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杂记

据说什么都会上瘾,买书也不例外。我算不上有买书瘾,只是有时难免冲动,冲动是魔鬼,但这些冲动也常觉可喜。可喜之处在于,你因此知道自己还有激情,顶多就破费一二,书房更加杂乱。



这回买了三本,多多小小都有些意料不到的问题,或可一说。前段时间买回高尔基的《童年》三步曲,心里突然又泛上苏联情结,竟想买本托翁的《战争与和平》镇宅。这书很出名,在正常意义外,还出名的“难读”---太长了。属于那种如雷贯耳,却令人望而却步的巨著。坦白说,我是真本着存放念头买的,对巨著的巨,有相当的心理准备,收到包裹还是吓了一跳:就一套书上下两册,用得着这么大的纸箱?目测一下,只比网上十斤水果箱稍稍小一些。拆开一看,我的天呀,厚厚二大本,简直厚如砖头,不,是墓碑。



我直得吓着了,印象里真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厚的书。如果说,之前还有一点试着看看的心理,这下真吓得不翼而飞了。巨著也犯不着如此之巨吧?哪象拿着一本书,简直是托着扇门板,这是看书还是锻炼身体呢,我有些糊涂了。



我很讨厌如今不规范的版式,大、厚、宽令人深恶痛恨,这套真是全都占了。每本不过七百页,却是正常两本的厚度,我当枕头用的唐诗或宋词鉴赏辞典,一千五百的页码,亦不过稍比它厚,视角和实际却远不及它的笨重。如此做厚还嫌不足以“震撼人心”,仍要做宽,比正常版式过头露肩,一如横行无忌的螃蟹,不安守本分,誓要破坏规举,令人侧目,最为可恶。出版社真体贴,深知如今的书不是拿来看的,都是拿来摆的,就“好心实意”把一本书做成三本的样子,好让“藏家”书少而能城伟,还能少花些冤枉钱,真是“菩萨心肠”。这回买的三本,都是大版式,也都是“厚装”本,教人悻悻不乐。



第二本是川端康成的精品集。日本作家,我最喜欢川端康成,喜欢他文字的精简与凄美,记得初读《伊豆舞女》惊为天人,尽管不喜欢读小说,他的《雪国 千纸鹤 古都》还是买了回来,居然也看完,就是没看懂。这本精品集没有目录介绍,只是摘录了《伊豆》片断。喜欢伊豆,那青春的美,青春忧伤,青春的纯真,曾让我十分入迷,早有存一本的念头了。既有它,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相对便宜也是重点。



拿到手里,心里好一阵难过,不是版式的问题,版本虽然也是个问题。书里确实收有《伊豆》,只是其它精品竟然是《雪国》,《千纸鹤》,《古都》。这四篇确实都是川端康成最有名的作品,此书是精品集无疑,最名符其实,问题只是我已经有了。重复我最不乐意,我原希望是其他的精品,可能读多。我很庸俗,常常是从“值”与“不值”思考,这样的重复,就觉得不值。最后只好自我安慰:这本字大,旧的字细。



选这本还因为译者是叶渭渠,我眼里最好的日本专家。我之前的“三精品”就是叶渭渠翻译的,文字很好,很美,印象很深。之后又零星看过他编写的日本散文集,无不佳,于是在我心里他就成了日本专家。事实上,我也没看过别的日本小说,无从比较。匆匆又读了一遍《伊豆》,到了自己这个年龄,爱情早已是天凉好个秋,还是着迷。还无意中得知,据云《伊豆》有本世纪最美初恋之誉,是与不是,是真是假,无非是一句话而已,不必太过较真。却可证书中自然之美,精神之美还有蒙蒙胧胧的爱慕,表达得如此迷人。



第三本是琦君的散文集,书名叫《琦君散文精选》。在我喜欢的作家中,琦君是最迟知道和读到的。大概是在二三年前,我在网上淘到一套旧书,是港台海外华人的散文选集,第一册《旧时的河床》,收录老一辈作者的散文,多是如梁实秋,台静农,林语堂等五四前后的“古董”人物。其中,一个之前从未听闻名字叫琦君,她的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读之如饮醇酒,齿颊数日留香。最后这本五百页的书,数十名家,在我心里竟成了《琦君文选》,哪怕只是区区八篇。



