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束


錢穆先生論讀書
賈克文孫鼎宸諸先生
錢未花完
既以予人己愈多
一款紀念品
活在別人心中
己所不欲





錢穆先生論讀書
台灣素書樓文教基金會曾經編印出版一種《錢穆先生箴言》,單張印,每頁收錢先生著作中摘句若干條,另附先生生活照片幾幅。有 “讀書”、“歷史” 、“教育”、“學術”等類。
其《讀書》一幅,收箴言四則:
一. 讀書運動的對象,不該老是一輩大中小學校裏的青年和兒童,或是推車賣漿不識字的貧民;而社會上的中年人物,比較站在領導地位的縉紳士大夫,尤其應該是我們讀書運動的第一物件。
二. 讀書當一意在書,遊山水當一意在山水。乘興所至,心無旁及。從師交友,亦當如讀書遊山般,乃真樂也。
三. 做學問的仍多只為尋題目作文讀書,也未見大家肯細心來讀一部書,從頭到尾心性靜細來讀。
四. 聰明而有志的青年自然不肯為要趕成幾篇不成熟的著作而犧牲了自己讀書時大的眼光與活的精神。
第一條中 “推車賣漿” “縉紳士大夫”二處用詞似與現時中國情形有些距離,這樣的詞也早已不見於報章了。但是即使是這條和各條的實質,於今日中國(大陸和港澳台),恐怕都是仍舊十分切合,十分深刻的。錢先生關於讀書的論述,自然遠不止此,但就是此幾條,也很能引人入勝的了。第一條適用于中年以上領導人物,第四條特對有志青年說,二三條好像廣一些,是普適於各種年齡段的人的。
大陸各地的“縉紳士大夫”,好像比較重視閱讀這個問題,時不時地會組織閱讀月、閱讀節等讀書運動。但是從這些活動的推薦書目看,或者對錢先生上述第一條的提醒,還是沒有足夠的注意,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注意。這就是運動年年有,效果不顯著的原因之一了。

賈克文孫鼎宸諸先生
和朋友討論讀書心得時,她說:“《師友雜憶》一書中,可能對於很多學者而言,他們關注的都是民國學界學人的關係,還有錢賓四先生的學術歷程。可是我更容易被另外一些文字打動,比如他寫一個叫賈克文的書記,因為對錢先生很敬愛,所以就連燒菜時,都把白菜心單獨做給錢先生吃,而自己就吃外層的老葉子。這些小事情,大概是入不了研究人員的眼,但是對於我這樣的讀者而言,卻往往是那書裏最不容易忘記的文字。”
我說,這賈克文先生,的確是書中寫得比較生動比較可愛的一個人。賈先生是從外地到北平一位教授家來應聘書記工作的,但是到人第一天,那位教授隨口說了一聲請給我倒一盆洗臉水來,賈先生就生氣了,說我是應聘來做書記工作的,怎麼可以叫我倒洗臉水。當即表示辭職不幹,要回去了。那位教授感到自己錯了,挽留無果,才把他介紹到錢先生處,免得他徒勞往返,白來北平一趟。錢先生當時妻子、兒子都在,有乳娘,有傭婦,自然不會有雜事麻煩書記員。後來一次錢先生全家回南方,商請賈先生一人在北平留守。後來錢先生回北平,家人沒有同來,想請一傭婦管家而找不到,只有兩個人過。賈先生問兩個人怎麼過,錢先生說你一個人不也過了這麼一段時間了嗎,現在兩個人也就這麼過好了。賈先生說,我自己做飯做菜自己吃還可以,你先生怎麼吃得慣。錢先生說,請你做飯已經很對不起你了,怎能再追求口福。於是賈先生就擔任起做飯做菜的事,還有掃地抹桌的事等等。賈先生在錢先生處做了近一年,他的一親戚是當時的高官,介紹賈去外地做警察局長,賈先生做了幾個月,說不習慣,又回北平,在警察局換了一個外勤工作,這時錢先生一家人又回北平,住房也是賈先生幫忙找的。以後也時常來往。直到錢先生隨學校南遷,賈先生還常來照顧錢先生家庭。以後錢先生家也搬回蘇州,賈先生仍長與錢家保持聯繫,說錢先生回來時,還會來追隨左右。到錢先生八十多歲時,錢先生的侄子偉長先生與錢先生見面,告訴錢先生說,幾十年來,賈先生每年過年都去看他,包括他因右派事受難時。後來賈先生年老,就讓兒子代他來。
上面說賈先生是書中寫得比較生動比較可愛的一個人,除了賈先生,還有一位孫先生孫鼎宸,也寫得非常生動和可愛。孫先生原是抗日軍人,多年征戰,升任蘇州的城防司令。他駐防蘇州時,錢先生正住蘇州。由於孫司令在軍中常讀史書,也讀過錢先生的史著。有一天就到錢先生家訪問請教。兩位談得比較投機,二人在蘇州有近一年的交往,後來錢先生去廣州任教,離開了蘇州;後來孫先生也離開了蘇州。再後來,錢先生在香港辦新亞書院,新亞書院又對社會舉辦學術講座。這時孫先生也全家來港,知道了這學術講座,也就每次都來聽講,並把聽得的內容編成《新亞學術講座》一書出版。以後新亞研究所成立,孫先生在所學習研究,寫成《中國兵器史》一書在臺北出版。錢先生說這是新亞研究所成立後的第一部出版的專著。除此以外,錢先生又寫到孫先生一家在香港的生活,房子小,孫先生夫婦只能睡行軍床,而且白天要拆掉,讓出一家人生活起居和孫先生讀書寫作的空間。“余初不知其生活之清苦有如此,而勤學不輟,絕未有一言半辭吐露其艱困。乃大敬之。亦新亞艱困中所特有之一例也。”錢先生還說到“後因其女留學加拿大有成,鼎宸夫婦隨去。余八十之年,鼎宸曾編有余歷年著作論文一目錄,搜羅極詳,編次極謹。亦見其雖身在國外,勤奮猶昔,年近七十,而能不忘故舊一如往年有如此”,讚歎有加。
在我們的討論中,她又有以下的一段話:
“現代學術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人學分離,也就是學與“德”分離,這個“德”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理解的“道德”,而是做人要與治學是一致的,而現代學者,且不論當代,就從晚清到民國,私德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而錢先生為什麼能擁有那麼多真心的追隨者,實是人學是合一的,是一致的,他所宣揚的文化真相與他的所為所行是不悖的。
讀賓四先生的書,心中始終是溫暖的,無論世道人心如何,總不會失去信心。“
這一段話,或可說明我們為什麼覺得錢先生寫的這兩個人可愛。原來就是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做人的道德,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帶來信心。為什麼錢先生會把這兩個人寫得如此生動?恐怕也是因為他們那種做人的道德,深深打動了錢先生的心,幾十年過去,印象仍深刻,所以才寫得生動。
對於我們這樣的讀者而言,這本書裏這樣最不容易忘記的文字,至少還有關於秦仲立校長和關於朱懷天先生的兩大段。這裏就不詳引了。這些前輩,都可以說是儒家人物。傳統人物。和錢先生是同一類的人物。都說余英時先生是錢先生的嫡傳弟子,但是要說和錢先生的“相似度”,余先生還是比不上他們這幾位的。
錢未花完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詩聖杜甫〈蜀相〉這首詩,一般認為是詠史詩。今人盛行旅遊,乃有“旅遊詩”之門類。這詩或者也可歸入。今人旅遊往往是消閒,旅遊詩也往往描寫一番景點景色,或者稍微發幾句感慨就是了。杜詩這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感慨,今人或許會認為太嚴肅了。
諸葛亮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因為劉先主三顧頻煩,他乃出來奔走馳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他的一生經歷,“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乃成千古名句。要說“主旋律”,也可以說是自古到今的主旋律了。
唐人“旗亭畫壁”的故事裏,雖然沒有提到伶官唱這首名詩,但是王昌齡、王之渙、高適等等的詩:“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仭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也是同其雄渾壯麗,同其傳唱古今。“旗亭”相當於今之酒吧、飯店,其間唱歌的伶官等等就相當於今之娛樂明星了。不知道春節晩會的節目,和昔日的唐詩宋詞能不能相提並論,做一比較。
還是回到這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倒正和某年春晩名句“最怨的是眼睛一閉,人死了,但是錢還沒花完”;有一點“小同”(都是說人去世了),可是人去了,丢不了的事是甚麼,卻“大異”了。
社會主義的文化,這個概念會把杜甫、高適等等排斥在外嗎?如果是中國化的社會主義,應當不會排斥的吧。娛樂應當有向上的精神,許多唐詩有這種精神,也正是大唐盛世的反映了。“人死了,但是錢還沒花完”,這種娛樂似乎低級了一點。
澳门日报2011.12.30





