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9 科幻】国内其他科幻作者系列1-王晋康





【前言】
中国科幻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伯乐。
在大刘受到关注的同时,我也希望人们能捎带关注一下我们国内的其他科幻作者,毕竟中国科幻不可能只靠大刘一人撑起全局。


本系列(国内其他科幻作家系列)用于介绍大刘以外的国内科幻作家,将不只限于已经成名的作者,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推荐不知名作者给我,我阅读他们的作品后感觉水平不错,也会把他们放在这个系列里介绍。


你们也许会质疑我是否有水平当这个伯乐,不过这不重要,如果我水平不够,那么这个系列的帖子权当抛砖引玉了。
本系列帖子虽然以介绍作者为名,但实际上不会涉及到作者个人的八卦内容,而只是介绍和评价他们的写作风格(由于贴吧回吞掉太长的标题的后半部,所以本系列贴字没有命名为【国内其他科幻作者的写作风格系列】,我省掉了四个字)。


这个帖子作为本系列开篇贴,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实力丝毫不逊于大刘的老人,他就是王晋康。


王晋康老先生是成名科幻作家,而非普通科幻作者,至于他的种种头衔,大家可以搜得到,在这里我不做任何介绍了。




本帖只会介绍王老的一少部分作品,未必是他最好的作品,而只是我看过的,但我相信这些作品足以体现王老的整体水平。
本帖会有一些剧透,不希望被剧透的朋友请谨慎阅读(我尽量少剧透)。




在正式介绍作品之前,我想对王老整体的文风做一个简介,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看法,仅供各位参考。
本系列帖子中,我在介绍其他科幻作者时,会有一些评价,而且难免会与大刘做对比,希望大家客观看待我的对比,我无意褒贬任何人,如果我的评价不符合你们的认知,也请不要挂怀,毕竟只是我一家之言。
当然,我会尽可能客观一点作比较。




我在90年代(那时候我在念高中)曾经看过王老的一些作品(通过科幻世界杂志),不过现在只对两篇作品还有印象:
《斯芬克斯之谜》和《七重外壳》


为了写这个帖子,我重新回顾了这两篇作品(简略地),主要是为了省时间(看新作品需要从头啃,需要的时间要多一些,当然我也看了王老的一篇新作《类人》,这篇是从头啃的)。


三体吧的吧友都了解大刘《三体》的水平,所以我想以《三体》为参照物,对比说说王老的这三部作品(限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只看了这三部)。


总体来说,虽然这三部作品的年代跨度挺大,不过王老的写作风格基本没有变化,王老的作品从在科幻世界连载的早期开始就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一点和大刘不同,大刘那些早期作品的水平与后期作品差距太大。


我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王老在科幻世界发文时,写作功力早已成熟,而大刘是伴随科幻世界成长起来的,所以早期作品略显稚嫩。


实际上如果诸位看一看老王的作品,你们会感到与《三体》神似,悬念铺陈非常隐蔽,谜底非常合理,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没有为了剧情需要而刻意制造答案,一切看起来都水到渠成。

下面我们说说老王写作风格的一些特点:


【一、现实感】


相比来说,大刘的其他作品(《三体》之外的),并不太注重现实感(实际上除了《三体1》之外,后两部《三体》有些回归大刘的幻想主义路线),而王晋康的作品大多以现实或者贴近现实的场景作为故事的舞台。


我提到这件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年轻读者,你们可能不太在乎现实感,你们对于超现实的体验更感兴趣,因为你们还没有到达【有意识地直面现实】的年纪(实际上有很多人一生都没有成熟到足以有意识地直面现实的程度)。


虽然【放飞幻想】可能很重要,但也正因如此,【科幻】被视为【少儿读物】,因为更多适合青少年读者的口味。而青少年读者对于生活哲理这种东西是不太感兴趣的,更不会理解【生活哲理只存在于沉闷的现实里】。


所以王晋康的作品实际上不如大刘的作品那么招年轻人待见(当然我不排除有部分老成的年轻人懂得欣赏老王的作品),因为它虽然没有大刘某些作品那种透骨的黑暗,却给你一种阳光下的无力感。
没错,这就是真正的现实感,你甚至觉得它像生活一样很无聊,它的无聊让你感到压抑,让你想要合上书本去找点惊险刺激的东西,就如你想要摆脱沉闷的现实一样(有这种避世倾向的同学,你可能不够成熟)。


只有极少数人能承受这种无聊的压抑,在生活中时常面对这种现实的中年人,也未必敢于面对这种阳光下的无力感。






很多读者说老王的作品没有大刘的好看,实际上就是因为大刘的作品即使展示的是黑暗,也不会让人感到无力,那是一种让观者心里通透的黑暗,可惜那种东西归根结底还只是一种理想,远没有现实残酷(有那么一句话叫阳光下的无力感比黑暗更黑暗)。