就这样迷上了琦君,千方百计找她的书看,图书馆里有几本,有的我借了二三回。最喜欢她写母亲,写亲人的篇章,意真,情浓,文隽,有小说笔法,能令人身临其景,如历其情。感人至深又朴素自然,这点真的很难得,普通人写情,常用力过甚,略显刻意。



没想到琦君的书还真不少,选来选去,最终是选了这本,看目录,多是写情文字,且多是我读过,喜欢的。我买书有个宗旨,只看一遍的书不买,或尽量不买,只买能让我再看三看的。书的品相倒无问题,就是不少篇章,不知是谁,一边读一边用铅笔画线,有的甚至全篇从头到尾画满。古人读书读到佳处,常要击节叫好或拍案称绝,我想这位画线的朋友,一定不是为了好玩,是恨不得一字一字,咀嚼再三,回味再三,所以情不自禁地,一边读一边画线,如古人击节或拍案吧?唉,要是偶有点评或眉批,就更好了。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08-20 22:15:27 +0800 CST  
改改错字

据说什么都会上瘾,买书也不例外。我算不上有买书瘾,只是有时难免冲动,冲动是魔鬼,但这些冲动也常觉可喜。可喜之处在于,你因此知道自己还有激情,顶多破费一二,书房更加杂乱。



这回买了三本,多多少少都有些意料不到的问题,或可一说。前段时间买回高尔基的《童年》三步曲,心里突然又泛上苏联情结,竟想买本托翁的《战争与和平》镇宅。这书很出名,在正常意义外,还出名的“难读”---太长了。属于那种听着如雷贯耳,见了却令人望而却步的巨著。坦白说,我是真本着存放念头买的,对巨著的巨,有相当的心理准备,收到包裹还是吓了一跳:就一套上下两册,用得着这么大的纸箱?目测一下,只比网上十斤水果箱稍稍小一些。拆开一看,我的天呀,厚厚二大本,简直厚如砖头,不,是墓碑。



我直得吓着了,印象里真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厚的书。如果说,之前还有一点试着看看的心理,这下真吓得不翼而飞了。巨著也犯不着如此之巨吧?哪像拿着一本书,简直是托着扇门板,这是看书还是锻炼身体呢,我有些糊涂了。



我很讨厌如今不规范的版式,大、厚、宽,令人深恶痛恨,这套可是全都占了。每本不过七百页,却是正常两本的厚度,我当枕头用的唐诗或宋词鉴赏辞典,一千五百的页码,亦不过稍比它厚,视角和实际却远不及它的笨重。如此做厚还嫌不足以“震撼人心”,仍要做宽,比正常版式过头露肩,一如横行无忌的螃蟹,令人侧目,最为可恶。出版社真“体贴”,深知如今的书不是拿来看的,都是拿来摆的,就“好心实意”把一本书做成三本的样子,好让“藏家”书少而能城伟,还能少花些冤枉钱,真是“菩萨心肠”。这回买的三本,都是大版式,也都是“厚装”本,教人悻悻不乐。



第二本是川端康成的精品集。日本作家,我最喜欢川端康成,喜欢他文字的精简与凄美,记得初读《伊豆舞女》惊为天人,尽管不喜欢读小说,他的《雪国 千纸鹤 古都》还是买了回来,居然也看完,就是没看懂。这本精品集没目录介绍,只是摘录了《伊豆》片断。喜欢伊豆,那青春的美,青春忧伤,青春的纯真,曾让我十分入迷,早有存一本的念头了。既有它,还有比这更好的选择?相对便宜也是重点。



拿到手里,心里好一阵难过,不是版式的问题,版本虽然也是个问题。书里确实收有《伊豆》,只是其它精品竟然是《雪国》,《千纸鹤》,《古都》。这四篇确实都是川端康成最有名的作品,此书是精品集无疑,最名符其实,问题只是我已经有了。重复我最不乐意,我原希望是其他的精品,能多读。我很庸俗,常常是从“值”与“不值”思考,这样的重复,就觉得不值。最后只好自我安慰:这本字大,旧的字细。