既以予人己愈多
去年秋天,我和其他三人合作印了一本書。每人提供二三十篇文字,各人可以得到二百多本書(需自己付錢)。如果自己把分到的書賣掉,可能也不會“虧本”。不過我也沒有去推銷,就這樣一本一本的拿來送朋友,有時還送朋友的朋友。
西方諺語說,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把書送人,好像是單向的,實際也有雙向的可能,所謂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吧。

有朋友讀了這書,告訴我她喜歡,並且把自己QQ的簽名也改用了我書上引用的清朝學者的話“深知人之不可以無壽也”;比這個進一步有朋友就寫了短篇的甚至比較長的讀後感,不只是發給我,也發在他的博客或是論壇上,這就等於是給我做“廣告”了。有一位愛好楹聯的朋友,就把我書裏寫到的“勁草不為風偃去 孤桐何意鳳飛來”這幅對聯和我在網上寫的“素書樓春聯選讀”中的對聯收到一起,寫了一篇賞析長文發在一個楹聯網站上,反響十分熱烈。還有一位在福建的朋友,她移民到新加坡去,給我短信說,書讀過了,我自作主張,送給當地圖書館了。讓他得到更多讀者吧。一位農村的老年朋友說,我文化低,不能全懂,借給哥哥(退休老師)看,他很喜歡等等等等。
又有朋友投桃報李,送給我他們新出版的書《女聲獨唱》《醫藥蘇州》《女人的國》《哲學人生的思考》《虎丘塔文物》《教育隨想錄》等等等等,文學的、哲學的、考古的、教育的------,琳琅滿目。等於是我抛磚引玉了。
有位朋友網名裏有“品茶”二字,在論壇裏往往給喜歡的帖子“送茶”,有人在她帖子裏留言,她高興了也有香茗相送。這當然都是虛擬的。這次我送了書給她,她就送我一大盒真正的茶“岳西翠蘭”,來自安徽大別山三百年以上大茶樹,被命名為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茶葉。這茶真的不凡,色香味都好,而且一杯茶可以沖五六次七八次。要是我寫的書也有這樣的魅力就好了,下次努力吧。


一款紀念品
臺北外雙溪錢穆故居給參觀者準備的紀念品中,有一款短袖文化衫,上面除了印有素書樓照片,還有錢穆先生手書的一句七言詩:勁草不為風偃去。

“勁草不隨風偃去 孤桐何意鳳飛來” 這是宋代大儒范仲淹范文正公詩中的一聯,很得錢先生喜愛。曾幾次題寫,其手跡後來也被製版翻印流傳(有兩個版本,有一字相異:一作不隨風,一作不為風)。 不知道當年錢先生是寫以贈人還是寫以自勉,總之,他是比較贊同文正公這二句詩的精神的。“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錢先生立身處世,就用這樣的精神。《師友雜憶》中講到他自己的著作,《國史大綱》和《孔子傳》,都遇到過“強風”的反對,前者是政府的出版檢查部門,認為不能把太平天國寫成洪楊之亂,而責令改定;後者是約寫這書的孔孟學會,不同意書中一些部分,而責令改定。錢先生都不為所動,堅持己見,這不就是勁草不為風偃去的好例嗎?而這《國史大綱》不但出版檢查部門有意見,即是歷史學界占主流地位的大家,也是不很贊同的。中央研究院的院士選舉,錢先生也是很久以後才獲選,然而正如嚴耕望先生所說,先生性剛,從不考慮周遭環境,隱然成為獨樹一幟、孤軍奮鬥的新學派。愈孤立,愈顯光榮。 先生晚年隱居素書樓,某年有春聯曰:“幼生金匱讓皇山嘯傲涇讓與傲習成性 老住臺灣士林區外雙溪士而雙享餘年”。這“傲習成性”,顯然是與文正公詩意相合的了。 兩句詩雖然不是錢先生所寫,也不見於先生的全集,但是正如“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樣的話一樣,可以說是錢先生身體力行的一句話,不會錯的了。
除了文化衫,還有一款手提包,上面也是用的這句詩,另外複製了大大的“勁草”二字,還有疾風下勁草的配圖,詩配畫,很耐看,更很耐人尋思,做一個紀念品,真好。

