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处理回汉矛盾的几个启示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3:42:00 +0800 CST  


现在大家提起林公,都知道是虎门销烟的那位大英雄,也知道那著名的充满魔性的两句诗。


不过,这位禁烟英雄还干了一件不得了的事,那就是跑去后来因烟闻名的毒省,妥善处理了如今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敏感问题。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3:45:00 +0800 CST  
大清末年,毒省部分官吏因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袒汉抑回,致使矛盾扩大化,酿成了严重的仇杀事件。


后来,永昌(今保山)回民给帝都上访,于是,朝廷命令林公督办此事。


林公何许人也,号称“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身经百战,见的多了,中国哪个省他没有去过。


他一去毒省就给那群**官员传授一点人生经验,妥善处理了回汉矛盾,被朝廷加太子太保衔,赏戴花翎,正是印证了那句话,人啊,命运不可预料,一个福建人怎么就……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3:51:00 +0800 CST  
那么林公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姿势水平甚高的做法呢:


但分良莠,不论汉回


林公首先正确分析了前任官员处理矛盾不力的弊病,他指出“查汉而汉人目为护回,查回而回人又目为护汉,汉回各执一说,分辩不清”,类似于今天的粪青,上头觉得他们不对,他们就动不动喊“歧视”,这个问题最为严重。


对此,林公提出了“在弹压之使不妄动,化导之使不互疑”的方法,那么如何做到恩威并重还不起副作用呢?


林公分析,之前的那些官员都有“专指回民为匪”的民族偏见,奏折上此类“政治不正确”的用语无处不在,所以导致回民产生异心。


而林公自己则认为“回民固为凶悍,汉民亦属冥顽”,主张“窃思汉回虽气类各分,而自朝廷视之,皆为赤子,但当别其为良为匪,不必歧以为汉为回”,也就是只管你犯法不犯法,管你是汉还是回。


对此,林公首先不分汉回地招复流亡,并且要求汉回互保——
“汉回中各有绅衿耆宿以及掌教头人,责令于本处同类之中自相约束。又令各具互结,以回保汉,以汉保回,永禁侵陵,务敦和睦”。


更为重要的是,林公还指出,当时有些到处捣乱的“外匪”,就跟今天一些泼脏水、搅混水的境外敌对势力一样,冒充其它民族搞事,这些人必须予以清剿:
“须先除外匪,而内始可渐清。所谓外匪者,本系无籍游民,自称为回,而未必真回,自称为汉,而未必真汉。何处抢杀,即随何处助凶。此等匪徒,现在拿到即办,并处处严查保甲,务使无地容身。”


带着这样的思想,林公不仅清剿了“哨匪”,也平定了汉族地主武装的暴乱,避免了更大规模仇杀的悲剧,时人赞叹为“此亦古今用兵之一奇局也”。


可惜的是,后来林公没能继续在毒省干下去,以至于造成了长达十数年的动乱,云南人口更是滑坡式下跌到了三十万……


希望今天的人能够引以为戒。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4:07:00 +0800 CST  
附原文:
从云南永昌回民京控案看林则徐的民族政策 2015年第9期《福建论坛》·周雪香


林则徐纪念馆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4:11:00 +0800 CST  
附原文:
从云南永昌回民京控案看林则徐的民族政策


林则徐是晚清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点上的先贤,在上个世纪一度成为中国历史学界激烈讨论的热点。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对林则徐的研究虽有所沉寂,成果仍然不菲。尽管如此,学者在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后,提出应“进一步多方面、多角度研究林则徐”,如有关政治思想,“还可细化考察林则徐的吏治思想、民生思想、人才思想、执政思想、维护主权思想、华夷观、道艺观、道德观、民族观、世界观、自然观等”,“凡此都有进一步研究或再研究的空间和余地”。尤其是林则徐的民族观,已有的研究相对薄弱。林则徐晚年被任命为云贵总督,负责审理错综复杂的两起云南永昌回民京控案。通过考察林则徐对这两起京控案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其基本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


