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太守刺史录

应吧主@友盟李飞邀请。在本吧发表我的成果。
这是本人的总结,如有遗漏,请不吝赐教。
本录的时间从建安元年启,之前的另有一录《东汉太守刺史录》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7:00 +0800 CST  

司隶
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为司隶校尉,即继韩暹者,九月迁。(武帝纪及注)
建安元年九月,丁冲为司隶校尉。(曹植传注)
建安时,有司隶校尉李琴。(大越史记全书)
建安四年,有司隶校尉钟繇,建安十六年迁。(钟繇传)
建安时,有司隶校尉李孚。(贾逵传注)
文帝黄初二年,邢颙为司隶校尉,黄初三年迁。(崔林传、邢颙传)
文帝黄初三年七月后,杜畿守司隶校尉,黄初三年十月迁。(杜畿传、文帝纪)
文帝黄初初,徐宣为司隶校尉,黄初六年十月迁。(徐宣传)
明帝太和四年至六年,有司隶校尉孔羡。(杜畿传)
明帝青龙中,崔林为司隶校尉,景初二年十一月迁。(明帝纪)
齐王正始初,徐邈为司隶校尉,寻免。(徐邈传)
齐王正始中,毕轨为司隶校尉,嘉平元年正月见杀。(曹爽传注、齐王纪)
齐王嘉平元年,卢毓行司隶校尉。(卢毓传)
齐王嘉平元年正月,孙礼为司隶校尉,即继毕轨者,十二月迁。(齐王纪)
齐王嘉平六年九月,有司隶校尉何曾,高贵乡公正元中迁。(晋书何曾传、齐王纪注)
高贵乡公正元初,王祥为司隶校尉,高贵乡公正元二年迁。(晋书王祥传、陈留王纪)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后,王经为司隶校尉,甘露五年前迁。(夏侯尚传)
陈留王景元中,钟会为司隶校尉,景元三年迁。(钟会传)
陈留王景元四年,有司隶校尉武陔。(晋书文帝纪)
陈留王咸熙二年,有司隶校尉李憙。(晋书礼志)
不知何时,有司隶校尉王宏。(博物记)
不知何时,有司隶校尉裴颖。(宰相世系表)
河南
建安三年,董昭为河南尹,寻迁。(董昭传)
建安九年,有河南尹夏侯惇。(夏侯惇传)
文帝黄初三年,司马芝为河南尹,盖继庞迪者,明帝太和六年免。(司马芝传、明帝纪、傅嘏传注)
明帝时,有河南尹裴潜。(裴潜传)
明帝太和时,有河南尹刘靖。(刘馥传、傅嘏传注)
明帝景初元年,有河南尹庞延。(通典、管宁传)
齐王正始时,有河南尹王观。(王观传)
齐王正始七年或八年,李胜为河南尹,正始九年迁。(曹爽传及注、傅嘏传注)
齐王嘉平元年,傅嘏为河南尹,即继李胜者。(傅嘏传)
齐王嘉平时,有河南尹袁亮。(袁涣传)
齐王嘉平四年至六年,王肃为河南尹,高贵乡公正元二年仍在任。(齐王纪)
高贵乡公正元后,有河南尹阮炳。(杜畿传注)
魏末晋初,有河南尹吕粹。(杜畿传注)
陈留王咸熙元年,李胤为河南尹,西晋建立时迁。(晋书李胤传)
荥阳
齐王正始三年分河南置,嘉平初废。
齐王正始三年,李胜为太守,正始七年或八年迁。(曹爽传及注、傅嘏传注)
魏时,有太守魏舒。(晋书魏舒传)
原武
陈留王咸熙元年分河南置。
陈留王咸熙元年,司马洪为太守。(晋书司马洪传)
河东
文帝黄初三年封国,黄初六年复郡。
建安十年前后,太守王邑免。(董卓传、杜畿传)
建安时,有袁尚太守郭援。(钟繇传、张既传)
建安十年,杜畿为太守,即继王邑者,文帝黄初元年迁。(杜畿传)
文帝黄初元年,赵俨为太守,即继杜畿者,黄初三年迁。(赵俨传)
明帝时,有太守任嘏。(王昶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杜恕,在任岁余。(杜畿传)
齐王嘉平四年,贾穆为太守。(管宁传注)
魏末,有太守王卓。(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河东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
平阳
齐王正始八年,分河东置。
文帝时,有太守徐邈。(徐邈传)
文帝明帝时,有太守刘观。(晋书刘颂传)
明帝时,有太守杜恕。(晋书刘毅传)
齐王时,有太守司马望。(晋书司马望传)
河内
建安四年,太守缪尚降曹操。(董昭传)
建安四年,魏种为太守,即继缪尚者。(武帝纪)
建安中,有太守刘勋。(华佗传注、司马芝传注)
文帝明帝时,有太守刘靖。(刘馥传)
明帝景初二年,何曾为太守。(晋书何曾传)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王经。(晋书向雄传)
陈留王景元时,有太守阮侃。(三国志补注)
陈留王咸熙时,有太守辛敞。(辛毗传)
陈留王时,有太守刘准。(晋书向雄传、世说新语笺疏)
野王
魏末置。
魏末,有太守司马辅。(晋书司马辅传)
弘农
建安十二年,有太守严干,建安十六年迁。(裴潜传注引魏略严干传)
建安十六年,贾逵为太守,即继严干者。(贾逵传)
建安末,有太守令狐邵,文帝黄初初迁。(仓慈传注引魏略令狐邵传)
明帝景初元年,有太守杜恕。(杜畿传、通典)
齐王正始中,孟康为太守,即继杜恕者。(杜畿传注、通典)
齐王正始六年,何桢为太守,盖继孟康者。(管宁传、艺文类聚引何祯集)
齐王嘉平中,有太守刘类,陈留王景元四年或五年免。(梁习传注)
陈留王景元时,有太守傅玄,咸熙二年迁。(晋书傅玄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曹冏。(昭明文选注)
雍州
兴平元年置。
兴平元年,邯郸商为刺史,建安十一年七月见杀。(献帝纪)
建安十七年后,徐奕为刺史,寻迁。(徐奕传)
建安十九年,张既为刺史,文帝黄初二年迁。(张既传)
文帝黄初二年,郭淮为刺史,齐王嘉平元年迁。(郭淮传)
齐王嘉平元年,陈泰为刺史,即继郭淮者,高贵乡公正元二年迁。(陈群传、郭淮传)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王经为刺史,即继陈泰者,寻迁。(陈群传、邓艾传、姜维传)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或三年,诸葛绪为刺史,陈留王景元四年冬免。(邓艾传、钟会传)
京兆
本京兆尹,建安二十五年改为京兆郡,文帝黄初二年封秦国,黄初三年改京兆国,明帝青龙三年封秦国,齐王正始五年复郡。
建安十六年,张既为京兆尹,建安十八年迁。(张既传)
建安十八年,杨沛为京兆尹,即继张既者。(贾逵传注引魏略杨沛传)
建安二十年,郑浑为京兆尹,即继杨沛者。(郑浑传)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颜斐,明帝青龙年间仍再任。(仓慈传注)
明帝时,有太守羊秘。(晋书羊祜传)
魏时,有太守李庄。(北堂书钞引魏略)
魏时,有太守赵氏。(太平广记引冥祥记)
冯翊
本左冯翊,建安二十五年改为冯翊郡。
建安元年,有左冯翊韩斌。(后汉纪献帝纪)
建安中,有左冯翊邢颙。(邢颙传)
建安中,有左冯翊郑浑。(郑浑传)
魏末,有冯翊太守束龛。(晋书束皙传)
左内史
建安五年分左冯翊设,建安十七年省。
建安十七年,左内史程休见杀。(郑浑传)
扶风
本右扶风,建安二十五改为扶风郡。
建安十五年左右,有右扶风赵俨。(赵俨传)
文帝时,有太守傅干。(后傅燮传、晋书傅玄传)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李伟。(夏侯尚传注)
魏末,有太守司马泰,晋朝建立时迁。(晋书司马泰传)
始平
明帝齐王时,有太守荀绍。(魏太仆荀君碑)
汉兴
灵帝中平六年分右扶风置汉安郡,献帝时废,建安十六年复置,改名汉兴郡,文帝黄初元年废。
建安十六年,游楚为太守。(张既传注)
陇西
建安末,有太守徐邈。(徐邈传)
明帝太和二年,太守游楚迁。(张既传注)
魏时,有太守束混。(晋书束皙传)
陈留王景元四年,有太守牵弘,咸熙元年迁。(牵招传、邓艾传、华阳国志)
天水
本汉阳,文帝黄初元年改。
建安十九年,严干为汉阳太守。(裴潜传注)
明帝太和二年,有太守马遵。(姜维传注)
陈留王景元四年,有太守王颀。(邓艾传、晋书文帝纪)
永阳
献帝初平四年分汉阳置,建安十九年废。
建安时,有太守盖顺。(后汉书盖勋传)
南安
献帝建安中分汉阳置。
建安末,有太守徐邈,文帝黄初时迁。(徐邈传)
明帝景初二年九月,有太守游弈。(明帝纪注)
齐王正始五年,邓艾为太守。(邓艾传)
陈留王景元四年,有太守胡烈。(华阳国志)
魏末,有太守游述。(金石录魏大长秋游述碑)
广魏
文帝黄初二年分天水置。
明帝景初二年九月,太守王赟战死。(明帝纪注)
安定
建安中,苏则为太守。(苏则传)
建安十九年,毌丘兴为太守。(武帝纪)
文帝黄初元年,太守邹岐迁。(张既传)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孟达。(崔林传注;或为孟建也)
