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所见汉语主体源于东夷


东夷族群的父系Y染色体代表类型是O3a1c-002611,在约1万2千年前开始从东南亚大陆向北迁徙进入中国,其下的支系O3a1c1-F11在约6千多年前在中国东部地区经历了强烈的人口扩张,O3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并没有参与藏缅族群的形成,而是与原始汉藏祖先人群交流融合而逐渐形成了现今汉族的主体成分之一。

O3*-M122和O3a1c-002611都是东夷标志性基因,为汉语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汉语的“单音节孤立语"特征,源于东夷语。汉语是汉藏语系里最独特的语言,虽然与藏缅语有一些同源词,但是在音调和语法结构上与藏缅语有根本区别,分为两个不同的语支:汉语系与藏缅语系。汉语之所以单有独成了一个语支,是因为东夷语言是上古汉语的底层。藏缅语属于多音节语、无声调语、黏着语。东夷语言才是现代汉语的根源:单音节、多声调、孤立语(分析语)。
O3a2c*-P164在汉族中的分布,呈现出”以东部为最、北高南低”的态势。O3a2c*-P164主要分布于东亚沿海,暗示着中原O3a2c1-M134最可能起源于东部沿海O3a2c*-P164的突变分支。

O3a2c1a-M117及其下游支系不只在藏缅族群内出现频率较高,同时在汉族中也有着更加广泛的分布,为汉藏语系的同源性起着桥梁联结性作用,因此,O3a2c1a-M117是汉藏语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羌藏O3a2c1a-M117其实是海岱及其中原先民O3a2c1-M134西迁扩张的突变分支,并不是从西向东。

东部O3a2c-P164 → 中原O3a2c1-M134 → 汉藏O3a2c1a-M117/北方O3a2c1b-F444



根据朱泓的研究认为:目前发现的古华北类型和古西北类型的人骨材料都较古中原类型为晚,推测古中原类型可能与古西北类型与古华北类型的形成有关。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25:00 +0800 CST  

蓝线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区,绿线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区,红线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龙山文化分布区包含原早的大汶口文化地区,并且比大汶口文化大得多,考古证实龙山文化确是继承大汶口文化而发展出来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了大量黑陶,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而发展出来的,由东向西发展,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地区。龙山文化只是占据了仰韶文化区的一半部分,并且龙山黑陶文化与仰韶彩陶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我们汉族的父系主体就是龙山文化先民O3系后裔,是东方农业文明的扩张结果。单独看O3,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对比2004年的《evolution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om chinese Y-chromosome evidence》一文的数据,可以肯定,中国各地的汉族,从东北到广东,从东南的客家到西北兰州,其主体就和5000年的龙山文化先民无异,如今的汉族,就是龙山文化先民的直系后代,在汉族中父系的O3一直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5000年一直没有变化。

我国数位知名学者在国际学术界正式发表《Late Neolithic expansion ofancient Chinese revealed by Y chromosome haplogroup O3a1c-002611》正规论文,里面具有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这篇论文明确指出:中国东部族群的父系Y染色体代表类型是O3a1c-002611,在约1万2千年前开始从东南亚大陆向北迁徙进入中国,其下的支系O3a1c1-F11在约6千多年前在中国东部地区经历了强烈的人口扩张,O3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并没有参与藏缅族群的形成,而是与原始汉藏祖先人群交流融合而逐渐形成了现今汉族的主体成分之一。

