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杂文集】生命在于成长——一个心理医生的思考录

我是一个心理工作者,思考人生是我的工作之一。
我把部分思考发表在这里,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正。
如果我说这些文字是我心血沥就,您或许会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可事实上的确如此。
因为我不擅长写作,每一篇都写得十分艰难。写作时搜肠刮肚,写完后又反复修改。
我像个强迫症患者似地追求完美,结果反而使文章失去了该有的文采,大大降低了它的魅力。
好在我还不是非常讨厌自己的文字,就像一个母亲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丑陋。
所以我还是把它们呈现出来。希望您也能用心去浇灌它们,让它们茁壮成长!
不胜感谢!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09 23:10:00 +0800 CST  
二楼目录,勿跟!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09 23:11:00 +0800 CST  
1、人生苦难重重
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在他的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中开篇写道:人生苦难重重。我读此言,精神为之一震,有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人生需要面对和承受的苦难确实不少:贫穷 、疾病、饥饿、寒冷、劳累、困顿、挫折、失败、迷茫、孤独、分离、丧失、矛盾、误解、冲突、怀疑、嫉妒、仇恨、天灾、人祸、战争、杀伐……苦难如此之多,人生何其不易啊。
按理说,根据“守恒”原则上天给人类安排的苦难和幸福应该一样多,但为什么多数人会觉得苦难多而幸福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呢?是人类智慧太深思维复杂,还是需要太多欲望太大?是江湖险恶,还是人性本恶?抑或唯独在这件事情上造物主把算盘拨错?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回忆文学《我等不到了》一书中说:“人间的多数灾难,表面出自恶,实际出自爱”。这句话放在原文的语境里并无不适,而且乍一看似乎很有哲理。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灾害是出于爱的原因。比如,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句台词:“我这样做还不都是因为爱你吗——”看,多么理直气壮?!
可要是把这句话单独拿出来看,则不仅不合逻辑,而且有悖常理。如果爱是造成人间灾害的原因,那么那些呼唤爱,追求爱,奉献爱的爱心人士,岂不是自作孽吗?
其实余先生的话仍未探及本质。爱也好恶也罢,都不过是造成苦难的“表面”原因而已。人世间的多数的苦难“实际”是因为人的心理没有成长。对心理成长的人而言,爱就是爱,害也可以转化为爱;而对于心理不成长的人来说,无论是害还是爱,抑或是权利、财富、美貌与才华,最后都会演变成苦难。
心理的成长与不成长区别不在于“表面”上是爱还是害,而在于前者是适度、有序、遵守规则,后者是无度、混乱、破坏规则。心理不成长的人时时事事都以自己为宇宙中心,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无论是害还是爱,无不用其极,害就害到斩尽杀绝,爱就爱得死去活来,这样的害与爱谁能受得了?凡世间之事,泛滥则必成灾,害如此,爱也如此。
心理成长与不成长的区别还在于面对苦难的态度。心理成长者能坦然地正视和接受苦难,从苦难中汲取到成长的力量,他们可以从苦难走向幸福;不成长者逃避或抗拒苦难,遇到困难怨天尤人,他们只能从苦难走向更深的苦难。
在心理成长的人那里,苦难是垫脚石,可以铺平成功的道路;苦难是磨刀石,可以磨去碍事的边角;苦难是试金石,可以试出非凡的品质。而在不成长的人那里,苦难就是一块巨大的黑压压的磨盘石,可以将他的梦想磨成粉碎。
苦难是生命中一道绕不过的墙,不在苦难中成长,就在苦难中灭亡。
有时候苦难可以成为某一个或某一类人的资本。长期生活在苦难中的人可以渐渐地对苦难产生某种麻木和适应,甚至产生依赖。他们可以从苦难中获得存在与价值,苦难可以让他们变得坚韧而有力量,苦难可以让他们感到神圣和荣光。有一段时间人们相互攀比的就是谁家里更穷——越穷越有面子。这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而,世界上真正的苦难在于——看不到希望。
是什么可以让人看不到希望呢?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如果个人缺失信用,人与人之间缺失信任,社会缺失信仰,就会看不到希望。现在我们正悄悄地向这个危机靠近,灾难正悄然降临。那么多的社会问题:环境、食品、教育、医疗、交通、文化、腐败等等,其实根源都在于人心的不成长。因为人心不成长,所以人而无信,因为人而无信,所以希望才变得像雾霾一样渺茫。
我们的民族自古苦难深重。“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还要受尽外族的欺辱,好像老天爷对我们特别不公平。细细思量,根源还是在于自己的国民性的不够成长,不够有力量。
所以,要摆脱苦难的“宿命”,要实现伟大梦想,首先要先实现国民性的成长。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09 23:12:00 +0800 CST  
2、幸福有多远?
关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说,幸福就是生活富裕吃穿不愁;有人说,幸福就是事业成功受人尊重;有人说,幸福就是婚姻美满家庭和睦;有人说健康是最大的幸福;也有人说,能吃亏就是幸福。
相声演员说得最有意思:我饿了,看到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在大冷天,别人穿着棉袄,我没有,他就比我幸福。内急的时候,茅房里有一个坑,你占着,你就比我幸福。
话虽然说得轻松,可是现实中却经常有人抱怨生活过得不幸福:
有人说:我很贫穷,身体有病,工作卑微,我的运气很不好,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功,所有人都看不起我,欺负我。这样的人生怎能让我幸福?
有人说:我家门不幸,父母不慈,夫妻不和,子女不孝,这样的家庭怎能让我幸福?
有人说:社会没有公平,没有自由,没有诚信,没有秩序,没有公德,没有节操;生活的压力那么大,而诱惑是那么多;现代化的教育扭曲了心灵,医疗摧毁了身体,工业破坏了环境,现实击碎了梦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冰冷而坚硬,相互猜忌,相互指责,相互戒备,相互侵害。这样的社会怎能让我幸福?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财富、权力、平等、自由视为幸福之源,有就幸福,没有就不幸福。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有的人一生穷困潦倒贫病交加,境遇坎坷,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仰,得到满满的幸福;有的人虽然拥有无数的权力富贵和名望,却只能挣扎在忧郁和痛苦之中,丝毫感受不到快乐和满足。这是怎么回事呢?
