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看三国之诸葛亮卷(上) 三顾频烦天下计




诸葛亮生于181年,是公元二世纪的八零后,比六零后的刘备小整整二十岁。他死在234年,公元三世纪的三十年代,享年五十三,按虚岁五十四。过五十不为夭寿,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古代,不算活得短的。

诸葛亮的生平大家太熟悉了,从他二十七岁出山,帮助刘备东和孙权北拒曹操,战赤壁,取荆州,夺西川,定汉中,建立蜀汉的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可谓一帆风顺;之后是“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然后是白帝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直到“陨大星汉丞相归天”病逝五丈原,一生的精彩传奇丰功伟绩,凡有井水处,从说书先生到三尺小童皆能背诵也。

说这些是诸葛亮一生的故事,并不正确。从三顾茅庐到五丈原,这轰轰烈烈的二十七年,刚好是他五十四岁生命的一半,只能说是他后半生的故事;他前二十七年的人生,对历史和文学贡献不大,史家和小说家皆着墨不多。然而我们每个从年少懵懂岁月走过来的人都知道,童年,少年,青年,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最值得珍爱和纪念,后半生的成就再辉煌,也减低不了青春年代的亮色。诸葛亮也是人,他当上蜀国丞相,乾纲独断,一个人坐在相府里安居平五路,倚杖立于池塘边观鱼的时候,除了细思退敌之策,偶尔也会回想起少时在隆中竹林里戏耍玩乐的辰光吧?心中也会叹息一声“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不重来了”吧?

可惜诸葛亮前半生的二十七年,并不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天下大乱,覆巢之下无完卵,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皆是在重重危难中艰难辗转,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生于181年,3岁赶上黄巾之乱,以后军阀割据的混战,一辈子没有太平过一天。他从小失去父母,和弟弟跟着做官的叔叔迁徙他乡,后来叔叔又死了,失去了依靠,就在襄阳附近种地为生。三国志未写明诸葛玄的死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的记载云:

“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太守刘繇求兵击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

叔叔被乱民杀害,连脑袋都割掉送给敌人了,这段惨烈的变故,是在诸葛亮17岁时发生的。那个年代杀人(尤其是当官的)经常灭门,年少的诸葛亮如何带着弟弟逃出诸葛玄丧命的西城,亡命到荆州刘表处寻求庇护,继而在隆中暂时安居,不得而知。那一定是悲痛、惊慌和恐惧交织的经历,永远铭刻在命运多舛的少年人的记忆里。《出师表》申明的理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非随手一笔,以示清高,那确是亲历过血雨腥风,心灵遭受极大震撼的人对人生的寄望。在乱世里,能苟全性命已是万幸,闻达诸侯的梦想太奢侈了。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2 12:17:41 +0800 CST  

避乱隆中的诸葛亮带着弟弟种地、读书,过着隐士般平静的生活。年复一年,丧亲离乱的创伤愈合了,他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三国志写道:

“(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苦难征服不了年青人,昔日仓皇逃难的少年,长成了身长八尺的大丈夫。八尺有多高,汉代的一尺相当于23厘米,八尺,就是1米84。1米84,在今天也是高个子,何况在人们营养水平低下普遍发育不良的汉朝?三国人物里面,身高八尺者,张翼德、赵子龙等武将也,诸葛亮和他们站在一起,平分秋色。刘备身高七尺五寸,曹操身高七尺,都比诸葛亮矮得多。拥有武将的身高,志却不在做武夫——“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

不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吗,怎么又要做管仲乐毅了?非是少年人多变,此一时彼一时。生命没有保障时,只求苟活于乱世;生命暂时有了保障,人就想追求高一点的目标。何况那人正值大好青春,凛凛一表,身长八尺,更兼才智杰出,世所罕有呢?亮既生于乱世,早年苦难的历程使他看见动乱年代人民的不幸,产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渴望国家重新统一。这也是他后来跟随刘备出山,以匡扶汉室谋求一统为终身事业的思想动力。想做管仲乐毅,并非只图一身之闻达,更为一展胸中经纶,造福苍生。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2 17:29:28 +0800 CST  