齐王嘉平时,有太守董经。(管宁传注)
不知何时,有太守许德。(宰相世系表)
不知何时,有太守孙存进。(宰相世系表)
新平
献帝兴平元年十二月分安定、扶风置。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李伟。(夏侯尚传注)
北地
建安三年,有太守张辽。(先主传注)
建安十年,有太守段煨。(西岳华山堂阙碑铭)
明帝时,游楚为太守。(张既传注)
魏时,有太守索湛。(晋书索靖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8:00 +0800 CST  
凉州
建安元年,州牧李乐免。(后汉纪献帝纪)
建安初,有州牧韦端,建安十年左右迁。(马超传注、荀彧传注)
建安十年左右,韦康为刺史,即继韦端者,建安十七年八月见杀。(荀彧传注、后汉书献帝纪)
文帝黄初元年,邹岐为刺史,黄初二年迁。(张既传)
文帝黄初二年,张既为刺史,即继邹歧者,黄初四年卒。(张既传)
文帝黄初四年,温恢为刺史,即继张既者,未之官。(温恢传)
文帝黄初四年,孟建为刺史,即继张既者。(温恢传)
明帝太和二年,徐邈为刺史,齐王正始元年迁。(徐邈传)
齐王时,有刺史王浑,嘉平元年至高贵乡公正元二年间卒。(崔林传注、晋书王戎传)
高贵乡公甘露后,李憙为刺史。(晋书李憙传)
陈留王咸熙时,有刺史郭绥。(晋书段灼传)
魏末,有刺史毛奕。(水经注·河水注、李宝通《敦煌索劢楼兰屯田时限探赜》)
敦煌
建安末,太守马艾卒。(阎温传)
文帝黄初时,尹奉为太守。(仓慈传、阎温传)
明帝太和中,仓慈为太守。(仓慈传)
明帝时,王迁为太守,即继仓慈者。(仓慈传注)
齐王正始二年,太守王延战死。(开元占经,疑即王迁)
齐王正始时,赵基为太守,即继王迁者。(仓慈传注)
齐王嘉平时,皇甫隆为太守,即继赵基者。(仓慈传注)
酒泉
建安中,苏则为太守。(苏则传)
建安中,有太守徐揖。(庞淯传、阎温传注)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辛机。(苏则传)
明帝时,有太守王惠阳。(裴潜传注)
武威
建安初,张猛为太守,建安十五年卒。(庞淯传注、后汉书献帝纪、张奂传)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毌丘兴。(苏则传、毌丘俭传)
齐王嘉平中,有太守条茂。(水经注都野泽注)
齐王嘉平时,有太守范粲。(晋书范粲传)
不知何时,有武威太守甄举。(太平寰宇记)
金城
建安二十年,苏则为太守,文帝黄初初迁。(苏则传)
明帝时,有太守张就。(阎温传)
陈留王景元四年,有太守杨欣,咸熙元年迁。(华阳国志)
西平
献帝建安中,分金城置。
献帝建安中,杜畿为太守。(杜畿传)
献帝建安时,阎行为太守。(张既传注)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严苞。(王朗传注)
张掖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杜通。(苏则传)
西郡
献帝时分张掖置。
魏末,有太守段灼。(晋书段灼传)
西海
本张掖居延属国,兴平二年改。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张睦。(毌丘俭传注)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庞淯。(庞淯传)
张掖属国豫州
建安元年,刘备为州牧。(先主传)
建安初,刺史刘氏卒。(司马芝传注)
建安初,刘威为刺史,即继刘氏者。(司马芝传注)
建安九年,有袁尚刺史阴夔。(武帝纪)
建安中,王思为刺史。(梁习传)
建安二十四年,有刺史吕贡。(裴潜传)
延康元年七月,贾逵为刺史,明帝太和二年卒。(贾逵传)
明帝太和二年,满宠为刺史,即继贾逵者,景初二年迁。(满宠传)
明帝太和中,有东豫州刺史益宗。(水经注淮水注)
明帝景初二年后,王凌为刺史,或继满宠者,齐王正始元年迁。(王凌传)
齐王时,有刺史韩观。(徐邈传)
齐王嘉平四年,刺史毌丘俭迁。(毌丘俭传)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王基为刺史,甘露三年迁。(王基传)
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后,有刺史州泰。(邓艾传注)
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后,有刺史陈骞。(晋书陈骞传)
颍川
建安初,有太守夏侯渊,建安五年迁。(夏侯渊传)
建安末,有太守高柔。(高柔传)
齐王正始初,有太守邓飏。(曹爽传注)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有太守刘子元。(晋书何曾传、晋书刑法志)
魏末,有太守刘智。(晋书刘寔传)
汝南
建安二年,有袁术太守孙香。(孙策传注)
建安元年或二年,有太守荀攸。(荀攸传)
建安五年,有太守李通,建安六年迁。(李通传)
建安六年,有太守满宠,即继李通者,建安十三年迁,后复任。(满宠传)
明帝太和末,有太守田豫,齐王正始初迁。(田豫传)
齐王嘉平时,有太守邓艾。(邓艾传)
齐王末或高贵乡公初,有太守程晓。(程昱传)
弋阳
建安十八年至二十三年间分汝南、江夏置。
建安二十三年前,田豫为太守,建安二十三年迁。(田豫传)
安丰
文帝黄初二年分庐江置。
齐王正始时,王基为太守。(王基传)
齐王嘉平五年,张特为太守。(齐王纪注)
高贵乡公时,有太守李胤。(晋书李胤传)
沛郡
本沛国,文帝黄初元年复郡。
建安元年,有国相陈珪。(后陈球传、袁术传)
建安二年,有袁术国相舒仲应。(袁术传)
建安中,有国相封仁。(蒋济传)
建安二十年,凌统为国相。(凌统传)
建安二十三年后,裴潜为国相,寻迁。(裴潜传)
文帝黄初中,郑浑为太守。(郑浑传)
汝阴
文帝黄初三年分沛国置,明帝嘉平五年废。
谯郡
建安二十四年分沛国置。
魏末,有太守江蕤。(晋书江统传、江逌传)
梁国
文帝黄初元年复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建安中,有国相袁涣。(袁涣传)
建安时,有国相宗艳。(孙资传注)
文帝时,有太守卢毓。(卢毓传)
齐王嘉平元年,有国相夏侯文宁。(曹爽传注)
陈郡
献帝建安二年为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太和六年十一月复郡。
建安二年,国相骆俊见杀。(谢承后汉书骆俊传、骆统传)
建安元年,有袁术国相袁嗣。(武帝纪)
明帝太和六年,王煚为国相,未至而复郡。(通典)
明帝时,有太守孙该。(刘劭传)
鲁国
建安三年后,有国相毕谌。(武帝纪)
建安中,有国相温恢。(温恢传)
建安中,有国相孙礼。(孙礼传)
魏时,有国相司马馗。(晋书司马权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8:00 +0800 CST  
荆州
建安十三年八月,州牧刘表卒。(刘表传)
建安十三年八月,刘琮为州牧,寻降于曹操,迁。(刘表传)
建安十三年,李立为刺史。(续汉书五行志注引搜神记)
建安十五年后,有刺史傅群。(杨仪传)
建安十八年,有刺史胡修,建安二十四年前迁。(晋书宣帝纪)
文帝黄初元年,夏侯尚为刺史,黄初三年进为州牧,黄初六年迁。(夏侯尚传)
文帝黄初末,有刺史裴潜,或继夏侯尚者,明帝太和元年迁。(裴潜传)
明帝太和时,毌丘俭为刺史,明帝青龙中迁。(毌丘俭传)
明帝青龙中,胡质为刺史,或继毌丘俭者,齐王正始二年后迁。(胡质传、明帝纪)
齐王正始初,有刺史孙礼,或继胡质者,寻迁。(孙礼传)
齐王正始九年冬,李胜为刺史,嘉平元年正月诛。(曹爽传及注、齐王纪)
齐王嘉平元年,王基为刺史,或继李胜者,高贵乡公正元二年迁。(王基传、齐王纪)
高贵乡公正元时,有刺史孟氏。(管辂传注)
陈留王景元时,有刺史郭统。(郭淮传)
魏兴
建安二十年分汉中置西城郡,文帝黄初二年改为魏兴郡,明帝太和二年分新城置锡郡,景初元年锡郡并入魏兴郡。
建安二十四年,申仪为西城太守,黄初二年改魏兴太守,明帝太和元年迁。(明帝纪、刘封传、华阳国志)
陈留王咸熙二年,有太守刘钦。(钟会传)
陈留王咸熙时,有太守陈术。(华阳国志、李撰传)
上庸
建安二十年分汉中置,文帝黄初元年并入新城,明帝太和二年分新城置,太和四年并入锡郡,景初元年分魏兴、锡郡置,嘉平间废,高贵乡公甘露四年分新城置。
建安二十四年,有太守申耽,黄初元年迁。(华阳国志)
陈留王咸熙时,有太守陈术。(华阳国志、李撰传)
南乡
建安十三年分南郡置。
建安中,有太守思。(刘镇南碑)
建安二十四年,魏太守傅方见杀。(晋书宣帝纪)
