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不可出国展出的国宝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


帛画的绘画手法以单线勾勒与平涂、渲染兼用,人物略施彩色,余用金,白粉彩。从构思上看,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巫师、巨龙、鱼、鹤各得其所,恰到好处。


相关资料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于弹库楚墓


外形尺寸:长37.5厘米,宽28厘米


制作年代:战国中期晚段


外观描述


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人头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左下角为鲤鱼。人、龙、鱼均向左,以示前进方向,连华盖上的缨络也迎凤飘动。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这两幅帛画,基本上运用白描手法,但也有地方使用平涂,人物则略施彩色。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4:53:00 +0800 CST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又名《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一座战国楚墓中。“帛画”是指古代绘在丝织物上的图画。画中描写一端庄高髻的妇女侧身而立,双手合掌,细腰,袖口宽松,长裙曳地,体态优美。妇女的上方画一只展翅飞舞的凤和一条蜿蜒向上升腾的龙。根据当时楚国的习俗并结合文物考证,此画的妇女形象即是墓主人,作品的主题是表现龙凤引导死者即墓主人灵魂升天。人物合掌祝祷,神态庄重虔诚,处于静态;与动态的龙和凤形成对比,使整个画面构成对比中的和谐。此画在丝织品上以墨线勾勒,用笔流畅。


帛画呈长方形,质为深褐色平纹绢, 以写意手法绘人物及龙凤。画幅中是一位侧身直立合手祈祷的贵族妇人,身着宽袖长袍,细腰垂譬,神态虞诚,花袍上饰云状花纹,妇人脚踏一半月状物,似为龙舟,亦可释为弯月,妇人前上端绘有高颈昂首、尾翎卷翘、轻盈飘逸向上飞跃的凤鸟,与凤相对应处绘有伸脚卷尾,躯体弯屈,扶摇升腾的黄龙。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楚墓


外形尺寸:长31厘米,宽22.5厘米


制作年代:战国中期晚段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4:54:00 +0800 CST  


直裾素纱禅衣(西汉)


西汉。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9克,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织造技术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幕出土。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这是一件极轻极薄的衣服,看上去薄如蝉翼,缈若云烟。称一称,仅重48棵。假如能除去边缘厚重的部位,那实际上纱的重量,一平方米只有12-13克。


衣服总长160厘米,袖子通长195厘米,也是一件颇为可观的大袖宽衣了。


它之所以被称为褝衣,主要是因为古代将不挂衬里的衣服都归为这一类。这种不施花纹的素纱褝衣多是为了罩在锦衣的外面,可能会使衣装越发显得优雅、含蓄。锦衣的鲜艳被虚去一层,看起来深奥玄妙、意蕴幽邃。


在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上,有关中国丝绸轻盈菲薄的实物和传说,曾使各国友人打开眼界。


古代阿拉伯一本游记中记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位阿拉伯商人拜见中国官员时,看到中国官员衣服里透出胸前一颗黑痣而惊讶,当中国官员将五层衣服逐一撩开以后,商人简直惊呆了。五层衣下竟能透出黑痣,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当我们看到汉代素纱褝衣后,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唯一的即是赞叹古人那精妙绝伦的技艺了,当然这里还包括发现并使用的原料--丝。


不少国家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即希腊语中丝的意思,并加以延伸。由于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真正见到中国人,于是在丝绸的感召下便传说赛里斯人如何高、如何重,而赛里斯是长在树上需要用梳子梳理成捆的等等,足可见到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影响。


素纱禅衣: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


素纱禅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相传唐代的时候,有个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突然发现这位官员身上有一颗黑痣居然透过薄薄的衣服显露了出来。正当他目瞪口呆的时候,官员问他:“您为何盯着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回答:“哦,我在惊奇为什么透过双层衣服还能看见您胸口的一颗黑痣。”官员听后大笑了起来,拉开衣服让商人看个仔细。原来他穿的衣服不止两层,而是五层!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单)衣,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这件素纱禅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的骄傲。


