算起恰为39年,与《古本竹书纪年》说法吻合。此外,舜从前2056年摄政至前2007年崩恰好50年,又合《资治通鉴外纪》、《路史》等有关舜在位年的说法,再次佐证前文推断正确。

关于尧舜禹时代出现的三年丧期,笔者解读是场“秀”。众所周知,所谓“尧禅舜、舜禅禹”的禅让制,名为“禅”实为“篡”。权臣夺位自然需要惺惺作态以正天下,三国曹丕可谓很好的“典例”,三辞禅诏算是《三国演义》的知名桥断。而舜、禹之所以能够被后世称颂,“大丧秀”绝对算是增分项目。尧舜之前,并无三年丧期天子空位的惯例。然而在尧崩之后,已经执政八年、已过六十高龄的舜硬是足足等上三年方才即位,此等作法如何不让百姓称颂。有了舜的“榜样”,作为继任者的禹自然不会输给前者,于是肯定有如笔者推测一般,禹在丧毕当年依旧不正式即位(大概因为丧期第三年对于继任者来说不是一个完整年),而是以次年作为元年。启也是仿照禹的作法,但是其子太康并非遵循此例,“三年丧期天子空位”现象得以终结,成为尧舜禹时代独有现象,也造成舜禹启在位年数的混淆。此外笔者猜测,有穷氏后羿很有可能将太康未守丧作为夺夏的借口,造成“太康失国”,这是题外话。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03 23:17:00 +0800 CST  

2、夏朝其它各王纪年。
因在夏朝积年与禹、启纪年上,笔者推论与《资治通鉴外纪》不谋而合。故此,笔者认同《资治通鉴外纪》的夏朝各王纪年,整理夏朝各王年表:
禹, 前2003年至前1998年,计6年, 元年戊戌;
启, 前1994年至前1986年,计9年, 元年丁未;
太康,前1985年至前1957年,计29年,元年丙辰;
仲康,前1956年至前1944年,计13年,元年乙酉;
相, 前1943年至前1916年,计28年,元年戊戌;
后羿,前1915年至前1908年,计8年, 元年丙寅;
寒浞,前1907年至前1976年,计32年,元年甲戌;
少康,前1875年至前1855年,计21年,元年丙午;
杼, 前1854年至前1838年,计17年,元年丁卯;
芬, 前1837年至前1812年,计26年,元年甲申;
芒, 前1811年至前1794年,计18年,元年庚戌;
泄, 前1793年至前1778年,计16年,元年戊辰;
不降,前1777年至前1719年,计59年,元年甲申;
扃, 前1718年至前1698年,计21年,元年癸未;
廑, 前1697年至前1678年,计20年,元年甲辰;
孔甲,前1677年至前1647年,计31年,元年甲子;
皋, 前1646年至前1636年,计11年,元年乙未;
发, 前1635年至前1623年,计13年,元年丙午;
履癸(桀), 前1622年至前1572年 ,计51年,元年已未。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05 20:03:00 +0800 CST  

(三)关于夏朝的一些个人见解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这是自《史记》以来2000多年传统史学的主流观点。然而,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很是值得推敲。

暂且不论《路史》、《资治通鉴外纪》、《帝王世纪》等史书记载的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三皇”(有些民粹主义者依据此类古史将太昊伏羲视为人文始祖,提出“上下八千年”观念),也不计较前文推论的五帝时代十一世承袭,单单依据《史记》观点,就可知晓夏朝绝非第一王朝。

阐述这一论点之前,笔者先是截取一个节点:以高辛氏帝喾为源。之所以断自帝喾,盖因喾、挚、尧、舜四帝一脉相承,所有史书皆认同于此而无异义,而此前黄帝至颛顼之间的承袭却是众说纷云。为方便表述,笔者将喾、挚、尧、舜四帝时期暂且还是冠称黄帝朝。
为何不是黄帝朝、而以夏朝作为第一王朝?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但都难以自圆其说。

首先从政权性质来说,将黄帝朝视为原始社会的部落聪盟,因而不算正式王朝。这是当前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影响覆盖面相当之巨。然而,历史爱好者都应知道,这一观点实际是在ZG建政之后,生搬硬套马克思唯物史观得出来的,包括将实行分封制的夏、商、周切割成为所谓的“奴隶社会”(许多历史学者都不认同中国史上存在奴隶社会)。根据史书记载,黄帝朝有元首、有军队、有官僚等,已经具备一个政权所需的核心要素,而继承尧、舜的禹并未实行什么制度革新,为何夏朝算王朝而黄帝朝不算王朝?此是一问。

