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发】晋朝的那些事儿--请容我缓缓道来这本小说

楼主这个辈分问题老是写错,确实不好意思,所以还请大家见谅。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7 20:14:00 +0800 CST  
终于邓艾老兄放了多年牛之后不用再放牛了。
由于当时懂文化的人实在是少,邓艾先生被提拔为典农都尉学士(县城小干事),但是尽管出身大族,已经没有背景依靠的邓艾在九品中正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大魏想进步是非常难的。而且,邓艾还有一个生理缺陷——口吃。结果邓艾当了20年的县干事终于晋升了到了典农功曹(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而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年过四十的人了。
这么看来,邓艾先生就将在县城里面度过一生,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作为主管屯田工作的官吏,邓艾先生获得了一次去洛阳汇报工作的机会,其实一般来说这也算不上什么机会,顶多就是公款旅游去一趟大城市,顺便看看洛阳美女。
但是他不会想到,就是这一次,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洛阳城宏伟壮丽,他默默的跟随门子的指引进入了华丽的太尉府邸,在正中央坐着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邓艾欠身行礼对方却不理会。
那个老人仔细的查看了桌子上他上交的账目和文件,再看了看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他站起身走了过来拉住了他的手。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邓艾。。。字士载,上官。。为何要问。。问我的名字?”
“你不用走了,就留在我这里吧。”
“这。。。这。。恐怕。。不行,上官。。。我县里。。还。。还有公务没处理。。。”
“我叫司马懿,征召你的公文即刻下发,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人。”
眼光毒辣的司马懿在茫茫人海之中发现了邓艾。他知道眼前这个木讷口吃的中年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奇才。什么寒门出身,什么年过40,在他看来都不是问题。
司马懿不仅是个天才,还是个善于发现,而且敢于使用天才的人。
我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士为知己者死了。
不久他便被任命为尚书郎登上历史舞台。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7 20:19:00 +0800 CST  
邓艾在政治上青云直上的同时也为魏国做了大量的工作。
邓艾的内政功力十分深厚,长期的下层生活培养了他丰富的地理和人文知识,他对司马懿提出了一项关键的建议——军屯。
军屯当年曹老板就干过,通过安排士兵参与屯田既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更能开源节流并同时收取重税充实国库。邓艾经过长时间的巡视,从河南到安徽一路走来,敏锐的发现淮南淮北地区存在大量空闲的土地可以实施军屯。正是在邓艾的建议下,魏国在淮河地区拓展水利设施,大兴屯田使得魏国在东南的军事行动有了根本的保障,在战略上始终占据着主动。
在我看来仅此一条,邓艾的内政能力就堪称第一流高手行列。
然而邓艾厉害的地方还不止于此。
在司马懿和司马师父子二人执政的十几年间,邓艾就减轻奢靡之风,为增强大魏财政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还提出过一个不起眼的建议。
东汉末年,在中原王朝连续不断的打击之下,早已分裂为南北两部的匈奴一族继续分化,北匈奴选择西迁而南匈奴选择内附。
没想到,这一举动居然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后果,影响了世界历史。西迁的北匈奴一路向西,由于生活实在艰难,不停地西迁,最后在不断的分分合合之后他们迎来了一位领袖——阿提拉,正是这个人为东罗马帝国彻底画上了句号。
而内附的南匈奴接受了曹老板的改编和安置,汉朝政府毕竟和匈奴打了几百年,对他们是非常不放心的,设置了官吏对他们进行监视并将它们一分为五。但是为了便于管理,他们的首领仍旧为匈奴人,而且都是刘姓。
在邓艾先生担任城阳太守的时候,由于发生了匈奴内部兼并事件,他提出应该对匈奴进行进一步分化和汉化使他们彻底融入汉族,对于难以管理的匈奴部族应该将它们外迁以避免对内地产生威胁。他建议分化的那个匈奴部族首领叫做刘豹。
在很多年之后,他有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做刘渊。
当然,这是后面的故事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0:31:00 +0800 CST  
如果你要是认为邓艾只是一个内政人才,那你就错了。
他军事才华的光芒照亮了三国后期暗淡的天空。
正式四年,邓艾出任魏国西北重镇南安太守。在这里他遇到了宿命中的对手——姜维。
如同当年诸葛亮和司马懿不期而遇一样,邓艾和姜维也将在这里一决雌雄。
说实话,姜维先生的军事才能是不弱的,但是比起邓艾还是差了一些。
在嘉平元年的对决中,邓艾料敌于先,提前占领洮城使得姜维无功而返即是明证。
但是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还要再延后一些。