活在別人心中
錢賓四先生《湖上閑思錄》講到人的生命時,有說“生命在空間和時間裏都是有限的,渺小而短促”,“人必努力發展個性,創造人格,始能在別人心裏有一鮮明而強烈的影像,始能把你自己寄放在別人心裏,而不致模糊朦朧以至於遺忘而失其存在。”“世界偉大人格,無不於其死後保留,亦無不於其死後繼續擴大。若不能繼續擴大,亦即不能隨時保留。”“西方人最高希望應該是活在上帝心中,而中國人可說是只希望活在別人心中。”(《象外與環中》)
錢先生這《湖上閑思錄》,寫於民國三十七年,無錫。1958年,底稿寄到香港,次年起在香港《人生》雜誌連載。1960年在港結集出版。到今又是五十年過去,錢先生去世也已二十多年了。
日前得到上海來信,一位博士研究生所寫。她說“ 今天外出,依舊帶著的書是《中國史學發微》,常常一段時間以來,出門時,要坐車或坐地鉄的時候,就帶著這本書在路上看。也嘗試在坐車的時候看《三百年學術史》等等,但在坐車那種嘈雜環境的下,看《學術史》這類的書,效果都不好。惟獨這本書,被我翻得像金庸小説一樣舊,又是折痕又是劃痕。因爲這本書是出門必帶。尤其最喜歡《中國文化特質》那篇文章,講中國傳統之“統”,講中國文化之“常”與“偶”,反復看了很多遍,可以在嘈雜的環境下一個人神遊。這本書也是賓四先生晚年的。我說過他晚年的學問尤其厲害,這本書也是一個例子。也許,人生開始是做加法,然後再做減法。最精彩的是做減法之處?”
“世界偉大人格,無不於其死後保留,亦無不於其死後繼續擴大。若不能繼續擴大,亦即不能隨時保留。”從這來信看,錢先生的人格,真是保留在人間,並且正在繼續擴大!“中國人可說是只希望活在別人心中。”他正活在人們心中!

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稍懂淺近文言文的人,都可以大致懂得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懂得其意思,不等於認同其思想。
有俗語說,不殺窮人不富;成語亦有“以鄰為壑”;又有說,你不殺他,他就會殺你;還有什麼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等等。在這些話背後的思想,顯然正好是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截然相反、尖銳對立的。另外還有“別太書生氣”“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說法,也是與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不相容的。   你不希望被殺,就不該去殺人;你不喜歡受窮,就不能做讓人受窮的事。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與人思想的應用舉例吧。商品社會是有競爭,競爭也會是殘酷的。但是這不等於我們可以在競爭中不擇手段地去打擊別人。魯迅說,費厄潑來應當緩行,這是針對具體時間、具體條件而言的,未可視為一般規律的吧。或許在一般情形,還是費厄一些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白話文文本很多。“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于丹《于丹論語心得》)“自己不願意的,別強加於人。”(吳新成《論語易讀》)“你自己不願要的,莫把來施給別人。”(錢穆《論語新解》)還有其他等等。雖然大同,而其小異卻也不小(不想幹的“幹”,強加于的“強”,都是其異了)。錢穆先生說,〈論語新解〉起初是用白話文寫的,後來看看不容易寫清楚,“極難表達其深義”還是用“平易之文言”寫好。他在原書序文中說“欲以通俗之白話,闡述宏深之義理,費辭雖多,而情味不洽。又務為淺顯,驟若易明,譬如嚼飯哺人,滋味既失,營養亦減。意不如改用文言,惟求平易,較可確切。雖讀者或多費玩索之功,然亦可以凝其神智,而浚其深慧。”〈論語新解〉裏的白話表達,也加上了“白話試譯”的標誌。現在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字的白話文本,是否亦有嚼飯哺人的缺點在內呢。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之,讀者應當多費玩索之功,才能得其真味。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7-25 12:51:00 +0800 CST  

離高考僅有十多天
勸孝的活動
序文一篇





離高考僅有十多天
報上登了一幅新聞圖片,下方是一名青年學生,手持鋼筆在書寫(作沉思狀),上方牆上,兩幅大字標語“離高考僅有十六天”“高考,我們一定贏!”。圖上空白處,有記者署名並解釋:“記者在蘇州某中高三年級看到,考生們精神振奮,在教室內貼上了標語,相互鼓勵,爭取考出好成績。”另有一幅教室內半全景 照片,十多名學生伏案疾書或沉思,書包全集中放在後方桌子上。牆上標語云“搶時間抓基礎師生同心奪勝利 樹自信誓拼搏百尺竿頭進一步”。
新聞圖片,一求其真實。這兩幅圖片,恐怕都是實地拍攝,不會是虛假新聞圖片。不過除了真實以外,還有立意要高,只是如實報導,顯然不是新聞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學生(在教師參與下)是會寫出貼上這樣的標語的,但是這類標語是否值得提倡,是否真能相互鼓勵以奪勝利,卻是另一回事。
這蘇州某中是一所名校,歷年高考都是能“勝利”的。但是即使全都能以第一志願錄取,還是既可以說“全贏”也可以說有差等不齊的。這類標語在這十幾天裏帶給學生的,可能是“信心”是“振奮”也可能是“壓力”是“負擔”吧。
古人說“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沒有說到十八歲怎樣。當然是因為那時沒有高考這一“關”而現在有,好像一登龍門就身價不同,所以一定要贏,一定要拼搏,一定要搶時間抓基礎了。這“十六天”,就不同於以前的十六年,也不同於以後的幾十年-------這些標語傳達的資訊就是這樣的吧。所以即使當時“有效”,過了這幾天高考一過,就是已陳芻狗,只好當廢紙的了。
或許這標語,其作用只能相當於興奮劑、強心針,不能期望其有勵志勸學功用的吧。如果我做老師,就不勸學生設置這樣的標語。試擬兩則:“中學畢業只是人生一個階段的結束,讓我們用好的結束來迎接新的開始!”“平心靜氣走完這一段人生路。”


