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向:历届中国男篮球队实力排名

一直在酝酿的一篇系列长文,我将通过对历届男篮的球队分析得出那个历史上最好的一届男篮。也算是在现在这个并不明朗的前途中一分聊以自慰罢了。
评判标准:至少打进国际大赛(世锦赛、奥运会第二轮)赢下了不止一场比赛的胜利。所以如00届男篮虽然赢两场却没能出线、02年、10年那种赢一场出线的球队都不在我的讨论之中。
今天首先带来的是1986世锦赛上的中国男篮。他们在1986年世锦赛中从第一阶段小组赛中出线,最终名列第9.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2 16:22:00 +0800 CST  
1986中国男篮
排名:第9 (24队)
战绩:4胜6负
87-98意大利(85欧锦赛第三、赛会第六、87欧锦赛第五、88奥运资格赛欧洲区第四)
81-107美国(赛会冠军)
98-84波多黎各(87中美洲第一、88奥运会第七)
84-72科特迪瓦(85非洲冠军、87非洲第七)
80-81西德(85欧锦赛第五、87欧锦赛第六、88奥运资格赛欧洲区第七)
82-106南斯拉夫(赛会季军)
80-97阿根廷(赛会第十二、85南美第三、88美锦赛第五)
81-95加拿大(赛会第八、88年美锦赛第三、88年奥运会第六)
93-78古巴(赛会第十一、87中美洲第五)
112-111希腊(赛会第十、87欧锦赛冠军、88奥运资格赛欧洲区第五)
(数据排名取复赛前12支球队)

场均得分:87.8(7/12)
场均失分:92.9(12/12)
场均罚球:16/21.4 (74.8%) 罚球(7/12)
命中(6/12)
命中率(2/12)
得分占比:18.2%
场均三分:6.5个(前12名平均5.5个)得分占比:22.2%
场均犯规数:19.4次(9/12)
失误数:(2/12)
篮板球:前后场各输3个
各位置球员得分:内线:320 得分占比36.4%
锋线:445 得分占比50.7%
后卫:113 得分占比12.9%

主要队员
内线:徐晓良 24岁 2.10M 第二次国际赛 10场 均分8.2
宋涛 21岁 2.08M 第一次国际赛 6场 均分10
王立彬 23岁 2.02M 第三次国际赛 10场均分8.8
黄云龙 26岁 2.00M 第三次国际赛 9场 均分9.7
锋线:王非 23岁 1.92M 第一次国际赛 10场 均分10.7
张勇军 24岁 1.90M 第一次国际赛 10场均分14.1
李亚光 28岁 1.88M 第三次国际赛 10场均分16.3
沙国力 26岁 1.95M 第一次国际赛 7场 均分4.8
后卫:孙凤武 24岁 1.83M 第三次国际赛 9场 均分4.9
宫鲁鸣 29岁 1.72M 第一次国际赛 8场 均分5.4

平均年龄:24.8
平均身高:1.94M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2 16:23:00 +0800 CST  
阵容分析
内线:机动性强,普遍有一手中投,能够持球推进发动快攻,都有一手策应,非常适宜当时的球队打法,几个内线实力差距不大。普遍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打过不止一届(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三届)国际大赛,抗压能力强。都处于生涯的上升期或巅峰期,有着较好的精神面貌和进取心。
不足:身高矮、仅有一人达到2.10M。护筐、篮板能力一般。对抗较差,单防能力普遍较差,不适应阵地战肉搏。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中国迷你内线,或者说是传统四号位的代表,这种四号位有个特点:身高一般在两米左右、有一手中距离篮子和内线小技术、能做一定的策应、有着不错的机动性。但是单防能力一般,篮板和护框较差,对抗能力也一般。属于那种能一眼看穿上限的球员。事实上,这种内线球员从男篮建队至今一直都不少见。

锋线:特点鲜明,攻击能力强;有着突出的持球进攻、突投结合的能力。是东亚外线传统迷你锋线得分手的代表。锋线的三位主力是那届国家队得分榜的前三名,李亚光处于巅峰,从数据上看是在生涯大年,16.3分是他职业生涯的场均最高,与阿根廷的34分也是他单场的生涯最高。让我感到意外的其实是张勇军和王非,张勇军的三分、王非的突破都是很值得一提的。他们都是第一次代表国家队打国际大赛,就当上了国家队的主力和大腿,想想现在的球员不免让人唏嘘。当然,这只是个开始,他们会在未来扛起中国男篮,打出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比赛记录。
不足:身高矮,单防能力、对抗能力不足。很依靠快攻和投篮准度,阵地战的办法不多。在面对动态身体天赋出色的对手时普遍受到压制。也正是因此,比赛表现起伏较大。当然,这也是中国锋线球员的通病。可能这样的通病细究下来是已经暴露几十年的老问题。

后卫: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出色的动态身体天赋。速度快、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对空间的需求度较低。
不足:进攻能力有限,可能是因为锋线进攻能力太强,为了更好的捏合阵容,后卫没有过多的进攻。在本次比赛中,孙凤武最高只拿过13分(与西德)考虑到他曾经有过世锦赛场均10.6分、单场25分的经历(82世锦赛),我觉得这样的判断没有问题;这届比赛的控卫体型较小,宫鲁鸣应该是自74年至今国家成年队最矮的球员;孙凤武也应该是至今最矮的主控、所以单防能力不足、容易被针对。

主帅:钱澄海,在这之前他已经担任了十几年的国家队主帅,经历了三代球员、有了世锦赛和奥运会的经验,也在一个年富力强的时期。经历了成功,当然也有85年亚锦赛的失利和几次美国之旅,接触了当时世界的最先进打法。但更值得可贵的是他能够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属于中国队自己战术体系的能力。我们不是强队,我们却又不能盲从。于是“追着屁股打”战术让中国队打造出自己的体系。在世界篮球整体速度不快、欧洲球员普遍转身慢的时代,这样的战术是弱队对强队的一次降维打击。也正是由此开始“二元制”的篮球体系在中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快准灵的风格,为后来我国创造历史晋级前八打下基础。
我们应该打自己的篮球,而不是亦步亦趋的邯郸学步,就在不久前大家就看到了这样的恶果,喝了二两洋墨水、啃了几块洋面包就敢在教练席和直播间夸夸其谈的人祸害了中国男篮。面对1985年亚锦赛的失败,钱指导没有埋怨球员、没有迷信所谓的“先进打法”而是选择自己钻研新打法,再打回来。这样的精神我想值得很多人学习。而有自知之明的主动放弃某些比赛和极强的临场反应更是后来的教练们没有的,对阵西德时“宁输两分,不打加时”的临场反应值得某些年轻教练学一辈子。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2 16:24:00 +0800 CST  
总评:这支中国队极其强调快攻和机动性,提升了进攻的成功率、打击了对手的弱点,扬长避短。相对而言更注重外线进攻,走在时代的前列。全队得分的分布较为平均,不容易被针对。球队可用轮换较多。是东亚球队结合自身特点和对手弱点打造体系的一次有益尝试。也为我国篮球队参加长赛程比赛积累了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不足:得分相对集中于外线队员,对球员状态要求较高。过于强调提速,失误较多,造成了大量的失分。球员的防守能力普遍不足,失分在前12名中最多。对抗能力较差、保护篮板的能力较弱,面对拥有强大内线和强硬对抗的球队时往往很吃亏。并没有解决中国队在过去一直存在的一些痼疾(当然,大部分痼疾直到现在也没解决)。

以现代篮球的标准看,86年的中国队显得很另类。他们没有那种巨型的内线,应该说,全队的身高都很矮。也没有那么重视三分,全队数得出的三分点也就是张勇军、李亚光,宫鲁鸣也能投几个,但还是太少。但是却又很少有人能冻结他们。主控孙凤武现在看来缺少投篮能力、甚至罚球都很一般,不能拉开空间。但即使是按现在的标准,他也是CBA中身体素质最顶级的后卫之一。甚至可能没有之一。身体素质劲爆的一号位、1.90+的侧翼得分机器、两米出头的四号位搭配上灵活机动的空中飞人,在配置上可能更适应现在的CBA。但是能不能靠这些优势打败后面的几支国家队、或者说能不能在现在的FIBA里有所作为,那也只能见仁见智。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国家队球员在地域分布上很广泛,不像现在粤辽疆+北京齐活。我们可以看到像来自甘肃的徐晓良、来自陕西的王立彬、来自四川的李亚光,这些非篮球发达地区的球员,他们还都是主力。从这里我想问,这么多年我们篮球的发展程度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们有着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为什么我们的人才来源却越来越集中?

