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至高之术—西欧剑术的起源、兴盛、衰亡与复兴

本人是搬运工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矛盾是一场决斗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多打几场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00:00 +0800 CST  
长期以来,欧洲武士及其技艺都在东方人心目中留下了不值一提的蠢笨形象,东方人一厢情愿的把欧洲武士想象成一群人高马大的莽夫,摔倒就不能自己爬起来的铁罐头,要靠滑轮和绞索驱动的吊车才能骑在马背上的野蛮笨蛋,并形成了一系列诸如此类的趣味谣言。


骑士上马靠吊车的谣言实际上来自于一部40年代的电影《Henry V》中的愚蠢镜头。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04:00 +0800 CST  
当然了,二十世纪60-80年代好莱坞电影拙劣的武术指导也对这种奇怪成见的形成当然功不可没,我们常常看到那个时代拍摄的中世纪电影中,两个满身肌肉的糙汉像打棒球一样挥舞着一根一磅重的铝片(好莱坞电影中的道具剑通常是铝的)笨拙而凶狠的互相殴打,这种镜头当然毫无美感可言,也加深了东方观众长期以来对西方人的偏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剑术在体系在19世纪的全面衰落和失传,随着近年来欧洲武术复兴运动(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的蓬勃兴起,一大批欧洲武艺,特别是冷兵器格斗技术根据古代流传的剑术手册和图谱被重构,使我们得以一扫多年来的误解和偏见,一窥古代西欧武艺宝库的全貌。


欧洲武术复兴运动(Historical European martial arts)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11:00 +0800 CST  
一、 古典时代—鲜血的娱乐
古典时代的欧洲得益于源自伯罗奔尼撒半岛和爱琴海沿岸的重步兵传统,使希腊(包括马其顿)和罗马得以拥有专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都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职业军队,以马其顿方阵和罗马军团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军队,用科学的战术,严格的训练和纪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体格、武艺和勇气都比他们强的民族,无论是波斯帝国从亚洲深处带来的号称不会死去的勇士,还是条顿部族体格高大的日耳曼战士,这些以个人武艺单打独斗而闻名的武士都曾在方阵前折戟沉沙。


罗马帝国那些以个人勇武和单打独斗而著名的敌人们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13:00 +0800 CST  
这并不奇怪,无论是面对马其顿人千百只萨里沙长枪(通常有5米长)组成的枪林,还是面对罗马人的巨盾组成的防护严密的龟甲阵,个人武艺都毫无卵用,以致于日耳曼勇士莽撞的勇气,竟然成为罗马士兵的笑料。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15:00 +0800 CST  
因此,在古典时代的欧洲,战阵武艺才是主流,在以各自为战为主要战术的蛮族军队遭遇组织严密的希腊罗马军队时,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毫无疑问的覆灭(也有例外,如条顿堡森林之战),因此,个人格斗技术在战争中并不被重视,反而在一项娱乐活动中得到空前发展,这就是角斗。


这幅油画描绘了一位色雷斯角斗士,戴着有Grifone神兽装饰的头盔
角斗士是为了角斗运动而专门培养的斗士,他们通常是罗马军队的战俘,在角斗士学校里接受严格而专业的训练,以鲜血和生命娱乐残酷的大众,他们不但是那个时代的单挑大师,也是那个的大明星,竞技场里技艺精湛的常胜冠军受到嗜血的罗马市民的爱戴,宛如今天的C罗,角斗士通常捉对厮杀,偶尔也进行2V2、3V3的组合打斗,或是演绎一些经典战役(电影《角斗士》中,就有一场演绎罗马名将西庇阿战胜汉尼拔的战役)。
虽然有很多关于角斗士的记录和文献流传下来,但关于角斗士的格斗技术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因此我们目前看到的角斗士格斗,更多是基于想象,或是对美剧《斯巴达克斯》中夸张而华丽打斗动作的模仿,实战性自然是无从谈起。即使是真正的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军队,在面对正规的罗马军团时也是败多胜少。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18:00 +0800 CST  
二、 黑暗时代—个人武艺的复兴
随着罗马帝国不可避免的衰败和灭亡,西欧进入了黑暗时代,古希腊、马其顿和罗马的军事遗产和军事科技大部分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遗失或者散落了,在罗马帝国时代士兵最普遍装备的锁子甲,在黑暗时代的早期也变成了很贵重的装备,基于古希腊的几何学、力学和弹道学成就而制造的弩炮和重力投石机等精巧的战争机械则彻底失传了(重力投石机后来又再次出现),蛮族惯于使用的散兵战术和骑兵战术构成了黑暗时代早期的主要战争形态,欧洲,特别是西欧(拜占庭帝国还存在)的战争水平,相对于古典时代发生了退化,使得战场上个人武艺又重新回到了相对重要的位置。


