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随笔 “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冯延巳的词与人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

冯延巳的这首《鹊踏枝》中的主人公是谁?大抵是一位少妇。此首《鹊踏枝》,由七字反问开篇,一个“谁道”二字颇具沉吟商量。什么样的情是“闲情”?古诗文中早已有固定的回答,大抵是男女间的情事,说到底,是闲而不闲之情。那是一种说不清理还乱来去无方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如果说已经把来去无端的这样的感情能够抛弃得很久很久,那才是自欺欺人,所以用“谁道”反诘,来引发几个字作答。这位主人公“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看来怀春哪是只一年。风光旖旎万物蓬勃向上的季节,却惹来“惆怅还依旧”,这样的“闲情”仍是盘纡郁结,挥之不去,于是“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极尽婉转来写情事,他是唐宋词家一大手笔。
由这首顿挫沉郁的词句,会联想到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吟道:“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与挚爱的人天各一方,而“新来瘦”,再重申“新来瘦”与“病酒”、与“悲秋”无关,那么与何等情事有关?真的好婉约!冯延巳笔下的主人公因伤春病酒而“朱颜瘦”,李清照把酒长吟而“新来瘦”,其实都是一个闲情所为。到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闲情”即“闲愁”,就是那种挥之不去的、有些士大夫不屑一提的所谓儿女之情。
冯延巳写有多首《鹊踏枝》,写的都不外乎“闲情”新愁,其中一首有“开眼新愁无问处,珠帘锦帐相思否”,其中一首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如此等等,都是对闲情的定义。闲情即为闲愁,它们都是一种有形的抽象,又是一种无形的具象,它们大都寓于景物描写中。
冯延巳之后的贺铸,游苏州见到一位妙龄女郎,一见钟情,他爱上了她,然而终归只是痴情一片,可望而不可及而已,为此写了《青玉案》,他“彩笔新题断肠句”,这样描绘闲情:“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昏雨”。
就是这样,闲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贺铸此处对闲情的描写,就是“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具体写照,即是对闲愁的写照。闲情闲愁可断肠,李清照和贺铸已经为冯延巳的词作注,这对我们理解冯延巳的作品很有帮助。
这首词过片换头一句,是写景。“河畔青芜堤上柳”,是全词完全写景的唯一句子,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物还是为了一个情字。目睹美好的青芜与堤柳,主人公于是再次发问:“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一句与“谁道闲情抛弃久”断而又续,一脉相承,读者足以看出主人公想要摆脱和抛掷闲情而丝毫不能的烦扰和苦闷。主人公“为问”一出,却没有做出一字的回应,而是宕开,以“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收束全篇。这十四个字异常精炼蕴藉。空旷寂寥的夜晚,主人公独自立于小桥,任凭晚风灌满衣袖,肆意鼓荡,然而不过满是望眼欲穿,相思绵邈罢了。“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闲情溢满小桥和夜风,挂在平林和新月,此情此愁当何以堪!
这些意象,把主人公那种哀怨凄凉、孤寂惆怅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全都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王国维先生推崇冯延巳,这样评价冯延巳:“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见《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的评价,毫无溢美之嫌,肯綮恰切。王国维先生认为,冯延巳的数十阙的《鹊踏枝》《菩萨蛮》最显赫外,其它诸如《醉花间》等,亦是少有比拟者。非但王国维先生这样评价推崇,新中国以来,很多词坛泰斗亦是非常推崇。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刘熙载《艺概》)那么,冯延巳的这首词寄寓的是怎样的感情呢?失望、失落,当在其中。
冯延巳的词作是浓丽中见悲凉,但在固有的这种风格中偶见疏朗俊秀之句。所以被誉为“深美闳约”。他的一首《归自谣》别有一番意境:
寒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这首小令虽是写送别,少不了忧伤和苍凉,但景物描写清迈疏朗,意境幽深悠远,在风格上与上首《鹊踏枝》有很大不同。冯延巳的词备受推崇,陈廷卓《白雨斋词话》称他的词“极沉郁之至,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庭筠、韦庄相伯仲也”。后人对此评论都认同。王国维对冯延巳赞誉有加,评价的更为全面。有人认为温庭筠的词是“深美闳约”,他说,“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王国维赞扬冯延巳的词“深美闳约”,正是因为有了类似《归自谣》这样的作品出现。王国维进而总结道,“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冯延巳对后来词家影响深远,刘熙载这样认为:“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见《艺概》)。晏殊,字同叔,曾为北宋集贤殿学士、枢密使、宰相。他是北宋初期词作大家,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至今脍炙人口。他有一首《蝶恋花》最具代表性,词这样写道:“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珠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欧阳修,字永叔,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制诰,兵部尚书。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词作大家。欧阳修有一首《踏莎行》:“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晏殊和欧阳修的词含蓄蕴藉,柔美婉约,由此可看出冯延巳对他们的影响。