在面对前八名的球队和一些对抗能力强、内线出色的球队时往往没有一点机会,但他们几乎赢下了所有该赢的比赛。特别是面对苦主波多黎各和希腊的时候发挥出色赢下比赛。
其真实水平大约是欧美二流末。拿到第九名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波多黎各前一场球刚和美国恶战;与西德算小分),但仍称得上是实至名归。
当然,当时的世锦赛第一次扩军。在入选球队水平、规则适应(第一次引入三分线)、NBA球员不能参赛。这些问题上反映了当时的FIBA还在自己的完善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支中国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后记:世锦赛后,1987年,宋涛被NBA选中,但是他在一次国家队的训练中重伤退役。他的离开让中国队失去了可以依仗的内线屏障。88年奥运会上,虽然张勇军火力全开,场均拿下20.4分、虽然我们又出现了场均17.4分的新星宋力刚,但是在和加拿大争夺八强席位时我们最终遭遇了三分绝杀。尽管张勇军已经超神般的命中了8个三分、单场砍下34分。但是过于孱弱的内线让加拿大在比赛中打出了过6成的两分命中率。最终还是没能更早的创造历史。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2 16:28:00 +0800 CST  
1994中国男篮
排名:第8(16队)2胜6负
97-93巴西(93美锦赛第四、核心奥斯卡·施密特缺阵、95南美锦标赛第三、南美奥运资格赛第二)
77-132美国(梦二队)
78-76西班牙(93欧锦赛第五、95欧锦赛第六)
73-105克罗地亚(赛会第三)
61-77希腊(赛会第四、93欧锦赛第四、95欧锦赛第四)
58-90加拿大(赛会第七、93美锦赛第七)
57-95澳洲(赛会第五、93、95大洋洲冠军)
76-104加拿大

场均得分:72.1 (7/8)
场均失分:96.5(8/8)
场均篮板: 25.5(8/8)
前板:8.9(8/8)
后板:16.6(8/8)
场均助攻:12.6(4/8)
场均抢断:7.9(3/8)
场均失误:20.5(1/8)
场均犯规:22.5(1/8)
投篮:204/474 43% (25.5/59.25)
出手:8/8
命中:7/8
命中率:7/8
两分:141/304 46.4%(17.6/38)
出手:8/8
命中:8/8
命中率:7/8
三分:63/170 37.1%(7.9/21.25)
出手:3/8
命中:3/8
命中率:3/8
罚球:106/136 77.9% (13.25/17)
出手:8/8
命中:7/8
命中率:2/8
得分占比:两分:48.9%
三分:32.7%
罚球:18.4%

各位置得分/占比
内线:211/577 (36.6%)
锋线:290/577(50.2%)
后卫:76/577 (13.2%)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4 23:01:00 +0800 CST  
主力球员
内线:
单涛 2.16M 第三次国际赛 24岁


吴乃群 2.02M 第一次国际赛 24岁


刘玉栋 1.98M 第一次国际赛 24岁




锋线:
孙军 1.97M 第二次国际赛 25岁


胡卫东 1.98M 第二次国际赛 24岁


郑武 1.97M 第一次国际赛 27岁




后卫:
阿的江 1.82M 第二次国际赛 27岁


吴庆龙 1.91M 第二次国际赛 29岁




平均年龄:25.5
平均身高:197.6CM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4 23:12:00 +0800 CST  
阵容分析:
内线:
这一届大赛的内线相对较薄,虽然中国队又是一口气带了5名内线。但是常用的只有3个。巩晓彬和纪敏尚都没有获得多少上场时间。在技术层面,这三位主力内线——单涛、吴乃群、刘玉栋。都有着一手中投,大家可以通过当时的录像看出来。
和中国队过去的内线一样。吴乃群和刘玉栋则类似于过去的四号位。这种四号位我在之前的86一代的评价中已经做过简评,这里不在累述。而我认为,他们两个四号位(而且经常摆到中锋)相对于之前球员的最大优势是他们的对抗能力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前场篮板都还冲抢的不错。比如吴乃群在与希腊的比赛中抢下7个前场篮板;刘玉栋在与巴西的比赛中抢下4个前场篮板。
在轮换上,因为进攻端的戏份不像现在那么重,他们会更多的把精力投入防守。这样的话,对自身体能要求不像最近这次那么大。所以在当时,虽然赛程较长,但是长时间的内线三人轮换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出来。都是三人轮换的内线,为什么94年的轮换大体没出问题,可是去年却出了那样的事?难道现在的内线不如当时吗?当然不是的,只是内线的职责变了。不过,当时的内线在实力水平、等级能力、轮换人数都有限的情况下,还算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辅助任务。
不足:还是老问题。单防能力和护框能力还是很一般。所以后场篮板的保护能力不足。在单涛下场的时候,平均身高只有两米的内线根本顶不住那些拥有强力内线的球队。事实上,在与西班牙的比赛中最后关头单涛被罚出场,我们甚至要用孙军顶上四号位。

锋线:
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好的锋线群,三位侧翼的主力可以说都是世界级的前锋。我们可以毫不掩饰的说,中国队这次突破历史就是靠着优秀的锋线完成的。虽然他们依然有着状态不稳定、个别场次表现差距较大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是我们晋级八强最重要一环的事实。
锋线的三位球员拿下了中国男篮577分中的286分(占比49.6%)、101次助攻的47次(占比46.5%)、204个篮板里的65个(占比31.9%)、63次抢断里的28次(占比44.4%)可以说他们是攻防兼备的。而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孙军的传球和组织能力无出其右,他也是当时中国队实际上的组织者虽然得分不多、命中率也不高,但是他场均送出了3.3次助攻(全队第一)、8+3+3的数据虽不够亮眼,但足够全面。
郑武是中国队的杀手,他的中投能力极强而且特别稳定,两分三分的命中率一样,都超过了百分之50。篮板能力强,场均的篮板球超过三个(全队第三),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两年后的那场生死战中以篮板球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他真正强大的是自己的大心脏,他在与巴西和西班牙的比赛中都命中了锁定胜局的进球,他是中国队真正的杀手,他生死战的表现还不止于此,在两年后面对安哥拉和阿根廷时、甚至在六年后面对法国时,我们都能看到他在生死战上出色的发挥。他是中国队两次晋级八强的直接功臣。
胡卫东,虽然他更多的是以轮换的身份在替补端发挥作用,但他是实际上中国队出线的最大功臣。他拿下了中国外线最后一次单届大赛的场均15+得分。无论是突破还是三分,他都贡献着自己最大的能量。与巴西队的加时赛中,他用突破一次次的击穿巴西的防线,直至最后胜利;与克罗地亚的比赛中,他单场投进9个三分,让库科奇记住了这个中国前锋。他也通过这届比赛成为中国锋线当之无愧的标杆。
此时的中国锋线群不再是那些迷你身形的得分机器、也不是那些质朴无华的三分射手、更不是那些空有身体的工兵蓝领。他们全面、他们攻守兼备、他们兼具着基本功和身体天赋。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的中国男篮都难有他们的匹敌者。所以,他们带着男篮走向了成功。