一、永昌回民京控案的缘由
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民族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常因日常生活细故,“始则口角,继则斗殴”。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回、汉互斗时有发生,“回民本护其同类,汉民又私设牛丛,分朋树党,积不相能,往往酿成巨案”。尤其是在云南西部地区,时人认为:“未有分门别户如我滇迤西之甚者。迤西之祸又莫甚於永昌,其事之奇而又奇,其祸之惨而又惨,实属创见创闻。
据永昌举人盛毓华撰《永昌汉回互斗案节略》,永昌府汉回互斗始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是年七月三十日,回民木老蛮等殴伤汉民张忠。当地汉民中多有烧香结盟为会者,是为香把会,张忠为一香头,“顷刻集数千人,布列城下,声言杀回。回民亦哗然而聚众”。后虽经汉回绅耆和解,冲突过程中,汉民杀死回民一人,回民亦杀汉民一人,府县始以人众姑弗究,后却以纠众滋事,置回民马四,木老蛮等於法;而张忠置不问。因是,回民之心愈怒,汉人之势愈张,“汉与回直冰炭水火矣”。
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在永昌府属保山县板桥村,汉、回因唱曲口角,香首万林桂纠集汉民拆毁回民清真寺,烧毁回民房舍,“回民财物之被抢劫,子女之被奸淫者,不可胜数”。回民张世贤、武生丁永年商议报复。五月二十五日,聚集回民一千余人,声言“不惹别处汉人,只与板桥万林桂等讲理”。当地官吏采取“助汉灭回”的政策,在官兵及练总沈聚成所率练丁的烧杀下,板桥村附近的回寨上村“百余户遂为赤地”;“外匪死者约有十余人,本处(八大营)回民被杀者不下三百人,八大营遂无噍类”。自是而后,祸愈大,仇愈深。七月,张世贤等复纠集千余人,沿途焚汉民二百余寨。八月,占据丙麻,去城仅六十里,城中震恐。迤西道罗天池、知州恒文与沈聚成等商议,以肃清内应为借口,九月初二日在永昌城内大肆屠杀回民,“火焰蔽天,人声震地,不辨昼夜者凡两越日;尸积而路填,血流而水赤……凡回民居皆为瓦砾场”。《永昌回民檄文》称,城中回民八千余丁口被“屠灭一空”。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6:39:00 +0800 CST  
二、但分良莠,不论汉回
林则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十七日到昆明上任。当时,汉、回“甫息交锋”,“然人怀报复之心,动即猜疑易起,而军少干城之用,久已经费难供”。通过分析,他认为:“此时断不可再行用兵,致滥杀而转滋借口……若必一时穷治追溯搜查,则查汉而汉人目为护回,查回而回人又目为护汉,汉回各执一说,分辩不清。治丝而棼,终非了局。”他认为“目前所最亟者”,“在弹压之使不妄动,化导之使不互疑”。“弹压”与“化导”相结合,是林则徐处理汉回互斗的基本方针。
如何贯彻“弹压”与“化导”相结合的方针呢?针对“前此节次用兵,皆称剿办回匪而未尝及汉民者”的民族偏见,林则徐提出:“窃思汉回虽气类各分,而自朝廷视之,皆为赤子,但当别其为良为匪,不必歧以为汉为回。”他在家书中对“专指回民为匪”提出不同的看法:
从前入手时,原不必专指回民为匪,今中外并为一谈,滇中有折,注语上无不曰回匪,曰回务,若有回而无汉也者,若汉人中无匪也者。及奉上谕,无不照折声叙,无怪回人不服。
林则徐认为:“回民固为凶悍,汉民亦属冥顽。”因此,他提出应该以封建法制为标准区分“良”、“匪”,而不是以民族为标准,即“安分者即为良,生事者即为匪”。“但别良匪,不论汉回”,成为林则徐处理汉回互斗的总原则。
林则徐运用上述原则和方针,采取“添卡兵以防游匪,清田产以复流民”的系列措施,以恢复云南的社会秩序。
清产招复。林则徐下令各地文武官员,“将永昌、顺宁等处,无论绝产逃产,官为悉数清厘,无论汉民回民,官为设法招复”。他希望通过清厘田产,招复流亡,“使知相安则乐利有余,相仇则身家两失。
汉回互保。“汉回中各有绅衿耆宿以及掌教头人,责令于本处同类之中自相约束。又令各具互结,以回保汉,以汉保回,永禁侵陵,务敦和睦。”对于已“议立章程,交相保护”的善良绅士,林则徐“即先给予奖赏,以树风声。
弹压巡防。林则徐认为:“汉回彼此报复,皆起于仓猝之间,往往因游匪外来,遂成乌合之势。回、匪合则汉村倏为灰烬,汉、匪合则回寨立见摧残。”因此,缉拿匪类,“须先除外匪,而内始可渐清。所谓外匪者,本系无籍游民,自称为回,而未必真回,自称为汉,而未必真汉。何处抢杀,即随何处助凶。此等匪徒,现在拿到即办,并处处严查保甲,务使无地容身”。另一方面,鉴于“保山难回逃出,其遗产率被汉人占种,秋收在迩,劫夺堪虞”,林则徐下令“于紧要处所皆须多留兵弁,防范稽查,仍严饬带兵各员妥为约束,不得借端生事”。
