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族知多少转自~橘玄雅豆瓣

清代皇族知多少

转自~橘玄雅豆瓣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2:00 +0800 CST  
第一篇——皇族有多少人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来源问题。传统上认为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布库里雍顺由仙女佛库伦所生,并且认为爱新觉罗一姓最终只有兴祖直皇帝福满一系后裔。而实际上,爱新觉罗姓氏的来源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个圆满的说法,而当代学术界从各种支离文献中考察出,爱新觉罗本身亦有许多分支,甚至有些分支进入了朝鲜为官,不过同时,这些记载也有相当多的问题,故而目前尚未有明确定论。

对于爱新觉罗一姓的各种考证我们改次再说,这里提一下只是告诉大家我们是按照清代《玉牒》的定义来计算人口,换句话说,就是清代承认的“皇族”。

在太祖起兵的时候,爱新觉罗还是一个很小的姓氏,男性约100人不到。到了太宗时期,就发展到了150人左右。入关之后,皇族人口开始膨胀,圣祖康熙朝约有500人左右,世宗雍正朝约有1000人左右,而经过高宗乾隆朝的鼎盛期,到了嘉道时期,清代皇族已经将近5000人。而清代皇族最后一次修谱的1937年,在世的皇族男性约有20000余人,其中宗室觉罗比例为4:3。时至今日,皇族男性后裔的数量估计还是保持在20000左右,参考各种运动和政策(比如说计划生育),甚至可能低于20000人,不过现在能够准确说出自己身世的皇族后裔是少之又少的。

网络上有一些资料,认为皇族人口有十余万人,其实是对数据的误读。准确的说法是,1937年《爱新觉罗宗谱》里记载的男性,一共有14万多。需要注意的是,这14万人是300多年间的所有男丁,而并非1937年的在世数量。

总之,虽然没有具体数据,猜测当今皇族(宗室和觉罗)一共约有20000人,加上女性,约有40000人左右。

这些皇族后裔主要分布在北京以及沈阳,这是由于清代本有两京制,而清代皇族,特别是宗室,都有很强的人身禁锢。传统的宗人档案,在人名前只有两种标记,其一是无标记的,意为其“居住京师”。其二是特殊标记,为“盛京居住”。清帝退位之后,这种禁锢才解除。故而直到今日,北京、沈阳依然是皇族后裔的主要分布区。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3:00 +0800 CST  
第二篇——来源的四种说法

传统上说,爱新觉罗一姓是仙女诞下的后裔,这自然是一种神话,不过爱新觉罗一姓的来源的确有很多疑点。

如许多人所知的,明清女真-满洲的姓氏(哈喇)和金代女真的姓氏是有继承性的,如明清的那拉即是金代的那懒,明清的钮祜禄即是金代的女奚列等。应该说,目前能见到的明清女真-满洲的姓氏,八成以上都能找到对应的金代女真姓氏,而爱新觉罗是少数的对不上的姓氏之一,这也让这个姓氏的来源愈发神秘。

目前对于爱新觉罗一姓的来源大体上有四种说法,这四种说法各具特色,个别说法也确有其道理,只不过现在都缺乏过硬的证据进行证明。

于是分别讲一下。

第一种·乞丐说

乞丐说是俄罗斯学者史禄国提出的。其在《满族的社会组织》一书中说:“觉罗与觉克托(giohoto)接近,含义为‘乞丐’。满族人解释说,在很早的时候,他们一贫如洗,只得向人乞讨面饼活命。”故而,史禄国认为觉罗和乞丐有着某种联系。不过说到底,史禄国的表述比较委婉,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切的说法,这也是四种说法里最“扯”的一种。当代学者之中支持乞丐说的极少,比较出名的是东北一直用心自费研究满族姓氏的赵先生,他作为伊尔根觉罗的后裔,支持乞丐说,并且有相关的各种引申解释。

第二种·赵氏说

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张缙彦是明代的官员,降清后在顺治十七年因故被流放宁古塔,《宁古塔山水记》便是他在宁古塔所记录的书籍。其中有一段说道:“交(觉)罗,满音赵也。”这是从当时宁古塔人的语言之中得出的,亦有一些“实录”的价值。更有趣的是,史载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迁到“五国城”。这五国城即清代的“三姓”,也就是《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关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为三姓贝勒暗合。这本身有其巧合性,但当代的个别老辈旗人是比较崇信赵氏说的,最出名的是灜生(顺承郡王支宗室),其在接受采访时就对这种说法情有独钟。

顺便提及,“赵氏说”在清代就存在,而且冠给了很多个姓氏,如《啸亭杂录》里说铁保(董鄂氏)自认为“其先乃英宗越王之裔,后为金人所迁,处居董鄂,以地为氏。”又如姚元之(嘉庆时人)《竹叶亭杂记》里说赫哲人为民觉罗,“自以为宋后”,而同书又说“黑津乃徽钦二字讹音也”等等,可见赵氏说之泛滥。

第三种·夹古说

“夹谷说”是郑天挺提出的,见其《爱新觉罗得姓稽疑》。郑天挺指出,“清代所谓觉罗氏,疑即《金史》之夹谷氏。”乾隆皇帝为了追崇金朝,所以在乾隆时把《金史》里的女真人名和女真语用满文或者汉语注音进行了标注。郑天挺经过比对,发现《金史》里的夹谷氏在《八旗氏族通谱》里没有进行标注,而乾隆朝给《金史》里的“夹谷”标音为“喀尔库”。郑天挺从汉语发音的角度推论,认为这两个词没有关系,故而“疑清高宗定《语解》时,故以满洲稀姓库尔喀当夹谷氏以自隐。”

这种“夹谷说”,近几年各种满族网站炒的比较火热,特别是把郑天挺所谓的“疑”改成了“确”,直接作为事实宣传。郑天挺本身就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夹谷为觉罗,而更重要的是,在乾隆朝《满洲源流考》里面有《金史姓氏考》,其中把夹谷和古里夹同样作为瓜尔佳的转音,可见夹谷和觉罗是否唯一,还需要讨论。

