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不完的诗词歌赋,道不尽的悲欢离合——诗人和诗的故事(唐朝篇)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苦吟不辍的“诗奴”贾岛

在唐代诗坛,贾岛和孟郊齐名,被后人并称为“郊寒岛瘦”。二人的生活和仕途均极不如意,在诗歌创作上却苦心孤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孟郊被人称为“诗囚”,贾岛被人称为“诗奴”。
贾岛,字阆仙,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他出身寒微,早年事迹已不可考。据说他30岁前曾多次应举,但在科举考场上,他甚至还不如孟郊,多次应试都是名落孙山。在一次考试中,他因轻蔑考官挠扰贡院而遭到驱逐,而且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他的诗作《赠翰林》里有“应怜独向名场苦”的句子,可见他在文场苦苦挣扎的情形。
屡试不第,又无以为生,贾岛只好出家当了和尚。他法名无本,居住在长安的青龙寺里。
长期的贫困失意,枯寂的禅房生活,原本就孤僻冷漠的贾岛变得内向而又狂放。他把一切世事都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的诗歌世界中。他常常为构思诗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所以被后人看作苦吟诗人的代表。
因为吟诗,他两次冲撞了地方长官。
《太平广记》记载:“(贾岛)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街。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叶满长安。’求联句不可得,因搪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而释之。”
贾岛痴迷于诗,不论是行走坐卧还是吃饭,总忘不了吟诗。曾经有一次,他骑着驴打着伞,走在长安街道上。当时秋风劲急,黄叶满地,贾岛突然来了灵感,吟出一句诗来:“落叶满长安。”苦苦思索与之对应的另一句诗,竟然忘记了回避,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轿子和仪仗队,被抓起来关了一个晚上。
这句让他被关了一晚上的“落叶满长安”是贾岛的名句,诗的题目是《忆江上吴处士》,全诗如下:

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其中“秋风”、“落叶”两句描写秋景,自然而又工整,气势苍凉,是历代传诵的名句。
另一次的冲撞就幸运多了。《刘公嘉话》记载:“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有一天,贾岛去长安郊外拜访朋友李凝,他沿着山路走了很久,夜深人静时,才来到李凝的门前。不巧的是,李凝不在家。皎洁的月光下,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贾岛就写下一首《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第二天,贾岛返回长安。一路上,他还在想着昨夜的那首诗,觉得“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似乎不够妥帖,也许改用“敲”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这时,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过来了,贾岛双手比比划划,根本没有发觉已经闯进了仪仗队中。差人把他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他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的诗句念给韩愈听。韩愈也来了兴致,思索一会儿,说:“还是敲字好些。”贾岛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这就是“推敲”这一典故的来历。
在韩愈等友人的劝说下,贾岛还俗了,再次参加科举,但依然是累举不第。直到垂暮之年,贾岛才作了长江县主簿这样一个小官,所以后人称他为“贾长江”。开成五年(840年),贾岛升职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他病死在普州任所。
贾岛一生蹉跎,就把精神寄托在诗歌创作中,诗歌成了他最高的、唯一的追求。《唐才子传》说,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痛饮长谣而罢。”别人祭祖拜神,他却在供奉自己的诗稿。
贾岛写诗,在字句上狠下工夫,极其刻苦认真。他在《送无可上人》诗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下就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推敲诗句,炼字炼句,就是他的日常生活,无怪乎人们称他为“诗奴”了。
贾岛以五言律诗见长,喜欢描写荒凉枯寂的情境,颇多寒苦之辞。但这首《剑客》却直抒胸臆,别具一格: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他以剑客的口吻,托物言志,抒写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4 21:25:25 +0800 CST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穷愁潦倒的孟郊

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写诗态度极为认真,常常苦苦构思反复锤炼,诗中满含涩味,所以素有“诗囚”之称,他和贾岛齐名,后人称他们为“郊寒岛瘦”。
孟郊的父亲是一名小吏,家中极为清苦。孟郊从小性格孤僻,不喜欢和人往来,青年时期曾在河南嵩山隐居。《旧唐书》说他“少隐于嵩山,称处士”。
此后,孟郊目睹了藩镇之变,从中原漂泊到江南,一路游历和写诗,曾和陆羽、韦应物等人唱和。
直到贞元七年(791年),四十一岁的孟郊才前往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下第》),连续两次落第,让他非常痛苦。可能就是在应试期间,他认识了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韩愈和孟郊一见如故,对他的诗才也是赞赏备至,在韩愈的推崇下,孟郊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
贞元十二年(796年),四十六岁的孟郊,终于进士及第。这让他欣喜若狂,写下了那首《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昔日的困顿,今朝的得意,吐尽了心中多年的郁积。可惜,考中进士并没有让孟郊真正的“春风得意”。
几年后,他才被朝廷任命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韩愈送他,写了一篇《送孟东野序》,其中一句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做一个小小的县尉,这不是他的愿望。孟郊虽然到职,却不愿意任事。他常常去溧阳城外的投金濑和故平陵城游玩,坐在水边,或沉思,或赋诗。看到政务完全荒废了,县令只能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替孟郊做县尉的事务,同时把他薪俸分一半给那人。县尉的薪俸本就微薄,孟郊就更加穷困了。
孟郊久困下僚,生活窘迫,诗歌里也满是清寒之味。比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借车搬家,家具比车还少。《唐才子传》说这些诗“皆哀怨清切”。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索性辞去了溧阳尉一职。好友李翱不忍心看他过这样的苦日子,先后把他推荐给封疆大吏张建封和郑余庆。李翱在给张建封的信里说:“郊穷饿不能养其亲,周天下无所遇。”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对孟郊一生的最好概括。
元和元年(806年),郑余庆推荐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从此,孟郊定居洛阳,可以免于冻饿了。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担任兴元尹,表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从洛阳前去赴任,却得了急病,死在了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孟郊性情孤僻耿介,一生穷愁潦倒,被当时的人称为“寒酸孟夫子”。但也正是贫苦的生活,使他对人间的真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他的《游子吟》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曲母爱的颂歌,诗人宦途失意,饱尝炎凉,所以更加感觉到亲情的可贵。这首诗朴实自然,浅显明白,再现了人所共感的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故而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4 21:34:57 +0800 CST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和他的边塞诗

岑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
岑参出身名门,他的曾祖岑文本是太宗时的名臣。但岑参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家道中落,非常贫寒。他跟随哥哥学习诗文,遍读经史,九岁就可以写文章。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他考中了进士,被授为率府兵曹参军。但是,满腹经纶的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天宝八年(749年),岑参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担任掌书记一职,开始了他的边塞生涯。初次出塞,他满怀着报国热情,想在战争中取得前程,但未能如愿。天宝十年(751年),他回到长安,与杜甫、高适等诗人交往。到了天宝十三年(754年),他再次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来到边塞。
前后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岑参报国立功的愿望虽然没能实现,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作。《唐才子传》说他:“往来鞍马风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
长期的边塞经历,岑参对行军打仗的艰辛深有体会,对西北边疆的风光也有真实感受,所以他的边塞诗不仅格调高亢,气势磅礴,而且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比如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一年,朝廷派人来巡视西北边防,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的岑参送使者归京。宴会中,天色突变,风雪齐至,岑参写下了这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何等的意外,也是何等的惊喜;这是戍边的艰辛,也是戍边的豪情。
还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岑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他抓住了边地特有的景物来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诗歌运用了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在他笔下,天山飞雪,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种种神奇的异域风光如在目前。他热情地歌颂了将士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岑参的边塞诗,体现了昂扬的盛唐气象、盛唐精神。正因如此,他和高适并称为“高岑”,成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当然,边塞生活也有它的另一面。且看这首《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使者,虽然他满腔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却也被勾起了无限的乡愁。
还有这首《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诗人选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片段,展示出了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一轮明月当空朗照,他不由得想起辞别了两个月的“家”来,难免触发了那么一点思乡之情。整首诗对暮色苍茫之中的大漠的描写,显示出悲壮苍凉的艺术风格。
安史之乱后,岑参回到朝中,杜甫等人推荐他担任右补阙,后来又改任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776年),他官至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后来被罢官,客死于成都旅舍。
《唐才子传》说他:“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古人为他没有做上高官而惋惜,其实,他的光辉诗篇流传后世,比高官厚禄的荣耀更有价值。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4 21:37:31 +0800 CST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水诗人和“绿毛仙女”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727年),他和王昌龄同时考中了进士,也同样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长期不得意,一生只做过盱眙尉这样的小官。仕途坎坷,常建选择了放弃,他过起了纵情山水、避世隐居的生活。他也曾写诗叫王昌龄和他一起隐居。
除了隐居乡野,他也曾长时间的漫游山水名胜。《唐才子传》记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常建“尝采药于仙谷中,遇一女子,遍体毛绿,自言是秦时宫人,亡入山来食松叶,遂不饥寒。因授建微旨,所养非常”。就是说常建进山采药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仙女,浑身长满了绿毛,她自己说是秦朝的宫女,逃进山中,以松叶为食,慢慢就不觉得饥饿和寒冷,她还向常建传授了成仙得道的秘诀。
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当然不可能是真实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则记载呢?这大约是因为常建的一首诗——《仙谷遇毛女意知是秦时宫人》:

溪口水石浅,泠泠明药丛。
入溪双峰峻,松栝疏幽风。
垂岭枝袅袅,翳泉花蒙蒙。
夤缘斋人目,路尽心弥通。
盘石横阳崖,前流殊未穷。
回潭清云影,弥漫长天空。
水边一神女,千岁为玉童。
羽毛经汉代,殊翠逃秦宫。
目觌神已寓,鹤飞言未终。
祈君青云秘,愿谒黄仙翁。
尝以耕玉田,龙鸣西顶中。
金梯与天接,几日来相逢。

这是一首游仙诗,悠远而飘逸。但要把这看成是作者的真实经历,那就有点胶柱鼓瑟了。常建厌倦官场的污浊黑暗,所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了山水田园和求仙访道当中。“绿毛仙女”的故事其实在《列女传》和《续搜神记》里早已有过记载,或许是常建在无意中听到了类似的传说,也或许纯是他对古代传说的进一步加工改造。总之,他创作了这样一首诗,只是用来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并不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
常建一生沉沦失意,但他耿介自守,从不和达官贵人交往。他的诗歌也充满了清净淡泊的山水味道,意境清远,语言自然,有独特的造诣。和他同一时期的殷璠对他推崇备至,殷璠编选了一部《河岳英灵集》,选了开元、天宝年间著名诗人的作品,他把常建列为首位,超过了李白、王维、王昌龄等著名诗人。殷璠评论常建的诗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
常建在唐代诗人当中不是非常有名,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他的代表诗作是《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寺,也就是兴福寺,现在在江苏常熟虞山北麓):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里抒写清晨游古寺禅房的观感,用凝炼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4 21:39:27 +0800 CST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慷慨悲歌的陈子昂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初唐著名诗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他为陈拾遗。
陈子昂出身于官宦世家,他家祖上就有慷慨好施的侠义之风,他的父亲虽然不是官员,但在地方上的威信很高,人们有了纷争,不去找官府,往往听从他的调解。陈子昂小时候很聪明,也继承了父辈的任侠精神。《唐才子传》记述,陈子昂“貌柔雅,为性褊躁,轻财好施,笃朋友之义”,“初年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任侠尚气弋博”。也就是说,陈子昂虽然长相儒雅,但性格固执,乐于交友,轻财好义,很有古代侠士的风范。
陈子昂十八岁时,还不能好好读书。后来因为击剑伤了人,才幡然醒悟,弃武从文。他立下志愿,和过去的朋友断绝了来往,刻苦钻研经史,没过几年就精通了百家典籍。
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北上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的科举考试,落第后回到家乡。永淳元年(682年),他再次入京应试,仍然没能考中。直到文明元年(684年),才终于进士及第。这年唐高宗病逝在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和大臣商议要把高宗归葬乾陵。陈子昂上书劝谏,他认为洛阳地形很好,可以安置高宗的灵柩,不必迁回关中。武则天看了他的文章,赞赏他的才华,任命他为麟台正字,不久又升迁为右拾遗。
拾遗是谏官,陈子昂为人耿直,心怀天下,所以屡屡上书言事,毫不顾忌。当然,他的直言敢谏,使他屡次遭受当权者的排斥和打击。
他主张兴文化、罢战争,他认为战争对国家没有好处,只能对那些“奸臣”“贪夫”有利。当时武氏家族把持朝政,多次利用战争谋取私利,陈子昂的言论,不但未被采纳,反而多次遭到了斥责和降职。甚至,他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后”的罪名而下狱。
陈子昂曾两次从军北征。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人攻陷了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带兵出征,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攸宜为人轻率,缺乏谋略。第二年就打了败仗,眼看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带领一万士兵作为前锋攻打敌人,武攸宜不答应。随后,陈子昂又向武攸宜进言,武攸宜不听,反而把他降为军曹。接连受挫,报国志愿无法实现,满怀悲凉的他登上蓟北楼,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他有满腔的报国雄心,却屡遭奸佞的打击,此刻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无尽的忧愤,只能慷慨悲歌。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极富感染力,可以说是思接古今,气吞山河。他在无限的时空里感慨着人生的坎坷,感悟着生命的价值,全诗充沛着一股震动天地的浩然之气。
陈子昂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三十多首《感遇》诗,也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比如其中的第二首: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这首诗写春夏之间的兰若在秋风起时便枯萎调零的命运,借以抒发自己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的苦闷。
再比如第三十五首: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

这一首是他第一次出征边塞时所作,表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懑忧伤。
陈子昂的诗受建安、正始诗人影响很大,他主张改革初唐诗歌的绮靡纤弱的习气,倡导写诗要注重“兴寄”和“风骨”。他是初唐诗文革新的重要人物,在初唐到盛唐诗风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卢藏用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里说:“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元好问的《论诗绝句》说:“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因父亲年老辞职还乡。父亲去世后,他在家居丧。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诬陷迫害他。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这位正直豪爽的诗人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卢藏用在《陈子昂别传》里说他在狱中曾用蓍草为自己算了一卦,卦成后,仰天长叹说:“天命不佑,吾殆死矣!”
《唐才子传》评论他说:“古来才大或难为用。象以有齿,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谓欤!”辛文房把陈子昂比作大象,大象因为有珍贵的象牙,所以被人杀害。那么陈子昂的悲剧命运,又是因为什么呢?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4 21:40:44 +0800 CST  
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的艳遇

崔护在唐代诗人中并不显眼,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也仅存诗六首,但一首《题都城南庄》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这首诗,孟棨在《本事诗》里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崔护是博陵人,有着出众的才华,高洁的品性,很年轻就考中了进士。有一年,清明节这天,他一个人去郊外游玩。走到都城南门外时,感到口渴难耐,正好看见一处庄园,房舍不大,园内花木丛生,静悄悄地好像没有人。崔护走上前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姑娘从门缝里探出了头,问道:“谁呀?”崔护报出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个人出城游玩,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孩儿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然后进去端了一杯水来。她靠着桃树静静地站在那里,在桃花的映衬下,风姿绰约,艳丽之极。崔护和她说话,她默默不语,只是注视着他。过了许久,崔护喝完了水,只好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好像也有些依依不舍,最后默默地回到屋里。崔护不住地回头,叹着气怅然而归。回去以后,崔护渐渐地忘记了这件事。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他却忽然思念起那个姑娘来,这种思念之情产生后就再也无法控制了,就直奔城南。崔护到了那里,门庭庄园和去年一模一样,但是大门已上了锁。惆怅了很久,崔护在左边的门上写了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思念之情更重了,他又到城南去寻找那位女子。却听见门里有哭声,敲门一问,有位老人走出来说:“你不是崔护吗?”他答道:“正是。”老人哭着说:“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老人说:“我女儿从小就知书达理,已经成年了还没有嫁人。可是自从去年,她经常神情恍惚,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清明节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看见了门上的题字,进门她便病倒了,好几天没吃没喝就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寄托我的终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您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拉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他进去后,姑娘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着祷告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孩儿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死亡的女孩被心上人唤醒,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一个让人暖心的浪漫故事。
这个故事《太平广记》里也有记载,书中把崔护和他偶遇的美娇娘写成了“天作之合”;同样,《警世通言》里对此也有演绎。这个故事以及崔护的题诗后来衍生了一个典故,就是“人面桃花”。它被用来形容男女邂逅分离后男子追念的情形,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后世文人创作常用到这个典故。比如晏几道《御街行》:“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再如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戏剧家欧阳予倩曾以这个典故为基础创作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后来还被改编为评剧、越剧及影视剧等。
这样的爱情故事,在古代作品里其实很多,这首诗能够广泛流传,不在于它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而在于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是啊,许多美好的东西总是和我们擦肩而过,当我们蓦然一瞥,发现她的美丽,想要把她留住时,她已经“杳不知其所之”了。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6 19:54:58 +0800 CST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在扬州的日子

