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袭人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39:00 +0800 CST  
尼泊尔奇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袭击人类(2019)


野生动物袭击保护区内和周围的人,在那里,人和野生动物共享相同的资源,是获得有效公众支持的主要保护挑战之一。根据2003-2013年的定量调查数据,这项实证研究有助于对奇旺国家公园(CNP)及其周边地区的野生动物袭击事件有了新的认识。结果表明,大部分野生动物的攻击发生在森林和耕地上,人们大多不知道动物受到攻击的行为。大多数袭击集中在每平方公里不到一名受害者的情况。土地利用和动物攻击之间的一个相对重要的关联在懒熊和豹子的例子中是显而易见的。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即每2平方公里有1名以上的懒惰熊攻击,由耕地、森林和沙地的占主导地位的百分比给出。熊的密度非常高,这是因为熊喜欢的水坑、草地和灌木地的比例相对较高。通过对公园和缓冲区的有效管理,可以减少潜在的攻击,有关当局还应提供关于动物攻击的特定物种行为的教育。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41:00 +0800 CST  
自从在世界其他地方建立保护区以来,当地社区在利用森林资源方面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限制或与传统做法脱节。此外,野生动物进入人类居住区,破坏农作物、财产和牲畜,造成严重破坏。在奇旺Chitwan国家公园(CNP),居住在森林附近的大多数穷人是土著民族和较低种姓,没有或很少有工作机会,接受非正式教育,通常拥有一小块土地,生存问题比保护问题更为严重。在人类和野生动物共享同一景观资源利用的地方,野生动物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反之亦然。此外,对野生动物的破坏导致怨恨,人们诉诸报复性杀戮,甚至是濒危物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虎(Panthera tigris)分布的国家的数量增长了一倍,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老虎和其它危险动物,特别是在保护区及其附近地区。在尼泊尔,CNP拥有最大数量的濒危和危险物种,如犀牛(Rhinoceros unicornis)、老虎(Panthera tigris)、懒熊(Melurus ursinus)、大象(Elephas maximus)、野猪(Sus scrofa)、豹子(Panthera pardus)和其它野生动物,它们的数量正在上升。从狭义的经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看,这些濒危物种对人类社区是有害的,反之亦然。一个普遍接受的事实是,生计活动会破坏公园的长期保护目标,这必然需要将保护努力和活动与社会文化和经济目标以及居住在公园周围的土著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前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的政策没有针对贫困社区,人们已经开发了缓冲区资源(例如耕地、水、木材和植物生物量)。公园CNP的部分地区居住着人口密度从1到650人/km2。在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每个主要区域周围都建立了一个缓冲区,以保护该栖息地及其野生动物免受来自附近高密度地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Heinen和Mehta指出,尼泊尔的缓冲区允许地方参与,但管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涉及到公园的管理员监管作用。其他研究(例如,老虎和大象)探讨了野生动物攻击人类的问题,并记录了CNP及其邻近地区景观中的伤亡案例。然而,没有简单的公式将保护目标与当地需求结合起来。帕克、威廉姆斯和特纳认为,人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人们与野生动物有着动态的关系:一个或多个事件的结果可能会强烈影响人们的态度,从而形成他们对与特定物种互动的反应。一些野生动物物种,如大型食肉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对人类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并对其财产造成损害。对这些物种的损失负责任的态度。在同一个景观中,动物和人之间存在着资源使用的重叠。建立保护区与传统联系和当地生计的迫切需要直接冲突。近年来,野生动物不断从公园中迁出,这导致了牲畜掠夺、农作物受损、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增加。


许多研究试图解决人类与野生动物冲突(HWCs)的问题,以改善公园周边景观的保护实践。Conover认为,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已经采取了各种管理干预措施,以减少野生动物的问题或负面影响,如捕杀,并控制农作物的损失。然而,现有的人类-野生动物冲突管理思想是一种试图平衡人类活动需求和野生动物需求,使两者相互促进的活动。Madden认为,保护区正日益成为人类主导景观(如耕作和开发)的岛屿。在奇旺国家公园,研究主要集中在老虎及其猎物。犀牛也是许多研究的对象。大象研究也是近年来的重点领域之一。除了对这些物种的关注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社会经济和政策问题以及生态系统和景观。为了有效管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包括减少公园CNP的人员伤亡,在当地人民的积极合作下,建立了缓冲区,以保护野生动物和人类财产、健康和生命。这项措施的目的还在于分享这些缓冲区保护野生动物所产生的收入。到目前为止,野生动物物种的自然行为各不相同,我们也期望HWCs的环境也有所不同。考虑到这一假设,我们着重于识别HWCs出现的环境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地土地利用与野生动物冲突空间分布的关系,以改善现行的管理实务。我们采用了两个研究假设:


假设1(H1)。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攻击通常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攻击环境的类型,根据攻击集中区域的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可能因攻击动物的类型而有所不同。


假设2(H2)。攻击动物对类似环境的依赖性(空间土地利用镶嵌)。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43:00 +0800 CST  
研究区位于尼泊尔中部低地南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国家公园CNP(东经83°87′79〃E—84°74′30〃E,北纬27°34′23〃—北纬27°68′98〃,图1)。


在这十年(2003年至2013年)期间,共记录到329起袭击事件,范围从每年16人到48人不等(平均30人)。袭击事件每年都有波动,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最高(n=48)和最低(n=16)的攻击发生在2010年和2006年。这些年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平均每年有30起袭击事件(st.dev.=3.13)。攻击次数有波动,但自2008年以来,攻击有增加的趋势。与2003年相比,2010年和2012年的攻击次数几乎翻了一番。一般来说,89%的攻击发生在公园边界之外,74%的攻击记录在公园边界内1km的缓冲区内,37%的攻击发生在公园边界内的BZCFs。攻击主要集中在森林边缘或缓冲区森林附近的耕地上(图2)。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野生动物的攻击发生在森林和耕地上,那里的人们大多不知道动物的行为受到了攻击。


我们确定了四个级别的受害者密度(V=受害者),从每个土地利用区的<1 V/4 km2到>1 V/2 km2不等(图2),但1 V/10 km2类别具有边际意义,因为它包括所有记录的攻击区域。然后,我们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每对野生动物物种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受害者密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测试:(a)在所有受害者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中,懒熊和豹子r~0.8;(b)关于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每对物种的受害者密度之间的相关性,除大象和猪外,所有物种的r>0.9,其他物种的受害密度>1 V/4 km2;(c)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豹子和犀牛:1 V/4 km2的攻击水平r=0.99。在主要居住的耕地上,每2平方公里有1名以上的受害者(占所有事件的49%),其次是31%的林地,6%的沙地,5%的草地,4%的灌木/灌木地,以及果园和贫瘠土地上的少数。表1中的高相关值说明了不同HWC的环境(土地利用镶嵌)的高度相似性,除了野猪和大象,很明显它们在其他类型的环境中攻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2)证实了土地利用和动物攻击之间存在一个相对重要的相关性(皮尔逊相关系数),这在懒熊(是由熊引起的受害者的最高区域集中)和豹子(是由豹子引起的相对最高的受害者集中)的案例中可见。这两种动物都有它们的活动范围(以攻击结束)在开阔的耕地上(r为0.8左右)。可能的解释可能与这些动物的体型一般较小以及它们在某个地区活动时需要有更大的领土范围有关。这也与人口最稠密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吻合,那就是以灌木为补充的耕地。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44:00 +0800 CST  
犀牛袭击
犀牛袭击的地点反映了它们在奇旺国家公园周边地区的范围更广。2003年至2013年间,犀牛袭击的发生率是最高的(n=126),约占有记录的受害者的40%。在整个领土的耕地、林地、灌木地和水体中,攻击集中度达到每4平方公里1名受害者(图3)。但是,在Kashara和Amaltari区,每2平方公里最多有1名受害者。犀牛攻击的土地利用结构由最高比例的耕地构成,如犀牛2号(54%)和犀牛3号(45%)。然而,犀牛3号和犀牛2号的百分比在森林地区分别为29%和25%,其次是灌木/灌木地和沙地(图4)。犀牛袭击几乎发生在CNP及其周围的所有土地利用类别中。但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荒地、水坑比例较高,河峭壁和果园比例较高。