总而言之,司马师先生和他老爸一样都是了解邓艾的能力的,在这场生死之战中,忠于司马氏的邓艾先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邓艾接到文钦和毌丘检檄文的时候,邓艾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杀死使者召集部队快速做出了反应。邓艾当时是竞州刺史,握有兵权,邓艾的的军事才华显露无疑,他稍加判断立刻得出了一个结论:叛军虽然势大但是却有一个弱点——乐嘉(这是地名,不是人名)
深知淮北地理的邓艾知道,乐嘉这个地方位置十分特殊,处于叛军进击洛阳的必经之路,占领乐嘉就能阻挡叛军锋芒为反击赢得时间。
邓艾的军事特点显现了出来,他进兵神速而果断占领乐嘉并建造了浮桥以方便后续大军通过。
而几乎与此同时,司马师在大本营中做出了一个极其明智的判断。
司马师分析,淮北的将士并不想反叛朝廷,只是因为受到毌丘检和文钦威势挟持才不得不对他发动进攻,只要拖住他们,对其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剿抚并用很快就能解决问题。
果然,司马师刚到隐桥,毌丘检的部将史招 李继出于大无畏的卖队友精神直接跑来投降了,司马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他决定深沟高垒坚守待变。
司马氏是不是只会这招啊?
司马师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当时直接与文钦毌丘检联军交锋如果失败那么对方就会一举成功,论政治,对方是以下犯上,本身由于司马师处在政治上的制高点,而且一旦旷日持久,伪造诏书这件事必定被发现。论兵力,司马师有十几万人,对方只有六万。只要击溃对方脆弱的心理防线必将造成大规模的投诚,就可不战而胜。
而在此时,与诸军汇合的司马师见到了邓艾,他立刻让邓艾率领弱旅万人去驻守乐嘉诱惑文钦进攻,同时自己挥师于后埋伏,司马师知道对方急于求战一定会寻找突破口,邓艾的诱敌之计必能奏效。
司马师的谋略果然不一般。其实这种示弱的策略战例也是多如牛毛,比如冒顿对汉高祖刘邦示弱围困他于白登山,孙膑对庞涓示弱最终埋伏于马陵射杀他,从根本上来说,这种计策的目的是使得对方军队产生脱节,进而形成局部优势以多打少。
鱼儿能不能上钩,关键看诱饵的诱惑力。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0:32:00 +0800 CST  
其实这个时候,另一边的文钦先生和毌丘检先生已经快要崩溃了。
要知道,古人的文化程度和现代人差距那是相当大,大部分的士兵遵循的态度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所谓吃着司马家的,穿着司马家的,还打司马家。这种事,他们是不愿意做的。
另一方面,淮南将士之所以英勇作战也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就在淮南,对抗东吴蛮子也算是保家卫国,这下往北打,背井离乡,他们就不干了,士气非常低落。
还好多年军屯的作用体现了出来,文钦和毌丘检沿途招募了大量的屯田军士,这些人的加入反而在此时组成了一支中坚力量,但是说实话这些人的战斗力实在有限。
最让毌丘检先生无语的是,虽然自己将四个儿子都送给了东吴当人质,但是由于当时东吴是以废物著称的权臣孙綝执政,所以吴国的对于形势的判断极其迟缓,援军畏战不前迟迟不能到位。
现在对他们来说需要一场决战,而且必须要快。
这时候,送上门的机会来了,邓艾先生率领一万老弱病残前来送人头,文钦老兄打仗从来不用脑子这一看邓艾居然来送死而自己又正愁没有战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文钦老兄立刻率领本部人马轻装速进。
这正是司马师想看到的。
