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仰韶-龙山的古DNA深层分析之我见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5:24:00 +0800 CST  

仰韶文化人群含有少量的北亚和欧洲成分,证实了瑞典考古学家、仰韶文化之父安特生的研究结论。1921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发现仰韶文化遗址,认为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与中亚地区具有相似之处,提出“仰韶文化西来说”,认定仰韶文化是从中亚地区传播过来的。仰韶文化晓坞遗址发现了一例Q1a1a1-M120,已知Q1a1a1-M120东亚,中亚,少量也发现于伊朗、巴基斯坦等西南亚,中东地区分布情况未明,早期研究表明中东地区存在分布,推测仰韶时期晓坞人群Q1a1a1-M120可能从中亚迁徙到甘肃陕西,再向中原地区渗透,实现了仰韶文化西亚因素的广泛普及,同时在血统上给中原人群注入了欧洲常染成分。

Admixture分析结果表明:红色代表西伯利亚来源的祖先成分,楚克奇人占100%。楚克奇人Y染色体类型主要有N1a1a1a1a3a-F4205、Q-M242。河北张家口遗址17例Y染中测得7例N1a1a,是F4063的上游。推测F4063初期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晋北、冀西北,可能与庙子沟遗址、姜家梁遗址有关。仰韶文化庙子沟遗址测出3例全部N,占100%,可能携带部分的北亚常染成分,与河南仰韶人群进行基因交流,导致河南仰韶人群含有与楚克奇人共有的祖先成分。

O1b1a2-page59无疑是仰韶文化的父系主体之一,是中南半岛O1b1a1-M59的兄弟近支,早期的常染成分接近南方人群。O1b1a2-page59起源于中原仰韶文化,向周围省份扩散。page59的下游各支系,整体来看,大部分集中分布于北方各省,小部分零散分布于南方少数省份,常染成分北汉化了。河南仰韶文化的常染成分接近南方人群,最可能是由于O1b1a2-page59在血统上的最大贡献。已知仰韶文化人骨基本上都是类似东南亚人种,高颅/长颅、低面、低眶、阔鼻、突颌,是因为O1b1a2-page59是东南亚的南亚语人群主流支系Ob1a1-M95的兄弟支系。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出土汉族颅骨的研究》
对乌鲁木齐六道湾公墓出土的54 具汉族男性颅骨进行研究。根据墓葬及墓碑记载, 此批出土颅骨均为50年代死亡的汉族人颅骨,大部分为陕西籍及山西籍,在南亚蒙古人种范围内有15 项,占83. 33% ;在东亚蒙古人种范围内有13 项, 占72. 22%;在东北亚蒙古人种范围内有5 项,占27. 78%;在北亚蒙古人种范围内有9 项,占50. 00%。这表明乌鲁木齐地区出土汉族颅骨与南亚蒙古人种最近,再次证明仰韶人>>姬周人>>中原人均是一脉传承的。
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近期发表论文:从7000年开始,Y染色体多样性大幅度减少,相当于每17个女性对应一个男性的程度。

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基本上是母系原始社会,以狩猎、采集为生。因为在原始社会,女人负责采集,男人负责狩猎,女性采集劳动成果比男性狩猎成果高并稳定,所以女人地位高。由于狩猎、战争等危险作业,获取的劳动成果很少,古代部落战争强烈,男性死亡率极高,总是男少女多,母系对后代体质相貌及其常染的遗传基因远大于父系。因此,一个民族、地区人群的母系线粒体mtDNA结构类型和构成比例,比父系Y染色体更能反映其遗传和血统特性。

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磁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从女娲的故事传说中,我们可以约略看出这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母系社会部落众多又分散,知母不知父,随便更换男人,所生的男性后代可能有不同的Y染色体类型。


不管怎么说中国北方D4高频没什么疑问,但越南北部(North Vietnam)高频的D4占高达34%,令人惊讶。越南Man Bac文化距今4000-5000年,发现了线粒体D/G占33.2%,看来北越母系D4是新石器时代越南本土起源的,与中原仰韶文化母系主体D4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有共同的常染成分,接近南方人群。越南Man Bac文化人骨基本上接近东南亚土著,含有一些赤道人种特征。令人疑问的是西伯利亚高频的母系D4,常染为什么更北,并不接近南方人?因为母系D4共祖时间两万多年,有不同的下游支系,西伯利亚D4的具体支系,与古中原D4可能不一样,分化时间很久,迁徙路线不同,配偶不同,环境气候不一样,造成了古中原D4和北亚D4很大的常染差别。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5:25:00 +0800 CST  
石家河文化向北扩张至河南漯河郝家台一带,对王湾三期文化前期有较大的影响。

