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和家史

某先生的女儿,初中毕业,从一所百年老校换到另一所百年老校,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各所高中争夺生源的意愿强烈,办法多样,初中毕业生如果是成绩好的,原校又有高中,一般是不愿意肥水流向外人田的,某先生的女儿,填写报考志愿时,就受到初三班主任的询问,是你对母校有什么意见,还是不相信本校高中部?这时学生觉得难和老师争辩,就推说是家长的意见;而老师还不愿放手,说那你回去问问家长有没有时间过来商量商量。

某先生他也是一名中学教师,知道这个事情难办,又要解决问题,又要不伤感情,想出一个办法:不去面谈,改用书面答复。他先对老师表示感谢,说女儿从苏北乡镇回苏州后,初中三年,成长进步中老师的费心铭感在心,本当即在原校升学继续受教,此次改考他校,实是他祖父的意见,因他当年是在彼校执教多年,后来他去香港台湾后,我们兄弟三人又都在那边上的高中,现在他提出让孙女仍上此校,我们也只好遵从父命呀。此信带过去后,报名问题终于解决,后来考试也顺利,开学就到这祖父教过,父亲上过的中学就读了。

这所中学,是当地有名的百年老校,其校史的名言是“千年书院,百年学校”,宋朝时候,名臣范文正公就在这里建设学宫,培养士人了,宋元明清,多少读书人从这里养成;到清朝末年皇帝废科举,学宫慢慢就被现代学校继承下来,直到如今。校 史绵长,每一名学生在校不过是三年、六年,但是往往兄弟姐妹,甚至父子祖孙都和这个学校结缘,校史和家史撚在一起,就有故事了。墙上退 现在这位新生,向上推,就至少有三代五人(连新生本人)和学校密切相关,刚才说,是祖父要她上这学校,应为他老人家当年曾在此校执教,那还是民国十六年到十九年,他在这里教了三年,这三年里,教书,读书,写作,也是在这三年里,妻子儿子相继逝世,还有兄长也英年早逝,还是在这三年里,经人介绍,再次步入婚姻殿堂,最后一年,又两次获得离开中学去大学教书的机会,十九年暑假去北平履新才几个月,他的儿子就降生(并且以后这孩子也成了这所中学的学生)。这些家史中的小事一般是进不了校史的,但是因为他日后的成就,上述一些事居然就被校史纪念馆收录,,还收藏了这位当年教师的某些照片\某些著作。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2 14:08:06 +0800 CST  
墙上退三字是错的,而且是多余的,后面向上推才是有用的

抱歉!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2 14:14:27 +0800 CST  
这弟兄三个在这里读高中的几年,有一个例子,高年级的学生办了一个墙报,上面有谈日常生活的,有讲家国大事的,还有一个谜语:日本无条件投降,打一古人名。有几个低年级同学,猜谜得出不同答案,有答屈原的,有答苏武的,不同答案引起深度讨论争辩,好像同学里就有了两个阵营,和学校外社会上两个正当相应,有幸的是这一家的三兄弟,没有因此分道扬镳,没有兄弟阋于墙(究竟是有幸与否也不是当时就可判定,甚至即使几十年过去,也还是未可就做定论,只能有不同的答案被不同人写出吧)。

三兄弟在校期间,(或只有二人,三弟还在初中?)父亲作为老师长,以知名学者身份被邀来校演讲,三兄弟中的大哥,作为校刊学生记者,记录了演讲词,以《智德之门》为题,当时收录在油印的校刊上(不知道是正式的校刊还是学生会或其他组织出版的校内刊物)。这件事好像也具备收入家史和校史的资格?

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又过了几十年,这个家庭中下一代人又进入这个学校,学校不会知道这新生和老学校的历史关系,不会知道新生报考这所学校遇到初中老师的劝阻,是靠了父辈假借用祖父的名义说服了他们放行的故事,还有一些其他故事,或许也是可以写入历史的。 一个是改名的故事。六十年代学校老师(不单是学校里老师)受到“横扫”时,那三兄弟在苏州的两个都被烧及,(不在苏州的也不能幸免),他们的父亲是在港台,也被口诛笔伐,钉在耻辱柱上,这位八十年代的新生出生时,父亲还被扣在学校“隔离审查”,,当时或认为,为了避免以后对小孩不利,让她用母亲的姓,或许好一点吧,这孩子和她姐就成了同名不同姓,直到考取了高中,那时姐姐改名(不用那个有显著时代特色,许多差不多年龄人多用的一个单名),她也同时改名,并改姓归宗。此下面事办好,时也已开学,原用名已印在学生名录上,拿到了公安派出所准予改名的证明,学校把原用名去掉,新姓名加在名单底下,一天老师点名,发现下面填了几个新名,不免生疑,随口就说出了自己的猜想,这又是关系户塞进来的后门生吧!这个猜想,不能说全错,但是也没有全对,在这个家里,虽无书面的成文的家史,不过这个故事,在口头家史中是有其地位的(校史中当然不会有的了)! 未完待续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2 14:16:52 +0800 CST  
此下面事办好