在采取措施恢复社会秩序的同时,林则徐为了弄清云南迤西一带汉回互斗的来龙去脉,“确究真情”,撇开先前在事文武,派新任迤西道王发越、文山县知县陆葆及原来未曾经手该处军务的普洱府同知耿麟(委令署理顺宁府篆)等,“一同密察情形据实禀复”。经过明查暗访和王发越等人的禀报,林则徐认识到迤西回汉互斗的起因、性质及京控案的复杂性。他认为:“缘汉回积仇已久,累世各不相能。溯查道光元年、十三年、十九年,皆有奏办两造械斗焚杀多命之案,第尚不至如此次之甚”;“汉回构衅,不过民与民仇,迨至纠众抗官”,才应视为谋逆。就赴诉一事而言,“则原告无非理直,被告无非理曲,剖断似极不难。而统全案之原委而言,则此造直中有曲,彼造曲中有直,纠缠实为不了。 盖一仇即有一报,而所报偏非所仇。昆冈之玉石俱焚,城门之池鱼殃及,凶顽煸毒,而良善受灾,事之不平,固莫有甚于此者”。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7:29:00 +0800 CST  
两起京控案的原告丁灿庭、杜文秀等分别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月十七日和十一月初三日由部咨解到云南,林则徐随即下令“提被告人证解省以凭质讯”。因“原呈所列被证,自百余名至二百余名不等,人数太多,势难尽行提解”,下令道府等“分别首要次要,其于控案情节无甚关系者,只须就地取供,汇送核办。惟被回民呈内指系香匪串谋灭杀无辜者,不能不提至省城,与原告质对虚实。
十一月二十九日,永昌府县会营带兵押解京控案人证周曰庠等九名,至离城四十里之官坡,被保山哨民劫去,清兵军械马匹被抢夺一空。次日又拥入城内,焚烧保山县署,劫狱放出哨匪,刚招复之回民百余人被搜杀无存,另有多名在府应试的腾越回童被杀。自镇道府县以及各委员,皆被困窘在城,限其米粮,断其文牍。林则徐认为,“该处哨匪如此不法”,“与反叛何异”,“若再化大为小,不独永昌竟成域外,而凡汉回匪类,孰不恃居边远,群起效尤”。另一方面,“查知回民现亦四处纠党各图报复,若再互相仇杀,祸患更必蔓延”。因此,“须得多调重兵,方足以示弹压而资剿办”。他调集约八千名官兵以及少数民族的练勇,分由东、西两路前进,“以期夹击”,并亲赴大理府驻扎督办。与此同时,鉴于“目前哨匪联为一气,良莠不分,若概予征剿,恐胁从者自知不免,亦复相率抵敌,碍难办理”,因此,林则徐实行政策攻心战,与云南巡抚程矞采会同先行发出《为明示顺逆利害俾知输诚悔罪以免玉石俱焚告示》,遍贴晓:附近各村汉民,如不敢附和,“断不波及”;即先已被胁勉从者,但能悔罪输诚,“尚可稍为末减”;其心存悔惧,不敢始终怙恶者,须将“首要人犯迅速自行缚颈,以正刑诛”。若逐一遵行,“则或网开一面,免致尽数歼除”,“若仍冥顽不灵,罔知利害,则大兵一到,惟有痛加剿洗,谁能曲予保全”。同时,不准回民“乘势复仇”。
林则徐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正月十九日由昆明出发前往大理,途中获报:赵州弥渡地方,“内外匪徒勾结滋事,连日焚杀掳抢,且敢围署伤官”。林则徐调集二千余名官兵先往剿捕,“统计烧毙歼毙约有四五百名”,阵前生擒及逸出被捕获一百余名。弥渡是当时迤西贸易中心,“烟户本极稠密”,为免“良民惊悸”,“玉石俱焚”,林则徐在用兵之前,“先期示谕,各村良民,只须闭户自守,概不株连……而凡妇女老疾幼稚,均派兵妥为护出,免其转徙颠连。”用兵之后,亲历查视,下令“确查被烧受害,果系赤贫者,酌量给予抚恤”。林则徐对平民百姓的体恤、保护,深得百姓的拥护,“男妇老幼,沿路俯伏叩头,以为解其倒悬之厄”。
镇压了弥渡回民抗官事件后,林则徐由大理移驻位于永昌出入咽喉的永平,“既督入哨之官兵,并缉行劫之回匪”。保山自发告示之后,原被拆断的澜沧江桥板片已经铺平,文报不敢阻留。大兵临境之际,城乡绅士耆民“亟与各哨逐加讲解,咸知凛畏兵威,只求遵示办理”,先后献出匪犯130余名。林则徐遵守告示承诺,“未便遽加剿击”,而是明查暗访,且多遣文武员弁搜捕案犯。前后获、献各犯共430余名,讯明情节轻重,分别定拟,其中问拟凌迟斩绞者145名,发遣军流者188名,即至轻亦问徒杖。 查办保山哨匪后,林则徐乘势下令搜捕窜扰各地的“余匪”,“即皆宣布示谕,以所办但分良莠,不论汉回”,先后捕获数百名拒敌官兵、焚杀抢劫、掳掠妇女的罪犯,分别情节轻重审明定拟。在这场军事行动中,林则徐未经大规模流血而平定了保山数十万汉族地主武装的暴乱,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汉回仇杀,客观上有利于人民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人赞叹为“此亦古今用兵之一奇局也”。道光帝以林则徐“调度有方”,加议“太子太保”的头衔,并赏戴花翎。


