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闲书过眼录



一、《汪曾祺全集(小说卷一)》;汪曾祺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想看,却始终闲置角落,直到今年才算囫囵看完全书。

汪曾祺上世纪四十年代即开始小说创作,《邂逅集》中的作品多在1949年前已面世。1949年后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基本陷于停滞,只在六十年代初为了应景,写了几篇描述农村建设的小说。汪曾祺的小说真正形成规模,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受戒》等作品最终确立了汪曾祺的小说家地位。

看汪曾祺四十年代的作品,尽管沈从文夸奖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也只好当作老师对学生的提携。汪曾祺当时文笔颇稚嫩,看得出受到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有一些不伦不类,略似意识流的手法。又试图抒发一些迷惘、沉沦的情绪,恰是青春期的陈词滥调。但即便如此,汪曾祺还是在早期作品中显示出了未来某些作品的特质,例如《庙与僧》的故事里显然就是《受戒》的雏形,《老鲁》、早期《戴车匠》故事的人物和后期《异秉》、《大淖记事》中的某些人物在气质上一脉相承。
1979年后的汪曾祺不但在技法上纯熟了,更重要的是仿佛做了多年厨艺的老师傅,找到了最佳的搭配调味方式与恰当的火候。说汪曾祺是“京派”绝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分类,汪曾祺最美的笔触留在江南水乡的芦荡与荷田间,屋瓦白墙掩映下,那些布衣小民、平凡而美丽的女子,才是汪曾祺投射出最美的风景,哪有“京味”的影子。

之前对西方现代文学生硬的模仿痕迹一扫而光,汪曾祺先生用娓娓的抒情方式,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不是《沙家浜》似的激昂,不是“伤痕文学”时代常见的痛楚和无奈,是小桥流水人家瓜棚豆架下的闲话。经历了文革的沉浮,看惯戏台上的出将入相,晚年的汪曾祺刻意和时代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并非回避现实,《黄油烙饼》、《皮凤三楦房子》,小说里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但汪曾祺的笔下没有峻急、宏大的叙事,永远罩着诗意,即使悲伤和哀痛也是诗意的。这种诗意不是辞藻的堆砌,在细腻、婉然的细节描述中,对人物、风土看似轻描淡写的勾勒中处处渗透而出。今人评论汪曾祺的文字是士大夫的文字,和现代主义犀利的解构、多元化的表述和纷乱的技巧相比,汪曾祺的抒情是古典而略显通俗的。好在汪曾祺的通俗并非庸俗,他为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留下了一角花木扶疏的角落。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01 11:32:00 +0800 CST  

二、《北回归线》;亨利?米勒著;袁洪庚译;译林出版社。

亨利?米勒谵妄、凌乱的自白,如熔岩喷涌,热烈不受羁绊的语言风格几乎令人无暇回味其中凝结成块的思想,正如惊骇于岩浆的力量,忽略了酝酿岩浆的炽热地心。

比起海明威,亨利?米勒更能代表“垮掉的一代”,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和一伙子不着调的艺术家们终日厮混,没有固定的职业,收入微薄,甚至为了吃饭而乞讨,嫖妓、滥交,放浪形骸。文明之舟正在沉陷,他站在桅杆顶端,向所有人宣布,彼岸并不存在!

“这一本不算是书,它是对人格的污蔑、诽谤、中伤,就‘书’的一般意义来讲,这不是一本书。不,这是无休止的亵渎,是啐在艺术脸上的一口唾沫,是朝上帝、人类、命运、时间、爱情、美等一切事物的裤裆里踹上的一脚。我将为你歌唱,纵使走调我也要唱。我要在你哀号时歌唱,我要在你肮脏的尸体上跳舞”。《北回归线》是一部个人心理供状,一部完全脱离了传统意义小说的作品。没有结构、人物、情节,只有亨利?米勒的思想肆无忌惮地游走,如岩浆一样燃烧熔解世界。《北回归线》是在无聊、绝望、愤懑、空虚中对世界、对文明最恶毒的诅咒,又是最坦诚的讴歌:巴黎是一个婊子,人类即将毁掉,那些在尸体间跳舞的人,本身就是僵尸。“我只是在精神上死去,肉体上仍活着”,在亨利?米勒那里,你看不到希望的“正能量”,只有对道德的嘲讽,对人类愚蠢的唾弃,对“一百年来一直濒临死亡的世界”的绝望。

未读此书之前,我以为是色情描写使这部作品在欧美长期列为禁书,但读罢本书,才发现,是亨利?米勒对这个世界一切道德和规则的无视,对一切温情脉脉的人间美好无情嘲弄,像一个具有扩散性的恶性肿瘤,让他成为传统社会和道德屏蔽的对象。假如这些语言出自一个精神分裂者,也许大家能够勉强容忍这种绝望的狂妄,只当作一个疯人扭曲的视角。但亨利?米勒却并非一个疯子,他甚至也不是悲观厌世者。很多人认为亨利?米勒对文明绝望,已沦入疯狂,他却在自己亲手摧毁的圣殿废墟上,用一种狂欢的舞步,尽情用锋利的思想之刃抛开裹在真理之上的虚伪外衣。不是疯狂,是疯狂面具下可怕的冷静,令社会本能地拒绝亨利?米勒。