其次从王位传承来说,以“家天下”作为王朝的主要标志,即禹废除“禅让制”代之“世袭制”,不少古代史家持有这一观点。然而向来以治学严谨著称的古代史家却集体忽略一个问题,即“世袭制”并非禹、启父子首创,尧、舜之前的高辛氏喾、挚便是公认的父子传承,比禹、启早上百余年。同样实行“世袭制”,为何夏后氏算是王朝、而高辛氏不算王朝?此是二问。

总之,笔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夏朝并非中国第一个王朝,之前还有一个没有王朝称号的五帝时代。再进一步分析,勉强可以解释夏朝有别于五帝时代而称之为王朝的理由,就是夏朝享国长、世代多。虽然这一理由放在日后根本不能成立(短命王朝比比皆是),但是之前五帝时代一般传承一至三世就被取代,而夏朝却有十七世。在此,笔者注意到夏朝三世之后便出现“太康失国”,羿“因夏民以代夏政”,说明在当时某一氏族享国若干世就被另一氏族代替的国运轮转很有群众基础。幸有“少康中兴”,否则夏后氏不成夏朝,五帝时代继续后延:帝鸿氏、青阳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有穷氏(羿)、伯明氏(寒浞)……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05 22:14:00 +0800 CST  
三、商朝纪年推论
(一)商朝积年考证
有如夏朝,商朝积年历来也有多个版本。《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曰“汤灭夏以至于受(即商纣王),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今本竹书纪年》曰“自癸亥至庚寅,实五百八年”;《史记》言“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资治通鉴外纪》(以下简称《外纪》)、《帝王世纪》、《通志》、《稽古录》则认为629年;《皇极经世书》又言645年。商朝积年最长与最短相差150年!

笔者认为,以上四个版本皆误!其中后三版本无所依据,至于《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存在纰漏,皆因条文理解存有偏差(下文即将说明)

与推论夏朝积年不同,笔者推论商朝积年采取首尾截取法,即以确定商朝始年与终年来直接推算积年。

商朝始年,依据前文推论在夏亡次年,即前1571年。至于推论商朝末年,实际又涉及到另一个颇有争议的史学课题:武王克商年考。自古至今,武王克商年据说已经推算出44种说法。在此,笔者采用前1050年一说。诸多同持该说的专业学者对此作出严密论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查阅相关论文。笔者相信该说,关键因素来源《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的明确记载:“武王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这是继“尧元年丙子”后又一含有干支纪年的重要条文。由此可知,武王十一年(庚寅年,前1051年)伐商,武王十二年(辛卯年,前1050年)代商。故而,商朝积年呼之欲出:前1571年至1050年,共计522年。

在此必须解释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即笔者既然相信《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为信史,却未采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所言“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正如刚才笔者所说“条文理解存有偏差”。务请大家注意,这一条文涉及两组数据——“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众所周知,商朝自大乙(汤)至帝辛(受)实有30个帝王。因而,笔者大胆推测,这一条文正确注解是:商朝前29王合计496年,未包括末帝帝辛(受)。至于将帝辛(受)撇开,大约是因其名声不好的缘故吧(即妇孺皆知的商纣王)?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06 21:18:00 +0800 CST  

(二)关于商王名号的个人见解
知晓商朝历史朋友都应知晓商王名号存在一个特殊现象:末字必是天干,如大乙、帝乙、帝辛等。对于商王天干名的来源,计有庙号说、庙主分类说、生日说、死日说、祭名说、次序说、卜选说等七说,皆无定论。之所以在推论商王纪年中谈及商王名号,盖因笔者的偶然发现:其取自于商王崩年。而这正恰是解好商王纪年的一把钥匙。

前文推论已知帝辛末年为前1050年(辛卯年),还可推算帝乙末年为商朝立国第496年(1572-496),即前1076年(乙丑年)。通过二位商王可以发现一个奇异现象,即帝辛末年为辛某年,帝乙末年为乙某年。这绝非巧合!说明商王名号中的天干正是其崩年天干。

这一论断完全可以佐证。夏朝当中也有两王名号带有天干,一个是孔甲,其末年为前1647年,即甲午年。另一个是末帝履癸(桀),在其被流放第四年前1568年即是癸丑年,与《史记》记载流放三年而死接近。商朝先公名号也带有天干,其中太乙父亲是为示癸。根据史书关于太乙在诸侯位十七年的记载,可知示癸崩年为商代夏前十七年,即前1588年癸巳年,与之吻合。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10 21:32:00 +0800 CST  

