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动物原型探究
这些“龙”基本都是无足的蛇形,或者这些本来就是“蛇”。所以我觉得,最初的古人是崇拜蛇的,后来“龙”的形象出现,崇拜对象才变成了“龙”,最初的“龙”就是给大蛇添加了四肢,后来才有了鹿角、鱼鳞、鹰爪等等,才有了今天“龙”的形象。
而自从“龙”的形象出现以后,“蛇”的地位逐渐被“龙”取代,“龙”和“蛇”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分化,从那以后,“龙”是“龙”,“蛇”是“蛇”,一个还是原来的样子,一个脱胎换骨,变成神话动物,二者不再等同。但“龙”的形象依旧来源于“蛇”,不管怎么变,“龙”的主体依旧是“蛇”。




引申一点,明清的“蟒”袍,是古代官员的礼服,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龙”袍。它和“龙”袍的唯一区别就是“蟒”为四爪,而“龙”为五爪。在古代,“蟒”的地位一直很高,或许在古人眼里,“蟒”一直是最接近“龙”的生物。


二、凤凰原型探究
“凤”字在甲骨文里面就有,而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因此可以判断“凤”的传说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和《说文解字》、《尔雅》之类的工具书相比,甲骨文更接近那个年代,因此我认为甲骨文等象形文字是最有参考价值,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凤”字在甲骨文里面就有,而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因此可以判断“凤”的传说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和《说文解字》、《尔雅》之类的工具书相比,甲骨文更接近那个年代,因此我认为甲骨文等象形文字是最有参考价值,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从甲骨文字形可以看出,“凤凰”有着长长的尾羽,头上有着类似甲骨文“龙”头上的头冠,那个是甲骨文“辛”字,象征着权威,有鸟中之王的意思。
而在金文里面,“凤凰”似乎有着类似孔雀那样带孔眼图案的羽毛。
而在金文里面,“凤凰”似乎有着类似孔雀那样带孔眼图案的羽毛。
PS:中国古代有很多种鸟类图案,有的类似鸡,有的像鹤,还有的像鹦鹉,结果这些图案出土后都被说成“凤凰”,但从甲骨文等早期象形文字可见,“凤凰”是有着长长尾羽,类似孔雀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