勸孝的活動
有一所學校,開展了一個德育活動:選出一百名孝子孝女,給以表彰,推動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
母親父親對於子女有許多恩愛,每個子女應盡孝道。這是沒有什麼可討論的。但是選出一百名孝子孝女,卻是很難的。這盡孝,古時候有二十四孝做榜樣,但是那裏的故事,都太特殊,甚至有的明顯帶有傳說印記或神話色彩,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現在從全校學生中選一百名孝子,按什麼標準?怎麼分優劣?各人家境不同性情不同處境不同能力不同,表現自然也不會相同—甚至沒有可比性。一個班主任,面對幾十名學生,,我想,儘管各人所表現的孝行會不同,有的還有“突出事例”有的則好像沒有什麼說得出的孝行,但是只要是能盡自己的孝心,就應該是孝子了。所以很難選出孝子,更難從中區分高下,定出冠軍亞軍了。
獎懲是一個問題的兩面。職場考勤或可獎優罰劣;提倡孝道,恐怕還是批評懲罰不孝來得好。孝是大家應當做到,不需要獎勵的。有一句古語“俟其後者而鞭之”,是以趕羊為喻,只要鞭打落在最後的羊,不用管前面的羊,羊群就會前進了。這個比喻,是用來說明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的。現在從幼稚園開始,就用在額上貼小紅星的辦法來“獎勵”那些“表現好”的孩子,是否有些“過分獎勵”了?
“過分獎勵導致人們爭奇鬥勝,而易引人入於虛偽,社會重形式虛名,忽略內容與實際”“如果有人為了獎勵來做好人好事,這種人可不真是好人,這種事也不定是好事。”(錢胡美琦《樓廊閒話》)這段話對於我們獎勵一百名孝子孝女的活動,很有參考價值。還有報導說學校老師組織一種“為媽媽爸爸洗一次腳”的課外活動,這恐怕也會有“重形式虛名,忽略內容與實際”的危險吧。
母親節要提倡孝,學校有重大的責任。如果選講十個八個學生中的真正孝親故事或不孝的故事,或許比之選一百個孝子孝女會更好一些吧。
序文一篇
開始讀父親的書,大概是在1980年前後,也就是我將近五十歲的時候。
在我上小學初中時候,也就是抗日戰爭期間,父親在大後方,我們在淪陷區,記得那時,我們會給他寫信(其實不是記得,而是後來父親去世,臺灣在編全集,我也參加遺稿整理,有一部書稿,當時就是寫在從淪陷區寄過去的家信背面。正面的書稿,就是後來編入全集的《讀史隨箚》;背面的書信,其中就有母親和都在上小學的我們兄弟幾人所寫家書,這樣才使我有了這寫信的記憶)。後來抗戰勝利,父親回到家鄉,在無錫江南大學任教,先兄是曾隨父親就讀于江南大學,我和弟妹,仍隨母在蘇州。那時我雖然在讀高中,應該是能讀一些書,但是也還沒有讀過父親的書,倒是讀魯迅、高爾基等的書多一點。在這以後,就是父親到香港辦學 ,大陸上批判白皮書,牽連到胡適、傅斯年先生和父親等等了。所以開始讀父親的書,要到1980年前後了。
後來讀父親的書,讀到一處,父親講學時的“題外話”,說今天你們來聽我,但是帶了許多別人來,就聽不進我的話了(大意,不是原文)。我開始讀父親的書時,其實就是這樣的情形。1949年到1980年,其中讀了許多東西,“學”了很多東西;在以後的讀書學習過程裏,自然會發生一個此消彼長的情形。這或許也會反映在近幾十年所寫(本書所收)的文字中吧。本书所收“人云我云”部分各篇,即是对许多人的意见的不同意见。但是时限基本上自1980年往后,那以前的旧话就不涉及了(如有涉及,也只是偶然连带所及),但是并非默认。


父親逝世,我寫了《最後的孝心》,說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其實其時對父親之“道”,是連一知半解也不夠的。所以提出三年讀書的打算,但是如上所述,這裏面其他人造成的的阻力還是大大的。所以前幾年開始準備集各文為一個集子時,起的書名就是“走近錢穆先生” ,表示這個消長的過程,而且所收各文,都是以筆名畢明邇,以一個讀書者身份發表的,這一次,增添了一些用真名寫的紀念文字和雜誌記者采寫的訪談記錄,這原擬的書名顯然不合適了。
父親那本《讀史隨箚》,寫於抗戰期間,先祖母去世之後。原題為“思親彊學室讀書記”,並且撰有《思親彊學室讀書記序》(載於民國三十年四月《責善》半月刊二卷一期)。但是後來寫作計畫沒有完成,已成各稿也不易搜求,所以另擬書名為《讀史隨箚》,繼續搜求未完而又遷延時日,最後在編印全集時才從遺稿中搜集而成一編(而其《思親彊學室讀書記序》則以作這書代序)。父親說“計惟有勉力彊於學,雖不足以報深恩于萬一,亦姑以寄孤兒荼檗之心。繼今當署吾室曰思親彊學之室。”本書所收各文,十九寫於《最後的孝心》一則之後,雖然有些以筆名出之,心中實未嘗絲毫忘此孝心也。故為改題“晚學思親筆記”,亦以志孤兒荼檗之心于萬一也。
回想父親逝世的次年,繼母大人在臺灣《聯合報》上,按照父親的遺願,寫了一篇《時代的悲劇—錢穆先生和他的子女》,這篇長文有一節是說1984年父親和我們在香港見面的事,大意說,父子兒孫相聚,盼望能給賓四帶來些安慰,但是他總顯得情緒落寞,有時就獨自離群而去。他認為“當年父子異途,他獨自流亡海外,兒子們以大義相責。當時國家天翻地覆,個人的利害、得失、悲喜、成敗,早已不在他心上,也無需作何解說。”可是時至今天,是非對錯,已經擺在眼前,父子相見,做兒子的豈可對過去沒有一句話交代?“他要知道,分別幾十年後的今天,兒子們早脫離了不成熟的中學生時代,對他這個父親又是如何看法?”可是我們當時見不及此,沒有對父親做出他希望的交代。直到後來寫那《最後的孝心》時候,才做了一點說明,真是悔之晚矣。以後陸續寫的這些晚學思親筆記,真能彌補這時代的悲劇于萬一嗎?
附:这书今年一月在九州出版社出版,书名定为《思亲补读录---走近父亲钱穆》。封面上有钱先生照片一张,和书中某文中的一句话“读宾四先生的书心中始终是温暖的无论世道人心如何总不会失去信心。”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7-26 14:22:32 +0800 CST  
增加三篇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7-26 14:23:24 +0800 CST  
(閑閑話)愛家庭愛師長

錢 行


愛家庭愛師長

六十年前,錢賓四先生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訂有學規二十四條。現在收在先生全集的《新亞遺鐸》中。近讀當年在新亞就讀的黃祖植先生的《桂林街的新亞書院》,他在書中提到這二十四條學規,把其大意歸納成三條。其第一條這樣“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以愛家庭愛師長愛民族愛人類為求學和做人的基點。以對人類文化有了解,對社會事業有貢獻為目標。”這當然是給初入大學的學生準備的。如果移到中學小學,當然不一定適合。但是其精神,對於中小學校長敎師,對於敎育主管部門,卻未必沒有意義。