(三)商朝各王纪年推断
依据商王名号源其崩年的论断,可综合各类史书所载商王纪年逐一修正,以得出完整的商朝各王纪年。当然,这一推论方式存在一定误差,且达10年之长,是为最大不足。
1、大乙纪年。
其即天子位(前1571年)在庚戌年,至乙年尾数应是6。因汤至太甲共十三年,故其在天子位应少于13年,在此取6年,即前1571年至前1566年(乙卯年)。此外,《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经此一事,汤六年而崩应该可信。
2、外丙纪年。
《资治通鉴外纪》、《史记》、《孟子·万章上》皆认同“外丙二年”。然而乙之次年即为丙年。据此,笔者推测商朝各王并非全部实行“明年改元”,个别实行“当年改元”。在此,外丙在位迄止为前1566年至前1565年(丙辰年)
3、仲壬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仲壬四年”,《资治通鉴外纪》、《史记》、《孟子·万章上》等皆同此说。然而壬年距丙年尾数为6,故而笔者推测,仲壬在外丙崩后3年即位(以下各王之间如有存在三年之隔均以“三年丧期”论),在位迄止为前1662年至前1559年(壬戌年)。
4、太甲纪年。
按《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太甲惟得十二年”,故而在位迄止为前1559年至前1547年(甲戌年)。《伊训》曾有记载“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汉书·律历志》又云“为天子用事十三年,商十二月乙丑朔冬至”。因商建丑正,十二月即现农历十一月。查询万年历,前1559年11月20日(农历十一月初一)正是冬至。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本文关于商朝积年及商王推论完全正确。
5、沃丁纪年。
《资治通鉴外纪》记29年,《今本竹书纪年》记19年。然甲年至丁年尾数为3。推测沃丁在位迄止为前1547年至前1524年(丁未年),计24年。
6、太庚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记25年,《今本竹书纪年》记5年。推测太庚在位迄止为前1524年至前1501年(庚午年),计24年。
7、小甲纪年。
《太平御览》、《今本竹书纪年》记17年,《资治通鉴外纪》记36年,又引《帝王本纪》云57年。推测小甲在位迄止为前1501年至前1467年(甲午年),计35年。
8、雍己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今本竹书纪年》记12年,《资治通鉴外纪》作13年。然而甲年至己年尾数为5。故笔者推测雍己在小庚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464年至前1452年(已酉年),计13年。
9、太戊纪年。
众多文献记载太戊在位75年。然以太戊在位年数之长应配享庙号(虽然《史记》称之中宗,但甲骨文与《竹书》显示中宗为祖乙)。因而笔者推断,太戊应是享年75岁,非享国75年。在此假定太戊在位20年,在位迄止为前1452年至前1433年(戊辰年),以修正各本记商朝积年之长。
10、仲丁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记其在位9年,《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记11年。然而戊年至丁年尾数为9,故仲丁在位迄止为1433年至前1424年(丁丑年)。
11、外壬纪年。
《太平御览》记5年,《今本竹书纪年》记10年,《资治通鉴外纪》记15年。此处取《太平御览》说,推测外壬在位迄止为前1423年至前1419年在位(壬午年)。
12、河亶甲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今本竹书纪年》均记9年,然而壬年至甲年尾数为12年。故笔者推测河亶甲在外壬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即前1416年至前1407年(甲申年)。
13、祖乙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今本竹书纪年》均记19年,然而甲年至乙年尾数为1。故祖乙在河亶甲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404年至前1386年(乙卯年)。
14、祖辛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记14年,《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16年。因乙年至辛年尾数为6,故祖辛在位迄止为前1385年至前1370年(辛未)。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10 21:32:00 +0800 CST  
15、沃甲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记5年、《资治通鉴外纪》20年,《太平御览》记25年。然而辛年至甲年尾数为3,在此取《今本竹书纪年》说,在位迄止为前1370年至前1367年(甲戌)。
16、祖丁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32年。故祖丁在位迄止为前1366年至年1334年在位(丁未)。
17、南庚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记29年,然而丁年至庚年尾数为3,故南庚在祖丁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330年至前1301年(庚辰)。
18、阳甲纪年。
《太平御览》记17年,《资治通鉴外纪》记7年,《今本竹书纪年》记4年。然而庚年至甲年尾数为4,故在此取4年说。
阳甲在位迄止为前1301年至前1297年(甲申年)。
19、盘庚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今本竹书纪年》均记28年,即盘庚在位迄止为前1297年至前1271年(庚戌年),计27年。
20、小辛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21年,即小辛在位迄止为前1271年至前1250年(辛未年)。
21、小乙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记28年,《资治通鉴外纪》记21年,《今本竹书纪年》记10年。然而辛年至乙年尾数为4,故此处取21年说,以小乙在小辛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247年至前1226年(乙未年)。
22、武丁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资治通鉴外纪》、《今本竹书纪年》、《皇极经世书》、《尚书·无逸》均记9年。然乙年至丁年尾数为2,故武丁在小乙崩后三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223年至前1214年(丁未年)。
23、祖庚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7年,《今本竹书纪年》记11年。此处取11年说,以祖庚在武丁崩后3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211年至前1201年(庚申年)。
24、祖甲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记16年,《今本竹书纪年》引《尚书·无逸》“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记33年。此处取33年说,祖甲在位迄止为前1200年至前1167年(甲午年)
25、廪辛纪年(前有三年丧期)。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6年,《今本竹书纪年》记4年,然而甲年至辛年尾数为7。此处取4年说,以廪辛在祖甲崩后3年即位,在位迄止为前1164年至前1160年(辛丑年)。
26、庚丁纪年。
《太平御览》记31年,《资治通鉴外纪》记6年,《帝王世纪》记23年,《皇极经世书》记21年,《今本竹书纪年》记8年,然而辛年至丁年尾数为6,此处取6年说,在位迄止为前1160年至前1154年(丁未年)。
27、武乙纪年。
《资治通鉴外纪》记4年,然《竹书纪年》有“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的记载,故武乙在位年数应在35年以上。因丁年至乙年尾数为8。在此假定武乙在位38年,前1153年至前1116年(乙酉年)。
28、太丁(文丁)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3年,《今本竹书纪年》记13年,此外《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有“(太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的记载,说明太丁在位年数多于11年。故此处取13年说。太丁在位迄止为前1116年至前1104年(丁酉年)。
另,史书记载“文丁杀季历”。按季历之后,周国历经文王50年、武王12年灭商,故季历薨年当在商亡(前1050年)前推62年(即前1112年)。是年为文丁五年。而《竹书纪年》记载“太丁(文丁一曰大丁)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历史真相大约是:文丁四年,文丁见周国四处征伐而不断扩充实力,故假借封其季历为牧师,在其前来受封时擒之,困一年而杀。
29、帝乙纪年。
《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外纪》均记37年,《今本竹书纪年》记9年,然而前文已推测帝乙末年为前1076年,故而笔者假定帝乙在位29年,在位迄止为前1104年至前1076年(乙丑年)。
30,帝辛纪年。
《太平御览》记32年、《资治通鉴外纪》记33年,《今本竹书纪年》记53年,然而承前所推,帝辛在位迄止为前1076年至前1050年在位(辛卯年),共27年。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10 21:32:00 +0800 CST  

