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六道

胡说六道
不知是出于对“闲”的羡慕嫉妒恨呢?还是羡慕嫉妒恨,有人编了个“四大闲”的顺口溜:秋后的镰,封江的船,当官的老婆,调研员。圣人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胡子以为“闲”也同样是人之大欲。人活着离不开能量,饮食是为了获取能量,是“开源”;闲是为了节省能量,是“节流”。所以闲虽然常被人垢病,但同食色一样却都是人的本性使然。不过人要是全都依着“本性”而为,就很可能做出坏事来,比如今夏央视爆光:黑龙江的瓜农们为了“饮食”之资,不惜损害吃瓜群众的健康,往甜瓜上喷洒禁用药剂。这就是荀子的“人性恶”,而要改变这种恶就需要“化性起伪”,就是用非人性的善取代人性的恶。所以荀子的《劝学》在实质和目的上与现下所说的劝学大不相同,现下劝学的目标是带有强烈功利性的“知识改变命运”;荀子则主张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实现自我的改造。其思想与其师祖孔圣的“克己复礼”一脉相承,克己的过程就是化性,达成复礼的目标就是起伪。“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受绳和就砺的过程就是“化性”,使其成为符合人需要的物品,就是“起伪”。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麻中是成善的环境,在涅则是养恶的温床。无事可干的闲无可厚非,应干而不干的懒就得化之了。

再说了是忙是闲也并非绝对,有的人看上去忙,其实也许能闲出屁来,比如有人上班,“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是似忙实闲;再如这当官的老婆,看似闲着,其实也许是似闲实忙,不然,当官的那一顶顶的绿帽子从何而来?调研员们也是如此,就胡子所见,真正就此闲起来的调研员并不多,许多人甚至比上班工作时干的更上心更卖力,大概因为原来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是“为自家服务”了的缘故吧。其实,除因老病而干不动的人之外,谁都不能完全地闲起来,有句革命口号“活着干,死子算”,此之谓也。

什么是人生?就是孔圣的那四个字——饮食男女!首先是饮食,换成现在的话就是“干活”。为活而干,因干而活,没有人能例外。天上不会掉馅饼,要不想饿死就得干,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便到了共产主义,也是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几个意思?就是你首先得“干”,然后才会给你分配生活资料,无产阶级的口号:“不劳动者不得食”,换句话说就是“不干不活”。 只不过各种人等干的内容不同,干法也不相同,或实干,或巧取,或出力,或动脑,或光明正大,或卑鄙无耻。所干不同,所活便千差万别。一般地说,干得多干得好,活得就好一点,干得少干得不好,活得就差一些。当然也有人“活着是为了让别人活的更美好”的,但也离不开“干活”二字。首先得把自己“干”活,有余力才能为别人“干”。

其次是男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生娃。人不但必须为自己的活而干,还得为子孙的活而干。因为一个人不管多么的牛逼,总不免于一死,人“活”是有差别的,活得重于泰山也好,轻于鸿毛罢,前题是活,但在“死亡”面前却是绝然人人平等的,“众生平等”永远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众死平等”。 人所梦寐以求的“长生”只能是靠一代代的繁殖来实现,当精子和卵子成功结合时,其实质就是人的投胎重生。
早些年曾有一个段子,说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娃:
问:你为什么放羊?
答:挣钱。
问:你挣了钱做什么?
答:娶老婆。
问:娶老婆做什么?
答:生娃。
问:娃长大做什么?
答:放羊。
问:为什么放羊?
答:......

