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备的十个问题(转载)

新《三国》演了50集了,感觉曹操的戏比较真实,刘备和孙权的戏发挥的比较多。这也是编剧和导演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取舍、互补、再创作的结果,可以接受。我想如果不受总集数的限制,把故事再说细一些,拍120集或180集也是可以的。因为现在的90集删去了太多精彩的人物和故事,例如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郭嘉。

      于和伟饰演的刘备各方褒贬不一,我认为他还是《三国演义》中的那个刘备,但理想更坚定一些,言谈更圆滑一点,是一个虽有志向但又柔弱伤感的男人(于和伟饰演的其他角色也大多如此,例如《华容道》、《纸醉金迷》)。世人多以罗贯中的演义了解三国,而三国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影视剧也想成为伟大的作品),免不了会有艺术加工而与历史记载有所不同。再加上某些人的误读与猜测,对刘备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不少偏差。例如民国时期的李健吾先生在其“厚黑学”中,就常拿刘备说事,说他之所以为国一方,主要是由于在关健时候就有眼泪,而且对他进行理论上的提升,说刘备的成功一靠皮厚,二靠心黑。其实这是对刘备的错误解读。正确的解读还是要依据陈寿的《三国志》,而不能演义。以下是关于刘备的十个常被读者误解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刘备是不是冒充皇亲?

       三国志.先主传开篇便述说了他的谱系,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玄孙。也就是汉献帝的远亲。刘备更不是一个无根可查的流浪汉,突然冒出来大喊“我是汉室宗亲”。他居住在楼桑村。那里是一个刘氏家族的所在。三国志中有:“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刘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并且当刘备打出汉室宗亲的旗号以后,刘表,刘璋皆认为同宗。即使是仇敌曹操也未在宗谱方面做文章。2007年,我出差去保定,顺便光顾了一下位于满城的刘胜墓。人家的墓修在山脚下,这家伙的墓建在山顶上,完全由人工凿石而成,所以两千年下来也没有被盗,给今天留下了第一件金缕玉衣。那时我就在想,刘备是不是也遗传了刘胜的一些精神,韬光养晦、无为而治,再有一点狡猾。

  

第二个问题:刘备爱哭吗?

       三国演义为了把刘备塑造成一位真诚而又富于智慧的仁君,所以在“哭”字中做了很多文章。其中有伤感于百姓哀鸿遍野的“仁”哭,有为兄弟丧亡而悲痛的“义”哭,有为献帝的遭遇而不平的“忠”哭,有为不忍爱臣离去的“诚”哭,有为了求生挣扎而应变的“智”哭,有为了功业不立而伤心的“志”哭。。。不一而足。一个哭就将刘备的许多品质融汇其中。但因为三国演义开篇有介绍说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就与这个内容丰富的哭出现了一个小矛盾。而三国志中有记载的刘备哭共为6次,相对于霸气曹操的15次少了很多。新三国里刘备还真的没怎么哭,即使是“会古城主臣聚义”三兄弟重逢的那场戏,关张二人抱头痛哭,老刘也没咋地,显得很有大哥的气派。  

  

第三个问题:刘备的武艺如何?

      刘备从聚义军起兵开始,就经常亲自冲锋陷阵,武艺应该不差。在明代游击将军何良臣的兵书《阵纪》中有载:“卞庄子之纷击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五家之剑有传。”刘备也许武功了得,但为什么使剑不得而知。演义中刘备出击主要是挥军掩杀或诈败一类。新三国“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一节,刘备没有真打,而是在关羽危难之时,帮了一把,干扰了一下吕布,我看这样处理比较好。

  

第四个问题: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刘备军事水平并不弱。从征黄巾,烧新野,赤壁之战(与东吴并力),入西川,进汉中等等都为刘备亲自统帅。三国志中有记载的刘备所参与的战役中,总战绩为12胜1平6负,积37分,不错。


楼主 刘汉演义  发布于 2010-06-15 20:53:00 +0800 CST  

  

  


三顾茅庐时的刘备

  

  

第五个问题:什么是枭雄?

