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加索》有感

因蒲宁小说《高加索》,书话展开了热议:为什么丈夫要用二支手枪自杀?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丈夫要自杀?

小说很简短,却处理得极有特色。是从“我”这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写,所以整个小说置在最前面的,是我这个第三者,有许多“我”的心理描写。而丈夫只出现过两回,第一回就是送太太到火车站,最后一回就是在旅馆自杀前的一列系活动,都是只是近似写实的活动叙述,没有一字评论,甚至没有一点感情偏向。而妻子是唯一个小说中说话的人,妻子说了好几句话,许多故事的交待,都是从妻子话来得到反应,比如,她说丈夫可能已经猜出她有了婚外恋,还交待出丈夫“个性很强,为人粗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而且,也是借妻子的口转述了丈夫的话:“为了捍保卫我的荣誉,捍卫做丈夫的荣誉,和做军人的荣誉,我会不顾一切!”

妻子的恐惧、丈夫的强硬、事态的严重,就这几句寥寥,一切跃然纸上。故事的来龙去脉虽然没有说清,轮廓却大致清晰,而将要发生的事,似乎也是呼之欲出。伏笔与悬念,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读到这里,读者恐怕很难不读下去,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开头真好,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尖锐点,是高潮的序曲,烟雨欲来风满楼,即将行雷闪电。他们如愿成行,前途未明,虽然美景当前,亦处处隐藏暗淡。对二三个星期后就要回莫斯科,妻子恐惧异样,说与其跟他受罪,还不如死,这看似美妙的幽会之旅,实质处处不安与痛苦。“我”却无能为力。通篇我几乎只作为眼睛存在,象是见证者,不像参与者,整个小说都是丈夫与妻子的冲突。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有太多的空白让人想象,比如结局丈夫为什么要用两支枪自杀。还有就是他们夫妻俩关系为何沦落至此?而“我们”又是怎发生婚外恋的呢?是在婚前就有,还是婚后才有的呢?这一切都是迷,作者不交待,可能是有意为之,为了更突出矛盾,为了更好聚焦于矛盾。其实也是作者无意于作道德上的评判,无意谁对谁错,他只是讲述一个既定事实,一件即将发生的事件,所前后后果,显然可有可无。枝节无多,冲突反而更触目惊心,这可能是作者的匠心。

虽然如此,但读者还是难免会想象,想问一问。感情事,男女情,是世上最复杂的,并不是你好,你优秀,你一片真心待人,痴心爱着,就会得到回报,就会得到幸福。世事没这么简单,所以世间充满悲剧,而且往往这些悲剧,很难以对错而论,只能说这是命运的捉弄。人与人是要在缘分的,显然,小说中的夫妻无论是什么原因,他们是欠缘分的。也许作为军人,个性强,行为直接粗暴,不细心,欠浪漫,不能给妻子所需的温情,是原因之一。若我们认真读这小说,其实不难体会到丈夫对妻子是有爱的,在明明怀疑妻子有了外遇,只因妻子说不让她去看看海,她就会死掉的,于是丈夫妥协了,让妻子出发,而不是强制妻子的自由。而“我”看丈夫送妻子来时,还想象到丈夫要看看妻子的坐位是否舒服,而且还会和妻子吻别,画十字架祝福,可见丈夫虽不温柔,虽不细心,但关心还是有的。唯一让人感觉不好的,是那副“主子的气派“,显然,极可能丈夫是一位较自我中心,带点傲慢,不太在意别人感受,而很在意自我感受的直男。所以,他的关心从不显得温情脉脉,倒象例行公事,不能给予妻子温情与浪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幸的是不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丈夫也是极想当个好丈夫,妻子也同样想当个好妻子,只是和不爱的人在一起,那是种痛苦。

我个人偏向于,丈夫对妻子有爱,可能是性格不合,当丈夫的太过于霸道和粗线条,所以他的爱,妻子无法接受或无从感受。我也相信,可能是因为爱,才导致丈夫最后的自杀,他本来可以通过与情敌的决斗,捍卫荣誉,捍卫爱情。但他没有,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二,一是妻子给了两个假地址,让他明白妻子出轨已民事实,而且对他是无爱意,强扭的果不甜。第二点,可能更主要因“我“是他的熟人,甚至是极好的朋友。由小说可见,我出现在人前时,都是遮遮掩掩的,怕让人认出来似的,显然,“我”或者在莫斯科有朋友,而当夫妻俩出现时,我第一眼认出的是丈夫,而不是妻子,而且马上就缩回去,显然是所让丈夫看见,而且有如亲见丈夫的种种情态和举止,显然是对他十分熟悉。种种迹象可见,“我”认识丈夫,极可能是好友。

作为丈夫,妻子背叛是一种痛,朋友的背叛又另一种痛。双管齐下,丈夫是痛不欲生。要如何破局?和朋友决争,固然可以捍卫荣誉,但是却无法抹过伤痕,甚至是更深的伤痕。胜,也换回不了婚姻,败,就更不必说了。胜了,自己痛苦,妻子痛苦,朋友也痛苦,败了,也一样。不论如何,都是。只有一种方法,能把痛苦减到最轻,就是自己退出,放弃。最后,丈夫选择了自杀,他放弃了权利,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更无法面对自己的荣誉,唯有自杀一途,别无它法。所以,那个早上,他气定神闲洗澡,吃早餐,换干净的衣服,不慌不忙,显然是深思熟虑,而一丝不苟,近乎于庄严。

为什么,要用二支手枪?我猜,他带着两支手枪,是打算找到情敌后,用来彼此决斗用的。他不屑地暗杀,要光明正大的决争。他连对方的枪也准备好,就是担心别人没有枪,无法决斗。用二支枪自杀,是在觉得自己是死于决斗中,或者得说,你只能接受自己死于决定,哪怕这只是自欺欺人。

这是个让人同情,甚至教人佩服,因为他的行径,无愧于他的荣誉。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我牺牲了,哪怕在别人眼里,他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却如此,所以让人佩服。世上没有双全法,奈何。其实,丈夫才是这个小说的主角。
2020-10-19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19 15:42:12 +0800 CST  
改改错别字

读蒲宁的《高加索》

因蒲宁小说《高加索》,书话展开了热议:为什么丈夫要用二支手枪自杀?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丈夫要自杀?

小说很简短,却处理得极有特色。是从“我”这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写,所以整个小说置在最前面的,是我这个第三者,有许多“我”的心理描写。而丈夫只出现过两回,第一回就是送太太到火车站,最后一回就是在旅馆自杀前的一列系活动,都是只是近似写实的活动叙述,没有一字评论,甚至没有一点感情偏向。而妻子是唯一个小说中说话的人,妻子说了好几句话,许多故事的交待,都是从妻子话来得到反应,比如,她说丈夫可能已经猜出她有了婚外恋,还交待出丈夫“个性很强,为人粗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而且,也是借妻子的口转述了丈夫的话:“为了捍保卫我的荣誉,捍卫做丈夫的荣誉,和做军人的荣誉,我会不顾一切!”