司马师知道战机来了,和他父亲司马懿一样,司马师也是极其擅长抓住弱点一击致命的人,而且,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出手。
他先派遣胡遵等人截断了文钦和毌丘检军队的退路随后率主力隐匿行迹直奔乐嘉。只要文钦到达乐嘉就将陷入他的陷阱之中。
毕其功于一役!
但是司马师先生不知道的是,从这里开始,文钦的外挂已经上线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2:12:00 +0800 CST  
文钦轻军急进,却不料他来的时候乐嘉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
他刚刚登上城头,司马师就已经兵临城下了,他瞬间乱了阵脚。
他想不到自己居然中了司马师的诱敌之计,现在自己孤军深入被截为两段,军力不足的他面对司马师的精锐几乎没有任何胜算,怎么办?怎么办?就在他即将精神崩溃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霸气的声音。“父亲,司马师率军到此立足未稳,如果父亲在城楼擂鼓助威,一战可破!”
说话的人,是他的儿子——文鸯。
这一年,他只有十八岁。
当天夜里,文鸯兵分两路杀奔出城,年少的文鸯却英雄无比,大吼着勇猛的冲入敌阵,城外的军队深夜被袭不知虚实军心大乱,而最惊恐的,无过于司马师。
其实,这位司马大将军从未真正意义上经历过惨烈的战场,这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战场的恐怖,身在军帐中的他都能感受到文鸯长枪上那凌厉的杀意。
在文鸯的冲击之下,司马师情绪激动,心寒胆裂,刚刚割完肿瘤的眼睛产生了剧烈的疼痛,他紧紧的咬着被角,他开始明白:战场是一场生死的角力,只有胜利者才能生存下来。
还好魏军训练有素又人多势众,勉强抵挡住了文鸯的冲锋。
然而城外的文鸯先生却遭遇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经常有人说坑爹,这次终于轮到爹坑儿子了。
就在文鸯浴血奋战的时候,城楼上的文钦却害怕了,他并没有按照约定出城接应,文鸯三鼓之后士兵的气力耗尽也不见有人出城无奈之下只能收兵回去。唯一的机会已经失去了。
文钦放弃了治疗,他下令部队撤退。
可是,他能撤到哪去啊?
文鸯停止进攻之后,司马师开始从疼痛中清醒过来,他的判断力仍旧犀利,他很清楚文鸯肯定已经率军逃跑了,他力排众议下令众人快速追杀。
文鸯比他父亲聪明得多,他知道司马师必定派轻骑追杀,他们这样是走不了的。“父亲,让我来抵挡追兵,杀他一阵才能冲出去!”
文钦默默的看着他,面前的这个人已经不再只是那个不懂事的孩子。
他是个英雄。
文鸯骑上满是血污的战马,拿起了锋利的长枪,已经奋战了一夜的他却仍旧斗志昂扬。
他的身后,只有十几匹战骑,然而他的面前却是十几万的追兵。
这不是三国无双,这不是英雄无敌,这不是游戏,这是现实。
现实就是受伤的人会痛,会流血,会死,没有药包,没有血条,没有AOE技能。
但是他仍旧冲了过去,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简单的信念:我要保护我的父亲,我的家人。
妈的,这才是男人。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2:36:00 +0800 CST  
魏军被彻底震撼了。
面前的这个人,这个凶猛的少年是个不要命的疯子,他风驰电掣的冲了过来,却只有十几个人。他在做什么?他在找死吗?
但是,他们很快就惊恐的发现,这个人不仅生猛而且武艺惊人,所到之处处处授首 人仰马翻,他在千军万马之中杀来杀去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魏军已经不再是震撼,他们开始恐惧。
对面的这个少年,他不是人,是神。
他们停止了追杀,文钦趁机快速脱困。(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