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蜀太守郭睦降吴。(陆逊传)
魏末,有太守司马整。(金石录晋南乡太守司马整颂)
新城
建安二十年,置房陵郡,文帝黄初元年合房陵、上庸置。
建安二十四年,房陵太守蒯祺见杀。(刘封传、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四年,蜀房陵太守邓辅降吴。(陆逊传)
文帝黄初四年前,有蜀房陵太守向朗。(向朗传)
文帝黄初元年七月,孟达为太守,明帝太和元年十二月反。(文帝纪注、明帝纪、孟达传)
齐王嘉平二年,有太守州泰。(齐王纪)
陈留王咸熙时,有太守陈术。(华阳国志、李撰传)
南阳
建安十三年后,杨俊为太守,建安中迁。(杨俊传)
建安时,有太守赵氏。(隶续司徒掾梁休碑)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有太守东里襃,建安二十四年免。(武帝纪注、田豫传)
建安二十四年,田豫为太守,即继东里襃者,文帝黄初元年迁。(田豫传)
文帝黄初元年,杨俊为太守,黄初三年自杀。(杨俊传)
文帝黄初中,王观为太守。(王观传)
齐王或高贵乡公时,有太守东里衮。(高贵乡公纪)
章陵
建安初分南阳置,建安省。
建安初,有刘表太守黄射。(后汉书文苑传)
建安初,有刘表太守蔡瑁。(襄阳耆旧记)
建安十三年,刘表太守蒯越迁。(刘表传注)
建安十三年,赵俨为太守,即继蒯越者。(赵俨传)
建安中,有太守吕氏。(隶释魏章陵太守吕君碑)
襄阳
建安十三年分南郡、南阳置。
建安十五年,关羽为蜀太守。(关羽传)
文帝黄初三年,潘璋为吴太守。(潘璋传)
陈留王景元二年,有太守胡烈,咸熙元年迁。(王基传注)
义阳
文帝黄初时置,明帝景初元年后废。
江夏
建安十三年春,太守黄祖见杀。(刘表传、孙权传)
建安十三年九月,文聘为太守,文帝黄初七年八月见任,明帝时卒。(武帝纪、明帝纪、文聘传)
齐王正始中,太守王经免。(夏侯尚传注、管辂传)
齐王嘉平中,有太守桓禺。(文聘传)
扬州
建安四年六月,严象为刺史,建安五年见杀。(荀彧传及注)
建安五年,刘馥为刺史,即继严象者,建安十三年卒。(刘馥传)
建安十三年,温恢为刺史,即继刘馥者,文帝延康元年迁。(温恢传、蒋济传)
文帝延康元年,曹休为刺史,即继温恢者,黄初三年进为州牧,明帝太和二年卒。(曹休传、周鲂传)
明帝太和二年,王凌为刺史,景初二年后迁。(王凌传、满宠传)
齐王正始初,孙礼为刺史。(孙礼传)
齐王正始时,诸葛诞为刺史。(诸葛诞传)
齐王嘉平五年五月,有刺史文钦,即继诸葛诞者,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反。(晋书景帝纪、高贵乡公纪、毌丘俭传)
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刺史乐綝见杀。(乐进传、高贵乡公纪)
庐江
建安十八年,朱光为太守,建安十九年见擒。(吴主传、吕蒙传)
文帝黄初中,刘靖为太守。(刘馥传)
明帝景初元年,有太守李膺。(朱桓传)
明帝景初时,文钦为太守,齐王正始时免。(毌丘俭传注)
齐王正始二年,文钦为太守,嘉平二年后迁。(毌丘俭传注、朱桓传)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太守张休反。(毌丘俭传注)
淮南
本九江,建安二年袁术改为淮南尹,建安四年复为九江,文帝黄初二年封淮南国,四年复郡,明帝太和六年封楚国,嘉平元年复淮南郡。
建安四年后,有九江太守张纮。(张纮传注)
建安初,有九江太守杨沛。(贾逵传注)
文帝黄初四年,全琮为吴九江太守。(全琮传)
明帝时,有楚相徐福。(水经注获水注)
齐王正始时,有吴九江太守马茂,正始六年反。(吴主传注)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太守丁尊反。(毌丘俭传注)
魏末,有太守夏侯庄。(夏侯渊传注、晋书夏侯湛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8:00 +0800 CST  
徐州
建安三年十二月,州牧吕布见杀。(三国志吕布传)
建安五年,刺史车胄见杀,即继吕布者。(先主传)
建安五年,董昭为州牧,寻迁。(董昭传)
建安中,有刺史浩周。(吴主传注)
建安十二年,臧霸为刺史,文帝黄初元年迁。(臧霸传)
文帝黄初元年,吕虔为刺史,明帝时卒。(吕虔传)
明帝时,有刺史郑岐。(曹爽传注,又作邹歧)
齐王正始中,王昶为刺史,嘉平二年迁。(王昶传)
齐王嘉平四年,有刺史石苞,或继王昶者。(晋书石苞传)
高贵乡公甘露二年,有刺史胡奋。(晋书石苞传、晋书胡奋传)
陈留王咸熙中,胡威为刺史。(胡质传注)
魏时,有刺史韩陵。(隶释魏徐州刺史韩陵碑)
东海
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建安二十年,潘勖为东海相。(卫觊传注、晋书潘尼传,卫觊传注言其未到任,然查潘尼传似已到任。)
明帝时,有国相染季然。(太平御览引应璩报东海相染季然书)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有吴太守留略。(孙亮传)
利城
建安三年分东海置,文帝黄初六年废。
建安三年,吴敦为太守。(臧霸传)
文帝黄初六年,太守徐质见杀。(文帝纪、晋书五行志、诸葛诞传作徐箕)
琅邪
本琅琊国,建安二十三年复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建安二年,有国相萧建。(张邈传注)
建安三年,臧霸为国相,建安十三年迁。(臧霸传)
明帝太和二年,太守孙礼迁。(孙礼传)
齐王嘉平前,有国相卞统。(金石录魏南郡太守卞统碑)
齐王嘉平初,有国相石苞。(晋书石苞传)
齐王嘉平时,有国相卢钦。(晋书卢钦传)
魏时,有太守石苞。(晋书石苞传)
魏时,有太守刘谟。(晋故大司农关中侯郑舒夫人城阳黔陬刘氏墓志)
陈留王景元时,有太守解修。(晋书解系传)
东莞
建安三年分琅琊、齐郡置。
建安三年,尹礼为太守。(臧霸传)
建安时,有太守高承。(宰相世系表)
明帝太和二年,有太守胡质,青龙中迁。(贾逵传、胡质传)
齐王嘉平四年,太守张缉迁。(夏侯尚传注、齐王纪、张既传注)
魏末,有太守司马晃。(晋书司马晃传)
东安
建安四年前分琅琊置,建安十三年至十八年前省。
建安时,有太守郭智。(杜畿传注)
建安时,有太守刘修。(曹植传注)
建安时,有太守遇冲。(氏族略)
昌虑
建安三年分东莱郡等置,建安十一年废。
建安三年,昌豨为太守,五年反,后复故,十一年复反,见杀。(武帝纪、臧霸传,具体分析见网友燕京晓林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02ad570102x4pp.html)
彭城
文帝黄初元年为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献帝建安元年,有国相刘艾。(后汉纪献帝纪)
献帝建安三年十月,有吕布国相侯谐。(武帝纪)
献帝建安中,有国相温恢。(温恢传)
献帝建安中,有国相陈矫。(陈矫传)
文帝时,有太守向韶。(晋书向雄传)
明帝太和中,有国相徐庶。(水经注阴沟水注、诸葛亮传注)
广陵
兴平二年,吴景为袁术太守,即继薛礼者,建安二年免。(吴景传)
建安二年,陈登为太守,即继吴景者,建安五年迁。(后汉书陈球传、张邈传及注)
建安末,孙韶为吴太守。(孙韶传)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有吴太守吴穰。(孙亮传)
下邳
本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复郡。
建安初,有国相曹豹,盖继笮融者。(张邈传注)
建安四年,关羽为国相,建安五年见擒。(华阳国志)
明帝时,有太守武陔。(晋书武陔传)
青州
建安七年,刺史袁谭见逐。(武帝纪、袁绍传)
建安十三年,刘琮为刺史。(刘表传)
建安十七年,刺史孙观迁。(臧霸传注)
文帝黄初三年,有刺史王凌。(王凌传)
明帝太和六年十一月,有刺史程喜,青龙时仍在任。(田豫传、管宁传、开元占经)
明帝时,有刺史臧艾。(臧霸传)
明帝时,有刺史孙毓。(臧霸传注)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钟毓为刺史。(钟繇传)
陈留王景元元年,鲁芝为刺史。(晋书鲁芝传)
魏时,有刺史陈忠。(宰相世系表)
齐郡
建安十一年复郡,明帝青龙三年封国,景初三年复郡。
建安十一年后,有太守徐宣,建安十六年前迁。(徐宣传)
明帝青龙三年后,有国相荀绍。(魏太仆荀君碑)
魏时,有太守刁恭。(晋书刁协传)
乐安
建安八年,管统为袁谭太守,建安十年免。(王修传)
