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吧,不是“赞美儒家吧”,兼听则明,思辨出真知,而已...

儒学,必然扼杀言论自由!


《礼记·四诛》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巧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就让人们组建反对党,抨击执政党,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自由,消弭于无形...


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巧以疑众,杀。”就从“消极自由”的层面,直接干预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令人民的生活自由经常性地受到威胁。(同时也扼杀了科学理念、科技创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遏制创新创造...)


“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言论自由的可能性,舆论监督云云,也便宿命般的梦想不及。(同时也扼杀了逻辑思辨。而逻辑与科学则是所有文明进步的动力,这就是儒家历史内衰外辱的主因--愚民弱民。)


“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就直接粗暴地摧残了宗教和信仰的自由,这是连“裁判”都省略了的对异端的迫害。


-------------------


宋儒禁书焚书--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文献的巨大破坏与伤害

禁书非自宋始,尊儒亦非自宋始;但为了尊崇儒教而禁毁其它学说之举,却始于宋代。

从思想史上看,宋朝正处于儒家学说重兴的重要时期。五代以后,思想界一扫汉魏以来群儒衰微、释老风行的局面,诞生了汇聚佛道两家学说的新儒学——理学,先后出现了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大师。两宋的儒学一直处于支配地位和上升阶段。在宋代官、私、坊所刻印的大量图书中,绝大部分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意识形态——儒经和正史,为使儒家经典得以精刊细校,两宋统治阶层“虽重有所费不惜也”(宋高宗语,见李心传《朝野杂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钱。

在这种形势下,赵宋统治者一方面不惜工本地大量刻印儒经和正史,另一方面对一切异端思想则严加禁毁。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朝廷下诏:“诸子百家非无所长,但以不纯先王之道,故禁止之”;那些专供晚进小生“文场剽窃之用”的“程文短晷”,只有经国子监严格审查过的才可印行,“余悉断绝禁弃,不得擅自买卖收藏”(《宋会要辑稿》165册)。这是一道非常严刻的禁书令,竟然把诸子百家之书统统列成了禁书。

更有甚者,为了纯正经术,“专以语孟为师,以六经子史为习”,就连陶潜、李白、杜甫都被列入了异端,士大夫“传习诗赋”也要定罪。据叶梦得《石林燕语》记:“政和末,李彦章为御史,言士大夫多作诗有害经术。自陶渊明至李、杜,皆遭诋斥。诏送敕局立法。何丞相执中为提举官,遂定命官传习诗赋杖一百。” 李、杜、陶潜遭了禁,作诗也要打板子,这样地维护儒学正统,可以说发展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了。

至于那些鼓动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的书籍,则更是禁毁对象了。北宋徽宗年间,政治腐败,民间出现了利用宗教舆论进行宣传的印刷品。崇宁三年(1104)湖南出现了《佛说末劫经》,“言涉讹妄,意要惑众”;政和四年(1114),开封发现了伪撰的《太平纯正典丽集》,河北也在暗地流行“传习妖教”的经文。统治者如临大敌,连下严旨:“速行禁止”,“缴纳焚讫”,“当官弃毁”,“根究印撰之人”(同上)。

赵宋统治者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军国大事只能是上层统治阶层内部的事,人民根本无权过问;一旦有人敢于撰文著书议论国事,便是“肆毁时政、摇动众情、传惑天下”的“奸妄小人”,就要“严行根捉”。南宋的一位臣僚在一份得到皇帝批准颁行的奏章中说得很明白:“朝廷大臣之奏议,台谏之章疏,内外之封事,士子之程文,机谋密画,不可泄漏”;如果有人敢把这些内容“传播街市,书坊刊行,流布四远”,就要“严切禁止”,所刻书籍也要“当官焚毁”。可见在国防机密幌子下颁行的禁书令,很大程度是为了防范下层人民的。

尤其在赵宋统治者苟且偷安、投降卖国的时候,就更需要大兴禁书之举,以掩盖自己的行径,压制人民群众的抗议呼声。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宋的大奸臣秦桧。史载,秦桧“赞成和议,自以为功。惟恐他人议己,遂起文字之狱,以倾陷善类”;图书文字“凡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讳者”,都在禁毁之列(《廿二史札记》卷十六)。这样的禁例只能说是在民族斗争背景下对人民群众的一种镇丄压。

宋代除政丄府大规模的禁书焚书之外,一些权臣还依杖权势,肆意禁毁文籍。其中最典型的是秦桧“禁野史”之举。据《宋史·秦桧传》载,秦桧曾以“私史害正道”为名,多次“乞禁野史”。为强行此道,动辄便将民间藏书家“所藏书万卷焚之”。宋人王明清曾叙述了家藏野史的遭遇:在“野史之禁兴,告讦之风炽”的形势下,其父王銍所著的《国朝史述》以及史稿杂记,均被迫交纳给秦桧,“悉化为烟雾”(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挥麈后录》卷七)。秦桧所禁者还不仅限于野史,就连日历、起居注、时政之类的官方档案文件,“稍及于己者,悉皆更易焚弃”(《挥麈后录》卷一)。秦桧之举无疑是宋代当朝史料的一次浩劫。


综上所述,外加儒家有作假传统,由此就能够推测被当代人们所看到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记载”能有多少是“真本”了。

楼主 静虚散人  发布于 2016-12-14 10:11:00 +0800 CST  
儒学泛滥导致宋明清文字狱频发原因探讨


儒学以及被儒学洗脑的人必然不善于论证讲理,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极其低下,除了背书就难有什么逻辑论证。遇到理念不同之人,在没有能力说服对方的情况下,就只好依靠强权从肉体上消灭他们了。

国史上的文字狱频发,可以说是始于儒学泛滥的宋,爆发于儒学是“唯一高考必修”的明、清。这是因为帝王以及官僚权贵都被儒学洗了脑,从而丧失了思辨能力(或思辨能力极其低下),但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就只有将“异己思想”扼杀于萌芽之中,由此,通过文字狱禁锢思想就只能成为必然。

文字狱在宋以前很少,而随着儒学泛滥、国人受儒家毒害的日益加深,文字狱爆发频率、规模日益加强。甚至可以说文字狱始发于宋,登峰造极于明清。

这里应该有一条相对清晰的趋势线,汉唐是中国除先秦之外文化上最为开放、儒学影响最为薄弱的时代。这时儒学刚被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强制推行,还没有深化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只是官僚群体被逐步儒化,因此这时以及之前文字狱相对很少,尽管因言获罪也有,但性质、频率、规模都与后期宋明清文字狱有极大差别。

被儒学洗脑的人都具有如下特点:
1.逻辑思维能力极其低下,除了背书就难有什么逻辑论证。
2.言谈行为具有极强的情绪化破坏性戾气,极易陷入不管对错利弊的情绪化对立。
3.高唱脱离现实的道德高调并丧失功利性趋利避害的人之生存本能,由此害人害己。

楼主 静虚散人  发布于 2016-12-14 10:12:00 +0800 CST  

楼主:静虚散人

字数:2608

发表时间:2016-12-14 18: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15 12:49:00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