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往花盆里浇水,花盆里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是这花并不是“水花”,而是泥土里的种子长出来的植物之花。没有种子,浇再多的水也开不出花来;有了顽强的种子,就算没有水,有时也能从贫瘠与干旱中偶尔绽出一两朵艳丽的小花。
原来幸福也有种子。幸福的种子就是爱。要想收获幸福,就得心中有爱。
心中有爱,那份爱可以在生活的磨砺中得到成长,然后就能开出幸福的花。如果没有爱,心里就会一直有一份缺失,永远感受不到持久的愉悦和满足。正如普希金笔下那位渔夫的妻子:有了木盆想要房子,有了房子还想要宫殿;做了贵妇人想做女皇,做了女皇还想做海上的女霸王。因为爱的缺失,因为不劳而获,这个女人得到越多,欲望就越大,贪婪之心越重,她就越不幸福。最后还是变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家徒四壁一无所有
现实中像这样的人有很多。为了填补内心的空洞与缺失,他们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大肆收敛钱财,攫取权力,却从不关注内心的成长,不关心他人的苦难,不担当社会的责任,当有一天他们的权力和财富超出他们的驾驭能力时,这辛苦堆砌起来的“幸福”大厦就会如沙子一般颓然倒塌,只留下世人无尽的嘲笑与叹息。
现实中还有更多的普通人,因为内心缺乏力量,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他们既坚强又脆弱,既敏感而又迟钝,既而多疑又轻信,既温和又暴戾。他们穿着厚重的人格铠甲,却经常被善意伤害;他们戴着怀疑的心灵面罩,却总是被真实欺哄;他们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却只能看见世界阴暗的一面;他们也许大腹便便,心眼却小过针眼…
他们努力追求幸福,结果却发现,努力越多,与幸福的距离越远。
其实幸福离我们很近,就在你我心间。无需太多理由,也不必刻意强求,只要静心修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幸福的能力,每个人都能打开幸福之门,随时随地与幸福相伴。可惜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们总认为幸福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宁可相信权力金钱、香宝马车、爱情事业,也不愿意相信自己。
这是个多大的误解?权力金钱香车宝马固然可以成为幸福的条件,但一定不是幸福本身;正如水可以是开花的条件,但一定不是花的根本。没有爱的种子,没有内在的成长,仅仅通过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得到的只能是快感不可能是幸福。快感与幸福虽然看着有些相似,实际却有着根本的不同:快感来自外界刺激,稍纵即逝;幸福源于内心成长,恒久不息。它们的本质不同,其价值也自然是天壤之别。
如果一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追寻幸福,结果只是得到一点小小的快感,就像愚蠢的暴发户在古玩店里耗费重金却买只到了一件膺品,心中难免大失所望。好在他不需要再花巨款去重新购买真迹,因为真正的幸福不用花钱——虽然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只要在心里撒下爱的种子,每日以劳动的汗水去勤加浇灌,那种内在成长的感觉,就是幸福。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09 23:19:00 +0800 CST  
先顶一个,明天再更新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10 23:23:00 +0800 CST  
3、生命在于成长
小时候体质不好,经常生病,打针吃药是家常便饭。后来读到了那句著名的格言——生命在于运动。我深受启发,决定加强运动。我每天早晨冒着天黑跑长跑,冲冷水澡。从第一年秋天坚持到冬天再到第二年夏天,将近一年,体质果然有所增强,连感冒都不易得了。惊喜之余,我把伏尔泰的这句名言抄在日记本上当作座右铭,以此激励自己。
但我很快就把它给否定了,因为在一次和同学的辩论中对方竟然抢先说了这句话。他说:生命在于运动。我只好跟他抬杠:不对,生命在于静止。对方听了哈哈大笑,意思是你太浅薄无知了,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真理,怎么可能在于静止呢?情急之下我脱口问他:请问,兔子和乌龟哪个活得更长?没想到我这灵机一问,对方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我意外赢得了胜利,却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难过,因为无意中我打碎了自己的座右铭。
没有座右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于是我和所有不识愁滋味却故作忧愁的小伙伴一样,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搜肠刮肚憋了好多天,终于憋出了一句令自己惊叹不已的“格言”——生命在于创造,蜡烛在于燃烧。
我得意之极,仿佛一下子站上了巨人的肩膀,把人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那年我十七岁
我看窗外草木葱茏,心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些花草树木是为什么而活?难道它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类“创造”水果、木材和柴火的吗?不不,显然不是。它们活着就是活着,没有为什么。成为果实、木材和柴火完全是意外,绝非它们的本意。人类的生命形态虽然比草木高级得多,但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只要好好活着就够了,无需特别的理由。所谓的终极问题,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我这样想着,心里不免有些淡淡的失落。
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惑?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去想“人为什么活着”,但也有些人会一辈子执著在这个问题之中无法解脱。这些人灵魂纯洁而高贵,眼睛里却容不得一粒沙子。他们看任何问题都必须看透,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理由。他们活得很辛苦,也很痛苦,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一刻不停地迫问自己: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发现每一个有心身困扰(疾病)的个案普遍存在心理不成长的问题。心理不成长几乎是所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根源。除非当事人的心理能够成长到能与他的现实环境相当,那么理论上讲他的疾病就会不治而愈,否则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他们的困扰。然后困扰又反过来限制和阻碍人的成长……
我突然明白,原来生命——在于成长
生命在于成长!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活着就是为了成长。成长是活着的目的,升官也好,发财也好,追求成功也好,追求爱情也好,或者是求学问求本领求健康求幸福求长寿,都是生命的成长,只是成长的形式或内容不同而已。而我说的成长,主要是心理或人格的成长,这是其它所有各项成长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层意思:成长才能更好地活着。前面已经说到,众多心理疾患的根源都在于心理不成长,包括人际间的冲突和矛盾,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类的生死存亡问题,最终都将取决于人性是否成长
拯救人类于苦海的诺亚方舟,不在亚拉腊山,是在每个人心中;能够拯救人类的不是上帝,是人类自己。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11 14:04:00 +0800 CST  
4、从中西医之争看国民性之不成长
华人在外族面前向来以温和善良、谦恭礼让的良好形象示人,但自己内部却从来不缺少威猛刚强、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即便是在柔弱的妇孺老人或文人雅士之间,在亲近的兄弟姐妹、同事朋友或左邻右舍之间,这种战斗精神也常常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是这种战斗精神并没有让我们得到多少便宜,反而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进步和成长。本文尝试以“中西医之争”为例,对我国国民性的不成长进行浅析。读者诸君可以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也可以反照自己,逐一验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其实“中西医之争”的提法并不妥当,因为这场争论既不是由中医或西医的医学专家挑起,双方阵营也不是由中西医的专业人士组成。它根本就不是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学术辩论,只是一场以中医和西医作为话题的口舌之争而已。争论双方对中医和西医并无太多的了解,按理说他们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可事实上每一个参与争论的人非但没有为此感到丝毫的羞惭和不安,反而一个个都昂扬着使命与责任凝成的自豪。