唐代大诗人杜牧曾与扬州两度结缘,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有人说:是扬州成就了杜牧,也是杜牧传播了扬州.如果没有扬州,杜牧便不能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如果没有杜牧,扬州也不会如此闻名遐迩。
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商贾云集,在唐代就是极繁华的大都市。而且,唐朝时扬州没有“宵禁”,这里的夜生活五光十色,十里长街,笙歌不断,可称为人间仙境。所以俗话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大和七年(833年)四月,三十一岁的杜牧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邀请,从宣州(今安徽宣城)来到扬州,在牛僧孺的幕府中担任推官、监察御史里行,后又转任掌书记。牛僧孺对杜牧非常器重,因为在唐代,节度使府掌书记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节度使府公务繁重,“文辞之事,皆出书记,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昌黎先生集》)。
但是年少气盛的杜牧,满腹都是报国情怀,觉得区区一个掌书记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便常常郁郁不乐。在这烟花繁盛之地,不得志的他很自然的就坠入了“温柔乡”中。于是在公务之余,他就常常饮酒宴游,留连于花街柳巷。杜牧本是世家出身,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唐才子传》说他:“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这样的人在扬州正是如鱼得水。
看到这种情况,牛僧孺有点不放心,但又无法阻挡。他就悄悄地派了三十个士兵,穿上便服在暗中跟随,以便保护,杜牧却始终没有发现。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要到长安去上任。牛僧孺给他饯行,在酒宴上,牛僧孺说:“你气度旷达,性情豪迈,必然前途无量,只是我常常担忧你生活不知节制,影响了身体。”杜牧自以为每次游宴都是瞒着这位上司的,就掩饰说自己平时很检点。牛僧孺笑了笑,让人拿出一个小匣子,打开后,里面都是那些便衣士兵的密报,写着诸如“杜书记过某家,无恙”之类的话。杜牧又羞又愧,下拜道谢,从此一生都没有忘记牛僧孺对他的好处。
在离别时,杜牧对结识的一位红颜知己(有人认为是张好好)依依不舍,写下了两首著名的《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赞美对方的美丽,别出心裁地用豆蔻花比喻十三四岁的少女。然后用对比手法,说满城的美女都比不上这个姑娘。第二首说他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多情却似总无情”,爱得太深、太多情,所以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在离别的筵席上,二人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他多么想能够强颜欢笑,使爱人也不致过分地悲伤,但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他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他们的离别而伤心。
离别之后,杜牧始终无法忘怀扬州,他写了许多诗感怀那段日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韩绰是他在牛僧孺幕府中的同僚,二人交情甚好,当年在扬州的诗酒风流中,当然少不了韩绰的陪伴。这是一首寄给老朋友的调笑诗。前两句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隐现,绿水迢迢,虽然已是深秋,但想必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三四句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和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扬州,当此明月朗照的夜晚,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二十四桥明月夜”,最能体现扬州的浪漫美丽,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的繁华景象,对那种让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无比怀恋。
诗人和扬州的缘分还在继续,不过,他第二次来到扬州,心境已和过去截然不同。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杜牧三十五岁。这一年秋天,他的弟弟杜顗的眼疾加重了,彻底看不见东西,辞官住在扬州禅智寺。杜牧十分着急,请了一位眼医,和自己一起去扬州看望杜顗。当时的制度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为了照顾弟弟,请满了百天的假后只好辞去官职。
这回重到扬州,既忧心弟弟,又担忧自己的前程,杜牧不再有当年的闲情逸致,从《题扬州禅智寺》一诗就可以看出他此时黯然的心情: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秋雨后寂静的禅寺,只有一两声凄凉的蝉声飘过。稀疏的松桂,随风摇曳着。满阶青苔上,一只白色的小鸟迟迟不肯离去。暮霭沉沉,从茂密的林间缓缓涌起,一抹斜晖映照着孤单的小楼。在我万分凄凉的时刻,谁知那竹西路上,又传来扬州的歌吹声。
后来,满腹惆怅的杜牧离开了扬州,而且再也不曾回去过。当然,他并没有忘记在扬州的日子,直到多年之后,还写过一首追忆扬州幕僚生活的《遣怀》诗: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前两句是对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从诗中的“落魄”两字可以看出,对于当年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诗人很不满意。“十年一觉扬州梦”,是发自内心的慨叹: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十年光阴匆匆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
扬州的时光,让杜牧感觉仿佛置身梦中。宦海沉浮,繁华如水,一切都是虚空。
但是,正是因为有杜牧,因为有扬州,我们才有幸读到了这些动人的诗篇。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6 19:56:30 +0800 CST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的传奇人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的题目是“金缕衣”,也叫“金缕曲”或“杂诗”,是唐诗名篇。《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就是这一首,在书中作者署名是杜秋娘。但在《乐府诗集》中,这首诗编在李锜名下,《全唐诗》说是无名氏所作。北宋人所编的《唐文粹》中收录了杜牧的《杜秋娘诗并序》,在“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下面有注:“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这应该是杜牧原注。从诗中“与唱”两字和注可以看出,李锜是唱这首的人,杜秋娘是参与唱这首诗的人,他们都不是作者。此诗作者不详,当署为无名氏,但后世许多人把它归入了杜秋娘的作品中,包括《唐诗三百首》。
无论杜秋娘是不是作者,这首诗都和她的传奇一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杜秋娘(约791—?),唐代人。杜牧的《杜秋娘诗并序》中,诗题称她为“杜秋娘”,但诗序却称为“杜秋”。据《 太平广记·李锜婢》记载,“杜名秋”。而且,唐末罗隐《 金陵思古》诗、北宋钱易《 南部新书》等都称她“杜秋”。可见她名“秋”,而不是名“秋娘”,称她为杜秋娘是有敬爱之意。《资治通鉴》称她为“杜仲阳”,古代二月仲春叫“仲阳”,“仲阳”与“秋”意义相对立,按照古人有时会采用与名意义对立的语词立字的习惯,“仲阳”应该是她的表字。古人称表字而不称名是表敬意。杜秋娘入宫后地位高了,所以称表字而不称名。
杜秋娘原是润州(镇江)人,从小家境贫寒,但她相貌清丽,能歌善舞,还能吟诗作赋。所以在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不惜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李锜是割据藩镇,家中的歌舞伎很多,但色艺双绝的杜秋娘很快就脱颖而出,她唱的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深深地打动了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诗正迎合了李锜及时行乐的心意,酒酣耳热之时,李锜常常唱起这首诗,杜秋娘便在一边应和。李锜把她纳为侍妾,非常宠幸。
唐德宗驾崩后,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被没入皇宫为奴,仍旧当歌舞伎。李锜的宠幸,使得杜秋娘摆脱了卑贱的歌舞生涯,而如今,命运的捉弄,又让她回到了从前,而且还背负着叛逆家属的罪名。幸运的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多久。有一次,在皇宫的表演中,杜秋娘为宪宗演唱了那首“金缕衣”,宪宗皇帝也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从抄没入宫的罪人家属到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杜秋娘的身份又一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首诗,第二次改变了她的命运。
同样,美丽多才的杜秋娘深受宪宗宠幸,不仅是他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就是唐穆宗。杜秋娘负责教育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就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也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就和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被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
命运在她身上画了个圆,一个卑微的民间歌舞伎,在帝国权力的顶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民间。
《新唐书·李德裕传》说:“漳王养母杜仲阳归浙西,有诏在所存问。”《旧唐书·李德裕传》说:大和八年(834年),李德裕至润州,“奉诏安排宫人杜仲阳于道观,与之供给……九年三月,左丞王璠、户部侍郎李汉进状,论德裕在镇,厚赂仲阳,结托漳王,图为不轨”。可见,杜秋娘放归润州后,无亲无戚,无儿无女,无家可归,只能住在道观中,靠官府供养。
李德裕在润州时,她可能生活尚有保障。李德裕因“厚赂仲阳”之罪罢免浙西观察使后,继任官员即使想“供给”也有顾忌,她的生活一定是很艰苦的。杜牧经过润州时,“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诗中说:“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她要靠自己织布缝衣,而织布机却要向邻居借用,而且只能在夜间织布,她的穷困潦倒,也就可想而知了。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6 19:58:15 +0800 CST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从诗人到政客的人生道路