妻子的恐惧、丈夫的强硬、事态的严重,就这几句寥寥,一切跃然纸上。故事的来龙去脉虽然没有说清,轮廓却大致清晰,而将要发生的事,似乎也是呼之欲出。伏笔与悬念,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读到这里,读者恐怕很难不读下去,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开头真好,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尖锐点,是高潮的序曲,烟雨欲来风满楼,即将行雷闪电。他们如愿成行,前途未明,虽然美景当前,亦处处隐藏暗淡。对二三个星期后就要回莫斯科,妻子恐惧异样,说与其跟他受罪,还不如死,这看似美妙的幽会之旅,实质处处不安与痛苦。“我”却无能为力。通篇我几乎只作为眼睛存在,象是见证者,不像参与者,整个小说都是丈夫与妻子的冲突。

这个故事,妙就妙在,有太多的空白让人想象,比如结局丈夫为什么要用两支枪自杀。还有就是他们夫妻俩关系为何沦落至此?而“我们”又是怎发生婚外恋的呢?是在婚前就有,还是婚后才有的呢?这一切都是迷,作者不交待,可能是有意为之,为了更突出矛盾,为了更好聚焦于矛盾。其实也是作者无意于作道德上的评判,无意谁对谁错,他只是讲述一个既定事实,一件即将发生的事件,所前后后果,显然可有可无。枝节无多,冲突反而更触目惊心,这可能是作者的匠心。

虽然如此,但读者还是难免会想象,想问一问。感情事,男女情,是世上最复杂的,并不是你好,你优秀,你一片真心待人,痴心爱着,就会得到回报,就会得到幸福。世事没这么简单,所以世间充满悲剧,而且往往这些悲剧,很难以对错而论,只能说这是命运的捉弄。人与人是要在缘分的,显然,小说中的夫妻无论是什么原因,他们是欠缘分的。也许作为军人,个性强,行为直接粗暴,不细心,欠浪漫,不能给妻子所需的温情,是原因之一。若我们认真读这小说,其实不难体会到丈夫对妻子是有爱的,在明明怀疑妻子有了外遇,只因妻子说不让她去看看海,她就会死掉的,于是丈夫妥协了,让妻子出发,而不是强制妻子的自由。而“我”看丈夫送妻子来时,还想象到丈夫要看看妻子的坐位是否舒服,而且还会和妻子吻别,画十字架祝福,可见丈夫虽不温柔,虽不细心,但关心还是有的。唯一让人感觉不好的,是那副“主子的气派“,显然,极可能丈夫是一位较自我中心,带点傲慢,不太在意别人感受,而很在意自我感受的直男。所以,他的关心从不显得温情脉脉,倒象例行公事,不能给予妻子温情与浪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幸的是不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丈夫也是极想当个好丈夫,妻子也同样想当个好妻子,只是和不爱的人在一起,那是种痛苦。

我个人偏向于,丈夫对妻子有爱,可能是性格不合,当丈夫的太过于霸道和粗线条,所以他的爱,妻子无法接受或无从感受。我也相信,可能是因为爱,才导致丈夫最后的自杀,他本来可以通过与情敌的决斗,捍卫荣誉,捍卫爱情。但他没有,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二,一是妻子给了两个假地址,让他明白妻子出轨已民事实,而且对他是无爱意,强扭的果不甜。第二点,可能更主要因“我“是他的熟人,甚至是极好的朋友。由小说可见,我出现在人前时,都是遮遮掩掩的,怕让人认出来似的,显然,“我”或者在莫斯科有朋友,而当夫妻俩出现时,我第一眼认出的是丈夫,而不是妻子,而且马上就缩回去,显然是害怕让丈夫看见,而且有如亲见丈夫别妻的种种情态和举止,显然是对他十分熟悉。种种迹象可见,“我”不但认识丈夫,极可能还是好友。

作为丈夫,妻子背叛是一种痛,朋友的背叛又另一种痛。双管齐下,是痛上加痛。如何破局?和朋友决斗,固然可以捍卫荣誉,但是却无法抹平伤痕,甚至是更加深的伤痕。胜,也换回不了婚姻,败,就更不必说了。胜了,自己痛苦,妻子痛苦,朋友也痛苦,败了,也一样。不论如何,都是。只有一个方法,能把痛苦减到最轻,就是自己退出,放弃。最后,丈夫选择了自杀。他放弃了权利,却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更无法面对自己的荣誉,唯有自杀一途,别无它法。所以,那个早上,他气定神闲洗澡,吃早餐,换干净的衣服,不慌不忙,显然是深思熟虑,而一丝不苟,近乎于庄严。

为什么,要用二支手枪?我猜,他带着两支手枪,是打算找到情敌后,用来彼此决斗的。他不屑暗杀,要光明正大的决斗。连对方的枪也准备好,就是担心别人没有枪,无法决斗。用二支枪自杀,是自觉是死于决斗中,或者说,他只能接受自己死于决斗,哪怕是自欺欺人。

丈夫让人同情,甚至教人佩服,因为他的行径,无愧于他的荣誉。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我牺牲了,哪怕在别人眼里,他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却如此,所以让人佩服。世上没有双全法,奈何。其实,丈夫才是这个小说的主角。
2020-10-19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19 15:49:25 +0800 CST  
再改改错别字

读《高加索》有感

因蒲宁小说《高加索》,书话展开了热议:为什么丈夫要用二支手枪自杀?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丈夫要自杀?

小说很简短,却处理得极有特色。是从“我”这个第三者的视角来写,所以整个小说置在最前面的,是我这个第三者,有许多“我”的心理描写。而丈夫只出现过两回,第一回是送妻子到火车站,最后一回就是在旅馆自杀前的一列系活动,全是近似写实的活动叙述,没有一字评论,甚至没有一点感情偏向。而妻子是唯一个小说中说话的人,故事许多交待,都是从妻子话中反映。比如,她说丈夫可能已经猜出她有了婚外恋,还交待出丈夫“个性很强,为人粗暴,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是借妻子的话,说出了丈夫的态度:“为了捍保卫我的荣誉,捍卫做丈夫的荣誉,和做军人的荣誉,我会不顾一切!”