建安初,何夔为太守,数月迁。(何夔传)
建安初,有太守杨沛。(贾逵传注、周宣传)
明帝中,有太守夏侯惠。(夏侯渊传注)
齐王嘉平四年,太守桓嘉战死。(桓阶传、诸葛恪传)
东莱
建安八年,袁谭太守管统迁。(王修传)
文帝时,有太守王忠。(王修传)
魏时,有太守石苞。(晋书石苞传)
城阳
建安三年分琅琊郡等置,改属青州。
建安三年,孙康为太守。(臧霸传)
齐王时,有太守郭配。(郭淮传注)
齐王嘉平元年后,邓艾为太守,嘉平三年后迁。(邓艾传)
魏末,有太守梁柳。(晋书皇甫谧传)
长广
建安初置,旋废。
建安五年后,何夔为太守,建安十一年仍在任。(何夔传)
济南
本济南国,建安十三年复郡,齐王正始七年封国。
建安十三年后,有太守郝光。(司马芝传)
齐王时,有国相孔乂。(仓慈传注)
北海
建安十一年复郡,文帝黄初三年封国,黄初四年复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青龙元年复郡。
建安三年,孙观为国相。(臧霸传)
献帝时,有国相彭翼。(万姓统谱,然其有建平字样,或误也)
魏末,有太守游述。(金石录魏大长秋游述碑)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9:00 +0800 CST  
冀州
建安七年五月,州牧袁绍卒。(袁绍传)
建安七年,袁尚为州牧,即继袁绍者。(贾逵传注)
建安九年八月,曹操为州牧,即继袁尚者,建安二十五年卒。(武帝纪、后汉书献帝纪)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为州牧,即继曹操者,寻篡位。(文帝纪)
明帝太和中,吕昭为刺史。(杜畿传)
齐王正始时,有刺史裴徽。(裴潜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刺史孙礼。(孙礼传)
高贵乡公甘露后,有刺史李憙。(晋书李憙传)
赵郡
建安十八年复郡,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建安十八年,太守桓阶迁。(桓阶传)
建安十八年,张承为太守,即继桓阶者,建安二十年迁。(张范传)
文帝时,有太守任嘏。(王昶传注)
齐王正始中,有国相杜恕。(杜畿传)
魏郡
建安初,有太守董昭,盖再任也。(董昭传)
建安初,有袁绍太守袁春卿。(董昭传)
建安七年,有袁尚太守高蕃。(李典传)
建安十一年前,有太守凉茂。(凉茂传)
建安十六年,国渊为太守。(国渊传)
建安十七年,太守徐奕迁。(徐奕传)
建安十七年,有太守王修,即继徐奕者,建安十八年迁。(王修传)
建安十八年,王朗为太守,即继王修者,寻迁。(王朗传)
建安十九年,太守陈矫迁,即继王朗者,不久复任。(陈矫传)
建安中,有太守薛悌,即继陈矫者。(陈矫传)
建安十六年后,有太守徐宣,建安二十五年迁。(徐宣传)
文帝黄初元年,贾逵为太守,即继徐宣者,黄初三年迁。(贾逵传)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温恢,盖继贾逵者,黄初四年迁。(温恢传)
文帝黄初六年三月,有太守孔羡。(太平御览引魏志)
文帝末或明帝太和初,有太守郑浑。(郑浑传)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钟毓,嘉平元年迁。(钟繇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吴瓘。(仓慈传)
阳平
文帝黄初二年分魏郡置。
文帝黄初二年,司马芝为太守。(司马芝传)
文帝黄初初,郑浑为太守,盖继司马芝者。(郑浑传)
文帝时,有太守徐邈。(徐邈传)
文帝时,有太守李孚。(贾逵传注)
明帝太和二年后,有太守孙礼。(孙礼传)
明帝时,有太守卢钦。(晋书卢钦传)
广平
文帝黄初二年分魏郡置,黄初三年封国,明帝太和元年复郡。
明帝太和中,卢毓为太守。(卢毓传、管宁传)
齐王正始元年,王肃为太守。(王朗传、管宁传)
魏末,郑袤为太守。(王隐晋书)
巨鹿
文帝黄初七年封国,明帝太和六年复郡。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李休。(曹爽传注)
明帝时,有太守庞林。(庞统传)
魏时,有太守枣叔祎。(任峻传注)
平原
建安十一年复郡,文帝黄初三年封国,明帝太和元年复郡。
建安十一年后十七年前,有太守常林。(常林传)
建安二十四年,杨俊为太守,文帝黄初元年迁。(杨俊传)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孙礼。(孙礼传)
文帝黄初时,颜斐为太守。(仓慈传注)
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刘陶为太守。(刘晔传及注)
陈留王时,有太守刘邠。(管辂传及注)
乐陵
建安十八年分平原、勃海置,齐王正始五年封国。
建安时,有太守士孙德祖。(全三国文引通典,德祖其字也)
建安末,有太守陈矫。(陈矫传)
建安末,有太守韩暨,盖继陈矫者,在任七年。(韩暨传)
文帝时,有太守王冲。(费诗传)
勃海
建安时,有太守孙邕,在任十余年。(晋任城太守羊君夫人孙氏碑)
魏时,有太守王弘直。(管辂传)
章武
献帝建安末,分河间、勃海置郡。
魏时,有太守殷褒。(隋书经籍志)
安平
建安时,有太守王人宰公。(氏族略)
文帝末,有太守徐邈。(徐邈传)
明帝太和初,有太守卢毓。(卢毓传)
明帝时,有太守王基。(王基传、管辂传)
魏时,有太守陈骞。(晋书陈骞传)
魏末,有太守游述。(金石录魏大长秋游述碑)
清河
本甘陵国,建安十一年复甘陵郡,文帝黄初元年复清河郡,黄初三年封国,黄初四年复郡。
建安初,有甘陵相蔡庸。(搜神记,作清河太守,疑误)
建安十六年,甘陵相凉茂迁。(凉茂传)
建安中,有甘陵相司马芝。(司马芝传)
文帝时,有太守韩宣。(裴潜传注)
明帝时,有太守司马孚。(晋书司马孚传)
齐王正始中,有太守阮武。(杜畿传)
魏末,有太守华表。(管辂传)
魏末,有太守倪氏,盖在华表后。(管辂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任燠。(仓慈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乐平。(宰相世系表)
河间
文帝黄初三年封国,黄初五年复郡。
建安中,有太守刘照。(太平广记引录异传)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崔林。(崔林传)
常山
建安十一年复郡。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胡质。(胡质传)
文帝时,有太守谷习。(拾遗记)
魏末,有太守华周。(华歆传注)
魏时,有太守崔就。(宰相世系表)
中山
明帝太和六年封国
建安中,有太守王凌。(王凌传)
魏时,有太守陈骞。(晋书陈骞传)
博陵
献帝建安十八年封国,文帝黄初元年复郡,后废置。
建安十六年前,有太守常林。(常林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9:00 +0800 CST  
幽州
献帝建安十年,刺史袁熙见逐。(袁绍传)
建安十年,焦触为刺史,寻见杀。(袁绍传)
建安十六年,刺史常林迁。(常林传)
文帝黄初中,崔林为刺史。(崔林传)
明帝太和六年,有刺史王雄。(蒋济传注、崔林传注)
明帝青龙中,毌丘俭为刺史,盖继王雄者,正始六年迁。(毌丘俭传)
齐王嘉平元年,刺史杜恕下狱免,盖继毌丘俭者。(杜畿传)
高贵乡公时,有刺史何桢。(管宁传注)
魏时,有刺史贾敷。(魏书贾彝传)
魏末,有刺史孙历。(晋书孙旂传)
范阳
本涿郡,明帝太和元年改为范阳。
文帝黄初时,有涿郡太守王雄。(崔林传)
文帝黄初时,有涿郡太守王观。(王观传)
文帝黄初末,有涿郡太守黄朗,明帝时卒。(裴潜传注)
代郡
建安时,有太守傅睿。(傅嘏传注)
建安中,有太守裴潜。(裴潜传)
齐王嘉平时,有太守郭冲。(杜畿传注)
燕国
本广阳,文帝黄初中改为燕郡,明帝太和五年封国。
建安初,曹仁为太守。(曹仁传)
明帝时,有国相夏侯惠。(夏侯渊传注)
上谷
明帝太和二年,有太守阎志。(轲比能传、刘放传注)
渔阳
魏时,有太守李定。(宰相世系表)
魏时,有太守张平。(宰相世系表)
魏时,有太守崔公安。(宰相世系表)
右北平辽西辽东
建安九年,太守公孙度卒。(公孙度传)
建安九年,公孙康为太守,即继公孙度者,建安末卒。(公孙度传)
建安末,公孙恭为太守,即继公孙康者。(文帝纪、公孙度传)
明帝太和二年,公孙渊为太守,即继公孙恭者,景初二年反。(明帝纪、公孙度传)
明帝时,有太守傅容。(牵招传)
魏末,有太守张邈。(邴原传注)
昌黎
本辽东属国,文帝时改置。齐王正始五年二月,置辽东属国。(?)