罗贯中做的一首《待时歌》,替诸葛亮表达了他的鲲鹏志向,八十年代拍摄的电视剧《诸葛亮》的主题歌以此为歌词: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
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鹏奋飞于北溟兮,击水千里。
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
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
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

救生灵于涂炭,立功名于金石,这样豪壮的理想,非经论天下的大才不敢怀。理想太大,不能苟且,找不到梧桐树,凤凰便无处栖身。偏偏那只名叫“卧龙”的凤凰又特别眷恋他的草庐,不肯飞到外面去寻找梧桐树,只有等梧桐树来找他。设想,如果梧桐树没有来呢?那么卧龙就永远是卧龙了,自比管仲乐毅就是一个被人讥讪的笑话了。历史中似这般被埋没的英雄有多少哇!

幸好,这只凤凰在草庐中时已有了不小的名气。诸葛亮在荆州的朋友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都是一方之俊杰,与亮交游,深服其才,相信他是汉朝的管仲乐毅,为他到处传播、引荐。最后是徐庶替凤凰找来了梧桐树,三国志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顾茅庐的重头戏,在三国志里就这一句“凡三往,乃见”,何其简薄也!而且照本传的记载,徐庶来刘备处不久就推荐了诸葛亮,两个人一起辅佐刘备,直到曹军南下,于当阳一战中俘获了徐母,庶才辞备诣曹公,和三国演义的顺序截然不同。如此连“回马荐诸葛”的好戏都是作家杜撰的子虚。史志这般无趣,读来真没意思,还是小说和影视的天地更让人回肠荡气。火曾曰“看三国历史不如小说,小说不如电视”,此言是矣。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3 10:41:24 +0800 CST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人,生于公元233年,即诸葛亮去世前一年。到公元263年蜀汉为曹魏所灭,陈寿三十一岁,整个前半生都在蜀国度过,对诸葛亮的事迹应该非常熟悉。他后来到晋朝做官,写三国志之前曾受托定诸葛亮故事,撰成《诸葛亮集》,收录了亮的二十四篇文章,最著名的便是《出师表》。大家知道《出师表》分前后二篇,陈寿收录的是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在张俨的《默记》中,《诸葛亮集》和《三国志》均未提及,后世便有学者怀疑此文乃他人伪作,故陈寿未用。这事的真假难说,但前出师表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关于“三顾茅庐”最早的文献记录便在这篇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的古代散文佳作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这段回忆录似的自述,是诸葛亮四十八岁时,第一次出师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章里的一段。作者在阐明必须伐魏的理由的同时,也给史家和小说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比如他具体哪年出的山,便是从“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得出的推断,而“三顾茅庐”一事最确凿的根据亦在于此。

不是没有人怀疑的。裴松之注引的《魏略》,就称诸葛亮是自己去樊城见的刘备,压根没有“三顾”一说。而刘备见亮年少,又非故交,开始还很轻慢他,后闻其韬略,深服其才,方改颜相待。如果这种说法是真,那么诸葛亮自己写在出师表里的“三顾茅庐”就是撒谎。而他撒谎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三顾他的先主的儿子后主,对儿子捏造爸爸的事,欺君罔上,其罪当诛。当时跟随刘备的旧臣赵云等还在,有些人比诸葛亮来得还早,究竟是亮去见刘备,还是刘备去见亮,他们应该知道。非要颠倒黑白,硬把自己去见先主说成先主来见自己,一顾不够,还要三顾,就不怕人家拆穿?这般智商情商双低的行为和诸葛孔明的形象实在相差太远。所以陈寿明确地写道“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显然是相信出师表的;而裴松之也在引文后批驳了这种说法的荒谬。《魏略》的作者鱼豢是曹魏人,对长期与他们为敌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的记述多有不实之辞。历史纷繁芜杂,各种文献记载常相矛盾,史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立场,才能辨伪存真。