听了这个段子,有人觉得可笑,有人觉得可悲,其实只要我们把“放羊”改为“干活”,这个段子就适用任何人。问题是放羊娃的后代就一定还是放羊娃吗?答曰:有可能,也不一定。也许在将来的某一时候,放羊娃的后代会扔下放羊鞭,走出大山,进入“上流”社会,于是一个凤凰男(女)便华丽丽地诞生了。谁能想到当年差点被“计划”掉的朱婷,今天却成了中国排球一姐?而且这种重生的意义在于它不单是前世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后世的发展进化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古猿如果长生不死,现在的世界就只有古猿而不会有人类,而导致人类进化的基因变化,只有在胚胎形成中产生,所以人类只要不断地生娃,再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也许会有可能进入“超人”时代,这才是人类真正的“伟业”,而每个胚胎都在为这个伟业做出贡献。如果说人生有所谓遗憾的话,那就是没生娃,因为只有没生娃的人的死才是真正彻底地死了。

圣人果然是牛逼,四个字就把人生的根本概括无余,其他政治的、精神的、思想的、情感的等等等等,都是在这个根本上派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第一性,存在决定意识,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物质性——干活生娃才是人生的硬道理。

以上是闲人说的胡话,下面转入正题。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09-29 21:05:51 +0800 CST  

楼主:江北胡子GLv 8时间:2018-09-29 21:05:51 点击:127 回复:2

很长时间不来,闲极无聊,发一破帖玩儿,见有两个回复,想看看是哪位朋友说了什么,只是找不到回复的内容在哪儿,有知道如何找到的朋友请不吝赐教,谨此谢谢。

不管是哪位的回复和回复什么,胡子只能在此说句 谢谢!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09-30 19:00:38 +0800 CST  

现在胡子也是闲人一枚,为了孙女上学方便,暂移居H市A区一个叫“半里嘉苑”的小区,干起了购物、做饭、洗衣、上网的新工作。
这里本是一个叫“半里屯”的小村庄,近几年城市“扩容”才被扩进市区。楼还在东一片西一片的盖着,新建成的成排的店铺房大多尚无商家入住,待建空地上长着茂密的蒿草,间或可见到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和玉米地,几间小平房在高楼的包围中倔强的挺立着。由于人流小,目前连个稍具规摸的超市都没有,所以过惯了闹市繁华热闹生活的人会觉得这里太偏僻太冷清太不方便,但胡子却住得十分惬意。这里人少车少,远离嘈杂喧嚣,氛围恬淡宁静;空气清新,极少雾霾天气,PM2.5基本上都在30上下(今天只有17),少有超过50的时候,终年与蓝天白云相伴,让人真真的是神清气爽;闲坐阳台,看日出红胜火,夕落霞满天,叶生树染绿,花开风送香,来上一杯小酒,真有一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感觉。
出小区大门约30米有一座小桥叫阿什河桥,[阿什河来源于满(金)语HASHIMAGONGBUR(林蛙之河)的译音,现在当地人还把林蛙叫“阿(哈)什蚂子”]。桥北头有一个大牌坊,上书“溯远金源”四个楷书大字,过了牌坊向北50米远近,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口两侧各有一块大标语牌,右侧一块上写着“H市交警温馨提示:拒绝中国式过马路”;胡子看了半天没看明白,这中国式过马路是什么“式”?按说这种警示公告属于严肃文体,该怎样过不该怎样过要说得简要明白,这里用这种调侃的语句总觉得有些不伦不类;左侧一块是“佟士堡皮草城欢迎您”,看着这个“堡”字,胡子一时没敢读出声来,按:“堡”字有[bǎo]、[pù]、[bǔ]和[pǔ]四个读音,这里该读哪个音?
在中国以“堡”字命名的地名里罕见有[bǎo]的读音,我们习惯把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叫城关而不叫城堡,如长城、北京城、山海关、函谷关等;两层以上的防守建筑也不叫碉堡而叫“碉楼”。有防御围墙的村镇称“堡”时读音为[bǔ],驿站称“堡”时读[pù](通铺)。堡的不同读音具有明显的地域方音特点:一般地说,大致上京津地区及沿长城黄河大运河一带多读[pù],可能是这一带一路当年驿站比较多的缘故,如著名的“京北三大堡”(土木堡 榆林堡 鸡呜堡)、十里堡、柳林堡等;西北陕甘晋一带多读[bǔ],可能是这一带村庄当年常遭胡人及马贼劫掠,因而多建有防御性围墙,如著名的瓦窑堡、吴堡县;东北带堡的地名都读[pǔ]。由于过去东北的驿站不叫堡[pù]叫“站”,如三站五站十八站等,所以东北的“堡[pǔ]子”一般不是驿站而是屯兵之所或有城墙的比较大一点的村庄,相当于西北的“堡[bǔ]子”(B和P发音方法相同,只有送气长短的区分)如上榆林堡、双城堡[pǔ]白奎堡[pǔ]等。外国地名和单个军事建筑读[bǎo]如地堡、碉堡、彼得堡、卢森堡等。虽然这个读音有“涉外”之嫌,但它的使用频率却要比其他读音大得多,以至本来不应读[bǎo]音的也被读成了[bǎo]音,记得早年间有一部电影《柳堡的故事》,故事发生地是苏北运河边的一个村庄,如果按一般地名的读音来说本来是应当读作柳堡[pù]的,但是人们说起这部电影来,几乎都读“[bǎo]”,难道是人们都读错了?也不能这样说,处理这种人名地名中的多音字,有一个通用的原则——名称属主人。所以,这个柳“堡”究竟读什么音还是要由该剧本的作者说了算。
百度一下得知,佟二堡为东北沈阳市附近的一个村镇,所以这个佟二“堡”应该读作“[pǔ]”。