Y染色体单倍群O3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的频率分布

单倍群O3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有着独特的分布规律。这一单倍群在中国及东南亚大陆普遍存在,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高频分布,但南岛印度尼西亚和大洋洲未发现或非常低频。其下游分支O3a1c2-F238仅分布于中国,而O3a1c1-F11却从东南亚老挝到中国东北地区都有分布,O3a1c1-F11在汉族、朝鲜族及蒙古族中高频,而在西藏人群中低频。单倍群O3a1c-002611的STR多样性自南往北降低,中国西南及老挝人多样性最高,如青海藏族、西南部汉族。满族人也显示了一个比较高的多样性,但这可能是由于满族与北亚人群和汉族近期基因交流的结果。相比之下,东北汉族和蒙古族多样性相对较低,西北、中部汉族的多样性和东部汉族几乎相同。STR多样性模式表明O3a1c-002611可能来自东南亚,然后向北迁移,O3a1c1-F11的多样性也表现出几乎相同的模式。时间是搭起分子人类学与考古学、历史学的桥梁,分子钟的方法和理论是生物进化上估算分化时间的核心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群体的起源和分化时间。结合STR多样性模式的分析以及时间估算,002611及F11的突变似乎同时发生于约1.2万年前的东南亚人群,然后向北迁徙到东亚。汉族O3a1c1-F11的变异年龄约为4800年,STR的网络结构图呈现星状扩散,反映出汉族的该父系类型在新石器时代有过强烈扩张。汉族的O3a1c2-F238的STR年龄约为7200年,O3a1c2-F238未见于老挝人,在西部的藏族和其他人群也非常低频,我们认为F238突变可能产生于约7千年前的中国东部的族群中。Y染色体O3a1c-002611的遗传证据勾勒出新石器时代晚期汉族祖先清晰的迁徙和扩张模式,单倍群O3a1c-002611、O3a1c1-F11在约1万2千年前开始从东南亚大陆向北迁徙,约7千年前,单倍群O3a1c2-F238起源于中国东部的汉藏祖先人群,约6千年前,汉族祖先脱离原始汉藏族群,广泛分布到东部和南部,约5千年前,单倍群O3a1c1-F11可能在东部族群中经历了快速的扩张过程,并与周围人群融合形成东亚各个民族。由于Y染色体STR突变率的不稳定且随着位点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根据STR估算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准确性。为此,我们使用捕获测序等方法对110个东亚样本做Y染色体全测序,重新计算了Y染色体主要分支节点(尤其是O3单倍群)和相关东亚族群的分化时间。我们发现,在6800到5400多年前,在中国出现了三个超级祖先,一个在O3a1c-002611下游(即F11),另两个在O3a2c1-M134和O3a2c1a-M117下游。这三个大约6000年前的人的后代构成了现在汉族人群的50%以上,这三个扩张是星状扩张,即突然从一个化出多个支系,而且这多个支系是都有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这三个中国人的超级祖先中,最古老的是O3a1c1-F11这一支,大约在6800年前,这一时间与考古学上大汶口文化的兴起时间竟是完美契合。通过Y染色体单倍群O3a1c-002611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代估算,我们可以看出是该父系类型与5-7千年前的中国东部某古老族群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而这一古老族群最有可能就是东方海岱族群。【摘自《Late Neolithic expansion ofancient Chinese revealed by Y chromosome haplogroup O3a1c-002611》】
关于汉族的形成和定义,根据维基等描述: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周朝800年的分封诸侯国是夏族和黎民百姓的组合,实际上就是夏君夷民。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汉族还是主要源于炎黄族,其实,这种认识是未经严格论证的,是一个思维定势。已有学者对此提出怀疑,而把目光放到了东方,徐中舒就直截了当地说:“古代环渤海湾而居之民族,即为中国文化之创始者。陈连开在论述黄帝族与东夷的融合过程时也说,这也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较落后的征服者反被文化较先进的被征服者所征服而达于融合过程;罗骥从原始汉族融合中东夷拥有的空间优势(主要的、大规模的融合都发生在东夷之地)、文化优势(东夷之地的大汶口文化和典型的龙山文化都大大优于相同考古年代的黄河流域其他文化)、实力优势(在部落联盟中,东夷的统治时间和统治力量出人意料地长和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东夷是天下的中心)、人口优势(几乎所有东夷人都整体融人了原始汉族)等方面,论证了汉族的主体来源应是东夷。汉人是因为汉朝的长期存在使中原地区的族群凝聚而成,所以有了“汉人”的称呼。
《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进行了反复论证,系统地证明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史学文献中的夷族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游牧文化。夷夏结合与转换开创了中国历史,形成独特东亚民族文化传统。