素纱禅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也有人认为其当时作为内衣穿着,是一种性感内衣。


重量仅为49克的素纱襌衣,是马王堆汉墓随葬物品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件文物,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禅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禅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


据了解,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密度较为稀疏,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所以纱的质地非常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襌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


马王堆素纱禅(单)衣,曾经被盗,1983年的一天,前一晚上下了整夜的雨。清早,讲解员打开展馆大门时,被惊呆了——排展柜的玻璃全部被砸碎,里面的文物不翼而飞。最后统计,一共有6个展柜被砸,30多件珍贵文物被盗,除了素纱襌衣,还有一批漆器等。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我们对于文物走私、盗窃等事情几乎闻所未闻,因此也缺少一种防范意识。”工作人员回忆说。“马王堆汉墓的名气很大,国家公安部高度重视这起文物被盗案,派出专人督查此案。”


调查发现,盗窃者是从离地几米高的一个窗户口爬进展馆的。“公安干警对盗窃者下的结论是——胆大妄为,因为撞击实验表明,砸碎厚厚的展柜玻璃会发出很大的响声。”


为防止这批珍贵文物被走私出境,公安部门向全国海关发放了这批文物的照片,专案组也进驻省博物馆。“由于侦查中发现盗窃者对省博物馆比较熟悉,一度怀疑内部有问题,当时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全都接受了调查。”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国宝被盗,公安部限期破案,所以专案组的每个人压力都很大。”一名当时在专案组工作的专家告诉记者。40多天后,烈士公园报告,在与省博物馆交界的墙角里,发现了一包东西,里面正是部分被盗窃的文物。过了几天,五一路邮政局寄送包裹的柜台上,又发现一个无人认领的包裹,上面写着“湖南省博物馆收”,打开一看,素纱襌衣和其他一些文物赫然在里面。至此,大部分被盗的文物自己“飞”了回来。


人们对于素纱襌衣价值的理解一般只在于它的轻薄。省博物馆专家介绍,素纱襌衣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印证了古籍上所记载的汉朝发达的丝绸制作工艺。


2000多年前,只有中国掌握了丝绸的制作技术,丝绸之路由此兴盛。但是当时的丝绸水平究竟发达到何种地步,一直只是古书上记载的“薄如蝉翼”,缺乏实证,因此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文学夸张。马王堆出土的包括素纱禅衣在内的100多件精致的丝绸制品,成为最好的证据。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4:57:00 +0800 CST  
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西汉)

彩绘木雕内棺
石棺 上图
朱地彩绘棺 上图

彩绘黑地漆棺 上图


棺椁: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椁室上下四周塞满木炭和白膏泥,上面层层填土夯实。


一号墓非衣通高2.05米,以每尺0.23米换算为8.9尺,约等于9尺,两侧臂高为通高的1/3,即3尺,通高和臂高相加也为1丈2尺。


马王堆一号墓棺壁厚度近似4寸、5寸和6寸,令人想到《礼记·丧大记》所述“君大棺八寸,属六寸,[木卑]四寸;上大夫大棺八寸,属六寸;下大夫大棺六寸,属四寸;士棺六寸”这种以棺椁厚度象征墓主身份的制度。但如果考虑到汉占筮尺使用的可能,这些数据背后很可能还有另一层意义。有关占筮尺的记载原见于《淮南子》,虽在今本《淮南子》中已不存,但仍保存于宋《事林广记》。占筮尺为官尺的1.1倍或1.2倍长,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吉(或本)8个刻度,其中1、4、5、8,即“财”、“义”、“官”和“吉(或本)”为吉星,其它为凶星。(注)官尺长为0.23m的占筮尺长为0.23×1.1,即0.253m,等分8份,每份为0.0316m。据此,马王堆一号墓棺和椁的壁厚可以重新换算如下:


这就说明,除椁室上层底板为占筮尺7寸,属凶星“害”,内棺左右侧板为占筮尺3寸,属凶星“离”之外,马王堆一号墓棺及椁的壁厚的绝大部分尺寸均在《淮南子》所记述的占筮尺的吉星位置。它们与《礼记·檀弓》“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记载的数据相符。有子说,“以斯知不欲速朽也”应是因为四寸和五寸均为吉星,这也说明《礼记·檀弓》的数据很有可能是占筮尺数据。   数目:四棺一椁;
内棺:内棺还饰绒圈锦,棺盖上覆盖帛画一幅。


随葬品:马王堆一号墓有记录随葬品种类数量的“遣策”竹简,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丝织衣物,为家蚕丝织造,数量大,品种多,工艺高超,尤以绒圈锦最为珍贵,代表汉初纺织最高水平。
彩绘黑地漆棺 西汉


长 256 厘米 宽 118 厘米 通高 114 厘米


1972 年长沙东郊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斫木胎。内髹朱漆,其中棺内右侧板中上部朱漆上,用黑漆勾出勉强成型的奔马和人物。外表以黑漆为地,用朱、白、黄、等色彩绘复杂多变的云气,云气之中,饰”仙人降豹”、”怪神操蛇”、”怪神弹奏 ”、”怪神射鸟”、”仙人静坐 ”、”怪神对奏”、”怪神骑马”等图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棺纹饰与图案大都采用堆漆法,因而极富立体效果。


黑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为梓木材质。


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


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奔放的流云,以及仙人、神怪、禽兽,构成一个奇幻的仙境。


云纹的轮廓线显著高起,这是汉代新兴的堆漆装饰技法,立体感强,具有浮雕的艺术效果。


仙人游乐、骑鹤持枣、怪神狩猎……好一个“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的世外桃源,其为棺右侧场面。


朱地彩绘棺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棺为梓木,通体内外髹朱漆。


外壁在朱漆上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绘出龙虎相斗、双鹿腾云、双龙穿壁,以及仙人、云气、仙鹿等,整幅画面充满海外仙山与神仙洞府神迷迷离的气氛,并以此表达吉祥升仙的主题。


彩绘木雕内棺


制造年代: 战国


材料: 木漆


规格: 250×127×132厘米


收藏地: 湖北省博物馆


介绍


这是一件内棺,出土在湖北随县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此棺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漆器工艺、棺椁制度、神话传说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件漆绘内棺保存相当完好,内壁髹朱漆,并在头档中间嵌有青玉璜。外壁首先是在木胎上抹漆灰,打磨平滑后髹一层黑漆,再髹一层朱漆,更在表面用黑,黄色漆绘出各种形态的龙、蛇、鸟、兽、神等,共900多个,丰富多彩。


这件漆器的彩绘风格向我们反映了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巫术的内容,充满了神秘浪漫的色彩。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的基本思想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即万物都由一定的神灵统领。这种原始的巫术并不像我们曾经想象的那么恐怖。


足档中部绘有一“田”字形窗户,两侧壁板各绘一堵格子门。各种动物围绕在窗的周围,两侧守门者为执戢神兽。这些图案布满整个漆棺外壁,俨然为一幅神灵护佑的地宫图画。市场估价:人民币700,000~1,000,000元。


这类出土的大型漆器,以博物馆收藏为多。出土的漆器,尤其怕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因此如果条件许可,能保存在真空状态下,它的艳丽色彩方得以保护较长时间。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09:00 +0800 CST  


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西汉)


帛画覆盖在一号墓即辛追墓的内棺上,呈T字形,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西汉初年的神仙方术思想,学者认为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T型帛画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


马王堆汉墓陈列一直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不过,因为保存难度较大,陈列中的T型帛画直到2003年才首次亮相展厅。T型帛画无疑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11:00 +0800 CST  


红地云珠日天锦(北朝)


红地云珠日天锦

年代:北朝(公元439年--581年)


尺寸:长48、宽28厘米。


描述:


锦幡残片,组织为1:1平纹经锦/图案以日天(太阳神)及狩猎纹为主,并织有“去”、“昌”等文字。


价值:此织物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格,十分珍贵。


出土时间地点:1983年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血渭吐番墓出土。


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相关资料:


古代经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花色和地色的织物组织完全相同,都是双层结构的复式平纹或复式斜纹,称为平纹经锦或斜纹经锦,依靠织物纵向彩条经线的颜色来显现花纹,是一种典型的“彩条经锦”。


平纹经锦是我国传统的织锦。北朝晚期或隋代的平纹经锦,隋或初唐时期的斜纹经锦,盛唐时期的斜纹纬锦、织金锦等。平纹经锦到了唐代数量已明显下降,大量出现的是隋代前后兴起的斜纹经锦。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13:00 +0800 CST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本续》


西夏。出土经书共九册,完本者有封皮、扉页,封皮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外环以边框;封皮纸略厚,呈土黄色,封皮里侧另背一纸,有的纸为佛经废页,背时字面向内。全页版框纵30.7厘米,横 38.0 厘米,四界有子母栏,栏距上下 23.5 厘米,无界格,半面左右 15.2 厘米。版心宽 1.2 厘米,无象鼻、鱼尾。上半为书名简称,下半为页码,页码有汉文、西夏文、汉夏合文三种形式。每半面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每字大小 1 厘米左右。通篇字体繁复、周正、秀美。包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四种经文,白麻纸本,木活字版精印,蝴蝶装,封皮贴有书签,首页载有“集经”、“藏译”、“番译”者的名字。共有9册,达10万字,是一部保存较好的木刻本西夏文佛经。该经书的内容在印刷中有版框栏线交角处缺口大、版心行线与上下栏线不相接、同一面同一字笔锋形态不一、栏线及版心行线漏排、省排、经名简称和页码用字混乱、有错排、漏排、数字倒置等活字版印本特征,因此这部 1991 年出土的西夏文佛经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它的发现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时间提早了一个朝代,对研究中国印刷史和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具有重大价值。这是藏传佛教经典的西夏文译本,也是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之一。199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出土。现藏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13:00 +0800 CST  


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元代)
通高29.5cm,横宽20.5cm。仓楼为亭式重檐,瓦由釉里红点彩串珠组成,飞檐、朱栋、雕栏,造型别致,华贵绚丽,充分体现了江南木构建筑的特色。脊吻塑双狮头,四角饰卷云,重脊中部各饰一朵云纹,正脊中部饰以带叶仰莲,上置扁平形矛头。仓楼系活动式装置,中有子母口覆盖于仓上,四立面下视均为四柱三间,仓楼内置宝座。正中后,以串珠组成“十”形镂孔图案,与前楼相通。两旁有亭楼,底层前后均为两柱夹仓。插板式活动仓门两侧用青料书直行楷书七言句对联,右联为“禾黍丰而仓廪实”,左联为“子孙盛而福禄崇”,横披“南山宝象壮五谷之仓”。后面柱间空档为墓铭,青料直行楷书,计12行,159字。左右亭正面墙各用红料楷书“五谷仓所”与“凌氏墓用”字。瓷匠把青白釉、红釉、褐釉、釉里红和釉下彩青花集中于谷仓之上,瓦垅欗杆均以串珠纹组成。楼阁及两侧亭楼上塑有10个优伶,有的手执掌扇,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吹箫弄笛,有的甩袖起舞。上下左右有人物十八个,姿态各异。色泽绚丽,造型奇特,精绝无双。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院。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15:00 +0800 CST  
终于更新完了,不容易啊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15:00 +0800 CST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可以触摸的历史,文物不少见,但国宝级的文物就非常少见了!以上各组文物是文物部门宣布的首批不许出国展览的文物,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现在的文物市场极其浮躁,很多东西价格被超得虚高,很多东西都被捧为国宝,其实,能称得上国宝的,必须是做工精美,世上唯一,具有很高文化研究价值的文物,像什么圆明园兽首根本就称不上是国宝……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54:00 +0800 CST  
@塞纳琉斯之怒,希望吧主能将此帖列为精品帖,虽是搬运,但上传图片,搜寻资料真的不容易易啊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08 15:56:00 +0800 CST  
第二批不可出国文物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1 17:28:00 +0800 CST  