玄菟
明帝青龙元年,王赞为太守。(吴主传注)
齐王正始六年,有太守王颀,正始八年前迁。(毌丘俭传、倭人传)
乐浪
建安时,凉茂为太守。(凉茂传)
明帝景初中,有太守鲜于嗣。(韩传)
齐王正始六年,太守刘茂反。(濊传)
带方
建安九年公孙康分乐浪置。
明帝景初二年,有太守刘夏。(倭人传)
明帝景初中,有太守刘昕。(韩传)
齐王正始元年,有太守弓遵,正始六年反。(倭人传、濊传)
齐王正始八年,有太守王颀。(倭人传)
并州
建安十年,刺史高干反,十一年见杀。(高干传)
建安十一年正月,有刺史张陟,即继高干者,寻迁。(崔林传)
建安十一年,梁习为刺史,即继张陟者,建安十八年迁。(梁习传)
文帝黄初元年,梁习为刺史,明帝太和二年迁。(梁习传)
明帝青龙元年,有刺史毕轨,或继梁习者,齐王正始二年左右迁。(明帝纪、曹爽传注)
齐王正始二年左右,田豫为刺史,盖继毕轨者,正始四年左右迁。(田豫传)
齐王正始四年左右,陈泰为刺史,盖继田豫者,正始九年前迁。(陈群传、曹爽传)
齐王正始末,孙礼为刺史,盖继陈泰者,嘉平元年迁。(孙礼传)
齐王嘉平元年,鲁芝为刺史,盖继孙礼者,嘉平中迁。(晋书鲁芝传)
魏时,有刺史王垣。(隶释魏并州刺史王垣碑)
魏末,石鉴为刺史,终魏世。(晋书石鉴传)
太原上党
建安十七年后,郑浑为太守,建安二十年迁。(郑浑传)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李休。(曹爽传注)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羊衜,明帝太和六年卒。(晋书羊祜传)
西河
汉末废置,文帝黄初三年分太原置。
雁门
文帝黄初时,牵招为太守,在任十二年卒。(牵招传)
明帝时,有太守傅容,即继牵招者。(牵招传)
魏时,有太守范方。(晋书儒林传)
朔方
明帝青龙三年正月复置。
乐平
建安二十四年置。
文帝明帝时,有太守荀祈。(世说新语笺疏)
新兴
建安二十年分太原置。
定襄
魏时,有太守刘氏。(宋书武帝纪)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2:59:00 +0800 CST  

建安十九年,刘备领司隶校尉,章武元年称帝。(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元年四月,张飞领司隶校尉,六月见杀。(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元年七月,诸葛亮领司隶校尉。(华阳国志)
益州
建安十九年秋,刘备为州牧,章武元年称帝。(先主传)
建安二十年三月,杨阜为魏刺史,十一月迁。(杨阜传;遥领)
建安二十年十一月,赵颙为魏刺史,即继杨阜者,建安二十四年见杀。(华阳国志、杨阜传注左赵昂)
建安二十四年,严干为魏刺史,黄初中迁。(裴潜传)
建安二十四年,刘璋为吴刺史,章武元年卒。(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二年,刘阐为吴刺史,寻见逐。(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二年,诸葛亮为州牧,建兴十三年卒。(诸葛亮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魏刺史黄权,延熙二年迁。(黄权传)
后主建兴十三年,蒋琬为刺史,延熙七年免。(蒋琬传、华阳国志)
后主延熙七年,费祎为刺史,延熙十六年见杀。(费祎传、华阳国志)
后主景耀六年,师纂为刺史,咸熙元年迁。(邓艾传、华阳国志)
魏咸熙元年正月,钟会为州牧,二月见杀。(华阳国志)
魏咸熙元年,袁邵为刺史,即继师纂者。(华阳国志)
武都
建安二十年,魏太守苏则迁。(苏则传)
建安二十年,杨阜为魏太守,即继苏则者,文帝黄初时迁。(杨阜传)
明帝太和中,有魏太守韦诞。(刘劭传注)
魏时,有太守阮熙。(晋书阮籍传)
阴平
本广汉属国,建安时改为阴平郡。
后主延熙元年九月,太守廖敦反。(明帝纪注)
后主延熙七年,有太守廖化。(郭淮传)
汉中
建安五年后改为汉宁,建安二十年改为汉中。
建安五年后,张鲁为汉宁太守,建安二十年降魏。(刘焉传、天文志、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四年,魏延为太守,后主建兴五年迁。(魏延传、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十二年,有太守吕乂。(吕乂传)
后主建兴十五年前,王平为太守,即继吕乂者。(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常闳。(华阳国志)
陈留王咸宁四年,有太守姜宗。(华阳国志)
汶山
建安二十二年分蜀郡置。
建安二十二年,陈震为太守。(陈震传)
后主建兴初,有太守何祗。(杨洪传注)
后主建兴中,有太守何氏。(杨洪传注)
后主延熹时,有太守王嗣。(杨戏传注)
梓潼
建安二十二年分广汉置。
建安二十二年,霍峻为太守,建安二十五年卒。(霍峻传、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时,有太守张翼,或继霍峻者。(张翼传)
后主延熙时,有太守杨戏。(杨戏传)
陈留王咸熙元年,向充为太守。(向朗传注、襄阳耆旧记
广汉
建安十二年,张肃为太守,建安十六年前迁。(华阳国志、后汉书刘焉传)
建安十六年,太守许靖迁。(许靖传)
建安十八年,张存为太守,寻免。(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年,有太守夏侯纂。(秦宓传)
建安末,有太守射坚。(先主传注)
建安末,有太守习祯。(杨戏传注)
黄武时,有太守邓芝。(邓芝传)
后主建兴元年,姚伷为太守。(杨戏传注)
后主建兴初,有太守张翼。(张翼传)
后主建兴初,有太守何祗。(杨洪传注、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中,马齐为太守。(杨戏传注)
后主建兴十二年后,有太守吕乂。(吕乂传)
后主时,有太守罗蒙。(霍峻传注)
后主时,有太守常闳。(华阳国志)
东广汉
后主延熙中分广汉置,蜀灭省。
蜀郡
建安七年,王商为太守,在任十年卒。(华阳国志、许靖传注)
建安十六年,许靖为太守,即继王商者,建安十九年迁。(许靖传、华阳国志)
建安十九年,法正为太守,即继许靖者,建安二十二年迁。(法正传、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二年,杨洪为太守,即继法正者,建安二十五年前迁。(杨洪传、华阳国志)
建安末,有太守射坚。(先主传注)
后主建兴元年,太守王连迁。(王连传)
后主建兴元年,杨洪为太守,即继王连者,建兴六年卒。(杨洪传)
后主建兴初,有太守张翼,或继杨洪者,建兴九年迁。(张翼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薛永。(宰相世系表)
后主延熹九年,太守吕乂迁。(吕乂传、华阳国志)
后主景耀末,有太守薛齐。(宰相世系表)
后主景耀六年,有太守张氏。(华阳国志)
陈留王咸熙元年,牵弘为太守,寻迁。(牵招传、华阳国志)
巴郡
兴平元年分巴郡置永宁郡,建安六年改名。
建安中,许靖为太守。(许靖传)
建安中,有太守王谋。(华阳国志)
建安十九年,太守赵筰见杀。(华阳国志)
建安十九年,张裔为太守,寻迁。(张裔传)
建安十九年,费观为太守,即继张裔者,后主建兴初卒。(华阳国志)
建安二十年,袁约为魏太守。(武帝纪、华阳国志)
汉末,有太守蔡琰。(襄阳耆旧记)
后主建兴初,有太守杨颙,盖继费观者,寻迁。(杨戏传注)