司马师再次愤怒了,他下令左长使司马班率领八千轻骑兵继续追击。
由于文钦部队行军缓慢,后续轻骑兵很快便再度迎头赶上。
接下来的一幕,魏军彻底疯狂了。
他们看到一个单枪匹马的少年站在他们面前,他的眼神中只剩下死亡。
“来吧,你们一起上啊!”
文鸯一个人冲进了魏军的阵营之中,他的战马如同腾飞的游龙,魏军看着这个恐怖的银枪死神留下一道道华丽的光芒,伴随着鲜血的喷涌和凄厉的惨叫。
八千铁骑,一人独当!
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垓下的项王,看见了白马的关羽,看见了宛城的典韦。
面对强敌,无论如何惊人的力量对比,无论对方到底有多少人。在他们看来,都是没用的。
他们仿佛不会疼痛,不会疲惫,不会厌倦。
他们是战场上的君王,是真正的统治者,对于他们来说战场就是他们游乐的舞台。
文鸯就是这样万中无一的人,战场的皇帝。
魏军退却了。
文鸯此役独自一人面对八千魏军,反复冲杀多次,杀伤百余人而去。
《资治通鉴》: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这是真实的历史,这是恐怖的战绩,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不是日本人的三国游戏,这不是我们的抗日神剧,更不是什么小说。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在一场必败的战役之中创造过奇迹。
这叫做信念,这叫做勇气。
正是这样的人,让我们有勇气看清楚我们的懦弱,让我们不能说那句话——没人会这么做。
我知道这段记载也许是假的,它也许根本就没发生过,但是,我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因为我们需要英雄。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2:36:00 +0800 CST  
安然撤退的文钦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遭到了司马师早已经派出的包抄部队的截杀,文钦损失惨重只能继续撤退,麾下的部队本身就是临时招募和曹魏旧兵,一看大势已去立刻便倒戈投降,兵败如山倒,文钦父子二人干脆直接带着自己的部曲投降东吴了。
但是后面的毌丘检先生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当文钦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毌丘检就知道自己已经败了。
他立刻选择逃跑,但是已经晚了。
此时东吴那帮逗比的援军还在路上,文钦手下的精锐丧尽,他也只能跑了。
只可惜他跑的实在不够快,不幸被安风津都尉张属所杀,但是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幸免于难。
他属于上一个时代,最后也为了保存上一个时代而死。
他死在了逃跑的路上,但是我从不认为他死的耻辱,作为一个军人,他也有了足够的战功,作为一个男人,他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作为魏臣,他尽力了。
毌丘检,无负国恩。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5:27:00 +0800 CST  
司马师又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赢了,赢了干净利索,堪称杰作。
但是他愤怒了,他要报复,他要告诉所有人背叛他的下场,反抗司马家的下场。
他下令将文家和毌丘检家两家留在寿春地区的人统统格杀,一个不留。
谁敢反抗,谁就得死。杀一儆百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果然是流氓的政治哲学。
不过,他也快寿终正寝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5:28:00 +0800 CST  
正元二年,就在扫平寿春二叛不久,大将军司马师病重。
史书记载,司马师先生在文鸯深夜进攻时过于恐惧导致患病的那只眼睛眼球脱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
