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思朱自清

忽思朱自清

真是巧得很,昨天回妻子家上坟,在门前草地晒太阳,觉得无聊,就看了朱自清的《背影》和余光中的《论朱自清散文》,今天就在网上看到“揭秘”背影的文章。

我一直坚信《背影》是好文章,纵然真有余光中说的小毛病。我最不能接受是余光中说朱自清动不动就落泪,劝大家别读这样伤感的文章,应多读些极积上进的。我很遗憾余光中会说这样的话,毕竟余光中也是我蛮喜欢的一位散文家。七情六欲,人之常情,落泪为什么就是伤感?就算是伤感,为什么就不能真实表达?伤感而强作欢笑,我觉得就算不是作伪,至少是不自然的。为了所谓的积极,人就能把真实的感觉掩盖?我接受不了这样的观点,接受不了这样高大上的欺心之说。再说,背影是是表达父子至情的,落泪伤感又怎能接受不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读背影,我感觉不到朱自清一丝一毫的作伪,情真意切,所以我感动,也认可他的悲或伤感。

余光中是局外人之词,难免苛求和隔阂。今天我看了这篇“揭秘“,不敢肯定是不是全真实,对背影的理解,或者说对朱自清当时的感情却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人读了背影,都会感动于父对子之情,其实,在当时,朱氏父子的感情并不是很融洽。据文中所说,朱父字小坡,所以丢了工作,是因为娶了几位姨太太却没能把家事处理好,其中一位跑到单位上闹,才弄得丢了工作。朱父为了安抚姨太太们,就偷偷把家传的和祖母的手饰变卖(说是给钱遣送了各位姨太太),事件才算消停下来。祖母却因这事悲愤而逝。古时大家庭就是这样麻烦,朱父在清朝当过小官的,娶姨太太这样的陋习,可能真有。文中说,祖母死,而工作没,有这么巧合,其间恐有关连,估计所说之事不是空穴来风。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早之前就有裂痕,这时候就更差了。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是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后来自已改成自清。不要父亲起的名字,而自己另起,偏偏又叫自清,是不是别有所指,确实让人深思。至少说明父子间,确实曾有过不愉快。祖母的死,父亲的赋闲,尤其后者,对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可谓是家道中落。面对这样的情形,朱自清的心境压抑是可想而知,文为心声,尽管文章写于事后三年,当时情景还是历历在目,伤感也好,悲观也罢,都是真实的,都是有根源的,并非为赋新愁强说愁。既然是心满伤感,为文伤感有什么奇怪?七情六欲皆正常,为什么一伤感就让人诟病?须知,一时伤感,不是永远伤感,也须知伤感往往是因真性情,与其伪,不如真。我们有喜悦的权利,也有伤感悲观的权利。悲伤往往促人成熟,让人深刻的经历之一。我无法想像,只有快乐,没有伤感的人生。自不必刻意多愁善感,也犯着强颜笑,我认为。
我相信,背影所以能这样感人,正是有着如此丰富的生活现实作为基础。如蚌含沙,才有圆润的珍珠。没有这些,有没有背影还是未知数,就算有,可能也不是这个样子,这样感人了。

却有人认为,朱与父亲明明不融洽,却写得这样感人,是骗人的。我不由暗暗叹气。朱自清没有骗人,他写的父亲,也没有说父亲如何疼爱自已,他只是如实写了那一瞬间的感觉。一个儿子,看着一位老父亲,努力挣扎的背影,那样的环境有所感有所动,也是正常的,尤其在生活发生巨变时更穸易这样。父子乃人之天性,不融洽,不等于就没有,不融洽不等于父亲对儿子全没感情,不融洽就等于儿子对父亲只有怨念,不能有感动的时刻。我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的至亲,哪怕如何不好,总有什么,会让我们有瞬间忘却恩怨,无法摆脱亲情的牵畔的。再说,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较长期不变的感情,也有瞬间刹那的感觉,显然,背影就是瞬间刹那的感觉,它未必是永恒的,绝对是深深感人的瞬间,在那刻,朱自清觉得父亲是爱他的,他也是爱父亲,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我们有一个词叫升华,至少是刹那的升华。

朱自清并没骗我们什么,他没说他们是父慈子孝,最终令他写出背影的,是三年后父亲的一封信,是父亲信中说“不久人世“给了他很大的触动,让感情升华起来,他的伤感,可能除了伤感人生之不易,也可能伤感父子之不易,更有可伤感己之不易,那时,朱自清自己也做了父亲了。

好的文章,重要的不在于有没有小瑕疵,是不是完美;而在于是不是有感而发,能不能真诚感人。我觉得,《背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这就行了。
2019-4-7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19-04-21 12:56:26 +0800 CST  
余光中的“盲点”