高适,字达夫,又字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高适是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到了他少年时候,家道已经败落,只能靠种田为生。
高适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但前半生的经历却是颇不如意。《唐才子传》说他“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更远”。他年轻时为人旷达豪放,颇有游侠之风。他不愿意按照正常的途径求取功名,曾一度隐身在市井无赖之间。
早年他也曾游历长安,希望能考取功名,或者得人引荐,走上仕途。他自以为功名富贵唾手可得,写诗说“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可现实并不如人意,他最终失意而归,只好客居梁宋(河南商丘一带),“以求丐取给”,靠友人资助维持生活。
几年后,他决定从军,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高适北上漫游燕赵一带,在蓟门、卢龙一带参加了一些与进犯边境的游牧民族的战斗。但这些战斗规模很小,高适没有得到多少机会。但在这一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边塞诗,名声渐振。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高适再次去长安应试,仍然落第,继续客居梁宋。后来,他认识了李白、杜甫等人,曾同游梁宋齐鲁等地。他们一起饮酒赋诗,高适的诗名越来越大,据记载,“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
直到天宝八年(749年),高适到处漫游,功业无成。但也是在这段时期,他能够接触到社会底层,对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写出大量优秀的边塞诗和反应民间疾苦,评击朝廷权贵骄奢淫逸的作品。可以说,这是他诗歌创作的鼎盛期。比如他的名作《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揭露了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争失败的事实。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优秀之作。
再比如写于天宝六年(747年)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用词简净,不加雕琢,既表现了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天宝八年(749年),高适终于走上了仕途。他在睢阳太守张九皋的推荐下,做了封丘县的县尉。但这个卑微的职位,他觉得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只干了三年,他就辞职了,理由是“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他又一次来到长安,第二年进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担任掌书记。从此,高适的人生发生了变化。
“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辅佐哥舒翰守潼关,被提拔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潼关和长安失陷后,他追上一路西逃的玄宗,详细陈述了失败亡的原因,在朝野一片混乱的时刻,他的果敢和冷静,得到了玄宗的赏识。
玄宗要把兵权分给诸王,高适看出这是内乱隐患,直言极谏,虽然玄宗不听,却吸引了当时还是太子的肃宗的注意。后来永王李璘起兵叛乱,肃宗立即召见高适询问对策。高适对江淮局势非常了解,断言永王必败。肃宗非常高兴,提升他为淮南节度使,负责讨伐李璘、平定江淮。之后在平定永王的战斗中,高适表现出色,立下了赫赫战功,名震朝野。
而在此时,出于报国的热情,毫无政治头脑的大诗人李白投入了永王李璘的军营里,还为永王写下了组诗《永王东巡歌》。永王兵败后,李白因此入狱,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在狱中,写诗给高适,想请求高适相救。天真的李白认为高适是自己的好朋友,现在他位高权重,一定会对身陷囹圄的自己施以援手。却没料到,他的请求,连一点回音也没有。
曾和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高适,此时考虑更多的,恐怕是自己的前途,他已由一个诗人成为彻头彻尾的政治人物了。
平定永王后,高适官运亨通,先后担任过剑南节度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等职位,更被封为浡海侯。所以世称高常侍。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和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雄浑悲壮,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6 19:59:59 +0800 CST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关盼盼是被白居易逼死的吗


关盼盼是中唐时人,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就精通诗文。但是,关家家境衰落后,她不幸流落风尘,成了一名歌妓。她相貌美艳,身材曼妙,再加上清丽动人的歌喉和冠绝同侪的舞技,很快就驰名徐泗一带,倾倒了无数的达官显贵和世家公子。据说,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最擅长“霓裳羽衣舞”。
后来,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有人说是张建封,也有人说张愔字建封,查《新唐书》,张愔为张建封之子)花重金娶回为妾。张愔虽然是武官,却生性儒雅,颇通诗文,他对关盼盼的文采赞赏有加,当然,关盼盼的轻歌曼舞,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他在徐州西郊,找到一处依山面水,风景绝佳的胜地,专门为关盼盼修建了一处别墅。这里有一湾清流,河边满是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他们把这处别墅称为“燕子楼”。在燕子楼上,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日子。
有一次,官居校书郎的白居易远游来到徐州。张愔素来仰慕白居易的诗才,就在燕子楼中设宴款待。关盼盼早已对这位大诗人崇拜之极,白居易的到来让她十分欣喜,在宴席上亲自执壶敬酒。
酒兴之中,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展示一下爱妾的才艺。关盼盼欣然领命,表演了最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她的歌喉和舞技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赞叹不已,当场写了一首诗赞美关盼盼,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这首诗流传开来,不知有多少人对张愔羡慕不已。
谁能料到,两年之后,张愔病逝,葬于洛阳北邙山。张愔死后,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只有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之情,发誓守节不嫁。她在燕子楼中,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花开了又谢了,燕子来了又去了,眨眼间,十年过去了。燕子楼中的时光却仿佛凝滞了,关盼盼的美丽不曾改变,她的痛苦更不曾改变。
元和十年(815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来拜访白居易。张仲素对张愔和关盼盼的往事非常清楚,并为盼盼的深情而感动。因为白居易写过赞美关盼盼的诗歌,他就拿出了为关盼盼所作的《燕子楼》三首新诗,让白居易观看: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已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诗歌写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苦孤独,相思无望而万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白居易读后,感慨万分,依韵和诗三首: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燕子楼上,西风吹来,满帘秋霜,月明如水,分外地凄凉。独居楼上的关盼盼,面对着冷被残灯,倍受相思的煎熬。丈夫去世后,她无心梳妆,每次想要打扮起来,却总是潸然泪下,是啊,打扮好了又给谁来看呢?往日的舞衣叠放箱中,再也没有穿过。春天,有人从洛阳回来了,他说张愔墓上的白杨树长得又粗又高,已经可以作柱子了,岁月无情,即便花容月貌的盼盼,到最后又怎能不会变成灰土呢?
张仲素的原诗,是替盼盼抒发她“念旧爱而不嫁”的生活和感情,白居易的和诗则抒发了对于盼盼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同情和敬重,同时也寄托了今昔盛衰的感叹。
但在宋明的一些笔记中,说白居易觉得关盼盼既然如此情深义重,和亡夫难舍难分,那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也好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说他为了明确地表达让关盼盼一死殉夫的想法,另作了一首诗: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据说,张仲素回到徐州后,把白居易所写的四首诗带给了关盼盼。她看完最后一首诗,泪流满面地说:“自从张公离世,我并非没想到一死相随,只是恐怕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丈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是玷污了他的清名,这才含恨偷生至今!” 说完就放声大哭,然后强忍着悲痛,依白居易的诗韵和了一首七言绝句: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在张仲素离开以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十天之后,终于香消玉殒。
明代一个名叫陈彦之的人写了一首诗说:“仆射新阡狐兔游,美人犹在水边楼。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夜休。”直接把逼死关盼盼的罪名加在白居易的头上。这个故事就慢慢地流传开来。
事情真是这样吗?我们细细研究,上面白居易的第四首诗题目是《感故张仆射诸妓》,写于张愔去世后不久,并不是写于《燕子楼三首》之后。有人认为,这首诗不是写给关盼盼的,也不是写张愔的,而是写张愔的父亲张建封的。因为张愔的官衔是兵部尚书,白居易一向称张愔为“尚书”,在《燕子楼》诗和序中都是如此;而张建封的官职为左仆射、司徒,许多人都称他为张仆射。再从题目和诗意来看,“诸妓”“三四枝”,很明显,这不是写给一个人的,清代就有人说“此诗与盼盼无涉”。
再看盼盼的这首和诗,诗中称白居易为“舍人”。按照宋明笔记的说法,这首诗应该写于元和十年,但是白居易担任中书舍人是在长庆元年(821年),也就是说在写这首诗的六年之后。如果这真是关盼盼的作品,她又怎会知道白居易在五六年之后会做中书舍人呢?可见,这是后人的编造之作。
而且,唐朝的婚姻习俗是比较开放的,白居易的为人也最重感情,他怎会残忍地逼一个可怜女子去殉情。
所以,关盼盼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殉情自杀,我们已经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但是可以肯定,她被白居易逼死的故事纯属虚构。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6 20:01:00 +0800 CST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柳氏的乱世情缘

