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细说多尔衮的一生》(不定期更新,不会中断)

第十四节里面,皇太极在征得三大贝勒同意后,让自己的大儿子豪格当上了镶白旗旗主,自此,皇太极父子掌握了两白旗,但33牛录的两白旗依旧没有办法与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两红两蓝旗(105牛录)抗衡,夺权道路依旧任重道远。另一方面,在前几节后记中,介绍了中原和华北的崛起过程,这两个地区都是通过农耕经济而先后崛起,其崛起顺序为:中原(原始社会)---华北(夏商周),而接下来崛起的地区,并不是通过传统的农耕经济崛起的,而是通过商业经济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崛起道路,它就是我今天重点介绍的地区---华东地区。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2:00 +0800 CST  
华东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上海、台湾8省市,位于中国版图最东部(故称华东)。因长江横贯华东,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属北方,长江以南的则属南方,又因为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北方,经济上形成“北强于南”的格局,因此,华东地区也是从其北部(山东、江苏、安徽)开始崛起。华东北部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两国的地盘,齐国的发展让华东北部实现经济崛起,因此,今天的主角是齐国。齐国位于华东地区的北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此地以山地为主,有泰山(东岳)地带和鲁中山地,平地较少,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更少,即使齐国国君有心发展农耕经济,但因为齐国“平地少”的地理局限,注定了齐国不能像平原、华北等地那样完全依靠农耕经济实现崛起,因此,齐国必须寻找其他路径和优势实现崛起,而在当时固守农业的传统历史条件下,齐国思想前卫、因地制宜、勤奋务实,最终走出了一条通过商业经济实现崛起的新型道路,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齐国的历史。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2:00 +0800 CST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助下,兴兵讨伐商朝,这就是“武王伐纣”的典故。商朝灭亡后,西周建立,周武王大封亲族、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分封制),并且把姜子牙分封到齐地,建立齐国。齐国传位到齐襄公,齐襄公暴虐,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他对自家兄弟进行迫害(怕弟弟们抢他位置),结果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被迫逃到鲁国避难,另一个弟弟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齐襄公十分好色,还与其妹文姜鬼混在一起,后来文姜嫁给了鲁恒公,齐襄公索性把妹夫鲁桓公杀害,霸占了文姜。齐襄公无道、暴虐、荒淫的行为,激发了严重的内部矛盾,最终齐襄公死于自己下属的手上。齐襄公死后,齐国要重立新君,远在鲁国的公子纠和莒国的公子小白都看到机会来了,他们都赶着回国争夺国君之位,他们都非常明白---谁能够第一个回到齐国,谁就能先一步登上齐国国君的宝座。历史上又掀起了一场兄弟之间的权力大争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2:00 +0800 CST  
接下来登场的是一对好基友---管仲和鲍叔牙,他们的感情很好,成语“管鲍之交”就是因为这对好基友而产生,但此时的他们却各为其主,鲍叔牙辅助公子小白,管仲辅助公子纠。在两位公子回国的途中,公子纠派管仲攻击公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小白当场倒地,管仲以为小白死了,回去向公子纠报告,放下心头大石的公子纠就放慢脚步,缓缓回国。另一方面,公子小白命大,箭支只是射中他的皮带,公子小白逃过一劫,于是他带着鲍叔牙等人加快脚程回国。最终,公子小白早一步回到了齐国,做了齐国国君,他就是著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齐桓公继位后,公子纠马上退回鲁国,借助鲁国兵力打算把齐国国君之位夺过来,于是,齐鲁爆发战争。齐军在齐桓公的领导下,击败了鲁国,公子纠被杀,管仲成了齐桓公的阶下囚。齐桓公本想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但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说管仲是一个大才,最后说动了齐桓公,齐桓公便召见了管仲,求问治国之策。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3:00 +0800 CST  
齐桓公接见管仲后,开门见山地说:“襄公无道,国之不幸,现在齐国贫弱,缺人员、缺武器、缺金钱,你有什么办法挽救危局?”于是,管仲提出了以下措施去化解危机,这些措施就成为了日后齐国的治国政策: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3:00 +0800 CST  
1、解决人员的问题:完善行政区域划分,强化人员和组织管理。管仲把齐国划分成21个乡,其中15个是士乡、6个是工商乡。15个士乡战时就是军队(解决了军事上的人员来源问题),非战时负责农业(农民),6个工商乡主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在固守农业的古代社会中,管仲特意划分出一批人专门发展工商业,既突破了传统思维的局限,也表明齐国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决心。最后,齐国在明确的职责划分和系统性的组织管理下,让士、农、工、商得到了均衡发展。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3:00 +0800 CST  
2、解决武器的问题:平民用武器、装备赎罪。行军打仗,武器是军队战斗力的一大体现,齐国因多年对外作战,国库空虚,武器府库消耗殆尽,但民间私藏器械较多,鉴于这种情况,管仲提出平民用武器抵罪的做法。平民犯了轻罪,可向国家上缴铜、铁等抵罪;平民犯了重罪,可上缴各种武器去抵罪。一个国家,人口众多,每天都总会有犯罪的事情发生,如果每一次犯罪都用武器去抵罪,则国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充足的武器装备。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3:00 +0800 CST  
