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东西

人,永远无法带着今天的思想回到过去的身体里。可是,我是多么想要陪伴那个孤单的孩子,多么想指引那个迷茫的少年,多么想安慰那个痛苦的年轻人。

如果20多年前、或者10多年前、或者今天的我,此刻站在我的面前,我想对他说什么?

我想说的话,过去的自己终究无法听到。那就说给现在的自己听,也说给每一个有缘的人,怀着对过去自己的爱,娓娓道来……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3 08:38:00 +0800 CST  
0001:开篇语,智慧无上。

如果有一位容貌端正、庄严的天神,在深夜放着耀眼的光明,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打招呼问候?逃跑?还是直接给跪了?

你的见闻、经历、所受教育,是不是让你有跪下的冲动?

据记载,2500多年前,古代印度处于农耕社会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夜深,某个容色绝佳的天神,用自己的光明照亮整个树林后,去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和你我一样,都是父母生养,吃、喝、休息一样少不了,他有时还会背疼。

天神先是打招呼问候,然后恭敬地站在一边,站好后,对坐着的人说:

“没有等同对儿子的爱,
没有等同牛之财,
没有等同太阳的光明,
大海是池湖中最胜的。”

说完后,天神期待得到面前这个人对他观点的认可。

你听到天神的这四句话,是否会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牛,也能代表无上的财富?”

事情是这样的。

古代的雅利安人是一个畜牧民族,他们使用牛计算财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从事畜牧和农业的混合生产,牛在两种生产中都非常重要。牛可以帮人们耕作、母牛可以提供奶制品、牛可以作为交通工具、即使牛粪也可以作为燃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一头牛就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

以上仅仅是从现实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及古代印度的牛。牛在印度地位非同寻常,原因还在于它与印度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神认为“没有等同牛之财”,的确挺切合古印度的实际的。(有没有想过另一个问题,天神生活在天上,为什么会像凡人一样认为牛代表财富?)

天神还说,“没有等同对儿子的爱”,这个似乎很有道理。人们普遍爱自己的儿子,他们传承着自己的基因、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也承载着无限的心愿与寄托。

然而,我想到了关于儿子的两个典故。

其一: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其二: 《搜神记》:郭巨,隆虑人也,一云河内温人。兄弟三人,早丧父。礼毕,二弟求分。以钱二千万,二弟各取千万。巨独与母居客舍,夫妇用赁,以及公养。居有顷,妻产男。巨念与儿妨事亲,一也;老人得食,喜分儿孙,减馔,二也。乃于野凿地,欲埋儿。得石盖,下有黄金一釜,中有丹书,曰:“孝子郭巨,黄金一釜,以用赐汝。”于是名振天下。

从这两个典故来看,并非“没有等同对儿子的爱”。

典故一说的是饥荒之下、民不聊生、饿殍千里,人们又想存活,又不忍心吃自己的儿子,只能选择把自己的儿子与他人的儿子进行交换,然后食之以摆脱饥饿。这的确是一件悲惨却又迫不得已的事情。

典故二说的事情,用悲剧来形容更恰当一些。汉以孝治天下,自皇帝至庶民、自治国至选拔人才、整个社会的核心就是一个“孝”字。汉立国之后,能用一种观念,来影响人们的行动、控制人们的思想、甚至触及到人们的灵魂。

在一个社会中,当绝大多数人坚持一个道理时,又有谁敢提出不同的观点?有异见者只能屈从于众人思想奴役之下,被整个社会所扭曲。

郭巨不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吗?他可为奉母而埋子,还可以因此名振天下。

然而,一切偏离真相的道理,都不会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天神说的后面两句是:
“没有等同太阳的光明,
大海是池湖中最胜的。”

生命得以存续依赖于太阳的光和热。如果说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那么,的确没有什么能与太阳的光明相比。

我们拥有了生命,活过匆匆忙忙的一生,然而,我们毕竟会死。

当我们死时,葬于黄土之下,继而尸体腐烂,被人遗忘。

这被无数人赞美过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所谓珍贵的生命就这么短短几十年?四季更迭、寒来暑往、昼夜交替、生老病死,活一生又能给这个世间留下什么?

