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锡良:为什么说儒家文化就是腐败文化?

有一次儒学研讨会,有一个年轻的学者发言说:所谓的儒家文化,其实就是腐败文化,一鸣惊人,看似偏激,其实细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
我完全赞同这个判断。其实,我这里论及儒家文化就是腐败文化,还不是最坏的评价,中国最坏的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最坏的文化是法家的那一套严刑峻法、法、术、势、告密、阴谋那一套统治方式,才是最可怕的。因此,如果说法家文化是恐怖文化,那么,儒家就是腐败文化。恐怖文化是血腥的,腐败是文化幽暗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政治文化数千年来,就是“外儒内法”,恐怖文化与腐败文化互相利用,互为表里。构成中国千年来奇特的政治文化。
法家要维持的统治秩序就是中央集权体制,皇帝家天下,统治秩序就是一手遮手,无法无天,血腥暴政。但是,这样的血腥残暴常常激起平民百姓的激烈反抗。秦王朝,二世而亡,就是因为赤祼祼的血腥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云集天下。因此,这种统治格局要得以维持下去,就必须要有儒家的装饰配合。让儒家来愚民,然后让愚民归顺驯服。儒家的特点是自己不直接建立王权,而是去为王权做装饰工作。也就是自己不建房子,而是四处找那些已经建好的房子,然后找到房东去替他装修裱糊。儒家不认权力来源的正当性,只认成败。如果你能够不择手段,把那个宫殿建起来,他就会主动找到你,为你歌功颂德。然后收取装修费。这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应试中举,然后入朝为官,世代不绝。所以说犬儒是没有定见的,怎么都可以,只要你肯扔下骨头,我就前往。因此,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罪恶,儒家其实还不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没有儒家这个老二的作用,黑社会老大其实维持不了几年的。无论秦始皇暴政,还是马克思加秦始皇的“文革”,其实都是短命的。一种血腥的罪恶,如果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人们的感觉就不同了。这就是愚民的效应。中国,至今还有那么多人陷入在儒家的漂亮言辞中不能够自拔,可见,儒家愚民的成效真是功在千秋。
儒家文化的腐败特性其实首先是其核心价值观决定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官本位,官本位的重要特征就是身份社会与等级制度,身份与等级的后面就是特权,而特权就是腐败的另一种说法。儒家文化不追究权力来源的合法性,只承认权力的现实性,为特权大开方便之门。所谓“仁者爱人”,其实也是爱有等差的。在这种文化里,强调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出身门第与血统做到安份守已,并且要认命。即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个观点就是说,凡是死了的都是命中注定,凡是大富大贵的,都是上天的旨意。推测起来其实是很可怕的。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因为,如果用这个来解释世界,那么就不可能会有什么正义、公正可言。李刚的儿子撞死了女大学生,那不是李刚儿子的过错,而是这个女大学生的命中注定的。那些依靠贪污腐败而得到的大富大贵,也是上天的旨意。总之,无所谓是非黑白,一切都以现实为标准。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也是一种为官之道。昨天的乞丐,今天成了皇帝,我们就承认你为天子,就拜你为万岁。在这里什么天理良心正义,统统是多余的。
因此,这种所谓的“仁爱”必然是假仁,假爱。有时在体制内,在熟人圈子里,还好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变得不可理喻,残酷无情。
用儒家文化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结果其实人们也已经看到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腐败史。鲁迅说这是吃人的历史,其实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二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也有几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所谓清官,一是包拯,二是海瑞。其实分析起来,除了传奇与传说外,多少都有点变态心理。中国的封建王朝,从来都给官员的俸禄定得很低,而官员的家族又是那样庞大,加上同僚之间的迎来送往,妻妾成群。在仕途上,对下级要封赏,见上级要行贿,左右的利益还要摆平,甚至去宫中见个皇帝,还要一路打点,数目简直有如天文数字,每一种都要花钱,那点微薄的薪俸怎么可能经得起这翻折腾?因此,剩下一条路就是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否则就要像当年明朝的清官海瑞那样虽然身为大员,却过得像个乞丐一样。这样的例子只能够是极个别。是王朝装模作样,树立典型用的。那是当不了真的。就像后来伟人要树立雷锋一样。其实都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真实的情形其实就是无官不贪。因为规则摆在那里,不贪,你就混不下去,不贪,你就难以为继。甚至贪污受贿的力度不太够,都会遭来横祸。因为,你贪污受贿来的钱财不够多,打点力度不够,因此,你官场上的人脉不够深,第一个被以贪污受贿罪打进牢房的可能就是那个相对较为清廉的人。因为,你想独善其身,必定会破坏了官场规则,大家屁股上有屎,就数你干净,大家感觉到最大的威胁就自然是来自你了。