韩翃,字君平,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年间考中了进士,后曾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
在唐代诗人之中,韩翃影响不大,但在当时却也颇有诗名。他曾因一句诗被皇帝赏识,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德宗建中年间,中书省缺少一个为皇帝起草文书的舍人。宰相送上了一份候选名单,皇帝却迟迟不作批示。宰相就再次请示,皇上说:“用韩翃吧。”宰相一想,当时有两个韩翃,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江淮刺史,就问是哪一个韩翃。皇上说:“就是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当时韩翃正在长安闲居,宰相前来拜访,见面就说:“恭喜你升官了。”韩翃不相信,说:“哪有此事,你弄错了吧。”宰相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不是你的诗吗?”韩翃说正是,韩翃说:“那就对了,是皇上御笔亲点的。”
这首《寒食》得到了唐德宗的赏识,也被后人广泛传诵: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虽然写得不错,但韩翃更广为人知的,还是一段传奇故事。孟棨的《本事诗》以及收入《太平广记》的传奇小说《柳氏传》都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韩翃(一作翊)为求取功名,滞留长安,他和富家子弟李生交好。李生有一个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韩翃对她一见钟情,柳氏也爱慕韩翃的才华。李生是个慷慨之人,就把柳氏送给了韩翃,并解囊相助,玉成了二人婚事。
第二年,韩翃考中了进士,回老家去省亲,因为路途不便,就把柳氏留在了长安。谁知这时却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为了免遭兵祸,柳氏剪掉了头发,躲在法灵寺里。流落在外的韩翃被淄州节度使侯希逸任命为幕府书记。肃宗收复长安后,韩翃就派人到京城到处寻找柳氏,并带去一囊碎金和自己所写的一首词曲——《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使者终于找到了柳氏,柳氏读着丈夫的诗句,知道这里既有深深的爱意,也有担忧和怀疑。他既担心她的生死安危,又担心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她己被别人所劫夺占有。感伤之下,她和了一首《杨柳枝》赠答: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命运弄人,躲在寺庙的柳氏最终还是被人抢走了。原来肃宗回京时,有一个番将沙吒利因平叛有功,也来到了长安。他仗着立了大功,在京城任意横行,不知从哪里听得柳氏貌美,就把她抢回了府中。柳氏就如同那秋风中的杨柳枝,没有等到丈夫的归来,却被他人攀折而去。
后来韩翃跟随侯希逸入京觐见,满以为会夫妻团聚,却怎么也找不到柳氏了。这一天,他走在长安街头,一辆装饰华丽的牛车经过身旁,风吹动了车上的帘幔,韩翃发现,车里的正是自己日夜寻找的那个人。车里也传出了声音:“车外可是韩员外?我是柳氏。”韩翃喜不自禁。柳氏掀开帘子,悲伤不已,低声说:“我已失身番将沙吒利,脱身不得。我明天还会从这里经过,希望你能再来一次。”第二天韩翃如约而至,柳氏的牛车也到了,她从车里抛出了一个红布小包,里面是一盒子香膏,柳氏哭着说:“从此就永别了,这留个纪念吧。”韩翃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正赶上侯希逸幕府诸将在酒楼聚会,韩翃勉强到场,却是神色沮丧。其中有一个叫许俊的问道:“韩兄有何难处?”韩翃说出实情,许俊是个仗义勇武之人,就说:“请韩兄写几个字,我马上就把她带到这里。”然后他带上韩翃的书信,换上胡人的衣服,骑马来到沙吒利府外,等到沙吒利出门后,许俊直接闯了进去,大声说:“将军坠马受伤了,请夫人马上前去。”府里侍从赶紧请出了柳氏,许俊把韩翃的信递给柳氏,拉着她飞驰而去。回到酒席之上,众人惊叹不已。韩翃和柳氏抱头痛哭。
但沙吒利当时正受到朝廷的宠幸,韩翃、许俊怕惹出祸来,就向侯希逸求救。侯希逸也是大吃一惊,但被许俊的侠义所感动,说:“我平生想做的事,没想到许俊做了。”他就向皇帝写了本章,说明了情况。不久肃宗下诏,把柳氏断归韩翃,离散多年的两人终于破镜重圆。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8 21:40:44 +0800 CST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豪放率真的贺知章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人。
贺知章小时候就凭借擅于诗文而闻名天下。他为人狂放不羁,喜欢饮酒,有“清谈风流”的美誉。《新唐书》里说:“(贺知章)与姑子陆象先善。象先尝谓人曰:‘季真清谭风流,吾一日不见,则鄙吝生矣。’”贺知章的姑表兄弟陆象先做过宰相,他对贺知章的风流清雅非常欣赏,说一天不见贺知章,自己就变得庸俗了。
贺知章的仕途是比较顺遂的,他在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高中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他先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先后担任过太常博士、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务。
但贺知章并不在意自己官职的升降,他的字叫“季真”,他的为人一直在努力践行这个“真”字。在官场上,他不拘礼法,大胆敢言;在生活中,他醉心于诗酒书法,毫不在乎世俗的眼光。
《旧唐书》说他:“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
贺知章好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把他放在第一位:“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酒后,骑在马上摇摇晃晃,一不小心掉在井里,就在水底呼呼大睡。
贺知章的书法非常有名,尤其擅长草书,他的字也体现了率真的性格。人们争相求取他的书法作品,他也来者不拒,当然,写字先得喝酒。《宣和书谱》记载,有人向他求字,先要让他纵情畅饮,他醉后提笔,任意挥洒。落笔时只问有多少张纸,送来十张就写十张,送来二十张就写二十张,无论是诗还是书法,都极尽佳妙,人们往往赞叹说是造化天成。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来到京城。他在长安没有朋友,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去游玩,遇见了贺知章。贺知章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二人性情相投,一见如故。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他读了《蜀道难》,惊讶地对李白说:“你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呀!”然后,贺知章就邀请李白去饮酒,到了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贺知章就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说:“能和你尽兴一醉,金龟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二人开怀畅饮,尽欢而散。这就是“金龟换酒”的故事。
后来,贺知章向皇帝推荐李白,玄宗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贺知章去世后,李白独自对酒,想起往事,就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
贺知章和李白一样,不仅好酒,也好道。因为好道,晚年的贺知章还大大地风光了一把。
天宝三年(744年),已经八十多岁的贺知章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好多天不省人事。后来死里逃生,又活了过来。贺知章更加看破世情,就向皇上上表,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新唐书》说,他在病中曾梦游天宫,因而醒后大彻大悟,要回家求道。
唐朝奉道教为国教,一听贺知章要回乡求道,玄宗皇帝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而且给予他极高的待遇。“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公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贺知章的宅子成了道观,皇帝特地赐名“千秋观”。贺知章请求一个放生池,皇帝就把镜湖的一角赐给了他。最隆重的是,贺知章回乡的时候,玄宗在十里长亭安排了盛大的饯别宴会,下诏让皇太子和百官都来为他送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
大概贺知章也绝对没有料到,自己彻悟人生、回归自然的一个决定,会得到朝廷如此尊崇的礼遇。在玄宗来说,这是一个施行教化的机会,百官也纷纷写诗赞扬贺知章的归隐,歌颂皇帝的恩德。
繁华过后,回到家乡的贺知章却是另有一番感受,他写下了著名的《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年轻时离开家乡,功名有成,但晚年回归,面对家乡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失去了许多。
回乡之后不久,贺知章就溘然而逝。
李白写诗评价他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贺知章一生豪放洒脱,始终不失本真。
贺知章的诗歌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以绝句见长,可惜流传下来的并不多。除了《回乡偶书》之外,《咏柳》也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8 21:41:47 +0800 CST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红叶题诗”的故事