我们先看一下那位智者给天神的回答:

“没有等同对自我的爱,
没有等同谷物之财,
没有等同慧的光明,
雨是池湖中最胜的。”

作为一个人最爱的是什么? 我、我所。即:自我、我所拥有,所谓的爱子,也根源于子为我所有。

最大的财富是什么?食物。一切众生依食而活。未见有能离开食物的生命。对于人来说,什么东西都不如一个能让他免于饿死的馒头值钱。

什么拥有无与伦比的光明?

天神说:没有等同太阳的光明。
人却说:没有等同慧的光明。

太阳的光明,能够驱散世间的黑暗;慧的光明,却能驱散生命中的无知与愚昧。

活着,却只能活在无知与愚昧中,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智慧,尤如一束光,当它产生的时候,就照亮了生命。不仅能点亮自己,也可以点亮他人,点亮当下,也点亮后来人。

一个拥有智慧的人,即使不免于一死,他的智慧却可以为后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安乐。

天神在深夜里拜访,他所敬重的,不是眼前那个人,而是那个人所代表的智慧。

天神请教完之后就消失在深夜里。

然而,故事却没有结束。

我们退后1000千米,用右手把地球向左拨动,可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也会教导弟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他最得意的弟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 让他们可以为之死的,让他们乐在其中的,不也是智慧吗?

我们再用左手把地球向右多拨动一些,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人利用“助产术”帮助别人生产知识,年70岁时被判处死刑,坦然饮毒酒而死;这位老师被处死后,他的一个学生在外游历约12年,然后回来建立学园讲学;学园中出现一个学生,他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在他50岁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学园,12年后,被控以“亵渎神明”的罪名,次年死于逃亡途中。

地球自己又转了七万多圈,如今,他们都已远去,他们的事迹与思想却依然被人们记着。

如果了解、学习他们的思想与智慧,能让你快乐,那就勇敢地追寻下去。短短一生,除了吃、喝、休息、娱乐、工作外,弄清楚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不是很有趣吗?

20170323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3 08:40:15 +0800 CST  



第一次发帖,我的发帖界面广告真多。

上面是微信订阅号二维码,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3 08:42:15 +0800 CST  
@春江沐雨 4楼 2017-03-24 08:44:00

我又来读,而且有听者,思想着。
—————————————————
感谢您。

我初学写作,写得慢,计划7天一篇。

愿与您交流,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4 17:46:43 +0800 CST  
@ptest1234 5楼 2017-03-24 12:52:00

境界泰森了,我等小民读不懂了
—————————————————
我才是小民,新手写作总有点诘屈聱牙,让人读起来不顺畅,努力中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4 17:48:18 +0800 CST  
@虚无之镜 8楼 2017-03-26 12:16:00

我们智慧不足,小聪明太多。

:)
—————————————————
缺什么补什么,管他有没有智慧,知道它是个好东西,努力追求就是,进一寸有一寸欢喜 →_→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3-26 23:00:13 +0800 CST  
清明、桃花

清明节前,去看桃花。我预想的赏花环境是“日暖风和草色幽”。

日暖,阳光明丽。蔚蓝天空下,一切景色皆清。目光由近及远,见路边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微微摇曳、见清流、见远山、见山坡平缓处粉红色一片桃林。

走向桃林,举手投足间,被春风环抱。农历三月初的风、吹面不寒、带着春日的暖、带着桃花的软,拂过发梢、拂过脸庞、拂过手背、穿过指缝、流过指尖,温柔无限。

风和日暖,走上前去,却未见幽幽草色。大片大片桃林下,是黄褐色的干燥土地。有阳光透过,在地面上投下虬枝弯曲的影。我一时想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人,为给桃树留有足够的养分,已把杂草除净。地里的养分没有变成草叶的幽绿,想必已化作桃花的粉红。



我站在一树桃花前,细细观看。一朵桃花,最中间是深红色,方寸之间,有40多条花蕊。从花蕊向花瓣最外沿,颜色由红向白渐变,红色、粉红、白色,花瓣分五片,瓣尖花无缺。

朵朵簇簇桃花,堆积出片片红、片片粉、片片白,我不禁暗问:“桃花颜色从何处来?”。转念一想,我不禁笑自己。

在现代社会待久了,见到周遭各种各样的颜色,从不问色从何来。见了自然中花朵的颜色,反而倍感稀奇, 感叹自然造化。难道不是先有自然中的颜色,后有人造的颜色吗?