這個愛家庭愛師長愛民族愛人類,我們這裏恐怕提法就不同(有過一個專門名詞叫“五愛”,內容就和這個不同)。新亞學規把這愛家庭愛師長放在前面,我們這裏往往把愛國放前面。學生都會說愛國,說我愛天安門,說為人民服務,不大會說愛家庭愛師長的。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好像都這樣。前幾年我在一敎育刋物上還讀到過幼稚園老師的文章,說孔融讓梨的敎育是不適合的,虛偽的,違背幼兒天性的。她主張用“爭梨”來代替“讓梨”,來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適應今後的社會生活。這幾年有的中小學讓學生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蒙學讀物,這裏就有愛家庭愛師長的成分了。但是也有敎育部門、老師是強烈反對的。

過去儒家修齊治平,是把修身齊家放在前面的。後來強調愛國(還有愛黨,這裏就不提了),這愛家庭就沒有地位了。階級鬥爭為綱的時候,還提倡過大義滅親,提出過背叛家庭等等(多年)。現在不是階級鬥爭為綱了,讀到這六十年前香港新亞的學規,還眞有點耳目一新的感覺(“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這句話,也同樣是使人想起我們是否對此也有很不重視的現象)。

最後“以對人類文化有了解,對社會事業有貢獻為目標”,我們是不是也有過“只知其一(貢獻),不知其二”的毛病?

錢 行

(江蘇)



7.27澳門日報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7-27 05:21:21 +0800 CST  
想加几篇,却被告知正文不能超过7600字。失败。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0 10:06:26 +0800 CST  
韓愈寫文章的稿酬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文學史上開始有了“唐宋八大家”這個名稱,但是人們知道,即使在韓愈他們活著的時候,他們的詩文也早已是聞名天下,無人不知的了。
有一則故事說,韓愈的朋友劉乂到韓家去,看見他家錢很多,他拿了“金數斤”就走,說,這都是你給人家寫墓誌銘說好話得來的(此諛墓中人所得耳),不如送給我劉先生吧。
當時人們慕韓愈文名,墓誌銘多請他寫,並奉送不薄的潤筆。劉禹錫寫的《祭韓退之文》中寫到過“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價,輦金如山”,雖然語帶誇張,但是潤筆之豐厚,當可想像。
有的“公鼎侯碑”,不是私家請托,而是皇帝恩賜。但是皇帝賜鼎賜碑,也要有人撰稿和書寫,這一任務,往往會落在韓愈身上。他從皇帝領受的任務,但是受惠人除了感謝皇帝,也得感謝撰稿人書寫人。感謝皇帝,大概就是上一謝表,而感謝韓愈,就要奉上“潤筆”了。這潤筆是不是真的“一字之價,輦金如山”,我們在歷史文獻裏是可以找到具體實例的。
唐憲宗時,平定淮西叛亂可以說是一大事,皇帝特命韓愈撰寫《平淮西碑》紀功。韓愈寫畢此碑,皇帝又把碑本分賜功臣。這些功臣中,有韓弘,就送韓愈“絹五百匹”表示感謝(當時稱為“潤筆”或稱“人事”)。為皇帝寫碑文而受功臣感謝,好像於理不合,所以韓愈寫《奏韓弘人事物表》上奏朝廷,說因為什麼,他們送了些什麼“未敢受領,謹錄奏聞”。後來皇帝批覆,可以收受,於是韓愈又有《謝許受韓弘物狀》謝恩,收下了這五百匹絹。
這五百匹絹是一個什麼概念?據錢穆先生《讀史隨剳》考定,“是當韓(愈)、李翱(皋羽)時絹價仍為八百文一匹。以絹米之對比言,初時絹一匹值米二斛,後則絹一匹值米四斛也。”(《歷代絹價雜考》)八百乘以五百,是四十萬文錢了。
韓弘送絹五百匹,不是個別事件。皇帝是常常要給臣下賜碑的。立功有紀功碑,去世有遺愛碑。韓愈的文集裏,有《近王用碑文狀》《謝許受王用男人事物狀》,記錄了一件類似的事。王用去世了,皇帝讓韓愈寫一紀念碑文,以皇帝名義賜給王用家人。然後王家兒子送韓愈“人事物”有“馬一匹並鞍銜,白玉腰帶一條”,於是韓愈報告“未敢受領”皇帝批覆可以受的,韓愈收下後又寫感謝狀給皇帝。兩個實例的步驟完全相同,看見這樣做法不是潛規則,已是慣例定例了。
那平淮西,受到賜碑文的功臣不只韓弘一個,韓弘因功受封許國公,同時有裴度受封晉國公,李愬受封涼國公,還有功臣受到其他封賞的,韓弘他送五百匹絹,其他功臣也不會不送,也不會少送吧。所以劉乂他拿走韓愈的金數斤,會心安理得地說你來路容易,給我拿去一點也不為過了。
不單是韓愈,唐代許多名人多有類似的經驗。白居易說為元微之寫墓誌,得到有“臧獲、輿馬、綾帛、洎銀鞍、玉帶之物,價當六七十萬,為謝文之贄,來致於予”他推辭不掉,後來這六七十萬用來修香山寺了。杜牧他寫了一個《韋丹遺愛碑文》也得到“人事彩絹三百匹”。皇甫湜為裴度寫《福先寺碑》三千個字,收了人家“絹九千匹”。而且這是裴度送了“綵甚厚”,皇甫不滿意,開出了“字三縑”的價而得到的。從唐代中期到後期,文人們得到這樣優厚的潤筆,都被認為是合理合法的,甚至是光榮的,誰得到的多,誰光榮,所以皇甫湜會嫌少爭多,收到人家九千匹 了。
這種潤筆高昂的慣例,到宋代以後就、才漸漸消失了。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0 10:07:35 +0800 CST  
a李翱。上面用双拼法写的这个翱字。现在纠正。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0 10:09:38 +0800 CST  
電梯裏的老人
有位朋友告訴我一個故事。她退休以後,原在家鄉幫兒子,現在60歲了,在北京的女兒說,來我這兒享享福吧,於是到了北京。在女兒家,每天看看電視,玩玩遊戲,女兒女婿早出晚歸。幾個星期後她覺得沒意思了,自己上網找了一工作,給人家燒飯,七八個人吃,外帶做一些清潔工作,上午九點鐘到下午五點鐘。女兒女婿也同意了。
她告訴我的故事,是打工地方的電梯奇遇。她上班那座樓,有三架電梯,哪個先來就進哪個。而每次進入1號電梯就能看到靠裏面有一個輪椅,上面坐著一個老太太,年事已高,大約有90多了,頭低著,脖子上紮個毛巾,沒有人護理,始終跟著電梯上來下來迴圈著,電梯裏的人似乎都知道這個老太太,有的帶著車子之類的東西時都很注意唯恐碰到那老太太,還有帶著狗的人也把狗繩子拽緊,不讓狗狗去碰那老太太,但是沒人告訴她是怎麼一回事。終於有一天,她發現有一位60多歲的男人在輪椅邊上扶著輪椅,出於好奇,她沒有上自己的23層,跟著他們上到了最高層32層,電梯開,那個60多歲的男人推著老人出電梯,她幫他們按著電梯的合門,那老男人向她點頭致謝。出了電梯間,於是發生了對話(以下是朋友的原話):
“ 老男人說‘你是新搬來的嗎?’,我說‘不是 ’我說‘這老人是誰呀?’
老男人說‘是 我母親,我開出租拉活,老人不願意自己在家,說電梯裏涼快,還能看到人,每天我早上8點把她放到這裏,4點半我交班把她推回家,我母親身上帶著牌,上頭有我的電話。’說著那老男人開了房門把老太太推進了屋。 我又進了電梯回到23層我下去了,進入宿舍,坐在沙發上想著那老太太,人老了是不是太悲哀了……”
人老了是不是太悲哀了?電梯老人若是一個人在家裏等一天,就更悲哀了。她想出這個坐在電梯裏的主意,已經是一種改變處境的努力了。不過應當還能有更好些的辦法吧。

