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晋书高祖本纪 前期事迹略考



感谢吧友制作的图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3:58:00 +0800 CST  

史书记载的事情不一定是史实, 特别反映在晋高祖本纪上面, 其记载的梁晋争霸事迹和其他史料冲突很大。现试略举一二以考辩。但晋高祖本纪仍然是相当珍贵的史料, 由于后唐史料讳败为胜, 如王瓒传中丝毫不提其在潘张击溃晋人主力的事迹, 明宗本纪中更将明宗所有败绩刻意抹去, 晋高祖本纪中, 保留了明宗数次陷入败局的事实.....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3:59:00 +0800 CST  
旧五代史 晋书高祖本纪
【天佑十二年,庄宗并有河北之地,开府于邺,梁遣上将刘鄩以兵五万营于莘。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阵,多为鄩所掩。帝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卒全部伍而还。庄宗壮之,拊其背曰:「将门出将,言不谬尔。」因颁以器帛,复亲为啖酥,当时以为异恩,由是知名。明年,鄩兵阵于莘之西北,明宗从庄宗酣战。久之,尘埃四合,帝与明宗俱陷阵内,帝挺身跃剑,反复转斗,行数十里,逐鄩于故元城之东。是日,鄩军杀伤过半。】
看上去很合理.....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02:00 +0800 CST  
但一对比唐书庄宗本纪, 就极其诡异了


【天佑十二年....... 是月,刘鄩潜师由黄泽西趋晋阳,至乐平而还,遂军于宗城。初,鄩在洹水,数日不出,寂无声迹。帝遣骑觇之,无斥候者,城中亦无烟火之状,但有鸟止于垒上,时见旗帜循堞往来。帝曰:「我闻刘鄩用兵,一步百变,必以诡计误我。」使视城中,乃缚旗于刍偶之上,使驴负之,循堞而行。得城中羸老者诘之,云军去已二日矣。既而有人自鄩军至者,言兵已趋黄泽,帝遽发骑追之。时霖雨积旬,鄩军倍道兼行,皆腹疾足肿,加以山路险阻,崖谷泥滑,缘萝引葛,方得少进。颠坠岩阪,陷于泥淖而死者十二三。前军至乐平,糗糒将竭,闻帝军追蹑于后,太原之众在前,群情大骇。鄩收合其众还,自邢州陈宋口渡漳水而东,驻于宗城。时魏之军储已乏,临清积粟所在,鄩欲引军据之。周德威初闻鄩军之西,自幽州率千骑至土门。及鄩军东下,急趋南宫,知鄩军在宗城,遣十余骑迫其营,擒斥候者,断其腕,令还。德威至临清,鄩起军驻贝州。
帝率亲骑次博州,鄩军于堂邑,周德威自临清率五百骑蹑之。是日,鄩军于莘县,帝营于莘西一舍,城垒相望,日夕交斗。

八月,梁将贺瑰袭取澶州,帝遣李存审率兵五千攻贝州,因堑而围之。冬十月,有军士自鄩军来奔,帝善待之,乃刘鄩密令赍鸩赂帝膳夫,欲置毒于食中,会有告者,索其党诛之。 】


【天佑十三年春二月,帝知刘鄩将谋速战,乃声言归晋阳以诱之,实劳军于贝州也;令李存审守其营。鄩谓帝已临晋阳,将乘虚袭邺。三月,鄩遣其将杨延直自澶州率兵万人,会于城下。夜半,至于南门之外。城中潜出壮士五百人,突入延直之军,噪声动地,梁军自乱。迟明,鄩自莘引军至城东,与延直兵会。鄩之来也,李存审率兵踵其后,李嗣源自魏城出战。俄而帝自贝州至,鄩卒见帝,惊曰:「晋王耶!」因引军渐却,至故元城西,李存审大军已成列矣。军前后为方阵,梁军于其间为圆阵,四面受敌。两军初合,梁军稍衄;再合,鄩引骑军突西南而走。帝以骑军追击之,梁步兵合战,短兵既接,帝军鼓噪,围之数重,埃尘涨天。李嗣源以千骑突入其间,众皆披靡,相躏如积。帝军四面斩击,弃甲之声,闻数十里。众既奔溃,帝之骑军追及于河上,十百为群,赴水而死,梁步兵七万歼亡殆尽。刘鄩自黎阳济,奔滑州。是月,梁主遣别将王檀率兵五万,自阴地关趋晋阳,急攻其城,昭义李嗣昭遣将石嘉才率骑三百赴援。时安金全、张承业坚守于内,嘉才救援于外,檀惧,乃烧营而遁,追击至阴地关。时鄩败于莘县,王檀遁于晋阳,梁主闻之,曰:「吾事去矣!」】