在某些地方,拥有使命和责任的人天然就拥有了话语权,专业是无足重轻可有可无的,所以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外行领导内行的怪现象。不过本文并不想就此作更多的讨论,本文的主要任务是透过争论去解析国民性的不成长。
中西医之争所反映的国民性不成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争论的双方在对他们要争论的问题还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不分青红皂白就发动论战【盲目性】。成熟的辩论不是这样的。成熟的辩论正反双方辩手都会先对问题作充分的了解,准备好论点和论据之后才有条不紊地展开辩论。但本场争论的辩手们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或几个案例,只是看到了问题的很小一部分就匆忙上阵了。(很多发生在家人、朋友或同事之间的纷争也往往是这样产生的。事情还没有了解清楚,争吵已经发生。被称为“十年浩劫”的那场国民大内斗,许多人到死都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次,言语中带有明显的绝对化、情绪化、以偏概全和过度夸大等特点【冲动性】。挑战方开口就说中医是骗子,理由是某位病人被某位中医师治死了,某位名人反对中医,某部中医著作中存在谬误。是的,这些都是事实,可是仅仅根据这些局部事实怎么能得出“中医是骗子”的整体结论呢?这是多么幼稚的行为。(这种幼稚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比如,当男人因某件事失信于女人时,女人就说:你这个大骗子,每次都骗我……)
第三,应战方不是正面回应质疑,而是另设论题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攻击性】。按说当正方提出“中医是骗子”这一观点时,反方观点应该是“中医不是骗子”。可事实并非如此,反方不是理性地从正面去说明“中医不是骗子”,而是搬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西医才是骗子”。于是西医躺着也中枪,不得不成为众人攻击的靶子。(前面提到的那个男人也是这样,他不但没有解释为何失信,求得对方谅解,反而诘问女人:你不也骗过我吗?你答应我的事都能做到了吗?你才是大骗子呢。之前发生在网络中的争论好像也都按照这个套路出牌:你说我论文抄袭,我就证明你论文抄袭;你说我学历造假,我就证明你学历造假;你说我基金欺诈,我就证明你基金有鬼,你指责我没有人权,我就证明你侵犯人权……)
第四,话题无限扩大,矛盾不断升级【散漫性】。从中西医的理论、方法、疗效一直可以争到天文、地理、哲学、历史、文化、逻辑……(还是那对爱人,开始是为某一件事发生争吵,后来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越吵越多,不知不觉就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全都翻了出来。)
第五,争论双方丧失理性,极尽讽刺、揶揄,揭底、嬉笑怒骂之能事,使争论很快演变为群体骂战【非理性性】。辩论的作用是明道理辨是非,让真相与真理越来越清晰明白,而以“中西医之争”为代表的骂战不但不能发挥这一功能,反而越吵越糊涂,越吵越愤怒。辩手们的兴趣和目的不在于揭示真相或探求真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发泄情绪。(夫妻间的争吵往往也不是为了改善婚姻,而是为了发泄愤怒。)
第六,争论仅限于问题的表面,没有涉及本质【浅表性】。中医和西医只是治病的辅助方法和手段,病人自身才是战胜疾病的根本要素,可是争论双方都没有论及这一根本因素。他们对医学太过依赖,却把人体这一治病之根本给忽略了。(争吵中的男女也是如此,他们喋喋不休地指责对方,完全忘记自己该如何完善人格更好地扮演生活的主角。)
第七,围观者纷纷加入战队相互攻讦【无序性】。看辩论和看球赛是一个道理,观众通常都会支持其中的一方,为其加油助威,摇旗呐喊。支持归支持,但不会参与。可是在中西医的辩坛上早已分不清谁是辩手,谁是观众。辩手也是观众,观众也是辩手,闹哄哄炒作一团。就好比大家在足球场看球赛,看着看着双方球迷打起来了。好好的球赛变成了闹剧。(那对爱人也是这样,开始只是两个人争吵,后来双方父母也吵起来了,再后来就双方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全都参与进来打成一团……)
第八,结果不了了之【无果性】。骂累了,气出完了,争论就结束了。没有输赢,也没有结论,更没有建设性意见。不过没有关系,来日方长,下回逮到机会再决雌雄。(反正合也合不好,离也离不了,凑合着过呗。
除了这场旷日持久的中西医之争以外,无论是近几年网络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代笔之争,转基因之争,论文抄袭学历造假之争,还是上世纪五四之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还是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文人之争,还是市井和乡野间的匹夫泼妇之争,似乎都具备上述特征。所以我将它归结为国民性的不成长。)
当然这种不成长并不是我国人民独有的特性,我相信其他国家和民族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我华夏民族也不会因为国民性的不成长而永远屈人一等。因为不成长不会永远代表愚昧和落后,它也可以代表纯真与希望。不成长的民族一旦开始成长,其势必不可挡!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12 23:13:00 +0800 CST  
5、公园的邂逅
周末的上午,我坐在婺州公园邵飘萍塑像前的长椅上小憩。公园里很安静,可以听到树叶丛中啾啾的鸟鸣。离我不远处还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四五十岁,貌似夫妻。男人身材魁岸,留着寸头,目光有些呆滞,老老实实地坐在轮椅上,女人则安静地陪坐在他身旁,时不时往他嘴里塞点吃的东西。
远处缓缓走来一位中年妇女,年纪与他们相仿。走到近前,突然惊叫一声,喊出这两人的名字。夫妻俩怔了怔很快反应过来,也语调夸张地唤出她的姓名。老熟人在这里不期而遇,马上就兴奋地聊了起来。从他们的寒暄中可以判断他们以前可能是同事,或是邻居,不过应该有些年没见面了。
妇女很快就注意到男人的轮椅,她瞪大眼睛惊讶地问:“你怎么——?”
男人淡然回答:“中风。”
“啊——你怎么会中风的啊?你不是身体一直都很好的吗?”妇女再次惊讶。
老实说如果不是看见他坐着轮椅,我也不敢相信他是个中风病人。
“好什么呀,血压一向来都高的。”男人小声嗫嚅。
“你的血压怎么会高呢?你又不胖的。”妇女一脸疑惑。
“就是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呢。”男人也满是不解。
“喝酒!一定是喝酒喝得太多。”妇女突然提高音量,神情笃定,语气确凿。
“哪里啊?我又不喝酒的,你老公知道的呀。”男人委屈地为自己辩解。
“哎!这就奇怪了,年纪轻轻的怎么就中风了呢?”真个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听到这里,我心里已有几分明白。我决定加入他们的谈话。
我试探着问男人:“你是不是脾气不太好?”
妇女和男人几乎同时在第一时间回应了我的问话,但他们的回答却截然相反。
妇女说:“不会的嘞,他脾气很好,从来都不发火的。”
男人却抢着承认:“是的,我脾气是不太好的。”
我对妇女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他自己最清楚。”转头又对男人说:“你性子比较急,爱生闷气,有事情喜欢放在心里,不怎么爱和别人交流,睡眠不太好,肠胃也不好……”
“对对对,你说得都很对。”男人连连称是。
“你为人诚恳,做事情认真负责,要求完美,还有点爱钻牛角尖。”我信口而谈。
“这点倒是说对了,他做事情是很认真的。”妇女满脸狐疑地望着我:“你是做什么的?你是医院的医生吧?我好像见过你。”
我没有理会她,继续剖析男人:“你小时候家里比较苦,你爸爸对你要求很严格,但他不怎么懂得教育,你跟他的关系应该不是很亲。你可能是家里的长子,很早就出来工作了,工作比较辛苦,生活压力比较大……”说着说着,我恍然觉得已变身为街头的算命先生。
男人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他默不作声,眼圈微微发红。
我见他难过,便又安慰道:“幸亏你年轻身体好,老婆又对你这么照顾,所以才恢复得那么好。现在的医学很发达,只要你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多做康复训练,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这个病跟情绪有很大的关系,你还是要注意调节心态,保持身体和心情自然放松,这样才能彻底恢复健康。”
说完我又教了他简单的调节情绪方法,然后告辞而去。
这次偶然的相遇,在我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曾经断言,在医院里排队候诊的各种躯体病人,至少一半以上其实也需要去看看心理医生。这次谈话更加印证了我的观点。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14 20:52:00 +0800 CST  
6、暗示的力量(一)
“科学家”们遇到用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时,往往会轻描淡写地来一句:“这没什么,不过是心理暗示而已。”不屑之情溢于言表。心理学家听了很受伤:“什么意思?瞧不起心理暗示是吗?你是想说心理学也不是科学,是伪科学,是骗子吗?”
