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转载:苯萘蒽菲:有机化合物的中文命名

前几天有一位吧友@markdeying问到了关于化学名词命名的问题,贴子不知道去哪了,我觉得的这篇文章既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也可以作为科普帮助各位系统的了解一下这方面。
这篇文章转载于回到2049节目的一篇文本,原为视频节目所以语言较为口头化,广告就删掉了。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重发了,总是出错...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38:00 +0800 CST  
也可以看视频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38:00 +0800 CST  
那么音译的这套基本法是谁首先确定的呢?当然不是黄博士,这个人是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在与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合作翻译的《化学鉴原》一书中,徐寿在“华字命名”一节中这样写道:西国质名,字多音繁,翻译华文,不能尽叶。今惟以一字为原质之名。取罗马文之首音,译一华字,首音不合,则用次音,并加偏旁,以别其类,而读仍本音。这段话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就是:西方那套元素的名称,字母多读音费劲,翻译成中国话,很难协调。叶子的叶,在古汉语中,就有协调的意思,看没看咱这节目是无所不包。既然这么费劲,所以就用一个字来表示元素的名称,取罗马文的第一个读音,给它变成一个汉字。如果第一个读音不行,那就第二个。同时这个字要加一个偏旁部首,用来作为其化学元素的标志,读音仍然是不加偏旁部首时的读音。
徐寿

傅兰雅

可见,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却展现了徐寿的卓越智慧,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呢?凡事儿都是比较出来的,我们来看看同时期其他化学译著中的译名就知道了。比如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采用将元素符号的字母译成汉字的方法。把锂元素Li翻译成苹果桃子梨的那个桔子,就是吃的那个梨,元素氟的符号是F,翻译成“肥”,元素钡的符号Ba翻译成“避阿”,元素溴的符号Br翻译成“避而”,最牛逼的元素还要属锑,它的元素符号是Sb,丁韪良翻译为“思避”,这要是晚个一百来年,老丁肯定就翻译成“**”或是“**”了。
丁韪良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0:00 +0800 CST  
除了丁韪良之外,美国传教士玛高温和清末科学家华蘅芳则采取更为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直接音译,在他们二人所著的《金石识别》一书中,钡的名字叫“贝尔以恩”,锑的名字叫“安的摩尼”,锰的名字“孟葛尼斯”,钼的名字是“目力别迭能”。
华蘅芳

《金石识别》

可见,以上这两种翻译方式,都采用常见字来翻译元素名,这就难免与日常生活用语发生混淆。而对于多达数个汉字的音译名称来说,不但繁琐,也让初学者是费老劲了。相比之下,徐寿的锂、锰、钡等命名,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瞬间我们就了解了这个化学元素的基本性质,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我们中国人学化学的优势所在。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0:00 +0800 CST  
不过,徐寿虽然在元素译名上提出了易于操作的音译原则,但他对于有机物的命名却并没有很好的办法。自19世纪中叶西方近代化学传入中国以来,在大约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命名有机物的普遍方法,是仿照《金石识别》中的元素翻译方法,那就是把有机物的西文名称的所有音节全部音译成汉字,译名繁琐至极,极难理解和记诵。
针对中文有机物名词的这种状况,留日学者虞和钦提出了有机物命名的“意译”方案,这是第一个系统的有机物中文命名方案。在发表于1908年的《有机化学命名草》一书中,虞和钦的有机名词不仅在整体上是意译的,而且有机物类型名称、重要芳香母核与杂环母核这些基本名称也是意译的。此后二十余年间,又有诸多方案都对有机物进行了中文命名,但它们无一不深受虞和钦意译思维的影响,偏好采用意译法,有时候还兼用象形法,几乎完全把音译法遗忘了。
虞和钦