后卫:
和我们之前评价的86一代比,这个后卫线比较薄弱。主控阿的江几乎没有任何进攻能力。当然这个队也不需要他进攻。但是在对阿的江的使用中,我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缺乏进攻能力的组织者对球队进攻的拖累。所以很多时候中国队会选择使用吴庆龙。但是吴庆龙并不是控卫出身,而且作为一个射手,持球进攻的能力不强,对对方防守阵型的改变能力有限。以至于大量的进攻是由锋线发起并终结的。
也就是说,后卫本身已经存在了巨大的问题。实际上当时的教练们应该已经发现了后卫需要以足够的进攻火力去带动组织。而不是单纯的控运和传球。但仅仅发现了问题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后卫问题的根源在于选材的盲目大型化,直接反映是原来的前锋降位置去打了后卫。这是个承前启后的时期,从94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一号位只有阿的江一人,在两年以后是一个都没有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关于后卫的名场面在中国队发生。我们也越来越接近自己所熟悉的那个时代。

主教练:
蒋兴权。其实他从青年队起就开始带这一批球员。对于球员他是很熟悉的。经历了一些大赛,在94年也已经有了丰富的执教经验。更可贵的是他以自己独特的智慧帮助中国男篮取得历史性突破。
我们不是什么强队,要想从一个死亡之组突围更多的只能依靠智取。在那个网络、媒体都不发达的时代,蒋兴权指导用自己的方式在热身赛上保存实力,在正赛上扮猪吃虎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我们也能看到他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放权给队员并激励他们。这比有些志大才疏却不敢承担责任的年轻人不知好了多少。所以他们也在最关键的时刻顶住了压力,取得了成功。
在进攻端,他基本延续了传统中国队快速、机动、灵活的打法。很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这样让我们在关键时刻有着可以信赖的罚球水平,在与巴西和西班牙队的比赛中这一点得到了证明。球队的训练水平和体能储备很高,哪怕经历了八场高强度、高水平的较量,我们的球员还处于一个大体稳定的状态。这是十分不易的。
在防守端,其实受到比赛级别的影响。蒋指导的防守一直被大家低估了。各种阵型的联防的运用在小组赛的两场生死战里其实做得很不错,我们也尽了最大可能在防守端抵消了两个对手的内线优势。西班牙的中锋在下半场几乎没有发挥,让我们通过防守和篮板球一点一点蚕食对方的优势,直到反败为胜。对巴西的上半场则通过防守为球队的领先打下基础,上半场对方仅得30分。在争夺八强席位的比赛中,这些都是关键而不引人瞩目的。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则是轮换太少。尤其是进入八强以后,在面对更高层次对手时我们应该放平心态,没有必要还是八人轮换打到底。如果轮换能多一些,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好的锻炼队伍呢?未来的大赛里我们是不是会有更多可用之人呢?
当然,无论从球队表现还是比赛结果看,我们不用再质疑,胜利者是应该受到赞扬的。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7 18:54:00 +0800 CST  
总评:
从阵容结构看,这支球队好像没有进八强的能力。他们的长版很长,锋线实力是历史最强的,可是短板又太短。在控卫和内线有着明显的缺陷。首先在这三个位置上攻击力都不够,防守能力也有很大的欠缺。只能作为大致维持在合格线上的辅助。这支球队的核心是三个锋线,他们的能力可以说是历史最强,甚至三个人能在综合能力上排进侧翼的历史前三名。所以,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短板,极强极厚的锋线也足够让球队战胜强敌。可能是因为巴西缺少了那个FIBA之神影响了自己的实力,但我想说,就94年而言,我们又会害怕后八名球队里的哪一个呢?所以,我们的八强实至名归。
在风格上这支国家队实际上是86一代的延续。强调快、准、灵。从数据上看甚至很“现代篮球”,他们有着出手的三分数量和手感,很依靠手感和对方手感。其实在面对八强里的大多数对手时都没有什么机会。锋线决定了他们的下限,然而决定他们真正的上限是内线,凡是内线还能抗一抗的比赛他们通常会打成僵持甚至有机会争胜。比如与巴西和西班牙的小组赛、比如复赛与希腊的比赛。但可惜的是,前八的球队几乎已经没有短板。他们也没有机会和实力再进一步。
因为短板太明显,实际上这个球队在我看来甚至打不过后面的几支没有出线的中国男篮。但这更能说明他们的锋线实力有多强。在锋线的主力中轴线存在的情况下,这个球队的内线和一号位可以是等级在线的任何人,这给球队带来了很大的可塑性。96和00年,我们以这个锋线主力为核心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的搭配自己的阵容,而且都打出了不错的比赛。所以,锋线是这支球队的精华和优势。
这是一支真正承前启后的球队。从96年开始,我们的进攻重点逐渐的转向内线。这是最后一次传统一号位为主力的大赛,在后来,高大化的后卫让中国传统一号位走向了终点。这也是最后一次我们不用担心“过半场”的大赛。
所有人都知道了中国队的优势,所有人也都知道了中国队的短板。96年奥运会,男篮历史性的给了亚洲两个名额。我们不用担心。蒋指导已经光荣高升,一个曾经在本文中出现、当时好像并没有离开球场多久的小个子成为了中国队的主帅。他们都处在自己最好、最巅峰的年纪。他们正对更高级别赛事的荣誉发起冲击。
后记:内线,这个球队阵容里最大的短板不会存在太长时间,一个瘦瘦高高的北京男孩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篮球生涯。很快的,世界会惊呼“亚洲对他来说实在太小了!”那个来自蒙古的壮汉也已经做好了自己的准备。当然,另一个瘦瘦高高的上海男孩还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他还在球场一次次的投篮、一次次地挥汗如雨。
他们有着光明的未来。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07 22:05:00 +0800 CST  
96奥运会中国男篮
排名:第八(12队)2胜6负
比赛:70-67安哥拉(95非洲冠军、赛会第十一、97非洲第三)
78-109克罗地亚(95欧锦赛第三、赛会第七、97欧锦赛第十一)
87-77阿根廷(95美锦赛第二、赛会第九、97美锦赛第四)
70-133美国(梦三队)
55-116立陶宛(95欧锦赛第二、赛会第三、97欧锦赛第六)
61-128南联盟(95欧锦赛冠军、赛会第二、97欧锦赛冠军)
75-115希腊(95欧锦赛第四、赛会第五、97欧锦赛第四)
85-99克罗地亚
数据(括号内为排名,数据取前八)
场均得分:72.6(8/8)
场均失分:105.5(1/8)
场均篮板:27.4 (8/8)
前板:8.6(7/8)
后板:18.8(8/8)
场均助攻:15.4(8/8)
场均抢断:5.6(7/8)
场均失误:20.4(1/8)
场均犯规:20.25(5/8)
投篮:119/476 (24.9/59.5 41.8%)
出手数排名(6/8)
命中数排名(8/8)
命中率排名(8/8)
两分:147/332(18.4/41.5 44.3%)得分占比:50.6%
出手数排名(6/8)
命中数排名(8/8)
命中率排名(8/8)
三分:52/144(6.5/18 36.1%)得分占比:26.9%
出手数排名(4/8)
命中数排名(5/8)
命中率排名(6/8)
罚球:131/161(16.4/20.1 81.4%)得分占比:22.5%
出手数排名(8/8)
命中数排名(7/8)
命中率排名(1/8)
得分占比:
内线:41.5%(229/581)
锋线:42.8%(261/581)
后卫:15.7%(91/581)
出手数占比:
内线:45.8%(218次)
锋线:40.1%(191次)
后卫:14.1%(67次)
主要球员:
内线:王治郅:2.14M 第一次国际赛 19岁
巴特尔:2.11M 第一次国际赛 21岁
刘玉栋:1.98M 第二次国际赛 26岁
巩晓彬:2.02M 第四次国际赛 27岁
锋线:胡卫东:1.98M 第三次国际赛 26岁
孙军:1.97M 第三次国际赛 27岁
郑武:1.97M 第二次国际赛 29岁
后卫:李晓勇:1.89M 第一次国际赛 27岁
平均身高:2.01M
平均年龄:25.3
数据: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11 21:30:00 +0800 CST  
阵容分析:
内线:
本次中国队的内线人数为历届之最。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阵容里我们有多达6名内线球员。主要使用了其中的4名球员。
我国内线在96年完成了有史以来档次上的第一次真正提升。我们有两名身高超过2.10M的中锋,而且运动天赋和进攻能力属于上乘,尽管他们还很年轻。这也让94年世锦赛的主力中锋单涛彻底的坐在了替补席上。
王治郅作为一个19岁、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的年轻人体现出了出色的运动能力、积极的拼抢能力和一流的球场意识。毫不夸张的说,他作为中锋的历史地位早在那个时候就确立了。尽管当时他还没有表现出后来我们看到的那么柔和的手感和策应能力、他的身体也很单薄。但正如宫鲁鸣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美国的大学应该都很想得到王治郅。当时的球迷有理由相信,他会是中国队未来的支柱。
巴特尔,在比赛中已经体现出了自己娴熟的内线小技术和十分突出的力量。尤其是对奥拉朱旺的背打现在依然被大家铭记。虽然还没到掀翻奥尼尔的时候,但当时他也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亚洲最好的中锋。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就是他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犯规。96年的巴特尔可能是中国队有史以来犯规最多的主力球员。他在8场共113分钟的出场时间里有32个犯规。平均3.5分钟就有一个。如果按犯规数算,他平均每场甚至还打不到18分钟。这对于球队的攻防两端都是巨大的损失。
至于两个四号位,之前就说过,他们都是中国传统四号位的代表。在这里就不对他们做过多的分析了。他们也兢兢业业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且在一些场次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刘玉栋对阵美国队的18分;巩晓彬对阵克罗地亚的12+8、对阵阿根廷的8+4+4 。
不足:内线的缺陷在于老生常谈的对抗能力不足带来的命中率低下,王治郅的赛会命中率是40%(30/75);巴特尔是44.4%(16/36);刘玉栋是35%(21/60)巩晓彬是33.3%(12/36)。在内线获得比以往高得多的出手权时,他们并不能把大量的出手转化成得分,这其实是对进攻的拖累。而较差的单防能力和篮板能力让中国队的内线频频失守。事实上,96中国队的失分过百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此。