【天佑十四年二月,帝闻刘鄩复收残兵保守黎阳,遂率师以攻之,不克而还。 】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08:00 +0800 CST  
旧五代史 晋书高祖本纪
将双方的决战故元城之战, 放了在"明年" , 即天佑十四年,
但双方的决战其实是在天佑十三年, 即上文"啖酥事件"发生当时..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11:00 +0800 CST  
其实就连 "啖酥事件" , 也有很多疑点:
十三年二月,"鄩引兵突至清平,薄于城下。庄宗至自甘陵,兵未阵,多为鄩所掩。帝领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卒全部伍而还。庄宗壮之,拊其背曰:「将门出将,言不谬尔。」因颁以器帛,复亲为啖酥,当时以为异恩,由是知名。 "
按庄宗本纪, 天佑十三年春二月, "帝知刘鄩将谋速战,乃声言归晋阳以诱之,实劳军于贝州也;令李存审守其营。鄩谓帝已临晋阳,将乘虚袭邺。"
根本没有刘鄩突至清平的事件, 因为庄宗二月于贝州劳军
不过刘鄩的确有突至清平的军事行动, 但根本不是在天佑十三年春二月, 而是天佑十二年下半年的事
即是说晋书高祖本纪之所以一错再错, 源于他将本身放在天佑十二年下半年的事搬到天佑十三年春二月, 然后原本的"明年", 也是天佑十三年春二月至三月的事情...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26:00 +0800 CST  
刘鄩本传
清平之战:
八月,末帝赐鄩诏曰:「阃外之事,全付将军。河朔诸州,一旦沦没,劳师弊旅,患难日滋,退保河壖,久无斗志。昨东面诸侯,奏章来上,皆言仓储已竭,飞挽不充,于役之人,每遭擒掳,夙宵轸念,惕惧盈怀。将军与国同休,当思良画,如闻寇敌兵数不多,宜设机权,以时翦扑,则予之负荷,无累先人。」鄩奏曰:「臣受国深恩,忝兹阃政,敢不枕戈假寐,罄节输忠。昨者,比欲西取太原,断其归路,然后东收镇、冀,解彼连鸡,止于旬时,再清河朔。岂期天方稔乱,国难未平,才出师徒,积旬霖潦,资粮殚竭,军士札瘥,切虑苍黄,乖于统摄,乃询部伍,皆欲旋归。凡次舍经行,每张犄角,又欲绝其饷道,且据临清。才及宗城,周阳五奄至,骑军驰突,变化如神。臣遂领大军,保于莘县。深沟高垒,享士训兵,日夜戒严,伺其进取。侦视营,兵数极多。楼烦之人,皆能骑射,最为敌,未可轻谋。臣若苟得机宜,焉敢坐滋患难。臣心体国,天鉴具明。」末帝又遣使问鄩决胜之策,鄩曰:「臣无奇术,但人给粮十斛,尽则破敌。」末帝大怒,让鄩曰:「将军蓄米,将疗饥耶?将破贼耶?」乃遣中使督战。鄩集诸校而谋曰:「主上深居宫禁,未晓兵机,与白面儿共谋,终败人事。大将出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机制变,安可预谋。今揣敌人,未可轻动,诸君更筹之。」时诸将皆欲战,鄩默然。他日,复召诸将列坐军门,人具河水一器,因命饮之,众未测其旨,或饮或辞。鄩曰:「一器而难若是,滔滔河流,可胜既乎!」众皆失色。居数日,鄩率万余人薄镇、定之营。时鄩军奄至,上下腾乱,杀获甚众。少顷,晋军继至,乃退。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33:00 +0800 CST  
刘鄩魏州战役最初是可圈可点的, 利用持久不战来欺骗敌人, 再发动突袭, 事实上末帝在八月清平之战见到战果后, 也不再派人迫刘鄩出战,以前一直说末帝迫刘鄩出战, 结果被打爆, 是不靠谱的说法, 因为刘鄩是被敌所欺出战而中伏大败, 双方心理战相当精彩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08 14:36:00 +0800 CST  
二, 胡柳坡之战
胡柳坡之战这战可谓晋书高祖本纪争议最大的一战, 因为对石敬塘, 乃至于他的上司, 李嗣源后半段有没有参战, 有两派说法, 一派是这样的:
李嗣源打到一半先溜了
旧五代史 唐书 末帝纪
【庄宗与梁军战于胡柳陂,两军俱挠,帝卫庄宗夺土山,摧骁阵,其军复振。时明宗先渡河,庄宗不悦,谓明宗曰:「公当为吾死,渡河安往?」明宗待罪,庄宗以帝从战有功,由是解愠。 】
通鉴
【李嗣源与李从珂相失,见晋军挠败,不知王所之,或曰:「王已北渡河矣。」嗣源遂乘冰北渡,将之相州。是日,从珂从王夺山,晚战皆有功。甲子,晋王进攻濮阳,拔之。李嗣源知晋军之捷,复来见王于濮阳,王不悦,曰:「公以吾为死邪?渡河安之!」嗣源顿首谢罪。王以从珂有功,但赐大钟酒以罚之,然自是待嗣源稍薄。 】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14 16:54:00 +0800 CST  
另一派则宣称李嗣源, 石敬塘不只参战, 而且是胜负关键