用亨利?米勒自己的话总结这部小说也许最合适:“在无休止的折磨和苦难中没有奇迹出现,甚至连一星半点的慰藉都没有。只有思想,苍白无力、必须靠屠杀养肥自己的思想,像胆汁一样产生的思想,像猪的肚子被刀豁开后露出的内脏一样的思想。”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03 09:11:05 +0800 CST  
多谢阿湄,我会继续的。

新年快乐!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03 09:11:54 +0800 CST  



三、《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下)》;海明威著;蔡慧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最常见的毛病是密度疏松,过多的对话和乏味的描述,在本就不用繁复修辞手法的写作风格下,备显冗长。很多评论称海明威“惜墨如金”,其实海明威并不惜墨,他吝惜的只是形容词。对于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这类弊病尤其惹眼。只有当海明威能够把控好故事结构时,他的小说才显出独特的价值。

这部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的下卷中,早期未发表部分基本可以忽略。很多人热衷发掘名作家失落的文字,其实很多这类文字只具备史料价值,阅读价值都不高。作家舍弃这类作品是有原因的,除了死忠的粉丝,或我这种有强迫症,希望能读完全文的人外,其余人大可不必读这类文字。

本书开篇的《过海记》令人印象深刻,故事一波三折,叙述则平实到不露声色,仿佛武侠电影里的高手,默坐在酒馆角落,看着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庸手大呼小叫,酝酿着致命一击。但总体上说,这部书中成功作品的比例远远低于失败的作品。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06 12:54:59 +0800 CST  

四、《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马尔克斯的早期作品。所有的作家都需要成长,那些一战成名者往往让人忽视了成名前长期的煎熬,事实上,他们也是在无数失败的作品之后才逐步摸索到写作的秘密之门。马尔克斯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仍带有模仿的痕迹,模仿的对象恐怕是海明威,毕竟在巴黎流浪的阶段,海明威是马尔克斯的偶像。马尔克斯还没有学会游刃有余按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在这部以细节和对话填充的故事里,他选择了日后我们看来陌生的讲述方式,证明一个伟大作家也一样有模仿和摸索的过程。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从结构到语言都略显冗长,尽管我在网上看到大量的溢美之词,并且马尔克斯似乎对这部作品也很满意。但一个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偏爱往往是非理性的,正如粉丝对自己偶像的无条件的接受。也许马尔克斯并不欣赏自己的魔幻作品,反而更希望用海明威式的冷静叙事和简练语言来描述,但无论如何,模仿别人的马尔克斯最多只是出色的二流作家。

马尔克斯在一个并不魔幻的故事里,展露出生活的荒谬和命运的残酷。斗鸡成了唯一的希望,也是痛苦的根源,斗鸡仿佛人生永恒的矛盾。爱情在现实的生活里成了无奈的生命延续,上校等待着可能永远也来不了的信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里有一句名言“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和希望”,对于大仇得报,腰缠万贯的基督山伯爵,这可以算作志得意满后对人生的励志,但对儿子死去,老妻病重,家贫如洗的上校,希望只是让人活下去的幻境。就像斗技场上的喝彩环绕下,上校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假若这希望最终只是镜花水月呢?上校该如何面对?马尔克斯没有继续写下去,他只留下了那段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尾,若干年后,他给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类似的结尾,只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结尾似乎更充满光明的调子。因为佛伦伦蒂诺·阿里萨走过漫长的一生,终于找到人生的归宿,而老上校却在在参与过一场不知因何而起的战争,又莫名其妙地在疲倦中结束后,在人生的黄昏,失去了儿子、健康,保持着最后的希望,面对最后的人生。

有必要在这里录下小说的结尾,带着强烈的马尔克斯语调:

“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

“吃屎。”

这是一部超出大部分作家早期作品的水准线之上的作品,毕竟,那时的马尔克斯刚刚三十岁。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09 09:12:29 +0800 CST  

五、《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魏然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故事,但马尔克斯愣是从头至尾让我们在窒息的空气里紧张地读下去。一个看似无比荒诞的故事却得到一个完全合乎情理的诠释,一切人类的理智和善良、怜悯,都成了怪异的玩笑,一场谋杀成了一切不合理情节最合理的结果。


精巧的多角度叙事,是马尔克斯另一种珍爱的形式,灵感来自威廉·福克纳。如果读过福克纳《喧哗与骚动》这类作品,对多角度叙事就有了很清晰的理解。但《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又是标准的马尔克斯风格,福克纳有复杂纷乱心理描述、人物情绪如河流一样的曲转迂回,在马尔克斯这里则是情节的交错和对人物命运不同角度地阐述。在马尔克斯笔下不见了福克纳的晦涩,加入了马尔克斯擅长的情节设定和黑色幽默。人物更是标准的马尔克斯式,带着执拗和一点点疯狂。


结局早已设定,但直到结尾,我们也无法确定事实的真相。我们不知道圣地亚哥?纳萨尔是不是真的夺去了安赫拉?维卡里奥的贞操。即便纳萨尔被杀死后很多年,维卡里奥已经疯狂的爱上曾抛弃她的巴亚尔多?圣罗曼,几乎死去一回的圣罗曼,拿着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维卡里奥写给他的两千多封信,重新回到维卡里奥身边时,读者仍旧无法知道事情的全部真相。全镇的人都知道谋杀即将发生,却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这就是不可知的命运。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不知将走向何处,即便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也无从躲避。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11 17:15:19 +0800 CST  