第四种·交鲁说

“交鲁说”是启孮(荣王支大宗)提出来的,见《爱新觉罗氏三代满学论集》中《爱新觉罗氏之谜》一文。启孮擅长满文和女真文,其在《宴台女真进士题名碑》第十九行里,见到了“交鲁胡速鲁改”这个名字。交鲁胡速鲁改的女真语为“giao ru ha sur gai”。而在“附旁”里还有“交鲁忽通吉”,女真语为“giao ru hutung gi”。启孮认为,此处出现的金代“交鲁氏”,即是后来的觉罗氏。这种说法是从发音上进行推定的,问题在于本身金代女真姓氏谱里并没有交鲁氏的相关记录,单从发音上来推断也有一些盲目,故而也还需要讨论。

又及,近来有说法认为爱新觉罗是在明中后期形成的一个非血缘性的独立姓氏,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是终究缺乏证据,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总之,爱新觉罗一姓来源众说纷纭,也算是一宗疑案。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4:00 +0800 CST  
第三篇——内部划分

古时人家族观念强,其“家族”远比今天要大,人口膨胀后便会有具体的划分。如孔氏,有内孔外孔之分,有四支五位、十二府等等说法。清代皇族也有自己的划分,不过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爱新觉罗一姓最大的一层划分,便是把此姓分成了两大部分,“宗室”和“觉罗”。宗室系金黄色腰带,觉罗系红色腰带,故而也被民间称为黄带子和红带子。

宗室和觉罗的具体划分是皇太极时期形成的,规定兴祖直皇帝福满脉下的小宗、景祖翼皇帝觉昌安脉下的小宗为【觉罗】。而显祖宣皇帝塔克世的脉下后裔为【宗室】。简单而言,太祖努尔哈赤的叔伯祖和叔伯后裔为觉罗,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同父兄弟的后裔为宗室。

入关之后,在康雍乾时期,宗室内部逐渐形成了近支和远支的区别,其主要依据即圣祖康熙帝给自己后裔使用字辈的行为。于是乎,圣祖脉下宗室开始称为【近支宗室】,而之前的显祖、太祖、太宗、世祖四派宗室被称为【远支宗室】。

清中叶之后,在近支宗室内部有进行了划分,这种划分似是依据华夏的五服观念并加以修改的,所形成的即是“近派宗支”。不同时期的近派宗支范围不同,因年代的变化而下移。晚清时(直到现在),“近派宗支”的范围是仁宗和宣宗脉下宗室两派。

总结一下,清代皇族分成“宗室”和“觉罗”。而“宗室”内部又分远支宗室、近支宗室、近派宗支。

具体来说,除去皇帝作为大宗之外,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脉下小宗均为【觉罗】,显祖宣皇帝、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脉下小宗均为【远支宗室】,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高宗纯皇帝脉下小宗均为【近支宗室】,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脉下小宗均为【近派宗支】。

那么这些分类有什么特点呢?以清代时的定义来说——
觉罗:不可获得宗室爵位(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乃至奉恩将军)、拿觉罗钱粮(比宗室钱粮少)、不可使用钦定字辈、不使用钦定偏旁、无皇位继承权。
远支宗室:可以获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钱粮、不可使用钦定字辈、不使用钦定偏旁、无皇位继承权。
近支宗室:可以获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钱粮、必须使用钦定字辈、不使用钦定偏旁、无皇位继承权。
近派宗支:可以获得宗室爵位、拿宗室钱粮、必须使用钦定字辈、必须使用钦定偏旁、有皇位继承权。

当然,这些都是以清末的情况作为讨论的,不要说什么“那康熙时候的远支宗室就没有继承权吗”balabalabala等无视时间轴的问题哦~具体的特点,以后慢慢叨叨。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4:00 +0800 CST  
第四篇——实际划分

清代宗室有制度上的划分,也就是分成觉罗、宗室,然后再分远支宗室近支宗室等等,这种制度上的划分,之前的文章已经讲过了。除此之外,清代皇族还有一套实际上的划分,这里来讲一讲。

第一种,所谓“世职”
世职实际上就是“有爵位的宗室和觉罗”,其人数占皇族人口的极低比例。
宗室男性里,拥有爵位者的比例约为6.3%,而觉罗男性拥有爵位的比例应该低于3%,而且觉罗的爵位体系与宗室不同。
这种“世家”实际上还分成两种,一种是所谓的“爵邸”,也即宗室中拥有“亲王”到“奉恩辅国公”这六等爵位的家族,也被称为“府邸世家”。“爵邸”只占宗室有爵位男性中的1/4,也就是总人口的1.6%不到。另外一种即是普通的不入八分爵位宗室以及民爵的觉罗。
“世家”的皇族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均有特殊的待遇,尤其以“爵邸”为甚。由于拥有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殊待遇,其贵族性也更为凸显,门第甚高。
我们所熟知的“皇族后裔”,基本上都属于这个阶级,如溥杰、溥侗、金寄水、瀛生、启功、启孮等。由于他们过于知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皇族这个整体都是“世家”的这种状况,也造成了民间口传的一些不良影响,造成了“处处是王爷,个个是贝勒”的习惯。

第二种,所谓“官宦”
官宦世家指的是宗室、觉罗通过当差或者科举,获得仕宦上的成功,并且经常子孙仕宦的家族。这种官宦世家大多是闲散宗室觉罗或者个别世职世家转变而成,有的时候和世职家族还会重合,如启功的家族即是明例。区别于世职世家的“祖荫”,官宦世家多靠“真本事”,而且其地位可以和一些普通世职世家相抗衡,甚至一些科举的皇族官宦世家,还成为一时的名门。
不过说到底,皇族之中当差任官的不少,但是能够形成官宦世家或者科举世家的究竟是极少数,能够数得上的,由世职出身的如和亲王支的启功家族、理亲王支的奕灏家族等,闲散出身的如豫亲王支的宝熙家族、恭(老)亲王支的寿耆家族等。

第三种,所谓“闲散”
实际上就是除去上面两种的其他宗室和觉罗。他们或许有些小差事,不过多数是无官无职,每月领取赡养银度日。这种无官无职的人,占宗室男性比例的70%左右,而觉罗缺乏数据,应该比宗室更高。他们除去皇族的个别特权之外,在生活上和普通闲散旗人无甚差异,实际上也是“皇族”的普遍状态。与其强调他出身的“皇族”属性,不如强调他实际上的“民”属性。

不同出身和不同的经历,使得清代皇族分成了不同的情况。单一的情况不能映射整体的状态,就好似皇族并不是全都是王爷贝勒,皇族也并不都是天天没有差事可干,同时皇族也并不都是居住村屯的农民。原本的这种事实阶级,其实到了今天依然在其后裔的身上有所体现,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更加一致。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5:00 +0800 CST  
第五篇——觉罗