“科学家”连连摆手:“不是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是你太敏感了”。
心理学当然不是骗子。虽然骗子工于心机,善于暗示,貌似都懂点心理学,但还不能因此断言心理学就是骗子,就好比不能因为杀人犯用枪杀人就断定带枪的都是杀人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骗子,每个行业里都有下三滥。我们只能说这个人或这几个人是骗子,不能说某个行业,某个单位、某个学科或某个流派是骗子,这是没道理的。比如,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或这些人利用中医或传销行骗,这个人或这些人是骗子,但不能说中医是骗子,传销是骗子。骗子是人,不是东西。
这个世界骗子实在太多:市场里,马路上,电视里,网络上,电话里,手机上,收音机里,报纸上……无所不在,防不胜防。有人说骗子多是因为傻子太多。这话听起来似乎不错,人们一般都认为傻子比较容易被骗,其实不然,受骗并不是傻子的专属,聪明人也常常被骗。决定一个人是否容易被骗的主要条件不是智商,而是受暗示性。相对来说,受暗示性高的人比受暗示性低的人更容易成为欺骗的对象。
什么是受暗示性呢?受暗示性就是指接受暗示的“能力”。它跟智商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智商低的人判断力低,懂的东西少,反应迟钝,容易轻信,只要低水平的骗术就可以将他骗倒。智商高的人判断力比较强,掌握的知识多,反应敏捷,一般情况下很难被人糊弄,但是这种人往往有一个缺点,就是敏感多疑,自以为是,一旦遇到比他智商更高权力更大的人,或者在他所不熟悉的领域,或者在他情绪激涨的时候,判断力就会失准,同样也会被各种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信息所迷惑,于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三国演义》里的司马懿老谋深算,结果被诸葛亮骗得不亦乐乎。而诸葛亮则被刘备的三顾茅庐整整“骗”了一辈子,心甘情愿地为恢复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年练**功的队伍,还有后来的传销组织,里面都有很多高智商的人。这些天才人物被“洗脑”之后竟然连一些极简单的是非问题都不能判断,不仅令人感叹,也着实让人匪夷所思。而“洗脑”的原理正是心理暗示。非法组织通过用各种方式对成员进行强化暗示,使他放弃原有的价值和信念,成为受人操控的傀儡木偶。其实合法组织也是这样做的,当然暗示的内容不一样,是正义的。
暗示是一种既神奇又普遍的心理现象。一个人无论智商有多高,只要他接受了某个暗示,就会像中了魔咒一样变得不可理喻。比如:被广告暗示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购买这个品牌的商品,被爱情暗示的人会不顾一切地做出很傻很天真的事情,被金钱和酷刑暗示的人会不惜抛弃理想信念成为可耻的叛徒……
心理暗示的力量如此强大,怎么能小看呢?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容易受暗示。有的人任广告狂轰滥炸就是不买它的产品,有的人无论怎样都不会被爱情冲昏头脑,坚定的革命者任凭敌人金钱诱惑严刑毒打仍然顽强不屈视死如归。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些人当中大部分还是被暗示了,只是被暗示到了相反的方向,或者受到其它更大的暗示,表现不同而已。事实上人要不受暗示是很困难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整天被大量的信息和关系挟裹着,无时不生活在暗示之中——就像鱼生活在水里——焉能不受影响。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主宰自己,不会轻易受心理暗示的干扰。这种人通常情商高,心理素质好,内心强大情绪稳定,思维清晰逻辑缜密,遇事淡定沉得住气,能保持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不见风使舵,不人云亦云,并且能为自己的言行担当责任与后果。这样的人我称之为心理成长的人。他们平时看上去和其他人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只有在危急关头才能看出他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受暗示性高低与心理成长度相关。心理成长度高(成熟)的人受暗示性低,不易被影响、诱惑、干扰和掌控;心理成长度低(不成熟)的人受暗示高,容易被影响、诱惑、干扰和掌控。如果你想摆脱暗示,听从自己的声音,掌握自己的命运,唯一的法门就是努力实现心理成长。除此,别无他法。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19 19:44:00 +0800 CST  
7、暗示的力量(二)
心理学意义上的暗示并不是“言外之意”或者通过眨眼睛做手势传递信息,而是指人在无意识中受到的影响和干预,一般不被意识察觉或发现。因为暗示能绕过显意识的防御和抗拒,所以常常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施暗示的方法和途径很多。琴棋书画歌舞剑,声色言语光影电,皆可产生暗示;口眼耳鼻手步身,感思意念精气神,皆可传递暗示。
影视剧中的植入广告堪称无意暗示的典范。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看到某品牌的商品,心里会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于悄然中树立起对该品牌的莫大认同。但是如果广告意图被观众识破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暗示的力量。一部小说一幅画,一篇文章一首歌,可以催人泪下,可以震撼心魄,可以鼓舞士气,可以荡涤灵魂。在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里,先辈们籍着精神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时代,这中间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功不可没。
宗教和巫术作为最古老的心理暗示,在帮助人们解除身心困扰的方面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善男信女在佛像面前念诵经文深深跪拜,满心烦恼立刻变成满心欢愉;基督教徒在教堂里画一个十字念一声阿门,马上就能感受到主的庇佑;受惊吓的孩子到仙姑神汉那里收个魂叫个怕,晚上就能安然入睡。此外店铺开张接财神,房屋施工拜土地,清明冬至祭祖先,这些传统的民间风俗仍然得以沿袭并且在百姓中间继续保持巨大的影响力。
心理学也有很多实验和案例可以看到暗示的神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罗森塔尔实验”、“死刑犯放血实验”、“冷藏车冻死案例”和“火车过身案例”等等。我国历史上也有“杯弓蛇影”、“望梅止渴”、“惊弓之鸟”等故事。还有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气功报告会上出现的瞎子复明、哑巴说话、瘫者下地行走等故事让人痴迷,校园里广泛流行的星座、笔仙和塔罗牌让很多女生深信不疑,马路边的算命先生神机妙算令人称奇……
现实中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很多。上世纪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小时候亲眼看见妈妈死在牙科手术椅上,心里留下阴影,一直不敢看牙医。40年后当她不得不接受牙医的治疗时,竟然也猝死在了手术椅上,而这时医生还在整理器械,手术尚未开始。我国射击名将赵颖慧多次夺得世界杯的冠军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但她三次参加奥运会却都无缘奖牌。更诡异的是美国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连续在2004、2008、2012三届奥运会悲情上演“最后一枪”,三次与金牌擦肩而过,令人扼腕不已。
2007年前后浙江金华一位农妇在家做饭时发现锅里掉进了一粒拌过鼠毒强的米,就马上把它拣了出去,然后仍旧把那锅米煮成了饭。中午,一家六口人一起吃饭。吃到一半时其中一人突然喊肚子痛,农妇忙说不好饭里面可能有老鼠药。她话音刚落,其他四人连同她自己立刻出现腹痛、恶心等中毒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医院一检查却没有人中毒。原来第一个肚子痛的人患的是急性肠炎,而其余五人只是心因性反应。
上述事例都是通过心理暗示制造的“神迹”,但“科学”却难以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
在心理咨询中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个案能真切地感受到病痛与不适,可是去医院却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医生告诉他没病他还不肯相信,反而对诊断产生怀疑,然后辗转到各家医院反复检查,没完没了。家人和朋友不理解他的行为,以为他是自寻烦恼,其实他心里比谁都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是任何药物都无法解除的。
现代人也真是可怜,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着各种心身疾病的困扰。医院里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药店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还有更多的人长期在痛苦和烦恼中煎熬,在矛盾和困惑中挣扎,有些人甚至不得不用极端的方式去伤害自己或他人,这些困扰多半是因为无意受到了负面的暗示,比如“你很笨”,“没有人会喜欢你”,“你不行”、“你有病”……太多负面暗示深植于心,就会严重限制心理的成长,使人不由自主地生活在依赖和抗拒之中,背朝着幸福渐行渐远。可悲的是很多人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只能任由命运之神无情宰割。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22 22:04:00 +0800 CST  
8、暗示的力量(三)
如果说消极和负面的心理暗示可以造成消极和负面的现实后果,那么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就一定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假设,“赏识教育”横空出世,“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一时间肯定、鼓励、赞扬满天飞,“你真棒”,“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仿佛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可惜好景不长,希望很快变成失望。为什么?因为积极的暗示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给人们带来多大改变,生活原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傻子,他看见一户人家办喜事,新娘子哭哭啼啼上花桥,他便跟着嚎啕大哭起来,结果被人家暴打一顿。傻子回家把这件事告诉老婆,老婆说你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不能哭,要对人家笑,这样人家就不会打你了。傻子记住老婆的话。有一次他看见另一户人家在办丧事,全家人跪地痛哭,他想起老婆的话,就站在旁边哈哈大笑,结果又挨了一顿打。傻子很纳闷:我对他们笑了呀,为什么还打我呢?
