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发现的几点现象————仅供参考

古代的语言表达多以单字为主,换句话来讲词汇应是后来才陆续发展起来的,自从词汇发展起来语言表达才逐渐的丰富成熟起来,思想意愿的表述才开始逐渐变得贴切起来,尺度拿捏才变得逐渐准确起来,我们从清朝往前进行一个分析,离我们越近的作品越容易翻译,而2500年以前所有的古作品我们都有看天书的感觉,其深奥晦涩让人难以接受,这就说明2500年左右的时候可能正处在语言变革的节点上?老子是用古语法完成的《道德经》,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庄子》成书都晚于《道德经》,它们理解起来都很容易,可能是因为这些作者都是采取了新语法的表达方式。


下面我对2500年前古文字做一下具体分析:


比如36章有这样几个字——翕、张、弱、强、废、兴、夺、与,其中每个字都能组几个词,甚至几十个词,这就需要你能选一个最能接近老子意愿的,由于大家对词汇的选择不同,翻译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再者,古文字中可能中性的字缺少或没有?比如智与愚之间,有与无之间,一旦遇到中性的情况,表达起来就会有问题,所以智有时要解释成“巧智”,“愚”有时要解释成“朴实”,“无”有时要解释成“少”。


再者,单字根本就不够使用,有些想表达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这个字,只能用其它的字来代替,如果后人不能准确还原,出现的偏差就会特别大。


再者,2500年以前的古汉语的主谓宾语等的次序与今天相比较,有些句子中可能存在变化?


最后分析一下文字的发展历程,古人用一字一义来造字,这样就会越造越多,当文字多到数不胜数的时候,人们发现依然不能满足需求,这个过程可能历经了几千年,最后人们逐渐发现了组词法,语言才逐渐丰富成熟起来,这时人们才发现文字造多了,从而一部分文字被弃用,这些被弃用的字,或被弃用的字义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2-07 19:06:00 +0800 CST  
道生万物:这里的“生”不能解释成“生孩子的生”,要解释成“运行”。
那么,【道生万物:万物都依道运行。】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2-07 19:15:00 +0800 CST  
六章
谷神不死:大道永恒不灭。谷神:巨大无比的山谷,代指大道。
是谓玄牝 :它就像一个奇妙的母体。【玄牝是个比喻,指大道,大道可能指道的总和?】
玄牝之门:这个母体所产生的各种规律。




六十一章
天下之牝:这样的大国是雌柔的。牝:代指母性的“雌柔”。
牝常以静胜牡:雌柔的大国常以清静胜过雄强。牡:代指雄性的“雄强”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2-08 11:53:00 +0800 CST  
老子和本师的话之所以深奥难懂?是因为这二位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其写作文法实在与众不同,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几乎无法理解。就《心经》和《道德经》进行一下比较,这二位的雷同程度实在令人费解?千古只此二人。——这种巧合令人震惊!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4-03 09:31:00 +0800 CST  
我读《道德经》时发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可能是不严谨的?《道德经》可能通篇都是道经,就下篇德经而言只有几篇可以算作德经,但也是以道的形式论述的,既宏观论述而没有规定具体标准。这可能说明古代的学者们根本不懂《老子》的真实意思。当然名字说明不了什么大问题,是无所谓的,只希望大家把上篇、下篇的内容都当做道经来读来解会比较好一些。
个人意见:
①《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这四本书中,只有《论语》才能算是德经,以谈德为主;而《道德经》《大学》《中庸》这三本都应是道经,以谈道为主。
②古人对道学和儒学的分类必然有其道理,这可能说明道与德形影不离,有其共性,若分得太细反而会更乱套,但我还是希望每个深入研究道学和儒学的人能够了解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4-03 09:38:00 +0800 CST  
五十九章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治人事天莫若啬 :人们生活、做事、利用大自然都要节俭。 治人事天:即治人、治事、治天。 天:代指大自然。啬:吝啬,小气。引申为节俭,节约。


(本解读仅是个人观点,与以往解释截然不同。)

楼主 吴声无声  发布于 2018-05-08 12:01:00 +0800 CST  

楼主:吴声无声

字数:1538

发表时间:2018-02-08 03: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9 10:03:45 +0800 CST

评论数:7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