觉罗,俗称为“红带子”,是清代皇族的一部分,主要由太祖努尔哈赤的本家远亲组成。
清代觉罗共有两派七大支,有时称之为“七觉罗”,亦称“觉罗七家”。

第一派为兴祖脉下觉罗,是太祖努尔哈赤的伯祖父和叔祖父的支系,共五支,即:
“一祖(亦称大祖)”德世库支
“二祖”刘阐支
“三祖”索长阿支
“五祖”包郎阿支
“六祖”宝实支

第二派为景祖脉下觉罗,是太祖努尔哈赤的伯父和叔父的支系,共两支,即:
景祖长子礼敦支
景祖第五子塔察篇古支


觉罗是太祖的亲族,这点不成问题,但是这些亲族对于太祖而言,影响常常是负面的,特别是兴祖脉下觉罗。

当年太祖刚起兵时,觉罗各支纷纷反对,龙敦(三祖索长阿第四子)集合了大祖、二祖、三祖、六祖的后裔誓于祖庙,约定谋杀太祖,并使出暗杀等手段。之后,他们还谋杀了太祖的妹夫等,给太祖带来很大打击。后来太祖势大,觉罗各支逐渐归附,但是数次战役时,觉罗诸将均畏敌退却,也实在是有点那啥……

不过从太宗时期开始,觉罗的后裔们开始在仕途上稳定的、多方面的做出贡献,而觉罗制度也逐渐确立。

觉罗的特点很多,具体有几样:
1.爵位低下。
很多人把亲王直到奉恩将军那套爵位称之为“皇族爵位”,而实际上准确的称呼应该是“宗室爵位”,也就是说,觉罗是没有可能拥有这些爵位的。
清代觉罗获得爵位,只能是跟异姓一样的那套公侯伯子男乃至恩骑尉。而且,清代觉罗的爵位普遍低下,目前笔者见过觉罗获得过的最高爵位可能是拜三(五祖包朗阿曾孙)的孙子莫洛浑,其死后被追赠为三等伯。另外子爵有三四家、男爵有数家,其余的普遍是闲散觉罗。
清代宗室拥有爵位的比例是6%,觉罗则更低,估计低于2%,经常可以见到觉罗后裔在网上说自己家祖上是王爷贝勒云云,估计他家祖上听到都会害羞。
2.多居东北、聚居村屯。
清代宗室奉行两京居住制,即在北京或盛京居住,且不具有自主选择权。比如说A是个宗室,想自己搬家到盛京,这是不可以的,需要统一规划,另外必须住在“城里”,如北京便是现在的东城或者西城。
觉罗在制度上也奉行这种制度,不过事实上,觉罗有相当一部分(甚至于近一半)都居住在沈阳周围的村屯之中,这种乡野的特性是宗室所没有的。
3.补缺。
清代官缺经常以汉缺(民缺)、满缺(旗缺)进行划分,到嘉庆时期又有了“宗室缺”,而觉罗显然与宗室缺无缘,只能补“满缺”。
4.不用钦定字辈。
与远支宗室一样,对于清代皇帝钦定的“胤弘永绵奕载……”这套字辈,是没有使用权力的。直到宣统年间,个别觉罗才开始自行使用钦定字辈,后来逐步放宽。到今日,很多觉罗后裔都用了钦定字辈,但其实其祖辈都是不用这个辈分的。
5.经济待遇。
清代觉罗和宗室每个成年男丁都可以获得每个月的赡养银,以清初的规定来讲,宗室每月银三两,每年米四十二斛二斗,觉罗每月银二两,每年米二十一斛二斗,可见待遇的差距。

由于清代觉罗待遇有以上种种特点,故而近来有许多文章认为觉罗不应当作为“皇族”进行讨论,或者说不可以作为“一等皇族”而应作为“类皇族”的概念。这也的确符合清代觉罗在宗人之中的地位。文化上讲,觉罗凸显了爱新觉罗一姓的乡野特性,相比于宗室而言,觉罗支系的风俗淳朴许多。更重要的是,在民国时期的排满动荡之后,居住城市的宗室觉罗都纷纷被打散了聚居地,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圈和居住圈,而居住在村屯的觉罗则显然没有这种顾虑。另一个方面,居住在村屯的觉罗本身便具有相当的地方势力,这种情况也继续到了今天。故而,觉罗后裔在今天,某些程度上的“活性”比宗室要高,特别在东北方面以及网络上,见到的许多自称爱新觉罗的人都是觉罗后裔,其宗族性甚至要高于宗室。
清代觉罗普遍势弱,只有极个别的世职家族和仕宦家族,而觉罗的世职家族其知名性也远不如宗室。至于晚清觉罗的官宦世家,如成允(索长阿后裔)家族等,虽然在觉罗中列数名门,但比之钮祜禄氏、那拉氏等氏族的世家,实际上还要弱一些呢。
当代觉罗后裔很多,男女一共约有两万不到,主要集中于东北,其次为北京。觉罗在冠姓上尤其喜欢使用肇姓,约占半数以上。曾经有人总结爱新觉罗一姓的冠姓规律,称之为“内金外肇”,具有一定的道理。当然,旗人冠姓本身很随意,所以这只是一种大略的说法。
由于上面提到过的乡野性特点,觉罗后裔在当代似乎反而比在清代活跃很多,尤其是东北地方上,以及网络上。当代比较出名觉罗后裔有钟寿民(三祖后裔),肇俊哲(五祖后裔)等,在各个方面都有觉罗后裔的名人,台湾有名的金溥聪也据称为五祖后裔。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6:00 +0800 CST  
第六篇——远支宗室

清代远支宗室是从圣祖康熙帝确立钦定字辈之后形成的,由于被排除在钦定字辈之外,从那一刻起,远支宗室也就失去了作为“近亲”的继承权,故而太祖后裔太宗后裔想要在康熙朝之后继承什么皇位什么的,基本是一种玩笑话。

清代远支宗室有四派二十四支,分别来说好了

第一派是显祖宣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太祖努尔哈赤亲兄弟的后裔,共有三支,即:
显祖次子 多罗诚毅勇壮贝勒穆尔哈齐支
显祖第三子 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支
显祖第五子 多罗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支