小区晨光    日出红胜火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09-30 20:40:21 +0800 CST  
@关粉儿 2018-10-01 00:07:19
问好胡子,昨天有个回复被吞,不重复了。
-----------------------------
版主好,谢谢回复。
您的回复胡子见到了,过一会儿想回应几句就不见了。好几年不发帖了,真的以为也许回复另放一个什么地方了,没想到版主的回帖也会被删。

您说的对,圣人说的确实是指欲,产生恶的不是生而是欲,胡子稍微引申了一点点,理由是:如果人类不生,就不会有欲,所以生决定欲。

胡子并非认真地讨论人性善恶,拉虎皮作大旗,胡扯而已。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01 21:14:53 +0800 CST  

子复子复:
@江北胡子G:楼主好,不要纠结了,小子好像瞄到一眼回复,应该是顶帖机器人作祟,然后可能后台发现进行了清理,没啥要紧的内容。:)

——————————————————————————

谢谢子复子复先生。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01 21:19:40 +0800 CST  

由此联想起几年前的一段公案:央视主播郭志坚在电视上把六 [lù]安读成了六[liu]安,引发当地人和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质疑。随后,这位主播发微博回应称,播音要以最新的字典为准,在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上,“六”只有[liu]一个读音。
六安算不上著名的大城市,这种错读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几人敢说全国的大小地名他都能读得正确无误?告知即可,质疑有点小题大做。但郭主播回应也是不对的。


一、“六” [lu]作为地名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六安这个地方,也存在了两千多年了。按“名称属主人”的原则,这个六的读音应看当地人怎么读,如果当地人读作[lu)],其他人也应遵从当地人的读音,读[liu]就是错误的;


二、国家行政地名的规定和变更权在国务院,《新华字典》无权更改地名读音,如更改,要由国务院发文布告全国才行。所以郭主播回应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其实,这种字音的误读,对语言文字的两大功能——交际或思维都影响甚微,比如你说“台州”,不管你读[tái]或是读[tāi],别人都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地方,所以一般不必太叫真,相比之下,词语的解义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解义错了,不但会对内容产生误解,也会对一个人的正确思维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人头落地”的后果,如清代就曾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使作者掉了脑袋,究其因,就是对“清风”一词的不同解义造成的。



李花一枝春带雨


夕落霞满天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02 19:04:44 +0800 CST  

词义是约定俗成的,在一定时间内,这个词的含义一定是在社会群体中得到公认的,这是语言能够作为交际工具的前提,但这个约定俗成的词义是有时间性的,过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这个词义就会因为新的约定俗成而发生变化,或扩大,或缩小,甚至旧义完全被新义取代。比如“来”现在是一个表趋近的动词,但它在很早的时候,其词义是“小麦”,因为同音假借而具有了趋近的词义,而原义则湮灭消失了。词义的变化,给词义的正确把握造成一些麻烦,有时甚至是很大的麻烦。比如“老师”这个词,原来含义很简单——对在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人员的称呼,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演艺界的明星们也都被称呼作“老师”了。今天打开手机,在新闻头条上就有一条《没想到女神苍井空老师对王宝强情有独钟》的消息,王宝强胡子倒是知道一点,不过也只知道他是个戴绿帽子的电影演员而已,至于演过什么角色却一概不知;女神苍井空何许人也,搜索一下才知道原来是个拍A片的日本人。难道日本也把演艺明星称作老师?或者中国这样称呼就是从日本学来的?所以,,你要根据老师这个称呼来判断这个人的职业就有了点小麻烦,因为他有可能是个教书的,也有可能是个演戏的。