锋线:
中国队的锋线在这次比赛中依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关键先生郑武是一把利剑,在与安哥拉的比赛中命中致命三分、在和阿根廷的生死战中用近乎无解的表现砍下22分9个篮板。无论是中投、突破、快攻、背打、甚至是抢下前场篮板后的补篮都足以让我们的对手感到绝望。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数年以后,当姚明率领的中国队面对阿根廷时,对方依然有老球员问我们郑武是否还在阵中。
胡卫东依然发挥着自己在队里作为箭头人物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与安哥拉和阿根廷的两场生死战中都有着上佳的表现(对阵安哥拉15+5+3、对阵阿根廷22+4)。作为一个在两年前已然功成名就的球员,他给人们的印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突出的得分手或是一个飞天的扣将了。我们可以听到美国的解说员对他的赞美、看到库科奇对他的尊重。
孙军依然发挥着自己在锋线上的组织作用。他的传球依然给球队创造了很多机会。作为一个前锋,他在水平更高的奥运会上场均依然能贡献3.2次助攻(全队第二)。能够稳定的贡献近8分的场均得分。但是他运球重心较高、频率偏慢、传球过于写意的问题开始被针对。所以他在和安哥拉、美国的比赛中失误过多(两场共17次失误)。而整届比赛中,他的助攻失误比正好是1:1。而对阵阿根廷时他只打了6分钟,这让我们对他在这届比赛中的印象并不深。

后卫:
本次比赛只带了两名后卫。已经逐渐老去、身材越来越走样的吴庆龙虽然在仅有的上场时间里表现出了自己依然有着出色的三分能力。但是他的位置已经被取代。他也只打了整个赛会中的4场比赛。
所以这届比赛本质上我们只有一个一号位,李晓勇。但高大化的建队思路让大量的锋线球员转入控卫,而无论是吴庆龙还是李晓勇,都是从三号位转入的。所以,这是中国队第一次没有纯一号位。其实在这个时候,被后来广为诟病的过半场困难的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有“你别运,给胡卫东运”的名场面。尽管这样,他依然是中国队场上最忙碌的人,他场均出场33.8分钟,有三场球打满全场。而且李晓勇显然比之前的纯控卫更富有攻击性。在整届比赛中,他有3场比赛得分上双,有一场9分。在与阿根廷的生死战中单场砍下17+8+5,为中国队的出线立下汗马功劳。一号位攻击性的提升也给队友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虽然他有控运方面的问题,但他却有场均超过4次的助攻。并不过于天马行空的传球和稳稳当当的组织甚至让他的失误也不像前任主控那么多。也就是说,他是当时最适合中国队的控卫。