第二派是太祖高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太祖的小宗后裔们,由于有几支后来绝嗣了,比如说莽古尔泰一支在“载”字辈集体绝嗣的神奇事件。于是最后共有十三支留下来,即:
太祖长子 广略贝勒褚英支
太祖次子 礼烈亲王代善支
太祖第三子 奉恩镇国勤敏公阿拜支
太祖第四子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支(实际上是塔拜后裔承继)
太祖第六子 奉恩辅国慤厚公塔拜支
太祖第七子 和硕饶余敏亲王阿巴泰支
太祖第九子 奉恩镇国恪僖公巴布泰支
太祖第十子 德格類支
太祖第十二子 阿济格支
太祖第十三子 奉恩辅国介直公赖慕布支
太祖第十四子 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支(实际上是多铎后裔承继)
太祖第十五子 和硕豫通亲王多铎支
太祖第十六子 费扬果支

第三派是太宗文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太宗的小宗后裔们,共有六支,即:
太宗长子 和硕肃武亲王豪格支
太宗第四子 奉恩辅国公叶布舒支
太宗第五子 和硕承泽裕亲王硕塞支
太宗第六子 奉恩镇国悫厚公高塞支
太宗第七子 奉恩辅国公品级常舒支
太宗第十子 奉恩辅国公韬塞支

第四派是世祖章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世祖的小宗后裔们,共有两支,即:
世祖次子 和硕裕宪亲王福全支
世祖第五子 和硕恭亲王常颖支(俗称老恭王支)

各派各支我们以后单篇来写,这里写一下远支宗室的特点。
人所共知的特点,远支宗室不用钦定字辈,这点就不说了,具体说几点特殊的。
第一,爵位差距大
清代入关时的铁帽子王都是远支宗室,后来一共十二支铁帽子王,前八位都是远支宗室,故而远支宗室在爵位的“高度”上很特殊。不过,由于考封制度的影响,所以远支宗室里的爵位比例极低,随便找一个资料好了,以太祖第六子塔拜支来说,其支内“弘”字辈的男性共有185人,有爵位者5人,比例仅为3%不到,而且这五位都是奉恩将军。故而,远支宗室虽然在爵位的“高度”上很特殊,但是平均到“群体”,却是宗室里拥有爵位比例最低的。
第二,居住东北
清代入关之后,就开始有宗室居住盛京的制度,其中主要是针对远支宗室的。不过总体来说,远支宗室居住盛京的比例远不如觉罗,大概只有1/4不到,并且没有居住村屯的情况。
第三,经济差距
由于爵位差距大,形成的经济差距也很大,这点不用细说了。

清代远支宗室人口庞大,大概占了清代宗室的一半乃至一半以上,不过其特点就如我们所说的,内部差异较大,既有全国仅有的八家世袭罔替亲郡王,也有广大的最普通、最底层的宗室人丁,而各派各支的情况也有不同,这点以后有时间单篇再说。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7:00 +0800 CST  
第七篇——近支宗室

清代近支宗室是从圣祖康熙帝确立钦定字辈之后形成的,由于被囊括在钦定字辈之内,被视为当时皇室的近亲,产生了天赋的继承权。不过随着后来皇系的下移,在近支宗室内部又形成了近派宗支,故而在近支宗室里实际上也有了远(非近派)近(近派)之分。故而圣祖脉下世宗脉下乃至高宗脉下的近支宗室,在晚清都没有皇位的继承权。

清代远支宗室有五派三十四支,计近派宗支八支,非近派二十六支,分别来说好了:

第一派是圣祖仁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圣祖脉下的小宗,共有十八支,即:
圣祖长子 固山贝子品级允褆支
圣祖次子 和硕理密亲王允礽支
圣祖第三子 多罗诚隐郡王允祉支
圣祖第五子 和硕恒温亲王允祺支
圣祖第七子 和硕淳度亲王允祐支
圣祖第八子 已革廉亲王允禩支(实际上是允禑后裔承继)
圣祖第九子 已革固山贝子允禟支
圣祖第十子 固山贝子品级允䄉支
圣祖第十二子 和硕履懿亲王允祹支(实际上是高宗脉下永珹支承继)
圣祖第十三子 和硕怡贤亲王允祥支
圣祖第十四子 多罗恂勤郡王允禵支
圣祖第十五子 多罗愉恪郡王允禑支
圣祖第十七子 和硕果毅亲王允礼支(实际上是世宗脉下弘曕支承继)
圣祖第二十子 多罗简靖贝勒允祎支
圣祖第二十一子 多罗慎靖郡王允禧支(实际上是高宗脉下永瑢支承继后又由高宗脉下永瑆后裔承继)
圣祖第二十二子 多罗恭勤贝勒允祜支
圣祖第二十三子 郡王品级多罗诚贝勒允祁支
圣祖第二十四子 和硕諴恪亲王允祕支


第二派是世宗宪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世宗的小宗后裔们,只有一支,即:
世宗第五子 和硕和恭亲王弘昼支

第三派是高宗纯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高宗的小宗后裔们,共有七支,即:
高宗长子 和硕定安亲王永璜支
高宗第三子 多罗循郡王永璋支(实际上是永瑆后裔承继)
高宗第五子 和硕荣纯亲王永琪支
高宗第八子 和硕仪慎亲王永璇支
高宗第十一子 和硕成哲亲王永瑆支
高宗第十二子 多罗贝勒永璂支(实际上是永瑆后裔承继)
高宗第十七子 和硕庆僖亲王永璘支


第四派是仁宗睿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仁宗的小宗后裔们,共有三支,这些皆为近派宗支,即:
仁宗第三子 和硕惇恪亲王绵愷支(实际上是宣宗脉下奕誴支承继)
仁宗第四子 和硕瑞怀亲王绵忻支(实际上是宣宗脉下奕譞后裔承继)
仁宗第五子 和硕惠端亲王绵愉支(有一部分小宗被圣祖脉下允禑后裔承继)


第五派是宣宗成皇帝脉下宗室,也就是宣宗的小宗后裔们,共有五支,这些皆为近派宗支,即:
宣宗长子 多罗隐志郡王奕纬支(实际上是高宗脉下永瑆后裔承继)
宣宗第六子 和硕恭忠亲王奕支
宣宗第七子 醇贤亲王奕譞支
宣宗第八子 多罗钟端郡王奕詥支(实际上是奕譞后裔承继)
宣宗第九子 多罗孚敬郡王奕譓支(实际上是圣祖脉下允褆后裔承继后又由圣祖脉下允禑后裔承继)