选这本还因为译者是叶渭渠,我眼里最好的日本专家。我之前的“三精品”就是叶渭渠翻译的,文字很好,很美,印象很深。之后又零星看过他编写的日本散文集,无不佳,于是在我心里他就成了日本专家。事实上,我也没看过别的日本小说,无从比较。匆匆又读了一遍《伊豆》,到了自己这个年龄,爱情早已是天凉好个秋,还是着迷。还无意中得知,据云《伊豆》有本世纪最美初恋之誉,是与不是,是真是假,无非是一句话而已,不必太过较真。却可证书中自然之美,精神之美还有蒙蒙胧胧的爱慕,表达得如此迷人。



第三本是琦君的散文集,书名叫《琦君散文精选》。在我喜欢的作家中,琦君是最迟知道和读到的。大概是在三四年前,我在网上淘到一套旧书,是港台等海外华人散文选集,第一册《旧时的河床》,收录老一辈作者的散文,多是如梁实秋,台静农,林语堂等五四前后的“古董”人物。其中,一个之前从未听闻名字叫琦君,她的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读之如饮醇酒,齿颊数日留香。最后这本五百页的书,数十名家,在我心里竟成了《琦君文选》,哪怕只是区区八篇。



就这样迷上了琦君,千方百计找她的书看,图书馆里有几本,有的我借了二三回。最喜欢她写母亲,写亲人的篇章,意真、情浓、文隽,有小说笔法,能令人身临其景,如历其情。感人至深又朴素自然,这点真的很难得,普通人写情,常着力过甚,略有刻意。



没想到琦君的书还真不少,选来选去,最终是选了这本,看目录,多是写情文字,且多是我读过,喜欢的。我买书有个宗旨,只看一遍的书不买,或尽量不买,只买能让我再看三看的。书的品相倒无问题,就是不少文章,不知是谁,一边读一边用铅笔画线,常常是全篇从头到尾画满。古人读书读到佳处,常要击节叫好或拍案称绝,我想这位画线朋友,一定不是为了好玩,是恨不得一字一句,咀嚼再三,回味再三,所以情不自禁,边读边线,如古人击节或拍案吧?唉,要是偶有点评或眉批,就更好了。

2020-8-20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08-21 11:32:11 +0800 CST  
买书杂记

真不好意思,我又破戒了。早就暗下决定,不再买书,竟一破再破。都说最难堪破是色戒,为什么搁我这,竟是“书戒”易破而失身难?天知道,我等失身机会都成长颈鹿,双眼都瞪成三星堆的横目人了。

据说看一个人读什么书,其人品味也就大概可知。看书倒是守身如玉十年如一日,只看散文。什么历史,小说、常识、诗词等等、总觉不太对我的风花雪月,我就是散文底井下那只蛙。妻子曾有名言:你看你,看散文都看得要散架了。这是我妻对我的恨铁不成钢,只是用了散文语,留有余地。好吧,散就散吧,散架是散,散仙不也是散?我自个当散仙看就得了。

第一本是车前子的《江南话本》,写的是苏州。车前子是诗人,先是写诗,后来才写散文,说是为稻梁谋,弄点碎银。这是我看老车的第一本书,都好几年了,还是念念不忘。读书时,总是短落大意,中心意思什么的分析,准管散文有个散字,观念却总散不起来,似乎恐怕会散架。老车的文章,在我看来,好就好在能散,有时“废话连篇”,“胡说八道”,“东拉西扯”,就是不肯正正经经段落中心什么的,却常有奇思妙想。先不说文章是好是坏,光这行人不能行,言人不能言,就足教人耳目一新,更难得是那么有趣轻松。他的朋友邹静之曾这般形容他,我就抄出来好了,反正就印在书后,我怎么说,也没他说得好---或有夸大,却确实有好么个意思,意思到了就好:
“金农一分,周作人三钱,评弹祁调半分,言荀朋两瓣…白石一块,八大一方,约等于车前子”

车前子是苏州人,写|《江南话本》时,已定居北京。故乡其实在人离开后才成其故乡,才真正有意义,所以有时候很羡慕那些离乡的人,因为他们有故乡,有乡愁。张岱二梦能写得如此好,就好在国破了家没了梦醒了,一切只存追忆回味,于是情犹深,意更厚。车前子也是这样,我最喜欢就是他写苏州的文章,有才情,有风情,更有民情,泛着苏州的粉墙黛影、园林水色。尽管过了若干年,最终还是把这本早已看过的《红南话本》收入架上,书案上似乎就真拥有了一座江南。