晋书高祖本纪
十五年,唐军拔杨刘镇,梁将贺瑰设伏于无石山,明宗为瑰所迫,帝为后殿,破梁军五百余骑,按辔而还。十二月,庄宗与梁军大战于胡柳陂,众号十万。总管周德威将左军,杂以燕人,前锋不利,德威死之。庄宗率步众五千,固守高陵以避敌之锐。明宗独完右广,伏于土山之下,顾谓帝曰:「梁人首获其利,旌旗甚整,何计可以挫之?」帝曰:「腊后寒如此,出手堕指,彼多步众,易进难退,莫若啜糒饮水,徐而困之。且超乘徒行,其势不等,一击而破,期在必胜。」明宗曰:「是吾心也。」会日暮,梁军列于平野,五六万人为一方阵,麾游骑以迫唐军,帝曰:「敌将遁矣!」乃请明宗令士整胄,宽而罗之,命左射军三百人鸣矢驰转,渐束其势,以数千骑合之。迨夜,旌旗皆靡,而一角先溃,三面踵之,其牙竿相击,若火爆之声,横尸积甲,不可胜计。由是梁人势削,庄宗进营德胜渡。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14 17:02:00 +0800 CST  
最奇怪的一点是, 两位当事人, 即李嗣源和李存勖本传, 也没有交代过此事....
因此包抬司马光在内的大部份人, 都认为李嗣源的确半路脱逃。
因为如石敬塘传中所言,李嗣源立下如此大的功劳, 不可能不为李嗣源和李存勖传记载.....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20 20:21:00 +0800 CST  
不知道如何回应楼上的keiji兄了
我个人还没有表达任何意见, 他就将我想说的话说完了
我是赞同司马光的说法的
(司马光的说法, 请见上文通鉴一栏) .....
总括一下, 就是李嗣源本传丝毫没有记载这份功劳, 而且庄宗本传也不见李嗣源的贡献, 反而在末帝纪中有李嗣源脱逃记载, 故李嗣源坐实阵前逃脱...

楼主 thomasyin35  发布于 2017-04-21 13:13:00 +0800 CST  

楼主:thomasyin35

字数:3696

发表时间:2017-04-08 21:5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7 17:57:53 +0800 CST

评论数:4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