据说,当年满清功臣左宗棠平定新疆之乱,功德圆满而归,受光绪皇帝召见,却迟迟数月留在京城而见不了。因为,见皇帝要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还要先交几十万两银子,结果相对清廉的左宗棠一时捉襟见肘,打了胜仗受皇帝召见,要见个皇帝,竟然成为骑虎难下的尴尬之事。其实,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官员的开销无不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这种体制设置,其实明摆着就是要你用手中的权力去行贿受贿,巧取豪夺。在为上级敛财的同时,屁股上还不干净,稍有不慎,就成为别人拿捏的把柄,就那样变成了贪官污吏,受万人唾弃。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是无官不贪的。即使像那个民族英雄林则除即使在被贬去新疆伊犁的路上,也不忘记一路搜刮钱财。这是封建王朝官员活命的唯一之道。如果一个官员见了上司总是拿不出钱来贿赂,那么他在官场上就前途叵测,凶险难料了。而要拿出巨额钱财来行贿受贿,除了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之外,还能够有别的办法吗?
中国的皇帝的生存,历来靠两种人,或者说中国的皇帝需要两种人,一是能够替他做事的,这种人能够升迁的可能性很少,但是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为了自己的皇位能够坐得稳当,这种能够死做事的人自然也是不能够少的。但是,仅有这种人,皇帝的享受无法实现,做皇帝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江山那么稳固,但是自己没有享受与乐趣,稳固也没有意义。因此,皇帝还需要有一种会逢迎拍马、猜测上意,同时投其所好的人。这种人就是和珅式的贪官,而且这种人得势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在腐败的天地里有滋有味地活着。皇帝常常喜欢贪官而不喜欢清官,因为,贪官可以让自己开心,可以让自己的欲望得到实现,同时贪官因为自己屁股上有屎,因此,也更为听话驯服,这是任何封建统治者都喜欢的人物。
所以说儒家文化的腐败其实是其文化的价值内核所决定的,这与个人的好与坏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儒家所维护的封建王朝,本身就是腐败王朝。这是他们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因为这种权力中没有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不存在什么权为民所赋,也就不可能权由民来监督的问题。在儒家所极力鼓吹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中,一切都早已决定了。
什么叫“腐败”?一般解释就是:“指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指人的思想陈腐或行为堕落。”好的制度让鬼变成人,坏的制度让人变成鬼。当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回归不到“权为民所赋”的时候,那么要想达到“权为民所用”,即“为人民服务”其实就是空话一句。
儒家文化追求的身份等级制度,化成现实中的行为就是表现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即使娃娃开始读书,就被灌输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价值理念。在中国这个民族,人们常常感叹,即使是做乞丐也要学会跑在前面。因为跑在前面的乞丐常常得到就比较多。受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追求终身不过是“升官发财”四个字。不但要升官,而且要升大官,不但要升大官,而且升的速度还不能够太慢。不但要发财,而且要发大财,并且发财的速度不能够太慢。这种“升官发财”的梦想,实在是儒家文化逼出来的。因为在等级森严的儒家伦理里,人,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有价值的只是你身上的官位符号。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价值与尊严,只有人身上附着的那些符号才是有价值的。在中国社会,数千年来的规则无非是“贫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小官不与大官斗”,这几乎就是中国的千年规则。因此,要想不受人欺负,少受人侮辱,就得尽快爬上去,尽快发达起来。中国历史的上那些经典故事,最让中国人过瘾的无非有两类,一是才子佳人型。这类故事,常常情节雷同,但是也是最受欢迎的。即穷才子遇到富佳人,富佳人父母嫌贫爱富,不肯将女儿嫁之,穷才子上京赶考,一举中了状元,大富大贵抱得美人归,大大出他一口鸟气。另一类就是《赵氏孤儿》型,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被富贵人家欺负,孩子历尽千难万阻,艰难曲折,终于“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因此,好好地报了一仇。这种戏曲千百年来,在中国传唱不绝,一直到今天,《赵氏孤儿》电影与现实版还在中国社会上演。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谈到河北大学李刚案时说,要是被李刚儿子撞死撞伤的人家是一个比李刚家实力更雄厚的人家,那就有好戏看了。确实,如果这样,那就是中国当代的《赵氏孤儿》了。
中国最腐败的网站制造恐怕要算孔子学院的网站了。3500多万元的巨额投资,就建了那么一个网站,并用数以千亿计的钱财去建那些孔子学院。每个投资都是巨大的黑洞。至今这种耗费民脂民膏的行为既无监控,又无帐目。找个名目就任意挥霍纳税人的钱财。
儒家文化的腐败特性千年不绝,不是靠几个圣人谈点修身养性的道理,就能够改变的。当今中国重新尊孔,重兴国学,其实就是想保留住腐败的体制,官二代,富二代地生活在权力所带来的腐败中,并且将腐败通过海外为数众多的“孔子学院”传播到全世界,使有中国特色的腐败黑遍全球。

楼主 专打黑狗2  发布于 2015-06-05 16:20:00 +0800 CST  

楼主:专打黑狗2

字数:3777

发表时间:2015-06-06 00: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19 10:26:52 +0800 CST

评论数:2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