妻子的恐惧、丈夫的强硬、事态的严重,几句寥寥的话,就一切跃然纸上。故事的来龙去脉虽然没有说清,轮廓却大致清晰,而将要发生的事,似乎也是呼之欲出。伏笔与悬念,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读到这里,读者恐怕很难不读下去,看看最后的结果如何。这个开头真好,一开始就是矛盾的尖锐点,是高潮的序曲,烟雨欲来风满楼,即将行雷闪电。他们如愿成行,这看似美妙的幽会之旅,实质处处不安与痛苦。对二三个星期后就要回莫斯科,妻子恐惧异样,说与其跟他受罪,还不如死。 “我”却无能为力。通篇我几乎只作为眼睛存在,像见证者,不像参与者,整个小说都是丈夫与妻子的矛盾冲突。
故事,就妙在有太多的空白让人想象。比如结局丈夫为什么要用两支枪自杀,还有就是他们夫妻俩关系为何沦落至此?而“我们”又是怎发生婚外恋的呢?是在婚前就有,还是婚后才有的呢?这一切都是谜,作者不交待,可能是有意为之,为了更突出矛盾,聚焦矛盾。其实也是作者无意作道德上的评判,无意谁对谁错,他只是讲述一个既定事实,一件即将发生的事件,前因后果,显然可有可无。枝节无多,冲突更触目惊心,这可能是作者的匠心。

虽然如此,但读者还是难免会想象,想问一问。感情事,男女情,是世上最复杂的,并不是你好,你优秀,你一片真心待人,痴心爱着,就会得到回报,就会得到幸福。世事没这么简单,所以人世满悲剧,且这些悲剧,往往很难以论对错,只能说这是命运的捉弄。人与人是要缘分的,小说中的夫妻无论是什么原因,显然是欠缘分的。也许丈夫作为军人,个性强,行为直接粗暴,不细心,欠浪漫,不能给予妻子所需的温情,是原因之一。

若我们细心阅读,其实不难体会到丈夫对妻子是有爱的,在明明怀疑妻子有了外遇,只因妻子说不让她去看看海,她就会死掉的,于是丈夫妥协了,而不是强制妻子的自由。送别妻子要查看坐位是否舒服,还会吻别,画十字架祝福,可见丈夫虽不温柔,或不细心,但关心还是有的。唯一让人感觉不好的,是那副“主子的气派“,显然是位傲慢,不太在意别人感受的直男。所以,他的关心从不显得温情脉脉,倒象例行公事,高高在上的姿态也让人难以接受。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幸的根源是不相投的人结合一起。丈夫也想当个好丈夫,妻子也同样想当个好妻子,只是和不爱的人一起,是痛苦。

我个人偏向于,丈夫对妻子有爱,只是性格不合。我也相信,可能是因为爱,才导致丈夫最后的自杀,他本来可以和情敌决斗,甚至刺杀,捍卫荣誉,捍卫爱情。但他没有,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二,一是妻子给了两个假地址,让他明白妻子出轨已是事实,且对自己无爱意,强扭的果不甜。第二点,可能更是主要,“我“是他的熟人,甚至是极好的朋友。小说里,我出现在人前,都是遮遮掩掩的,怕让人认出来似的,显然我在莫斯科有朋友。而当夫妻俩出现时,我第一眼认出的是丈夫,而不是妻子,而且马上就缩回去,明显是害怕让丈夫看见,而且有如亲见丈夫别妻的种种情态和举止,显然是对他十分熟悉。种种迹象可见,“我”不但认识丈夫,极可能还是好友。

作为丈夫,妻子背叛是一种痛,朋友的背叛又另一种痛。双管齐下,是痛上加痛。如何破局?胜,挽回不婚姻,败,洗不去耻辱。胜,三人痛苦,败,自己更痛苦。只有一个方法,能把好痛苦减到最轻,就是自己退出,放弃。但放弃权利,他无法接受失败的结局,更无法面对自己的荣誉,前退皆难,唯死可作逃避死就一了百了,他不顾一切,故能杀人也不惜毁灭自己。那个早上,他气定神闲洗澡,吃早餐,换干净的衣服,不慌不忙,显然是深思熟虑之后,而一丝不苟,近乎于庄严,是认为一死可洗却一切耻辱。
我猜他带着两支手枪,是打算和情敌或拼命或决斗的。他不屑暗杀,要光明正大决斗,他连对方的枪支也准备好,就是担心别人没有枪,无法即时决斗。最后用二支枪自杀,是他荣誉感只能接受自己死于决斗,哪怕是自欺欺人。也许,从一开始,他就抱着不是你死我活,所以妻子才这样惶安不安,只是种种原因让他选了我死(自杀)。

丈夫让人同情,甚至教人佩服,他的行为表现,无愧于他的荣誉。在某种意义上,他是自我牺牲了,哪怕在别人眼里,他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却如此,所以让人佩服。世上没有双全法,奈何。其实,丈夫才是这个小说的主角。
2020-10-19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19 17:14:29 +0800 CST  
读《轻盈的气息》

没想到谜竟是蒲宁的标致和特色,他的小说几乎都有谜团。读完《轻盈的气息》,更是好几个存疑。

首先,主人公,那个美丽的中学女生(下称少女),到底是个什样的人,纯真,还是复杂?蒲宁说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呢?对美的哀悼,还是对真的叹息?

少女从小就活泼过人,眼睛“活泼得惊人”,非常淘气,老师的训导置之不理,颇有点“问题少女”的作风。她起初长得很普通,在最后两年,突然一小时一小时变美,成了校花,万众触目。小说中,蒲宁说了几个不可能,不可能像她这样跳舞,不可能像她这样滑冰,不可能像她这样多献殷勤的人。

这几个不可能,除了自身的美,我认为是她活泼淘气得有些“过分”和“放肆”,甚至这是主因。不是说她持美行凶,她性格一直如此。只是变美受人关注,这种不拘小节的放肆,就容易惹来非议,开始有人说她“举止轻佻,没有追求者一天也活不下去”。我认为这是旁人对她的误解,对她性格的误解,她其实无意吸引人,是别人为她的美色所惑。

然而,事情又不那么简单。某天一个五十多岁的邻居来访,少女对他有好感,就接待了他。这人是情场老手,这次来访极可能是精心策划:知她家里没人。嘴里说遗憾见不着她父亲,却非常高兴向她大献殷勤,“半开玩笑说,早倾心于我,早钟情于我”。半开玩笑,这词用得真好,这显然是试探。他们一起喝茶,“她几乎觉得自己有点不舒服,便躺到沙发床上“。几乎一词,和“半开玩笑”一样用得极妙,几乎,似真非真,有意无意,极耐人寻味。但不论怎样说,女性在陌生男子面前躺下,都是极其不雅,更容易惹起误会。果然,老男人抽了一会烟,就坐到她身边发起了攻势,最后顺利把她给诱奸了。

若说她有意,但事后,她却无法接受这种事,觉得自己下贱,也非常憎厌他,觉得自己活不下去。小说里,没有详细描述过程,她似乎没有反抗,一直是半推半就。我猜测,情窦初开的她,真没要想和老男人发生关系,可能只是想享受下别人的殷勤与蜜语吧?否则,事后,怎会如此痛不欲生?可是,给她献殷勤的多得去了,为什么偏偏是老男人?可能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老人又太会诱惑人了。我只好这样想。

小说是从倒叙开始的,一开始,少女已经死了。少女的死,也是一奇。少女是突然给一位粗鲁的小军官枪杀。据军官后来称,她说爱他,要嫁给他,她陪他到某地,可到了火车站,却说讨厌他,从没想过嫁给他,还给他看自己给诱奸的日记。军官看完,就在火车站里,当着众人面开枪把少女射死。可能军官是恼怒自己给人玩耍,更生气少女早委身他人?