3、解决金钱的问题: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人类从原始的“物物交换”模式过渡到以“金属货币”为主的商品交换模式,货币成了一般等价物。而金钱(货币)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购买武器需要钱、购买粮食需要钱、军事战争同样需要大量金钱,解决了金钱问题,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就“富国”的问题上,管仲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3:00 +0800 CST  
第一、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在古代中国,所有土地都是国有土地,土地是属于周王和诸侯所有,平民通过租借诸侯的土地发展农业,收成时,大部分粮食上缴诸侯(国家),平民保留少量粮食维持生存,也就是说,在国有土地下,平民获得的粮食非常少。进入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平民趁着战乱开发了一大批私有土地,私有土地属平民所有,粮食收入全部由平民占有,平民从私有土地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结果,平民大力开发私有土地,而荒废了国有土地。然而,当时的所有诸侯国都是依靠国有土地获得粮食,但平民荒废国有土地,导致了诸侯国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各诸侯国把私有土地列为非法品(像毒品一样),一旦发现私有土地就会被国家依法没收,但由于私有土地能为平民带来巨额利益,因此,平民瞒着国家偷偷地收藏了一大批私有土地,这种情况屡禁不止。管仲看出规模庞大的私有土地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他提出“相地而衰征”政策,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再也不用担心被国家没收),国家正式对私有土地征税(不论公田、私田都要征税),庞大的私有土地为国家带来巨额的财政收入(税收)。这样既顺从了平民发展私有土地的意愿,又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4:00 +0800 CST  
第二、盐铁官营。齐国山地多,要大规模发展农业去实现崛起,限制太多,但齐国临近渤海和东海,煮盐业发达,在古代中国,盐铁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当时只有齐、燕等少数国家能产盐,齐国几乎垄断了古代中国的盐业,基于这个实际情况,管仲提出了大力发展工商业,尤其发展盐铁业。管仲鼓励齐国百姓到海边煮盐(形成盐商群体),并通过控制盐业、垄断经济、哄抬物价等手法,让齐国的盐商牟取暴利,渐渐地,齐国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富商群体,国家对这个群体的人征收重税,最终,通过盐业赚来的钱大部分都落入国家手里,这就是盐铁官营的雏形。管仲通过盐业这个齐国特有的垄断行业,把天下之财全部聚集于齐国,他不愧是中国经济学的始祖。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4:00 +0800 CST  
第三、发展官营妓院。齐国人是相当开放的,当年齐襄公与其妹文姜的不一般关系就是佐证,这种开放的氛围下,发展妓院特别能赚钱。管仲便提出,由国家亲自经营青楼,发展官营妓院,进而获取巨额利润。发展妓院,既可以帮助单身男人发泄欲望,减少社会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经营妓院的大部分收入都会上缴国家,也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4:00 +0800 CST  
第四、大力发展渔业,但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齐国频临大海,发展渔业有独特优势,管仲鼓励百姓出海捕鱼,并通过商业(交换经济),发展了一大批富有的渔商,并对渔商征税来拓宽国家财政收入的渠道。但与此同时,管仲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防止“竭泽而渔”的情况出现,管仲规定了休渔期,让海产、鱼类等得以休养生息、繁殖后代,到适当季节才允许民众出海捕鱼,维护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并诞生了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保护渔业法则)。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4:00 +0800 CST  
管仲除了是商业、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始祖外,他还是货币战争的创始人,一般的军事战争都是通过人、地形、武器、粮草等综合运用去击败敌人,但管仲却告诉我们,用货币也可以击败敌人的。齐国附近有一个衡山国,衡山国盛产武器,齐国想吞并这个国家:第一步、通过管仲改革富裕起来的齐国持续地向衡山国高价购买武器,进而使衡山国的民众全部放弃农耕经济,举国发展武器业,一年后,衡山国已经完全丧失了生产粮食的能力(只会制造武器),只能通过购买周边国家的粮食维持生存;第二步、管仲以高价购买衡山国周围所有国家的粮食;第三步、齐国出兵,攻打衡山国,衡山国因国内丧失生产粮食的能力且周边国家没有余粮卖给衡山国的情况下,粮草不继,军队无法生存,最后只能投降齐国。这是一场以货币为主、军事为辅的货币战争,通过货币使衡山国丧失生产粮食的能力,进而兵不血刃击败衡山国,管仲把金融和经济运用到战争上,可谓登峰造极。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5:00 +0800 CST  
管仲改革后的齐国,实则是一个政商合一的国家,管仲把公权力和追逐利润结合一起,把行政体制和公司运营结合一起,用企业管理的模式去经营国家,进而追逐最大利润,实现齐国暴富,华东地区最终走出了一条依靠商业经济崛起的道路,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至此,六大地区中已有三大地区实现崛起:中原(原始社会)---华北(夏商周)---华东(春秋时期),下一个又会轮到哪个地区崛起呢?(未完,待续)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6 19:15:00 +0800 CST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6:46:00 +0800 CST  
多尔衮的一生(15)---皇太极统治时期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7:38:00 +0800 CST  
开讲之前,再来回顾一下八旗旗主分布,加深认识:
1、第一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势力):阿济格的镶黄旗(20牛录)和多铎的正黄旗(45牛录),多尔衮不是旗主,依附自家兄弟,共65牛录;