《平复帖》
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原《文史参考》杂志)独家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平复帖》为镇国之书法:其见证了汉字流变。专家刘光启点评:现存的《平复帖》是孤本,没有其他作品可供比对,所以无法判定其究竟是不是出自陆机之手,但这都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从武周时期王方庆临摹先人王羲之、王献之等而成的《万岁通天帖》看,东晋时楷书已经成形,再证以西晋写经,可以肯定有隶书特点的章草《平复帖》是西晋真迹,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8:40:00 +0800 CST  

《伯远帖》
为晋朝书法家王的墨宝,全文五行四十七字以行书写成。
北宋时,《伯远帖》入内府,录于《宣和书谱》。明代董其昌收藏此帖,题记曰:“晋人真迹惟二王尚有存者,然米南宫时大令已罕,谓一纸可当右军五帖,况王书,视大令不尤难觏耶!既幸予得见王,又幸书不尽湮没得见吾也。”[1]董其昌在《画禅宝随笔》评价:“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乾隆十一年(1746年)《伯远帖》进入内府,清高宗将此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以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合称三希,一起放在养心殿的“三希堂”中。《伯远帖》,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清亡后,《伯远帖》与《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逼溥仪出宫,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私下将两帖送至北平后门桥外古董铺“品古斋”出售。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在“品古斋”购得《中秋帖》和《伯远帖》。郭葆昌向故宫博物院文物馆副馆长马衡、徐森玉和科长庄严允诺,百年之后将此二帖无条件归还故宫。郭葆昌死后此二帖归其子郭昭俊所有。《伯远帖》本幅上钤有“郭氏觯斋秘籍”,就是郭葆昌的收藏印。
1949年,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台湾。郭昭俊向庄严表示,只要政府给一点报酬,他就将“二希”捐赠出来。庄严四处筹措资金,终究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拿出钱来,郭昭俊因做生意关系远赴香港,将《中秋帖》和《伯远帖》押给一位印度人。那印度人以十多万港币抵押给香港汇丰银行。1951年10月初,正在香港的徐伯郊得知此事,立即向郑振铎报告。徐伯郊又写信给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马衡向中国总理周恩来报告此事的原委。1951年周恩来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称:“同意购回《中秋》、《伯远》二帖。惟须派负责人员及识者前往鉴别真伪,并须经过我方现在香港的可靠银行,查明物主郭昭俊有无讹骗或高抬押价之事,以保证两帖能够顺利购回。”是年12月3日,《中秋帖》和《伯远帖》回到了北京。23日,“二希”在北海团城进行第一次展出,马叙伦、陈叔通、章伯钧等均在受邀之列[2]。1951年12月27日,王冶秋亲自将《中秋帖》和《伯远帖》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帖与西晋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两件晋人仅存书法,王羲之的书作只以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王羲之家族只有王有短笺存世。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8:44:00 +0800 CST  


神龙本兰亭集序
是唐朝冯承素摹本。存世兰亭集序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以便与其它摹本相区别。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8:50:00 +0800 CST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官历隋唐,世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为“欧体”。欧阳询传世作品多为碑版楷书,行书有《千字文帖》《梦奠帖》《卜商帖》和《张翰帖》。对于学习欧体楷书从碑版入手难免走入描摹字形而失去笔意的误区,所以欧阳询传世的行书墨迹本对于观察和掌握欧体笔法有着莫大的作用。其中,《梦奠帖》可谓欧体行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仲尼梦奠帖》行书,九行,行九字,共七十八字。有元人郭天锡跋:“信本行书蝉联起伏,凝结遒耸,裁萧永之柔懦,拉羲献之筋髓。比之诸势,出于自得。此本劲险刻厉,森森焉如府库之戈戟,向背转摺,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第一书也。”后又有赵孟、杨士奇、高士奇、王鸿绪诸人跋。关于真伪问题,明代中后期有人提出疑问。詹景凤《东图玄览编》认为它是“响拓之极精者”,都穆《寓意编》认为是临本,而陈继儒在《妮古录》中则认为是宋人书。杨仁恺断为真迹,并把年代限定在贞观初(627641),为欧阳询晚年成熟之作。这是欧阳询传世墨迹中最为可信、也最为精彩的一种,其中显示出充满自信的意趣。美妙的情调与意趣,渗透了对新笔法与新形式的自负与自由。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清劲绝尘,诚属稀世之珍。《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 ,横33.6cm,今于辽宁省博物馆藏。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8:55:00 +0800 CST  
(唐)国诠书《善见律》