主帅:
宫鲁鸣上任前在蒋兴权的手下已经学了好几年。但是年龄和资历依然是他的大问题。最终他铁腕治军的方式在一系列人事震荡以后稳定住了球队。在上一届国际大赛创造历史后,越来越多的球队已经关注到中国队的打法和特点,如果继续照搬过去的打法很有可能会让奇迹仅仅是奇迹。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宫鲁鸣在战术体系的打造中开始平衡内外线。更重要的是,他力排众议提拔新人,带上了年仅19岁的王治郅,并让单涛彻底坐在了板凳席。两个极具进攻天赋的中锋的使用给中国队风格的转变创造了条件;也给未来中国队彻底将球队重心转向内线奠定了基础。
宫鲁鸣是个出色的战略家,虽然本次比赛的各项数据中国队都很一般。但是宫鲁鸣做到了抓住重点,赢两场就进前八说起来简单,但要怎么执行则是很考验教练员水平的。中国队可以靠着战略放弃拼关键场次晋级但是反过来说也一样。可我们的直接对手阿根廷却在前面的比赛中拼得太过,主力中锋受伤DNP。这给我们带来的机会正好用反例证明了宫鲁鸣的智慧。
如果说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过于强调重点场次带来的大比分失利的面子问题和无休止的争论。当你几乎每场失利都伴随着对方得分过百和4、50分的差距时,你的真实水平和对比赛的态度就会被很多球迷所怀疑。事实上针对黄金一代球队和球员水平质疑的声音一直都没有断绝。大量比赛大比分的失利是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但对于宫鲁鸣来说,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12 18:52:00 +0800 CST  
总评:
这支球队在94年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成熟,针对自己在94年暴露的弱点而补齐了短板。内线的攻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号位也摈弃了传统只重视组织而轻视个人进攻的思路,这个球队的火力和威胁性变得更高。尤其对阵地战有了更大的把握。已经崛起的内线和补足了短板的一号位为处于巅峰的锋线带来了极大的补充。实际上我们发现在比赛级别更高的奥运会上这支球队在主要数据上都比两年前略有提高。所以,这支球队虽然在配置上看着畸形但在阵容上远比两年前更厚。更成熟的阵容,更丰富的经验让这支球队在关键时刻更有把握取得胜利。
可是当我们逐渐的把进攻往内线分配的时候,我们的外线能力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我们的三分在场均投中数量上仅和86年持平。无论是出手数、命中数还是命中率上都已经不再居于赛会各球队的前列,反而都处在比较靠后的位置。这实际上是一次倒退。
不仅如此,我想说的是,96年可能让我们失去了又一次降维打击的机会。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男篮最终没能迎来自己的蜕变。
那是一批才华横溢的球员。他们的内线富有运动天赋、技术娴熟。后卫攻击力强,善于把握机会。但是最让人羡慕的是他的锋线群。飞天遁地的胡卫东、油滑老练的孙军、沉着冷静的郑武。96年的他们都在自己的巅峰。我们从没有看过突投结合那么出色的锋线,他们是纯正的锋线,不是传统的1.90M得分怪,也不是那些笨重的纯射手。
他们本可以彻底改变一个时代。
王治郅和巴特尔会在未来展现自己的策应能力。但作为助攻破1的中锋,他们在当时本就已经体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巩晓彬的传球策应更是闻名遐迩。中国队的四号位们都有一手中投。同时,中国队在美国做过长时间的训练,我想,如果当时能够引入挡拆、多用内线提到高位进行掩护、挡拆,而不是沉底单打;我们的内线能更早的利用自己的中投手感开发出三分能力;我们又有着那样出色的锋线。我们能够在进攻端有着更好的发挥。由内线在外围掩护、策应、拉开空间;锋线突投结合;后卫把握机会,组织调度。以拉开空间的三分和快速机动获得机会得分。我们有着这样的配置,所以,其实我们距离现代的小球战术就差了一步。
是时代的局限吧,宫鲁鸣意识到了内线在进攻端的重要性但没有意识到内线对进攻体系的改变可能带来的革命。中国队强调三分和机动性却没能想到这些会成为现代篮球的必需品。我们在囤积内线,在提升高度。我们很快会迎来那个属于中国男篮的超级内线,但是我们可能丢掉了更多的东西。可能我们还要很久才能发现这次未能出现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遗憾。
可惜,等到00年,我们的内线能够拉开空间投射三分的时候,我们的锋线已经老化。他们缓慢的步伐已经不能支撑他们曾经的打法。外线开始沦为陪衬。我们彻底的失去了这一改变历史的机会。到姚明崛起时,我们开始依赖内线,直到今天。
后记:盛极而衰是真理。黄金一代,这支以三个侧翼为主打的球队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核心球员的老化。他们在未来可能饱受伤病困扰,有的人与死神擦肩而过、有的人混迹于低级别联赛、有的人在为自己的球队保级。他们可能会很快地失去自己的运动能力,也不再有那么稳定的得分能力。对于王治郅来说,现在的舞台太小了,他渴望着更大的舞台,中国球迷也渴望着那更大的舞台。宫鲁鸣在奥运会后选择了功成身退,这时的他还不会想到未来会有那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
已经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男篮赢得了又一次八强,虽然锋线的老化已经不可避免,但年轻的内线已经崛起。中国也开始办起了自己的联赛,不久以后,那个真正的男篮旗帜将在联赛中冉冉升起。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12 21:43:00 +0800 CST  
关于04
其实我不太想谈论04年的国家队。在我看来,虽然他们在死亡之组中出线,但是面对前八名的其他球队也是没有任何一点机会的。而且除了险胜的两场,剩下的比赛都是惨败(还不是那种战略放弃式的惨败,而是真正实力不济导致的一触即溃)。但是04年又是必须要讲的,我们只有通过04年暴露的问题才能理清后来中国队的战术打法和建队思路。
在战术上打法单一(因为就那一个点)但单一的打法是畸形的阵容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旧有黄金一代外线集体退出以后,新补进的外线是两个纯射手,持球能力很差,这给后卫线非常大的压力。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彻底的开始害怕紧逼、甚至是亚洲级的紧逼。
持球能力偏弱的锋线也不能靠突破造成杀伤和打出纵深,这减少了我们的战术选择,也给内线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而我们的外线同样因为单一的进攻选择而变得容易针对。所以,哪怕奥运会后,依然有可惜没带胡卫东的评论出现。这是当时的现实情况。所以,培养一个全面的万金油型playmaker对于中国队来说非常关键。
除了外线,中国队的四号位也有自己的问题。莫科的低能、易建联的青涩。有能力的杜峰则时常要摆到三号位。中国队需要一个能在高位策应和投射的球员一是给姚明拉开空间、二是可以直接给姚明传高低位、三是做中国队内外线连接的中转站。但由于巴特尔体重过大、根本防不了4号位;姚明已经成为低位杀器;现有的四号位又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这一直是中国队的心病。实际上,04年的易建联都经常打首发,三个4号位差别很小(莫科138分钟,场均5.7+3.6;杜峰132分钟,场均4.7+2.7;易建联89分钟,场均2.7+3.3)这样的没有差别,本质上就是实力等级不够,在球员年轻、需要较长时间才得以成熟的情况下,真正合格的四号位显得特别重要。
04年啊,新老交替期,老的退了,新的还没顶上来。04年通常被遗忘了。在中国进入淘汰赛的历史上这是不容易被提到的一代。
06年是姚明时代的巅峰,02年是姚明时代的开端,08年则是最被大家熟知的。
我的记忆是,这是一个畸形的队伍。姚明正开启职业生涯的巅峰。四号位的问题在大郅走后就一直存在,当时的配置是低能的莫科、稚嫩的阿联。
锋卫线的主力是李楠 朱芳雨 杜峰。除了杜峰,几乎没有持球能力。当时投的准的也就李楠。广东双子星还没发展到06年那个程度。
后卫线上就更惨了,刘炜还没到05年以后那种有巨大提升的状态。投篮差、对抗差。加上持球能力、比赛经验和锋线持球等问题。当时过半场确实困难。郭士强就不提了。
面对八强的其他七个队,这个队完全没有招架能力。第七名是小组赛全胜的西班牙。
打新西兰我们的三分是1/10,这个命中率我只在某年打科特迪瓦时看过。
奥运会前有一个钻石杯,是官方组织的热身赛,当时中国队打得还不错。打塞黑和阿根廷都只输了十几分,赢了澳洲。姚明很开心,中国队心气很高,想进八强。后来发现完全没得打。
塞黑是生死战,那年塞黑对内有矛盾,但他们只输了阿根廷一分。
那两场球可以说是靠姚明的一己之力撑到最后的,尤其是打新西兰,姚明39分。
打塞黑那场,我们退无可退。为了进攻的流畅,我们甚至打了一段双控。
李楠的手感逐渐找回来了,所以对面不敢包夹姚明,那场球李楠的三分4/9。
杜峰在关键时刻命中了致胜的两个罚球。这个场面我们经历了很多次,真不算什么。只是我们还没想到后来的国家队、后来的比赛、后来的故事。
这是姚明一个人确定历史地位的比赛,李楠是个被遗忘的人。至于其他人,他们的巅峰在两年、四年、甚至六年后。
奥运会后,新的主帅确定下来了,是立陶宛的铁腕教头尤纳斯,他曾经带着立陶宛队获得奥运会季军。他一上任就在全国各地寻找那个他需要的外线,一个中国从未见过的全能型高大后卫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大洋的另一端,一个男人又将做出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抉择,就像他几年前做的那样。在08奥运战略的扶持下,中国队开始了自己的蜕变之旅。不过,奥运计划的第一战,他们将在日本小试牛刀。不会有什么人对04年的国家队满意,但当时我们能看到一个走向巅峰的领袖正扛起球队往世界强队迈进;我们能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17 22:15:00 +0800 CST  
2006中国男篮
战绩:2胜4负(第15名/24队)
比赛:69-84意大利(赛会第9、04奥运会亚军 )
90-121美国(赛会第三)
87-90波多黎各(04奥运会第6、05美锦赛第7、07美锦赛第三)
100-83塞内加尔(05非锦赛第二、07非锦赛第9)
78-77斯洛文尼亚(05欧锦赛第6、赛会第12、07欧锦赛第7)
64-95希腊(05欧锦赛冠军、赛会第二、07欧锦赛第四、08奥运会第五)
数据(括号内为排名、取9-16名)
场均得分:81.3(3/8)
各位置球员占比(内线:49.8%;锋线:34.6%;后卫:15.6%)
场均失分:91.7(1/8)
场均篮板:34.5(4/8)
前板:10.2(5/8)
后板:24.3(4/8)
各位置球员占比(内线:53.1%;锋线:20.8%;后卫:17.9%)
场均助攻:13.3(6/8)
各位置球员占比(内线:21.2%;锋线:20%;后卫:58.8%)
场均抢断:3(8/8)
场均封盖:4.3(2/8)
场均失误:17.3(2/8)
场均犯规:22.3(6/8)
投篮:165/359 (27.5-59.8 46% )
排名 (出手数:6/8;命中数:5/8命中率:3/8)
得分占比:(两分:47.5%;三分:30.1%;罚球:22.3%)
三分:49/131(8.2-21.8 37.4%)
排名 (出手数:5/8;命中数:5/8命中率:4/8)
罚球:109/135 (18.2-22.5 80.7%)
排名 (出手数:3/8;命中数:1/8命中率:1/8)