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方面综合考证分析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夷夏混合而成。夷为东亚土著,夏后来居上,夷夏转化是中国上古史上的关键。夷夏同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祖先,少数民族与汉族可以相互转化,因而血脉相连密不可分。同时,中国文化是本土起源的定居农业夷文化与外来游牧夏文化反复混合形成的复合文化,先秦时期华夏文明是”夷夏交织,夷根夏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由夷夏混合而成。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28:00 +0800 CST  
参考文献:《从龙山文化城址谈起──试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 出处:《华夏考古》 1994年第2期;作者:孙广清、杨育彬。

参考文献:《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 出处:《考古学报》 1954年第1期;作者:梁思永

参考文献:《大汶口、龙山文化黑陶内碳纤维的初步研究》 出处:《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作者:邱平、王昌燧、李凡庆、周贵恩

参考文献:《中国古文明起源漫谈系列之三——龙的传人与龙山文化》 出处:《百科知识》 1999年第4期;作者:李季

参考文献:《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 出处:《社会科学报》 2012年第3期;作者:方汉文

参考文献:《龙山文化--黄河下游文明进程的重要阶段》 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伊萍

参考文献:《山东龙山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出处:《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7年第1期 作者:何得亮

参考文献:《关于中国古代华夷关系演变规律的理性思考》 出处:《学习与探索》2012年1期 作者:赵永春

参考文献:《夷夏先后说》 出处:《自然科学史研究》 民族出版社 作者:易华

参考文献:《分子人类学所见东夷族群的起源与演化》 出处:《科学网》2015年3月 作者:王传超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29:00 +0800 CST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近2000件骨刻文,所用骨头以牛骨、猪骨和人骨为主,说明骨刻文和商代甲骨文源流传承关系非常密切。甲骨文的布局继承了骨刻文的成行布局,发展得更为完美。以顺书竖行为主,多是自右行起读,少数是自左行起读。甲骨文也有横向成行布局,多自左向右顺读。这种成行布局,始自于骨刻文,成熟于甲骨文,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字主要的书写布局形式。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甲骨文主要继承了骨刻文的造字规律和物质媒介以及雕刻技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象形字对甲骨文的影响更大。不难看出,甲骨文中的很多字直接继承了骨刻文的特点和风格,这就为我们释读骨刻文的一部分字提供了直接旁证和参考依据。甲骨文记录的一些祭祀活动,也可以在骨刻文中找到源头。商代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可视为骨刻文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
山东龙山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千年。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比龙山骨刻文晚千年)

在对比汉藏之间的同源词时,学者们发现,汉语和藏缅语之间有共同的数词一至十,但“千”和“万”却各并不相同,而在汉语中,“千”和“万”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汉语与藏缅语的分化必定早于殷商时期。语言学家们大致推断,这个时间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

从中国文字及其汉语起源的角度来讲,汉语的“单音节孤立语"特征,源于东夷语。山东龙山文化发掘出两千块骨刻文,被证实是商代甲骨文的主源头。

汉语是汉藏语系里最独特的语言,虽然与藏缅语有一些同源词,但是在音调和语法结构上与藏缅语有根本区别,分为两个不同的语支:汉语系与藏缅语系。汉语之所以单有独成了一个语支,是因为东夷语言是上古汉语的底层。藏缅语属于多音节语,无声调语,黏着语。东夷语言才是现代汉语的根源,单音节,多声调,孤立语。

甲骨文属于表象文字,决定汉语成为典型的“单音节孤立语,第一,是因为象形文字不表音,不体现原始藏缅语通过语音变化表现复杂的语法现象,第二,因为东夷的语言可能本身是分析语,他们形成的原始象形文字系统体现自身的分析语特征,因而原始汉语在书写过程和以文本为工具的传播过程中也强化了它的分析语倾向的演变。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47:00 +0800 CST  
下面的考古证据,线索清晰、真实可靠。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近2000件骨刻文,所用骨头以牛骨、猪骨和人骨为主,说明骨刻文和商代甲骨文源流传承关系非常密切。甲骨文的布局继承了骨刻文的成行布局,发展得更为完美。以顺书竖行为主,多是自右行起读,少数是自左行起读。甲骨文也有横向成行布局,多自左向右顺读。这种成行布局,始自于骨刻文,成熟于甲骨文,并发展成为中国文字主要的书写布局形式。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甲骨文主要继承了骨刻文的造字规律和物质媒介以及雕刻技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象形字对甲骨文的影响更大。不难看出,甲骨文中的很多字直接继承了骨刻文的特点和风格,这就为我们释读骨刻文的一部分字提供了直接旁证和参考依据。甲骨文记录的一些祭祀活动,也可以在骨刻文中找到源头。商代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到晚期出现的成熟文字,可视为骨刻文晚期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类型。