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十八卷。又称《善见毗婆沙律》、《善见律》、《善见论》、《毗婆沙律》。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系注释锡兰所传律藏之典籍。依《历代三宝纪》卷十一所载,三藏法师(或说觉音)持律藏至广州,临离去时将之付与弟子僧伽跋陀罗,永明六年(488),僧伽跋陀罗与沙门僧猗(或僧)共译于广州竹林寺。此即本书传承之始末。
本书相当于巴利文《一切善见律注》,比较二者,本书乃节译《一切善见律注》而成。文中亦可见受自《四分律》之影响,如本书所载波逸提法有九十(巴利本有九十二)即受《四分律》影响所致。巴利本《一切善见律注》于西元五世纪初,觉音(Buddhaghosa)于锡兰所著,为巴利《律藏》的注释。日本大正十三年(1924)以后,曾由高楠顺次郎、长井真琴合力校订出版。而关于本书与巴利本之间的比较,高楠顺次郎于1896年曾做研究比对,其后,长井真琴亦有深入的研究论著发表。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9:01:00 +0800 CST  


《苦笋帖》
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作品。绢本墨迹,草书法帖。纵25.1厘米,横12厘米,2行14字,字径约3.3厘米,无年款。帖前有清乾隆题签并书引首“醉僧逸翰”。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李佐贤、陆润痒等题识;又有宋“宝庆改元九月九日重装。松题记”款,疑为《兰亭续考》编者俞松所书。钤有“宣和”、“政和”、“绍兴”、“内府图书之印”、“欧阳玄印”、“项子京家珍藏”、“正谊书屋珍藏首书”、“乾隆御览之宝”、“永之印”、“恭亲王”等鉴藏印。上海博物馆藏。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9:05:00 +0800 CST  


《张好好诗》
唐朝诗人杜牧的书法作品。
张好好江西洪州乐籍,是唐朝官伎。色艺双全,十三岁流落风尘,以善歌舞来乐藉中,为官吏所倾倒。大和三年(829年)杜牧在南昌沈传师的江西观察使幕府任职时与张好好相识。杜牧对她的不幸寄以无限同情。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年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诗中描述她在“吴娃”的扶引下羞怯登场,“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宣和书谱》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1]。《张好好诗》是杜牧唯一的传世墨迹,卷前有宋徽宗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南宋贾似道、明人项元汴、张孝思、清人梁清标等人均曾收藏。乾隆年间入内府。1924年,逊帝溥仪将此卷携出宫外,靳伯声之弟得到此卷,持往上海,再由马保山寻得。最后由张伯驹以5000多元购得。1956年,张捐赠《张好好诗》予故宫博物院。目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因年代久远,残缺“洒尽满”、“一书”五字。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4 19:07:00 +0800 CST  


《万岁通天帖》
又称《王氏门法书》。唐代钩填本王羲之一门书翰。纸本墨迹卷。《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三分,横七尺八寸八分。
共十帖:一、《姨母帖》王羲之书,行书;二、《初月帖》王羲之书,草书;三、《疖肿帖》王荟书,草书;四、《翁尊体帖》草书;五、《新月帖》王徽之书,行书;六、《廿九日帖》王献之书,行书;七、《王琰牒》王僧虔书,行书;八、《卿栢酒帖》王慈书,草书;九、《汝比帖》草书;十、《喉痛帖》王志书,草书。

楼主 初级提问者  发布于 2014-04-16 20:45:00 +0800 CST  

楼主:初级提问者

字数:40056

发表时间:2014-04-07 02: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6 15:37:48 +0800 CST

评论数:14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