郝家台龙山C2e2就是C2南支里的F845,现称为C2c1b-F845,在C2南支里分布偏中南和西南,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里高频,著名的土司簇就在C2e2-F845的下游,现代北方汉族C系大部分都是C2c1a,但C2c1b并不多见。由于郝家台龙山C2e2的常染成分最接近南方人群,湖北土家族、苗瑶人群F845高达20-30%,可以推测C2e2最可能是出自石家河文化北上扩张的结果。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6:01:00 +0800 CST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6:07:00 +0800 CST  

图三王湾三期文化陶器来源于大汶口文化尉迟寺类型的因素
1.郝家台T7H117∶42.尉迟寺M67∶113.郝家台T49⑧∶34.尉迟寺F85∶15.郝家台T63H354∶76.寺岗出土7.郝家台T8④∶308.尉迟寺JS1∶49.十里铺H4∶2110.尉迟寺M317∶811.郝家台T48⑨∶2412.尉迟寺M244∶113.十里铺M3∶814.尉迟寺M317∶25
(三)早期山东龙山文化因素
郝家台遗址的龙山时代遗存与海岱地区的龙山文化也存在联系。王湾三期文化中明确源于早期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鬼脸式”足鼎、黑陶折腹壶和磨光黑陶高柄豆等3种。其中“鬼脸式”鼎足较多,并见于很多遗址,其他两种较少。
属于王湾三期文化早期遗存的郾城郝家台、上蔡十里铺、汝州李楼等遗址都发现典型的“鬼脸式”鼎足,郝家台第二期T11(3)D:01(图四:1)和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早期鼎足T208(8):17(图四:2) 完全相同。郝家台第一期H253:3折腹壶(图四:3)为泥质磨光黑陶,侈口,高颈,折肩,折腹,平底,与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早期M136:4的壶(图四:4)相似。折腹壶是山东龙山文化中较典型的陶器,从早期到晚期都有,演变序列清晰。王湾三期文化遗存的折腹壶当来自山东龙山文化。上蔡十里铺遗址M3:2(图四:5)磨光黑陶高柄豆胎较薄,通体磨光,柄足中部有折棱,饰多周凸弦纹,呈竹节状,与泗水尹家城龙山文化早期M3:15(图四:6)蛋壳黑陶高柄豆形制非常接近,显然是受后者影响。

图四王湾三期文化陶器来源于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
1.郝家台T11③D∶012.尹家城T208⑧∶173.郝家台H253∶34.尹
家城M136∶45.十里铺M3∶26.尹家城M3∶15

郝家台龙山文化O2a2b1-M134,无疑是出自大汶口文化/海岱龙山文化西迁扩张的结果。

O2a2b-P164有两大分支O2a2b1-M134和O2a2b2-AM01822,黄淮大平原出现高比例的O2a2b1-M134(xM117/F114),除M117/F114之外,还有其他支系O2a2b1a-F450,多样性非常高、推测其扩散地点是中国中东部。O2a2b1-M134的兄弟分支O2a2b2-AM01822集中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可判断O2a2b-P164早期居于东部沿海。由于西南地区及其藏缅语族基本没有O2a2b-P164,并且西南地区及其南方O2a2b1-M134极为稀缺,O2a2b1-M134分叉于内陆云南也变得基本没有可能,推测O2a2b1-M134和O2a2b2-AM01822均是来自东部沿海O2a2b-P164突变而来的。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6:39:00 +0800 CST  




郝家台龙山男性遗骨12号的线粒体D4e1a,与西伯利亚常见的D4e1a是同一类型,也许是郝家台人含有少量北亚常染成分的由来。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7:09:00 +0800 CST  
西伯利亚的一个有母系单倍群D4e1的编号DA246样品(50岁妇女,埋葬于6886年前)将其原始测序数据下载后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发现丹麦科学家标定的DA246母系单倍群与我自己进行的一致均为D4e1,验证了这些结果。将这个样品中的测序信息按照23andme的SNP数据格式抽取位点后进行祖源分析。可以发现,以现代人为标杆,这位编号DA246的萨满老妇女更接近西伯利亚人群。

本地运行Admixture Globe13 祖源分析结果如下: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7:25:00 +0800 CST  
f3,汉族畲族土家族苗族还是很聚类的。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7:32:00 +0800 CST  
f4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7:32:00 +0800 CST  
补充一下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7 17:33:00 +0800 CST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8 09:17:00 +0800 CST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08 09:21:00 +0800 CST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0-11 07:52:00 +0800 CST  
在mt树上看到的,越南用户的d4集中在上游,其他支系则不多见。在这一支上,分布频率较可观。反映出越南d4是比较古老的类型。类似类型在日本台湾秘鲁也有存在




当然比起越南,俄罗斯的d4反而更值得关注。mt树上的d4日本和俄罗斯大放光彩。d4的确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楼主 拓扑维度  发布于 2019-11-06 13:16:00 +0800 CST  

楼主:拓扑维度

字数:3553

发表时间:2019-10-07 23:2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6 16:55:21 +0800 CST

评论数:16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