(改用化整为零的办法,一篇一篇来,看行不行)
(本篇根据天涯文友50后母亲帖子所写,在此致谢)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0 10:12:48 +0800 CST  
刚才五篇同发失败,现在单发,有两篇成功了。其他下次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0 10:14:44 +0800 CST  
朋友的新作
這位朋友是網上結識的,大家在同一社區寫帖子,有時會互相在對方的帖子裏留幾句言,就有點熟人的樣子了。我和人合印了一本書,又把書中我寫的二十篇文章的題目發在網上了。她就說要寄錢來買一本,我說“這書不值得買,我寄一本過去,錢是不必寄來的。”後來,她出新書,就給我寄來一本,也說“不值得看的”。
《女人的國》是一短篇小說集。九個短篇,都是寫的女人的事,自然,也就是女人和男人的事。這本書的“作者介紹”,很有特色:“蘇抱琴,山東壽光人。一九七三年生,一直在一個小城市中生存。”簡單明瞭沒有廢話。
蘇抱琴一九七三年生,小城市人。一些小說裏的女人,大多也三四十歲,生活環境也不在大城市。這樣的生活或許寫起來得心應手一些,而且的確也寫得栩栩如生,讀起來很舒服的。
但是寫得最好的一篇,我看卻是那篇寫張老太的。她八十多歲,眼睛不好、耳朵不好、記性也不好,可是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伴卻去世了。小說就寫她丈夫去世後的生活,和家裏兒子兒媳、和第三代第四代人的相處等等。
二十幾歲的孫女攙著這老奶奶一起走路,一邊說話。可是這對話根本對不起來,各人說各人的,根本說的不是一回事———我一位長輩親戚,一百零二歲了,我們和她說話,常常也是這樣的。
最後老太太去世了。許多人來弔唁祭拜。
“大家都說,張老太張老爺子都這麼有福,能這麼白頭偕老的人這個世上也難找啊。兒孫又孝敬,衣食又寬裕,身體又沒有什麼毛病,都是壽終正寢,這是喜喪啊。大家這樣互相安慰著議論著,沾淚的臉上又掛了笑容。
張老太俯身在那張薄薄的相紙上,粘貼在那個金碧輝煌的骨灰盒上,並不很在意著人間的為她而來的悲喜。她眼神裏的空洞和迷茫,就這麼執著地混雜在這熱鬧的喪禮上。
風還是一年又一年,從莊稼地和灣崖溝畔的樹椏間穿過。”
這個結尾讓人忘不了。這篇小說《鄉風》放在最後,也像舞臺上的壓台戲吧。這個小說集,絕對是值得看的。謝謝蘇抱琴。
(陆续添加)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1 18:05:39 +0800 CST  
50后母亲太客气了。你说文化浅,读你文章的人都不会同意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1 18:09:06 +0800 CST  
一篇文章的奇異經歷
近讀一本新書,王春瑜先生《阿Q的祖先》,其中一篇《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講的是與粥有關的歷史故事。但是文後有一作者的按語,卻敍述了這文章的奇異經歷,說此稿原投《讀書》雜誌,已經確定發表,並已排成校樣,可是忽又“奉命撤下”。原來當時有王蒙先生一篇《堅硬的稀粥》“被具有神奇眼光者”看出“有毒”,於是彼粥連累此粥,而不能在《讀書》發表了。“無奈,後投於台灣《中央日報》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日《長河》版”。
王先生無奈之時,居然找到辦法。看來這是“一國兩制”“求同存異”之賜。一邊不能發,另一邊能發,就是二制之異有以致之。或者牽涉不到“制”?其實,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南京歷史學家高華先生所著《紅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就是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十多年過去,高先生不幸病逝,這書還在香港,不大能進大陸。求同存異,這“異”仍然“存”在那裏。說是牽涉不到“制”,就難講得通了。
不過,既稱求同,異就不能恒久不變。於是乃有趨同化異之說。王先生的《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當年曾不容於北京《讀書》雜誌,今乃可以收入《阿Q的祖先》,在中國長安出版社(北京)的中國當代小品文叢中穩坐一席,該書在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有售。豈非趨同化異之一佳例乎!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好像是古代先賢的遺訓。也是今日庶民的期望。高華先生地下有靈,也會期望他的名著《紅太陽是怎樣升起來的》,能夠像王先生《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安度海峽那樣,順利通過羅湖橋,到南京到北京,到全國的書店,大學,圖書館得到它應有的地位的。在此呼籲一下。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2 13:16:21 +0800 CST  
刚才见一个帖子问王蒙为什么没有得茅盾文学奖。想起此则与王先生有关,乃予以翻出,贴此。备考而已。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2 13:20:18 +0800 CST  
《圍城》和《金瓶梅》
這兩本書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嗎?或許會認為不可以。但是有一本書上,就做了很精彩的比較。從作者對被諷刺人物的態度上比較。
“(《圍城》)故事本來寫得很風趣,可是久而久之讀者覺得作者輕薄,也嫌書欠缺深度。優越感在文學上是一把兩邊都會割傷的雙刃刀子,帶這種感覺寫出,讓讀者帶著這種感覺來欣賞的作品,到頭來難免顯得淺陋。寫諷刺文字的人,嘲譏攻擊他人之時往往自由得很,可以很任性—尤其是當受到攻擊的物件不是當代的人,或者不是各個人而是一個抽象的階級,反擊的機會實在微乎其微—但寫出的東西流於淺薄,這種懲罰他逃不了。”這一段對《圍城》的評彈,可以說很嚴厲,同時也使人覺得很貼切。接下去,就該說《金瓶梅》了。
“《金瓶梅》所以了不起,是作者嘲諷儘管嘲諷,但並不因之失去同情心,而且對人生始終有很尊重的態度。這一點,我們且用第廿二回開始的宋惠蓮故事解釋一下。”宋惠蓮她嫁了廚子蔣聰,又勾搭了西門慶的家人來旺。蔣聰被人打死,她請來旺轉求西門慶捉了兇手報仇,以後就嫁了來旺,也到西門慶家做事,然後就成了西門慶的姘婦。種種表現,書中都有刻劃,給人以比較庸俗,很不足道的印象。可是最後,因為西門慶潘金蓮欺騙她,把來旺送官,施刑,發配,臨行還不讓她見一面,而還騙她說是不會受苦,就可放出等等。惠蓮憤而自殺,獲救後大罵西門慶,從此再也不跟西門慶有瓜葛,不再跟他睡,不再要他的東西。這樣寫讓讀者看到“在她的淺薄下面藏著愛心和貞節”。
香港孫述宇先生的書《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孫先生高度評價《金瓶梅》的寫實藝術。除了如上作了與《圍城》的對比,還把這惠蓮和《紅樓夢》裏的晴雯比較,以顯示二書藝術的分別。
“(晴雯)她雖然得到寶玉鍾愛,自己也深愛寶玉,卻一點也不透露出來,而且對他不假辭色,直要到最後兩人在病榻上會臨終一面之時,她才說出深藏的情意,並用牙齒咬下兩條指甲給他留永恆之念。這故事好像很動人肺腑,但同時也是幼稚得像十多歲情竇初開的少男編來講給十多歲少女聽的,哪里比得上惠蓮故事之能反映出複雜的人生?又哪里及得到惠蓮故事以不貞婦人來寫貞節那麼驚人和感人?”這顯然是說《金瓶梅》的藝術性比《紅樓夢》高很多了。
除了《圍城》《紅樓夢》,托爾斯泰的《哥薩克人》也被孫先生找來作比較。哥薩克姑娘瑪利亞想嫁一個富有的俄國青年軍官而拋棄自己的哥薩克男友,和俄國軍官打得火熱。可是當那哥薩克男友在一次突擊中重傷,她的對自己人的忠貞突然蘇醒,那俄國佬就此只好走路了。托爾斯泰這篇小說是半自傳性質的。不是全虛構的。這瑪利亞和《金瓶梅》的惠蓮,何其相似。這讓我們看見《金瓶梅》的寫實藝術的認真。“像惠蓮這樣,外面是明豔的容色與動人體態,內裏是壓抑不了的青春活力、熱情與聰慧,女性自然的美還缺了些什麼?在作者心中,她很可能與荷馬心中的美神一樣的美。”這種態度,顯然和有的諷刺作家只管嘲笑和羞辱自己的諷刺物件有極大的不同。
孫先生全書共十五段,以上引文全部從“宋惠蓮”一段中引錄。平常看電視裏的百家講壇,終覺得雖說百家,多像是故事家、演說家;很少有讀此書感到作者是評論家學問家的感覺。孫述宇先生,年輕時在香港新亞書院、新亞研究所攻讀,以後又到國外深造,久在大學裏執教並有許多著作。這書寫於三十年前,現在孫先生或者已經八十多歲了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3 09:18:51 +0800 CST  
谢谢 作者:寥落晨 。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3 09:22:30 +0800 CST  
这个帖子的各文,有的在《思亲补读录》中转来,有的发在澳门日报过。有的在闲闲书话发过简体字的帖子。大致这样。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8-13 09:27:03 +0800 CST  
內心修養和外在表現