主要球员
内线:
姚明 2.26M 26岁 第四次国际赛
王治郅 2.14M 29岁 第三次国际赛
易建联 2.11M 19岁 第二次国际赛
锋线:
杜峰 2.07M 27岁第三次国际赛
朱芳雨 2.01M 25岁 第三次国际赛
王仕鹏 1.96M 23岁 第一次国际赛
后卫:
刘炜 1.89M 26岁 第三次国际赛
孙悦 2.04M 21岁 第一次国际赛
平均年龄:24.5
平均身高:2.06M
(球员资料以虎扑CBA为准)
球员数据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26 22:40:00 +0800 CST  
球队分析:
阵容分析:
在阵容配置上,这支球队其实是典型的“哑铃型”,这次带了六个内线、四个后卫。但因李楠因伤缺阵,球队只有两个前锋。就算再把原本打4号位的杜峰算上,这个队其实也就3个侧翼。但是,这个锋线群却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成为内线有力的得分补充。王仕鹏、朱芳雨分列中国队得分榜的二三名。杜峰也有场均7.7分的表现。三个锋线在三分球上的表现非常出色。三人的三分命中率都超过了4成。很好地为姚明拉开了空间。
后场的四个人各有特点。刘炜和孙悦偏重组织,贡献了球队的绝大多数助攻。刘炜更是用自己的表现奠定了自己在国家队绝对主力的地位甚至自己的历史地位。张庆鹏则在关键比赛中做好了刘炜的替补工作(这非常关键)。陈江华则在有限的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突击能力。可以说从那时起,这4人的国家队名额就已经确定了。
内线的三位球员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攻防任务,是球队小组出线的绝对依靠。尤其是姚明。当然,王治郅的回归为这支球队增加了厚度。我们很好的利用了明郅组合丰富了战术。易建联则完成了蓝领任务并展现了天赋。

球员点评:
锋线:
王仕鹏在与塞内加尔的最后几分钟里连续命中三分,锁定胜局,为姚明赢得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也为中国队取得小分优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当时的王仕鹏并不像后来以三分闻名。在比赛中体现了自己有着一定的持球能力,在这一点上他比自己的侧翼搭档更强。我在这里将他定义为一个全面的得分手。
杜峰则在自己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很好地扮演了外线高炮台的作用。在与斯洛文尼亚一战中他在第二节连续命中三分让中国队紧咬比分。为球队在下半场的反扑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与塞内加尔的比赛中则发挥了自己作为一名锋线摇摆人在内线的进攻优势,用灵活机动的速度和脚步频频得手。好像杜峰总能在生死战中有出色的发挥。
朱芳雨稳定的贡献了自己的三分。并在与波多黎各的比赛中打出了国际大赛的生涯最高分;与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在最紧要关头命中三分为中国队保留了反败为胜的希望。在比赛中体现了自己的无球跑位能力。为中国队的战术演变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后卫:
刘炜在本届比赛中打出了自己、也是亚洲控卫在21世纪单届大赛的最好表现。在小组赛最后三场的关键战里,刘炜场均贡献11.7分、5.7篮板、7.3助攻、1抢断。只有1.7次失误。是中国队优秀的组织核心,很好地串联起了球队、无论是内线还是侧翼,都因为刘炜出色的组织而发挥地更出色。在防守端,刘炜在与波多黎各的比赛中成功的限制了阿罗约,使其全场两分球3/11;最后一场小组赛中锁死了对方拉科维奇+尤德里的组合。展现了自己在攻防两端的综合实力。
孙悦则展现了自己出色的传球和防守能力,为未来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基础;在与希腊的比赛中我们看到了他接过男篮组织重任的潜力。他是中国男篮历史上罕见的超过两米的高后卫。很明显,我们从对他的使用中看到了尤纳斯独特的战术需求。他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虽然还有投篮差、进攻手段少的问题,但他无疑会是两年后那次大赛的重要成员。
张庆鹏,在有限的时间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无论是与塞内加尔还是与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他都很好地完成了为刘炜保证休息时间的作用。这是未来的比赛里所没有的。
内线:
姚明是本届比赛的得分王。场均25.3分、9篮板、1.5助攻、2.3封盖。尤其在小组赛的后三场里体现了一个绝对核心绝对领袖的统治力。尤其是与斯洛文尼亚的生死战里打满全场贡献36分10篮板4盖帽。彻底的摧毁了对方的内线。如果除开与希腊和美国的比赛姚明场均能够贡献超过30分。这,是我们得到的最巅峰的姚明。
王治郅对内线实力的补充是决定性的。他能里能外。善于挡拆策应、三分投射。虽然在世锦赛前的热身赛中重伤。但依然在小组赛的后三场贡献了场均12分、5.3篮板。场均命中两记三分,为姚明拉开了空间。尤其是对塞内加尔的比赛中砍下19+9,堪称回归国家队以来的最佳表现。但是在对抗、单防、尤其是大伤后运动能力下降的问题又为中国队敲响了警钟。
易建联展现了自己的身体天赋和一定的投射能力。很好地完成了作为一个蓝领拼抢篮板球和协防、护框的能力。是中国队内线的有力补充。可以想见的是,这样的表现早已得到NBA的关注,他也即将开始自己新的征程。对于他展现的特点也是尤纳斯所需要的。虽然有着对抗能力不足和篮下终结能力较差的问题,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易建联将在两年之后的国家队里扮演怎样的角色。


对手分析:
04年那支打进决赛的意大利黄金一代几乎消失殆尽,04年奥运会得分榜前五的球员只来了一个。取而代之的是一群青年军。可能正是因为年轻的缘故,这支球队在比赛中表现的并不稳定。既能15分大胜中国、领先美国队大半场球。又能和波多黎各、斯洛文尼亚、塞内加尔五五开。最后输给了多名主力缺阵的立陶宛,尤其最后一场在只输3分的情况下罚球6/19。
波多黎各的核心是后场双枪阿罗约和阿于索。在04年奥运会他们联手干掉了美国。他们保留了两年前的大部分成员,最重要的是保留了可以场均合砍40+的后场双枪,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从一分惜败意大利的结果来看,波多黎各似乎只是缺少一些运气。当然,他们的运气可能在中国队的黑哨误判中损失殆尽。
塞内加尔是非洲亚军。在和波多黎各以及和意大利的比赛中分差都在10分以内。即使到了大局已定的与中国队的比赛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最终我们有惊无险的取得了胜利。
这是历史上最强的斯洛文尼亚。中锋是已经做了两年山猫主力的布雷泽克+马刺主力冠军内线内斯特洛维奇担当(内斯特洛维奇作为多年主力时间稍多。毕竟去马刺前也是西部首轮队主力五号位),后场由马刺现役球员尤德里,欧冠王牌拉科维奇加上03黄金一代被选中的射手小贝西洛维奇三人轮转,锋线是即将在篮网步入巅峰的纳克巴与前太阳队板凳老将米利克,四号位的05年二轮秀斯洛卡也逐步成为合适的主力。板凳上坐着的饮水机管理员是当时仅仅20岁的德拉季奇。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30 22:45:00 +0800 CST  
总评:
进攻: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好了挡拆。进攻通常由刘炜发起。通过与姚明、王治郅的挡拆(有时是两人提高位)姚明下顺、王治郅外弹,刘炜此时有多个选择:姚明高吊篮下、要么回传大郅、要么分给侧翼三分手、要么自己攻。选择高吊篮下则姚明可以自己攻或者遇到包夹分空位三分;回传大郅则有三分、突破和再分空档的选择;刘炜自己的进攻能力、我队侧翼的三分又是很稳定的。球队的进攻选择很多、很流程。这在小组赛的最后三场得以证明。(尤其是与塞内加尔的第四节,有空我会给出相关的GIF)
防守:在姚明带来的体系加成的情况下,本次中国队开始强调个人单防能力。外线的朱芳雨、孙悦、刘炜都是中国各自位置上的顶级防守者。但是在二号位、四号位和替补端,我们的球员防守不好。再加上我们的对手又是欧美劲旅,尤其是美国和波多黎各,这带来了大量的失分。
局限:当时还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或是与现代篮球的观念差异。被广大球迷诟病的过半场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刘炜的身边没有合格的第二持球点,既然只有一个人能运球,那紧逼就逼那一个人就好,如果情况是这样,就算是保罗也很难把球运过半场。二是缺少一个合格的替补,孙悦作为一个外线摇摆人会在很多时候参与到其他位置的任务中。当时的二号位用的是王仕鹏,但是王仕鹏在得分能力突出的情况下虽然拿出了一定的持球能力(别管你的眼睛)但是失误相对较多。同时,内线在姚明、王治郅双双首发的情况下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体能消耗,当时的易建联还完全打不了中锋。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想,我们当时可以用有一定持球能力和策应能力的杜峰作为破全场紧逼的接应点,发挥他的优势,而不仅局限于作为外线的炮台。让王治郅更多地带第二阵容。
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控卫,带好第二阵容,为刘炜和其他主力做好轮换。在这一点上我选择胡雪峰。争议很大,虽然我不认为他有打主控的能力,但我认为他可以当好一名替补,只是在特殊的体系要求下,他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让他打第二阵容,没有了姚明的固定,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化。虽然CBA的参考价值有限,但CBA可以反映一个球员的风格。胡雪峰的生涯三分出手赛季场均最高有8.9次,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无球射手能够做到的。我想他大量的三分是出自挡拆后的持球投。在王治郅更多的参与第二阵容的轮换后,我们在第二阵容有了一个可以完成优质挡拆的点,这样能够更好的发挥胡雪峰的优势。同时也为第二阵容带来更强的攻击性。针对胡雪峰可能出现的防守漏洞,可以孙悦和他组合,补充短板。不一定要过分的关注个人防守。