冯延巳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低估,然而他作人为官却另一幅模样。冯延巳,字正中。冯延巳开始是李昪的秘书郎,到了南唐李璟时代,已经是出将入相,自中书侍郎拜为平章事。南唐后主李煜对冯延巳更是青睐有加,把朝政都交给他。冯延巳的后人冯煦在《四印斋刻阳春集序》说,“周师南侵,国势岌岌……翁(冯延巳)负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烦乱之中,郁不能自达者,一于词发之。”
冯煦是冯延巳的后人,他不能直言其短,只能婉转复婉转。冯延巳并无治国之略,虽然他的词可以青史留名。
冯延巳深被南唐李昪、李璟、李煜的宠任,一位大名鼎鼎的宰相在国家行将不国之时,还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去吟风弄月了,去丰肌芷泽了,倒真是没有丝毫一点的伪饰。去狎冶,去乘时取悦觅快,这就是冯延巳。《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认为,冯延巳哪里有”忧生念乱,所怀万端”?充其量只是与世俯仰而已。
冯延巳曾讥讽中书侍郎孙晟无才无能,孙晟当面斥责他:“我文章不如你,谈谑不如你,谄诈不如你,你辅导齐王,与之游处,行的是声色狗马那一套,你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罪人!”《新五代史.孙晟传》说,孙晟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他同冯延巳同时为相,看不起冯延巳柔佞便巧的样子,于是常常讥诮他:“金椀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孙晟后来死于国难;而出将入相的冯延巳最终被罢官,五十七岁病死。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三也载:冯延巳、冯延鲁(冯延巳的弟弟)、魏岑、陈觉、查文徽五人相互缔结,他们“更相汲引,侵蠹政事”,因而南唐朝野把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觉、查文徽五人称之为“五鬼”。冯延巳被南唐朝野称之为‘五鬼’之一首,载入史册,这不能不令喜欢他的词的人们为之难堪为之产生遗憾。
欧阳修很喜欢冯延巳的词,但欧阳修在他撰写的《新五代史》中没有为冯延巳立传,这是什么缘故?大概就是出于为之难堪吧。史书载,当年冯延巳大言以天下为己任,与其党更相唱和,因此有宠,得到李璟的青睐宠任,于是有人弹劾他。《新五代史》写道:“翰林学士常梦锡屡言冯延巳等浮诞,不可信;唐主不听,常梦锡曰:‘奸言似忠,陛下不悟,国必亡矣。’及臣服于周,冯延巳之党相与言,有谓周为大朝者,常梦锡大笑曰:‘诸公常欲致君尧舜,何意今日自为小朝邪!’众默然。”
常梦锡的嘲讽揶揄,把冯延巳的政治面貌描绘的合情合理。
周,即后周,五代最后一个朝代。李璟、冯延巳、以及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一边穷尽享乐,日夜笙歌,一边相互欺蒙,直至不得不臣服于后周,直到国灭。偏安一隅,难以挽回天下大势,然而冯延巳君臣这等不思进取,这等不励精图治,受到批判是应该的。
冯延巳的词作是美好的,冯延巳的政治面貌是丑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究竟怎样来评说冯延巳?倘若他的政治面貌不是‘五鬼’之列,那该多好!
然而,历史不以人废言,冯延巳的词作仍占据着文学史上的一页。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8-23 11:08:57 +0800 CST  

楼主:zhilishu9

字数:3385

发表时间:2018-08-23 19:08: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23 23:53:36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