我了解到,在天主教里,自杀是不能上天堂的,少女信教,她说自己不下去,但她不能自杀。才看中这个粗鲁的军官,并故意装作玩弄感情来激怒他,好借他的手结束自己的生命。种种迹象,这是最合理的解释。只是这样来,少女也让我看不透,日记里有句“我现在只有一条出路”,如果这出路就是借他人结束自己生命,那么后来和军官的交往,显然就是精心的安排,如此精巧,心思何其细腻,不像一个才十五岁的天真少女。还有,她是夏天给诱奸的,第二年冬季,据学校的人说,却是她最开心的日子,她简直玩疯了。一个说活不下去的人,却能玩疯了,表里何其不一,若说是强颜欢笑,更觉牵强,真若如此,这要多好的演技,多好的心理素质呀。或者,就因为抱着死心,才会拼出惊人的肆意?

小说很“简单”,除了作者的叙述,只有二个场景让人难忘,第一个就是女校长找少女到校长室,就她的品行谈谈。因为少女还是个学生,言行举止得像个学生,要注意形象,不应梳少妇的发式,不应…然而少女却平静地告诉校长:她已是个少妇,让她变成妇人的,就是她爸爸的邻居,校长的弟弟。小说写到这,蒲宁却没交待校长的反应,她们的谈话又是如何收局,马上就跳到军官枪杀少女一事。交待了枪杀事件,又马上无痕跳到另一个情景,就是小说中第二个场景,引出了一个似乎可有可无的人物,少女的班主任,一个老处女。她每个星期天做完弥撒,就会走到少女墓前,一坐就是半天。小说里说她“一直来以某种臆想来代替她的现实生活“,开始臆想的对方是她弟弟,她觉得他会飞黄腾达,没想到弟弟在日俄战争中死去,少女的死激起她的新幻想。少女让她幻想什么呢,还让她觉得某种幸福?这也是一个谜,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角色的引入,肯定不会没有作用,却又费解,几乎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出轻盈气息的来历。有天她无意中听到少女和同学说话,她从父亲一本书中知道怎样的女人才是美的,除了美的外貌,而最主要的是却是要有轻盈的气息,少女认为自己恰好就有轻盈的气息。

这轻盈的气息到底是什么?气质么?似乎是,又似乎不是,因为作者最后说“如今这轻盈的气息重又在世界上,在白云朵朵的天空中,要料峭的春风中飘荡。”

我突然想,少女的死激起老处女的幻想,是不是虽然少女的轻盈气息一度给玷污,却与死来洗刷,所以轻盈的气息,没有消失?死,是救赎么?却难免是悲。

蒲宁真是一个出谜高手呀,还真迷人。
2020-10-22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25 19:59:22 +0800 CST  
读《在巴黎》

食色性也,人性之根本,故爱与性,是无法抑制的渴望。

《在巴黎》是蒲宁一篇短篇,就是关于爱与性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也许世上曾有千千万万,但这个,绝对感人,因为男女主人公,虽带点“艳遇”的性质,却有许多感情的成份。他们的相自,所以有感情,就是有特定的历史与场景,或者,在正常意义上,也许,就不那么容易发生,是只存性而失去爱。

名字叫巴黎,故事当然发生在巴黎,不过,作者的用意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只为标明地点,点名地点,其实是着重表示,这是漂泊者的爱,这是两个漂泊者发生在巴黎的爱情。虽然在小说里,译者称他们为艳遇,但我细读之下,却宁愿称之为爱情,哪怕他们的爱,和一般意义上的爱,更多一点彼此的需求在内。

无家可归,或无国可归的人,他们的感情,肯定异于常人,他们的命运也肯定比常人更加波折。男女主人公,都是俄国人,他们离开祖国,都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变动有关。很显然,他们都是旧时代的人,也就是在是属于忠于君主制的保守势力,他们的离国,是形势被逼,是失败的退却,他们像连根拔起的人,他们在巴黎,是流亡者,也是漂泊者,感情的孤独感百倍于常人。

小说一开始,就说男主人公虽然看似年轻,其实年事已高,他唯一活在世上的“动力”,就是渴望艳遇。在旧时代,他曾是一名将军,肯定是贵族,有身份,有地位,当然也应有钱,虽然流亡巴黎,还是有自己的寓所,有几家出版社约他写些关于战争的回忆录,生活是有保障的。肯定,也不会缺少解决生理需要的能力,他自己也承认,他偶尔也和别人“幽会”,但这种幽会,无非是开个房间而已。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既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他如些渴望艳遇为哪般?刺激?他已经不是小伙子了,哪怕喜欢刺激,但刺激不足以让他如此渴求,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渴望温情,渴望爱,渴望关心。哪怕他真的渴望刺激,渴望艳遇,也是那种有感情,有爱的艳遇,也是那种灵肉结合的刺激。

古话说得好,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虽然世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似乎找个爱人一点也不难,真的不难吗?百年求得同船渡,千年求得同眠,容易吗?其实世上最难找的,就是真爱,就是真情。人与人是要讲缘分的。他就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流亡国外,他想跳出是非圈,过平淡的日子,于是在普罗旺斯租了一个种植园,以为这样就有幸福。却是事与愿为,他不善饲养,他的鸡全死了,他才结婚一年的妻子,也背叛了他,和一个有钱的小白面跑了。这事带来的伤痕,至今仍没愈合,“他那双眼睛总含有一种冷冷的忧郁的神色,而他的言行举止则表明他是个饱经风霜的人”,再加上流落异国他乡,怎么看,男主人公都是个“可怜人”。他渴望“艳遇”,却总是落空,性需求不难满足,精神需求难满足,就难在,两个人要有大致的生活经历,有大致相同的感情需求,还要彼此真心实意。

有天,他无意中走进一家俄国餐店吃饭,一个三十多岁的漂亮女伺,让他沉寂的心激动无比。他觉得她很漂亮,漂亮得让他一开始有些手足无措。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他们四次见面的情景,从陌生,到开始熟悉,彼此试探,到彼此交心。开始女主人公很冷淡,虽然彬彬有理,男人要她给个意见,她只是机械重复店里的出品,几乎没有感情。第二回男人再去,她就对报以微笑,主动介绍今天的淹黄瓜汤非常美味,大厨是有名的厨子,和第一次的冷淡机械,完全不同,他们还相通姓名,初步建立成友谊。第三天,男人约请女人看电影,女人爽快答应,日期是后天,因为那天是女人的休息日。女人不无惆怅说,那么,你明天不来了吧?男人明天确实有事不能来,男人很奇怪她为什么要问他来不来,她说:“不知道,说来奇怪,我不知怎的,已经习惯于和你在一起。”
其实,那时候,他们不过见过三次,严格说还算是食客和伺者的关系,她却说习惯了和他一起。为他明天不能来,而惆怅。“他走回家去时,一路上既为她的话感动,又觉得凄然,是的,这也许就是他望眼欲穿的艳遇吧,然而却来得太迟了。”