2、第二势力(代善父子势力):代善的正红旗(25牛录)和代善长子岳托的镶红旗(26牛录),共51牛录(三大贝勒集团);

3、并列第三势力(阿敏):镶蓝旗,33牛录(三大贝勒集团);

4、并列第三势力(皇太极父子势力):皇太极的正白旗(18牛录)和长子豪格的镶白旗(15牛录),共33牛录(大汗集团);

5、第五势力(莽古尔泰):正蓝旗,21牛录(三大贝勒集团)。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7:38:00 +0800 CST  
在吞并了镶白旗之后,皇太极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加(33牛录),但与三大贝勒集团的105牛录相比,相差甚远,皇太极依旧摆脱不了三大贝勒对他的钳制。许多与多尔衮、皇太极相关的作品中都提到,多尔衮是正白旗的旗主,皇太极是正黄旗旗主,但他们是如何成为该旗旗主却很少人知道正确答案。我的文章从一开始就说多尔衮三兄弟是领导两黄旗,皇太极父子是领导两白旗,那是不是我说错呢?在开讲前我还要提一个问题:努尔哈赤时期的两黄旗和皇太极时期的两黄旗还是一样的吗?当你看完了皇太极权谋篇的第二步后,你们就会明白当中的道理: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7:38:00 +0800 CST  
第二步:两黄旗和两白旗对调颜色(属加强皇太极自身正统地位的范畴)。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7:39:00 +0800 CST  
努尔哈赤生前亲自统帅两黄旗,征战四方,久而久之,在后金国所有人的心目中都形成了一种观念---两黄旗是后金大汗的御林军(亲兵),而黄色在后金国的传统里面是象征着高贵、金龙、最高权力等特性,所以,大汗一定是统帅两黄旗的人。但皇太极是以最弱军事实力当上后金大汗,统帅的竟然不是象征汗权、金龙的两黄旗,而是统帅着最弱的两白旗,而两黄旗却在年纪最小的多尔衮三兄弟手上。因此,皇太极心理也是非常不平衡,他这个后金大汗不是统帅两黄旗的话,总感觉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有人会问:“既然皇太极那么渴望两黄旗,现在他是大汗,直接从多尔衮三兄弟的手里把两黄旗夺过来不就行了吗?”对啊,为什么皇太极不直接把两黄旗夺过来呢?原因有三:

楼主 神将路飞  发布于 2018-04-27 07:39:00 +0800 CST  

楼主:神将路飞

字数:267696

发表时间:2018-04-09 2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17 22:01:16 +0800 CST

评论数:14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