在解放前的旧社会,不管是多么有名的演艺明星,从来没有人被称作“老师”,一般统称为“优伶”或与鸡共称为娼优,俗称“戏子”,但如果是当面称呼,出于礼貌 一般称“老板”,如把梅兰芳称为梅老板,莜翎雁称为莜老板 等等。胡子认为称老板既贴切又体面,是个非常不错的称呼。 首先从职业上看,商人做的是货物生意,娼优做的是皮肉生意,从本质上说都是做生意的,可以看成是同类人,所以把二者都称作老板算得上贴切;其次从社会地位排名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农、六工、七商、八娼、九儒、十丐)把娼优们称作老板,其社会地位由老八提升到老七,同时又掩盖了其真实身分,听起来好像是做正经生意似的,至少他自己觉得有些体面。
老师在旧社会是属于儒一伙的,儒排名老九,而且往往还要冠一臭字,儒们于是便不淡定了,觉得自己受了多大委曲似的。不过细想想,这臭老九的名位其实也算得上是合情入理,因为娼优们虽然做的是皮肉生意,毕竟也是生意,而且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生意,而儒卖的是嘴皮子,基本上是靠假大空一套来蒙人,相比而言,卖嘴的比卖身的就又等而下之了,臭老九,可谓是实至名归。所以,把演艺人称为老师,实际上是降低了他们的身份地位,胡子以为还是称老板更好。



日叠出 月双挂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06 21:53:42 +0800 CST  




天光云影,红霞之中,似有小屋错落,树影婆娑,炊烟袅袅,溪流环绕,莫非神仙居处,天上人间?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08 08:31:52 +0800 CST  
@关粉儿 2018-10-10 22:35:31
外国地名和单个军事建筑读[bǎo]如地堡、碉堡、彼得堡、卢森堡等。虽然这个读音有“涉外”之嫌,但它的使用频率却要比其他读音大得多,以至本来不应读[bǎo]音的也被读成了[bǎo]音,记得早年间有一部电影《柳堡的故事》,故事发生地是苏北运河边的一个村庄,如果按一般地名的读音来说本来是应当读作柳堡[pù]的,但是人们说起这部电影来,几乎都读“[bǎo]”,难道是人们都读错了?也不能这样说,处理这种人名地......
-----------------------------
谢版主。原来如此,受教。

胡扯了这么多,其实只为四个字——名属主人。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11 08:22:53 +0800 CST  


不但词的含义会随时变化,词的感情色彩也会随时变化。比如“霸”这个词,现在基本上是贬义词,但在古时候却是个中性词,其含义俗一点说就是大哥大,好听点说就是领袖。诸侯“争霸”争的就是做各诸侯的大哥大,项羽自命为西楚霸王就是自命西楚王为其他各王的领袖,半点的贬义都没有。再比如“野合”一词,现在是婚外情,是出轨,就如王**的老婆马*与宋*就是“野合”,这是人所不齿的行为,所以是个贬义词,但上古时,"野合"乃是一种重要的与宗教有关的礼俗活动,周礼规定,每年春天特定时间可野合生子,(见于《周礼•地官•媒氏》:"上古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由于这一礼仪,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当时的人口,提高国力,所以不遵行这种礼俗甚至要受罚。直到西汉时期,野合生子仍被认为是是很正常的行为。