他们的发展看似很快,人在异国,举目无亲,寂寞难耐,更想得到感情的慰藉是原因之一,这点,在男主人公是,女主人公更是,她丈夫在国外,她一个人在巴黎,在这家餐馆工作前,是在一家商店打工,却不幸给解雇,虽然人长得漂亮,可生活的艰辛远甚于安逸的男主人公,再加上性别的天然区别,一个女人在社会上,所受的压力,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肯定要远甚于男性。她的惶恐,她的孤寂,她的不安,都更需要感情的慰藉。他们都是感情的逼切需求者,同时天涯沦落人。再有一点,也许是决定性的一点,就是他们的经历和社会地位彼此有认同感,容易有精神上的共鸣。他们都是俄国人,都是流亡者,都是上流社会的人。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借着男主人公的眼,看出女人的连衣裙虽然已经陈旧,但显然出自上等的服装店。她的鞋子也十分的考究,以至男人误以为她有情人,还暗自沮丧。虽然是女伺,可十指纤纤,显然是没干过粗活的人,指甲也经修剪师修剪过。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这个落难的女人,出身高贵。女人也一眼也认出男人曾是一位将军,可见他们是同一类人,彼此能感知彼此曾经相同的身份地位。政治上更同一阵营,她丈夫曾是白军,而他曾是白军将军,都可能是这样才流落异国。如此多的雷同,又有相同的感情需求,更在异国他乡,怎不彼此如磁铁呢?

所以,电影没看完,男人请女人吃饭,又请她到家坐坐,女人答应了。女人也没矫情,对男人说,我们都不是孩子,我答应到你家里来…再说,我们为什么要不在一起呢?终于,男人得到了他梦以求的艳遇----其实是真感情。“(她)走到他跟前,像妻子一般地拥抱住他。而他也像拥抱妻子一样…”成人世界,不可能没有性,但是他们的性显然真有感情成份在内。“像妻子一样”,显得自然,而没有偷情的不雅。看电影的时候,女人向男人诉说了自己艰难的外境和孤独,也坦然自己也有过一段痛苦的感情,而男人也向女人说起自己失败婚姻,这事他从不向人说起。这都说明,他们彼此是在内心中接受对方,是向对方敞开了心扉,可能,他们的爱,也许不如初恋那般纯洁,不如婚姻那么完满,多少有种环境困素起作用,但他们是真诚的。我看到,他们亲热的描写,就觉得美,是性之余有了情的流动。后来,男人说服了女人,以她的名气开了个保险箱,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放在里面。说服一词,显然女人先是不同意,反面证明女人跟着男人,不是为了钱,或者仅仅为了生活。而男人自知已不年轻,虽然觉得自己像二十岁的小伙仔,这样做,更无疑是为了她日后着想,这更是感情。

唉,天不假年,男人如愿如偿,却很快就突然去世,非常突然。结尾别有深意,女人见着男人早年的一件夏季军大衣,颓然坐到地板上,呼天抢地地恸哭起来。是睹物思人?我觉得没这么简单,应是睹物思国,国没了,爱人也没了,她还有什么?他们之间的爱,其实还有一种故国之情在。这是一份很深的思国之情,只是掩盖原情爱上,结尾才灵乍现。

也许,这爱的挽歌,其实是对故国的挽歌。
2020-10-25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25 20:06:22 +0800 CST  
改改错别字

读《在巴黎》

食色性也,人性之根本,故爱与性,是无法抑制的渴望。

《在巴黎》是蒲宁一短篇,就是关于爱与性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世上曾有千千万万,但这个,绝对感人,虽带点“艳遇”性质,却有真情成份。他们的艳遇,所以有感情,是有特定的历史与场景,或者,在正常意义上,也许,就不那么容易发生,或只存性而失去爱。

名字叫巴黎,故事当然发生在巴黎,不过,作者的用意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只为标明地点,点名地点,其实是着重表示,这是漂泊者的爱,这是两个漂泊者发生在巴黎的爱情。虽然在小说里,译者称他们为艳遇,但我细读之下,却宁愿称之为爱情,哪怕他们的爱,和一般意义上的爱,更多一点彼此的需求在内。

无家可归,或无国可归的人,他们的感情,肯定异于常人,他们的命运也肯定比常人更加波折。男女主人公,都是俄国人,他们离开祖国,都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变动有关。很显然,他们都是旧时代的人,也就是忠君的保守势力,他们去国,是形势所逼,是失败的退却,他们像连根拔起的人,在巴黎,他们是流亡者,也是漂泊者,情感的孤独百倍于常人。

小说一开始,就说男主人公虽然看似年轻,其实年事已高,他唯一活在世上的“动力”,就是渴望“艳遇”。在旧时代,他曾是一名将军,肯定是贵族,有身份,有地位,当然也应有钱,虽然流亡巴黎,还是有自己的寓所,有几家出版社约他写些关于战争的回忆录,生活是有保障的。肯定,也不会缺少解决生理需要的能力,他自己也承认,他偶尔也和别人“幽会”,但这种幽会,无非是开个房间而已。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既然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他如些渴望艳遇为哪般?刺激?他已经不是小伙子了,哪怕喜欢刺激,但刺激不足以让他如此渴求,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渴望温情,渴望爱,渴望关心。哪怕他真的渴望刺激,渴望艳遇,也是那种有感情,有爱的艳遇,也是那种灵肉结合的刺激。

古话说得好,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人。虽然世上不是男人就是女人,似乎找个爱人一点也不难,真的不难吗?百年求得同船渡,千年求得共枕眠,容易吗?其实世上最难找的,就是真爱,就是真情。人与人是要讲缘分的。他就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流亡国外,他想跳出是非圈,过平淡的日子,于是在普罗旺斯租了一个种植园,以为这样就有幸福。却是事与愿违,他不善饲养,鸡全死了,才结婚一年的妻子,也背叛了他,和一个有钱的小白脸跑了。这事带来的伤痕,至今仍没愈合,“他那双眼睛总含有一种冷冷的忧郁的神色,而他的言行举止则表明他是个饱经风霜的人”,再加上流落异国他乡,怎么看,这男人都是个可怜人。他渴望“艳遇”,却总是落空,性需求不难满足,精神需求却难满足,难就难在,两个人要志趣相投,有相同的感情需求,还要彼此真心相待。