对于天然生成花朵的颜色感觉新奇,对于手机电视里的缤纷色彩习以为常,只能感叹,我们都离自然太远太久了。

人造之色再多彩,也不如一朵桃花的颜色美妙:透过花瓣看向蓝蓝的天空,阳光照耀下,花瓣里的粉红色极为生动,蕴含着生命生长的力量。



我依然要问:“桃花颜色从何处来?”

循树而视,有完全绽放的花、有尚未露出蕊的花、有含苞待放的花、有小小花苞粘在枝头、花枝分于树干、树干长于树根、树根深埋泥土、泥土里有养分与水分;一棵树矗立在地上、周围又有阳光、空气,也时不时有雨滋润、有人用水浇灌。

恰是诸多因缘际会,因缘具足时,春暖、花开、花色现于眼前。

手拈一枝桃花,闭眼闻到花香,清清淡淡,混杂着尘土气息。

“花香又从何来?”

置身桃林,鼻遇之为香、目得之成色、意思之为念想,花开自有其因缘,赏花亦有因缘,迁流不息,于此刻交会。

有缘看到此时花开,久久观赏

离开时,我再次回头看了那片灿烂灼灼的桃花,想起一句词:“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桃花殷红,犹如春天大山的魂,作者折下一枝,载入孤舟,数日后桃花零落,裹花片投于江水,随水入海,歌《浪淘沙》以送之。

想起这个典故,我既笑作者贪心,又笑作者细腻、徒增许多烦恼。

草木有心,不求人折。



隔一日,清明时节,细雨纷纷。

我站在窗前,看丝丝雨氤氲了天地,想那片桃林。阳光明媚时游人如织,其乐融融;微风细雨中,游人散尽,只剩桃林。桃花仰面,接着静静纷纷落下的雨,把山坡渲染出一片惊人的美,雨中静谧,料是无人游赏。


清明节次日,雨后天晴,阳光时而从云层中透过来。我想,此刻桃花又是什么景象。匆匆吃过午饭,另择一处桃林,前往观看。

有极个别未开的花苞尖上能存一滴晶莹水珠,将落未落。

雨水落在桃花上没有停留,仿似渗进了5片花瓣。花瓣犹如宣纸,被红色墨染、又被水晕开、起了些许褶皱,薄薄一片、吹弹可破。我凑上前去,闻到花的香味,浓于雨前,少了尘土味,多了浓郁的蕊香。




有的桃树上花瓣已经脱落,留下支离的花蕊,蕊的旁边,冒出窄窄尖尖嫩绿的叶子。展眼望去,哪一棵树上的花愈少、它的新叶就愈多。

用不了几天,花期就过去,再也没有人来观赏了,然而桃树依然默默孕育着。日月相推、云动星移。不知不觉,桃树上会长满茂盛的叶子;无声无息,簇拥的叶子里长出果实;潜移默化、桃子成熟时会在尖端泛出今天桃花粉红的颜色。

花开为生、花落为死;花苞露出为生、桃子摘下为死;嫩芽萌起为生、枯叶尽脱为死。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为轮回。

一年又一年,花开、花落,花又开、花又落,花再开、花再落,这花开花落背后的力量在哪?沉思追问,寻而未获。

花如此,人亦然。

想起一个偈子,开头两句是这样的“我多生流转轮回,寻而未获造屋者”。

如果有花灵,它是否会追问,自己开了又落的原因在哪里?难道存在的意义只在于这短短的花期?