老虎袭击


袭击的地域集中在森林地区、耕地、水坑、灌木丛和草地,每4平方公里最多有1名受害者(相对稀疏)。老虎袭击的典型土地利用结构由森林(34%)和耕地(30%)和沙地(17%)的平衡百分比给出(图3和图4)。基本上,老虎更喜欢开阔的草地、河边的森林,在寻找栖息地时,它们会寻找三样东西(覆盖物、水和猎物)。


懒熊攻击


典型的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耕地(58%)、森林(17%)、草地和沙地(各占10%)。不同受害者集中地区的土地利用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当比较受害者最集中的区域(仅在该动物类别中记录的每2平方公里超过1名受害者)与懒惰熊的其他活动范围时,可以看到细微的差异。在森林或靠近森林(耕地)的地方记录到的攻击集中度最高,从每4平方公里1人到每2平方公里1人以上不等(图3和图4)。


大象袭击


大象攻击的集中度表明,景观中每4平方公里最多有1名受害者(图5)。基于方差分析结果(p=0.018),大象攻击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同于其他攻击动物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别是森林中高百分比(58%)的HWCs表明,林地是主要的攻击环境,与同一攻击区域内的懒熊攻击相似(图4)。


野猪攻击


野猪攻击的集中度(图4)显示,在奇旺Chitwan国家公园的景观中,每4平方公里最多有1名受害者,大部分在耕地上(60%)。攻击地点和耕地百分比共同表示攻击地点靠近开阔区域的森林,即森林开阔地和缓冲区的耕地,人类活动和野猪活动发生的地方(图5)。


豹子攻击


在奇旺国家公园风景区,豹子袭击只占轻伤受害者的一小部分。然而,袭击的集中度显示,在索拉哈区,每2平方公里最多有1名受害者(图5)。豹袭活动区主要分布在耕地(82%),其次是沙地(10%)和草地(5%)(图4)。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46:00 +0800 CST  
行动区域的扩大(从高到低的受害者密度)表明,森林成为袭击现场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森林是动物与人类冲突发生的关键区域,而受害人则在通常不靠近邻近森林的耕地中迁移。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在露天环境中(大约发生攻击的土地的2/3),由于耕地主要模拟自然潮湿地区(如灌溉的稻田)和草地(收获前的单一成熟农业作物),则大多数攻击都会发生。基本上,犀牛喜欢沼泽地或水域,而不喜欢开垦草地栖息地。它们喜欢在草原和生态环境(草原与混交林交错)和河流(冲积)混交林中觅食休息。老虎栖息在森林、开阔草地和水域附近的各种环境中,这证实了先前的研究结果。低地森林中的老虎喜欢栖息在西瓦利克山脉的斜坡上,在肥沃的草原和河岸森林中,它们栖息在一系列山谷中。懒熊需要一片森林作为背景,在旱季下到低地,在雨季回到高地,这证实了我们的发现。在某些地区,懒熊比老虎更可危险,因为它们的行为不可预测。它们是杂食动物,在耕地上觅食。大象攻击行动区内森林(58%)、耕地(19%)、沙地(11%)和草地(4%)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说明大象不会离开林地太远。攻击地点和开阔地的百分比共同表明,攻击地点在开阔区域靠近森林,在森林位置靠近开阔区域,即在人类活动和大象活动发生的森林开阔地缓冲区。Pant、Koirala声明大象在森林地区觅食,以香蕉、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蔗等栽培作物为食,这在大象的领土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与人类的冲突。我们还指出,野猪攻击行动区主要分布在耕地(60%),根据GON,这表明野猪生活在森林中作为避难所,但通常以耕地为食。相反,沙区、灌木丛(各占9%)和水域(占5%)的平衡百分比显示,这种相对较小的动物更喜欢能见度较高的区域。就概况而言,豹子攻击行动区内相当大比例的耕地(82%)表明,豹子更喜欢森林边缘地区(29%)以接近建成区的避难所。


现有的缓冲区划定方法需要重新设计,重点放在可能造成野生动物损害的风险上。将野生动物和当地人类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概念化的其他方法为缓冲区的划定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了提出考虑野生动物对人类占主导地位的景观的压力这一类别,我们草拟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图6)。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08:47:00 +0800 CST  
那么有伙伴会问,狮、虎、豹袭人,哪种更危险?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09:00 +0800 CST  
答案是狮子,详细内容参见如下文献
豹子、狮子和老虎袭击人类的特定物种时空格局(2018)