实际上,这支球队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和遐想空间。这并不来自于我们自身,而是来自于肉眼可见的黑哨。那个著名的“8打5”的梗的真正出处就来自于对姚明的采访。如果我们没有遇到裁判黑哨,顺利的拿下波多黎各,我们就有机会面对比巅峰希腊黄金一代弱得多的土耳其。他们在淘汰赛中也仅赢了斯洛文尼亚6分而已。可以说我们是同一级别的球队。如果顺利的拿下土耳其,接下来我们会输给阿根廷,但是排位赛的对手是同样缺少多名主力、且主教练知根知底的立陶宛和一路跌跌撞撞晋级、小组赛输给黎巴嫩的法国。即使排位赛再输给立陶宛,后面对阵的是德国,我们已经熟悉这个剧情。
可以说,这支球队原本可以做到更好。他们有实力、有条件、也有机会。实际上,虽然这次比赛中国队是第15名。可就各队综合表现来看,我们与5-8名的球队并不存在档次上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奥运会前,我们奠定了自己晋级奥运八强的坚实基础。

后记:这支球队的征途远远没有结束。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辛运的是我们有时间去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两年以后。那时候我们会有更成熟的球员、更默契的配合。更好的保障。而且我们在主场,奥运会在中国。我们有信心在家门口创造新的历史。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1-30 22:51:00 +0800 CST  
最近成都又有人感染,提前放假,提前期末考试,所以这一段时间特别忙。计划大概还有08的内容和一篇总结。更新的工作得等到明年去了。请大家见谅。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0-12-23 16:33:00 +0800 CST  
来自新年的回归。我大概会用10天的时间完成这篇帖子。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1-01-04 21:45:00 +0800 CST  
2008中国男篮
排名:第8(2胜4负)
70-101美国(梦八队)
75-85西班牙(赛会亚军、06世锦赛冠军、07欧锦赛亚军、09欧锦赛冠军)
85-68安哥拉(07非锦赛冠军)
59-55德国(07欧锦赛第5、08奥运落选赛第二)
77-91希腊(赛会第5、06世锦赛亚军、07欧锦赛第4、08奥运落选赛第三)
68-94立陶宛(赛会第四、07欧锦赛季军)

场均数据(括号内为排名,取赛会前八)
得分:72.3(8/8)
得分占比:(两分:46.5%;三分:31.1%;罚球:22.3%)
(内线:52.3%;锋线:21.7%;后卫:26%)
失分:82.3(2/8)
篮板:34.7(4/8)
前板:10.5(4/8)
后板:24.2(4/8)
助攻:11.7(8/8)
抢断:5.8(8/8)
封盖:3.5(2/8)
失误:14.8(3/8)
犯规:16.5(8/8)
投篮:146/355(24.3-59.2;41.1%)
排名:(出手数:8/8;命中数:8/8;命中率8/8)
两分:101/207(16.8-34.5;48.8%)
排名:(出手数:8/8;命中数:8/8;命中率:8/8)
三分:45/148(7.5-24.7;30.4%)
排名:(出手数:2/8;命中数:5/8;命中率:8/8)
罚球:97/118(16.2-19.7;82.2%)
排名:(出手数:6/8;命中数:5/8;命中率:1/8)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1-01-04 21:47:00 +0800 CST  
阵容分析:
内线:
姚明在08年遇到了改变他职业生涯的主教练阿德尔曼。这个擅长普林斯顿体系的教练开始把姚明拉出禁区。在国家队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不知道是为了姚明做改变还是本来就有这样的想法。姚明开始更多地在高位接球组织,很多时候甚至会直接在远距离出手。不像04年、06年制霸篮下;08年的姚明更多的在外围做起了轴,以牺牲自己的球权和数据、迅速的消耗自己的体力。让全队参与到进攻当中。在防守端,姚明往往会一个人镇守禁区。无论是2-3联防,1-4联防。姚明都是篮下的最后一道屏障,是我们最信任的人。他无愧于球队的领袖。
易建联成长了。在08年他已经有足够的身体去应对FIBA的对抗强度。单防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在姚明身边很好地完成了蓝领的角色。他场均能够抢到7.5个篮板。是我们能够在篮板球这一传统弱势上与世界强队抗衡的关键。他的协防能力也非常突出,虽然不像孙悦那样有那么多让人赏心悦目、一下子就能记住的盖帽,但他在本届比赛里一共有10个抢断。用自己的机动性很好地遏制了对手的进攻。但是当时的易建联在一些地方还有欠缺,主要在进攻端。比如三分不稳、禁区缺少得分手段、与内线球员配合、在高位的策应上都还有欠缺。但当时的易建联作为一个蓝领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需要的只是时间。
王治郅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优势。他能够为内线拉开一定的空间;做策应传球;能不失时机的进篮下偷分。这一点很关键。随着战术体系的更改,两个内线往往都在高位,这样禁区反而会很空旷。而与西班牙一战展现了王治郅力挽狂澜的能力。虽然最后留下的是遗憾,但王治郅也已经在一届经典的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锋线:无论是朱芳雨、李楠,还是王仕鹏,其实都是新体系的受益者。他们在本届比赛中的三分出手数都非常多。朱芳雨152分钟29球、王仕鹏90分钟11球、李楠74分钟17球。但相对比较稳定的射手只有朱芳雨一人,而且在后面三场比赛中遭到对手重视而被冻结。李楠的年纪已经跟不上这样的强度,曾经叱咤风云的小李飞刀在这届比赛中好像投出了不止一个空气球。王仕鹏本质是个得分手,三分在他当时的武器库里并不是唯一。当然,他也只投进了两个。
在尤纳斯水准上的防守能力,只有朱芳雨一个人达标。李楠的脚步已经跟不上这样的比赛节奏;王仕鹏的防守则一直被诟病。总的来说,当时的锋线需要能无球跑位的3D,我们的锋线却各自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后卫:
作为一个高后卫,尤纳斯心中理想的playmaker。孙悦无疑是这届比赛中中国队最露脸的一个。他的视野开阔,传球很到位,很好地接过了刘炜的组织大权,是中国队的实际组织者。在与西班牙和德国的比赛中都曾经在第四节最关键的时候有足以致胜的传球;协防能力强,封盖看的大家热血沸腾。也是因为他的封盖,直接影响到与德国生死战的比赛结果。投射很稳定、至少当时很稳定,展现了多种进攻技巧。是一个出色的万金油球员。
刘炜在这届比赛中不再担任球队的实际组织者。他更多的在无球端寻找机会。比赛风格已经类似于CBA的小外援,在大部分时候需要他直接进攻。因此,他消化了大量的无效球权。在比赛中有很多强投。这拉低了他的投篮命中率和效率。尽管这样,他依然在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让对方闻到死亡的气息。而且,出色的篮板嗅觉和身体对抗能力是值得称道的。尤其是在手感不佳的情况下怎样帮助球队的能力是值得现在的年轻后卫们好好学习的。
陈江华是个年轻的后卫。其实本该不对他做什么要求的。他的官龄当时只有19岁。说起来他是有打不好的理由的——按年龄,这都不该上去。这其实可以看出上一个时代我国薄弱的后卫基础。我承认CBA当时也有明星后卫,但偌大一个CBA居然找不出一个符合尤纳斯标准的刘炜替补,这我还能说什么。具体到陈江华,速度是很快。可是给人的感觉是脚下没根,运起球像断了线的风筝,可能是因为太快刹不住车就很容易失误。5场、场均9.2分钟的比赛里就有10个失误,这对于一个后卫来说就是场灾难。而且在以姚明为核心的体系里也是没有投射能力的,速度优势往往显得很鸡肋。防守端的劣势往往就在关键的比赛中被看得一清二楚。虽然只打了4分钟,但是在与德国的第二节一上来就让对方的小后卫连进两个三分。他还不适应那样的比赛强度,把他一下子摆到那样的位置上,打不好能怪他什么呢。