有天,他无意中走进一家俄国餐店吃饭,一个三十多岁的漂亮女伺,让他沉寂的心激动无比。他觉得她很漂亮,漂亮得让他一开始有些手足无措。小说的主要内容就是他们四次见面的情景,从陌生,到开始熟悉,从彼此试探,到彼此交心。开始女人很冷淡,虽然彬彬有礼,男人要她给个意见,她只是机械重复店里的出品,几乎没有感情。第二回男人再去,她就报以微笑,主动介绍今天的淹黄瓜汤非常美味,大厨是有名的厨子,和第一次的冷淡机械,完全不同。他们还互通姓名,初步建立起友谊。第三天,男人约请女人看电影,女人爽快答应,日期是在后天,因为那天是女人的休息日。女人不无惆怅说,那么,你明天不来了吧?男人明天确实有事不能来,但很奇怪她为什么要问他来不来,她说:“不知道,说来奇怪,我不知怎的,已经习惯于和你在一起。”

其实,那时候,他们不过见过三次,严格说还只算是食客和伺者的关系,她却说习惯了和他一起,为他明天不能来而惆怅。“他走回家去时,一路上既为她的话感动,又觉得凄然,是的,这也许就是他望眼欲穿的艳遇吧,然而却来得太迟了。”---女人的惆怅,其实也反证了女人是多么的孤寂。

他们的发展看似很快,人在异国,举目无亲,孤寂异常,更想得到感情的慰藉是原因之一。这点,男人是,女人更是,她丈夫在国外,她一个人在巴黎,在这家餐馆工作前,是在一家商店打工,却不幸给解雇,虽然人长得漂亮,可生活的艰辛远甚于安逸的男人,再加上性别的天然区别,一个女人在社会上,所受的压力,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肯定要远甚于男性。她的惶恐,她的孤寂,她的不安,都更需要感情的慰藉。他们都是感情的逼切需求者,一见就有同时天涯沦落人的同病之感。再有一点,也许是决定性的一点,就是他们的经历和社会地位大致相同,彼此有认同感,容易有精神上的共鸣。他们都是俄国人,都是流亡者,都是上流社会的人。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借着男人的眼,看出女人的连衣裙虽然已经陈旧,但显然出自上等的服装店。她的鞋子也十分的考究,以至男人误以为她有情人,还暗自沮丧。虽是女伺,可十指纤纤,显然是没干过粗活的人,指甲也经修剪师修剪过。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这个落难的女人,出身高贵。女人也一眼也认出男人曾是一位将军。政治上更同属一阵营,她丈夫曾是白军,而他曾是白军将军,这也是他们流落异国的根源。如此多的雷同,又有相同的感情需求,更在异国他乡,怎不彼此如磁铁呢?

电影没看完,男人请女人吃饭,又请她到家坐坐,女人答应了。女人也没矫情,直接对男人说,我们都不是孩子,我答应到你家里来…再说,我们为什么要不在一起呢?终于,男人得到了他梦以求的艳遇----其实是真感情。“(她)走到他跟前,像妻子一般地拥抱住他。而他也像拥抱妻子一样…”成人世界,不可能没有性,但是他们的性显然真有感情成份在内。“像妻子一样”,显得那么自然,投入,而没有丝毫偷情的不雅。看电影的时候,女人向男人诉说了自己的外境和孤独,也坦然自己也有过一段痛苦的感情。男人也向女人说起自己失败婚姻,这事他从不向人说起。这都说明,他们彼此是在内心中接受对方,是向对方敞开了心扉。可能,他们的爱,不如初恋那般纯洁,不如婚姻那么完满,多少有种环境困素起作用,但他们却是真诚的。我看到,他们亲热,觉得美,是有感情相融。后来,男人说服了女人,以她的名字开了个保险箱,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放在里面。用说服一词,显然女人先是不同意,反面证明女人跟着男人,不是为了钱,或者仅仅为了生活。而男人自知已不年轻,虽然自觉像二十岁的小伙仔,这样做,无疑是为了她日后着想,这更是感情。

唉,天不假年,男人如愿如偿,却很快去世,非常突然。结尾别有深意,女人见着男人早年的一件夏季军大衣,颓然坐到地板上,呼天抢地恸哭起来。是睹物思人?我觉得没这么简单,应是睹物思国,国没了,爱人也没了,她还有什么?他们之间的爱,其实还有一种故国之情在。这是一份很深的思国之情,只是掩盖在情爱上,结尾才灵光乍现。
也许,这爱的挽歌,其实是对故国的挽歌。
2020-10-25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25 21:40:11 +0800 CST  
读《林荫幽径》


旧情人意外相逢,场面最富戏剧性,若有一方负心更是如此。这样的情节,古今中外的小说里,估计多不胜数,我较有印象是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男人抛弃了女人,意外在公车碰上,两人生生硬硬聊了几句,最后忍不住流泪的竟是男人而不是女人。不论这泪为何而流,却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流泪让我至今难忘。无情男子痴心女,所以总认为该流泪的是女性?

蒲宁这篇《林荫幽径》就是旧情人意外相逢。当年,他三十岁,她十八岁,他是贵族地主,她是他家的奴隶。他很英俊,她也很美,她自然吸引他,他给她念有关“林荫幽径”的诗,她涉世未深,更是无可救药爱上了他。可最终他抛弃了她,他一离开,他父亲就给了她一张“自由证”把她赶了出去,从此,两人断了消息。

在上等人看来,和下人发生点风流韵事,多般是种调剂,或纯生理的追求,无须大惊小怪。一旦得到,也就毫不珍惜。显然,他就是如此,他的口头禅这不过是一桩庸俗的,司空见惯的事,一切都会过去的。上流人可以风流,甚至下流,却是最讲究体面,他父亲所以把女人赶出去,就是不想她作为污点留在家里罢了。没有了她,他们就是光鲜亮丽,文质彬彬的贵族老爷。

小说很简单,唯一情节,就是在她开的小酒馆里意外相逢的短暂情景。两人的关系及前因后果,通过两人不多对话,透露出来的。开始,男人认不出女人,直到女人叫出他的名字,才认出女人来。他记不住他们多少年没见面了,当然记不住了,这样的事,他怎会记住?女人倒是记得清清楚楚。意外的相逢,显然令男人有些“手足无措“,但这“手足无措”却与久别重逢的激动无关,是无法面对曾经的绝情无义,骤然相逢,手足无措,感觉难为情,毕竟他虽无情,还不是哪种全无心肝之人。于是,他企图以事已过去,也就忘记了的“豁达”暗暗给自己辩护,掩饰过错,进而影响女人。可女人却明明白白说:一切都会过去,但一切都不会忘记。于是,他马上背过身,对女人说:“你出去吧。请你出去吧。”,却犹不死心,装样子说:“但愿上帝宽恕我,而你大概已宽恕我了”