六、《铁皮鼓》;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铁皮鼓》看起来像一篇寓言,充满有悖常理的情节:祖母的四条裙子下面遮蔽了纵火犯的祖父,孕育出家族的起点;作为纵火犯的祖父在一个个连接不断的木排下消失,有人说他死掉了,有人说他游向了美国,成为巨富;小奥斯卡一出生就拥有超高的智慧,洞晓世情,三岁故意摔下楼梯拒绝长大,拥有用尖叫打碎玻璃的超能力;从一开始,格拉斯就没准备讲一个正常的现实主义故事,奥斯卡是寓言中的人物,不知是受到神的祝福还是神的诅咒,只为了以上帝一般的视角窥视人间万物的荒谬。事实上,小说中的奥斯卡的确有意无意扮演耶稣的角色,他的另一面则是从出生就无法从体内驱走的撒旦。在救世主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中,也就是奥斯卡在书中读到的拉斯普廷与歌德之间,展开戏剧的人生。

奥斯卡的鼓声一声声敲击,记述着个人命运。有评论者视奥斯卡的鼓声为对纳粹的反抗,如果以此为小说主旨,未免属于过度政治化解读。奥斯卡的铁皮鼓至多只是个人自由的某种倾诉,君特·格拉斯更像是把奥斯卡的不断敲击,看作个人的诉说和无法摆脱的孤独。在鼓声中,有母亲和表舅之间纠缠难断的关系,读者无法确定自己哪一个是主人公奥斯卡真正的父亲,尽管奥斯卡相信扬·布朗斯基才是自己亲身父亲,这是人类情感的纠结。在港口的防波堤旁看过用马头钓鳗鱼场景的母亲在偏执痛苦中死去了,带着腹中的胎儿,那个她不愿意接受的生命,情感的挣扎最终让她放弃了生命;奥斯卡和玛利亚,在汽水粉带来的迷醉中释放着情感,带着无法释然的宿命悲哀;玛利亚成了奥斯卡的继母,她和奥斯卡的儿子成了奥斯卡的兄弟,故事人物的关系像世界的现实一样颠倒错乱。任凭外面的世界硝烟弥漫,即便他可能的父亲们一个个死在他面前,他的女巫一般的女伴罗丝维塔在轰炸中丢掉性命,奥斯卡的鼓声如旧。直到鼓声为他赢得了无上的名声和金钱,奥斯卡反而陷入更大的孤独,“黑厨娘”仍旧在黑暗中冷然凝视,奥斯卡自愿承担杀死护士道罗泰雅嬷嬷的责任,实际这个女护士之死和他毫无关系,他只是为了在监牢和精神病院躲避那个让他惶恐的世界,他从刚刚降生,就试图逃离的世界。

君特·格拉斯以魔幻的手法,却讲述讲了一个最为现实的故事。在“洋葱地窖”里切洋葱,四溅的洋葱汁水令在场的所有人痛哭流涕,一发不可收拾,尽情释放心中痛苦;两个人在战争结束多年以后,仍依据当年的命令,追杀一位从二战但泽波兰邮局之战中侥幸逃生的抵抗者韦卢恩;分明具有隐喻与象征意味的情节,却令读者有强烈的现实感。几个看似次要的人物,如有恋童癖的格雷夫,没有孩子却一直制作小孩衣服的格雷欣夫人,第一人称的描述,令君特·格拉斯没有办法描述这些人物的心理活动,却通过人物扭曲不合常理的行为下的行为,细腻勾勒衬托出现实的孤独困境。

格拉斯的现实,不是对历史图景的描述,是人物内心的现实。尽管故事贯穿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复述战争不是格拉斯的重点。没有《战争与和平》式的史诗叙事,《铁皮鼓》勾勒的是跌宕变幻的历史下,人内心的迷惘与荒诞。奥斯卡是一个看来如此另类的侏儒,却是君特·格拉斯内心的真实映射。做雕刻墓碑的石匠,在艺术学院做模特,处处可以看出君特·格拉斯经历的影子。《铁皮鼓》是一部寓言面具下的自传,荒诞外壳下最深刻的写实。

当有些人想当然把德国人的形象设定为刻板、拘谨、谨严,德国人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用荒诞的情节和纵横的想象为成为德国小说的经典。如果读罢《铁皮鼓》中诗意语言配合象征性的故事,再参考聚斯金德《香水》中诡异梦幻的故事情节,我们是否该改变一下对德国人的印象呢?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18 17:57:25 +0800 CST  



七、《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中华书局。

海子有一首诗:“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我们没机缘看到真正美丽的微笑,至少能读到那些美丽微笑的影子。

那时也有爱情甜蜜与痛苦的影子: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是爱的怅惘。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这是爱的甜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是爱的焦灼。

那时的女子爽直大胆,没有忸怩作态:“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道学先生解释起来,这种诗肯定是期盼君子贤人的诗,桑叶婆娑间,爱情的甜美仍明白无误地传递过千年。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那时,怀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还有美丽的诱拐。

历朝历代都有负心汉,公元前当然也不能免俗:“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有负心汉也要有坚贞不移:“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痛苦永远存在,常常甚于欢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公元前并非神话中美好的牧歌时代,也有小人作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那时的愤怒是率性的:“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也有豪气干云的兄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亦有国破山河在的苍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小雅”、“大雅”是“歌德”味道浓烈一些了,多数没有“风”自然清新,“颂”则更等而下之,堂皇而空芜了。诗与乐从中国文化的源头就被赋予教育、引导、灌输的意义,难怪后来“载道”文学盛行,出了无数为皇帝服务的御用文人。但《诗经》毕竟经过时间筛选,“大雅”“小雅”中的佳构也俯拾皆是: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千年后,我们仍能读到那些最初的微笑。