在历代王朝的后宫之中,佳丽三千,能得到皇上宠幸的其实寥寥无几。大部分宫女只能在无尽的孤寂日子里苦熬岁月。
宋代小说《流红记》记述了一个美丽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唐僖宗年间,有一个年轻的书生叫于佑。有一天傍晚,他在皇城宫墙外面散步。正值深秋时节,万物一片萧索,残阳洒下最后的一抹鲜红,萧瑟的秋风吹得落叶纷飞。
眼前寥落的秋光,让客居他乡的于佑不由得生出了无限的惆怅。天色越来越黯淡了,不知不觉中,满怀伤感的他来到了流经皇城的御沟旁。他俯下身在御沟的流水中洗了洗手,看着御沟中漂浮的落叶不断地随着河水流出。忽然,他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似乎有墨迹,就随手把叶子从水里捞了起来。他感到非常吃惊,红叶上竟然题着一首诗,字迹特别清秀,墨迹尚未全干: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很明显,这首诗是从宫里漂出来的,写诗的一定是位寂寞的宫女。于佑把这首幽怨伤感的小诗反复读了无数遍,他猜想,写诗的一定是位贤淑优雅的美女吧。他把这片红叶带回家中,仔细地藏在书箱里。这首诗抓住了他的心,过了许久,他依然难以释怀,日夜思慕起那个落寞的女子,尽管她的身影是那样地虚幻飘渺。他一有时间就把玩那片红叶,茶饭无心,人也日渐消瘦。
几天后,突发奇想,他也找来一片红叶,在上面写了两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然后,他来到御沟上游的宫墙外,把叶子轻轻地放入流水中,看着这片叶子缓缓漂入宫城,他在流水边又徘徊许久才离去。
过后,于佑把这件事情说给朋友们听,有人笑他痴愚,也有人被他的真心所感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于佑终于把这件事埋在了记忆的深处。
于佑多次应试,均是名落孙山。他只好认命,安下心来在河中府的韩泳家教书。有一天韩泳对他说:“皇帝宫里有三千宫女犯了过错,被逐出宫来,让她们各去嫁人。有一个韩夫人,和我同姓,在宫里好多年了,现在被逐出来就住在我家。我看你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妻,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日子,我觉得很可怜。这个韩夫人积攒下的私房钱也有不少,她本来也是好人家的女儿,今年刚刚三十岁,长得又漂亮,我去说合,把她嫁给你,怎么样?” 于佑当然是感激不尽,他再三下拜道谢。
没过多久,于佑就在韩泳的帮助下和韩氏成亲了。结婚那天,于佑看见韩夫人的美丽姿容,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误入了仙境,遇见了仙女。
婚后的生活幸福而平静。有一天,韩氏无意间在于佑的书箱里看见了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红叶,惊讶地说:“这是我写的诗啊,怎么在你这里?”于佑就把当年如何得到红叶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韩氏感叹了一番,又说:“那一年我也在水里捡到了一片写着诗的红叶,只是不知道是宫外哪一个人所作?”她说完就打开自己的箱子取出一枚红叶,叶子上的字迹还能辨得出来,正是于佑当年写下的。
夫妻二人各拿着一枚红叶,惊叹不已,感慨万分,禁不住流下泪来,同声说道:“这事情难道是偶然的吗?大概是前生就注定了吧。”韩氏说她当日得到于佑题诗的那片叶子后,也回了首诗,现在还藏在箱子里:

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
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

这件事传开后,人们无不惊讶感叹。从红叶题诗到他们结为夫妇,中间整整隔了十年。
后来有一天,韩泳请于佑夫妻吃饭,开玩笑说:“你们两人可得谢谢我这个媒人啊!”韩氏笑着说:“我们俩的姻缘是上天促就的,不是媒人出的力啊。” 韩泳问她为什么这么说,韩氏就把他们红叶题诗的故事说了一遍,并且取笔写下一首诗:

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
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听了这个传奇故事,韩泳说他终于明白了,世间的一切都是因为有缘才会相聚。
于佑夫妻后来的生活很美满,这场红叶为媒,流水为证的姻缘也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8 21:44:41 +0800 CST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亦真亦幻的“钉铰”诗人

胡钉铰,本名胡令能,传说中和“张打油”齐名的民间诗人。
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胡令能》对此人都有记载,说他是唐朝贞元、元和年间人,以钉铰(古代以洗镜子、补锅、锔碗等为主的职业)为业,能写诗,但不废钉铰之业,远近人们都称他为“胡钉铰”。清朝赵翼的《赠说书黄周士》诗里写道:“张打油诗岂必工,胡钉铰句不嫌苟。”邓溥的《自题废雅》诗里也有“昔有胡钉铰,今无张打油”的句子。
由于缺乏历史资料,这位“钉铰”诗人的生平已不可考。现在也有人认为历史上并无此人,“胡钉铰”只是古代一些通俗诗歌作者的代名词。
关于这位胡钉铰是怎么学会作诗的,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据传说,有一天,一个仙人来到胡钉铰家,脱光胡钉铰的所有衣服,先割开他的腹部,把一卷书放在血肉中,又割开胸部,又把一卷书放在心脏旁。缝上后,只见满地鲜血。仙人离开,胡钉铰从此便会写诗了。
一些佛经里面居然也记载了这个胡钉铰,说他不仅善咏诗,而且好参禅,有许多佛门公案,现举一例:
一日,胡钉铰往参镇州(今河北正定)宝寿沼禅师(宝寿一世)。宝寿禅师问:“汝莫是胡钉铰么?”胡钉铰道:“不敢。”宝寿禅师问:“还钉得虚空么!”胡钉铰道:“请和尚打破。”宝寿禅师一听,举起拄杖,劈面就打。胡钉铰大惑不解,说道:“和尚莫错打某甲。”宝寿禅师道:“向后有多口阿师与你道破在。”胡钉铰被打以后,便前往赵州,参礼赵州和尚。他跟赵州和尚谈起参宝寿之事。赵州和尚问:“汝因甚么被他打?”胡钉铰道:“不知过在甚么处?”赵州和尚道:“只这一缝(缝隙)尚不怎么办!”胡钉铰一听,言下有省,踊跃礼谢。赵州和尚道:“且钉这一缝。”
佛法深邃,俗子难明。也有人说这个参禅的胡钉铰不是那个写诗的胡钉铰。
这个亦真亦幻的“钉铰”诗人胡令能居然有一首诗选入了现代的小学课本,这也让笔者从小就记住了他的名字。这首诗就是《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这是一首在唐诗中较为少见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前两句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侧重神态。这首诗没有刻意的雕饰,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和无限的童趣,可以说是别有情味。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8 21:46:10 +0800 CST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求仙学道”的李白

唐朝皇帝姓李,以老子(李耳)的后裔自居,所以,道教在唐朝的地位极高。于是道家思想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而求仙学道也成了唐朝士大夫的一种时尚。
在李白生活的时期,求仙学道已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狂热行为,甚至变成了获得声誉、进入朝廷的一条“终南捷径”。天宝三年(744年),诗人贺知章请度为道士,唐玄宗下诏恩准,并且把镜湖剡川一曲赏赐给他,还亲自写了赠诗。而在李白青年时生活的蜀地,道教香火尤为鼎盛。李白从小就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求仙学道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目标之一。
和历代的文人不同,李白的求仙学道不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之后的遁入空门式的消极的自我安慰,而是从始至终的人生理想。他曾自述:“十五游神仙,仙游未尝歇。”(《感兴》二首之一)二十岁左右时,他在岷山隐居,对求仙已经非常狂热,在《登峨眉山》里写道:“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李白的出蜀漫游,既是为了建功立业,也是为了求仙学道。他的《秋下荆门》这样写: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饱览名山佳水,是诗人的向往。神仙和山水是分不开的,“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在道家的传说中,那些餐霞饮露、神游八极的仙人总是隐匿在名山胜景之中的。李白徜徉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既是在探幽揽胜,也是在寻仙访道。
这一切都表现在他的诗歌之中。李白笔下的泰山,既有“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游泰山》)的美丽景色,也是一个人间仙境。且看:“玉女四五人,飘颻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游泰山》)
诗人来到华山,就遇见了神仙:“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古风》十九)神奇的天姥山,更有“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然还有庐山,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李白的名篇: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在晨曦中离开黄鹤楼。“好入名山游”,是李白一生登山临水的写照,也是他一生寻仙访道的写照。描绘完庐山胜景,感慨油然而生,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诗人想象着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的多么向往这种自由自在的仙境。
李白的求仙学道,不是追求远离人间烟火的冷寂,而是充满了热烈开朗的对生活的爱恋。道家的白日飞升,看似要离开人世,其实表现了更强烈的生的欲望。李白和当时的许多求仙者一样,害怕人生的短暂,幻想能够长生不老。就像在《古风》第十一首所写的那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怎样才能长生不老呢,只有“服药”。从秦始皇到唐太宗,数不清的古人都相信有一种不死仙药,吃了就可以长生。李白也不例外,他在诗里写道:“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嵩山采菖蒲者》)“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莱。”(《游泰山》)“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避地司空原言怀》)“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古风》之七)
充满诗意和美的,可以永享逸乐的世界,就是李白理想中的神仙境界。现实的黑暗、政治的失意,更让李白沉迷于这个境界当中,终其一生,即便有短暂地从幻想中回到现实的时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仙境的追求。
求仙学道和任侠、纵酒共同构成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共同铸就了一个别样的与众不同的“诗仙”。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8 21:47:15 +0800 CST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作为“侠客”的李白