小说里,没有具体说男人为什么要抛弃女人,更没有说他的这种抛弃行为,是如何无情无义,只是通过女人的口说“你当时把我扔掉,也够心狠手辣的---别的都不说,光因为这一噗,我就曾经不知多少次想自杀。”却可见想见,男人是肯定做得极不地道,极无情无义,难怪当他听到女人说不会忘记,就马上变得冷淡,不想和女人再说话,除了多少有些无颜面对,更多是拒不认错的心思。最后,假装说到上帝,其实就是想女人宽恕他,女人仍然直言:没有,没有宽恕你,我永远不会宽恕你!男人再也坐不住了,他必须马上逃离这里,茶也不喝,也不稍息一会了“请你关照把马车准备好。”

这是位极有性格的女人。她不忘记,不宽恕,但也不抱着幻想。她终身未嫁,只因她爱得深,爱得真,爱过后无法再爱上别人,所以宁愿终生不嫁。爱憎极其分明。骤然再见到男人,影响她终生,唯一爱过的男人,她表现得波澜不惊,说及旧事,虽不忘记,不宽恕,却相当克制,没有问原因,没有多指责,也没有哭哭啼啼,更没有拉拉扯扯,始终不亢不卑,虽对往事绝不忘,绝不宽恕,却也很理智清楚一切都过去了,无法把死去的人找回家里去,其实,在她心中,这男人已经死了,哪怕她曾爱他,甚至仍爱他。这极其理性,自尊自爱,虽然她爱错,但错不在她,也没有一错再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她还是一个的年轻的姑娘,伤了受害且不说,却是如何面对这个社会?可是,她却成了一家酒馆的老板,而且还放债,显然生活过得不错,至少不会缺钱。小说没有交待这些,艰辛是肯定的,女人的坚毅也是跃然纸上,本事,独立,更自强。

我总觉得,如果只把这个故事,看成一对旧情人无意相逢,说及恩怨,似乎过于简单了。男人无疑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代表,而女人却是新兴资产阶级的象征。除了地位,光就经济,其实女人已不亚于男人。以男人为代表的封建制度,不光落后,其实已是腐朽不堪,且看看男人的处境吧,他其实从没幸福过,他说他深爱妻子,可是妻子却抛弃了他。他把希望放在儿子身上,儿子却成了败家子,流氓恶少,没有心肝,没有廉耻,没有良心。显然是一代不如一代,封建制度已是日薄西山。难以挽回。虽然男人也不见得好到哪,年近六十,还是相貌堂堂,仍是虚有其表,他儿子却连虚有其表也没了。

反观资产阶级,虽然没有身份地位,却已经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在女人身上,可以看到日后资本社会的种种面影,理性、冷静、紧毅、商业、甚至无情。资本或说资本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小说里,是通过车夫的话说出来的,他说女人放债,心倒不狠,就是太认真,若到期不还,就别怪她,只好怨自己。显然,女人为了自己的私益,手段也不可小觑,无情而讲规则,这点倒是很符合资本主义的精神。不少人得向她借债生活,就暗示资本对社会的影响已成气候,即将替代封建农奴制。

男人后悔过吗?小说里最后一段,说男人突然想,要是当初他没有抛弃他,要是她不是酒店的女老板,而是他庄园里的女主人,是孩子们的母亲,会怎样?“想到这里,他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不是否定这段情,而是否定资本主义,封建最讲究身份地位,他当初抛弃女人,就是身份地位决定的。如今摇头,却是封建和资本两种观念天然无法并存决定的。前者,还只是面子问题,后者就是阶级存亡问题了。就好像,女人也不会重投男人怀抱一样,因为在她心中,男人已死,她早已自立。她最后,在酒店窗口,目送男人离开,可以视为是资本主义给封建主义送葬。

小说的题目也很有趣,叫“林荫幽径”,小说里却没有“林荫幽径”,到处在秋雨淋漓下泥泞不堪,也许,这是当时封建社会的象征,已经难以通行。而不曾出现的林荫幽径,是象征通往资本主义的道路吧?至少,泥泞路是现实,而幽径是并不存在的希望,或只是一种理想。
2020-10-27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27 17:25:29 +0800 CST  
读《三个卢布》

蒲宁的《三个卢布》让我久久无语,有什么堵塞在胸中,有些悲凉。

这真是个让人难受的故事。一个刚中学毕业的女生,母亲早逝,而父亲刚亡,只好投靠一位远亲,想谋份工作,能养活自己。一个弱女子,除了可以让人觉得同情,也可以让人觉得可以欺负,哪种结果,其实是因人而异。女生遇上的就是后者,那个远亲对她动了歪心,她不顺从,还打了那人。自然没法再在别人家里住下去了,只好在公园的长椅上过夜。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既无工作,亦无余钱,何以存活?这是摆在女生面前的大难题。

那个傍晚的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仿佛就是女生面对的现实,更是内心的焦虑。无路可走,唯有女性身体是天然的本钱,或者是最后的手段。做站街女,似乎又心有不甘,可不这样,又能如何?生活活活把一个弱女子逼到了绝路。

小说开始,是“我”从火车站坐马车到了县城最豪华的旅馆,虽是夜上八点,仍然很热---暴雨未下,溽热未去。服务员拿来茶炊,除了一碟面包,还多了一个茶杯。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多了一个茶杯。服务员一脸“你懂的”表情,说是有位小姐想要见我。我并不想招妓,却觉深夜无聊,也不妨让她进来闲谈一会,随便给几个钱打发就是。有人敲门,却没等我回答,一位穿着校服的高大女生,旁若无人走了进来。她的态度大出我意料之外,一下子让我有些手足无措,处处陷于被动,却又莫明其妙地事事顺从。果然没意招妓,最后却真当了嫖客---毕竟男人很难抗拒女人的主动。

小说叫三个卢布,因为女生的条件是不能少于三个卢布。我不清楚三个卢本值多少钱,小说中的我,在事后也非常奇怪,她为什么只要三个卢布?可见,三个卢布,是贱价。她为了让服务生给她带话,许诺做成这次生意,给他一个卢布的。女生看出我似乎没意留下她,害怕得连队三个卢本都挣不到,她的旁若无人,可能是再无他法的义无反顾。事后,她说在最后一分钟,她脑里只有一个念头,三个卢布,三个卢布。只敢要价三个卢布,可见已是穷途末路,只要三个卢布,可见姑娘一直的生活是何等贫困,也许,三个卢布,在她看来,就是“巨款”。

