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弟子规》:黑暗时代的奴才书

一、从精神世界到文化市场
中国人素来有尊学重教的优良传统,无论战国晚期的孟母三迁,还是南宋时期的岳母刺字,人们在纪念自己民族的先哲与英雄的时候,往往都会联系到教育。自古至今,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传承着一种观念:文化教育,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几千年来,神州大地上朝代更迭,即便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血火时代,华夏文化也始终薪火相传,得以传承与发展。直到清末民初,一场以“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一场“全盘西化”的思想文化革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标准与西式文化更是无孔不入地占据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风岂是繁花主?膻腥满眼,刈剪血泪,凋零无住。桃李诸花恨斜阳,才过百年,东风又起,心系旧圃。
百年已逝,在漫长的时间跨度中,实践证明了有,也证明了无。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11:00 +0800 CST  
科技灭绝政策
1637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天工开物》出版发行。
这部足以改变历史,改变世界的伟大著作生不逢时,在晚明内外交困的历史环境中无从传播与应用,七年之后,明朝灭亡。
无论是流民组成的大顺政权,还是风雨飘零的南明朝廷,都无法提供发展科学技术的稳定环境。晚明科技仿佛一颗璀璨的流星,它以耀眼的光芒划过天空,然后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1773年,满清政府借修《四库全书》的名义毁禁科技文化,因为发现宋应星哥哥及友人的著作有反清思想,提倡“华夷之辨”,因此借收书之名尽可能地销毁《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在清代基本绝版。
《天工开物》不是孤例,诸如《武备志》、《战守全书》、《百将兵法》、《边略》、《古今兵鉴》等大量政治、军事、武备、边防等著作或毁或禁。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19:00 +0800 CST  
满清以武立国,在侵掠扩张的过程中多次失利于先进的兵略与兵器。出于恐惧与统治的需要,不遗余力地捕灭东方大地上的刚刚燃起的科技之焰,用暴力与恐怖让世界重回黑暗。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为未来的远东政策打算,借着祝寿的名义,英国派出了马戛尔尼为代表的使团来华考察。
在马戛尔尼眼中,当时贫苦的中国人生活质量相当掩蔽,饭食不但粗,而且做饭的地方相当脏;中国人对陈规陋习顶礼膜拜,对机械工艺一无所知。建筑虽然远看富丽堂皇,近看却做工粗糙,镀金不匀;制革技术和远航技术都比西方落后;发明火药的民族竟一见放空炮就吓得魂不附体,令人不可置否。
马戛尔尼在出使日记中写道:“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而在此360年前的1433年,中国人率领的船队正在印度洋的披波斩浪。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27:00 +0800 CST  
1578年,《本草纲目》出版。
1607年,汉译《几何原本》完成。
1637年,《天工开物》问世。
1639年,《农政全书》付印。
……
所有为崭新时代准备的一切,在野蛮与杀戮面前,文明成了泡影,一个伟大民族全新的梦想,还未起飞,便已折翼。
从利马窦同朝为官,到马戛尔尼须行跪礼的的天朝上国,这两个时代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真实地诠释了当政者对文明与力量的理解。
1644年,是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1410年,明成祖组建专门的枪炮部队—神机营,全营官兵5000人,装备步兵火铳3600支、专用枪药9000斤、八钱铅子90万枚、多管火铳200支、专用枪药675斤、炮兵专用手铳400支、野战重炮160尊……这比欧洲最早的成建制西班牙火枪兵早了整整一个世纪。
……
1900年,义和团最主要的武器是大刀长矛。同年,满清武力的精锐,僧格林沁的骑兵们在八国联军的机关枪下完成了轮回。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29:00 +0800 CST  
文化灭绝政策
1、篡改经典,实行奴化教育
儒家正统文化肯定人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满清统治者这里,这种正统文化是危险的。如果任由这种“以天为道,以人为本”的思想蔓延发展,满清统治者迟早会丢掉这个由阴谋、杀戮得来的世界。
基于这种需求,御用文人只有“赋于传统经典以新的时代内涵”,让圣哲先贤为政权服务,用变了味儿的文化经典,为野蛮统治注入合法性。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30:00 +0800 CST  
到了纪晓岚这里,就变成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
孔子讲的是秩序与责任,天地万物有秩序才能运行,朝野家国也要遵循运行的秩序。
君王有君王的权威,君王有君王的责任。臣下有臣下的位置,臣下也要有臣下的担当。
君臣父子,都要遵从秩序,国家社会才能健康运行。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31:00 +0800 CST  
在纪晓岚嘴里,君臣父子成了一级压一级的隶属关系,自强不息的君子消失了,代之以卑躬屈膝的奴才。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统治者歪解《孟子》,让天下黎民各安其分,各安其命。话是原话,却变了味儿。
《孟子》全篇讲的是仁爱,讲“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治人、治于人的前提是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君王与臣民都要遵从天道,都不能为所欲为。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33:00 +0800 CST  
到了满清这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成了君权神授的先验论与宿命论。君王可以暴虐,但奴才不可以反抗,反抗就是违反上天的意志,就是逆天而行。