我买的是二手书,品相还不错,最难得是扉页上有第一位主人的“留言”:吴霞藏书 贰零零肆年 广州。其中书与广两字是繁体。字体整齐绢秀,推想是位秀外慧中的女子。

自有次购旧书,偶有旧主题记,每次买旧书,都希望能有,我很喜欢这样。尽管真有也多是片言只语,也多是购于何时何地何人等简单内容,但有与无,感觉是很不同的。若有,彼书就有了前世今生,有自己书内容外的故事,惹人想象。我觉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和旧主隔空的相会,我说不清。这回的乐趣更大,当初书购在广州,如今落我手上,还在广州,虽是巧合,不妨看作缘分。

第二本是张岱的《琅嬛文集》。张岱的文字及文章,不必我再说,已是公认的好,不一般的好。我已有二梦和《夜航船》,却没有这本《琅嬛文集》,我最喜欢他的二梦,国破家亡,感情深感慨尤深,蚕结茧,蜡凝泪,篇篇浓缩,字字如结晶,晶莹厚实。读二梦,不能一目十行,得一字一字细读慢品,否则不易品出真味。偶尔在网上读到《琅嬛文集》,第一感觉是文字比二梦流畅,显然是书写对象不同,而感情不同,感情不同便文字亦不同。打个比方,二梦如雕刻,文集如书画,雕刻自要入木三分,而书画点画晕染,自然相对舒展流畅了。不同的感觉,又有不同的味道,对喜欢的作者,不能全面理解,也应尽量多了解,多读不同的类型,于是就收入中,我相信不论什么风格的文字,张岱都绝不会教人失望。

《文集》比常见版式稍小,比例均称,玲珑别致。封面紫底圆花,中间白色图案如纱窗,上题书名作者,精致而有味,我很喜欢这个装帧。虽说书看重的是内容,作为载体,书本身就是一种装潢艺术,好的装帧设计不光是锦上添花,常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版本之说,装祯就是极重要一环。书还没看,光看外表,就赏心悦目了,且品相极好,与新书无异。

第三本是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这是同一系列回忆文章,共二十一篇。好多年前,我偶尔读到第一篇《消逝的钟声》,竟一下就入了迷,很是喜欢。见有副题叫记忆与印象,当时就猜想是一系列,很久后,还为无法一窥全豹,暗自惆怅。《消逝的钟声》,给我很深印象,我喜欢这种满贮个人感情,以我心眼看之思之的叙述方式。这种方式,弄不好,会因过于自我或泛于情,而陷进空疏,但史铁生没有。后来,我在网上找到电子版,不看却听,一听,就是那个感觉,是以前很喜欢的味道。

听的越多,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这些散文,其实每篇故事,别说详尽,多是片面,甚至只是糊模印象,一字一句却都倾注了史铁生深深的感情,还有深深的思考。他回溯的这些人事,不论是亲人,邻居,朋友,还是师长,多是小人物,社会上毫不显眼,他们的命运也不比他人更曲折,甚至史铁生可能只是真真实实地在回忆,无意揭露什么。但是其价值偏偏就是在于,在于无意中,通过这些真实小人物的真实命运,也在无意中,再现了一个时代,还原了一些旧事。大时代,风云幻变,往往让人难以把握认知,不少小说煌煌巨著,穷尽数十年岁月变幻,努力想还原或再现历史,故事性更强,内容更丰,可感人效果,真实效果,现场效果,可能不及这二十篇散文。史铁生就象躲在门后的小孩子,偷偷在门缝后打量外面,看见的虽是零星片断,却让人如身临其境,有如亲见,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