后主延熹末或景耀初,有太守柳隐。(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王彭。(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董恢。(襄阳耆旧记)
后主景耀末,有太守薛齐。(宰相世系表)
陈留王咸熙元年,怡思和为太守。(华阳国志)
巴东
兴平元年分巴郡置巴东郡,建安二十一年改为固陵郡,章武元年改为巴东郡。
建安二十年,朴胡为魏太守。(武帝纪)
建安十九年,刘琰为固陵太守。(刘琰传)
建安二十一年,廖立为固陵太守,建安二十四年迁。(廖立传、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元年,辅匡为太守,后主建兴中迁。(华阳国志、杨戏传注)
后主景耀元年,罗宪为太守,景耀六年降魏。(晋书罗宪传、霍峻传注)
巴西
兴平元年分巴郡置巴郡,建安六年改名。
建安十九年,向朗为太守,寻迁。(向朗传)
建安十九年,张飞为太守,建安二十四年迁。(张飞传)
建安二十年,杜濩为魏太守。(武帝纪)
先主章武二年,有太守阎芝。(马忠传)
后主建兴元年,李福为太守。(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初,吕乂为太守。(吕乂传)
后主时,有太守刘干。(吕乂传)
宕渠
后主延熹中分巴郡置,九年后省。
后主延熹中,王士为太守,在任九年省。(华阳国志)
涪陵
建安六年分巴郡置巴东属国,建安二十二年改为涪陵郡。
建安时,有巴东属国都尉董和,在任两年。(董和传)
后主时,有太守庞宏。(庞统传)
汉嘉
先主章武元年改蜀郡属国置。
先主章武二年,太守黄元反。(杨洪传、华阳国志)
犍为
建安时,有太守寿氏。(华阳国志)
建安十四年,阎行为太守。(张既传注,未上任)
建安中,有太守何宗。(杨戏传注)
建安十九年,李严为太守,先主章武二年迁。(李严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龚湛。(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二年,王士为太守,后主建兴三年春迁。(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三年春,陈震为太守,建兴三年迁。(陈震传)
后主建兴三年,李邈为太守,建兴五年迁。(华阳国志、杨戏传注)
后主建兴中,何祗为太守。(杨洪传注、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中,有太守王离,即继何祗者。(杨洪传注)
后主延熙时,有太守寿氏。(华阳国志)
陈留王咸熙元年,杨欣为太守。(华阳国志)
江阳
建安十八年置。
建安十八年,成存为太守。(华阳国志)
建安十八年,程畿为太守,建安十九年迁。(杨戏传注、华阳国志)
建安十九年,刘邕为太守,即继程畿者。(杨戏传注)
建安末,彭羕为太守。(彭羕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王山。(王连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0:00 +0800 CST  
庲降都尉
朱提
建安十九年改犍为属国置。
建安十九年,都尉邓方改为太守。(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李丰。(李严传)
后主时,有太守李光。(杨戏传注)
南广
后主延熙中分犍为置,九年后省。
后主延熙中,常竺为太守。(华阳国志)
后主时,狐衷为太守,即继常竺者。(华阳国志)
牂柯
建安二十年,向朗为太守。(向朗传)
建安二十年后,有太守费诗。(华阳国志)
先主章武二年,朱襃为太守,后主建兴三年秋免。(华阳国志、后主传)
后主建兴三年秋,马忠为太守,建兴八年迁。(华阳国志、马忠传)
后主时,有太守常原。(华阳国志)
越巂
先主章武时,有太守马谡。(马良传及注)
后主建兴三年,太守焦璜见杀。(杨戏传注、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元年,龚禄为太守,即继焦璜者。(华阳国志)
后主延熙三年,张嶷为太守,延熙十七年迁。(张嶷传、华阳国志)
云南
后主建兴三年分建宁、越巂、永昌置。
后主建兴三年秋,吕凯为太守。(吕凯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有太守张休。(华阳国志)
兴古
后主建兴三年分建宁、牂柯置。
建宁
本益州郡,后主建兴三年改为建宁。
建安十四年,益州太守高颐卒。(隶释益州太守高颐碑)
建安十九年,益州太守董和迁。(李恢传、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元年,益州太守正昂见杀。(马忠传、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元年,张裔为益州太守,见擒。(马忠传、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三年春,王士为益州太守,寻战死。(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三年秋,李恢为太守,建兴九年卒。(李恢传)
后主时,有太守杨戏。(杨戏传)
后主景耀六年,太守霍弋迁。(霍峻传)
永昌
后主建兴元年,雍闿为太守。(华阳国志)
后主建兴三年秋,王伉为太守。(吕凯传、华阳国志)
后主时,霍弋为太守。(霍峻传)
后主时,有太守常原。(华阳国志)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0:00 +0800 CST  

荆州
建安十三年,刘琦为刺史,建安十四年卒。(刘表传、刘备所表)
建安十四年,刘备为州牧。(华阳国志、后汉纪献帝纪)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孙权为州牧,黄武元年登基。(吴主传、文帝纪)
大帝黄武元年,陆逊为州牧,赤乌八年卒。(陆逊传)
大帝赤乌八年,诸葛恪为州牧,废帝建兴二年见杀。(诸葛恪传)
景帝永安元年十月,孙綝为州牧,十二月见杀。(孙綝传、孙休传)
景帝末帝时,有刺史顾容。(晋书顾和传)
末帝元兴元年,陆凯为州牧,宝鼎元年迁。(陆凯传)
末帝凤凰二年春,陆抗为州牧,凤凰三年秋卒。(陆逊传)
末帝时,有州牧陶浚。(晋书陶璜传)
建平
景帝永安三年分宜都置。
景帝永安七年,有太守盛曼。(孙休传)
末帝时,有太守吾彦。(晋书王浚传、吾彦传)
宜都
建安十三年分南郡置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刘备改为宜都。
建安十五年,张飞为蜀太守,建安十七年前迁。(张飞传)
建安十九年,孟达为蜀太守,建安二十四年降魏。(刘封传)
建安二十四年,太守樊友弃郡,即继孟达者。(陆逊传)
建安二十四年,陆逊为太守,寻迁。(陆逊传)
大帝黄武元年,廖化为蜀太守,寻迁。(廖化传)
景帝永安后,有太守顾穆。(顾雍传注)
末帝凤凰元年,有太守雷谭。(陆逊传)
末帝时,有太守王岐。(虞翻传注)
末帝时,有太守虞忠,即继王岐者,天纪四年见杀。(虞翻传注)
固陵
建安二十四年分宜都置,大帝黄武元年省。
建安二十四年,潘璋为太守,大帝黄武元年迁。(潘璋传)
南郡
建安初,有太守蔡瑁。(襄阳耆旧记)
建安十四年,周瑜为太守,寻卒。(周瑜传、先主传)
建安十四年,程普为太守,即继周瑜者,建安十五年迁。(程普传)
建安十五年后,张飞为太守,建安十七年迁。(张飞传)
建安二十四年,蜀太守糜芳降吴,盖继张飞者。(糜芳传、关羽传)
建安二十四年,吕蒙为太守,寻卒。(吕蒙传)
建安二十四年,诸葛瑾为太守,即继吕蒙者,大帝黄武元年迁。(诸葛瑾传)