连有没有三顾都存在争议,更别提每一顾是怎么个顾法了。在历史的空白处,小说家展开天才的想象,为我们复现——创作了一场君臣际会的千古佳话……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4 09:22:50 +0800 CST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这场戏,是从刘备马跃檀溪,避难水镜山庄就开始伏笔了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襄阳名士,与诸葛亮庞统等皆有交往。三国志未记载刘备与司马徽见面,此事在裴松之注引的《襄阳记》中:

“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显然,这正是罗贯中老师写水镜先生向刘备引荐伏龙、凤雏的出处。事情是真有的,罗老师作了加工,让水镜先生卖个关子,只说二人的道号,却不说姓名,让皇叔自己去寻觅伏龙、凤雏的真意。随后徐庶来新野毛遂自荐,刘备还错将他当作伏龙、凤雏,直到徐庶因母亲被执前往许都,临别回马荐诸葛,方知伏龙、凤雏乃是两个人。而三国演义写到第三十六回,诸葛孔明的大名才第一次出现在文本中。

这是小说惯常的手法,主角出场需要做足铺垫。三国志中徐庶引荐孔明在先,去许都在后,演义却改成徐庶去许都在前,引荐孔明在后。这样写,是为了让徐庶单独出场,一边塑造那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臣形象,一边为即将出场的诸葛亮做宣传。徐庶是很有才的,一来就帮刘备打了好几个胜仗,大破曹仁八门金锁阵,夺取樊城,让刘备深切体会到有军师的重要性。岂知这么好的人才竟给曹操使奸计挖走,把个皇叔伤心得都想归隐山林了。愁云惨雾之时,犹如拨云见青天,徐庶回马荐诸葛,使皇叔颓丧的心中重新燃起进取的欲火。按照徐庶的吹嘘,他的才干只如萤火之光,孔明却是日月之辉,管仲乐毅不在话下,只有张良和姜太公能和他匹敌。大家见识过徐庶的本事,萤火之光已如此了得,日月之辉要厉害成什么样?此刻不单刘备,读者们亦充满期待,看看那日月之辉的大贤怎样登台。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5 08:36:25 +0800 CST  


刘皇叔三顾茅庐,前两顾诸葛亮都不在家,跟朋友外出云游去了(活得好潇洒!)也有人说诸葛亮其实是在家的,躲在门背后偷听,要试刘备的诚心,一次两次不见,第三次才肯见。君子坦荡荡,诸葛亮应该没那么矫情。古代通讯落后,访人不易,常错身于道中,皇叔运气不佳,孔明又好动,两番不遇是很正常的。当然也有可能皇叔运气好,第一次去就遇了,说动孔明出山了,罗贯中老师的小说就写不出来了。

三顾茅庐的经过,大家太熟悉了,书上都写着。三国演义七十万字,全是攻城略地,打打杀杀,尸积如山,血流漂杵,修罗场的干活,难得有这般清净、安详、透彻的段落。不打仗,兄弟仨把双股剑、青龙刀、丈八矛搁在家里,骑着马下乡游山玩水,尽情欣赏孔明故里隆中的风光。三国的景物描写,不是攻坚的城池,就是野战的荒郊,山谷里有伏兵,树林中随时射来暗箭,连平静的小河也埋伏着凶险,经常渡到一半便从上游涌来一股大水,将你淹个人仰马翻,几时见过隆中这么优美而安全的地方?“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观之不已……”罗老师写烦了烽火金戈的战场,写到这世外桃源的景色,精神也为之一清吧。第一顾是深秋,第二顾是隆冬,“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冷虽然冷,端的美丽!桃园兄弟也学一回文人雅客,赏一回雪景。第三顾冬去春来,冰雪尽消,隆中春色之美书里虽未着墨,读者尽可想见。