各派各支我们以后单篇来写,近支宗室的特点也基本不用多说,区分近派宗支的特点是从偏旁来区分,近派宗支使用钦定偏旁,而非近派宗支不使用钦定偏旁。下一次我们来讲近派宗支,也就是皇位到底谁来继承。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7:00 +0800 CST  
第八篇——皇位应该传给谁——清代皇室的第一、二次立嗣

前面就讲过,清代皇族中有继承大统权利的,是“近派宗支”。不同时期对于“近派宗支”的划定不同,但是实际上这些“皇帝预备军”真正派上用场的只有晚清时期,也就是“近派宗支”划为仁宗、宣宗两系的时代。顺便说下,直到今天,皇族后裔里的“近派宗支”也是仁宗、宣宗两系,当然,现在没有什么皇位可言了。

近派宗支实际上就是两系八支。
仁宗睿皇帝系三支:惇王、瑞王、惠王。
其中惇王、瑞王无嗣,被宣宗后裔承继。惠王虽然坚持了下来但是谱系混乱。
宣宗成皇帝系五支:隐王、恭王、醇王、钟王、孚王。
其中恭王和醇王系是本支,隐王和孚王支是近派宗支继承,钟王是醇王后裔继承。
有人将这些近派宗支戏称为“皇位的八大王”,实际上也挺贴切的。两系八支虽然多数经历过绝嗣承继的情况,个别支系的承继相当复杂,但是无论他们是从哪里承继来得,在法理上,一旦继承了近派宗支的八支之一,就都有继承皇位的权利。这也就是清代宗室承继的“从祀不从亲”(一切以承继之后的宗法为根据)理论。

晚清时,皇室经历过数次绝嗣或者承继大统的行为。受到政治史观的影响,对于这种承嗣的行为多用政治来解释。固然其中绝对有政治成分,但是我们这里结合宗室的情况分别说一下其中的情况。这次只讲第一次立嗣和第二次立嗣,第三次立嗣和第四次立嗣比较复杂,以后单讲。

第一次立嗣,穆宗宾天的1875年。由于穆宗无嗣,需要选人承继大统,这就是清代第一次立嗣。
首先的问题是,选载字辈还是溥字辈?史学界的一些说法是,孝钦显为了自己能当皇太后而不是让孝哲毅当皇太后,刻意不选溥字辈,不给穆宗立嗣,而是选了载字辈。
而事实上,当时不选溥字辈的原因不是因为可以不选,而是实在没的可选。1875年时,近派宗支的两系八支里,溥字辈里只有一位在世,就是贝子载治的第四子溥伦。顺便说下,溥伦生于1874年末,穆宗宾天时,溥伦似乎三个月左右大。
如果立溥字辈为嗣,那么必须是溥伦。让一个三个月左右大的婴儿承继,是很不保险的。故而要改载字辈。

当时近派宗支内载字辈共有十一位,情况如下:
宣宗系隐王支
奕纬承继子载治,奕纪妾沈氏生,虚岁三十七。嫡夫人瓜尔佳氏,继夫人苏完瓜尔佳氏。
宣宗系恭王支
奕长子载徵,嫡福晋瓜尔佳氏生,虚岁十八岁,嫡妻费莫氏。
奕次子载滢,侧福晋薛佳氏生,虚岁十五岁。
宣宗系醇王支
奕譞次子德宗,嫡福晋叶赫那拉氏生,虚岁五岁。
宣宗系孚王支
奕譓承继子载沛,奕栋妾赵氏生,虚岁四岁。
仁宗系惇王支
奕誴长子载濂,侧福晋赫舍里氏生,虚岁二十二,嫡夫人阿鲁特氏崇纲之女,继夫人费莫氏。
奕誴第三子载澜,奕誴妾赵氏生,虚岁二十,嫡妻吴雅氏。
奕誴第四子载瀛,侧福晋赫舍里氏生,虚岁十七。
奕誴第五子载津,奕誴妾王佳氏生,虚岁十七。
仁宗系瑞王支
奕誌承继子载漪,奕誴侧福晋赫舍里氏生,虚岁二十,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仁宗系惠王支
奕询承继子载泽,奕枨嫡妻王佳氏生,虚岁八岁。

这些人中,有几个是已经绝嗣的支系的承继子,不可二次承继,故而被排除,惠王、瑞王、孚王、隐王四房便失去资格。
剩下的人中,从清代三次立嗣(德宗、大阿哥、宣统帝)的情况可以得知,被立嗣者必须是近派宗支内某高爵位者嫡出之子(而不局限于其父祖是否是嫡出),之后才考虑非嫡出者。故而惇王支和恭王支的载滢失去资格。
故而,真正能够被考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奕长子载徵,一个是奕譞次子载湉。出于亲缘,德宗和孝钦显的关系最近,德宗的生母是孝钦显的妹妹。看年纪,载徵已经十八岁,德宗五岁,相对而言,德宗更加好控制,而且孝钦显是否刻意限制恭王支,不得而知。总之,最后选出的人就是德宗。


第二次立嗣是1899年。德宗变法失败之后,孝钦显准备另立新帝以取代德宗。
这时候近派宗支内溥字辈已经有很多人了,可以供宫中挑选,故而孝钦显便准备给穆宗立嗣。

当时近派宗支内,溥字辈一共有十一人,换句话说,这又是一次“十一选一”,情况如下:
宣宗系隐王支
载治第四子溥伦,载治继夫人苏完瓜尔佳氏生。虚岁二十六。嫡夫人叶赫那拉氏佛佑之女,继夫人瓜尔佳氏。
载治第五子溥侗,载治继夫人苏完瓜尔佳氏生,虚岁二十四。嫡夫人张佳氏。
宣宗系恭王支
载徵承继子溥伟,载滢继夫人赫舍里氏生,虚岁二十。嫡福晋碧鲁氏。
载滢次子溥儒,载滢妾项氏生,虚岁四岁。
宣宗系孚王支
奕譓嗣孙溥伒,载瀛侧室张氏生,虚岁七岁。
仁宗系惇王支
载濂长子溥偁,继夫人费莫氏生,虚岁七岁。
载濂次子溥修,继夫人费莫氏生,虚岁四岁。
载漪长子溥僎,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生,虚岁二十四。嫡妻乌扎喇氏,继妻祥佳氏。
载漪次子溥儁,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生,虚岁十五岁。
载澜独子溥倬,嫡母吴雅氏生,虚岁十八岁,嫡妻那木都鲁氏。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39:00 +0800 CST  
仁宗系惠王支
奕谟承继子溥佶,载光嫡妻索绰罗氏生,虚岁十二岁。
瑞王、醇王、钟王三家当时没有溥字辈男丁,故而不予考虑。