余冠英选注的这个版本《诗经选》可以列入经典选本之列,其经典性倒不在于其选取的篇目,在这件事上,这个版本的《诗经》选本受到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偏颇之处难免,但余冠英那一辈人对训诂、版本等学问的严谨堪为楷模,今世研究者不妨以之为准绳,看看自己的“治学”态度是否达到了及格线。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23 10:52:34 +0800 CST  
抽象吗?我觉得还好吧。

马尔克斯那两本出自一个封面设计,相对抽象一点。

《北回归线》估计和设计马尔克斯的是师兄弟。:)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25 17:38:21 +0800 CST  


八、《杜牧诗选》;杜牧著;胡可先选注;中华书局。

虽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杜”,杜牧却已没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谨愿了。杜牧少年得志,出身关中名门望族,26岁就进士及第,作诗“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却把春色入关来”,自得之意溢于言表。但经历了甘露之变的惨烈,见惯了朝廷的尔虞我诈,爱君王爱祖国的思想在现实一幕幕血腥政治戏剧后,杜牧惟余喟叹了。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不是要修佛学道无视红尘,只是无奈的解嘲罢了,“乐游原上望昭陵”才是杜牧的思虑所在。大唐盛世成了繁华一梦,“看取汉家何似业,武陵无树起秋风”,杜紫薇咏叹是汉家陵阙,心怀的还是大唐江山。传统的济世救民建功立业都成了虚妄,也只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红巾翠袖鬓香钗影中,追寻人生的快意。

传统道德说某个有才华的人留恋女人丛中,温柔乡中,不客气地说是堕落,好听一点是颓废。杜牧自己说“薄幸”,却是道是无情却多情,烛畔樽前,杜牧游戏人生,其实是看透了人生本就是一场游戏。“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南朝的四百八十寺俱在烟雨之中了,龙舟东下事成空虚,流水无情,年年春色,欲借千里月遥寄相似,只是何地再见花间之人。

杜牧到底无法在笔下重现盛唐的庄严与辉煌,没有杜甫的沉郁森然气象,李白的浩然长歌。但杜牧自有其清朗爽逸,玲珑剔透的笔端,直窥兴亡盛衰的明睿。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轻倩,也有“包羞忍耻是男儿”的思辨,不乏“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讥讽,“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沉痛。

一般人最为熟知的杜牧诗作《清明》,本书却未收入。编者胡可先引用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序云:“金华所刊杜牧之《续别集》,皆许浑诗也”,而且《全唐诗》和《樊川集》中都未收有《清明》,认为此诗作者并非杜牧,因此未收入本选本内,真不知这杏花间纷纷春雨该落到谁头上。这也算文坛一大公案,我对来龙去脉全无研究,不好论其真伪。且暂录于此,供方家拍砖。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1-29 19:34:10 +0800 CST  
@翼空斋主人 17楼 2014-01-31 16:13:13
好贴,希望楼主坚持写下去:)
-----------------------------
多谢,会把2013年读过的,觉得值得写几句话的书都写上的。

但是,读书少,只能尽力写。感谢能将就看下去。

还会继续写几篇。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04 11:17:06 +0800 CST  
@东方安澜 19楼 2014-02-04 19:24:05
潇湘兄新年好
介个写的太好了
佩服佩服
-----------------------------
安澜兄谬奖了。

祝安澜兄,新年快乐,马上幸福!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06 09:45:02 +0800 CST  

九、《洛尔迦的诗》;洛尔迦著;戴望舒、陈实译;花城出版社。

一直在找戴望舒翻译的洛尔迦诗集,终于看到新版了。

洛尔迦的诗最有特色的在其音乐感,适合吟唱。但只有在西班牙语原文里,音乐感才能感受,一旦经过翻译,几乎无法保存。读戴望舒的译文,能够感受到他竭尽全力要用中文的节奏来重新一点音乐的余韵。是否成功,见仁见智,但戴望舒的功力不得不佩服。

洛尔迦是一个带有孩童般心性的诗人,难怪顾城这种沉醉于童话的诗人会极其欣赏洛尔迦。但政治是残酷的,容不得一丝梦幻,三十七岁的洛尔迦死于西班牙内战,他不像一个战士死于战场,却死于行刑队的枪口之下。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会死,不知道为何而死,他只是一个吟诵着美好,痴迷于旋律与吟唱的游吟诗人。

纽约——这个集中体现上世界二十年代“镀金时代”辉煌场景的城市,在他笔下却只孕育出“纽约的黎明/是四条烂泥柱子/是一阵给污水沾湿的/黑鸽子的风暴……最先出来的人骨子里都明白/那不会有天堂,也没有不动武的恋爱/他们知道他们是到规则和数字的污泥里去/做没有艺术的把戏,出没有结果的汗。”安达卢西亚的夜风和摇曳不定的大海,绿色橄榄树丛中吉普赛人黑色的眼睛,这些才是洛尔迦的故乡,是他歌声中最美好的事物。但西班牙内战的烽火还是毁灭着诗人的故乡,吞噬诗人于战争的漩涡。“我还没到哥尔多巴/啊,死亡已经在等我!”这简直不是诗歌,而是谶语。