电视剧《三国演义》在这场戏里下足了功夫。别的不提,光为了获得真实的外景,便把三顾分别放在秋、冬、春三个季节拍摄。搭布景?自然界做不了假。秋就是秋,春就是春,看树木草叶的枯荣便知道。环绕茅庐的那片常年青翠的竹林,不同季节颜色的深浅也是不一样的。二顾那场,从演员口中呼出的热气就知是在严寒的天,以自然界的大雪为背景,配以人工降雪,增加雪景的规模。94版三国为什么好看,每个细节皆精益求精,功夫下得太够了。

除了风景,还有人物。三国都写些什么人物?不是主公,就是谋臣,武将,士兵,种种阴谋诡计和战争的机器;老百姓犹如牲口一般被他们驱赶、宰割、使役,人命仿佛蝼蚁。只有在襄阳附近的隆中,见到安居乐业的老百姓,摇着水车,赶着耕牛,种田,唱歌,一派和平景象。在诸葛亮亮相之前的出场人物先后有:刘备问路的农夫,孔明家的小童,孔明之友崔州平(一顾);孔明之友石广元,孟公威,孔明之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二顾)。这些人身份不同,作用不同,无不为孔明出场做铺垫;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农夫们唱个歌是卧龙先生做作,隐士们吟个诗是卧龙先生所写;还不算前面徐元直和水镜先生的吐血推荐。如此众星捧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个诸葛亮要多么出色,才塌不了历史和小说的台?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6 08:50:55 +0800 CST  

三国诸多人物亮相,或在战场,或在营帐,或在城池,或在街市,不管做什么事,都是直立着,清醒的。唯独诸葛孔明一人是躺着出场,而且神志不清——在睡午觉。这个出场非常独到,先呈现给世人一个“卧龙”的睡姿。我猜想罗贯中老师这样写,也是出于对鞠躬尽瘁半辈子的诸葛亮的一点怜爱。他即将跟随刘皇叔出山,此后戎马倥偬,日理万机,忙到二十军棍的刑罚都要亲自过问,再无半日闲暇时光,可以优哉游哉地睡个午觉,最后一次午觉总该让人家睡够吧!而刘皇叔三顾终于见到正主,心情极好,不让童子通报,站在屋外耐心等孔明睡醒。这是刘备的诚心,也是他为人处世的精明。须知人睡午觉是不能打搅的,人睡午觉被吵醒,心情会极差,有“起床气”,怨恨那扰他清梦的俗客,出山之事说不定就黄了。所以要让他睡到自然醒,心情舒畅,出山就有指望了。哪怕莽撞的三弟要放火烧屋,也只得按住。

那天孔明睡完此生最后一个长长的午觉,似乎有预感好日子到头了,躺在床上又赖了几分钟,吟了一首“大梦谁先觉”的五言诗,才懒懒地起床、穿衣,问童子“有俗客来否?”童子报曰,刘皇叔等候多时了。孔明责怪童子“何不早报,待我更衣相见。”躺着出场的诸葛亮这时才站起身,穿戴齐整,拿了鹅毛扇,出门来见客人。罗贯中老师这样描写孔明的外貌: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身长八尺,出自三国志。面如冠玉,乃是旧小说写外貌的俗套,光三国这本书里就不止孔明一个,刘备的长相也是“面如冠玉”,外加“唇如涂脂”。都是小白脸式的俊俏,时代风尚如此,用在英雄豪杰身上也并不违和。接下来写衣装,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最后一笔点出人物的气质风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的外貌就算写完了。至于怎么个飘飘然法,神仙之概又有哪个活人见过,作者不管,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是文字的简略。然而电视剧把一个大活人往屏幕上一站,这个飘飘然的神仙之概,就得真演出来,让观众承认那是三国第一偶像诸葛亮,不是徐庶,不是庞统,不是水镜先生。这个演员很难选。唐国强演的诸葛亮,至今仍是大家心目中最接近本尊的那一个。

楼主 石中火  发布于 2019-03-27 19:10:46 +0800 CST  

楼主:石中火

字数:6079

发表时间:2019-03-22 20:17:4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28 01:59:14 +0800 CST

评论数: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