       刘备,世之枭雄。有些人指出:「枭,不孝鸟也。」【枭,鸟生炎州,母妪子百日,羽翼长,从母索食,食母而飞。】枭雄即是忘恩负义,背主反噬,强横之人。我不知道为何要将一个词拆开来解。比如“头人”这个词,意为首领,拆开来是什么意思?有头的人,头上的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枭雄即为骁悍雄杰之人。还有就是奸雄与枭雄谁更坏,“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人家自称为英雄,怎么后来就成了奸雄和枭雄?依我看,曹操更像是一位真英雄,自己文韬武略,身边人才济济,事业后继有人。而刘备虽得了卧龙、凤雏并关张赵马黄等五虎上将,最终也没能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是失败的英雄。

  

第六个问题: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三国志中无此记载。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亲口说出“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句话。这就为当今无数女权主义者所诟病,又成为了某些男人玩弄女人的依据。事实是如何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句话如果脱离了语境,意思会发生改变。刘备的这句话并非刘备吃饱了饭后,望着天空喃喃自语的产物。也并非是妻妾成群后,与二三好友喝着小酒时的吹嘘。背景是,当张飞因为失了刘备的家小后要自杀,刘备对其解劝的话。解劝的正常程序便是找出被解劝者所纠结所被重压的事物,然后将此事物形容得轻如鸿毛,这样被劝人就会心宽,而不会有轻生,自残等念头。刘备关于“兄弟-妻子”的论断,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男人们,他们的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身体力行。

  

第七个问题: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三国志中也无此记载。三国演义中的摔孩子,是刘备刚被曹贼追杀完,落魄间没有什么财物---即使有财务---也不足以酬谢对赵云的感激之情,只好将阿斗一抛,意思是,为了他,失去你不值得,你在我心中太重要了。正所谓“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而任何的褒奖也不及主公的器重与赞赏,那是臣下最渴望的东西。“收买”二字实在太没人情味,太功利了。一个好的君主就是要得到臣子的心,用诚心换忠心。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刘备如果只是耍小聪明,以权谋心术来收买,而不能以诚待人,如何能在颠沛流离之中,生死存亡之际聚拢天下英豪?演义中,刘备是掷孩子,并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新三国中刘备不是掷孩子,而是扔孩子,而且扔的好远,夸张了一些。

  

第八个问题:刘备投了那么多主公,是N姓家奴吗?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知道男人在什么时候才改变自己的姓氏。其中的一个理由就是又认了别人为老爸。刘备投靠了很多诸侯,但没认别人为父,何来的“N姓”之说?我们总不能说我跟老师学习改老师姓,我给老板打工改老板姓吧。另外,刘备的理想是匡扶汉室,而割据军阀都是汉室之敌。刘备怎么会屈身事贼?不过是权宜之计,借力而行。既是寄人篱下,那么肯定就不是扎根认主,事实上刘备多以客卿身份奔走与诸侯之间。所以不存在投了很多“主公”一说。

  

  


火烧连营时的刘备

  

  

第九个问题:汉献帝不死 刘备敢当皇帝?

       已经不存在汉献帝了,而是魏山阳公。在汉献帝交出政权的一瞬间,他便只是一个刘姓人,一个魏国臣子罢了。不再代表汉朝,不再是汉天子。汉宗庙被替换为魏宗庙。宣告汉朝统治的结束。刘备的目标是匡扶整个汉室,而不是单纯的保皇。当汉献帝在位时,是汉朝的象征与代表,是炎刘天子。所以要效忠他,为他办事,如衣带诏。但刘备集团此时绝不可能效忠于一个魏臣山阳公。那就等于承认了篡汉的魏国的合理性,等于屈服于曹魏势力。等于任凭汉室的灭亡。所以当汉朝,汉帝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匡扶汉室的方法就是继承汉统,重设宗庙,自立为帝。因为此时只有他有实力并敢于与魏国相抗。

  

第十个问题:陆逊大破刘备,刘备损兵70万?

       三国志对刘备出征的兵力并没有明确记载。只记载不包括刘备本部在内的兵力为4万。总兵力绝不超过8万。而在前线战场上的兵力约为4、5万人。与东吴的5万人相当。所以夷陵之战并非是兵力相差悬殊的战役。

  

       陈寿评刘备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楼主 刘汉演义  发布于 2010-06-15 20:53:00 +0800 CST  

楼主:刘汉演义

字数:3816

发表时间:2010-06-16 04: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18 14:52:02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