傻子毕竟是傻子,他不明白为什么哭为什么笑,只是为了哭而哭为了笑而笑,所以横竖都挨了打。要是不想做这样的傻子,就得先弄明白事情的本质和根源,不能被它的表面现象迷惑。如果只是为了积极而积极,为了暗示而暗示,而不去探明事情的真相,那么我们也可能会和故事里的傻子一样,横竖都要挨打。
我们知道,暗示之所以力量强大,主要是因为它能直接与人的潜意识相连。潜意识有三个特点:第一,力量无比强大;第二,自我不能觉察;第三,不能分辨是非对错(当然也不能分辨是否正面积极)。认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暗示的力量其实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如果指令贯彻到潜意识,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如果指令没能送达潜意识,只是与显意识相连,那么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因为显意识具有判断、选择和过滤的功能,它可以把不符合内在需要的信息和指令自动删除。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孩子的显意识里听到的是鼓励,但潜意识里听到的可能是——你不努力。这样他就有可能(只是有可能,因为还有其它因素,这事儿比较复杂)会感到很丧气,反而失去兴趣和信心。考试前老师说不要紧张,学生听了可能会更紧张。朋友有事请你帮忙,再三嘱托千万不要忘记,结果你可能把其它事情都记得,却唯独把朋友所托的事给忘了。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举不胜举。
现在你大概能明白我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什么事倍功半了吧?因为当下为教育者们所熟悉擅长的刻意的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和灌输是“明”示而不是“暗”示,不能深入人心,所以无论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是积极还是消极,孩子都得不到正面积极的影响。有时候灌输得越多效果反而越差,甚至和期望的目标背道相驰。这个问题很值得教育者深切反思。
那么,假如每个人都掌握了潜意识的密匙,都能轻而易举地把正面积极的暗示直接贯彻到对方的潜意识深处,世界是不是就能因此变得无限美好呢?当然不是,即使做到这一点,情况也不可能有根本的好转,因为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个假设有可能并不成立——消极心理暗示或许可以造成消极的后果,积极的心理暗示却未必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什么?前面已经说过,潜意识不会辨别是非对错,也不会区分积极与消极。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暗示是否积极,而在于有或者没有产生暗示。那些受暗示性高的人之所以容易出现心理困扰,表面看是消极暗示在作祟,实际上消极暗示也只是起到了诱发引导的作用,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的内心不够成长,不够强大,自主性和意志力太弱,禁不起暗示。如果根本的心理成长问题得不到解决,光靠积极暗示是没有用的——刚开始或许会有点作用,但一定不会持久——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不碰到消极暗示。而一个人有多容易接受积极暗示就有多容易接受消极暗示(这是由他的手暗示性高低所决定的)。那么当他不幸遇到消极暗示时,结果会如何呢?
所以,如果你老是觉得自己的状态很糟糕,如果你经常被消极的暗示所困扰,那么你最需要做的不是改变暗示,而是改变自己。如果你真心想帮助他人解除困扰,那么你最需要做的不是给他积极暗示,而是帮助他积极成长。
如果非要给他一个积极暗示,那就暗示他:要相信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轻易受人暗示。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26 08:33:00 +0800 CST  
9、做自己的如来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原先不过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只石猴,只是这猴子乃是凝聚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所生,故而生来就具备了一些常人没有的本事。尤为难得的是,一只来自乡野之间的无名小猴,居然胸怀伟大志向,一心要做“齐天大圣”。
可惜这猴子并非父母生养,从小缺少家庭管教,什么人情世故伦理纲常,什么长幼之序尊卑之礼全然不懂。虽然早年也曾拜师学艺,可是未及出师便被逐出师门。失去了师尊的提携,失去了同门的帮衬,满心酸楚的猴子独自踏止了追求梦想的坎坷之路。
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里,一只既没有身份又没有背景且生性玩劣不懂规矩的猴子想要实现心中的梦想,想要获得天庭的认可,谈何容易?一次次真诚的自荐,一次次努力的拼搏,结果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欺骗、嘲笑和打击。当猴子自我实现的欲望被压抑成一股强烈的愤怒时,一场惊天大战终于不可遏止地爆发了。
为了剿灭顽猴,玉帝几乎搬来了所有的天兵天将神仙元老,脑汁绞尽,法术施遍,搞得焦头烂额,仍不能奈那妖猴半分之何。可是猴子非但没有剿灭,反而愈剿愈强,竟成了与天地同寿的不死之身。托太上老君之福,八卦炉里还炼出了一双能识人察妖的火眼金睛。
玉帝无奈,只好向西天如来求援。如来略施小术便将猴子收住,先让他在五指山下老老实实呆了五百年,后来又指派观音“点化”他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以后天之功弥补先天不足。猴子一路降妖伏魔,历经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缘何玉帝那里的“妖”,到如来这边却成了“佛”?
我想可能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吧,首先,玉帝作为掌管天地的领袖,却将天地精灵化身的猴子视作异类的仇敌,不思教化栽培,一心想置其死地而后快,殊不知如此一来,玉帝就陷入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陷阱,他越是竭尽全力去追剿,他自己受困扰就越深,败局其实早已注定。其次,玉帝虽然统领三界,却修为不深,片面依赖法术神器,疏于内心灵性的修炼,对猴子既容不下,又压不住,这才使得猴子成了破坏天庭秩序的妖孽。如来则不然,他嘴里嗔斥“泼猴”,眉眼间却无半点仇恨,加之他法力无边,一只手掌容得下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一张黄符压得住拔山倒海力万钧。猴子的神通在佛祖面前施展不开,只好乖乖地皈依受戒听从点化,成为正义与力量的代表,天地间也得以恢复往日的安宁
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一匹顽劣不羁的猴子,如果你的理性能包容并管束住它,它可以帮助你实现人生理想,要是你的理性不能包容和管束它,那么一旦它的需求得不到尊重和满足,就有可能“猴性”大发,完全不顾后果地在你心灵的“天宫”里造反、闹事,破坏你内心的规则和秩序,不把你折腾到精疲力竭寝食难安绝不肯罢休。
而更为可怕的是,有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四周竟然全都是讨厌猴子:家人、朋友、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宛如妖猴身上拔下的毫毛,突然幻变出千万个小妖猴,一个个在你面前齿此牙咧嘴,撕咬打斗。尽管你天资聪颖,尽管你学识渊源,尽管你掌握了N种“擒猴之术”,到了此刻大概也会和那位玉帝一样感到无力无助无奈崩溃抓狂,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吧?但是有谁知道,这千万只外在之猴不过是那只内在之猴的幻影和化身而已。只要内在之猴平静下来,所有外在猴子便不再折腾。
我接待过许多因情绪失调,社交障碍或亲子关系问题前来求助来访者,他们每一个都是勇敢的战士,一直都在与自己心中那匹看不见的“猴子”苦苦战斗,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无论他们用尽多少办法,都不能获胜,于是他们问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扰?我通常不会直接告诉他们该怎么办,说实话我并没有现成的秘方可以帮助他们一招致胜。他们的失败,也不是真的因为缺少好的方法,只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的力量不够强大,所以再好的方法在他们那里都会失去效力,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使问题变得比原来更加糟糕。如果一个人内心有足够的力量,方法其实很简单,像如来那样,一只手掌,一张黄符,就可以轻松搞定
所以,当你面对“问题猴子”无计可施的时候,不妨退而三思,我们究竟是要消灭“猴子”还是让猴子从妖变为佛?我们究竟是缺少好的方法,还是缺乏一颗如来之心?