正是因为“野合”是个非褒贬的中性词,马迁在写《史记》时,就把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情况据实记录在《史记.孔子世家》中:"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郑玄注《礼记•檀弓上》“孔子少孤,不知其墓”云:“孔子之父叔梁纥与颜氏女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耻焉不告。”为什么耻?野合也。虽然当时独尊儒术已为国策,但人们对“野合”说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事随时迁,随着女子贞操观念的逐步强化,野合由正常变为“非礼”,其色彩也随之变为贬义。后世的儒们于是感觉不爽了,祖师爷爷竟然是“非婚生”,这如何使得?儒们最擅长的功夫就是“为尊者讳”和“帮权者吹”,尊者如果有了什么馊裆事儿,儒们自然便会挺身而出不遗余力为其洗地。:"所以汉以后儒者如晋之王肃,就编造故事来掩饰:“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相配叔梁纥,生孔子。”(《孔子家语》)从求婚、定婚、结婚到生孔子,野合变成了完整合礼的明媒正娶。唐代司马贞则通过对野合词义的别解来加以否认,他在《史记索引》中说:“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年少,非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并引“野哉由也”、“先进于礼乐,野人也”为证,认为“野”字即指不合礼仪,(《论语•子路》)张守节作《史记正义》进一步煞有介事地发挥:“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这野合究竟何解,至今仍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以胡子浅见,孔子是“非婚生”或许就是真相。因为,以司马迁的人品学识及对孔子的尊崇态度,如果孔子是婚内生的,他断不会随意使用可能产生歧义的“野合”一词,更不会是借此对孔子恶意诋毁。

要说最为难解的词,恐怕是非“道”莫属了。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11 18:53:40 +0800 CST  
@关粉儿 2018-10-10 22:35:31
外国地名和单个军事建筑读[bǎo]如地堡、碉堡、彼得堡、卢森堡等。虽然这个读音有“涉外”之嫌,但它的使用频率却要比其他读音大得多,以至本来不应读[bǎo]音的也被读成了[bǎo]音,记得早年间有一部电影《柳堡的故事》,故事发生地是苏北运河边的一个村庄,如果按一般地名的读音来说本来是应当读作柳堡[pù]的,但是人们说起这部电影来,几乎都读“[bǎo]”,难道是人们都读错了?也不能这样说,处理这种人名地......
-----------------------------
@江北胡子G 2018-10-11 08:22:53
谢版主。原来如此,受教。
胡扯了这么多,其实只为四个字——名属主人。
-----------------------------
关粉儿:
就名属主人而论,有个有意思的案例,陈寅恪确实要读chenyinke,没必要读chenyinque:)
——————————————————————————————

名属主人是指在人、地、物名中的多音字,命名人有选择权,但它必须是正而八经的多音字,乡音是不算数的。例如有人叫李保国,国字的正规读音是[guo],有的地方乡音读为[gui],自己和乡亲们这样读,或其他人要学这种乡音也无不可,但正确读音只能是[guo]。历史地看,恪公认的读音只有一个[ke],[que]只是江西修水地方的乡音,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所以恪字不能算是多音字,正确读音应为[ke]。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12 21:27:28 +0800 CST  
胡说六道

七月流火,荒野茫茫。阡陌错断,衰草离披。败枝黄叶,随风飘零。路边半枯的老树上的枯藤,在凄冷的风中瑟瑟发抖。无精打采的夕阳正厌厌地落向函谷关。没有人声,没有马嘶,只有偶尔几声哇哇的老鸹叫。这是一个萧瑟的季节,一个迷惘的年代,一条荒凉的古道,一个孤寂的时刻。


此时,有一须眉尽白的老者,骑着一头青牛,正慢悠悠地向函谷关行进。


函谷关令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一日夜晚,独立城关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周历)午后,夕阳将落未落,霞光东射。关令尹喜忽见一个聃耳属肩, 绮眉覆颧的老头儿,倒骑青牛而来。仰天而叹曰:“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


“原来是守藏室史大人到了,不知到此有何公干?”