洛尔迦本该是童话中的小王子,寻觅自己的歌声:“在一滴水中,/孩子在找寻他的声音。” 但他失落了自己的星星:“我在房间里啜泣/仿佛故事中的王子/为了一颗黄金的小星/在比武场口丢失。(钟表走着同一个节拍, 夜晚缀着同一群星星。)”

“可是呜咽是一个巨大的天使/呜咽是一条巨大的狗/呜咽是一只巨大的提琴/风给眼泪勒住了/我听到的只有呜咽”。只有呜咽,在这个拒绝诗人的世界里,只有巨大的呜咽。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09 14:05:27 +0800 CST  


十、《湘行散记》;沈从文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湘行散记》包括了两部分:《湘行散记》和《湘行书简》。

1934年1月,沈从文从北平回湘西老家探望病重的母亲,彼时,二人新婚不过四个月。追求张兆和多年,历经拒绝的苦恼,沈从文终于如愿以偿,二人正享受柔情蜜意如胶似漆的黄金阶段。民国时的交通非今日可比,由北平到湘西,仅往返就需二十余日。沈从文延沅江上溯,直至凤凰,家中省亲数日后,又原路返回,历时近一个月。初尝爱果的沈从文,难抑对爱妻的思念,几乎每天都写给张兆和数封信,这些书信中的一部分后来结集成书,便有了《湘行书简》。

情书不过是恋人间激情暂时寄生的蟹壳,一旦有机会和恋人面对面释放激情,鬼才愿意写劳什子情书。假如有互联网视频聊天,写信寄信这么效率低下等待绵长的方式,远水解不了近渴,没什么人耐烦用。所以现在的情书多数只限于学生间手工传递,完全不必假借邮政系统,作用只在于投石问路,若有了你的QQ号,写信这么土鳖的做法还是免了吧。书信风流恐怕真要成为供人凭吊的江山胜景,看到的全是旧日尘烟。于是,沈从文这样情文并茂之作更显珍惜了。

民国人山水相隔,比起古人尺素之书也要三年五年才得到一封,当然是要方便的多。新婚燕尔,千里相隔,说一些你侬我侬的情话是人之常情,但像沈从文这样一天写两三封情书,不是当时一般人能做到的。情人间的私语,废话居多,柔腻多糖,沈从文的情书也未见比别人的更高妙,但《湘行书简》的价值在于,絮叨缠绵的情话之间是湘西的青山秀水,湍急的河滩,如翠屏延绵的山峦,坦然面对艰辛生活的船工。山一程,水一程,和城市咖啡厅里,柔绵音乐下的情话相比,别有一番情趣。因为一方纯净天地,连最靡靡的情语也染上山水的翠色,一变而为清新淳朴了。

《湘行散记》则和沈从文的小说风格一脉相承,湘西的人物与风情带给沈从文无数灵感,以湘西为主要背景的《边城》、《长河》、《萧萧》都成为沈从文重要作品。《湘行散记》中出现的吊脚楼、竹筏,都是沈从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一个多情水手与多情妇人》,《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旅行中遇到的、回忆中浮现的人,正是沈从文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原型。1934年2月,沈从文结束了此次湘西之行,两个月后,1934年4月,沈从文完成了一生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小说——《边城》。

1969年,沈从文遭下放,临走前当着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那是张兆和给他写的第一封信,张允和说:沈从文“接着就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哭得像个小孩子一样又伤心又快乐”。一生之中,总该有些酸得让人脸红的情话值得收藏,值得多年之后为之落泪。即便天地面目全非,仍能让文字如舟,带我们徐徐摇入入那片失落的世界。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12 16:25:25 +0800 CST  

十一、《英华沉浮录·卷二》;董桥著;海豚出版社。

十二、《英华沉浮录·卷三》;董桥著;海豚出版社。

十三、《英华沉浮录·卷四》;董桥著;海豚出版社。

十四、《英华沉浮录·卷五》;董桥著;海豚出版社。

写专栏简直是对写作者的疯狂榨取,董桥“英华沉浮录”的专栏每周5篇,除了周六日,每天要弄出一篇千余字的小文。千余字听上去不太多,网络小说作者,一天一万字几乎是起步,但一千余字,要做到董桥自己希望的有情、有识、有故事,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英华沉浮录》最初的主旨是说香港语文现象的专栏,“英华”云云,是在香港中文与英文忽而并行,忽而杂糅的语境间,探讨语文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话题。写的时间长了,话题逐渐扩大,内容纷杂,但仍不离“文化”二字根本。

香港版本的《英华沉浮录》最初分为十辑,除了前三辑以《英华沉浮录》为书名外,其余七辑的书名都颇有情趣,不妨录在这里,分别是:《博览一夜书》、《留住文字的绿意》、《荡漾着优越感的语文》、《新闻是历史的初稿》、《为红袖文化招魂》、《给自己的笔进补》、《人道是伤春悲秋不长进》。我最早读董桥作品,缘自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文字是肉做的》,就是《英华沉浮录》大陆的一个选本。从文章题目里,董桥文字的风格已凸现而出。

《英华沉浮录》讲了文化方面的诸多细碎事,于幽微处发洞见,最能见董氏风格。董桥是讲故事的高手,文字的画师。董桥的文章不枯燥,因其擅长讲故事。他的故事不是蒲留仙的狐鬼神怪,多是与文化相关的事物,得之读书者多,得之生活者少。古物、古玩、古人,在董桥的笔下鲜活灵动,随意阐发,都引入入迷。