我们以苯的命名为例,大多数化学家提出的译名都是从苯环的结构出发,苯环的结构是一个六边形,于是,虞和钦将其命名为“轮质”,车轮的轮,表达苯的结构式成轮形这一含义。基于该含义的其他译名还有火字边的㷍、草字头的菕等等。这俩字我估计字幕可能都打不出来,所以我把图给大家贴出来。这两个“lun”的区别在于偏旁的不同,火字旁是遵循“碳氢化物以火旁表之”的规定。在该规定中,无论是脂肪烃还是芳香烃的命名,都采用火字旁,不加区分。而使用草字头的菕,是遵循芳香族化合物统一使用草字头的规定,草字头源自“芳”字的部首,在此规定中,芳香烃的名称从碳氢化合物这个总类中分离出来,并使用不同于火字旁的草头,来表示其独特性。
苯环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2:00 +0800 CST  
刚才我们说了,除了虞和钦这套命名的基本法之外,还有一套象形的方法。1908年,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将苯命名为“口”,口字可以很直观地让人联想到苯环的结构式,不过,由于口是四角形,与苯环的六角形结构并不相符。所以民国科学名词审查会在1922年,对口字进行了改良,改用“困”字。其理由是,“木”字从中心发出六条线,这与苯环的六元结构类似。除了口与困之外,象形方法还有很多译名,但是这些字我是死活没查到怎么读,搜狗输入法更是打不出来。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很多字都是当时为了翻译化学名词现造的,比如说从氢字取一部分,再从炭字取一部分,再加上一个数字六,然后组合起来,十分繁琐,而在这些名词被弃用后,这些汉字也就没什么用了。
总之就是,不论是意译的,还是象形的,由于苯的译名是其他芳香族母核命名的基础,所以就造成了化学名词命名的极端混乱状态,这些名字要是冗长,要么难读难写,比如说中国化学研究会就在1922年,将吡啶命名为这个玩意儿,大家看图吧,这就是所谓的去你的化学梦。所以,没有一个好的译名,势必将阻碍我国化学事业的交流与发展。
吡啶的曾用名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2:00 +0800 CST  
面对这一困境,民国科学家䣝恂立在《有机化学名词之商榷》一文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了谐声在用字中的重要性,虽然䣝恂立并没有把谐声放在首要位置,而且那个草字头的菕就是他搞出来的,但是他的思想却成为了后来者创制名词的灵感源泉。
1932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化学讨论会,化学译名是此次讨论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与会化学家郑贞文和曾昭抡提出,苯的构造式在当时还没有定论,所以着啥急,最好别用象形字和意译的。会后,根据讨论会的有关决议,拟定了《化学命名原则》,《原则》第2条“定名总则”明确提出:取字应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不重象形。于是,全新的音译名称苯、萘、蒽、菲便诞生了。这些名词在偏旁上采用草头,且用单个汉字译出西文名称的某个音节。对主要的杂环母核,《原则》也采用音译方法,以两个口字旁的汉字来命名,比如吡啶、喹啉、呋喃、嘌呤、嘧啶等等。
1932年化学讨论会


郑贞文


曾昭抡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2:00 +0800 CST  
《化学命名原则》于1932年11月由民国教育部公布,次年,由国立编译馆出版。自此,中文化学名称长期存在的混乱状态终于暂告段落,我国化学界开始使用统一的化学名词。这些名词中的绝大部分一直沿用至今。可谓是通过了时间与历史的检验。那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用字也遵循以音译为主的原则,这其中有什么历史必然性吗?或者说,它有着怎样的学理上的合理性呢?
其实,元素译名史已经给出了答案。继徐寿提出元素汉译名的单字音译原则之后,也有主张用意译方法来制定元素名称的。实话实说,意译看起来着实让人心动,毕竟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用字上采用意译名当然比不表达任何意义的音译字要好。但是细究起来,人们便发现,何时该达其意,何时该究其源,何时该本其性,何时该辨其色,难以硬性规定。这就使得用字采用意译方法不易操作,并留下了争论的空间。
而使用象形的命名方法来描摹有机物的结构式,这就更不靠谱了。化学结构式千差万别,汉字又如何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最后就只能造字了,而造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除了这种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种化学名词可以用好多个汉字表示,比如说,曾有人把甲基命名为“丄”,就是上字少了那一小横。但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将其命名为“丅”呢?就是下字少了一点。所以,这就给人的记忆造成了困难。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2:00 +0800 CST  
相较之下,在用字上采用音译方法,只需要翻译西文名称之首音或次音,再加上适当的偏旁即可。由于音译标准容易规定和统一,这样一来,音译较意译和象形,在用字上就少了一层分歧。这就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用字中,音译原则被确立的主要原因。当然了,也有部分以会意法和象形法命名的化学名词一直沿用至今。比如说,脂肪烃中的烷、烯、炔,分别会意氢原子数的完整、稀少和缺少。而有着环戊烷并多氢菲骨架的甾体的甾字,则象形其四个彼此连接的环和环上伸出的三根支链。
甾体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3:00 +0800 CST  
好了马上就编不下去了,讲得是乱七八糟,大家凑合听吧。其实,化学名词的命名固然重要,但退一步说,就算我们直接用英文名称或是音译全名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我们也可以使用缩写字母,这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的中国人说:不行。他们穷尽智力,要为中国人学习化学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命名原则和体系,并由此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学名词。其实,不止是化学,所有的学科,在那个开眼看世界的时代都是如此。创造这些名词,不是自我封闭与夜郎自大,恰恰相反,这是包容与智慧的完美体现。一方面,我们积极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自身文化,创造了非凡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新体系,这都为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绝不妥协、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人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知识分子。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43:00 +0800 CST  
完结了,另外还想说一点,就是别以为看见两个日语词就觉得日语简单,竟然还能因此扯到中日科技水平上来

日本的有机物命名许多都是直接音译英语,比中文复杂,但是这影响了日本化工发展了吗?要珍惜自己的幸运,不要遇到困难总想抱怨。这里偷一张螺旋的图

本贴向敢死队酱申精@敢死队防盗锁

楼主 往西一点  发布于 2019-02-10 20:53:00 +0800 CST  

楼主:往西一点

字数:3799

发表时间:2019-02-11 04: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9 14:10:47 +0800 CST

评论数: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