真正令人头疼的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拥有一颗如来之心?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6-30 09:07:00 +0800 CST  
10、中医和科学
“中医无用论”的阵营里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早期有曾国藩、严复、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鲁迅、胡适、郭沫若等进步人士,近期有方舟子、司马南等反伪斗士。这中间有几位“具有科学精神”的权威人士言之凿凿地认定中医是伪科学,是巫术,是骗子,理由是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思想、方法、理论、体系格格不入”,不能以“通用的科学标准”去衡量和验证,不能从科学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且里面有许多“有意无意”的谎言,所以“应该总体上加以否定抛弃”。
科学解释不了的就是伪科学,就是骗子,就“应该总体上加以否定抛弃”。这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就不是很科学。用不科学的态度去论证一个东西是不是科学,怎么可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呢?再说而且也不厚道呀:科学不能解释中医,就一定是中医有问题吗?说不定是科学无用呢。女人怀不上孩子,一定是女人有问题吗?没准是男人不行呢。
科学的范围很广,包含自然、社会、人文、思维等各个领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科学分为九个门类,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和系统科学等。每个门类下面又可分为不同的学科,每门学科都各自有不同的学科特点、理论体系和通用标准。用甲学科的理论去解释乙学科的现象,当然解释不通;用乙学科的标准去检验甲学科的定理,当然不合格。是不是就可以此断定对方是伪科学呢?如果是,那么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真科学了。
中医和西医虽然都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却分属不同的范畴,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专业背景。既没有必要用中医理论去解释西医,也没有必要用西医“通用的科学标准”去验证中医。正如中文和英文,虽然都是语言,都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但是两者之间无论是字音、字形,还是语法习惯都大相径庭。如果勉强用中文的语法说英文,或用英文的语法说中文,那是要闹出笑话的 。
其实就算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面也还有许多尚未证明的假设和猜想,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都没有被证明。按照某些批评家们的逻辑,哥德巴赫岂不是世界头号大骗子么。
至于“有意无意”的谎言,天下何其多也。为了宣传教化,为了解释说明,各学科各学派都会“有意无意”地杜撰一些夸张的故事来增加趣味,以显示其非凡价值和存在意义。什么佛教人物、圣经故事、文学作品、名人传记、武林绝学、商业宝典、教育理论、社会理想、政治学说、军事兵法、心灵鸡汤、养生秘籍等等,无不充斥着“有意无意”的谎言,它们撒起谎来比中医有过之而无不及,怎么就没有人提出要将它们“总体上加以否定抛弃”呢?
我无心为中医辩护,也不认为中医是完美无瑕的至圣之道,只是不太喜欢这种一棍子打死的极端做法。中医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应该受到最起码的尊重。虽然中医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们可以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去修正和改进它,让它不断趋于完善,焕发新的生机,而不是一股脑地把洗澡水连同婴儿一起倒掉 。
在现(自)代(然)科学面前,中医就算存在万千不足,但是至少在这几个方面是值得称道的:比如“治未病”的医学思想,比如整体辨证施治和对症下药的治疗原则,比如阴阳平衡的理论,比如纯天然的施治手段以及富有人情味的情志护理和人文关怀等等。虽然中药的药理性检验不太符合“通用的科学标准”,但是,如果连猫、狗、马、牛、大猩猩都懂得凭本能用“草药”来治病,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怎么就用不得呢?
中医是文化,是艺术,是哲学思想,是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它一开始就不是诞生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中医是中国人几千年(或许更长)时间里积累而成的治病养生的经验总成,它有自己独特的诊疗风格。如果有人觉得无法理解,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难以解释,可以不喜欢,不信任,可以“决意不看中医”,但是谁都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将它全盘否定,因为它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可以说它不是自然科学,但不能说它不科学。
假设有一个穿长袍的中国人来到美国的大街上,他的语言、行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与美国社会非常的“格格不入”,美国人不理解他的行为,听不懂他说话的意思,可以说他不是美国人,但是绝不可以说他不是人,更不能因为不理解听不懂就剥夺他生存的权力。如果有人一定要这么做,那就太不是人了。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06 13:36:00 +0800 CST  
11、“大师”的轮回
七月流火。今年的七月王林大师可算是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回冰火两重天的滋味。月初还是香车宝马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春风得意,月末却已如过街之鼠人人喊打,丧家之犬仓皇逃窜。短短十几天时间,王林大师就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跌宕起伏,世事之变幻无常不能不令人感慨。
王林的骗术得以揭穿,主要应归功于以司马南和方舟子为代表的英勇的打假斗士们。
斗士的天职是打假,正如猫的天职是捕鼠。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真大师匮缺伪大师泛滥的时代。近十几二十年来神州大地曾经涌现出不少气功、武术、国学等领域的“大师”级人物,比如严大师、张大师、李大师、孙大师、胡大师、文大师、刘大师等等。这些名震四海的“大师”走马灯似的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全都在斗士们的照妖镜下一一现出了原形。
二十年前,当气功界的前辈纷纷垮台的时候,王林才不过是个无名小辈。没想到二十年后竟然也修成了大师,连马云、李连杰这样的翘楚大腕都亲自登门拜访,这是何等的风光荣耀啊。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马云、李连杰前脚刚走,打假斗士后脚就跟到,三下两下竟把大师的伪装剥了个干干净净,使骗子的真相毕露无遗。
这也多亏了各路媒体英雄和各界正义人士的鼎力相助。难得大家团结一致,才能以一边倒的绝对优势把王林大师从神坛上拉下来。
伪大师被正义的力量打倒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按说我应该拍手称快才对,可是每次这样的打倒却总是让我心生忧虑。我忧虑的当然不是正义最终获取胜利。我忧虑的是在揭露王林的过程中人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化行为。当下的人心里似乎都填满了炸药,只要一丁点儿小火花都可能将它引爆。网络上经常看见有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比如前段时间就有人为吃桃子要不要削皮的事吵得不可开交),而且一吵就爆粗口骂人。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在正义凛然地捍卫真理,其实不过是借机发泄压抑已久的情绪而已。一个人要是不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就容易失去理智做出荒唐的事情;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调节情绪,那么这个民族就容易毁坏秩序发生冲突和混乱
我还为公众的“一边倒”深感忧虑。过去的二三十年里,王林从一个诈骗犯一步一步“成长”为炙手可热的“气功大师”,从百姓到记者到政府官员到演艺明星“一边倒”地对其顶礼膜拜,鲜有质疑之声——司马南说他早就注意到王林但他之前为什么没有站出来揭露?可是当王林的戏法被揭穿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一边倒”地对其批判讨伐,完全听不到解释和辩护之声。一边倒的顶礼膜拜固然可怕,一边倒的批判讨伐同样危险。今天张悟本李一王林之流正是被一边倒的力量推上神坛之后又被一边倒的力量给打倒的。在我们的历史里这样的悲喜剧上演得还少吗,一出又一出,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又有谁能够真正从中获益呢
这种非理性的情绪对抗和缺少独立思考的“一边倒”是非常可怕的,其本质就是迷信盲从和混乱无序,是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如若任其发展,我们的社会规则最终将会因失去平衡而发生倾覆,从而导致人们的内心变得更不安全。而人们心里越是感到不安全,就越需要寻求“大师”的精神庇护。如果没有,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他塑造出来。那么,今天一个王林倒下去,明天就会有十个王林冒出来。