董桥的文字典雅,董其昌的楷书一般,严整中不失秀逸。董桥是深深中国文化浸淫的人,又深入英伦多年,染上英伦绅士古拙雍容的气度。两种风格在董氏身上,形成良好的平衡,中西之间,不见抵牾,将英伦随笔的随性,明清散文的闲散调和于一身,加之文字风韵的精雕细琢,成一大家。

要持续两年,每天写的文字都维持高水准,千古一出的圣手也难以达成。《英华沉浮录》几百篇文章,随感而发,要迎合实景,要抒发情怀,或深或浅,难免良莠不齐。董桥写人的东西总显描摹不够深刻,人物形象千篇一律。从明清、民国、英美作者那里看来的多,从当代作品中得之者少。评论起现代人的作品,往往有隔靴搔痒或友情推荐的嫌疑。也有把玩古董,清赏文玩而来的,但是不是内行之谈,作为一个外行,我不好说。但读多了,总有重复繁絮的感觉。董桥文字缺点是“腻”,脂粉太多,文气又偏软糯,合在一起,看得多了会觉得如在檀香氤氲的屋内坐得久了,身体绵软乏力。董先生的书斋精雅,但长期枯坐,闭门读书,到底令人视野狭促。但我这样说,实在属于苛责,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阅历、见解与风格,董桥有自己的弊端,但其风格已卓然自立,其诸多观点自有其视角襟怀,瑕终难掩瑜。

《英华沉浮录》值得一读而再读。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20 11:45:20 +0800 CST  

十五、《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著;中国致公出版社。

张鸣笔下的历史是对真相的阐述。

《重说中国近代史》源自张鸣大学授课时的讲义,相对于去年读的张鸣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更为系统,有比较完整的体系。但此书仍要定位为专业历史研究的入门级读物,绝非眼光深邃,格局缜密的专业历史巨著。

张鸣对中国近代史“重说”,中国近代史是值得一说再说的,并不仅仅是“重说”的事。但张鸣所谓“重说”显然别有所指,他的近代史观是重新解读,针对的恰是若干年来居于主导地位,在教科书中为我们熟知的腔调,这才是本书最大意义所在。张鸣很有些史景迁的格局,把焦点凝住于某些为历史忽略或大而化之的小事上,从中发现被政治概念化的历史研究中,被人无意或刻意忽略的故事。

我国历史教育的一大问题是概念先行,譬如法庭上受审,先认定你有罪,然后找你有罪的证据。你那天经过了那家门口,因为你是有罪的,所以你路过肯定是去踩点;你当天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你有罪,所以接电话的必然是你同伙。我国几十年来的历史观也有同样概念:比如帝国主义是反动的,所以中国人只要有那件事没做成功,贫穷或愚昧,一定是反动的帝国主义作祟的结果。比如反动官僚一定是卖国求荣的,出卖人民的利益,求侵略者的欢心,统治阶级一定是和帝国主义一条心。张鸣用史实告诉我们,事实绝不是如此简单,并非只要发动群众,义和团或三元里的人民群众就能打败武装的入侵者;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甚至慈禧,也没有一个人真的希望出卖自己的国家;甚至中国的死敌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日本政府不但支持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五四”之前还对中国给予了大量援助。尽管目的仍处于维护日本的利益,但至少我们知道,日本对中国并非只有武力侵略一种战略。历史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人的眼光里有不同的面貌,不是可以套上某种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否则我们早就能根据历史预测未来了。

近日常看到各类媒体上大批日本人错误的历史观,除了关心别人历史观的偏斜,国人对自己历史是否也该有一种更为全面的认识呢?张鸣之说的也许有主观之处,论据可能以偏概全,论点的确立未必严谨,比如张鸣认为清末宪政改革,满清权贵的收权是满清颠覆的重要原因。但个人认为,即便没有收权,在缺乏强势的中央集权背景下,各地的分崩离析也势所必然。不是宪政,也不是收权,恰是各地方势力的逐步强大,造成了满清的覆灭,而革命党不过是点燃导火索的人。但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提供了另外一个视点,让我们避免为单一的口径迷惑。独立思考的前提,在于头脑中有相当的积累、有论点的冲突,此时,拥有相应的分析能力,才能从中分析整理。对多数国人而言,只拥有少量精心筛选过的信息,从中不但无从谈独立思考,而且极易为某种洗脑思维控制,成为玩偶。对这类人而言,应该放下心中的成见,读读《重说中国现代史》。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2-27 13:10:35 +0800 CST  
@旧书贩子 2014-03-03 11:25:11
@潇湘夜语 6楼 2014-01-06 12:54:59  图片设置不下载,请点击查看  三、《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下)》;海明威著;蔡慧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最常见的毛病是...
-----------------------
多谢,也许有的确实要看原文才能读出意境。不过您提到的「雨中的小猫」即便没有原文语境,即便看注了水的中文翻译,也能看出这是一部优秀作品。

但我提到的冗长,主要是节奏和结构,您确定翻译之后,结构和故事发展节奏也很受影响吗?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3-04 06:50:25 +0800 CST  

十六、《乡关何处》;野夫著;中信出版社。


《乡关何处》是一壶烈酒,入喉辛辣,肚腹之内一阵热血上涌,要让人击节而起,喟然长叹,否则纾不开心中郁结的块垒。


月涌大江,野夫想着投江而死的母亲不知曝尸于哪片月光之下,此情此景,已非惨烈所能形容,耳边仿佛冤鬼夜哭;野夫外婆坟前的坟灯,随风摇曳,照亮黑暗的前途。一生为“组织”困囚的大伯,失掉了人生中最宝贵的爱情,“一个被组织彻底编织了命运的理想主义者,饮恨长眠”;野夫描述的故事在我们看来是传奇,该列入小说的范畴,但在那个时代,全是寻常人身上的寻常事。几十年翻覆,多少人命运辗转,面目全非,在整个民族巨大的创口上,个人的一点血泪激不起一丝涟漪。


