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取平州小考及一宗冤案

平州位于今河北省卢龙县,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北省秦皇岛唐山两市大部。北接燕山,南濒大海,东以榆关连通辽西走廊,西接幽蓟,控制卢龙边塞,自秦汉依赖为河北平原进兵关外,或关外势力进兵关内的道路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契丹夺取平州后又注意经营,将大量河北俘虏人口安置于此,置辽兴军节度使。

(上图为苍天熊猫所创)
唐末平州本归卢龙军管辖,但契丹如何夺取平州,史书记载颇为混乱。《新五代史》只是笼统说“契丹当庄宗、明宗时攻陷营、平二州。”有人问我,后唐失去平州为何一直不能收复。我觉得一句两句颇难回答。现在根据史料对契丹夺取平州的过程做一简单梳理。


契丹在刘仁恭时期就企图攻取平州,但遭到失败。据说911年刘守光称帝当天,契丹攻陷平州。这是第一次关于契丹攻陷平州的记载。但两年后消灭刘守光时,平州又落入晋军之手。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条记载有误,二是契丹攻陷平州后掳掠而去。
第二次关于契丹攻陷平州的记载,是出自辽史。一说,917年契丹夺取平州,一说923年初,契丹夺取平州。契丹委任降将卢文进为卢龙节度使镇守。当时后唐正在和后梁夹河苦战,无暇收复。


但灭梁一年后,收复平州的机会出现。阿保机开始亲征漠北西域,后来又亲征渤海,几乎两年时间都在出征东西两翼,直至死亡,无暇南顾。李存勖看到有机可乘,就派李嗣源率大军北伐契丹,史称“李嗣源北征”。但李嗣源统率重兵逡巡于涿州瓦桥之间,却并不进攻。难道失去阿保机有力支援的卢文进如此强大而不可犯吗?


总之,大好机会平白丧失。






到了926年李存勖和阿保机相继死后,由于后唐和契丹内部政治生态变化。卢文进又率众投奔幽州,归降后唐。此时阿保机刚死,契丹内讧,无暇他顾。平州似乎被后唐接收。


据《旧五代史》记载:928年初契丹又攻陷平州。这是第三次关于契丹攻陷平州的记载。


数月,契丹和后唐因为易定王都反李嗣源而发生战争,在战争期间,契丹委任的平州刺使张希崇又率众来投。这次只是张希崇率众来投,并没有后唐接收平州的迹象。(张希崇这人也算有几分传奇色彩,当年在我的策动下,还在穿越小说唐骑中被作者安排充当了一个有点戏份的配角)。
这之后就没有平州易手的记载了。
随着李嗣源统治日益腐败,内讧愈演愈烈,人心离散,已无暇顾及收复平州。等到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收复平州根是无从谈起。从此,平州被契丹统治,直至北宋末年,又发生了张觉事件。


下面说说与平州易手有关的一宗冤案


初,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下有渝水通海。自关东北循海有道,道狭处才数尺,旁皆乱山,高峻不可越。比至进牛口,旧置八防御军,募土兵守之。田租皆供军食,不入于蓟,幽州岁致缯纩以供战士衣。每岁早获,清野坚壁以待契丹,契丹至,辄闭壁不战,俟其去,选骁勇据隘邀之,契丹常失利走。土兵皆自为田园,力战有功则赐勋加赏,由是契丹不敢轻入寇。及周德威为卢龙节度使,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


这段话,熟悉五代或幽云十六州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根据这段话,致使契丹南下突破长城防线、夺取平州等地的原因就是周德威“恃勇不修边备”。这段话接下来,《通鉴》就记述了阿保机入侵塞内横扫山北各州。显然,《通鉴》的意思是周德威是使契丹得以突破长城防线、长驱南下侵犯中原的罪魁。


但实际上,周德威在世时,阿保机的主要攻击方向是从阴山直至幽云地区的山北各州,这些地区都在营平以西,也根本不需要越过榆关和卢龙塞(喜峰口)。既然如此,无论周德威是否由于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险,也和契丹能大举侵入塞内没有直接关系。至于失渝关之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间,非要追究责任的话,得追究当时的平州守将呀。是谁呢?哈哈,查来查去,真应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正所谓: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谜都解开了,就没意思了。
谁卖卢龙塞?且待下回分解。

楼主 箴瑛  发布于 2017-01-23 21:08:00 +0800 CST  

楼主:箴瑛

字数:1586

发表时间:2017-01-24 05: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06 13:44:48 +0800 CST

评论数:5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