大帝黄武元年,有太守史合,盖继诸葛瑾者。(文帝纪注)
废帝或景帝时,有太守张玄。(张纮传)
魏齐王嘉平二年十一月,魏太守卞统卒。(金石录魏南郡太守卞统碑)
不知何时,有太守胡宜。(襄阳耆旧记)
江夏
建安初,有太守蔡瑁。(襄阳耆旧记)
建安四年十二月,有领太守周瑜。(孙策传注)
建安十三年春,刘琦为太守,即继黄祖者,同年十二月迁。(刘表传、先主传)
建安十四年,程普为太守,寻迁。(程普传)
建安十五年,程普为太守。(程普传)
建安中,有太守蔡遗。(吕蒙传)
大帝嘉禾前,有太守刁嘉。(是仪传)
建安二十四年,孙奂为太守,即继蔡遗者,大帝嘉禾三年卒。(孙奂传)
大帝嘉禾三年,孙承为太守,赤乌六年卒。(孙奂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陆焕。(水经注江水注)
末帝时,有太守陈敏。(神异记)
末帝天纪四年,太守刘朗降。(晋书王戎传)
不知何时,有太守胡宜。(襄阳耆旧记)
衡阳
废帝太平二年分长沙置。
末帝凤凰时,有太守缪祎。(薛综传)
长沙
献帝建安初,有太守张机。(万姓统谱)
献帝建安初,有太守张羡,建安三年卒。(刘表传注)
献帝建安三年,张怿为太守,即继张羡者,寻见擒。(刘表传注)
建安十四年,太守韩玄降刘备。(华阳国志、先主传)
建安十四年,廖立为太守,即继韩玄者,建安十九年去任。(廖立传)
建安末,有太守濮阳逸。(濮阳兴传)
大帝时,有太守于望。(走马楼吴简)
吴末,有太守习温。(襄阳耆旧记)
汉昌
建安十五年分长沙置,大帝黄龙元年省。
建安十五年,鲁肃为太守,建安十九年迁。(吴主传、鲁肃传)
建安二十二年,吕蒙为太守。(吕蒙传)
湘东
废帝太平二年分长沙置。
末帝天玺元年,太守张咏诛。(孙皓传)
末帝时,有太守虞耸。(虞翻传及注)
零陵
建安四年十二月,有领太守程普。(孙策传注)
建安五年,韩嵩为太守。(刘表传,虚领也)
建安十四年,太守刘度降刘备。(华阳国志、先主传)
建安时,有太守赖文。(万姓统谱)
建安十六年,郝普为太守,建安十九年降孙权。(吴主传、杨戏传注)
大帝初,太守刘略卒。(严峻传注)
大帝黄龙时,有太守徐陵。(虞翻传注)
大帝赤乌四年,有太守殷礼。(吴主传、顾雍传注)
始安
末帝甘露元年,以零陵南部都尉置。
桂阳
建安四年十二月,有领太守吕范。(孙策传注)
建安十四年,太守赵范降刘备,免。(华阳国志、先主传)
建安十四年,赵云为太守,即继赵范者。(赵云传注)
建安末,有太守全柔。(全琮传)
大帝时,有太守李肃。(步骘传注)
大帝赤乌时,有太守羊衜。(孙登传注)
始兴
末帝甘露元年,以桂阳南部都尉置。
大帝时,有太守羊衜。(钟离牧传注)
武陵
建安初,有太守刘睿。(晋书天文志)
建安十年后,刘先为太守。(刘表传,虚领也)
建安十四年,太守金旋降刘备,免。(华阳国志、先主传)
建安中,有太守黄盖。(黄盖传)
大帝时,有太守谢承。(谢夫人传)
大帝时,有太守卫旌。(潘濬传注)
景帝永安六年,钟离牧为太守。(钟离牧传)
魏陈留王咸熙元年,郭纯为魏太守。(钟离牧传)
魏陈留王时,有魏太守罗宪。(霍峻传注)
末帝时,有太守李绢。(故武陵太守东莱黄李绢文熙砖)
末帝时,有太守孙恢。(华阳国志、孙韶传)
天门
景帝永安六年分武陵置。
临贺
大帝黄武五年分桂阳置。
大帝赤乌二年,太守严纲见杀。(吴主传)
大帝赤乌二年,伪太守费杨见杀。(吕岱传)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0:00 +0800 CST  
扬州
大帝初,有州牧吕范,黄武七年迁。(吕范传)
废帝建兴元年,诸葛恪为州牧,建兴二年见杀。(诸葛恪传)
蕲春
建安十八年前,分江夏、庐江置。
大帝黄武二年,魏太守晋宗见擒。(吴主传、贺齐传、胡综传)
庐江
建安四年,太守刘勋见逐。(武帝纪、袁术传、孙策传)
建安四年,李术为太守,即继刘勋者,建安五年见杀。(荀彧传注、孙策传注)
建安五年,孙河为太守,即继李术者,寻迁。(孙韶传注)
建安五年,孙邵为太守,即继孙河者,约建安十四年免。(吴主传注)
建安十九年,吕蒙为太守,建安二十二年迁。(吕蒙传、鲁肃传、吴主传)
黄初二年左右,徐盛为太守,黄武中卒。(徐盛传、吴主传)
吴时,有太守洪矩。(太平御览引宣城记)
吴时,有太守钱盛。(万姓统谱)
吴末,有太守胡勃。(万姓统谱)
丹阳
建安元年,太史慈称太守,寻降孙策。(太史慈传)
建安元年,袁胤为太守,即继周尚者,寻见逐。(徐夫人传注)
建安元年,徐琨为太守,即继袁胤者,建安二年迁。(徐夫人传)
建安二年,吴景为太守,即继徐琨者,建安八年卒。(吴景传)
建安八年,孙翊为太守,即继吴景者,建安九年卒。(孙翊传)
建安九年,孙瑜为太守,即继孙翊者,建安二十年卒。(孙瑜传)
建安十四年,蒋济为魏丹阳太守,寻迁。(蒋济传)
建安二十五年,吕范为太守,大帝黄武元年迁。(吕范传、建康实录)
大帝黄武元年,高端为太守。(建康实录)
大帝初,有太守滕胤。(滕胤传)
大帝嘉禾三年八月,诸葛恪为太守,赤乌五年迁。(吴主传、诸葛恪传)
大帝赤乌五年,聂友为太守,即继诸葛恪者,废帝建兴二年迁。(诸葛恪传及注)
废帝建兴二年,李衡为太守,即继聂友者,景帝永安元年十月仍在任。(孙休传及注)
末帝甘露二年,有太守徐氏。(甘露二年丹阳徐使君砖)
末帝天纪四年,太守沈莹见杀。(孙皓传及注)
临川
建安十三年后分丹阳置,大帝时省。
建安十三年后,朱然为太守,大帝黄龙元年迁。(朱然传)
新都
建安十三年分丹阳置。
建安十三年,贺齐为太守,建安十八年迁。(贺齐传)
末帝时,有太守沈矫。(宋书自序)
吴兴
末帝宝鼎元年分丹阳、吴郡置。
东安
大帝黄武五年七月,分丹阳、吴、会稽置,黄武七年三月省。
大帝黄武五年七月,全琮为太守,黄武七年三月迁。(孙权传、全琮传)
毘陵
大帝嘉禾三年,分吴郡置毘陵典农校尉。
吴郡
建安二年,太守陈瑀见逐。(后陈球传、孙策传注、吕范传)
建安二年,朱治为太守,建安七年迁。(孙策传、朱治传)
建安时,有太守芮祉。(潘濬传注)
大帝时,有太守太史享。(太史慈传注)
大帝时,有太守滕胤。(滕胤传)
大帝废帝时,有太守谢勖。(谢夫人传)
景帝永安时,有太守贺邵,末帝初迁。(贺邵传)
末帝时,有太守吴展。(世说新语注)
云阳
大帝时,有太守张秉。(顾雍传)
豫章
献帝建安元年,笮融为太守,寻见杀。(刘繇传)
献帝建安元年,华歆为太守,即继朱皓者,建安二年降孙策。(华歆传)
建安二年,孙贲为太守,建安十三年卒。(孙策传、孙贲传)
建安十三年,孙邻为太守。(孙贲传、潘濬传)
建安十四年,顾邵为太守,建安十八年迁。(顾雍传)
建安十九年,蔡遗为太守,即继顾邵者。(吕蒙传)
大帝黄武初,有太守谢斐。(诸葛恪传注、晋书谢沈传)
大帝时,有太守周鲂。(晋平西将军周处碑)
大帝嘉禾中,有太守徐熙。(水经注赣水注)
大帝赤乌四年,有太守谢景。(张昭传、孙登传、水经注赣水注)
大帝末,有太守孟宗。(太平御览引孟宗别传)
景帝永安中,有太守夏侯嵩。(水经注赣水注)
景帝时,有太守纪陟。(孙亮传注)
末帝建衡二年,有太守张俊。(孙奋传)
末帝天纪二年,有太守沈法秀。(太平广记引豫章记)
末帝时,有太守陈融。(隋书经籍志、陆瑁传)
吴时,有太守孔竺。(晋书孔愉传)
武昌
魏黄初二年四月,大帝分豫章置。
大帝初,士廞为太守。(士燮传)
末帝初,习温为太守。(襄阳耆旧记)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1:00 +0800 CST  
安成
末帝宝鼎二年,分豫章、庐陵、长沙置。
鄱阳
建安十五年分豫章置。
建安十五年,步骘为太守,同年迁。(步骘传)
大帝黄武前,有太守魏滕。(吴范传注)
大帝黄武四年,太守王靖免。(吴主传、周鲂传)
大帝黄武四年,周鲂为太守,即继王靖者,嘉禾六年卒。(吴主传、周鲂传)
废帝太平三年,有太守虞翔。(虞翻传注)
吴时,有太守岑轲。(宰相世系表)
临川
废帝太平二年分豫章置。
末帝时,有太守蔡机。(张昭传注)