我以前很喜欢史铁生的《合欢树》和《秋天的怀念》胜过《我与地坛》,自然《我与地坛》的容量和广度,明显比前两者大而广,不过,我觉得论深与广,《我与地坛》还是远远不如《记忆与印象》,可以这么说,史铁生是把一本厚厚书,浓缩成二十篇。《二姥姥》《一个人形空白》《老海棠树》把社会变动时期,出生成份对个人命运与心理巨大影响,我个人认为表达得既深沉又直观,读后让人心惊。《九层大楼》里对九层大楼天堂般的想象,可以说代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不同时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如公社化,大跃进等等,但想象毕竟是想象,总和现实有出入。自然,作者未必有这个意思,只是我个人有此联想。《珊珊》烫衣忘了放好烫斗,怕捱打,不敢回家,象这样的小困境,我们每个人都会遇上,“不管何年何月,这世上总有不能回去的童年”。原本童言无忌,《M的故事》里的M,一意兴起说了句我是毛 ,让一家人陷进惶恐中,一个七岁的小孩从些尝到什么叫孤立。最妙是结尾,作者以为M不停给小朋友糖,是担心小朋友不来找她玩,而M却说她是想他们别再来,因为糖不多了,她担心妈妈发现…
有评论说《记忆与印象》是散文,小说,诗歌的三合一,突然有些豁然开朗,之前很喜欢却找不到或说不清喜欢的理由,这回隐约有些明白,虽然要说也说不出。书装帧很典雅,还是精装本,真好。
还有两本却是小说。极少买小说,这回算是破天荒了。那天,妻子突然问:你把《围城》放哪了?妻子想重看《围城》打发时间,找来找去没找着。我站在书架前,目光巡回半天,真是奇怪,《围城》真的不翼而飞。自打上回妻子不再容忍书架杂乱无章,下令整改,我就把书按高低放一起。这样一来,确实是整齐美观了,却打乱了我默定标准。以前我想找哪本书,都知道书大概位置,现在却是书在书架上,不知搁哪里。更奇怪时,这么一弄,真的少了好几本书,除了《围城》,董桥新买不久的《橄榄香》也是遍寻不获,好奇怪。唉,如此看来,这么一折腾也算是小小的“浩劫”了。

可书买回来,却不见妻子看,回答说字太小,不想看了。我看了看,不觉字小,是版式影响心情吧?这个版本是作为学生课外必读丛林,封面很“课本”,很容易想起读书时繁重学业,就条件反射萌生排斥感吧?我有些后悔,为省那几块钱选了这个版本,难得“送”东西给妻子,还这样抠门古板,一点也不大方浪漫,难怪想风流也风流不起。有时候,外因虽微,却足以造成巨大影响,于是就连扉面上,有一个彤字签名,也没多高兴。说这到,我突然想起,我买的旧书凡有签名,都是女性,难道这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这样联想,自己也觉得无聊透了。

第二本是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生于七十年代的,多少有些苏联情结,对苏联文学总有偏爱。高尔基的《童年》我以前看过,直到现在还印象很深,也许是印象最深印的一本小说。我喜欢这种充满细节,描写细致的小说,太现代的反而不太喜欢,或说看不太懂。高尔基笔下的童年,他外祖父一家简直可以用可怕两字形容,我直到现在还在怀疑,那时的俄国真得这样可怕?这是怎样一个家呀,兄弟争产相视如仇敌,时时用烧红的圈针捉弄眼睛快盲的老工人,更把高尔基的父亲推到冰洞里,存心要他的命,分家后喝醉了酒就摸到父亲家里打砸,更胜暴徒,还有外祖父对做错事孙子的死抽,动不动就对外祖母挥拳头…这是亲人吗,这是正常的人吗?“你们这些人呀”,外祖父这句口头禅般的感叹,一直响在耳边,从未消散。其实外祖父自己何况不是在你们这些人里呀。
太可怕了。其实,兄弟争产不和,何时何地都有,情形如斯可怕,真不多见。家如此,社会氛围也差不多是一样的疯狂可怕,读此书,总有一股压抑难申的情绪在心胸:不变能行吗,这是人活吗?小说说是自传,我相信作者是有艺术加工,也就是说有夸张,有突出,有添加,艺术上真得很成功。儿时情结也罢,苏联情结也罢,书不贵,也就买回来,当晚就重看了《童年》,其余两部稍后再看。

装帧也好,精装本,封面是几个孩子围坐在草地倾听其中一个小孩子说话。相信是童年一景,说话的估计是高尔基,但我看不出是哪个情节。

2020-08-05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20-08-21 11:41:52 +0800 CST  

楼主:独庸生

字数:7387

发表时间:2020-08-21 06:15:2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6:27:43 +0800 CST

评论数: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