2013.8.13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13 16:01:00 +0800 CST  
10、方舟子之“死”
打开电脑,发现方舟子的博客已被关闭,继而又发现其它所有方舟子的帐号也都被悉数关闭。点一下搜索,只见“舆论一片哗然”。原来,在网络世界里叱咤风云的打假斗士已遭到全网封杀,网络中从此不再有方舟子的声音。这对于一个主要存在于网络空间里的人来说,无异于生命的终结。
有人说方舟子闯过无数大风大浪,这回却在阴沟里翻了船。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怎么能说是阴沟里翻船呢?太小瞧人家了。要我说,这条不知天高地厚幻想扫清寰宇的浑天“舟”,这回是彻彻实实地消失在意识形态的“黑洞”里,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碰到黑洞还有啥好说的?乖乖受死呗。能死于黑洞,也算是一件殊荣,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只是十年江湖好不容易养一条大鱼,多少有些让人感慨。
有句话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方舟子虽然盖世聪明,但是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个是眼睛太小,看不清大局,一个是心胸太窄,容不下虚假。这两个弱点注定了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被判“死刑”是早晚的事情,周小平不过是个诱因罢了。
真与假,本是一对矛盾,它们彼此对立却又相互依存。假是真的特殊形式,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假,你可以识别,可以拒绝,可以分析质疑,也可以敬而远之,却不必时时事事与之对立,置其死地而后快。你打假,假也打你,打来打去自己就变成了假,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这不,一不留神把自己也给打没了。
作为一名打假斗士,方舟子虽然在自然科学的范畴里能基本做到明察是非,可是对于自然科学之外如人情世故、政治哲学等方面却没什么优势。且人文之事原本错综复杂,不像自然科学那么泾渭分明。同一件事情,角度不同立场不同所见就有不同。有些事看似假其实不假,有些事看似真却不能太较真;有些事今天看是假,明天看是真;有些事你看是假,我看是真;有些事这边看是假,那边看是真。究竟是假是真,谁也说不清楚。到人文领域去打假,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然而我们的话语环境也很有问题。意见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不同意见平等对话,彼此之间相互接纳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不正可以让认识更加接近真相吗?为什么非要拘泥于是非对错,搞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呢?为什么非要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所见才是绝对、唯一正确的真理,非要把异议彻底否定甚至消灭干净呢?这是多么愚蠢、幼稚而又危险的行为啊。一个成熟的社会理应允许争鸣,允许出现批评和反对的声音,用反腐式的强硬手段解决争议,不能让人信服。
打假与反腐一样,看似正义,其实不易,没有大多数人的自觉,只凭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完反不尽的,只会越打越假,越反越腐。事实早已经证明,以后还会更加证明。唯有从根本上整体上系统、持久、有力地促进国民性的成长,我们的民族才能真正看到希望。
方舟子之“死”,表面上看是因为不慎冒犯天威,其实根源还是在于他的个性不够成熟,自我、率性、任意、天真,像个孩子似的沉浸在个人的理想王国,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虽然有可爱的一面,但也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毕竟世界有世界的规则,不会因某一个人而改变。
方舟子之“死”,再次警醒大家:科学、民主、自由,这几味诊治社会的良药,也不能毫无节制地滥用,一定要充分了解国家体质(体制),尊重国情现实,遵守游戏规则。必须知道有一些地方是任何人任何时候绝对不能触碰的,谁碰到谁就得死,比如“黑洞”和“高压线”。除非你的力量大到能与之抗衡。
方舟子之“死”,乃是人性不成长的必然,与真假无关。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17 21:12:00 +0800 CST  
11、成长的法则
在原始的丛林里,阳光是一种极宝贵的资源。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所有的植物都会竭尽全力地往上长高,以免被其它比自己更高的植株遮挡。可是植物的长高偏偏又离不开阳光,于是一场无声的“阳光争夺战”在植物之间暗中进行。
经过亿万年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稳定而有序的森林植物王国终于形成。大树成了最后的羸家,它们树干粗壮,枝叶繁茂,主宰并垄断着整个森林的权利与资源。没有它们,森林也就不成为森林。一些藤类植物虽然没有挺拔粗壮的枝干,却也能凭着出色的攀援本领登上高枝,占据高位,为自己在树冠层里谋到一席之位。更多的低矮植物刚只能隐藏在大树的庇荫之下,靠着从树冠层泄漏下来的一点残光剩雨过日子。一些低级植物甚至不得不学会在阴晦潮湿暗无天光的角落和洞穴里长年生存……
对于那些志不在高层的平凡植物,就不去说它们了。也许这正是它们应有(或最好)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吧。可是并非所有的低矮植物都那么甘于平庸,森林的底层还蛰伏着这样一群小树:它们有着和树冠层大树同样的基因和血统,它们本来应该生活在树冠层里,可是现在树冠层已经密不透风,根本没有一丝阳光可以照射到它们身上,头顶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供它们向上成长。
于是它们只能做一棵毫不起眼的小树,默默地等待机会,等待哪一棵成年树倒下后,突然有大量的阳光投射到它们中的某个幸运儿身上。这棵幸运的小树绝不会辜负阳光的恩哺,它会快速长高,填满那棵倒下的成年树留下的空间。为了这一天,它们可能要等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除非可以等到这样的日子,否则它们将停止成长。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小树来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直到死时它们仍然只是小树。
树犹如此,生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成长的情形又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发现,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演艺界,学术界……每个领域都会涌现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四百年”。他们一方面为这个领域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也在这个领域里尽享着阳光雨露般的惠泽――荣誉、声望、权力和利益,尽享着同类的羡慕和景仰。可是相对于他们的郁郁葱葱,相对于他们的遮天蔽日,许多有着与他们一样的天赋和努力,甚到比他们天赋更高,努力更多的人,却只能在他们的鼻息之下默默地等待,等待着有一缕阳光照到他身上,等待着有一天他的头顶豁然空出一片天。一旦得着这样的机会,他们会以极快的速度蹿长起业,也许一夜之间即可名扬万里,权倾天下,抑或成为他们所处领域里的翘楚大腕泰斗明星。不用担心有根基浅薄者经不起暴风骤雨的洗礼而快速倒下,因为很快又会有后来者占领他的位置取而代之。而绝大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却不可能等到这样的机会,正如那些永远没机会长大的小树一样,他们只能一辈子做他们最不愿做的普通人,永远不能实现心中那个出人头地的梦想。
同样的成长法则,同样的残酷现实。小树的幸运在于它们没有自我意识(或许有但不为我们所知),因而无需承担精神上痛苦。他们不会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焦虑、抑郁,也不会为自我价值的不能实现而厌世轻生。人类的优势刚体现他们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当他们在某一个地方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和机会时,他们可以不用固守在那里,可以把自己挪移到另一个有阳光的地方。尽管这样的挪移最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存之法则,但是至少可以在法则里增添一个补充条文:树挪死,人挪活。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20 09:30:00 +0800 CST  
明天再更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23 23:00:00 +0800 CST  
14、爱情保鲜说
现代人对生活的品质真是越来越讲究了,凡是美好的东西都希望能为其保鲜。比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牛奶和鲜花,比如曼妙的身姿和娇媚的容颜,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情感咨询中,也常常会有人问到,怎样才能让爱情保持新鲜?通常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她的感情现状或者感情给她的感觉都不怎么好。回想曾经的缠绵与恩爱,她的心中不免万千感慨:是什么让昔日的款款温情变成冷若冰霜,怎样才能让爱情永葆初恋般的新鲜味道和美妙感觉呢?