早在七十年代,余光中写了一系列的文学评论,更对我国诗人和作家,如徐志摩、朱自清、闻一多等作了专论,许多观点很中肯,很有份量,但有一点余光中疏忽了:他们的文字过于西化,只宜作例子,不宜作批判对像,因为这些作家的作品大部分都发表在二三十年代,是白话文草创时期,西化是自然的,恶性也在所难免,这是时代造成的,不是个人问题。

诗的灵魂是想象,散文的灵魂是真诚。作为一个诗人,余光中显然更偏向灵性,更善于抒情,对美的追求也更加热切和向往,对文字要求漂亮一些,轻盈一些,技巧一些是很自然的事。这是个人喜好,或风格问题,未必是错,但如果以此为优,以彼为劣,不能不说是一个盲点。余光中对朱闻等人的评论中,常常流露“技巧”至上的偏见。他说朱自清爱用明喻,老是一五一十,一板一眼地说什么像什么,笨拙得要命,说用暗喻或借喻效果会好多,也显得更有技巧。言下之意是,暗、借喻比明喻高明。我个人并不讨厌技巧,相反,我觉得还应讲究技巧,对余光中的论点,却颇不为然。谁说明喻就比暗喻,借喻差?技巧或修辞无分高低,只有用得合不合适而已。离开具体情况,离开表达主体而纯论技巧优劣,是盲目的技巧至上论。

明喻固然是简单,如果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清楚表达出作者的意思,为什么还要弄点复杂的?我坚信文学重在达意,在达意的基础上再辅以技巧或文采,求更清晰的表达,切不能以词害意。让文章更生动,更灵活,更有技巧是应文该的,但这要看表达的内容,和作者当时的情绪等等而言,要以表达为目的,要以感情为基础。鲁迅教导别人要删去不必要的字词句,不要爱惜,虽然说的不是同一个问题,其意却相同。如果不是表达的需要,要光是出于“好看”,和“求变”而把直弄成曲,再漂亮也是蛇足。余光中由是说朱文浅白,殊不知“浅白”并非浅薄,相反,余光中的散文漂亮,因为太多漂亮的东西,反而让人记不住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诗人的余光中,不知对李白这句诗是怎理解?而传世的名作,多是素朴、平实、自然之文,鲜有华丽非常,如烟花夺目的。六朝骈文不传,正是这个原因。有内容,有思想的“浅白”更需要大境界;故弄玄虚,故作高深,不过是掩盖其肤浅而已。

更让人吃惊,余光中指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丈夫和拘谨的教师”,他认为“每位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都扮演一个角色,或演志士,或演浪子,或演隐者,或演情人。”用这话要求小说家可能是合适的,但要求一个散文家,肯不定不行。散文是真诚的文体,这岂不是要弄虚作假?作品确实要反映出作者的胸怀和精神为高妙,但必需是自我本色。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诗文中从不夸耀自己有多清高,既说自己要种豆自给,因不善庄稼,以至草盛豆苗稀,又说自己为穷困所逼要到处“乞食”,陶渊明不以为耻,坦言写入诗中,试问,陶渊明自塑的形象,哪有人为拔高?我们喜欢陶,佩服陶,正是他能保持本色,而精神上却高洁不屈。假若陶渊明在诗文真的像余光中所说老是自我拔高,反而让人倒胃。历史证明,所有高空舞蹈者,必无大成,以前我国的“高大全”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朱自清的散文所以感人,真是因为朱能保持本色,一片至诚,不自我拔高,夸饰,想不到在余光中眼中,却成了极大的毛病。

余光中毕竟是诗人。有一句妙喻:诗是舞蹈,散文是走路(大意)。舞蹈不妨夸张,走路却宜自然。我们评论别人,其实就是反面在说自己,以此推测余光中的文章,灵动之余,可能会偶犯“奢”和“浮”,稍欠厚和实。(余光中评朱自清时,还是壮年,那时的文章还属少作,不如之后的好。我也喜欢余,有他一套文集。)
2007-9-5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19-04-21 13:04:40 +0800 CST  
心中的朱自清

叶圣陶说朱自清前期散文过于华丽,文字不够自然,而赞叹他后期的《欧游杂记》。我个人却不喜欢《欧游杂记》,也许欧游在文字上,可能是平实一些,朴素一些,可是却没有以前的从容,作者怕在文中流露个人的情感,怕出现“我”字,故以理性的态度作知性的临摹,我个人认为除了一二篇,多数不算很好的散文。不是理性不好,但游记怕流露个人情感,像局外人冷眼旁观,不能给人现场感,终觉隔着一层,文字也许是自然了,而感情因受压抑而不自然。朱自清想避免太过感情化,却没能把握好距离感,本身的长处完全被压制,朱自清前期注重情致或许真有些文字上的不足,但是作者是自然的,感情是真实而丰满的,反而是后期《欧游杂记》过分小心翼翼,是带着枷锁舞蹈。真论后期,我个人觉得《经典常谈》比《欧游》要好多了,更能体现朱自清于华丽,优美另有朴实,和沉稳一面。