1.豹属大型食肉动物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尽管与牲畜掠夺相比,每年袭击人类的次数很少,但此类事件破坏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支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人类生命。
2.我们使用时空扫描方法对908次狮子、豹子和老虎袭击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时空分析,以估计在同一地点发生进一步袭击的风险。
3.我们发现,相当大比例的攻击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聚集的,但这些暴发的规模因物种而异。狮子爆发造成更多的人类死亡,持续时间更长,并且比老虎或豹子的爆发范围更广,并在更大的范围内蔓延。
4.合成与应用。我们的分析揭示了过去狮子、豹和老虎袭击人类的典型时空模式。今后,相关机构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在每种物种发生首次事件后,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警告当地居民可能会受到进一步攻击。此外,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需要管理层干预的领域,以应对这些威胁。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11:00 +0800 CST  
尽管食肉动物数量在过去一个世纪急剧下降(Ripple 2014),狮子(Panthera leo)、豹子(Panthera pardus)和老虎(Panthera tigris)对人类的攻击引发了高度负面的反应,在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对保护提出了深刻的挑战。1990年至2010年间,坦桑尼亚南部有近千人遭到非洲狮子的袭击(Kushnir 2010),1999年至2005年间,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有一千多人被豹子袭击(Athreya 2011),老虎袭击在尼泊尔(Gurung 2008)和印度(Werbeck 2017)持续存在。在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人类食肉动物冲突最常见的形式是牲畜掠夺。因此,密集的缓解冲突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保护绵羊、山羊和牛。然而,这种努力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在一个有着广泛家畜攻击的地区大规模迁移豹子的情况下,随后增加了释放地点附近人类受到攻击的风险和严重程度。虽然对人类的攻击相对较少,但保护人类生命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情感上,因为没有理由接受对人类安全的持续威胁,而且在政治上,由于生命损失会产生强烈反应,破坏公众对保护濒危物种的支持。


在全球范围内,自然栖息地越来越受到土地转换和人为活动的侵蚀,野生动物物种也在历史上不存在的地区定居,因共享空间的生态和人类维度而加剧的冲突。人为挑衅(例如,狩猎或幼崽捕获,如俄罗斯远东老虎袭击事件)可能会产生孤立的事件,但许多其他食肉动物攻击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聚集的,在数周或数月的时间里涉及数十名受害者(Saberwal1994;Kerbis Peterhans&Gnoske 2001;Packer 2005;Gurung 2008;Goodrich 2010年;Athya、Dhanwal 2011 2013)。这种模式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特定的个体学会了识别人类为猎物,然后在最终被捕获或杀死之前攻击更多的受害者(例如,“连环人类杀手”)。然而,袭击大多发生在夜间或很少有目击者,当地人很少(如果有)在其他环境中接触这些动物,因此个体识别是不可能的,而且个体反复攻击的倾向几乎总是被推断而不是被证实,这就留下了另一种解释,因此留下了另一种解释,即生态环境可能会引起同一地点的几个不同个体同时袭击人类。例如,坦桑尼亚南部发生了数百起狮子袭击事件,这些地区普遍将自然栖息地转变为自给农业,基本上消除了“正常”的狮子猎物,并助长了大量夜间活动的哺乳动物作物害虫(Packer 2005)。这里的狮子袭击明显集中在与高风险景观变量相关的离散疫情中(Kushnir 2014)。印度吉尔国家公园的狮子袭击也集中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据推测在干旱期间会增加(Saberwal 1994)。印度朱纳尔的豹子袭击,在大规模转移到不熟悉的栖息地后激增,在西孟加拉邦的茶园里,非致命性的攻击是由于豹子对接近的茶园工人做出的防御反应(Kshettry 2017)。每种食肉动物的社会系统也可能会影响攻击的爆发。狮子生活在群体中,为社会学习提供了机会(Borrego&Gaines 2016),因此,如果任何一个狮群成员开始攻击人类,狮群伙伴也可能采取这种行为。相比之下,每只孤独的豹子或老虎只能从它的母亲那里学习行为,而不是从它的邻居那里学习。因此,狮子疫情预计将持续更长时间,最终包括的受害者将超过豹子或老虎疫情。不管潜在原因是什么,这些时空集群可以被视为类似于传染病的爆发,从而可以使用流行病学方法来描述食肉动物攻击人类的时间和空间模式。我们使用时空扫描方法在坦桑尼亚、印度和尼泊尔划定了狮子、豹和老虎袭击人类的离散集群。然后,我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来识别景观特征,这些特征最常与每个物种的攻击集群相关。通过比较这三个物种连续攻击的位置和时间,我们估计了最初事件发生后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攻击风险,并评估特定物种的暴发模式是源于它们相互对比的生态系统引起的,还是源于它们各自景观的地理限制。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13:00 +0800 CST  