去年十二月,我出版了一本書《思親補讀錄》,其中有一篇《修養與表現》,是說讀《晚學盲言》中這一篇的聯想的。所聯想到的內容之一就是奧運會。文章說
“重修養,每求親近人;重表現,好作相互比較”。錢先生說,中國人重內心修養,西方人重向外表現。而奧運會,一步一跳,都是比賽“個人表演,勝者固若有榮;其於群道,究何意義價值可言?”
錢先生這個關於奧運會的問題,是多年以前提出的。今日國人,羡慕西化日久,內心修養和外在表現究竟何者為重,恐怕許多人已傾向後者為重了。不但民間個人,即使在上的執政當局,也是如此。所以申奧就是一件大事,一次不成,再接再厲,終成大業,已是全國歡騰。為了一個開幕式,也是不遺餘力。拿金牌,更是“若有榮”,而且還是為國爭光。但是個人的內心修養,則因在輕重上不敵外在表現;所以即使是奧運冠軍,若無上光榮,有時也會作出一些很沒修養的事來。所以,錢先生這文章,雖然“舊”,還是“新”的。
以上《思親補讀錄》是去年出版的,而其中《修養與表現》一篇,則還是二零零八時候寫的,說的也是北京奧運會(所以說到申奧說到開幕式不遺餘力,在編入這書時,這句話就被刪了)。然而其中說到的問題,竟然出現在今天的倫敦。沒修養的事受到了批評,得到了處罰。當事人和總教練發表了致歉聲明。但是,就是這個致歉,好像也沒有怎樣說到內心修養,卻反而說到了媒體有點過分。而到後來,(該專項)所有金牌全部到手,於是“五好掩一醜”,人們也不去追問總教練的錯,只慶賀他的功了。金牌之重,還是重於泰山啊。

今又見報上男子一百米短跑的新聞,博爾特以九秒六三獲冠軍得金牌。西方有人給他算出,他這次跑的九秒六三,每一秒最少值二百萬元(美金)。中國的報紙、廣播等等也都予以轉發。“今日國人,羡慕西化日久,內心修養和外在表現究竟何者為重,恐怕許多人已傾向後者為重了。”有些不幸而言中了。