林则徐于五月下旬返抵昆明,会同云南巡抚程矞采等继续审理回民原控两案。经查核,原呈情节“有实有虚”,如所称城内被杀八千余人,林则徐查核户口底册,认为应是四千余人。两案所控之人,除相同者不重计外,合共指控207名,其中已办罪者66名,余则有实有虚,“且当堂将所控之人提与各原告质对,多不相识,并有其人早已亡故及出外多年者,亦皆混列在单内”。类似不实之处,还有一些,“本应照申诉不实律定拟,姑念伊家均已被害,情殊可悯,应请从宽免责处”。对于陆续捕获之被控人犯,经讯明,确有罪行者,分别处以斩绞遣军;余则分别释回本籍管束。“至其控呈之外,有实曾戕杀回民而该原告转未控及者,亦先后并获多人,俱讯明正法,统归入哨匪案内录供报部。”对于两起京控案,林则徐总结道:
总之,数年来永昌之案,汉回各有曲直。汉人之逞忿于回者,莫甚于二十五年(1845)九月初二日之事,而回人之逞忿于汉者,前后并计,实亦厥罪惟均。此次将哨匪办至四百余名,回民皆已心服。而回匪之流毒各处,先前拒敌官兵,近时劫杀商旅、掳掠妇女者,亦经拿获惩办,不但汉民心服,即各处回教中之良民,亦谓匪类既除,伊等免累,咸知感激。是此番但分良莠、不论汉回之办法,似有明效大验。

楼主 汉族精神领袖  发布于 2017-12-08 17:29:00 +0800 CST  

楼主:汉族精神领袖

字数:5562

发表时间:2017-12-08 21:4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10 18:45:32 +0800 CST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