其实为爱情“保鲜”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念头,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为爱情保鲜的美好愿望。古老的爱情故事中恋人们山盟海誓时都会说“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之类的话以示忠贞,老式的婚床和枕头上通常都可以看到“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之类的字眼儿为婚姻见证。可见,古人和今人不仅为爱情保鲜的愿望极为相似,对保鲜的要求和预期也十分雷同——希望爱情能保持原样长久不变。
迄今为止人类能想到的最常用的保鲜方法主要是冷冻法、隔绝法和化学法。给食品保鲜的方法主要有窖藏、放冰箱、贴保鲜膜和添加防腐剂。保持容颜不老的方法主要是化妆、护理、手术和滋补,与食品保鲜的原理基本差不多(据说还有换血灌肠之类的,费用很高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
给爱情保鲜,其方法和原理也大致相同,无非是限制和隔绝。金庸笔下的杨过和小龙女,与世隔绝隐居古墓,就好像两块牛肉贴上保鲜膜然后放入冰窖,当然不易腐烂变质,可这毕竟不太现实,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古墓可以供情侣们“保鲜”之用呢?不过幸好还有封建礼教和制度下的包办婚姻可以作为爱情的“坟墓”。比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授受不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等,这些在今天看来极其陈腐落后的观念和制度就曾在漫长的岁月里为婚姻“保鲜”起发挥过重要作用。
可是,这样的保鲜之术还有人想要用吗,这样的保鲜之术又能给爱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呢?明白人早就看出来了,这哪里是什么保鲜——保是确实,鲜却未必,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极大的误解:大家都以为保鲜就是保持原样,静止不变,却忘记了生命的本质是流动,是变化,是成长。目标既已错误,努力只会适得其反。其实真正的鲜是不用保的,一样东西但凡需要去“保”,其实已经不“鲜”。一条鱼如果活着,就无需保鲜,把它养在水里即可;如果需要放入冰箱保鲜,说明它已经死了。
活着,就是最好的保鲜。
一段婚姻爱情,如果还活着,就无需保鲜;一段爱情,如果已经死了,也无需保鲜。所以,怎样为爱情保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爱情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成长。与其费尽心思为其保鲜,不如彼此用心浇灌,让爱情自由成长、开花、结果。如果有一天爱情死了,就悄悄地将它埋葬,连同满心的愤怒和忧伤。
爱情是一棵树,阳光下自由成长;爱情是一艘船,大海里乘风破浪;爱情是一坛酒,岁月中历久弥香……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24 14:10:00 +0800 CST  
15、修心就是修福
过去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资极度匮乏,百姓生活困难,但那时候的人好像对社会倒是没有太多怨言——只是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记忆中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碰上倒霉事就念叨着说:前世不修,前世不修(或前世作孽,前世作孽)。意思是上辈子做人没有做好,作孽太深,所以这辈子才这么命苦。
既然命运要前世注定,今世无法更改,怎么办呢?那就修来世吧。这辈子好好做人,但求下辈子的命能够好一点。于是大家伙儿都埋头苦干做牛做马吃苦受罪行善积德,多做好事不干坏事。结果那时候社会反而比较平稳安定,人的内心比较宁静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相对比较和谐单纯。
现代人多数信奉唯物主义,不相信世上有鬼神和因果轮回,也不相信人有前世来生。再说生活压力这么大,这辈子都管不过来,哪还管得了下辈子?下辈子的事还是下辈子再说吧。于是大家都为了生活拼命地奋斗——巧取豪夺明争暗斗不顾脸面不择手段。干坏事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大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少到在马路上扶起个摔倒的老人就可能成为热点新闻感动中国。不成熟的人性就是这样,一旦失了敬畏就立马变得张狂。这是当下中国最严峻的问题,其危害远远甚于空气中的雾霾。
我不知道世上有没有鬼神和因果报应,但前世来生我认为还是有的。前世就是父母,我们称之为前辈(或先辈);后世自然就是子女,我们称之为后辈(或晚辈)。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很深。要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修来世,为下辈子修福,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很有必要。天下父母心其实都一样,自己再苦再难都可以忍受,却看不得孩子受罪。
可是如果自己的“这辈子”都没有修好,要想修好孩子那“下辈子”也是蛮困难的。所以修“下辈子”还得从“这辈子”开始修起。“这辈子”修好了,“下辈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要是“这辈子”都没修好就急着去修“下辈子”,我看化再多的辛苦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时下这种“瞎子点灯”式的人还真是不少。实在是可悲,可叹!
修福谁不想呢,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从哪儿修,修哪儿去。好多人都以为修福是宗教课题,我认为是心理课题。一个人心态好了,认知清晰,思维缜密,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做事情认真专注。机会来了抓得住,机会走了放得开,得意时能总结经验,失意时亦能吸取教训,冷静分析,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样的人“福气”能不好吗?反之,心态不好的人,机会来了也把握不住,往往错失良机,好事也变成了坏事,这样的人,就算福气来到他身边也会溜走。
那么,修福应该怎么修呢?我认为修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
第一级是修理、修补。比如修桥、修路、修祠堂、修庙宇,延伸开去包括烧香拜菩萨,送礼走关系,养生保健,治病疗伤等等。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爱拿根棒子“修理修理”孩子,也是修福,修的是“来世”之福。不过这是最低级别的修福,只重形式,不重内涵。如果单一采取这种方法,应该很难修成正果。但是因为这个方法最简单易行,而且效果立竿见影,所以用的人最多。
第二级是修行、修炼。比如坐禅、诵经、谭崔、辟谷、气功、太极,等等。这个层级的方法注重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练习,对人的影响比较深,但是对个人天赋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点,很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要谨慎而行。
第三级是修心、修德。包括阅读、思考、省悟、对话、调节、适应、感受、经历,等等。这个层级以心学理论为基础,心理成长为目的,兼顾理性与感性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是最高形式的修福。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个层级的方法是解除困扰,塑造人格,改变命运,实现自我的最根本最切实有效的方法。知心堂的心理成长系列课程即定位于此。
三个层级的方法按难度由低渐高,所耗时间和精力由少渐多的顺序排列。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但它们并非彼此独立相互排斥,如果能够融会贯通,在行为、身体和心灵三个层面同时修习,同时成长,则福莫大焉。
我曾经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修心即修福,心宽福大”,下联是“养气乃养神,气定神闲”。与各位共勉!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7-29 22:46:00 +0800 CST  
17、母鸡是怎样爱孩子的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瞧不起母鸡的味道。人身为万物之灵长,比母鸡当然高级得多,可是在爱孩子方面,人类(尤其是中国人)的母亲却未必比母鸡高明多少,反而是母鸡爱孩子的方式颇有值得人类学习之处。
母鸡一旦开始准备做母亲,就会进入一种非正常状态,仿佛受了某种神力的催眠,一改往日如爱吃零嘴的小女生一样到处闲逛的习惯,专心致志地蹲在鸡窝里一动不动。至少蹲上21天,直到她的宝宝们都从蛋壳里钻出来方肯离窝,然后领着孩子到处觅食。在孩子们独立之前,她会抛开一切工作,心甘情愿地做一位全职妈妈,一心一意抚育着她的孩子。她把所有的注意都贯注在鸡雏那里,除了鸡雏,几乎没有别的任何东西可以吸引她的注意。看见好吃的东西就自己先试着啄一下,再喂给孩子。孩子受到威胁,她会蓬起羽毛冲向敌人与之厮杀,哪怕是她平日惧怕的野猫和恶狗也毫不畏惧。这样的专注和勇敢,应该不会逊色于人类的母亲吧。
母鸡的爱孩子,那是真正的无私。虽然她倾尽心力去养育孩子长大,但是她既不图孩子赡养回报,也不期望孩子耀祖光宗。她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完完全全地出自天性和本能。这一点,人类的母亲恐怕就不容易做得到——孩子尚未降临人世,妈妈就已经赋予无限希望在他身上,然后迫不及待地对孩子进行胎教、早教、幼教,然后是托管班、兴趣班……恨不得让孩子掌握世上所有的本领。至于孩子需不要需要,适不适合,母亲们却很少考虑。
当然,母鸡并不打算一辈子都这样无私地照顾她的小鸡宝宝,大概只过一两个月,待小鸡们羽翼渐丰,母鸡就会立刻从“母亲”的角色里清醒过来,毅然决然地离开她的孩子,继续做回她自己——如爱吃零嘴的小女生一样到处闲逛。孩子们也各自成为他们自己,它们的事母鸡再也不会插手。这时候如果哪只小鸡还敢到母鸡嘴边来抢食,母鸡就会照着孩子狠狠地啄去,好像完全不认识这位亲生骨肉似的。
人类的母亲可不会像母鸡那么“无情”。她们通常会在母亲的角色里呆一辈子,无论如何都不会“醒”过来。自从做了母亲,她们就完全失去了自己——仿佛之前的日子都白活了,好不容易才找着做人的意义似的——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于是孩子成为她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无能的,是永远需要照顾的。孩子身上无小事,所有事情她都不肯放心,也不肯放手,一定要亲力亲为包办代替才可以,否则就茶饭不宁,寝食不安。为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母亲们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多么伟大的母爱!
可是在这看似伟大的母爱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重的问题:母亲不做回自己,孩子怎么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不能成为自己,孩子又怎么能长大?这种没玩没了的付出,其实是一种无休无止的剥夺——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力。
看来,在爱孩子方面,人类的母亲们还真的要向母鸡去学一学。

楼主 知心堂主人  发布于 2015-08-05 19:20:00 +0800 CST  

楼主:知心堂主人

字数:29309

发表时间:2015-06-10 07:1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11 23:46:19 +0800 CST

评论数:61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