汇总如下:
1、大乙:前1571年至前1566年(乙卯年)。
2、外丙:前1566年至前1565年(丙辰年)。
3、仲壬:前1662年至前1559年(壬戌年)。
4、太甲:前1559年至前1547年(甲戌年)。
5、沃丁:前1547年至前1524年(丁未年)。
6、太庚:前1524年至前1501年(庚午年)。
7、小甲:前1501年至前1467年(甲午年)。
8、雍己:前1464年至前1452年(已酉年)。
9、太戊:前1452年至前1433年(戊辰年)。
10、仲丁:前1433年至前1424年(丁丑年)。
11、外壬:前1423年至前1419年(壬午年)。
12、河亶甲:前1416年至前1407年(甲申年)。
13、祖乙:前1404年至前1386年(乙卯年)。
14、祖辛:前1385年至前1370年(辛未)。
15、沃甲:前1370年至前1367年(甲戌)。
16、祖丁:前1366年至前1334年(丁未)。
17、南庚:前1330年至前1301年(庚辰)。
18、阳甲:前1301年至前1297年(甲申年)。
19、盘庚:前1297年至前1271年(庚戌年)。
20、小辛:前1271年至前1250年(辛未年)。
21、小乙:前1247年至前1226年(乙未年)。
22、武丁:前1223年至前1214年(丁未年)。
23、祖庚:前1211年至前1201年(庚申年)。
24、祖甲:前1200年至前1167年(甲午年)。
25、廪辛:前1164年至前1160年(辛丑年)。
26、庚丁:前1160年至前1154年(丁未年)。
27、武乙:前1153年至前1116年(乙酉年)。
28、太丁:前1116年至前1104年(丁酉年)。
29、帝乙:前1104年至前1076年(乙丑年)。
30,帝辛:前1076年至前1050年(辛卯年)。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3-03-16 20:16:00 +0800 CST  
好久没有来看这个帖子了。

楼主 yyw1204  发布于 2015-01-13 20:45:00 +0800 CST  

楼主:yyw1204

字数:5019

发表时间:2013-02-28 22: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3 20:20:43 +0800 CST

评论数:1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