20170406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06 10:51:47 +0800 CST  
@半早富 13楼 2017-04-10 12:46:00

非常欣赏楼主 顶下
—————————————————
谢谢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10 13:22:13 +0800 CST  
0004:关于《逻辑学》,写在前面的话

严复生于1854年,卒于1921年。正是处于中国近代最为动荡、饱受屈辱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他像其他人一样致力于寻求救亡、图存、强国之道。



提倡西学,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介绍到中国,以图 “开民智”,就是他的解决之道。

然而,西学的核心与精髓是什么?

严复在《穆勒名学》中有一个评断“本学之所以称逻辑者,以如贝根(培根)言,是学为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明其为体之尊,为用之广”。

“一切法之法,一切学之学”,对于“逻辑学”,这个评价的确很高。

爱因斯坦也有论断“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



肇始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逻辑学”,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化,早已深入西方科学的最底层,作为基石,构建出惊人的现代文明。

学习西方,就应当学到知识系统最底层,最根本的东西。

然而,反观我自己在校16年的学习,却从来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关于“逻辑学”的教育。

再看看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学生们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以及标准答案,只需有能力把书上的东西装进脑子里,然后再拿出来放到试卷上,足以应付大多数的学习。

学生识记的多、思考的少,即使个别科目需要学生多想一想,也不过杂乱支离,浮于简单地理解知识。

10多年的教育,又在人生最好的年龄,多数人只是学到一脑子浆糊样的零碎知识,貌视渊博,实则无用。

撇开教育,我们看看主流官方媒体的引导。

我们这个基于象形文字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文明。重传统,所以有《读老子》、《读论语》、《读庄子》、国学教育;重反应机敏,所以有《中国成语大会》;重识记,所以有《中国诗词大会》;重情感,所以有《朗读者》;重道德说教,所以有《感动中国》。

凡此种种,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骨子里,此类电视节目易于让观众产生共鸣、节目也广受好评。弘扬传统文化当然很好,只是,不能止步于此。



如果《读论语》等,不局限于让我们赞叹老祖宗的智慧,而是让我们可以汲取、可以议论、可以批判;如果《中国成语大会》,不局限于让我们看到参赛者的反应机敏,也让我们看到他们自己对于历史典故的个人解读;如果《中国诗词大会》,不只是比赛谁背的古诗词多,而是让我们看到诗词对于他们的陶冶,让我们看到参赛选手自己写的诗词,让我们知道诗意不仅存于书本,诗意也可以由内而生;如果《朗读者》,少一些动之以情,多一些晓之以理,文章不仅可动情,也可促使我们了解伟大的思想;如果《感动中国》,不局限于让我们看到了不起的人和事,让我们心情激荡、泪湿眼眶,也让我们能对于何为善、何为恶深思熟虑,继而发自内心地表现出高尚的品质。

需要传承传统,也需要包容的胸怀,向其他的文明,汲取其核心与精髓;我们是“中国人”,拿掉标签“中国”,我们是“人”,只要是其他文明体系中有益的东西,就有必要去谦虚地了解、学习、弘扬。
一百多年前,当民族陷于屈辱与危难中,有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遗余力地提倡西学、启民心智,这是整个民族用血泪换来的真知灼见,我们应该记得住,也应该做得到。

西方的“逻辑学”,研究我们所具有的推理能力、致力于系统阐释正确推理的法则、帮助人们高效且正确地进行理性思考。这些恰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



当理性确立后,我们才是顶天立地的人。不跪倒在祖宗教言面前、不盲从于权威、不臣服于传统、不恐惧于命运、不听从于本能、不希求于神赐恩典、不迷惑于眼花缭乱的夸夸其谈。

20170418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18 09:25:50 +0800 CST  
@春江沐雨 2017-04-18 09:28:45
写得好
-----------------------------
感谢您花时间读,老朋友。

期待与您交流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18 11:29:37 +0800 CST  
0005:一报还一报