当我们品味老王的小说,在被这种阳光下的无力感从头到尾压迫之后,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品中那些哲理的味道,因为你对这些哲理的理解不再只是一种抽象的道听途说,而是亲身感受过这些哲理所探讨的问题带给你的压抑,这叫做感同身受。


看过《三体2》的朋友可能觉得,黑暗森林理论的可以作为闲谈争论的话题,极少有人会真正因此不敢去仰望星因为《三体2》没有给你【黑森的恐怖体验】,你只是作为旁观者看到小说里的人物按照剧本生生死死。
老王的作品中,非常注重人物感受的刻画,所以总会给我们一定的代入感,你可能会很清醒地知道你是旁观者,但你有时还是要为人物捏一把汗。
如果换老王来写黑森,你看过之后可能会患上星空恐惧症。


人们常说【大刘的人物科幻扁平化符号化】,其实就是因为大刘小说里的人物都像是台上的木偶,大刘小说里最让人有代入感的恐怕就是《球状闪电》里的陈博士了,但那不是大刘有意识刻画他的心理的,毕竟第一人称视角讲故事,而且陈博士的心理描写也只是浅尝辄止。
当然,年轻读者可能并不太在乎【心灵体验】,所以我还是要说老王的作品不如大刘的作品适合年轻人口味。


不过对于想要看点有生活内涵的作品的成熟读者,应该会更喜欢老王的作品。






老王的作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入戏太慢,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与故事主线情节无关的生活琐事太多。


其实,写生活琐事并非不可,但我认为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应该写,例如会突出作品主旨的生活琐事必须要写,能够展现社会时代背景和科技设定具体信息的生活琐事必须写,除此之外,即不关乎情节也不介绍重要背景信息的生活琐事,根本没必要写,快快进入正题才好。


其实《三体2》里面罗辑和庄颜去卢浮宫那段就属于这种没必要写的内容,白蓉让罗辑想象自己的梦中情人,也应该点到为止,罗辑怎么意淫的那些内容根本没必要写。
类似地,叶文洁生杨冬那段乡村生活也是没必要细写的,云天明回忆程心女神也可以一笔带过,程心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片段更可以简略介绍,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为了展示什么内涵或探讨什么问题,也只是主线剧情的背景设定,根本不需要太多笔墨。


不过在这方面,大刘的《三体》明显要比老王的小说做得好,虽然《三体》系列也有很多没必要着墨太多的内容,但总体来说《三体》情节比较紧凑,让读者在失去耐心之前就能看到故事的下一步进展。



当然生活琐事太多这并不是什么缺陷,老王的作品本来就是为了给有耐心的读者品味的,想直接看进展的读者是可以选择略过那些冗长的生活片段的,但这些生活片段的细致描写也可以给想要品味作品现实感的读者带来他们想要的体验。


我只能说,老王的作品不太适合快餐读者(我这类读者倒是比较接受老王这种风格),而大刘的作品在这些方面就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可以品味的东西,也正因为大刘不太在乎这些生活琐事的刻画,所以大刘的小说里没有那种阳光下的无力感,因为读者从始至终都是在看戏,而没有机会自己代入去体会故事里的生活的各种艰辛。




所以,如果你的心理承受力不那么强,我不推荐你看王晋康的作品,因为你很可能看不下去,你会觉得它像现实生活一样让你苦闷,你会想要摆脱它。


但从文学内涵上来说,老王的小说可能更有深度(请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我并不敢打包票说老王的作品一定比大刘有深度,你们不要抓我话柄)。




=========================================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9 13:26:00 +0800 CST  
【二、科幻硬度】
很多人说大刘的科幻很硬。这话没错,虽然大刘早期的科幻想象比老王更浪漫,偏离现实更远,但不妨碍大刘写到《三体》之后脱胎换骨成了硬科幻作家。


但我提醒各位注意,大刘的作品中像《三体》这么硬的并不多见。
且不说完全想象化的《球状闪电》(里面对量子力学的解读几乎没有对的),它肯定算不上硬。
就拿最硬的《三体》系列来说,智子和二向箔这类奇幻设定也在挑着大梁(如果你不信这些是奇幻设定,你只要把它们扔进一个魔法故事,你就会看明白它们和科学没多大关系,他们之所以扔你柑橘是科幻设定,是因为《三体》的其他设定构建了一个科幻背景,在这些背景下,奇幻设定也看起来像是科幻)。


不过我要告诉诸位的是,即便是《三体》这样的作品(有奇幻设定挑大梁),它在科幻界也可以算是硬科幻了。
参照这个硬度标准,王晋康的作品(比如我提到的三篇)也可以算是硬科幻,而且硬度不比《三体》低。