一想就知道很疼。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原因也不难推测,虽然当时神医华佗先生发明了高科技——麻沸散,但是消毒工作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当时的医学水平很有限,估计在割肿瘤的时候司马师先生不仅感染了,而且估计存在蛋白质流入血液的问题引发了免疫反应,才会导致眼球脱落。不过这只是推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司马师确实已经病入膏肓。
在弥留之际,他必须完成一件事——交接权力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6:40:00 +0800 CST  
在当时看来,司马师的选择只有两个人——弟弟司马昭和养子司马攸。
其实只有一个人——司马昭。
就当时的局面来讲,司马昭都督中外军事多年,在朝中素有威望,由他接任司马家的两代基业就能延续下去,更何况,司马攸是司马昭的儿子。
在夏侯徽死了以后,司马师娶过一个吴性女子,但是很快就废了她,之后改娶了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的妹妹的女儿羊徽瑜,但是他们没有子女。
司马师和夏侯徽有五个女儿,然而,和羊徽瑜一个子女都没有。
娶羊徽瑜的时候司马师26岁,羊徽瑜20岁,基本可以推断,羊徽瑜没有生育能力。
但是整整19年,没有儿子的司马师在古代这个子承父业的社会之中居然都没有再娶也没有纳妾的记录。所以还有一种可能,他从来就没碰过羊徽瑜。
这一辈子,他只和一个女人结合,这就是爱情。
我相信,他最爱的,还是夏侯徽。
羊徽瑜是明白司马师的。
在多年之后,正是在羊徽瑜的恳求之下,夏侯徽被追谥为景怀皇后。她明白司马师的心思。
子元,夏姐姐,你们之间不论如何,错的都是这个世界。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6:40:00 +0800 CST  
司马师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他立刻召来了还在洛阳镇守担任中领军朝廷监控新君的司马昭。司马师知道自己必须把司马家族的荣耀和权力延续下去。
司马昭见到了在病榻上的司马师,他只剩下了一只残目,危在旦夕。
“昭儿,你过来。”
长兄如父,司马昭知道如果不是兄长多年来坐镇朝堂,哪有司马家的今日。他恭顺的走了过去,跪在兄长的面前。
“昭儿,这大将军的印信和兵符都交给你,这天下我也交给你。”
“哥哥。”
“昭儿,我只有一个心愿,把我葬在峻平陵和徽儿一起,我这一辈子,亏欠她太多了。”
“哥哥,嫂子她。。。究竟是。。。?”
“当年,母亲忌惮她才高,怕她以后会对我们父子不利,逼我毒死她,我不想,可是母命不可违,我就杀了她。后来,我们扫除曹氏宗亲之后,我就放出风去,说我毒死了她,一来可以威慑群臣让他们知道我的手段,二来可以保全母亲的名声。
昭儿你记住,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
司马昭沉重的点了点头,他知道,他的哥哥虽然狠毒深沉,但是,他也是个人。
虽然这一段对话是我的想象,但是也许这是唯一的解释。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6:57:00 +0800 CST  
正元二年,司马师死于许都,终年47岁,谥曰忠武。
他是天下的名士,帝都的阴谋家,大魏的权臣,司马懿的继承者。
在这乱世之中,他够狠,够毒,够智慧。
对待政敌,他毫不留情斩尽杀绝,无论是昔日的朋友还是功臣宿将,无论你是谁,只要你挡在我的面前,我就要消灭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但是,他也有另一面,他是狡猾的,他是聪慧的,他知道如何收服人心,他知道除了锋利的屠刀还要温柔的细雨。
法国皇帝拿破仑说过:“我有时是凶猛的狮子,有时是狡猾的狐狸,统治国家的全部秘密在于——知道什么时候是前者,什么时候是后者。”
司马师就是这样一位统治者。
在他的治理之下,大魏稳如泰山在三国之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至他死时,可知的大魏兵力已经超越吴蜀两国总和的一倍接近60万人,仅仅淮南淮北两地的军屯就可以支撑三五年之用,他成功的守住了他父亲司马懿传给他的家业。他废帝立威使得司马家的地位日益稳固,司马氏篡位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司马师,堪称一代明主。
然而,还是暴毙了吧,早就跟你说过,废立天子的都没什么好下场。