排除人类居住密度进行分析,狮子是最危险的猫科动物,捕食目的也更明显。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21:00 +0800 CST  
我们的时空扫描分析显示,对人类的攻击显示出明显的时空聚集迹象(图1,表1)。然而,这些“暴发”的规模因物种而异。狮子爆发包括明显更多的攻击(图2a),持续的时间间隔略长(图2b),并延伸到比豹子或老虎大得多的半径(图2c)。大约50%的狮子攻击可归类为离散爆发,而只有约17-28%的豹子攻击和23-48%的老虎攻击可分解为爆发(图2d)。对攻击地点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表明,与附录2中定义的栖息地分类密切相关。狮子袭击在人口为10-100人/km2的林地(“住宅林地”)中发生的频率明显高于预期,而在人口仅为1-10人/km2的林地(“有人居住的林地”)中发生的频率低于预期(图3a;附录4);狮子袭击在最近树木减少的地区也更为常见(附录5)。尽管主要局限于尼泊尔和印度老虎保护区附近的地区,但老虎袭击再次比预期的在住宅林地更常见(图,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老虎袭击也与混合定居点有关。虽然豹子攻击群太小,无法进行统计显著性检验,这两个地点的豹子攻击主要发生在由降雨而不是灌溉的农业村庄(>100人/km2),喜马偕尔邦的豹子袭击经常发生在10-100人/km2的“旱地”(图。3d&e)。为了检验地理是否限制了每个物种的攻击群的半径,我们测量了不同研究区域可比较的相关景观特征的分形异质性。在豹子方面,这两个地点的攻击在旱地村庄最为常见,喜马偕尔邦旱地村庄的景观异质性指标显著高于普纳(附录6b)。与限制攻击群半径的景观异质性一致,HP(1.2km)的豹子爆发量小于PU(4.4km),但这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坦桑尼亚的狮子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老虎来说,攻击最常见于居住林地,而且这两个研究区域的栖息地异质性指标基本相同(附录6a)。然而,狮子的攻击群半径中值(23公里)远高于马哈拉施特拉邦老虎爆发时(4.1公里),尽管这两个地区的狮子和老虎暴发可能会受到类似的景观异质性限制。三个物种的群体大小数据有显著差异。在可以估计群体构成的310起袭击中,72%涉及两只或更多成年狮子,20%涉及一个单独的雄性,8%涉及一个单独的雌性。相比之下,在尼泊尔发生的88起老虎袭击事件中,只有一只成年老虎参与(Gurung 2008),普纳的豹子袭击事件也是如此。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23:00 +0800 CST  
典型的罕见但壮观的危险(见Slovic 1987),极大地夸大了食肉动物袭击的个人风险。例如,Kushnir&Packer(新闻稿)发现,坦桑尼亚南部食人区40%的人认为自己受到狮子袭击的风险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或饥荒相似,尽管后三种危害的可能性至少高出20倍。认为野生动物当局重视濒危物种而非人类生命的看法可能会引发抗议,甚至引**乱,比如2015年在印度兰瑟姆伯尔发生的一只食人虎事件。因此,我们打算提供一些工具,让保护机构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来预测未来动物袭击的时间和地点,而这些动物在两次事件之间几乎从未见过。我们的分析首先是为了确定狮子、豹子和老虎的攻击是否通常发生在离散的疫情中,其次,确定这些疫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这三个物种都表现出对人类的非随机“集群式”攻击,但不同物种之间的模式差异很大。坦桑尼亚的狮子袭击和尼泊尔的老虎袭击几乎一半都发生在明确的突发活动中(图1a、c),而马哈拉施特拉邦老虎袭击和豹子袭击的大多数(72-83%)则分布广泛(图1b、d、e)。正如预测的那样,狮子爆发包括更多的受害者,持续时间更长,并且比豹子或老虎爆发的范围更广(图2a,b,c)。我们调查与暴发相关的景观特征有两个原因。首先,评估人为活动是否会增加食肉动物攻击的风险。狮子和老虎的爆发不成比例地分布在居民林地栖息地,每平方公里有10-100人,而且在最近森林覆盖减少的地区,狮子也袭击了更多的人(图3a,b)。在地方一级,这两个研究区域的豹子攻击在旱地村庄中的比例过高;在喜马偕尔邦,每平方公里10-100人的旱地也更为常见(图3d)。其次,为了确定亚洲和非洲生境异质性的差异是否可以解释这三种物种之间攻击半径的差异。虽然喜马偕尔邦旱地村庄栖息地的景观异质性较高,但与普纳的豹子暴发相比,喜马偕尔邦的暴发半径稍小,但坦桑尼亚和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居住林地的异质性实际上是相同的,坦桑尼亚狮子爆发的地区比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老虎袭击要大得多(表1)。因此,印度、坦桑尼亚和尼泊尔各自的环境所施加的空间限制不太可能在这三个物种之间攻击群的空间维度上起主要作用。请注意,虽然我们的分析可能未能捕捉到研究期间的相关景观变化,但树木损失数据测量了2000-2012年的变化,且攻击爆发时间跨越1995-2013年,因此任何不匹配都不太可能是实质性的。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25:00 +0800 CST  