大汶口陶文——世界最古老的寓意式图文(距今7000年~5500年)


丁公陶文”指的是山东邹平县丁公龙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中发现的文字,文字整齐地刻在一件泥质磨光灰陶大平底盆底部残片的器内面,计有5行11个字。
山东龙山文化昌乐骨刻文,比安阳殷墟甲骨文早千年。

山东淄博史家遗址中出土的2件刻有文字的卜骨,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它比安阳殷墟甲骨文至少提前300多年。

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安阳殷墟以外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比殷墟甲骨文早近百年。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50:00 +0800 CST  

大汶口文化居民平均身高在全国新石器时代居于首位,是山东大汉最早的由来。

早在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六七千年),东夷先民早已掌握了航海技术,渡海迁徙到辽东半岛。龙山文化是海岱文化的鼎盛时期,比中原文化遥遥领先。辽东半岛考古发掘了不少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足以证明东夷人确实是出色的航海民族。由于台湾挨近大陆,东夷人渡海迁到台湾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阿美族祖先说他们是从台南登陆,Amis是南部阿美族(马兰阿美与恒春阿美)的自称,源自于北方的阿美族迁移时接触到南方异族的自称,是为北方之意。

【台湾阿美族的历史传说】

很早以前,在Balik山上(现美仑山),有一群身材高大、眼如猫眼、身体多毛的异族,他们自称「alikakay」(阿里卡该)。于是族人决定讨伐alikakay,于是召集了部落里最优秀的青年前往攻打。但不仅没办法伤害alikakay,还将他们击退到部落外。阿里卡该离开前告诉了头目:「每年的这个时候,只要你们在河边或海边用槟榔、酒、tulun祭拜我们,你们将大获鱼虾!」说完便向东涉海而去,据说海水仅达其脚踝。从此以后,阿美族人变过著宁静快乐的生活。这一个阿美族人抵抗异族alikakay的传说,正是两个重要的祭仪活动——「捕鱼祭」与「丰年祭」的由来。

根据阿美族的历史传说,可以推测:古山东男性O3a2c*-P164携带东亚母系B4a1,渡海迁到台湾,和台湾土著居民进行文化交流,转操南岛语系。但因他们与台湾土著男性O1系居民水火不容,有一部分人渡海迁到太平洋群岛,形成波利尼西亚人。另一半部分人融入阿美族,O3a2c*-P164占有20~30%。除了阿美族之外,其他台湾少数民族没有多少O3。台湾母系mtDNA B4a占20%左右,最早起源于东亚大陆沿海。迁徙路线:黄河下游B4*/B4a → 台湾B4a1a → 波利尼西亚人B4a1a1a,迁徙时间大约3000年前。

左边为古代中国人(大汶口人)多为摇椅式下颌,右边为现代中国人平椅式下颌,显示其演变过程。早期体质人类学研究认为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遗址出土的头骨尺寸较大,多为摇椅式下颌,属于波利尼西亚类型。不过这种特殊的体质类型,比东亚类型更加高壮,是山东大汉最早的由来,也是波利尼西亚人既强壮又高大的遗传基础。