1:景点店家宰客
狮子:下周一是劳动节,这周末连休三天,许多人又有了出行计划 。你有没有注意到旅游景点的东西普遍很贵,个别地方的店家还有宰客的行为,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白羊:我觉得是店家唯利是图、胆大心黑。
狮子:你这么解释问题,我们就没办法聊下去了。给人贴上道德品质差的标签,你就很难深入分析问题,你再想一想。
白羊:因为外地游客来景点玩,把开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店家又是本地人,游客如果被宰往往会选择少生是非,多花点钱也就认倒霉了。
狮子:我觉得主要因为游客到店里消费完就走,可能再也不来这个景点了。店家不骗白不骗,只要不是骗得太过分,就可以做低风险高回报的生意。本质上,就是店家和游客的单次博弈,各自收益只看这一次。

2:重复博弈
白羊:你的意思是说,根源在于店家知道这是一锤子买卖,不指望有下次。如果是重复博弈,店家就有所顾忌?
狮子:当然。重复博弈会给对方报答或报复的机会。
白羊:能不能这样理解:在生活中,为了避免被骗,在与人进行单次博弈时,要小心提防,而与人建立起重复博弈,可以有效防止被骗?
狮子:有道理。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多会注意建立友好的关系,这是因为邻居几乎天天见面,友好的关系对自己更有利。你还能想琶其他的重复博弈关系吗?
白羊:亲人间、夫妻间、朋友间、单位同事之间。人一生多数时间,要花费大量心思来处理好各种关系。
狮子: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在各种关系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呢?在重复博弈中,有一些常见的典型策略,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它们的利弊,看看能不能有所借鉴。
白羊:好吧,我也想了解。

3:好人策略
狮子:我们先从两个最极端的策略开始。第一种叫做“好人策略”: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每次都选择合作。即使受到对方伤害,也不会报复,而是继续相信对方、与对方合作。
白羊:你说起这个策略,我想到很多年前,在我老家东西卧室门上各悬挂一幅字,西边是“吃亏是福”、东边是“难得糊涂”。你说,这是不是受“好人策略”的影响?
狮子:是啊,总是以善意、友好的方式回应。这种策略的优点是:不需要动脑子,宁愿吃亏也不愿意与别人争执冲突,可以避免自己的报复行为导致对方进一步报复,减少麻烦。“好人策略”的缺点也很明显:对于一个不愿意报复(或者没有能力报复)的好人,别人欺骗他、背叛他的成本为零,在利益面前,这种人的利益会被牺牲。
白羊:也就是说,秉持善意,一心想与人为善、建立友好的关系,却因为策略的软弱性,招来别人恶意的欺负。
狮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4:“曹操策略”
狮子:有些人看到“好人策略”的弊端,就干脆选择一个强硬的策略:不相信任何人,无论对方如何选择,每次都选择背叛。“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咱们称为“曹操策略”。这种策略遇到善意的策略,就能占到便宜,并且谁也别想占自己的便宜。
白羊:“好人策略”虽然软弱,还是有很多人会选用的。这个“曹操策略”太容易树敌,每次都选择背叛,谁愿意跟这种人合作?这两个策略都不好,分布在两个极端,有没有折中的策略。

5:“冷酷策略”
狮子:第三种策略是“冷酷策略”:首次选择合作,只要对方合作,就选择合作;一旦对方选择背叛,则在以后的每一次都选择背叛,不给对方第二次机会。
白羊:我想起来了,以前见过朋友的QQ签名:“我愿意相信你,只是不要欺骗我,一旦被我发现,你就再也得不到我的信任了。”
狮子:还真有点儿像,看起来很冷酷。你分析一下这个策略的优缺点吧。
白羊:我觉得虽然名字叫做“冷酷策略”,但是还是有一种善意在里面,毕竟不会首先背叛,出发点是渴望建立永久的合作关系。
狮子:缺点呢?
白羊:太玻璃心、怕受伤害、太记仇。选择这个策略就是怕别人背叛,一旦别人背叛后,又害怕受到二次伤害,干脆不再信任对方算了。
狮子:你分析地不错。然而人总易于犯错,别人偶尔的背叛与伤害在所难免,如果坚持这条策略,会失去一些心思不太细腻的朋友。记仇、报复心太强,是它最大的缺点。“好人策略”、“曹操策略”、“冷酷策略”,你的性格通常会让你选择哪种?