散兵战术和骑兵战术组成了黑暗时代早期的战争形态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21:00 +0800 CST  
在法兰克帝国时代,骑士制度在法兰克尼亚地区(包括今天的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的逐步建立,使一种拥有大型十字剑格的双刃长剑逐步流行开来,这种剑的原型本来是罗马骑兵所用的一种叫作spatha的长剑,其造型可以追溯到罗马的敌人凯尔特和日耳曼人那里。作为统治阶级的法兰克人把这种剑用于成人礼,因为这种剑的造型与十字架的相通之处,这种剑被基督教会赋予了神圣的宗教意义,在很多宗教场合和仪式上都可以直接作为十字架,起到法器的作用。


一把典型的spatha长剑,这是大部分后来欧洲长剑的原型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23:00 +0800 CST  
公元六世纪左右,马镫的出现使法兰克人的骑士可以把长枪夹在腋下,以空前密集的队形发起排山倒海的冲锋,拜占庭帝国的公主安娜科穆宁娜写道:“一个骑在马上的法兰克人能撞穿巴比伦的城墙”,虽然言过其实,但也足见法兰克骑士冲锋威力之盛,冲锋过后,失去了长矛的法兰克骑士就立刻拔剑加入混战,一些在冲锋中失去了战马的骑士,也在步战中用剑与对手厮杀,这对骑士的剑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骑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剑术训练,在长大成为另一位骑士的侍从后,继续接受他的指导和训练,继承他丰富的战争经验并且获得了亲自上场磨炼的机会。尽管这个时代,一把剑的价格超过了5头耕牛,但还是作为一种标准配置的副武器,在骑士阶级中基本达到了人手一剑的水平。


描述诺曼征服的贝叶挂毯(11世纪),可以看到骑士剑和锁子甲是诺曼骑士的标配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26:00 +0800 CST  
这个时代的十字形长剑,或者叫武装剑、骑士剑,在战场上的表现未必比同时代东方流行的直刃长刀更出色,因为双刃武器的技术相较于单刃武器要复杂,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掌握,他狭长三角形的剑身更利于穿刺而不是劈砍,劈砍是人类的一种天生就会的本能动作,而穿刺则需要大量刻苦的练习。


中世纪的恶趣味系列古画《骑士大战蜗牛》中,骑士挥舞的一把典型的武装剑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28:00 +0800 CST  
尽管如此,这个时代的西欧骑士在短兵肉搏中还是不逊于任何东方战士,公元732年,“铁锤宰相”查理马特指挥的法兰克军队在普瓦提埃彻底击溃了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西欧的阿拉伯军队,在战役最后的夜袭引发的混乱肉搏中,训练和装备都比对手好的多的西欧骑士彻底压倒了宗教狂热的阿拉伯军队并杀死了对方的主帅,最终取得胜利,这是穆斯林军队最深入欧洲腹地的一次, 900年之后奥斯曼军队才摸到了维也纳的边儿。


普瓦提埃战役中法兰克骑士们彻底碾压并屠杀了阿拉伯人,使他们再也不敢越过比利牛斯山
值得一提的是,普瓦提埃战役之后19年,唐帝国的军队在高仙芝的率领下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现在哈萨克斯坦的塔拉斯)进行了一场规模非常相似的战役,但结果却令人唏嘘。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31:00 +0800 CST  
三、I.33—第一部系统的剑术著作
在中世纪早期,骑士武艺的传承主要靠自小的严格训练,老一代的骑士亲身传授,以及自身积累战场搏杀的经验,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精英战士并无什么不同,但古希腊的哲学传统的逐渐回归,促使西欧的骑士们,把他们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与各种不同敌人(马扎尔人、伊比利亚半岛来的摩尔人、突厥游牧骑兵、东方的拜占庭铁甲圣骑兵同行、瓦兰吉武士、蒙古人等等)厮杀积累下来的格斗经验,形而上学到理论的层次,形成体系并辅以一目了然的图谱,这就形成了欧洲最早的一部剑术著作,因为原著的一部分已经遗失,因此研究者也不能确定这部残本的名称,于是史学家给他赋予了一个编号I.33。