来自网易手机邮箱了解更多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9-01 06:52:36 +0800 CST  
清代一件上訪案
乾隆四十三年,井陘知縣貪官周尚親魚肉鄉里、勒索無度,金良莊的紳士不堪負擔,說理無門。大家懇請梁綠野出面想辦法。梁一口答應說:“為民請命,雖死不辭!”第二年二月,梁聯合李望春、梁進文、李馥等人,到正定府控告縣官周尚親,知府方立經袒護知縣,反誣梁綠野“挾嫌滋事,斂錢抗官“,上報直隸總督周元理,周元理沒有認真查實,按知府報告上奏朝廷。綠野聞訊,又立即奔赴京城告御狀。開始,乾隆皇帝偏信奏報,下詔拘捕梁綠野等人。梁綠野備受酷刑,不為所動,仍然冒死控告。乾隆乃派侍郎喀甯阿、錢汝誠,尚書福隆安三人細加核查,他們查得實據,縣官確實是橫徵暴斂後,據實上奏。於是乾隆降諭裁定:一。井陘知縣周尚親處絞刑。二。知府方立經袒護劣員,曲為開脫,革職。三。梁綠野等一干人,因為“哄誘村人,斂財聚眾,抗官毆差”,全部斬首示眾。四。周元理查事不實,謊報案情,革去總督之職,予三品銜(他原是一品大員)到正定修築隆興寺以贖罪(周元理誠惶誠恐,兢兢業業地付出心力贖罪,寺成後授左副都御史,仍署直隸總督)。
這四項“聖諭”,現在看起來,其一、二、四是比較合理的,老百姓(鄉紳們)或許會說“聖上英明”的。可是這第三項,把幫助朝廷瞭解實情的“鄉民代表”一律誅殺,則顯然是很專橫無理,不會得到民心擁護的。
再說,上訪的百姓獲罪,皇帝或許是想“以儆效尤”,下次老百姓就不敢這樣做,天下就太平了。其實,如果老百姓真的不敢來上訪,貪官們相安無事無憂無慮,表面上或許可以說天下太平。實際上官民矛盾越演越烈,皇朝的根基就會動搖,表面上的太平終於會維持不下去,這個時候皇帝就該倒楣了。乾隆皇帝在清帝中間,其實算是比較傑出的了,但是他在採取了一、二、四三項比較得民心的措施的同時,還是把所有上訪者誅殺示眾,暴露了專制皇帝的殘暴和短視。真是皇帝就是皇帝,不能希望他變成菩薩!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9-01 07:10:24 +0800 CST  
歷史局限
蘇州一家報上有一篇《晚清愛國將領張曜》的文章,是介紹紀念這位鄉先賢,被稱為“水鄉明珠”的武將的。
張曜,少年時代在蘇州吳江黎里上過私塾,打過零工,也在賭場賭過錢,好像沒有什麼值得紀念的事。後來離開黎里,到河南固始謀生,才正式開始人生之路。
固始縣那時(咸豐初年)正有捻軍作亂。縣長正是張曜的姑夫。他見張年輕力壯,又性好武事,就讓他去做“團董”管訓練民團的事。張曜感知遇之恩,努力辦事,他率領團練,幾次獲得勝利。還有一次配合僧格林沁大軍,獲得夾擊捻軍的大勝。因而升任縣官,又升到知州知府,甚至被任命為河南布政司,是省級的高官了。但是因為只有武功沒有文才而被反對,布政司沒有做成,轉任總兵之職。
張曜在總兵任上,修文習武,又隨左宗棠進疆平叛,官升山東巡撫,在治理黃河上多有建樹。直到現在,濟南市還留有當年張曜種植的柳樹,被人稱為 “張公柳”,並被定為濟南市樹。後來張曜積勞成疾,病逝在濟南任所。時在清光緒十七年。
皇帝給了諡號,民間也封他為河神大王,入廟祭祀。蘇州吳江黎里,張曜也有故居(他在外為官時回來所造),已被定為吳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在修復中,當地準備開放為遊覽地。
《晚清愛國將領張曜》文章結尾稱張曜為“曾經為國為民作出奉獻的愛國將領”,說他抗擊沙俄,收復伊犁,治理黃河,鞠躬盡瘁等等。但是在他一幅畫像邊上所作“讚語”中卻有一句“青年時期,出於歷史的局限,投身團練”,好像是指出他雖有不足(有污點),但曲為之說,這是“歷史局限”也不能多怪他呀。
投身團練,是歷史局限,如果不局限,就不參加民團,去參加捻軍嗎?這種把捻軍看作農民起義,把團練看作封建地主武裝、反動政府幫兇的歷史觀,其實和全篇文字很不協調,如果參加民團不好,那麼做到縣官、州官、大官更是不好了,為什麼不去組織革命黨推翻清 朝?看來畫像邊的“讚語”或者不是文章作者所寫,而是出於其他人的手筆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9-01 09:11:17 +0800 CST  
關廟和孔林
有位青年朋友,她看見一副關帝廟的聯語“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感到喜歡,寫了一篇博客。除了抄上這聯,加以分析讚賞之外,又收集了不少古今關廟名聯,並說“我不得不承認,乾坤朗朗需要正氣,需要這個不死的神。” 但是,在這長篇博客裏還有一段歷數關帝從漢末到清末所受歷代帝皇的追封,由侯而公,而王,而帝,而聖,並且說,歷代統治者為了鞏固他的統治,乃這樣封之又封,越封越高,以利其統治云云。
這個博克,我補充了一段。說,喜歡博文引述的對聯,喜歡博主的鑒賞和結論。但是不很同意博主所說歷代統治者為了鞏固他的統治這一段文字。雖然這種觀點至少流行了幾十年。其實安知不也是“統治者”為了鞏固其統治而製造出來的學說,使人們覺得,唐宗宋祖、帝皇將相、古人死人都不可信只有現在的統治者才可信?而且這段話和全博的情緒觀點其實並不和諧,建議刪去。博主很虛心,接受我的觀點,雖然沒有把這段刪去,但是做了改動,增加了一句“感謝統治者們讓正氣一步步登天,永存天地間”這樣和原來的“乾坤需正氣,需要這個不死之神”協調起來。
今天讀錢賓四先生《師友雜憶》,他帶領諸生游曲阜孔林,有這樣一段:“孔林碑碣林立,然皆在金元以後,北宋以上則甚少。余告諸生,當時中國人受異族統治,乃不得不尊孔,使外族人亦知中國有此人物,庶對中國人不敢輕視。今君輩爭言孔子乃自來專制皇帝所尊,以便利其專制。試讀此間碑碣,亦豈當時許多中國人惟恐外族人不易專制,故亦教其尊孔否?諸生默然無言……”。《師友雜憶》這書讀過不止一遍了,但是往往多看記事少留意這些評論。以致在上述關於關帝的討論中,沒有聯想到這一段對諸生的評說。真是買櫝還珠,讀書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的體會了(幸而今天偶爾再讀,找回這一遺珠。還得繼續再讀以期找回更多的遺珠了)。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2-09-01 09:38:09 +0800 CST  

楼主:毕明迩

字数:58142

发表时间:2012-07-25 20: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1 14:20:17 +0800 CST

评论数:12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