小说一开始其实就设了一个陷阱,让我们以为她是出卖肉体的妓女,其实,她还是个黄花大姑娘,三卢布,是她童贞的价值。这样的结果,不光是读者意想不到,连我也意想不到。想不到,会有人童贞只售三卢布。我这才知道,女生悲惨命运。小说没介绍我是个怎样的人,但显然不是穷人,否则住不起最豪华的旅馆,而我从不拈花惹草,又无意招妓,处处顺从女生,不光善良也有相当的同情心,大写的一个好人。生活有意外,原来也有奇迹,可能是由怜生爱。而她呢,也因此对我产生了莫名的依恋,、莫名的期待。

女生的不幸,让人同情,突然否极泰来,怎不教人为她高兴?本来只是一桩卖买,有幸得遇良人,成就一份姻缘,是多幸运的事呀。我们以为是喜剧收场,谁料最后又来一个大反转,竟然还是一个悲剧。我们本来打算秋天到莫斯科去,可是别说秋天,就算冬天,也不得不留在雅尔达,因为她发烧了而且咳嗽,到了来春,我把她埋在了雅尔达的公墓。眼看幸福就要来临,却不幸成了悲剧,整个故事大起大落,悲喜相续,其激烈程度,扣人心弦处,不下于小说开场,那夜的狂风暴雨。

这个故事,令我喜而复悲,郁闷难宣,也许,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现实,无情多于有情。虽然,女生幸运遇到怜惜自己的人,在人生最后时刻,得享片刻温暖,多少还有点暖色。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个结局,悲伤得让人难以接受,尽管我也知道,让女生在冷漠中死去,更是可悲。我接受不了的,可能是作者给我们希望,最后又让我们绝望。蒲宁的小说中,爱与死亡,住纠缠在一起,也许在蒲宁认为,永远的爱,只能通过死亡来完成或定格?

这是个极感人的故事,也是个极悲伤的故事,同样也是个极简单的故事。人物介绍,故事丰满,可能还不如对暴风雨的描述来得详细,可就是这样短短的篇幅,其份量却是极之沉甸甸,我想到一个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2020-10-28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0-28 23:52:40 +0800 CST  
读《乌鸦》

以前曾有朋友问我相信爱情不,我说相信,我相信世间有真爱,只是不太相信又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时候还年轻,那时候生活也简单。时移势易,才知道爱情虽美,但面包不能没有,才知道最难言的往往是爱情。

《乌鸦》是蒲宁的短篇小说,名字充满暗示和象征意味,小说里说父亲象一只乌鸦。说起乌鸦第一想起的是什么,当然是黑色,说是父亲的样子像一只乌鸦,也许是说父亲的心象乌鸦一样黑。这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也可能是个与爱无关的故事;肯定是父夺子爱的故事,更可能是背叛爱情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父亲是位高官,妻多年,虽然房子又大又好,但家里却冷清得要命,没有一点温暖。这年,我毕业回家,发现一切都变了,曾无比冷清的家,有了无穷生气,因为家里来了一位妙龄少女,象一缕阳光,驱散了阴暗。她是父亲请来照料妹妹的保姆,以前照料妹妹的人太老了,无法胜任。寡言阴沉的父亲,也变得和蔼可亲,不时和她闲聊。父亲明显是喜欢上少女,可少女却明显喜欢我,我呢也喜欢少女。少女来自穷人家庭,父亲只是个小职员,却有好几个孩子,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一高中毕业,就得到这样一份工作。对我一见钟情,我们自然而然相爱了,少女可能也觉得我父亲喜欢她,或是炽热的爱让她无法再抑制:“我的上帝呀,这一切什么时候才能了!你去告诉他,你爱我,世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我们俩拆散了!”

如果,按一般的通常的情形,两情双悦,这很可能是一桩美满姻缘。可是,这里却偏偏是特殊情况,父亲视儿子如仇敌。一开始,父亲和少女闲谈,话里话外无不是赤裸裸的暗示,那些话真不是一位父亲该说的,其用心之险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先是赞美少女漂亮,穿什么衣服,配什么珠宝好看,可少女家穷,估计没法办到,不过却不妨有些幻想,虽是幻想万一能实现呢?又看似无心说自己在乡下有个小庄园,有一千亩的黑土,不是很有钱但绝对不是无钱。先指着儿子说不一定会把遗产留给儿子,因为儿子不爱老子,而儿子十成会是个纨绔子弟。

父亲的话,说得实在“精彩”,一波三折,把所有的利害关系如盘托出,“半真半假”,其实全是赤裸裸的自私与压逼,全无半点温情。少女也不知听没听懂,依然“深深”爱上我。父亲发现道明利害关系无法达到目的,发现事态严重到不能再任其发展,于是当晚把我叫到书房里,那段话,也是非常精彩:“你明天立即给我动身到我的萨马拉乡下去度夏。秋天你到莫斯科或者彼得堡去给自己谋个差事。如果你胆敢违我,那你就永远休想继承我的财产。不仅如此,我明天就会去请省长立即派人把你押解到乡下去。现在你去吧,从此再也不许在我跟前露面。路费和零用钱,明天早上我会派人拿给你。交秋前,你给我乡里的账房写个条子,领一笔钱,作为你到就城之后最初一个阶级的生活费。你休想动身之前再看到她了。一切到此为止,我的亲爱的。走吧。”

接着,故事只是很简单的交待结局,却充满疑问。父亲要求我明天一早离开,但我当晚就离开了,为什么走得这么急?而且,我到的并不是父家的农庄,而是同学的庄园,到了秋天,靠同学父亲的情面,我进了彼得堡的外交部,马上就给父亲去信,声明永远不会继承父亲的遗产,也拒绝接受父亲的一切帮助。

显然,我没听父亲的安排,和父亲决裂,既然事到如此,为什么不和少女一起离家出走呢?按常理,我肯定会作此努力,看我事后的处事,不会没有这样的勇气。到底是父亲从中作梗,我无法和少女见面,最后被逼马上离开,还是少女拒绝和我一起离家,才愤然离家呢?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如果是前者,我也应声明我对爱不放弃的立场呀。所以,我怀疑可能是后者,少女无论是来自父亲方面的压力,还是出自对以后现实生活种种考虑,不敢或是害怕和我一起走。爱在现实中,粉身碎骨,经不起考验。小说最后,说我在戏院中无意中看到父亲带着新婚的年轻妻子看戏,少女一身珠光宝气,兴致勃勃甚至有点得意洋洋四处盼顾,身体也丰腴了,一副养优处尊的模样,哪有半点被逼的痛苦,也不像刚遇上那个慌张的样子,不过是几个月时间。

没有爱,人还是要活下去。少女如是,我何况不是如是。我没有一开始就给父亲写信声明不继承遗产,拒绝帮助,是在朋友的父亲帮助下得了职位才写的,为什么?若没有谋得职位,我会写这信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生活原也不易。爱,其实是一种责任与能力。
2020-11-26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11-26 18:36:35 +0800 CST  

楼主:独庸生

字数:19539

发表时间:2020-10-19 23:42: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1-28 16:58:47 +0800 CST

评论数:4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