野夫的文字间让人感觉其人如古代游侠,慷慨悲歌,长歌若啸。文字劣质者不过如流水线上的产品,千篇一律,能镂刻山川的文字,不仅有颜色,而且有分量,轻者可飘摇于九霄,御风而行,重者如莽山巨岩,横亘于天地。野夫的文字属于后者,情感浓烈稠密,笔锋厚重苍雄,是当今文坛的异数。但这样的文字,必得配野夫那样的故事,故事中有那样的人物,人物有那样的遇合悲欢,才见其体魄气势。如果配上专栏作家,寻常人生琐事,这样的文字一定过于滥情。但当野夫笔下一个个人物浮现,一个个故事涌来,却很难给人以矫情滥感,故作惊人语的印象。历史的残酷与厚实,使得这样的文字全无违和之感。这样的人生,一定要这一壶烈酒,悲凉的高腔,才能统辖下几十年间,无数人的苍茫。


这仍是一部阉割的版本,虽然比起之前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尘世挽歌》已增添了许多内容,但仍有大量内容遭到删除。在这个标举文化繁荣的大时代,不但野夫的东西不能以全貌示人,不成器如我,写过一篇评论《尘世挽歌》的文章,先是被杂志社从几篇文章内拿掉,后是发到网上遭网站删除,于是,我很自觉的没有在自己的书评集里选入这篇文章。


好在,这荒诞的世间正如野夫所说:“吾道不孤”!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3-08 17:35:58 +0800 CST  
十七、《三十六大》;冯唐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冯唐写专栏,除了风格更加恣肆外,内容上注水颇多,这几乎是专栏作者的通病。何况冯唐这种本身写什么都话密语多,一发不可收拾的人。

冯唐的三十六封信,写给三十六个人,不管写给侄子、大哥,还是师兄弟,不管对象是玄奘、司马迁还是皮包和笔记本电脑,最后根本只写给一个人——他自己。冯唐像一个女人,照着镜子对自己说:“你看这个人有多美!”做了华润集团的高管,一举从麦卡锡这样的大资本家帮凶角色,变成根红苗正的社会主义公有企业掌门人,冯唐似乎并没学会国企领导常有的低调华丽,依然故我地牛逼哄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冯唐这种牛气,可我觉得,“牛”是一个人的自我心理感觉,他人喜欢不喜欢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有人把“牛气”埋在心底,看不起众生碌碌,却又把鄙夷蒙上一层笑脸,做出殷勤低调的样子,这属于乡愿。冯唐凭着自己的文字和经历,牛气一把,他有他的资本。抛开名校毕业,麦卡锡公司的工作经历,国企大老板的诸多身份,只看文字,冯唐也可独树一帜,值得牛。“牛”在明面上,比起表面谦虚,背后尖刻批判别人抬高自己,“牛”也“牛”得坦荡。

六朝那堆名士在一起,一边抓虱子一边扯淡,斗得是机锋与趣味,疏解的是心中的荷尔蒙沉积。冯唐东拉西扯,上下古今的给别人写信,笔下也是情趣与历练,书写的也是荷尔蒙。每个人在文字上的荷尔蒙释放方式不同,比如朱元璋会说“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晏几道就说:“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冯唐这样写给李银河:“我看到清通简要的汉语,我看到你在写作这些小说时候的快感和惆怅,你消磨了你除了文字不能消磨的时光,你写了之前的汉语没有描述的人性,你经历了所有伟大而谦卑的作者所经历的一切光明与黑暗,你还纠结什么?你还期望什么?”冯唐用大段大段花团锦簇的文字,是为了疏解心中的纠结,想做一个写字的人,从这点上看,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冯唐笔下充盈着才情,构筑出中国文字的色彩、密度、旋律,是难得的锦绣文章。但冯唐写的东西看多了会烦,除了内容上注水,没话找话,有话收不住话,还因为一个人表现自己的不凡也要有限度,太多了,你不烦,别人也烦。冯唐有太多的“肿胀”,肿胀要靠趣味、见解、情感,乃至故事、结构一系列东西综合纾解,只靠话多话漂亮,多说大话多讲理想展示才情来抚平,只能是片面的。正如荷尔蒙可以用正常的男女关系来调节,如果只是简单的呻吟呼喊,对降低荷尔蒙指数作用不会太大。