大汶口-龙山文化向台湾传播

关于法国学者洛朗·沙加尔提出的南岛语系与汉藏语系同源的观点。沙加尔是法国的汉学家和语言学家,对上古汉语、汉语方言学、台湾原居民语言和各种东南亚语言都有研究。他的最新观点是汉藏语和南岛语有亲缘关系,侗-傣语则是南岛语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共同词汇的考察,他提出汉藏-南岛语(或称华澳语系)的发源地是黄河中下游,时间为公元前4500至前4000年左右。他认为其时已有农业,既有谷子,也有粳稻。谷子对于猪的驯化起了重要作用。除农业外,汉藏-南岛语居民也会用网捕鱼,所以获取食物的方法多样化,从而人口得以增长,语言也随之扩散,并且分成东西两组。其中说东组语言的人群到达海边,形成大汶口文化。这时渔业变得更加重要,航行技术也有发展,这些人的一部分在公元前3500至前3000年左右到达台湾,形成了大岔坑文化。他们的语言为原始南岛语。说西组语言的人即后来的藏缅语系居民。到了公元前3500至前3000年左右,汉藏语又分东西两组:东组即后来的汉语,西组即后来的藏缅语。以上只是一种假说,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53:00 +0800 CST  
【北方官话实属东夷语言的遗存】

汉语是汉藏语系里最独特的语言,虽然与藏缅语有一些同源词,但是在音调和语法结构上与藏缅语有根本区别,分为两个不同的语支:汉语系与藏缅语系。汉语之所以单有独成了一个语支,是因为东夷语言是上古汉语的底层。藏缅语属于多音节语无声调语黏着语。东夷语言才是现代汉语的根源:单音节多声调分析语。

从分子人类学角度来看,学者们认为东亚族群的祖先最初达到了东亚南部,约在在约20000到40000年前开始分化,一支自云南进入中国,并沿海岸线向北,成为东夷族群的先祖。而另一支则向自云南穿过四川一直到达黄河中上游盆地,成为藏缅族群的祖先。最终两个族群在中原地区遭遇,征战并相互融合。

西汉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杨雄在《方言》一书,明确指出秦汉时期山东方言划分为齐方言区、鲁方言区、东齐海岱方言区,古今基本吻合。东齐海岱方言是胶辽官话的前身,属于东夷语言的遗存。虽然齐方言、鲁方言均属混合语,但齐方言的东夷成分比鲁方言要多点,鲁方言的周人成分要多点。

齐东野语属于纯粹的东夷语言,因为最早的记载表明,商朝前期已经存在莱国,纯属胶东土著的自主国家,到春秋中晚期才被齐国兼并了。这段期间,莱人似乎不受中原商周王朝的影响,与周人语言有所不同。

薄姑国曾是商代联盟大国(鲁北鲁中),当周公大军东征之际被姜太公征服后,周公旦封姜太公于薄姑国故地,建立齐国。齐语本身是东夷语言与周人语言混合而成的,齐国毕竟是功臣姜子牙被周朝分封而立的异姓诸侯国,原住民绝多数是东夷土著。

商奄国原属东方大国,是商王朝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城为奄(今山东济宁曲阜旧城东),疆域可能与后来的鲁国相近。因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灭于周公东征,周公旦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中原官话几乎覆盖原鲁国地盘,鲁国是周朝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后所建立。商族是东夷人西迁的一支,远祖为东夷首领少昊氏。商族语言最初的东夷语,流行于中原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来被周朝取代了,逐渐与周族语言融化成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

一些语言学者主张胶辽官话改称为莱语,冀鲁官话山东部分改称为齐语,中原官话改称为周语。这项研究有事实根据,足以说明这三大方言是源自春秋时代而形成的。河北东南地区及其渤海部分地区曾经是齐国地盘的一部分,古代记载说这些居民语言与齐国人很相近似。

北方官话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均属兄弟语言,明显特点是包含大量的同音字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北京官话是在冀鲁官话的基础上吸收部分江淮方言及其少量满语成分而形成的。东北官话是由北京官话和胶辽官话混合而成的,北京官话的特点是派入四声,胶辽官话的特点是上声,而东北官话的特点是派入四声,上声较多。






楼主 拓朴维度  发布于 2018-01-10 14:56:00 +0800 CST  

楼主:拓朴维度

字数:6938

发表时间:2018-01-10 22: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08 10:53:28 +0800 CST

评论数:8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