欧洲最早的剑术著作I33(残本)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33:00 +0800 CST  
I.33号剑谱记录了公元1270-1320年间一系列刀剑格斗技术,尽管这些技术明显的偏向单打独斗,但是剑谱中记录的这些实用、凶狠、凌厉的招式,显示出这些技术明显是脱胎于战场的,剑谱中,对对方头部佯攻而使对手疏于对腿部的防御,一击致残后,再从上方给予头部致命一击的招式比比皆是。


佯攻头部伺机重创对手腿部的阴狠招式比比皆是(来自I33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35:00 +0800 CST  
在对1361年维斯比战役战场的挖掘中,考古学家发现I.33中的记载所言非虚,在挖掘出的1000多具战死者遗骸中,超过一半的人头部有致命伤,超过70%的死者下肢受过重创,腿部受伤的死者,通常在头颈部左侧和左肩也有致命伤,说明死者先是下盘受创,倒地后头部又遭到对手自右上向左下的劈砍而死。这与I.33中记载的打斗技术是高度吻合的。


维斯比战场的乱葬坑,死者中大部分下肢受创者头部也有致命伤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37:00 +0800 CST  
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也会把这些凶狠的技术用于司法决斗、街头巷尾的琐事纠纷,以及任何“一言不合”的场合,格斗技术的高低对当时的人们,特别是贵族非常重要,因为那个时代的西欧,没有任何个人矛盾是不能通过一场一对一的单挑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场。理论上你的杀人技术越高,在纠纷中也就越有理。我们可以看到以中世纪为背景的美剧《冰与火之歌》中,瑟曦兰尼斯特敢于在君临城中花样作死,也是因为她有生化魔山这种家伙作为代理骑士,几乎不可能输掉比武审判的缘故。


因为从头到脚都被热处理过的钢板保护,因此刺穿对方头盔、腋窝、菊花是家常便饭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00:42:00 +0800 CST  
我只是搬运工,其实原帖是一个剑术学习的广告,发觉这个行业不错啊,在德国学剑术,回来收徒弟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16:43:00 +0800 CST  
四、先驱德意志—从文艺复兴到武艺复兴
文艺复兴给压抑的西欧带来了一股浪漫的气息,但是人类好斗嗜杀的恶习是不会因为浪漫的风潮而轻易改变的,要知道人类是先有了原子弹,然后才有了核电站,文艺复兴时代也是这样,人们很快把材料学、几何学、力学、数学、解剖学和医学发展的成果用于提高杀人技术,随着金属冶炼和刀剑锻造技术的提高,刀剑可以做的很长而依然保持弹性,使得长达45-48英寸(120厘米)的双手长剑(longsword)和一手半剑(Bastard sword)流行起来,随之衍生出的德意志双手剑术与意大利长剑术,是14-16世纪西欧剑术的代表技术。


一把典型的双手长剑应该有至少45英寸以上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16:54:00 +0800 CST  
当我们在讨论德意志双手剑术的时候,约翰尼斯·列支敦纳瓦(Johannes Liechtenauer)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人物,他是一位生活在14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剑术大师,在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和司法决斗还依然活着之后,他决定将他的剑斗艺术传承下去,为了防止他的高超技艺落入他人之手,他用一系列嵌套着隐喻和字谜的晦涩长诗来记录他所创建的这一剑术体系,直到今天,语言学家也难以弄清楚这些用中古德文写成的诗歌的确切意思。


一代德意志剑圣Johannes Liechtenauer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16:58:00 +0800 CST  
幸运的是他的高徒们并不像大师本人那么小气,他们用直观的文字和形象的图谱记录了大师的剑术,使得这一体系的剑术广泛传播并代代流传。


剑圣最有名的徒弟之一Hans Talhoffer,是他把那些晦涩的诗句记录成为了可以复原的招式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17:01:00 +0800 CST  
德意志双手剑术是一种基于几何学和力学的精妙技术,没有东方式的宗教意味和玄幻色彩,他的一切招式均是为了最高效的结果对手。


一切招式都是为了高效的了结对手,踢裆插眼捅菊花什么的都是小菜一碟

楼主 特丽菲丝  发布于 2017-02-03 17:05:00 +0800 CST  

楼主:特丽菲丝

字数:10884

发表时间:2017-02-03 08:0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6 02:12:58 +0800 CST

评论数:19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