“没什么公干,就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今日天色已晚,就请一块儿吃晚饭吧”。


老头儿也不推辞,便随尹喜一起进官舍用饭。


来人就是当朝守藏室史,姓李名耳,字聃。传说其母是在一棵李子树下生下他,因不知其父,故指树为姓,又因为其耳朵特别大,所以取名耳,字聃(伯阳?)(聃:耳垂长)。还传说其长得老相,小小年纪就长有白眉白鬍子,被人称为老耳,老聃。所以别人的尊称都是姓氏加子,如孔子,庄子,孟子等,唯独这李耳不称“李子”,却被称“老子,这大概就是原因吧。


接下来的数天里,这尹喜与老子相谈甚欢,招待颇为殷勤,但老子志不在此,几天后,便对尹喜说:


“叼扰多日,我也该走了。”


“先生此去,敢问行止?”


“我亦不知,但行所当行,止所当止,顺其自然而已。”


“与先生晤谈多日,受益多多,现有一不情之请,未知意下如何?”


“但说无妨。”


“敢请先生将圣智诉诸笔墨,以便喜随时恭聆教诲,且愿代先生传于后世,造福万代。”


或许是被尹喜的真情所动,盛情难却,又或许是吃了人家的嘴短,不好拒绝,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道德经》共五千言。书成,辞关西去,此后便不知所踪,失联至今。


以上就是个传说,瞎扯蛋的成分居多,即便“信史”《史记》,其中也多有扯蛋之处。比如:“蓋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也许可信的事实只有一个——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人留下了一部叫做《老子》(即《道德经》)的著作。


胡子向来对古文经典不太“感冒”,且生性懒惰,这道德经也只读了个开头。就是下面这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看不太明白,网搜一段译文如下: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话,那么它就是平常的“道”但如此章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也不是普通的“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名”如果要用语言来表述的话,常的“名”但是如此章所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名”也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那就是平也不是普通的“名”]


虽然感觉有点乱,但还是看明白了一点,就是这三个道字中的第二个是“说”的意思。


如果老子是现代的人,这样的解释没有问题,比如胡说八道的“道”就是说的意思。但问题是:先秦时期,“道”也有“说”的意思吗?这可能需要考证,而有人考证的结果是“没有”。那时具有“说”的意思的字是“曰”及同声的云,至多还有一个“谓”字。比如,同年代的《论语》,其中出现的六十余个道字,没有一个具有“说”的意思。


“以今例古”,是阅读古文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对这一段文字的翻译都是错误的。


那么,这个“道”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18 10:17:18 +0800 CST  



曲径通函处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19 15:06:06 +0800 CST  


你好十月 你好霜降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22 07:25:17 +0800 CST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十二个字,就像一个大谜团,让人五迷三道了两千多年,其妙处就在于似雾里看花,人人皆有所见,又都没完全看明白。正像钓鱼,往往认为脱钩的那条才是最大的。越是不明不白的东西就越感深奥,越感深奥就越神秘,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容易被迷信。正如老子所说:“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道德经》第七十章)意思是:人们没懂我说的话,就对我了解得少,对我了解的越少,我的身价就越高。最终老子连同他的《道德经》被抬上了天,而且是至高无上的三十三重离恨天。究其源,就在于对“道”乃至其人的神化。

下面网搜了一段“道”的解说: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言有宗,事有君。”如果上面的解说是正确的,那么老子的这段话就是欺人之谈。因为“道”这个概念,可是比什么物质意识规律等哲学术语复杂难懂得多了,理解一个概念尚且如此,更别说“行”了;如果老子说的是实情,那就一定是解说者把本来简单的事弄复杂了。

“言有宗,事有君”,宗,源也(如父母为子之宗),“有宗”就是有所依据(客观事物是言之宗)。“君”,尊(遵)也,“有君”就是尊从规矩。从内容来说,言论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做事要尊重客观规律;从语言(文字)本身来说,遣词造句章法等要符合约定俗成的成例和规则。

从长远的历史过程来看,词语的义项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但从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来说,词语的义项则是固定有限的。使用词语的人,对已经约定俗成的义项只有选择权,而没有超出该义项范围的独创权。老子再牛*,也不能给“道”独创一个全新义项出来,所以,只要具备查字典的能力,就只有看不懂的文章,没有看不明白的词义。解说如果不能证明其所宗所尊,肯定就是胡说八道。