首先,溥佶是由近支宗室过继来得奕谟嗣子,如果承继大统必导致奕谟绝嗣,故而不可能。同理还有溥伒。故而孚王、惠王两房被排除。
其次,恭王一房,溥伟去年刚刚袭爵,如果溥伟承继大统,恭王就只能给其宗法上的堂弟溥儒继承,考虑到溥儒的年纪,需要慎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清代承继的时候从来没有让已经封为高等爵位的近派宗支承继的,故而溥伟被排除。
故而,最终有可能承继大统的,只有两房,隐王和惇王,也就是在溥伦、溥侗、溥偁、溥修、溥僎、溥儁、溥倬六个人中选。
从亲缘上讲,和孝钦显皇后最亲的可能是溥伦。因为溥伦的原配是叶赫那拉氏是佛佑的女儿,也就是孝钦显的本家侄女,并且溥伦作为近派宗室溥字辈的门长,在各方面都很努力。但是当时溥伦的原配可能已经过世,更重要的是,溥伦很早就已经袭爵,已经是贝子的爵位。如前所说,清代承继时一般都是以未袭爵之子进行承袭,所以溥伦没有被选上。
剩下溥侗、溥偁、溥修、溥僎、溥儁、溥倬六人,溥侗和溥僎已过二十,溥偁、溥修未满十岁,溥儁和溥倬十多岁。最终孝钦显选择了十五岁的溥儁。个人猜测,孝钦显不希望选年纪太大的承嗣,十岁或者更低的最佳,只不过由于载漪更被孝钦显所崇信,最后选择了年纪“相对较大”的溥儁。
当然,虽然选定了溥儁封为大阿哥,不过最终的结局也是大家所知道的了。

这就是清室前两次立嗣,都是在“十一选一”中进行的决定。总结一下其中特点,大概是:
1.已经袭爵者不作为首选承继者。
2.若承继之后会造成本支绝嗣,不作为首选承继者。
3.在本身嫡出和本身庶出的情况中,优先选取嫡出者。及此时嫡庶关系之设计本身而不涉及其父祖。
4.其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择。
5.其年龄及特点的选择受到选择者自身的思维控制
总结出以下内容之后,我们再看第三次立嗣和第四次立嗣,就会更加有趣。
于是下次有时间继续写第三和第四次立嗣。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43:00 +0800 CST  
第九篇——皇位应该传给谁——清代皇室的第三次立嗣

准确的来说,“清代”最后一次立嗣,就是第三次立嗣了。

第三次立嗣在1908年,德宗和孝钦显皇后先后宾天,其中细节各有说法,这里不赘述。无论德宗和孝钦显是如何宾天的,皇统还是要想办法承继。以孝钦显来讲,其亲生的穆宗和养育的德宗都面临绝嗣,故而其必然要选择一个溥字辈的近派宗支来继承皇统,同时兼祧两房,让二位帝王不至绝嗣断祭。

当时,近派宗支内溥字辈共有十八人,故而是个“十八挑一”的决断。
具体情况如下:
宣宗系隐王支
载治第四子溥伦,继夫人苏完瓜尔佳氏生,虚岁三十五,已袭爵。嫡夫人叶赫那拉氏,继夫人瓜尔佳氏。
载治第五子溥侗,继夫人苏完瓜尔佳氏生,虚岁三十三岁。嫡妻张佳氏。
宣宗系恭王支
载徵承继子溥伟,载滢继夫人赫舍里氏生,虚岁二十九岁,已袭爵。嫡福晋碧鲁氏。
载滢次子溥儒,载滢妾项氏生,虚岁十三岁。
载滢第四子溥僡,载滢妾项氏生,虚岁三岁。
宣宗系醇王支
载沣长子溥仪,也就是后来的宣统帝,嫡福晋瓜尔佳氏生,虚岁三岁。
载沣次子溥杰,嫡福晋瓜尔佳氏生,虚岁两岁。
宣宗系钟王支
载涛次子溥佳,嫡夫人姜佳氏生,虚岁一岁,实岁五个月。
宣宗系孚王支
奕譓承继孙溥伒,载瀛侧室张氏生,虚岁十六岁,已袭爵。
仁宗系惇王支
载濂长子溥偁,继夫人费莫氏生,虚岁十六岁。
载濂次子溥修,继夫人费莫氏生,虚岁十三岁。
载漪长子溥僎,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生,虚岁三十四岁,嫡妻乌扎喇氏,继妻祥佳氏。
载漪次子溥儁,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生,虚岁十四岁,嫡妻博尔济吉特氏。
载澜长子溥倬,载澜嫡妻吴雅氏生,虚岁二十七岁,嫡妻那木都鲁氏。
载澜第五子溥信,载澜嫡妻吴雅氏生,虚岁九岁。
载瀛第五子溥僩,侧室张氏生,虚岁八岁。
仁宗系瑞王支
载洵独子溥侊,载洵嫡福晋碧鲁氏生,虚岁五岁。
仁宗系惠王支
载济承继子溥佶,载光嫡妻索绰罗氏生,虚岁二十一岁,已袭爵。