我们的数据集太有限,无法对这三个研究物种中引起人类攻击的潜在因素做出强有力的推断。例如,尽管坦桑尼亚的狮子袭击事件中有树木损失的影响,但我们无法确定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该地区最近才定居下来,还是因为受到干扰的栖息地对狮子通常捕食的影响。然而,大多数案件似乎涉及蓄意以人类为目标:1990年至2004年期间,坦桑尼亚全国报告的815起狮子袭击事件中,65%是致命的(Packer ,2005 ),尼泊尔88起老虎袭击事件中,100%都是如此。在这里报道的95次老虎袭击事件中有62%是针对马哈拉施特拉邦,死亡率还不清楚。豹子的数据,但在普纳的52次可分类攻击中,54%被认为是掠夺性的,而普纳(51%,n=61)和喜马偕尔邦(54%,n=297)的攻击发生在夜间,普纳76%的攻击被认为是捕食性攻击(n=21次可分类夜间攻击,而31次可分类日间攻击的39%,P=0.0111,Fisher检验)。相比之下,在Kshettry描述的白天袭击中没有死亡。(2017年)在那里,豹子对无意中与茶园工人的遭遇做出了防御反应。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72%)狮子袭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狮子,而所有的豹子和老虎攻击都是由单个个体造成的。综上所述,这些间接证据与以下情况一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首先攻击人类,大约一半的狮子,四分之一到一半的老虎,四分之一的豹子随后反复攻击(表1第5列)。在豹子和老虎身上,这些个体继续攻击人类,直到它们被杀死或放弃这种行为,但它们的独居习性不允许这种行为“文化地”传播给种群中的其它成员。因此,豹子或老虎的攻击通常是短暂的,并且仅限于一只动物。相比之下,狮子生活在分裂融合的社会群体中(prides),狮子的同伴们经常一起行动,所以一旦一个狮群成员攻击人类,它的同伴通常也会采取同样的行为。但是狮子也会独自觅食,所以在同一次爆发中,狮子同伴可能会攻击不同的受害者,因此,狮子爆发通常会涉及多个个体,它们继续攻击人类,直到消灭整个狮群为止。
虽然这一情况可能有助于解释离散疫情的对比规模,但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研究区域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老虎袭击发生在明显孤立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解释——至少对豹子来说,人类死亡似乎很少——是因为更高比例的攻击涉及对干扰的反应(如Kshettry所述)。而不是无端地试图将人类作为猎物。事实上,普纳有相当一部分豹子袭击发生在白天,当时只有大约40%的案例被认为是捕食性的(见上文)。表1总结了豹子、狮子和老虎暴发的时空特征。给定最初的攻击,随后的攻击很可能遵循每个物种的特征模式。因此,在跟踪传染病传播的过程中,相关组织可以实时使用诸如SaTScan等统计技术来检测疫情的爆发,并提供一个早期预警系统,通知当地居民和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当局,以便在预计可能出现的进一步的食肉动物攻击。缓解冲突的长期努力也可以集中在这些领域。我们还建议野生动物机构注意收集其管辖范围内每起事件的日期和GPS坐标:虽然我们能够利用几乎所有的狮子和老虎数据,但我们被迫排除了喜马偕尔邦87起豹子袭击事件(仅考虑416起袭击中的329起)。注意,时空置换方法有几个一般的局限性。首先,尽管我们发现圆圈是定义攻击群最合适的结构,但长距离和窄范围的爆发可能无法准确识别(Kulldorf,2004)。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26:00 +0800 CST  
我们在我们的数据中没有发现这种模式的证据,但它可能存在于,比如说,攻击仅限于大城市区域的外缘。第二,如果攻击均匀分布在整个调查区域,时空模型将只检测风险中的局部扰动(Kulldorf,2005)。然而,在人类或野生动物种群信息很少的地区,SaTScan方法是检测局部集群的最佳选择。最后要注意的是,虽然树木损失数据基本上与我们的数据集的时间尺度相匹配,但长期研究可能会跨越大量(且未记录)人为变化的时期。