道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25 18:36:20 +0800 CST  
道的含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造字本初就有的意义——基本义

先看“道”的构成。

道是个合体会意字(见图)




金文的“道”字,左边是彳(chì,通道,街道),右边是上首(头)下止(脚)(人在行走),小篆把首下的“止“(脚)移到了左边的“彳”下,成为辵(chuo,行走),右边只剩首。楷书辵变形为辶(俗称走之儿,走之底。),里边为首。两者合起来会意为人行走的道路。[许慎《说文》:道,所行道也。]所以,道路义就是道的基本义。

例如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诗:《蜀道难》],“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为政》

二、由“道”的性质,功用,方式,相似等引伸出引导,疏导,领导,导向,通达, 目标,方法等意义是其引申义。

例:“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 药之也.”(孟子。〈子产不毁乡校》〉(疏导)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领导)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 《离骚》(引导)

“夫子自道也。”〈论语〉(这是夫子自己的目标)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刘向〈说苑。政理〉)(方法)

三、由实入虚,用道的特征喻指其它比较抽象的事务是其比喻义。

例:“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政治清明)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思想,态度)

四、脱离道的本义而变为其它不相关的意义称转换义。如:

“听我慢慢道来。”(说)“你道来者何人”(知道)

道和说本不相关,但在道教出现以后,,出现了讲道,论道,知(懂)道等短语,时间长了,短语成分发生缺失,到唐宋时,道便逐渐具有了说的意义。

“道可道,非常(恒)道”中的第二个“道”字不是言说的意思,实际意思是“导向”,“通达”。

这一句可直译(字面意)为:

“道路可以导向(通达)目标,但通向目标的路不是只有永远不变的一条”。

就是俗话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通罗马的路不是永远不变的。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28 22:01:48 +0800 CST  



吉林 蛟河  红叶谷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0-29 16:32:57 +0800 CST  

原文:“道可道,非常(恒)道。”

译文:“道路可以导向(目标),但导向(目标)的路不是永远不变的一条”。

也许有人质疑:老子的“道”怎么可能是“道路”呢?

是的,老子文中的“道”肯定不是道路的意思。上面这句译文只是文句的字面义,至于道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那是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问题 。

比如“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道德经》五十三章。]直译这句话大概是这样:“大路很平坦,而人们偏喜欢走小路。”至于“大道”“径”所蕴含的深层意义,那就看读者的理解了。套用一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道” 。

胡子认为“道”不能解作“说”,是因为在先秦文献中几乎找不到可作“说”解的例证,偶尔有个别的例子,乍看似乎可以,但细推敲起来,其实并不合适。例如:

1、《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一般译时把“自道”按宾语前置处理,还原成“说自”,然后译为“自己说自己”。如果单从“夫子自道也”这一句来看,好像没什么毛病,但统观全文,就可发现这样译完全不合情理。

第一,孔子说的是“君子之道”,并非夸赞别人,没有别人,这自己又同谁对应?

第二,孔子已经说了是自己没能做到这“三道”,那么这一句“自己说自己”岂非是多余?

第三,孔子是个实诚人,做到了的不会自谦,没做到的也不自夸。从“吾十五而有志于学,。。。”的自我定位就可看出这一点。况且这三条也确实是非常高的标准,孔子说自己没做到也在情理之中,子贡也决不会把老师看成一个“口非心是”的人。

所以,译为“(这正是)老师自己(所追求)的道”才更合乎情理。

2、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

“道人之善”,古今学者大多解为称道别人的长处、好处。胡子以为不妥。

第一, 汉唐旧本《论语》此“道”多作“导”,必当有所本。

第二, 《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孔孟一脉相承,其中“教育”之乐应该源于“道人之善”之乐。

第三, 孔子以传道为己任,“乐”应与与“传道授业”有关,且信遵“无伐(夸赞)善,无施(推脱)劳”的为人原则,不大可能以夸赞别人为乐。

第四,夸人之善不如指人之失更有意义,“逆耳忠言”与“吾皇圣明”,孰乐?