看上去人很多,不过有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立嗣的例子,我们很容易看出哪些人一开始就被排除了。
第一步,排除本身就是承继子去承继无嗣宗支的,同时排除已经承袭了大宗爵位的,故而溥伦、溥伟、溥伒、溥佶均被排除。剩下十四位。
第二步,排除非嫡出的人,故而溥儒、溥僡、溥僩被排除,剩下十一位。
第三步,排除未满一岁的“危险期”幼儿,只有一个溥佳,剩下十位。
第四步,排除有特殊历史的人,即载漪、载澜两系后裔。当时载漪和载澜还作为犯人被遣戍西北,有这种情况,其子嗣应该不会被选上,故而载漪、载澜的儿子被排除,剩下六位。
最后的六位是溥侗、溥仪、溥杰、溥偁、溥修、溥侊。
最后的六位之中,溥侗应该说首先被排除,主要是因为溥侗年纪过大,并且有些人认为溥侗“爱好玩乐”。孝钦显可能是考虑到溥侗的年纪,比孝定景小不了几岁,故而排除。至于溥偁和溥修,似乎是因为其父载濂多少也因义和拳的问题被孝钦显忌讳,所以没有被考虑进去。故而真正考虑的只有溥仪、溥杰和载洵的独子溥侊。最终孝钦显从中挑出了溥仪,为什么不挑溥侊,可能是觉得溥侊的生父年纪过小,不能称其场面的缘故吧,当然这是一种猜测。
第三次立嗣本身的选择其实还是很多的,有十八个人可以选入,只不过考虑各种先例的规则,又由于惇王一支因为义和拳的原因受到了很大影响,故而最终的选择度反而不如第一次和第二次丰富。
应该说,近派宗支之中,惇王支是人口最茂盛的,直到今天,大家能见到的近派宗支后裔基本都是惇王支,像孝钦显这样事先排除了惇王支,实际上也就把可能性减少了大半。而义和拳的问题终究只是孝钦显一代的心病,到了宣统朝,惇王支的继承权益也逐渐恢复,毓喦就是一例。

至于第四次立嗣,由于涉及到很多当代的人,就看情况再说好了,可能跳过去。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44:00 +0800 CST  
第十篇——清代皇族知多少 皇位应该传给谁 清代皇室的第四次立嗣
清代皇室的第四次立嗣,其实就是宣统帝的立嗣问题。宣统帝在特殊时期曾经“立嗣”一次,也成了一桩疑案,而之后直到宣统帝去世,并未再提及立嗣的问题,也留下一个问题,谁来继承,各支又都如何?


首先我们谈宣统帝的那次特殊的“立嗣”
宣统帝的“立嗣”,基本和宣统帝的个人思维和个人喜好有关,其个人意识的凸显比第一、第二、第三次立嗣要突出的多,可以说没什么规则可言,一概就是凭自己的喜好。
最早,宣统帝似乎是想要把溥杰视为继承人的,所以着力培养溥杰和润麒,这个本生的亲弟弟和内弟,是他最宠信的人。而在满洲国时,溥杰娶了日本华族出身的嵯峨浩,被日本人拥立,宣统帝害怕日本人会让溥杰把自己“取而代之”,故而便不再信任溥杰。当然,这种不信任随着满洲国的覆灭,也云淡风轻了,这是后话。
在1936年底,出于对溥杰的警惕以及对日本人的警惕,宣统帝在满洲国宫内府建立了“内廷学生班”,让自己亲支近派的子侄来学习,以后再派去日本留学云云,实际上是培养自己的亲军,也大概有从中选择立嗣的情况。
这个“内廷学生班”都有谁呢?溥俭(班长)、溥佐、溥偀、毓嵣、毓岱、毓嵒、毓嶦、毓嵂、毓恩、毓慈。后来溥佐和毓岱因为“打架”“见了血”,被宣统帝逐回家中,故而只剩下了八个人。这八个人中,毓恩和毓慈都是庄王府的,属于远支,不大可能继承皇位。溥俭、毓嵣、毓嵒都是惇王府的,溥偀是惠王府的,毓嶦、毓嵂是恭王府的。
在 后来的生活中,宣统帝也和这几个子侄走得最近,其中最亲近的,在1945年宣统帝逃跑的时候,是毓嵣、毓嶦和毓嵒。这三个侄子可能是最“得宠”的,不过性格截然不同。毓嵒大致属于“愚忠型”,比较呆板,毓嶦属于“叛逆型”,有点傲娇,也很机灵,毓嵣则算是折中派,不过其实很聪明,属于“内秀”型。
结果,这三个被培养了半天的侄子,在苏联收容所时有两个凸显了让宣统帝很不同意的态度。首先是毓嶦,毓嶦在收容所,努力地学习俄语,能跟苏联人进行对话,所以后来所长捷尼索夫便时不时的把毓嶦找到他屋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宣统帝就对毓嶦起了戒心,对毓嶦疏远了。而毓嵣呢,宣统帝当时怕回国受到审判,于是就递交了留在苏联的申请,毓嵒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也交了申请,而毓嵣就没有交,还跟宣统帝叨叨了一番什么“忠孝不能两全”的“大义”,也让宣统帝对他“另眼看待”。
由于这样的原因,1950年夏天,宣统帝在和毓嵒的双人屋子里立他为嗣。
只不过,这次立嗣,似乎在不久之后便有所动摇,毓嵒的书里说,“立嗣”之后的几天,宣统帝问他,“苏联能不能把我们送回中国?” 毓嵒想了半天,据实以报,“有可能要送回中国。”结果宣统帝大怒,说,“我没想到我这样推心置腹地对待你,把你过继给我当皇子,你却想让苏联把我送回中国去受严厉的制裁!”可见一斑。
再后来,宣统帝受到了改造,回国之后也再也不提立嗣的事情了,只是他最疼爱的侄子还是这三个,尤其是毓嵒。据说后来《我的前半生》出版,宣统帝把稿费的一部分给了毓嵒、毓嶦、毓嵣三人,记忆中可能是一人100元,而毓嵒则给了双份,据说也代表着特殊的含义。
叹息的是,虽然宣统帝直到去世,没有再提到立嗣的问题,但是毓嵒则实实在在的在文革中被冠上了“皇子”、“继承人”的名号而遭到了不公平待遇,据说甚至因为这事把他的脑袋打出了血,让人唏嘘。
另外有人说,宣统帝把谭玉玲的骨灰交给了毓嵒,这是立其为嗣的铁证,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我个人也认为如果宣统帝立嗣,一定会立毓嵒,但是我并不认为骨灰一事和这事有关,为什么呢?需要讲一下谭玉玲骨灰的传递。
谭玉玲病逝的时候,宣统帝让两个人穿了重孝充当“孝子”来跪灵,是毓嵒和溥偀。到了1945年满洲国垮台时,一片混乱,“内廷学生班”的其他同学在班长溥俭的带领下从大栗子沟往长春逃,到了长春之后,溥俭将谭玉玲尸骨火化带回北京。溥俭是惇王府的,自然回到惇王府本亲家,于是这个骨灰就带入了毓嵒其叔父溥修所住的南官房十二号。1959年,毓嵒把骨灰送给宣统帝,后来因为李淑贤忌讳,把骨灰又“退回”给了毓嵒而已。