主教练:尤纳斯在这一年彻底放开的对男篮进行符合他标准的改造。所以,这一支男篮虽然还是过去的配置。但是风格上已经彻底变化了。尤纳斯强调防守,因此,在阵容的搭配上选择了协防能力更加出色的孙悦和易建联来代替06年的王治郅和王仕鹏。这在实际上形成了攻防两端的有机整体性。在篮板球和进攻组织方面相比起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于防守端纪律性的要求让整个球队脱胎换骨,曾经困扰中国男篮的保护后场篮板球、尤其是保护长篮板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如此,中国队员积极的拼抢意识甚至促进了进攻篮板的冲抢。我们第一次在篮板球上不输于欧美强队。
在进攻端,选择了一套颇受争议的内线高位双掩护体系。给射手拉开了空间,提供了发挥的机会。客观上增加了中国队的威胁点。让整个球队不易被针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过分的消耗了内线。舍本逐末。很多进攻在远离篮筐的区域投射,降低了命中率。
在用人上,创造性的将组织大权交给孙悦这样能持球、能传球、且拥有身高优势的playmaker;在防守端,他的运动天赋和协防意识是中国队从死亡之组突围的关键。就孙悦的发掘和任用上,尤纳斯功不可没。
在临场指挥上是尤纳斯的弱项。不得不说,在一些场次的轮换是我没看懂的。比如对西班牙的下半场比赛,尤其是第四节。整个轮换给人的感觉很迷。做出来的决定往往让人匪夷所思。对于一些球员使用的考虑也往往只顾了一个方面。尤纳斯强调防守。首发5个人的出场时间都在25分钟以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六人只有一个王治郅。在锋线上他并没有使用在日本世锦赛上场均贡献11.5分的王仕鹏。侧翼的轮换居然是由已经34岁的李楠与王仕鹏搭配。其实侧翼的轮换完全可以由三个人搞定。后卫线上更多地使用年轻的陈江华不得不说也是为了变换节奏的欠考虑做法。这样一个强调防守的主教练会在这么关键的比赛中选择单防能力较差的陈江华其实是不可思议的。比如对阵德国,一上来,对方的小后卫罗勒就连续命中两记三分将分差迅速缩小。但我们又可以看见,06年张庆鹏却在和塞内加尔、斯洛文尼亚的比赛中很好地完成了让刘炜休息的任务,这是有先例的。在战略制定上是不是该拼一把希腊,直到现在都还有争议。当然,他依然是我们经历过的训练水平,战术理念最高、最先进的国家队主教练。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1-01-05 19:03:00 +0800 CST  
总评:
这是一支成熟的球队。主力球员都有过至少一届的大赛经历。在阵容上没有哪一次国家队能比这一届更完整。我们在06年的基础上迎来了队长李楠的回归。易建联和孙悦这样在球队中的年轻人也变得更加成熟。这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阵容深度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球队的战术风格上可能带来的变化。
这是一支特点鲜明的球队。是我国结合自身条件走欧化道路一次成功的尝试。08年的首发五虎可能是历史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比赛都是由他们开启的。最令我感到惊艳的是他们这套阵容的防守能力。通常会是姚明坐镇篮下;易建联伺机回收篮板;孙悦四处游弋、协防;朱芳雨、刘炜用身体单抗。无论是2-3联防;1联4扩或者1-2-2都打得很自如。这尤其体现在篮板球上。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到了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我们的篮板也能排进赛会前四。结合到具体的比赛,我们可以把德国队的单节得分防到个位数,全场的命中率仅有29%;在1、3两节一共只让对方得到17分。在与安哥拉拉开分差的第三节仅让对方得到9分;在与西班牙的比赛中,对方在第三节也是仅得10分。
在进攻端则显得有些逊色。我们大量的投篮集中在三分线和长两分区。但是投篮命中率很低。总体只有41.1%;三分球只有30.4%、而且三分出手数排在赛会第二。这表明我们实际上是有大量无法转化成进攻机会的强行出手。这种球的大量出现本质上是球队进攻能力的总体下降。事实上,当时的进攻已经几乎看不见06年经典高位挡拆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牛角高位掩护射手兜出来接球三分、或是内线掩护以后下顺往里塞;实在不行就由控卫自己抽一个看运气。进攻很少能有大空位,更多的得分依赖于外线的手感,所以球员在进攻端很不稳定。既可以在和美国、西班牙的比赛中投的很准,也可以在和德国、立陶宛的比赛中特别不准。而且因为大量的进攻权重到了外线,内线则在很多时候承担着蓝领的任务;并在进攻端远离篮下,得不偿失。
更令人担心的是替补席。虽然相较于06年,08年的替补端更加完整。但是他们的状态已经各自有着下滑。王治郅因为与战术理念不合,更多的是坐在替补席上;杜峰、李楠都已经经历过重伤,状态相较过去明显下降;至于控卫,那就更糟糕了,尤纳斯到底也没找到刘炜合格的替补。在对阵立陶宛的比赛中,陈江华和张庆鹏分摊5分钟的做法更像是一种对我国后卫人才匮乏的讽刺。
对于中国男篮来说,其实用好现有的人才是比打造什么体系更重要的。08的替补席上虽然没什么防守悍将。但还是有像王治郅、王仕鹏这样进攻能力突出的球员。我们其实完全可以考虑在姚明下场休息的时段里打一套以进攻为主的风格。不同的阵容,不同的风格在同一支球队里可能发生奇效。
总的来看,内线大多数时候在完成超出他们技术特点的任务。锋线则不像过去,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对机会的把握。而外线则消化了大量的无效球权。在防守端,以姚明为核心的支持下,我们各个位置上最优秀的防守人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在绝大多数时候保护好了篮板。另外还有积极的拼抢态度和对抗能力的提升,这表明了几年来国家队训练的成果显著。这些是我们和强队竞争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选择正确的人,把握好比赛中的细节,我们就可能实现更大的突破。


后记:我多么希望我所看到的男篮永远停留在那个盛夏。。。

楼主 何仕子丰坐于殿  发布于 2021-01-05 19:05:00 +0800 CST  

楼主:何仕子丰坐于殿

字数:26055

发表时间:2020-11-03 00:2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29 08:40:32 +0800 CST

评论数:8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