所以这个道还是译为“引导”为好,即:以引导他人“止(至)于善(之为动词,到,至)”为乐。这才符合孔子的思想和职业。

3、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礼记•大学》)有人把“道学”译为“说的是学习”,看似通顺,其实不然。

第一,古文中“说的是......”通用“谓”,不用“道”。

第二,切磋和琢磨都是学习方法,如果是“说的是学习”的意思,两者完全可以合并,没必要分开,分开来,在于强调两种方法的不同。一般地说,切磋是两人以上互相研讨,琢磨是一个人自己悟解,所以切磋是一种与自修相对应的学习方法——有人(或互相)指导的学习方法。

这段话应译为“如切如磋是向别人学习,如琢如磨,是自我领悟。”

总之,把第二个道字解为说,是典型的以今例古的错误。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字也是个关键词。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1-02 19:31:41 +0800 CST  


关粉儿: 2018-11-01 10:42:32 评论
评论 江北胡子G:那这景和你的技术都不赖!

————————————————————————

不敢当,谢夸奖。

技术谈不上,自己觉得吧,晨光那幅画面还算挺好看的,日叠出,月双挂的景象难得出现,也还可将就着看,那个天光云影,是很奇妙的自然景观,可惜画面很难看。

剪裁了一下,比原来顺眼点儿,所以重发一下。


天光云影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1-02 19:59:59 +0800 CST  

“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字也是个关键词。

有的版本为“常”,有的版本是“恒”,其意义是否不同呢?

回答是否定的,它们没有意义上的区别。

恒与常在表示持久不变的意义上古代同义,《说文》“恒,常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恒和常作为形容词修饰名词时,都表示固定的、永久的、常见的之类的意思。

《左传庄公七年》“夏,恒星不见,夜明也。”恒星是常见的位置固定的星;《齐桓晋文之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恒产,指固定产业,“恒心”,指持久不变的善心。《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亦何常师之有”“常师”,指固定的老师;贾谊《鹏鸟赋》“合散清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常则”指固定的法则。

常见的、永久的必然是经常的,习见的,所以恒、常也作普通的、平常的、一般的解,这种意义是恒定义的引申义。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世说新语。规箴上》“此老生之常谈”。“恒士”、“常人”、“常谈”是一般的士、普通人、平常话。

恒和常作为时间副词限制动词时,都表示经常,常常。这也是恒定义的变体。如:

《左传襄公十三年》:“国家之蔽,恒必由之”。《晋书陶潜传》“性嗜酒,家贫不能恒得”;《荀子。天论》“是无世不常有之”,《史记陆贾传》“居左右,常使诸侯”。

“恒”、“常”名物化则指持久不变的、坚定不移的事物。《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成语:“持之以恒”“恒”都指坚定的信念、决心;《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常”指自然不变的运行规律;《书。泰誓》“今商五爱,狎侮五常”,“常”指长久以来的人伦准则。

恒和常用法基本相同,它们可能是同一词的时代变体或不同方言。战国以前“恒”用得比较多,汉代后为避汉文帝刘恒讳以后,“常”广泛使用起来了。“恒”主要用作形容词和副词,用作抽象名词时多表示恒心;“常”除作形容词、副词外,用作抽象名词时多表示法则、标准、规律等义。

翻译这段时,对“常”(恒)意义的选择主要有两种:

下面一段译文来自百度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作出和相信这种翻译的基本上是傻缺。

1、“道可道”是个肯定判断。如果…,那…。是根据什么译出来的,原文中没有表假设(如,若等)的词语呀。这很恶劣,是对原文的不尊重。

2、“…那它就是常(普通)‘道’”,“… 那它就是常‘名’”。弱弱地问句:“非”字哪去了?

3、(“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普通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可以说明白的不是普通的“道”,不是普通的“名”,那就是说,不能说明白的才是普通的“道”,普通的“名”了?如果都可以说明白,这“道可道”岂不是一句废话?
楼主 江北胡子G  发布于 2018-11-03 21:48:43 +0800 CST  

楼主:江北胡子G

字数:34258

发表时间:2018-09-30 05:05:5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3-28 12:00:36 +0800 CST

评论数:17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