这就是没头没尾的第四次“立嗣”。这次立嗣的特点是选择度极小,宣统帝当时只是在身边的侄子中进行的选择,而且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从宣统帝被特赦之后,再也没有提到立嗣的问题,使得毓嵒的身份十分暧昧,也算是一段公案。
简单来说,毓嵒的确是宣统帝“曾经”立的嗣,但是这个“立嗣”在后来是否还有意义,就两说着了,至少在当代的近派宗支后裔里,对于毓嵒的身份具有比较大的争议。不过我私人猜测,如果真的让宣统帝立嗣,那么毓嵒还是极有可能的。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50:00 +0800 CST  
第十一篇——皇族的管理制度——“族”制

很多人初看皇族制度(注:靠谱的皇族制度)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正红旗第一族”或者“镶蓝旗总族长”等文字,十分不解。为什么皇族还有族长?这个族是怎么分的?这里大致讲一下清代皇族的“族”制。

清代皇族的“族”制,宗室、觉罗都有,这里我们只讲宗室的,同理可以推论觉罗的了。

清代宗室的“族”,和民间的“族”不大一样。清代各旗各哈喇都设有“族长”,不是官职,而是伇职,也就是无品的差事。各哈喇的族长一般由本哈喇有官爵并且年长有地位的人来出任,负责管理宗族事务。

与之相对的,清代宗室也有“族”,但是这个“族”,是清代皇帝人为划分的。清代规定,宗室以旗的左右翼来区分,各分20族。如由镶黄、两百、正蓝组成的“左翼”四旗,镶黄1族、正白3族、镶白3族、正蓝13族,一共20族。这些族,实际上就是以旗分为单位,把本旗的宗室进行“编组”,每个“组”,就是一个“族”,绝非一般人概念上“家族”的“族”。

清代规定,宗室按照旗分分成左右翼,各20族,每族设族长1名,学长(一作“教长”)1-3名。族长要做什么呢?一来是管束本“族”的宗室,二来是要为本“族”的宗室负责,同时在有需要的时候,为本“族”的宗室作担保人。而学长的任务,是辅佐族长。

在乾隆年间,又在远支宗室各旗加设了“总族长”,用以稽察本旗宗室,并且兼管本旗族长。之后,又区分了远支宗室和近支宗室,把近支宗室单设立了左翼2族、右翼4族,加设每族族长1名,学长2名。再到乾隆三十三年,又在盛京设立了宗室“族”制。

宗室的“族”制,实际上是因为宗室人口越来越多,需要有人管束,才逐渐建立的。一个清代宗室的一生,从出生报户口,到领钱粮,到结婚,到当差,都要跟本“族”的总族长、族长、学长有所联系。不过另一个方面,当本族出现事务,如诉讼、矛盾、非法行为,本族的总族长、族长、学长都要来管理,如果管理不力,自身也会受到处罚。所以,在文献上经常能见到族长或学长痛诉自己无官无职,很难管理宗室族人的情况,实在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不过相对的,清中后期开始,总族长基本是入八分的高等爵位出任,族长一般也是三品以上的宗室出任,稳定了其管理权力。并且可以跨旗出任,确保了人员。

晚清远支宗室在八旗中共有40族,一共有总族长16名,族长40名,学长68名。近支宗室左翼2族,右翼4族,一共6族,共族长6名,学长12名。

让我们来看看光绪三十四年的近支族长和远支总族长的情况,可以看出爵位高低以及跨旗出任的情况:

近支族长
左翼头族(镶白正蓝) 庆亲王奕劻(庆王大宗,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
左翼二族(镶白正蓝) 恭亲王溥伟(恭王大宗,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
右翼头族(两红镶蓝) 贝勒载涛(钟王大宗,右翼近支正红旗第一族)
右翼二族(镶蓝) 贝子溥伦(隐王大宗,右翼近支镶红旗第一族)
右翼三族(两红镶蓝) 贝勒载洵(瑞王大宗,右翼近支镶红旗第一族)
右翼四族(镶蓝) 镇国公溥堃(淳王大宗,左翼近支镶白旗第二族)

远支总族长:
左翼镶黄旗 镇国公毓岐(仪王大宗,左翼近支镶白旗第一族)
左翼正白旗 肃亲王善耆(肃王大宗,镶白旗第三族)
左翼正白旗 镇国公毓璋(和王大宗,左翼近支正蓝旗第二族)
左翼镶白旗 睿亲王魁斌(睿王大宗,正蓝旗第三族)
左翼镶白旗 不入八分辅国公毓森(恒王大宗,左翼近支镶白旗第一族)
左翼正蓝旗 豫亲王懋林(豫王大宗,正蓝旗第四族)
左翼正蓝旗 贝勒毓朗(定王大宗,左翼近支正蓝旗第一族)
左翼正蓝旗 镇国公溥植(履王大宗,左翼近支镶白旗第一族)
左翼正蓝旗 不入八分辅国公宪章(肃亲王善耆之子,镶白旗第三族)
右翼正黄旗 贝勒载润(惠王大宗,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
右翼正红旗 庄亲王载功(庄王大宗,右翼近支镶红旗第三族)
右翼正红旗 镇国公载泽(惠王小宗,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
右翼镶红旗 顺承郡王讷勒赫(礼王小宗顺承王大宗,正红旗第一族)
右翼镶红旗 贝子毓橚(成王大宗,右翼近支正红旗第一族)
右翼镶蓝旗 礼亲王世铎(礼王大宗,正红旗第四族)
右翼镶蓝旗 镇国公毓亨(慎王大宗,左翼近支镶蓝旗第一族)

简单一句话,清代皇族的“族”制,是以宗室、觉罗所在的旗分为依据进行划分的“管理小组”。当然,前提是读者您知道清代宗室是主要分配到下五旗,而不是什么“正黄旗爱新觉罗”。如果您这点常识都没有,请往回搜更基础的科普。又及,再来一句简单地话,宗室的这个“族”制,跟一般的“家族”、“氏族”、“族长”不能一体理解,只是个行政单位而已。

楼主 小粉虫虫  发布于 2020-06-17 12:51:00 +0800 CST  

楼主:小粉虫虫

字数:16641

发表时间:2020-06-17 20: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17 19:18:23 +0800 CST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