改姓归宗以下这句六字中,下面二字多馀,是往下老师点名,发现下面填这句中窜入前面的,应删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2 18:35:45 +0800 CST  
在此女学生在校的三年里,有件大事校史中必有记载。那是她在高二将升高三时,学校保送一些少年生上大学少年班,当时少年班是新生事物,不用考用报送保送也是创举,所以校史不会失记吧,某先生女儿所在班当年有两名同学荣膺此选,而她不在其中。从她本人眼里看,此二同学确实是名列前茅,但是回看自己,也不会就比他们差;心中或有不服,但是此理无处可说。直到过了一年,临近毕业,又到保送时候,这次不是保送少年班,是保送到指定的大学的正常班(此名词是为了和少年班表示不同而生造的),上次的少年班是一所大学,这次是多所大学,都是一些比较有名的,但是有差等(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如果没有保送,此时她原定要考的第一志愿学校是清华大学(她姐上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数 学系;而这次保送,也有清华的名额,学校给了其他班级的同学,而她,也被列入报送名单,是天津大学。班主任通知她此事,或者原以为她会很高兴,不用考(过独木桥)而可以有直通车了,没有料到她说,请把这名额让给别的同学吧,我自己考好了。因为(大概)没有料到,老师又说,那你也该回家问问家长意见吧;此建议也被婉言谢绝,她说不用的,他们会同意的,谢谢老师了。老师也做了他们三年班主任,对学生是有些了解的,就没有再坚持,就把保送天津大学的机会转给了另一同学,而后来,她也真的自己考进了清华大学数学系。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3 09:08:07 +0800 CST  
中学校史中,不一定会把升学率列入,但是暑假招生时所发的学校介绍资料中则会提到一些,明示或暗示考生及家长,学生进了我校,离开大学,知名大学就近了!在校内,新学期也会公布或宣传一下当年毕业生升学喜报,用以激励后来者。如果有进入名校的校友来信,有时也会在校内宣传的(这些也可视为校史的简版、号外、长编之类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3 09:36:08 +0800 CST  
那几年,学校史上还应当有一大事,是1990年前一年,还没有放暑假,但是那一天(记得是4日,6月)她却在苏州家中,半夜里,传来北京事情大了,而且有一位表妹还在北京,还在广场,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表妹的母亲是某先生的妹,表姐妹有相同的祖父(外祖父)。此时,表姐领受一项家庭使命,立刻回北京,要求劝回表妹一同回苏州。毕竟还有叔叔姑姑两位长辈在北大和清华,劝返任务总之是完成了。但是校史里的记载和当年学生们心中的印记十分可能是很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了。这个矛盾至今仍然在,…………。现在的青少年是看得到那些校史(和类似的史料)的,而很不相同的口传家史和个人回忆等也会同样传世,有句话叫于无声处听惊雷,现在不大听得到,但不等于无声就是无事了。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3 14:37:50 +0800 CST  
这上一段中说的校史,已经是大学的校史不是中学的校史了。不过大学生离开了中学,有时还会和当年同学,当年老师有关系的。这位某先生女儿,清华毕业后和一些清华同学选择了出国留学,到了美国。又过了多年,当年中学班主任也离开原校,到另一所知名中学担任了校长;有一年,他和其他几所苏州名校的校长,组团访问美国,在异国师生相遇,畅谈甚欢,此时学生也已学成,有体面的工作,两名当年高中生,此时共同做东请客,招待了来美访问的这个中学校长访问团,也算一个佳话吧!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3 14:57:01 +0800 CST  
本文家事和校史,涉及的都是过去的事,十几年二十几年更多年前的事,虽然都是印象比较深的事,都是亲历亲闻的事;但据说一个人年纪大了就可能喜欢回忆,而因为年龄或其他种种关系,其回忆也往往未必不会失实。希望这种据说也只是未必吧!请批评!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4 07:53:27 +0800 CST  
立刻回北京,要求劝回表妹一同回苏州。毕竟还有叔叔姑姑两位长辈在北大和清华,劝返任务总之是完成了。但是校史里的记载和当年

-----------------------

以上句子,漏掉一个重要词语补正如下:要求劝回表妹一同平安回苏州。

补上这二字是必要的,80后90后青年人或许体会不到?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20-05-24 08:04:00 +0800 CST  

楼主:毕明迩

字数:2760

发表时间:2020-05-22 22:08: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5-27 16:36:06 +0800 CST

评论数:1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