6:白羊的策略
白羊:我性格上更倾向于“好人策略 + 冷酷策略”,也不算是标准的“冷酷策略”,因为我好像学不会报复别人,只能用回避的方式保护自己。刚开始以善意对人,别人偶尔、无意、不严重的伤害,我都不在意。然而,被别人恶意伤害后、又看不到对方的一丁点善意,就永远不原谅他,再也不交往。所以……
狮子:所以,你的性格让你在与人博弈时,非常吃亏。你性子里既善良、又记仇。说的直白些,你的软弱让你倾向于选择温和善良的策略、你的不愿意报复(不会报复)让你选择在受伤后断绝关系,根源在于你缺乏与别人周旋的耐心,也缺乏深入分析思考人际关系的能力。当你选择“好人策略”时,别人利用你的不报复占便宜;而你对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意行为不耐烦后,却选择刻意断绝交往。但是,你想过没有?你的“不报复”的性格,恰恰最容易被别人利用。对于伤害你的人来说,最大的损失只是被“断绝交往”,便宜已经占完了,他们是不介意失去你这个朋友的。
白羊:是这样。

7:“心太软策略”
狮子:好了,我们再探讨第四种策略“心太软”。这个策略比“冷酷策略”更柔和一些。首次选择合作,只要对方合作,就选择合作,一旦对方连续背叛两次才选择永远背叛。这个策略的优点是至少给对方犯错的机会。它的缺点是什么?
白羊:对方连续两次背叛,然后才选择永远背叛,可以疏远一些恶意的人,挺好的。
狮子:唉,你总是懒于思考,没说出它的缺点。这样假设:如果你选择“心太软”策略,我与你合作,合作几次后,我瞅个机会背叛你,占点便宜,然后向你道歉:“对不起啊,我不是故意的”,然后再选择与你合作。合作几次后,我再背叛一次。因为不连续背叛两次,所以,不用担心你的报复。
白羊:真的会有这种人吗,处心积虑占便宜?
狮子:当然会有,你不做,不代表别人不做。还有一种“欺软怕硬”的人。在与别人长期相处博弈中,他会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对方倾向于采取“好人策略”,或者对方不具备报复的能力,那就采取“曹操策略”,背叛、占便宜;对果对方具有报复的能力与意愿,那就与对方合作。
白羊:是啊,会有很多这种人。我觉得这种人活得挺累的。
狮子:我再告诉你一个不累的策略:“醉汉策略”。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27 15:56:56 +0800 CST  
8:“醉汉策略”
白羊:什么意思?
狮子:每次选择背叛与合作都是随机的,像醉汉失去理智一样,他的选择无异于掷硬币。这种策略不需要动脑子,不累。可是,这样真的好吗?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一个人采取“醉汉策略”的话,别人会用什么策略对他?
白羊:很有可能会用“曹操策略”,因为,对醉汉好、对醉汉坏都没有什么区别嘛。那就干脆一直占他便宜好了,反正对他好他也可能背叛,对他不好,他也可能合作,让人猜不透。
狮子:说难听点,采取“醉汉策略”的人,就是一个不识好歹的人。没有人会对一个不识好歹的人好。
白羊:会有这种人吗?我不相信正常人会采取“醉汉策略”。
狮子:有。当一个人只是依据自己的情绪来作决定:自己心情好时,对别人好;自己心情坏时,对别人坏。在外人看来,这根本无迹可寻嘛。所以,与人相处,最忌讳由着性子来,想怎样就怎样。
白羊:好的,我明白了。只是讲了这么多策略我都不喜欢。有没有更好的?