司马景王承先君之业而有雅量,谋深而虑远,治绩卓然,明主之属。
虽有杀伐凶恶之业,篡逆不臣之心,然 今日观之仍不失为人杰,亦不能以暴虐视之。
夫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宁有种乎?
景王死,文王相继。





司马师卷,终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8 18:19:00 +0800 CST  
第三卷 新的统治者

正元二年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接替了他哥哥的位置上台执政。
作为继承了父兄基业的男人他似乎是幸运的,但是实际上,就和孙权先生一样,他已经在父兄的阴影下下生活了很多年了。
早年的司马昭和哥哥不同,他不是文采风流的文人,他生来就是个官吏和将军,他和他父亲一样是个实干家,早在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的时候,司马昭就知道要减免税赋,与民休息,收买人心。但是和父兄一样,他也是个利益至上的人。
在担任了几年的农业官僚之后他开始成为父兄的助手。
正始五年,司马昭跟随夏侯玄参与了伐蜀战役。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说起来吧,虽然司马懿先生对曹爽的行动计划表示反对,估计暗中也干了不少挖墙脚,打黑枪之类的事,但是既然已经决定出征,为了表示支持,司马懿派出了司马昭作为夏侯玄的副手,其实除了表示对曹爽先生的支持,也隐含着让司马昭先生镀镀金的意思,就和后世的那什么一样。
司马氏一门的军事天赋确实都是不错的,司马昭先生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是估计这么多年父亲南征北战也算是教导有方,司马昭反正也是副手发挥比较稳定,曹爽老兄的伐蜀计划虽然失败,但是司马昭在这场战役中表现的却是十分沉着冷静,在夏侯玄先生久攻不下之时他果断提出撤退,并且在蜀将王林劫营的时候沉着指挥击退敌人的进攻。
虽然没立下什么战功不过也算是可圈可点,外加当时蜀国大将军费祎先生是防御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根本就不想对他们穷追猛打所以司马昭先生也算是安然回国,有惊无险。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09:35:00 +0800 CST  
四年之后,司马昭的命运改变了。
正始十年正月初五的晚上,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晚上。
司马懿告诉了他的两个儿子明天他将发动一场惊天动地的政变,司马昭惊恐地发现,其实自己的哥哥早就知道这个计划。
原来,父亲根本不信任自己。
那一晚,司马昭彻夜未眠,他心里在担忧司马家族的前途,他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不信任自己。
但是第二天,他就全明白了。
那个看似文弱的哥哥,那个看似宽厚的男人,竟然有着这么惊人的城府,他豢养了三千死士却无人知晓,而他的父亲在他的面前为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司马昭在那一天,成长了。
他明白了父亲的权谋之道,他知道,作为一个统治者绝对不能让人看出你的想法。
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使人知。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09:35:00 +0800 CST  
高平陵事变之后,他开始为司马家南征北战。
嘉平元年,司马昭踏着他父亲的轨迹到了帝国的西陲,当时蜀汉将军姜维时常侵扰陇右一带,魏军大将郭淮和蜀军别将苟安陷入苦战,谁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司马昭敏锐的发现了姜维的弱点,率部占据长城并且向骆谷设置疑兵干扰姜维的判断,使得姜维被迫撤退,导致苟安被迫归降取得大胜。
嘉平三年,他的父亲司马懿死。他开始成为哥哥司马师的左膀右臂。
但是,他不会想到,在不久之后,他遇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东兴之战,本来以为是必胜的进攻居然遭遇了巨大的失败,作为主帅,司马昭承担了全部的责任,削去了他爵位,他心里很清楚,哥哥的权威绝对不能被质疑,他心甘情愿,这是为了司马家做出的必要牺牲。
弟弟,让我和你一起,君临天下。
但是,没过多久,这个一直以来和他相依为命的大哥就离开了人世。
“子上,以后就只有你一个人了,你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男人。”
这一年,司马昭四十四岁。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09:36:00 +0800 CST  
在哥哥灵柩前的司马昭很快便面临了哥哥死后的第一个挑战。
远在洛阳的皇帝曹髦下诏令尚书傅嘏率军返京,令司马昭留在许昌。
说实话,这样做的意图过于明显了。
司马师已经将全部权力交给了司马昭,此时皇帝要他留在许昌而让傅嘏率军返京,这很明显是一次针对司马昭的阴谋打算借此剥夺他的兵权。
这是一次关乎生死的决断。
司马昭看了看诏书,我估计他的心中肯定是一声冷笑——幼稚
“这个小娃娃,还挺能搞大新闻。”
司马师决定亲自给他上一课,在与自己的亲信们布置了一番之后,司马昭开始了行动。