在中国历史上,“任侠”精神在战国时期开始发扬,两汉也曾经一度流行。而在唐代社会,特别是初唐和盛唐时期,任侠成为了一种时尚,无论是皇室宗亲、公卿大臣,还是贵族子弟、文人墨客,许多人都有过任侠的经历。
任侠在诗人中更是盛行。陈子昂“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卢藏用《陈子昂别传》)韦应物“尚侠,……豪纵不羁。”(《唐才子传》)王维在《少年行》里写道:“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孟浩然在《凉州词》里也说:“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此外,高适、李颀、崔颢、杜甫等人的诗中,也都有对游侠生活的描绘。
可以说,任侠在唐朝社会,是一种非同凡响的行为,是一种带着英雄色彩的光荣行为。
作为一个足以引领时代的时尚达人,“诗仙”李白又怎会落在别人的后面。况且,满怀浪漫情怀的李白天生就是一个侠客。任侠,是李白平生的重要追求之一。
任侠行为,李白是他认真去做的。他“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他自称青年时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李白常带刀剑,大约也懂一些剑术,亲手杀人可能有点夸张,但和后世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相比,是很有侠士风范的。
李白离开蜀地后,“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 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轻财好施,正是古代侠客的行为。
重交情,讲义气,也是任侠精神的体现。李白曾和友人吴指南同游楚地,结果吴指南死在了洞庭,李白像死了亲人一样伏尸大哭。过了几年以后,他又亲自前来寻找吴指南的尸骨,“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上安州裴长史书》)直到把朋友的尸骨安葬在鄂城才罢休。他这样的行为,和现代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侠客行径是多么相似。
李白在《赠崔侍御》一诗里写道:“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可见他和崔宗之的结交,最初也是因为任侠。他和许多朋友都是因任侠而投契,直到安史之乱期间,他还结交着任侠者。在《赠武十七谔》的序言里,他说:“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这个武谔,是李白青年时的任侠朋友,在安史之乱的兵荒马乱中,愿意冒着危险,从战火中护送李白的爱子,可见二人情谊之深,也可见他们的侠义精神。
任侠不仅是李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诗歌的重要内容。最有名的就是这首《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热烈地歌颂了侯嬴和朱亥这样的侠客,赞扬他们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李白热烈向往古代侠者的非同凡响的生活,侯嬴、朱亥这样的“千秋二壮士”,就是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再比如这首《结袜子》中的高渐离和专诸,也同样如此: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李白的任侠诗中,也体现了唐代任侠生活的另一面——纵酒狎妓。比如这首《少年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纵酒狎妓,是唐代士大夫的普遍行为。李白嗜酒,尽人皆知。而侠与酒,也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没有侠就不能显出酒之烈,没有酒就不能显出侠之豪。酒助长了侠情,几杯烈酒下肚,豪情万丈,正是“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就如同金庸的小说,如果没了酒,令狐冲、萧峰们的气概怕也要减色不少。
李白的生活,又怎能缺了侠和酒,酒入侠肠,才有了这一首首优美的诗篇啊!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9 18:36:23 +0800 CST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和月亮

李白一生纵情诗酒,放浪山水,并且和皎洁的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白的愿望不能在现实世界里实现,心中的郁闷只好借酒消解,可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心灵深处的惆怅又怎是酒可以消除的,无奈之下,天上的那轮明月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他深情地向往着明月,用他那杰出的诗篇讴歌着明月,可以说,酒和月在他的诗里同生共长。
他从小就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受,有一首《古朗月行》是这样写的: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首诗虽然是在长安期间所作,却是他的儿时记忆。“白玉盘”“瑶台境”,是多么美丽的遐想;“白兔捣药”“桂树蟾蜍”,这是神话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当他怀着远大的理想,踌躇满志地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写下了一首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那枚“峨眉山月”,照耀着李白孤独的身影,也见证着他的雄心壮志。
虽然他很快就名满天下,虽然著名诗人贺知章一见就称他为“天上谪仙人”,残酷的现实还是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供奉翰林”,只不过是做了一回皇帝的高级玩物,最后还被“赐金放还”;参军永王幕府,换来的是“流放夜郎”。
官场,只有倾轧和丑恶,好在,还有美酒,还有明月,还可以饮酒望月。于是,松树下,石桌前,就有了那首《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是孤独的,只有月亮和影子作伴,也幸而还有月亮和影子,不然满腹愁情又如何排遣。既歌且舞,醒而后醉,聚又复散,写活了明月,也写活了自己。
愈是在现实中碰壁,李白就愈加对明月心驰神往。那是永远纯洁明朗的世界,可以寄托他的一切情感。
有人在旅途的望月思乡——《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有纵情畅饮的豪侠之气——《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有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还有遇赦途中对峨眉山月的追忆——《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李白的一生,浪漫狂放,却又流离曲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光明磊落的情怀,他就是一轮明月。他望月、思月、邀月、问月、醉月、弄月、梦月。他,“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他,“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哗及贾至游洞庭》)。甚至,他儿子的小名就叫“明月奴”。
他是那么爱月,于是,就有了捉月而死的传说。《唐才子传》说:“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容斋随笔》也说:“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
当然,这些只是美丽的传说,郭沫若考证说,李白死于“腐胁疾”。或许事实就是这样吧,可我们更愿意相信,李白是捉月而死的,这样一种浪漫的死法,和他的一生是多么地相符。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一生沉醉于明月,追逐着明月的李白,这个据说是太白金星贬落凡间的“谪仙人”,用投水捉月的方式回归天上,不正是最美好的结局吗?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9 18:39:00 +0800 CST  
李白和黄鹤楼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引得千古骚人墨客驻足题咏。在楼的东边还有一座搁笔亭,亭上有一副对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这座亭和这副对联,来源于一段诗坛佳话。
据说有一次,李白登上黄鹤楼游玩,他看到眼前的壮美景色,不禁诗兴大发,便要题诗一首,忽然抬头看见了崔颢题在墙壁上的一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一看这首诗,是大加赞赏,沉吟良久,放下了手里的笔。依着李白的性格,若是写了诗不能比过别人,那还不如不写。他不由得大发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元代辛元房的《唐才子传》,其真实性在古代就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明朝的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就说“眼前有景”这两句话不是李白说的。广州大学的曾大兴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说,这只是一个传说。
但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崔颢的这首诗确实出色,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而李白也确实特别推崇这首诗,他曾经模仿这首诗写了两首诗,一首叫《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还有一首叫《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诗仙”就是“诗仙”,李白的这两首诗虽是模仿之作,也写得非常出色,得到了后人的一致赞扬。
那么,李白在黄鹤楼到底写过诗吗?当然写过,而且还是传世名作。
据《李白年谱》记录,他登上黄鹤楼有时间可考的有三次。他在一首自传长诗中也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李白每次登临黄鹤楼,总有佳作,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三次。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离开蜀地,乘船沿江东下,一路游览名山大川。到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得知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就专门去拜访他。孟浩然读了李白的诗,称赞不已,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开元十八年(730年)的春天,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就让人捎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孟浩然来后,李白请他在黄鹤楼饮酒,二人别后重逢,相谈甚欢。几天后,孟浩然坐船出发,李白亲自送到江边。望着渐渐远去的帆影,李白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在黄鹤楼所作的另一名篇叫《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是他最后一次登上黄鹤楼: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以“附逆”的罪名被流放夜郎,路经江夏时游黄鹤楼所作。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登临黄鹤楼所作。
贾谊是西汉人,受到权臣的诽谤,贬官长沙。李白因为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来比喻自身的不幸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有自我辩白之意。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忘怀国事。他“西望长安”,既是在回忆往事,也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他的这番心意朝廷未必能够明白。所以当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时,他感到格外凄凉。
总之,李白和黄鹤楼的缘分不浅,他和黄鹤楼的故事,他在黄鹤楼留下的优美诗篇,都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9 18:41:52 +0800 CST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在长安


我们知道,李白有着远大的理想,绝不甘心只做一个诗人,他要“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李白曾两次来到长安。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经过了几年漫游之后,来到长安,求取功名。
在唐朝,一个没有资历的读书人想要从仕做官,“干谒”几乎是必经的途径,李白也不能例外。但李白是与众不同的,他不会只是简单走走哪个权贵的门路,然后去和许许多多的读书人竞争一个科举出身的名额,然后从八九品的小官做起,慢慢谋求升迁。他想的是得到一个大官甚至是皇帝的青睐,然后平步青云,直接进入政治中心。
所以李白来到长安后,通过光禄卿许辅乾的介绍,去拜访右丞相张说。张说是最喜欢推贤进士的,李白满以为会得到他的推荐。谁知这时张说正在生病,就让他的二儿子接待李白。这位二公子和父亲不一样,是个嫉贤妒能之人,他根本没有提引这个年轻诗人的想法。