我喜欢散文是从朱自清开始,起初偏爱状物写景,记游抒情,就是深受《荷塘》、《春》和《绿》等美文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我基本上没怎说过自己对朱自清的评价,自己也由追求美,爱抒情,变成喜欢朴实,喜欢平淡,喜欢厚重。但每次重读朱自清,我依然喜欢,依然觉得他写得很好,他那些让人熟识的美文,是真的深深打动了我,我从没有在别人的文字中,感受到这样的美,虽然这种美,是华丽的,而现在的我不再喜欢华丽。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顶多是不成熟,稍嫌华丽。

有时我自己想一想,朱自清给我的影响是很深的,我用了好几年的功夫,才摆脱了朱的影响,就是摆脱优美和抒情。其实,朱自清不光是有抒情和优美,他更多的文章是很朴实的,带点学术性质的,抒情和优美只是他的前期,只是他最吸引人,尤其是最让初学者眩目的却是这两个方面。我一直避开不说朱自清,我现在想想,其实是我对他的抒情和优美还欠把握,再大一点是我对朱自清的散文艺术价值欠理解。个人喜好的转变,期间也看过一些对朱自清的评价,尤以叶圣陶,余光中最有份量,然而正是这些评论,反而坚定我对朱自清的认识,不论朱自清是否有缺点,或有怎样的缺点,散文在朱自清手里是确实是攀上了第一个高峰,朱自清的存在至少给了我们一个证明:白话文是可以这样美。假若我们的散文史上,没有朱自清这些美文,是不是一种缺陷?

审美作用是文学最基本的作用。朱自清的前期散文,就能满足人们这个审美要求。不过,要我再去学,或别人去学,我却不主张,因为这种美文,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而且美是多方面多形式的,朱的美只是其中一种形式,也许对初学者,我们不应过多去赞扬,免得助长华丽的文风,但对成熟者,却不必刻意去批评,压制对美的追求。不论什么风格,什么流派,只要是自然的,作者态度是真诚的,都应是好的作品。其实,在朱自清本人来说,这类美文,并不算多,朱的文集有十二卷,散文只占两卷,美文只占一卷,也就是那么二十来篇,多吗?真的不多。只是朱写得太好,给我们的感觉太深,而误以为朱全部是这类作品,触目皆是罢了。后期朱自清从华丽走向朴实,写出了平实的《欧游》和《经典常谈》,更是一种自我的矫正,说明其风格,类型的多变和进步,可惜朱自只活了五十年,要不他还会写出更朴实,更好的文章来,于情致(优美)之外,又另创高峰。其实,《经典常谈》写得真的不错,有情、有学,有识,只是这类文章学术味浓一些,没他的抒情文触目。而我们往往只注重他前期美文,而忽略他后期的散文,是不能认识一个完整的朱自清,更不能对他的散文价值有一个更准确的评定。

朱自清没有一直走美文的路子,而是成功地转变文路,从优美走向朴实,从感情走向内容,证明朱自清的艺术生命力的顽强,许多人终其一生,也跳不出其固有风格,不过是一再重复。我们甚至从朱自清自己身上,也可以得出一些启迪:真正的艺术是在不断的突破和探索中。余光中说朱自清的背影现在不再高大,我不敢苟同,我相信朱自清的名字将会和散文一起流转下去,他的背影在文史上将一如既往,而《背影》绝对是白话散文的经典。哪怕朱自清真的有他们所说的缺点,但这缺点也同时是朱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前期-----因为没有他这样缺点的人,同样也不拥有他的优点,文学难有完美,但一定要有个性,有自己的特色。朱自清就是有自己的特色,单论优美和意境,朱差不多是绝后了。

朱自清生于1898,卒于1948,他的美文,大多写于二十年代,那是白话文学草创时代,不论西化,还是技巧的浅白(余光中语),都属时代性,文学注重的是真情,讲究的是艺术渲染力,这两点朱自清都做到了。朱前期有六朝遗风,六朝文风也有好文章,王勃的《藤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文采飞扬,骊四骈六,后人学之为病,但没人可以否认这不是绝妙文章。

每一个前人,对后人都是一份财富,我们不必学他们,更应想方设法超越,或另辟蹊径,但前人的成绩和贡献却不可抹杀。杜甫有句:不废江河万古流。

补记:写朱自清时,在心里总是避不开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批评,但我觉得余光中对朱自清的批评,多是文字和技巧上,没能触及艺术渲染力方面,所以尽管有一定的道理,却触不到朱自清散文实质。但余的评论,对我们却有启迪作用。
2006-12-5
楼主 独庸生  发布于 2019-04-21 13:05:26 +0800 CST  

楼主:独庸生

字数:5225

发表时间:2019-04-21 20:56:2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4-24 16:11:38 +0800 CST

评论数: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