就在十四岁的曹髦满怀期待只待傅嘏领军回来自己就能重新掌握大权的时候,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陛。。。陛下,卫将军司马昭回来了!”
曹髦惊呆了,“他自己回来的吗?”
“不止啊陛下,司马昭。。。他带着大军回朝的!”
曹髦毕竟只是个孩子,他瞬间慌了神,他抗旨领着大军回来究竟想干什么?立刻传旨意表示加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他已经彻底慌了,必须这样才能稳住司马昭,这一刻他明白自己的计划已经失败了。
他没想到的是——司马昭推辞了。
如果接受不就变成威胁皇帝了吗?推辞既显示自己的谦逊又能避免背负恶名,一举两得。
初掌政权的司马昭已经是一个在腥风血雨中浸泡过的男人,他的城府丝毫不亚于他的父兄。
跟我斗,你还太嫩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09:36:00 +0800 CST  
第三卷 划时代的大决战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15:49:00 +0800 CST  
回京后不久,在司马昭的主持下曹髦改元甘露,同时甘露元年正月,司马昭加大都督职衔,赞拜不名。六月,曹髦晋封司马昭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里,加九锡,假斧钺,晋号为大都督,剑履上殿。司马昭再次拒绝,他知道,他现在不能这么做,他刚刚执政人心不稳,如果现在就如此迫不及待必定遭人非议,他还要等待。八月十六日,加赐黄钺,增加封邑三县。
但是司马昭想不到的是,一场关乎司马氏一族命运的大决战已经迫在眉睫了。
而这一切,关系到我们的一位老朋友——诸葛诞。

说起来,诸葛诞老兄自从上次东兴之战之后我们就没看到他了。
然而他可没闲着,在东兴之战之后,诸葛诞先生和毌丘检先生调换了防区,仍旧担任大魏的南方镇守。
本来诸葛诞老兄是喝着小酒,吹着小风过着小日子的悠闲人士,但是没想到正元二年文钦和毌丘检发动寿春兵马发动叛乱,讨伐司马师,这下他可坐不住了。
诸葛诞先生本来就和司马师属于老基友,外加上由于诸葛诞和文钦以前有矛盾,等使者来劝他一起起事的时候,他直接就杀了使者加入了杀奔寿春。
话说当文钦和毌丘检的使者确实是倒了三辈子霉啊。
说好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呢?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15:49:00 +0800 CST  
说起来,这场战役中双方也算是拼的你死我活,不过打到最后,诸葛诞先生居然发了一笔战争财。
由于诸葛诞老兄杀来的时候寿春军马已经溃散,整个寿春居民由于害怕遭到报复大规模逃向东吴,诸葛诞到时寿春已经几乎是一座空城。
当时司马师已经病重而且急于处理淮南问题,此时诸葛诞是最好的人选,诸葛诞既是他的好基友,也是当时最容易控制局面的人,司马师干脆就让他镇守寿春,防备东吴反扑。并同时让他加封为镇东大将军(相当于帝国二号人物),仪同三司(位列三公之上)。
诸葛诞先生占领寿春之后又趁机屠杀了一波东吴残兵,又被加封为高平侯,封邑3500户。
这下诸葛诞先生立刻鸟枪换炮成了帝国最大的实权军阀。
没过多久,司马师重病身亡,诸葛诞先生在悲痛好基友去世的同时也接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司马昭上台了。


楼主 竹雅桃源  发布于 2016-03-19 15:50:00 +0800 CST  

楼主:竹雅桃源

字数:348710

发表时间:2016-02-21 08: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30 15:40:43 +0800 CST

评论数:62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