李白从初夏等到深秋,再也没能见到这位公子。他终于明白了,拥有满腹才华,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别人的重视;求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即使是在圣主治下的盛明时代,朝廷也不一定会重视人才。他不禁满腹怅然,写下了那组著名的《行路难》,其中的这一首,尤能表现他此时的心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非常忧愤,他感到自己的出仕之路就像是黄河冰塞、太行雪满一样艰难;但他又是自信的,开朗乐观的,虽然黯然离开长安,他依然在等一个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机会。
这一等就是十几年。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让天下道门的杰出人士汇集京师,已经42岁的李白在朋友元丹丘的推荐下终于接到了朝廷召他入京的诏书。得到这个消息,李白欣喜如狂,他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在《南陵留别儿童》里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很快就来到了京城。我们知道,第二次进入长安,李白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过,这次在长安,他还是大大的风光了一把。
据孟棨的《本事诗》记载,李白来到长安,住在旅馆,时任秘书少监的老诗人贺知章亲自去拜访他。贺知章被他飘逸的神采所折服,读了他的《蜀道难》后,更是赞叹不已,说:“这真是一个从天上贬谪下来的仙人啊!”从此,“谪仙”这个称号不胫而走,李白也就被人们称作“谪仙”、“诗仙”。贺知章解下腰间的金龟,换酒畅饮。此后,二人几乎天天在一起饮酒,李白名声大振。
在贺知章和道士吴筠的大力推荐下,李白终于得到了玄宗的接见,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让他“随时待诏”,以便为皇上“佐佑王化,润色鸿业”。一时间,他几乎成了朝廷的新贵,民间的“醉写吓蛮书”等传说虽当不得真,但他曾经受到皇帝的重视却是事实。我们从他的诗句“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声望和际遇。《新唐书》里也记载:“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但唐玄宗只是把李白当成一个宫廷诗人,为太平盛世作些诗文点缀,既可以为朝廷装点门面,又可以陪皇上歌舞饮宴。所以他的翰林学士只是虚职,他也只是一个摆设。
虽然得到了皇帝的尊宠,但李白没有失去诗人的本色,也没有改变豪放不羁的性格,当然,更没有懂得官场的险恶。他依旧轻财好义,依旧飞扬狂放,他天天和文友们出入茶楼酒肆,纵酒吟诗。就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所写的那样:“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旧唐书》记载,李白常常在酒馆里喝得大醉,有一次,玄宗举行歌舞,作好了曲子,找李白填词时,他早已醉得不省人事。宦官们把他拉回宫里,用冷水泼在脸上,他才醒了过来。皇上让他写诗,他拿过笔来,立刻就写成了十余章歌词,皇上十分高兴。
虽然这样的记载说明李白只是被皇帝当成了一个弄臣来取乐,但他的才华还是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著名的《清平调》三首就是他的醉后之作。据说在一个牡丹盛开的日子,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赏花听曲,李龟年带领一众乐伎,准备演唱《清平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怎么能唱旧词?”于是命人去找李白。李白正醉卧酒家,被带到皇宫后,朦胧着醉眼一挥而就。皇上就让歌伎们唱起新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这三首诗既赞美了牡丹花,也赞美了杨贵妃。杨贵妃非常喜欢,常常亲自演唱,玄宗也对李白的才华赞叹不已。

但是,也正是这三首诗,给了高力士诬陷李白的口实。原来,一向蔑视权贵的李白早就得罪了高力士。《旧唐书》说李白:“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新唐书》说得更详细:“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之。”
高力士得到了这个机会,就对贵妃说,李白的诗里,“云雨巫山”是说欢情不长,把贵妃比作赵飞燕,是讽刺她轻佻误国,他这样写,是不把贵妃放在眼里。
杨贵妃信了高力士的话,对李白心生忌恨,在宠妃的谗谤下,奸佞的排挤下,唐玄宗渐渐地疏远了李白。
作一个弄臣,绝不是李白想要的。他对这样的皇帝,这样的朝廷慢慢地失望了,他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不能够实现的,他又开始向往以前那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了。于是,在写下“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古风·燕臣昔恸哭》)的诗句之后,李白上书请求“还山”,玄宗自然“恩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赐金放还”。
天宝三年(744年),李白离开了长安。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9 18:48:38 +0800 CST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诗鬼”的苦难人生

李贺,字长吉,被后人认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和屈原的执着、李白的豪放不同,李贺的诗歌是奇丽谲幻的,也是抑郁感伤的,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他的诗被称为“鬼仙之辞”,还流传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说法。
李贺家居福昌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出生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家道已经中落。李贺幼年时候,父亲就病死了,母亲郑氏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等到李贺的姐姐出嫁后,家里就更加贫穷了,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为了填饱肚子,李贺和弟弟二人只能外出谋生。面对这样凄凉的景况,李贺在《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里写道:“欲将千里别,特此易斗粟。”
贫苦的生活使得李贺从小就身体瘦弱,但他特别聪明,据说七岁就能写诗,而且还擅长“疾书”。
关于李贺的早慧,《唐摭言》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李贺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因而名动京城。当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和侍郎皇甫湜听说有这种奇事后,有点不大相信,他们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二人就决定一起去探个究竟。他们来到李贺家里,见他只是一个瘦小的孩子,就当面出题让他作诗。李贺不慌不忙,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提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这首诗一气呵成,跌宕起伏而又感情充沛,绝不是一个七岁孩子所能写出的,而且诸如“秋蓬”、“死草”、“垂翅”等词语,也不是孩子的语气。后人研究,断定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是李贺二十岁时的作品。
虽然故事不够真实,但少年李贺写诗的勤苦却是让人赞叹不已的。李商隐为他所作的《小传》里说,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就赶紧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回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就从锦囊里拿出白天投进去的断章零句,进行整理。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总是说道:“唉,我这孩子为了写诗,非要呕出心血来,才肯罢休的呀!”
所以,还未到弱冠,李贺已是诗名远播了。
到二十一岁的时候,李贺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可是,才高者往往会惹人嫉妒,有人放出流言,说李贺的父亲名叫“晋肃”、“晋”和“进士”的“进”同音,犯了“嫌名”,应该避讳。也就是说李贺的父亲叫“晋肃”,作为儿子的要避讳“晋肃”这两个字,因此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否则就是不孝。尽管韩愈写文章替他辩解,但最终李贺还是不得不愤然离开了试院。
没能参加科举考试,这对李贺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他的愤懑郁积在心头,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灰色。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命运的不公,让这个才华横溢,内心细腻而又脆弱的年轻诗人变得更加抑郁孤寂了。越是多愁善感,越是激愤难平,他是诗歌就愈加幽冥凄冷,愈加虚荒诞幻。于是鬼魂、死亡、黑夜、寒冷、哭泣成了他笔下的常客,“诗鬼”的称号也因此而产生。苏小小墓上幽冷飘忽的魂魄;汉武帝茂陵前夜闻晓无的马嘶;南山的漆炬迎人,土旷萤扰……在这种幽深诡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跃动着的悲凉而苦闷的灵魂。比如这首《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诗人一边悲叹着岁华的流逝和心志的消磨,一边想象着古代那些怀才不遇者的魂魄会来慰问自己。茫茫人世,知音难觅,诗人只好寄望于古人,寄望于鬼魂。现世无所望只能望于鬼世,生无知己只有期诸古人,孤独、凄凉、无望,可以说是真的到了极点了。
元和六年(811年),经人推荐,重返长安的李贺被任命为奉礼郎。但这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不能实现他的平生志向,也不能消减内心的忧郁。“牢落长安”三年后,他决然地辞去了官职。后来在朋友张彻的举荐下,他做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元和十一年(816年),北方藩镇猖獗,郗士美讨叛无功,告病到洛阳休养,张彻也回到了长安。李贺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回到老家昌谷。
长期的感伤抑郁,呕心沥血地吟诗作文,早早地拖垮了诗人本就瘦弱的身躯。强撑病体的李贺回到老家不久就病逝了,只有二十七岁。
李贺的才华令人赞叹不已,而他的苦难人生和英年早逝又让人唏嘘不已。或许是出于对他的怀念吧,人们传说李贺在临死时,看见天帝派绯衣使者来召他到天上为白玉楼作记文;又传说他的母亲有一天晚上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
楼主 万卷纵横  发布于 2018-12-29 18:50:03 +0800 CST  

楼主:万卷纵横

字数:80861

发表时间:2018-12-25 05:25:2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06 19:51:26 +0800 CST

评论数: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