通过对经典的篡改,满清统治者屏蔽了儒家经典的天地、庙堂、人伦“天人合一”的自然秩序与人文秩序,屏蔽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君轻民贵”、“道远人则不仁”、“生命至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屏蔽了士人积极有为、主动思考、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而以经过篡改的,适合统治的奴化思想取而代之,从幼童开始,灌注奴才思想与行为标准。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35:00 +0800 CST  
2、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由来已久,但一般表现为巩固皇权与打击权臣,范围与影响都较小。
满清一朝,出于民族压迫与政权稳固的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采取了极端野蛮残暴的文化恐怖政策,范围广,烈度大,时间长,形成了世界罕见、中国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
文字狱贯穿整个满清王朝200多年,其中为祸尤烈的时间约为一个半世纪,自顺治始,经康熙、雍正至乾隆四朝,而在这四朝当中,以顺治、乾隆两朝最为暴戾。
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一族全部被屠戳。
后来,戴名世编了一本《南山集》,记录了一些比较真实的明朝史料。康熙知道后勃然大怒,就把戴名世也杀了。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38:00 +0800 CST  
《南山集》里收录了方孝标留下的一些明朝史料,方家的人也全部被流放黑龙江。
……
按保守估计,清代文字狱有200余起,文人学士在文章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讽满清的内容,即兴大狱,广事诛连。除极个别事出有因外,多是捕风捉影,滥杀无辜。以文人颈上之血,杜天下黎民之口。
李毓秀生于顺治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正是满清大兴文字狱的时期。他不可能不耳有所闻,目有所睹。在十室九空、白骨如山的山西土地上,在浸透鲜血的文化天空下,他不会不知道,自己写出怎样的教材、怎么的编者能让统治者欢心并采纳推广,而不是用他自己的血,去祭奠他的作品。
如果历史过于久远,我们不难从相似的历史中找到答案。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41:00 +0800 CST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德语取代法语成为占领区的合法语言,语言所承载的,除表达工具之外,还有话语权与价值观。
更近一点的历史,存在于1932年到1945年的伪满州国,以日语为官方语言,以倭皇为政府代表,以大东亚共荣为其民族政策。当然这个“共荣”的解释权是胜利者享有的。
对日本人而言,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是他们的黄金时代,“东亚一体,共存共荣”。
对满清统治者来说,“康乾盛世”则是他们创造的伟大时代,前追尧舜,后逾汉唐。
通过展示“康乾盛世”,推行奴化教育,满清试图建立天朝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华气象。
马戛尔尼戳破了这层画皮,他眼中的中国人生活“在最为卑鄙的暴政之下,生活在怕挨竹板的恐惧之中”。中国社会关系建立在一种愚蠢的形式主义基础上,人们“胆怯、肮脏并残酷”。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2 23:54:00 +0800 CST  
3、毁灭文化载体
满清的制度上的文化灭绝政策表现为科技、教育的反动政策与措施,在思想领域主要表现为“文字狱”和人为阻碍人文思想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体现在具体行为,借修“四库全书”和“文字狱”为名,收集、毁弃图书,把一些重要著作列为“禁书”。因上文有所涉及,此处不再展开。
从明朝中国人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到“胆怯、肮脏并残酷”的“康乾盛世”。1644年是一个分水岭。
18世纪末的中国,科技的希望之火已然死寂。
18世纪末的中国,人文的希望之火已然死寂。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3 00:01:00 +0800 CST  
18世纪末的中国,不屈的抗争之火已渐燃渐熄,失去了科技和人文思想的双翼,仅凭血气之勇的抗争难以产生超越自身的意义。
……
此时,李秀毓已经去世半个多世纪,他所编纂的《弟子规》已经深刻影响了这个民族的几代人。
当光明消散,黑暗再次笼罩大地。
暴力、宗教、蒙昧……这是神州大地漫长黑暗的中世纪。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3 00:02:00 +0800 CST  
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满清的文化灭绝政策成果显著。读书人的目光不再关注九州四海,不再游历天下。他们从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抽身而回,在豆棚里闲话,在聊斋里鬼语,在古书中勾陈,在词章中考据……壶里乾坤,斗室天地,世界弥远,天朝弥大。
五、童蒙教育的国家标准
满清实施的种族灭绝政策和文化恐怖政策是有效的,在杀戮和暴力面前,坚守“夷狄之防”,坚持为民族的自由而战的人倒下了,华夏的精神与脊梁也倒下了,越来越多的前朝子民放弃了反抗,丢弃了骨气与胆气,选择了顺从,选择了为奴为仆。
这是杀戮下的卑伏。
但对满清统治者而言,这仍是一个巨大的危险,百万与上亿的巨大级差,是一个几乎无法消除的危险。这个危险不消除,天下就不会太平。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3 00:05:00 +0800 CST  
统治者需要发自内心的奴性与卑伏。
《弟子规》的出现是一个标志, 它的出现,使得刀剑下的血腥统治有了可资利用的文化工具,有了内容基础。
它标志着奴伏者从死亡选择过渡到生活选择。
不用再高举屠刀和皮鞭,马牛们自己戴上了笼头。
帝国早期驯化的老奴才们已经从被动奴化阶段进化到主动奴化阶段,老奴才们已经心甘情愿地为满清帝国培养更多的小奴才了。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3 00:06:00 +0800 CST  
还有更让满清统治者高兴的事情么?
《弟子规》的产生与成功实践,让满清统治者找到了统治天下、奴役黎民的钥匙,满清帝国的统治者们终于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机器革命的完成。
从杀戮下的被动奴化,到主动奴化下一代,标志着奴化教育的完成。

楼主 hu炎黄子孙  发布于 2019-03-13 00:07:00 +0800 CST  

楼主:hu炎黄子孙

字数:4064

发表时间:2019-03-13 0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7-15 14:45:10 +0800 CST

评论数:2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