将我们的分析局限于狮子、老虎和豹子,因为每种物种的样本量都很大:尽管美洲狮、美洲虎和狼都有攻击人类的事件,但此类事件太少,无法提供类似的见解。狮子、豹子和老虎袭击牲畜比袭击人类更为常见,但人类的数据集更易于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因为每当公民被野生动物伤害或杀害时,都需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尽管如此,我们的统计方法当然可以应用在有关于家畜掠夺的全面详细数据的任何地方,因此对于描述各种猫科动物(狞猫、猎豹、美洲虎、猞猁、美洲狮、雪豹 Inskip&Zimmerman 2009,Miller 2015)杀害家畜的爆发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以及其他食肉动物物种(如狼、熊等)。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27:00 +0800 CST  
无独有偶,另外一篇报道也是如此。
非洲狮子攻击人类的区域比印度豹、老虎大:科学家推测这是由于猫的社会结构差异;狮子生活在群体之中,而老虎和豹子是独居动物
不同种类的大猫对人类的攻击发生率各不相同,与老虎或豹子相比,狮子的攻击范围和持续时间更长。这是在三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之一,研究对象是不同种类的大猫对人类攻击的时空差异。科学家们推测,这种模式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这两个猫科动物之间的差异。狮子生活在大量的群体中,它们的危险行为会被群体成员捕捉到,造成更大的面积和时间,从而导致更多的人类伤亡。另一方面,豹子和老虎是孤独的物种,只有母亲对幼崽的学习有轶事记载。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豹子和老虎的爆发规模较小。这项发表在《应用生态学杂志》上的研究是由资深狮子专家克雷格·帕克、尼古拉斯·金泉·琼斯和印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WCS)的科学家什维塔·希瓦库玛和维迪亚·阿特瑞亚共同完成的。在一种新的方法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类似于疾病爆发期间分析模式的方法。他们利用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造成人类伤亡的狮子、豹子和老虎的时空格局。这项分析使用了908例确认的印度、尼泊尔和坦桑尼亚袭击造成的人身伤亡病例。在坦桑尼亚,狮子袭击人类并造成伤亡的现象比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尼泊尔的老虎以及普纳和喜马偕尔邦的豹子袭击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在狮子的情况下,主要发生在居住区的陆地栖息地,老虎和豹子则发生在雨水灌溉的农田。这项研究在三个国家(印度、尼泊尔、坦桑尼亚)和五个地点(坦桑尼亚南部、普纳区、喜马偕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奇万国家公园)进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一个小范围内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些事件是意外死亡还是动物有攻击人类的倾向。然而,人们仍然不能对这种动物的行为做出任何评论,”该论文的作者之一Shweta Shivakumar告诉《Down To Earth》。野生动物致人伤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强烈负面反应。像现在这样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了解大型猫科动物攻击行为的时空模式差异,有助于深入了解此类事件发生的区域,因为此类动物有攻击人类的倾向。





楼主 中恐狮王  发布于 2020-07-19 11:34:00 +0800 CST  

楼主:中恐狮王

字数:11810

发表时间:2020-07-19 16: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5 14:25:00 +0800 CST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