庐陵
建安二年分豫章置。
建安二年,孙辅为太守。(孙策传、孙辅传)
建安末,吕岱为太守。(吕岱传)
吴时,有太守虞氏。(吴故庐陵太守虞君砖)
吴时,有太守洪臣。(太平御览引宣城记)
彭泽
建安十三年前分豫章置,寻废。
建安十三年,吕范为太守。(吕范传)
会稽
建安二年,孙策为太守,建安五年卒。(孙策传)
建安五年,孙权为太守,即继孙策者,顾雍行太守事。(吴主传、顾雍传)
建安二十二年,有太守淳于式。(陆逊传)
大帝黄武元年,吾粲为太守。(吾粲传)
大帝赤乌时,有太守滕胤,太元元年迁。(孙亮传、孙和传、滕胤传)
废帝五凤元年后,有太守濮阳兴,景帝永安元年迁。(濮阳兴传)
末帝初,有太守楼玄。(楼玄传)
末帝凤凰三年,有太守郭诞。(孙皓传)
末帝天玺元年,太守车浚诛。(孙皓传)
吴时,有太守岑轲。(宰相世系表)
不知何时,有太守洪矩。(茂林古代各姓宗族简介)
临海
废帝太平二年分会稽置。
景帝时,有太守范平,末帝初辞官。(晋书范平传)
末帝时,有太守顾相。(晋书顾和传)
末帝凤凰三年,太守奚熙反。(孙皓传)
建安
景帝永安三年分会稽置。
大帝时,有太守郑胄。(吴主传注,误也)
景帝永安三年,有太守王蕃。(读史方舆纪要)
末帝时,有太守朱诞。(太平广记引搜神记)
吴时,有太守朱光。(艺文类聚引吴录)
东阳
末帝宝鼎元年分会稽置。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1:00 +0800 CST  
广州
大帝黄武五年,分交州置广州,俄复旧。永安六年,复分交州置广州。
大帝黄武五年,吕岱为刺史。(士燮传)
永安末,有刺史虞授。(世说新语笺疏引虞氏谱、万姓统谱、广州通志)
末帝初,有刺史习温。(襄阳耆旧记)
末帝初,有刺史熊睦。(晋书滕脩传)
末帝中,有刺史滕脩,即继熊睦者。(晋书滕脩传)
末帝时,有刺史吴展。(世说新语注)
末帝天纪三年,刺史徐旗免。(孙皓传)
末帝天纪三年,滕脩为州牧,寻迁。(晋书滕脩传)
末帝天纪三年,闾丰为刺史,天纪四年降晋。(晋书滕脩传)
南海
建安二年,士武为太守。(士燮传、东观汉记百官表注)
大帝赤乌五年,钟离牧为太守。(钟离牧传)
末帝天纪三年八月,太守刘略见杀。(孙皓传)
吴时,有太守任访。(晋书任旭传)
苍梧
建安二年后,太守史璜卒。(士燮传)
建安二年后,吴巨为太守,即继史璜者,建安十六年见杀。(士燮传)
吴时,有太守史嵩。(万姓统谱)
末帝建衡元年十一月,陶璜为太守,寻迁。(孙皓传、晋书陶璜传)
末帝时,有太守王毅,天纪四年降晋。(晋书滕修传)
郁林
建安时,有太守陆绩。(陆绩传)
吴时,有太守史嵩。(万姓统谱)
吴时,有太守钟翔。(北堂书钞引广州先贤传)
吴时,有太守介登。(万姓统谱)
桂林
末帝凤凰三年分郁林置。
末帝天纪二年,修允为太守。(孙皓传)
高凉
桓帝时分合浦置高兴郡,灵帝时改为高凉郡,后废,建安二十五年复置。
朱崖
大帝赤乌五年分合浦置。
儋耳
大帝赤乌五年,陆凯为太守。(陆凯传、吴主传)
交州
建安二年,刺史朱符见杀。(士燮传)
建安二年,张津为刺史,即继朱符者,寻进为州牧,六年仍在任,后见杀。(士燮传、东观汉记百官表注引交广记、晋书地理志在八年)
建安中,赖恭为刺史,即继张津者,建安十五年见逐。(士燮传、步骘传、水经注漓水注)
建安十五年,步骘为刺史,即继赖恭者,延康元年迁。(士燮传、步骘传)
延康元年,吕岱为刺史,即继步骘者,大帝黄武五年迁。(吕岱传、士燮传、步骘传)
大帝黄武五年,戴良为刺史,黄龙三年前迁。(士燮传)
大帝黄龙三年前,吕岱为刺史,赤乌二年进为州牧,大帝赤乌十一年迁。(吕岱传、士燮传、步骘传)
大帝赤乌十一年,陆胤为刺史,即继吕岱者,景帝永安元年迁。(陆凯传)
景帝永安元年,虞汜为刺史,即继陆胤者,寻卒。(虞翻传注)
景帝永安七年,陈袭为刺史。(安南志略???)
景帝末帝时,有刺史陶基。(晋书陶璜传、太平御览引陶氏家传)
末帝甘露元年,刘俊为刺史,宝鼎三年二月战死。(孙皓传、晋书陶璜传、华阳国志作峻、大越史记全书)
末帝建衡三年,陶璜为州牧,天纪四年降晋。(孙皓传、晋书陶璜传)
合浦
大帝黄武七年,改为珠官郡,疑在末帝时改回。
建安二年,士壹为太守。(士燮传、东观汉记百官表注)
大帝黄武三年,有太守薛综。(薛综传、大越史记全书)
末帝天纪二年,太守修允迁。(孙皓传)
交趾
大帝黄武五年,太守士燮卒。(士燮传)
大帝黄武五年,陈时为太守,即继士燮者。(士燮传)
大帝黄武三年后,有太守薛综。(薛综传、大越史记全书)
大帝嘉禾五年,有太守吴邈。(梁书诸夷传)
景帝永安六年,太守孙谞见杀。(孙休传、华阳国志)
咸熙元年,爨谷为魏太守。(华阳国志)
新昌
末帝建衡三年分交趾置。
武平
末帝建衡三年置。
九真
建安二年,士䵋为太守。(士燮传、东观汉记百官表注)
建安七年,朱治为太守,大帝黄武二年迁。(朱治传)
大帝黄武七年,士徽为太守,寻反。(吕岱传)
大帝时,有太守儋萌。(吕岱传)
末帝建衡元年,谷朗为太守,凤凰元年卒。(吴九真太守谷朗碑)
末帝时,有太守陶璜。(太平御览引交州记)
九德
末帝天纪二年分九真置。
日南
大帝时,有太守黄盖。(吕岱传,非公覆也)
末帝宝鼎元年,张善为太守。(太平广记引拾遗录)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1:00 +0800 CST  
其他其他
武帝时,有太守许据。(夏侯尚传注)
武帝文帝时,有太守审固。(杨俊传)
文帝黄初中,有太守石韬。(诸葛亮传注)
文帝黄初三年,有太守唐君元。(魏大飨记残碑)
文帝黄初五年前,有囗阳太守王氏。(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
文帝黄初时,有太守董遇。(王朗传注、全后汉文)
文帝明帝时,有太守臧艾。(臧霸传注)
文帝明帝时,王琰数为太守。(常林传注)
明帝时,有太守许允。(夏侯尚传注)
明帝时,有太守袁侃。(袁涣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李翼。(夏侯尚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陈本。(陈矫传)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或刺史施畏。(梁习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或刺史倪觊。(梁习传注)
齐王正始时,有太守或刺史胡业。(梁习传注)
齐王嘉平时,有太守虞松。(钟会传注)
魏末,有太守董胄。(董昭传)
先主时,有太守镡承。(华阳国志)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01:00 +0800 CST  
最后附上文档版: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qlu0RKpFEp2YVOm9tKQYw
提取码:9rgt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7 13:34:00 +0800 CST  
最近版本: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_iFU93Qog9HNDx34xGI9A
提取码:k8ie

楼主 枫林之狂  发布于 2018-09-29 10:33:00 +0800 CST  

楼主:枫林之狂

字数:7765

发表时间:2018-09-27 20:5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6 08:40:38 +0800 CST

评论数:1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