所以,实际上如果我们要说王晋康是硬科幻作家,这话应该是没毛病的,最重要的是,老王不是在最近这些年才蜕变成硬科幻作家,他很早就是了。


我甚至猜测,大刘在写作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一直是在追赶像老王这样的硬科幻作家(你们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也只是做一种猜测),所以《三体2》最终有些像是王晋康的硬科幻风格,而和大刘以往的浪漫主义科幻有很大区别(题外话:《三体1》仍然比较像《球闪》的浪漫风格,《三体3》则几乎完全回归大刘的浪漫主义)。


在这里我要说说大刘的浪漫主义科幻。


以《球闪》为例,这部作品忽略了道德、郑智、人文等层面的各种要素,专注于展现武器技术对战争的影响,而为了展示这种关注,小说里想象的高科技武器也是不拘泥于科学基础的。
但正因为这种空中楼阁式的幻想,这部作品没有现实根基,它对自己想要探讨的问题也没有足够深刻的见解,例如作者没有深入思考过武器在战略层面的影响,小说里的中美双方毫无缘由就全面开战了,似乎战争就如儿戏一般。
最后大刘对林云的肯定也是有失偏颇的,他们有意识到球闪武器的技术门槛很低,会导致世界各国争相研发,林云启动宏聚变对美国的威慑只能是暂时的,最终结果是把全世界拖入新的军备竞赛。
而大刘甚至没想过林云启动宏聚变对普通百姓的影响,她这一举动虽然能暂时威慑美国几年,但已经等于对中国的经济基础进行了严重破坏,电子产业崩溃会造成全社会更多产业的崩溃,而大刘完全没想过这一点。


正因如此,如果我们站在宏观层面来看,《球闪》是很幼稚的,虽然小说里描写了那么多看起来很成熟的军官,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群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假装小大人一样,因为他们没有用成年人的思维想问题。


类似的情况很多,比如大刘在《朝闻道》中写人类的科学家去问外星人终极问题,首先,任何学者都不会只得到一个答案就满足,真正的学者获取答案的目的是最终可以使用它们为人类造福,如果知道答案却没机会用,那么学者们是不会满足的,甚至有些学者宁愿不知道答案。
而小说中生物学者向外星人询问的问题居然是恐龙因何灭绝,这能算是生物学领域的重大问题吗?如果换了是我,我会问物种为何会大爆发。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大刘的浪漫主义其实有那么点不假思索的味道,或者说思考不深入不成熟。
类似的情况在《三体》里面也存在,比如【三体人既然距离太阳系最近,它们还有生存危机,但它们在叶文洁发信息之前,从未想过来探索太阳系】,三恒星频繁乱行的设定也违反天文常识。




当然,老王的作品里也有很多疏漏,也有很多令人发指的,比如在《斯芬克斯之谜》中,那位永生者是如何转变自己身份的,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小说里就有好几位猜到他是永生者的人,这些人难道都会无条件为他保守秘密?谁会不希望从他身上了解长生不老的秘密?!


不过,总体来说,老王作品中的浪漫情怀要比大刘少得多,所以我们也许感觉老王的作品想象力不那么驰骋飞扬,甚至有点过于拘谨。
真正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我相信老王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所以他很有意识的在限制自己的想象,他设想癌细胞的某种再生能力可能是通向永生的钥匙,这已经是老王奔放的极限,它至少没有彻底脱离科学根基,如果换成是大刘,也许大刘会把细胞DNA内部的某种量子效应作为永生的基石,虽然这非常奔放,也会让人感到震惊,但科学基础没了。




谈到科幻硬度,我们不得不提到大刘的科学解说,比如大刘对低光速黑洞的解释(程心在《时间之外的往事》里引用的那段)。老王的作品里也会有类似的科学解读。
诚然,我们看到这些解读都不科学,比如高中生都知道低光速黑洞理论中的逃逸速度是会随着从不同星球出发而不同的;而老王那套神奇的力学解释中出现了他自造的力的概念。


不过,真正的科幻小说其实就是这样的,尝试像模像样地给出像是科学解释的解说,解说未必是对的,但这种追求是科幻的追求,这其实就是硬科幻的精神(虽然有些像民科,但与民科有本质不同,因为民科是笃信自己那套歪理的,而科幻作者知道自己写的不是真正的科学)。


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真正的科幻作者会给出基本正确的科学解释,这在大刘和老王的作品里都有很多体现。
我们不可能要求科幻作家是所有领域的全能人士,但大刘和老王这样的科幻人确实能让自己作品中大部分的设定经得起考究,所以他们的作品是毋庸置疑的硬科幻。