9:“一报还一报策略”
狮子:美国的爱克斯罗德曾经设计了一场计算机竞赛。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策略设计成程序,然后让他们互相博弈。有一个程序获得的总分数最高,就是“一报还一报”(tit-for-tat)策略。它是多伦多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提交上来的。
白羊:什么样的策略?很复杂吗?
狮子:不仅不复杂,反而非常简明:首次选择合作,只要对方合作,下一次就选择合作;只要对方背叛,下一次就选择背叛,即保证后续的选择始终与对方上一次的行动一样。这个策略在第一次竞赛的14个程序中总得分排名第一;第二次竞赛中总得分排名还是第一。
白羊:这么厉害?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我觉得“一报还一报策略”与“好人策略”博弈时,得分相同;与“曹操策略”博弈时,得分低一些;与“冷酷策略”、“心太软策略”博弈时,得分相同;即使与“醉汉策略”博弈时,得分相同或低一些。 这个占不到便宜的策略怎么可能胜出?

10:“一报还一报策略”的四个特点
狮子:我们先搁置这个问题,研究一下爱克斯罗德总结的“一报还一报策略”4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善良性”。它第一次选择合作,只要对方一直合作,就会与对方合作下去。它总是以合作来回应合作,以善意来回应善意。在生活中,你也应当这样,受人恩惠,要及时报答,知恩图报。
白羊:好的。也就是说,它与最柔弱的“好人策略”博弈,也不会主动占便宜,不会为利益欺负别人。
狮子:其实在实验中,排在得分前8名的策略都是善良的策略。我也希望你做一个善良的人,怀着善意与别人相处。第二个特点是:“可激怒性”。“一报还一报策略”,会针对对手的背叛行为及时给予报复。如果你受到了别人的不公正对待,置之不理?宽容对方?以德报怨?都不合理。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报复。只有你让对方认识到,他的恶意行为是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他才会在背叛你时权衡再三。人心很复杂,每一次看似无意间的伤害,都是他们反复权衡利弊的结果。
白羊:要有善意、知恩图报,对于别人的恶意行为,要马上报复。还有呢?
狮子:第三个特点是“宽容性”。“一报还一报策略”不因对方的一次背叛,就没完没了的报复。只要对方放弃背叛改为合作,就原谅对方,在下一次选择与对方合作。只看利益,不记仇恨。
白羊:这个策略真是太理性了。那第四个特点呢?
狮子:第四个特点是“清晰性”。“一报还一报策略”很容易被辨识。它不欺负别人,也拒绝被别人欺负。身边的人很快就能认识到:这是一个“一报还一报的人”,最理性的选择是与他合作,背叛不仅占不到便宜,还给自己添麻烦。
白羊:这种策略好像能逼迫别人合作。

11:对白羊的启示
狮子: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有一个人能够以“一报还一报策略”处理所有的关系,你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羊:他不会主动去占别人的便宜,这让人放心,能赢得信任;他绝不软弱、也不怕事,受到恶意的对待,马上报复;他不抱有任何幻想,不单纯地相信只要有善意,就能获得善意的回应,不寄希望于感化对方;他有容人的度量,别人可以有恶意的行为,但是对恶意行为进行报复之后,如果对方愿意继续合作,还可以合作下去;这种人看起来并不像策略那么简单,他活得清醒、爱憎分明、有能力报恩、也有能力报复、不被情绪左右、极为理性,通过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总的收益中遥遥领先。
狮子:你说的很对,好好琢磨一下这几条策略吧!然后,再把策略与你生活中的各类人对应起来,想一想今后怎么处理各种关系。
白羊:你和我谈的这些在哪里看到的?
狮子:我在《中国大学mooc》上学了《博弈论基础》课程,浙江大学蒋文华老师讲得很有趣,你有时间可以搜索学学。后来,我购买了他的《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咱们聊天的很多内容,是受到课程与书的启发。
白羊:好的,我也买那本书看看。
狮子:不用买,我乐意把书借给你看。


20170427
楼主 yyyycui  发布于 2017-04-27 15:57:15 +0800 CST  

楼主:yyyycui

字数:10325

发表时间:2017-03-23 16:3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5-01 11:26:49 +0800 CST

评论数:2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