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那个遥远的地方

白俄罗斯是个遥远的国度。首都明斯克距离北京6500千米(大圆距离)。
白俄罗斯,原文Беларусь。这个名字大约出现在14世纪,其意是“白色的罗斯”。其中的“罗斯”,是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的共同先祖。至于“白色的”何解,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外行如我只有雾里看花。
白俄罗斯这国名在中国沿用多年,似无异议。直到2018年,白俄罗斯驻华使馆正式公告以“白罗斯”为中文国名。改国名不是小事,想必白俄罗斯政府不会无事找事。
习惯使然,我还是暂且沿用老名称吧,希望不会冒犯白罗斯人。

白俄罗斯人口950万,是个内陆平原国家,最高海拔仅为345米,国土总面积20.1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45%。用流行语言说,白俄罗斯是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国家。只不过,风景再优美的国家也会有一些令人难受,甚至令人难受到窒息的地方。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14:36 +0800 CST  
夏日,到哈廷村纪念园凭吊的白俄罗斯人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29:51 +0800 CST  
“不屈的人”。雕塑家谢尔盖 塞利哈诺夫(Sergei Selikhanov)创作的哈廷农夫卡明斯基抱着死去儿子的6米高青铜像。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31:37 +0800 CST  
在26户哈廷村农舍遗址上建的纪念方碑。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32:56 +0800 CST  
方碑上,有各户农家的家庭成员名字。未成年人注明了年龄。直到77年后的今天,来凭吊的白俄罗斯人看了还会掉泪。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35:14 +0800 CST  
祭台。三棵白杨树和一个长明火,代表二战期间,每4个白俄罗斯人中,只有3个活下来。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37:28 +0800 CST  
悲伤墙通道。右边的墙上的壁龛刻有白俄罗斯境内66个超过2万死难者的死亡营名字与地点。左侧是185座空坟。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39:58 +0800 CST  
185座空坟,一座空坟一条村。空坟中间红色台基上的矩形塔龛里,存放着那条村的少许带血泥土。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40:40 +0800 CST  
第186条不复存在的村子,就是这些空坟所在地,曾经的哈廷村。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41:11 +0800 CST  
优雅的苏维埃大街。是闲逛、购物的好地方。白俄罗斯的物价之便宜,生活水平之高,出乎意料。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0:50 +0800 CST  
街头餐馆享用一套物美价廉的传统早餐,真是愉快。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1:41 +0800 CST  
Gogolya大街看那些妙趣横生的塑像,愉快的事情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2:31 +0800 CST  
热了累了,买一杯本地格瓦斯,清凉爽口真是美极了。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3:12 +0800 CST  
“布勒斯特英雄城堡”里,用一个铜牌标明位置的白宫遗址,连残墙都是重建的。时间,总能无情地抹去一切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4:26 +0800 CST  
1833年沙俄开始在布格河(Bug River)与穆哈维茨河(Mukhavyets River)交汇处建造布列斯特要塞遗址。在斯大林建的超过4平方千米要塞它充当军营。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2:56:25 +0800 CST  
英雄城堡核心区,“很苏联风格”的巨型战士花岗石塑像。前面是牺牲战士的墓地。找到的烈士遗骸只有4/5是无名战士。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3:02:51 +0800 CST  
苏军与德军在瓜分波兰后的共聚欢庆。那位苏军坦克兵似乎还有些警惕。但是戴苏军传统的船型帽的步兵却一副傻乎乎的样子,他入伍前也许是个集体农庄的农民。他的红帽徽是展馆特意添加的,以示与德军区别。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3:07:40 +0800 CST  
保存在拉脱维亚大屠杀纪念馆的1939年,签订布勒斯特和约的宣传画。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3:09:12 +0800 CST  
斯维斯拉奇河上的泪水岛

仲夏丰水期,斯维斯拉奇河(Svislach River)依然是静静地流过明斯克,波澜不惊。沿河两岸,是明斯克最美的地方。河道中,镶嵌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岛。
那是个水滴形的人工岛,长不过百米,宽只有几十米。它的东面是明斯克老城和市中心,明斯克最繁华的地方;西面是明斯克体育中心,一个夜夜欢歌不绝耳的地方。在沿河的喧闹中,这小岛显得分外宁静。
它有个让人伤感名字:泪水岛(Island of Tears)。因何起名“泪水”?是因为它的形状,还是因为这岛用作陵园?如果是后一个原因,又是什么理由在首都的黄金宝地,建一个让市民心情郁闷的陵园?

仲夏,位于北纬54度的明斯克,到20点了还是太阳当空。我从30米左右的人行桥漫步到泪水岛。下了桥,只见一块剔雕了圣母像的大黄石,石上镌刻了一行字:
“以白俄罗斯母亲名义,建此陵园怀念她们在阿富汗失去的儿子们。她们不希望再有恶魔在自己的和他人的土地施虐。”
这行字让我凛然。
岛中央有几十尊神情哀伤的妇女群雕。她们代表了战死在1979-1988年阿富汗战争中的白俄罗斯将士的母亲和姐妹。岛的一侧,有个小教堂供奉那些将士的牌位。

西方人通常把1979-1988年的阿富汗战争,视为压垮超级大国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这说法准确否,苏联这个二战后每次军事行动均无失败记录的超级大国,竟然会在军力鼎盛期,以10万大军、10年功夫,却无法制服一个几乎是赤贫的国家。这不仅仅是个丢脸的问题。
这场仗,按1988年结束战争时,苏军总政治部公布的数据,苏军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失踪311人。西方智库的估计要高一些:死亡14500人,负伤53800人。

在白俄罗斯人脑海里,战争记忆实在太恐怖:他们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二战中死去。二战结束后,30余年白俄罗斯国土无战事,国民也没有因为参与军事行动而殒命。直到发生这场莫名其妙的阿富汗战争。
上世纪40年代,白俄罗斯人打的是卫国战争。而1979年他们是以“苏联人”的身份跨越千山万水,去异国他乡打侵略战争。那场远在天边的战争,竟然需要他们先后派出3万青年去厮杀。结果是战死771人,失踪12人,720人永久致残。侥幸活着回国者,因为各种战争后遗症死于非命,或因战后抑郁导致终生郁郁寡欢者不计其数,给社会留下至今尚未愈合的创伤。也许,这就是为何他们在战争尚未结束的1985年,就开始在首都黄金地段建设这个陵园的原因?

我无意评论这场仗,尤其是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还在阿富汗损兵折将的今天。分析2场阿富汗战争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我只是在想,对人民来说,当每4个人中有一个死于战火的记忆还鲜活的时候,要他们为与己无关的战争而死,那是什么样的感受?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3:12:27 +0800 CST  
遥看泪水岛。

楼主 面冷心热  发布于 2019-07-28 23:13:08 +0800 CST  

楼主:面冷心热

字数:2608

发表时间:2019-07-29 06:14:3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05 20:57:53 +0800 CST

评论数:8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