冯唐在文字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流氓”样,总是涉及大奶、下体,穿插一些粗鄙的词汇。这年月,“文艺青年”是骂人话,和二三十年代说人是“小布尔乔亚”一样。所以有的“文艺青年”对外号称自己是“流氓”,避免落入“文艺”陷阱。但是,这中间有一个悖论:一个连上街收保护费,吓唬卖瓜子小贩的活都干不了的人,做城管都够呛,不配加入“流氓”这么有前途的团队。一个不是流氓的人四处叫嚣自己是流氓,本身就是矫情,矫情又恰恰是文艺青年最常见的秉性。由此不难得出一个推论,装“流氓”的很可能具有“文艺青年”的潜质。至于冯唐,我的判断是,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文艺青年”,所以装“流氓”这件事,我觉得他干得不怎么高明。冯唐的文章说重复的话,有虚浮感,和他刻意装“流氓”有关系。文章是有技巧的,有冯唐所谓的“金线”,冯唐达到了他看重的金线,但文章除了技巧,也还要有真性情、真见识。不是说变成“流氓”就有真性情,事实上,真流氓大流氓比很多文人更会装,作为文人,冯唐太小看流氓了。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3-17 15:57:03 +0800 CST  
十八、《看见》;柴静著;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人说柴静这本书体现出“真实的力量”,其实,真实未必强壮有力。比如,报刊常见的新闻报道:山西某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三十二名矿工遇难,某某部门已派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云云,看一眼题目就罢了。新闻没有说谎,新闻也做到了真实(如果没有瞒报死亡人数的话),但新闻没有细节,细节不够丰富,都缺乏力量。再比如,某些将军撰写的回忆录,详细论述某次战役的战略部署,应对策略,进退措施,巨细无遗,但是,里面没有人,没有热血的代价,生命的沉沦,不过是一本战术教科书。真实,没有感情,也没有力量。真实未必比虚假更有力,但真实有自己的不同形态、广度和深度。

“央视”越来越成为一个贬义词,但在今日体制内,作为政府喉舌的中央电视台毕竟能给予一个新闻从业者最大限度的资源。虽然有了这些资源,你未必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做了事未必能通过新闻机构的审核,仿佛要你写首诗,不仅有严格格律的限制,还有题材、命题、结构一系列复杂的规范,李杜再生,应付起来也有难度。但央视有着国内垄断性的资源,对一个观察者而言,在所见所得受到重重屏蔽的环境下,央视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平台,能够打通某些不易穿越的障碍。柴静利用央视的资源,看见了许多我们所无法看见的东西,她有勇气将他们呈现出来,在允许的尺度内,发出自己的声音,不避讳、不粉饰自己所见,给予了《看见》最重要的底色:真实。

《看见》让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真实的柴静,她对事物的观察,对真相的探索,对各色人物的揣摩和理解。但《看见》算不上出色的社会记录文本,哪怕她涉及的绝大多数是公共话题,SARS疫情、虐猫事件、儿童服毒、药家鑫杀人,多数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但文中羼杂了很多细腻又感性的情感因素,有很多柴静和她身边的亲朋、同事的故事。在柴静最值得称道的人物素描中,在对事实有意无意的铺陈转折里,读者很容易在她营造的故事氛围中,为情绪感染。但这些情感因素也许会影响一个新闻从业者对真实的判断,对真实理解的广度,扰乱读者深层的思考。作为对社会的观察,柴静缺乏更为深刻理性的分析,在她看似观察者理性的描述中,处处泛溢感性的波澜。

但是,我仍向身边的朋友极力推荐柴静这本书。不是从一个社会记录书籍角度,而是从一个女子率性的表达,行文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你可以说这种同情因为缺乏理性会变成滥情,但如果缺少了这种同情,冷漠的理性也许会让我们失去更多的美好。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求得平衡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多数人、多数时候都很难做到不偏不倚。没有个人观点的史书很难称其为佳作,只有数据、事实和冷静分析的文字,往往缺乏感染人心的力量。柴静营造的力量来自心灵,我们看见的是心灵的真实,是最具力量的真实。

哪怕有些地方不够深入,有些失之矫饰,但都无法遮蔽力量。从这个瘦弱女子娓娓而谈的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个丰富敏感的灵魂,面对纷纭时代所抱持的思考,坚守的理想。柴静的书写中有着大量的细节,所有细节无不体现观察者的主观视角。在冷静简约的文字里,有细密透彻的心思,将读者引入一个人的心灵,让你看到柴静所见,听到柴静所想,为那些崇高的悲悯、谦卑的理解、勇敢的面对,丰富的坚忍感动。

柴静书中有一句话“以前我会顾及别人怎么看,会不会太文艺腔,但这次我径直写下来”,是的,从文字间看,柴静是标准的文艺范,她真的不必考虑自己是否有文艺腔,不必顾及他人看法。柴静的文字是精巧的,极其文艺,千万别人云亦云,称赞柴静的文字朴实无华。柴静写的东西有精巧地雕琢,我们这些年被“朴素”教育坏了,误以为文字只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忘记了“美”的存在。形容文字精巧不是贬义,倒是把寒窘的文字硬说成朴素是很无耻的行径。柴静看似清简的文字,处处见婉然的心思,柴静对人物对话、形态的描写,绝非写实那么简单。举重若轻的叙述,营造出的或沉痛或执着或荒诞或温馨或悲凉的氛围。而这样的营造竟能给读者造成朴素的感觉,柴静行文之高超正在此处。除了社会记录的作用,从文学的角度看,《看见》是一部语言优美,风格外冷内热的随笔。如果不去苛求一个顶级记者要有的社会记录深度,《看见》完全有资格称为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

最后,吹毛求疵地说一下书的封面。柴静说,她喜欢那个封面。但封面照片中柴静的造型,感觉像毛泽东回韶山,身边簇拥一堆贫下中农,居高临下体察民意。在这种情境下,你确定能看见应该看见的东西吗?


楼主 潇湘夜语  发布于 2014-03-24 10:12:57 +0800 CST  

楼主:潇湘夜语

字数:22397

发表时间:2014-01-01 19: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11 13:07:36 +0800 CST

评论数:1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