那么你也许想问我,大刘和老王的科幻,谁更硬一些?
平均水平而言,老王更硬,因为老王的大多数作品硬度都不太低,而大刘的大部分作品都偏软。
但要比巅峰之作,大刘更硬一些,因为大刘有《三体2》。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9 14:29:00 +0800 CST  
【三、乐观】


大刘的很多作品从头到尾都是悲观的,还有些作品充满自嘲。
而老王的作品虽然也会展示很多令人震惊的黑暗,但最终总是以乐观向上收尾。


你们也许会觉得大刘的作品让你们感到震撼,但我想说那是因为你们年轻。


在科学领域,提出一个好问题确实很难,但更难的是给这个问题一个好的回答。
能够指出现实的困境其实不难,难的是你不仅指出了难题,还给人们提示了解决难题的方案,给人们昭示希望的所在。


可能是年龄的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大刘的作品依然沉醉于把世界上的各种沉重展示给读者,而且是那种经过戏剧化夸张的展示,力求让读者振聋发聩,然而在这之后,没有留给读者任何自救的办法。
关注世界的缺陷面,这正是所有年轻人特有的偏好,因为年轻人在人生中首度目睹现实的这些缺陷,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漠视这些的存在?他需要唤醒人们去改变!


而老王的作品,稍微有一种故意把黑暗缓和化的倾向,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人生困境的存在,却不忘展示现实里还存在阳光。所以王晋康的作品最终都给读者展示了一种通向相对美好前景的路线。
其实,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作家,约不会沉迷于科幻现实的黑暗,而是尝试在作品里引导读者从黑暗中看到光明,因为他们知道,人生本来就是苦中作乐,那些黑暗你见得多了,你就不会把它们看作天塌一般,你会对它们有了抗性,你甚至会泰然处之,这才是成熟。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大刘是一位呐喊者,老王是一位解惑者。


小说界不乏鲁迅这样犀利的呐喊者,却非常缺少解惑者,因为提出问题并不难,而解答问题很难。


也许王晋康对很多问题的解答并不使我们满意,但他给了我们一种面对难题的态度,那就是乐观直面。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9 14:57:00 +0800 CST  
【四、童话味道】


其实老王的很多作品看起来有点像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王的有些作品里的人物名字很卡通化,比如《水星播种》里面有个奇拉拉,我没记错的话里面还有机器大怪兽(不过《水星播种》我真没看过,只看过一些片段节选而已,看作品名字也有童话的味道)。


实际上我知道老王的作品里还经常涉及到一些年轻人喜欢的流行元素,比如美国超级英雄,看来老王还是很关心年轻人在关注什么的,他有一颗年轻的心。


不过你不要以为王晋康的作品真的是童话故事,其实只是他和大流在写作笔法上有区别,我举个例子:


如果让大刘和老王分别描写变形金刚,会是什么效果?本人斗胆给大家模拟一下:


【老王】维特维奇面前的几辆车哗啦啦碎裂开来,只见每一辆车的碎片层层叠叠地错位移动,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几辆车最后变成了几个闪闪亮亮的机器巨人。
【大刘】维特维奇被金属的爆鸣声吓得呆住了,只见眼前的几辆车像被某种未知的残酷力量撕裂成碎片,那些碎片哀嚎着扭曲着,车辆最终化为恐怖电影中异形怪人一般的机械怪物。


没错,老王的描写可能更加通俗并且直观,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很多细节,而大刘会把场景渲染一下,但你可能看过之后虽然有了某种感受却还是没有抓住具体形象(想要大刘把场景说清楚,你得等他再写一些文字)。


乍一看你也许觉得,大刘文笔很好嘛。
可是如果小说里只有少数关键场景这么写,你会觉得没看够,但如果一个长篇小说里到处都是渲染,你就会审美疲劳了。


幸运的是,不论是大刘还是老王,他们都懂得什么时候该渲染,什么时候该平实描述。
因此,当我说老王的作品有时像童话时,你应该知道大刘的作品也有像童话的时候。


我为什么要强调童话味道呢?
因为老王有一些作品似乎想故意借用童话笔法遮盖情节本身的黑暗,《水星播种》的结尾就有这种嫌疑,水星人一时手滑害死了自己的造物主,最后一个被冰冻的人,这个本来有点悲凉的结尾在王晋康笔下显得甚至有点搞笑。
这表面看来像是一种调侃,但也许能让我们某些人产生更多思考。


大刘的某些作品也有童话痕迹,比如《三体3》里面的歌者和它唱的那些歌都是很萌的,但大刘显然没有有意识地运用童话笔法去给残酷事实赋予另一种视角,但王晋康做到了。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9 15:44:00 +0800 CST  
待续

楼主 厉风  发布于 2017-07-19 17:06:00 +0800 CST  

楼主:厉风

字数:6906

发表时间:2017-07-19 21: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8-31 16:34:23 +0800 CST

评论数:7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