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书,以及感想——很个人化的读

闲暇时,或者心情不好时,或者想读书的时候,就会读点书。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1:00:15 +0800 CST  
第一篇:生活的可能性

王子服遇见婴宁,在元宵灯会上。当时的婴宁手捻一枝梅花,咯咯咯笑个不停。
王一见钟情。“呀,瞧那色迷迷的眼神!”女孩丢下梅花,跑开了。
害了相思病,不思茶饭。亲自探访,说起来竟是姨家表妹。身世奇特,狐生鬼养。后花园,王捏其手,笑。
我要和你困觉!
我不惯与生人睡!
带回家,成亲。还是笑,喜欢攀树,坐在树上笑。

邻家子看见,被迷住了。婴宁指指墙根。黄昏,赴约,一把抱住她,直奔主题。
大叫。并无佳人。交接物是段枯木,內有蝎子,螃蟹大小。
爽死了。
邻家父告官。县官素知王家为人,不追究。
王母怒: If… blah blah blah.
生活忽然沉重下来,婴宁不复笑。

某夜,对王郎哭,求一件事,将养母与其父合葬。王完成后,梦见姨母称谢。

婚后次年,婴宁生一子,不避生人,也喜欢笑。

正在读的书:《聊斋志异》。
蒲松龄嘲讽科举,却又在五十多岁时去济南乡试,未中。他三观上的矛盾与游移也体现在这篇中。王子服色迷迷地盯着女子看,偷捏女子的手,说出格的话,这些行为并不符合当时的礼仪,而蒲对此显然是赞许的;邻家子觊觎婴宁,亦违背伦理。蒲深恶痛绝,设计了一个可以说是极恶毒的情节(plot)来表达他的态度。
这个情节其实是个败笔,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有这样的恶毒,并不符合人物的性格及发展。
三观再矛盾,蒲松龄终究是正统的。本来妙趣横生、魅力四射的女子被作者写得越来越乏味。喜欢笑—不再笑—哭,婴宁最终变成一个合乎礼仪的稳重妇人。作者或许也觉遗憾,结尾时提到其子也喜欢笑,“亦大有母风。”
又怎样?我可以想见这个孩子的未来,如果作者继续写。读书科举仕途,不苟言笑,以威严闻于朝廷。
无论经历如何丰富,甚至怪诞,无论怎样地特立独行,所依据的(based on)还是正统、单一。
所以,生活没有其他可能。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1:08:14 +0800 CST  
《婴宁》,我无意认为蒲松龄写得不好。
女主人公,从少女到妇人,成长,成熟。你甚至可以称之为幸福。
文以载道,他做到了。
还是有点小失望。精灵古怪的女子,本以为作者能写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1:21:56 +0800 CST  
第二篇:忏悔更重要


伊万住乌拉镇。他是个商人,年轻英俊,一头金发。
夏日,出远门。妻子阻拦:今天别走。我做了个很不好的梦,梦见你回来时,发白如雪。
他不以为然,还是走。路遇一熟识商人,住同一旅店,一起喝茶后,各自回房间睡觉。
第二天一早起身,避开暑热。途中警察拦截,说另一商人被割喉,死在旅店房间里。搜查,在他包里搜出带血的刀子。百口莫辩。
入狱,打,定罪,送往西伯利亚服刑。他变得虔诚,祷告,读经,在犯人和看守中威望极高。
二十六年后,又来一批犯人。其中一个来自他家乡,叫马卡尔(Makar),犯盗窃罪;听说了他的案子,马卡尔连拍大腿:太巧了,太巧了!你这么老了!
伊万试探:或许你知道凶手?
在谁包里发现了刀子,谁就是凶手!马卡尔笑。
伊万感觉马卡尔就是凶手。他难受极了,二十六年!往事一幕幕:妻子,孩子们,他弹吉他,幸福……他想到了自杀,复仇……连夜祷告,心绪难平。
他发现马卡尔凿墙,意图越狱。看守也发现了线索,逼问。问到伊万。如果我说了,他会被打死;而他是否是凶手我并不确定,或许我怀疑错了。“我不能说,长官。这是上帝的意思。”逼问无果。
是夜,马卡尔来,坦白他就是当年的凶手;痛哭流涕,忏悔:原谅我!我认罪,你可以得到释放。
不必了,我已没有家。上帝会原谅你!伊万感到轻松。他已心如止水,等候最后时刻。
马卡尔还是认了罪。当释放令下来,伊万已逝。


正在读的书:God sees the truth, but waits by Tolstoy
人在做,天在看。——很多人说过这句话,我也说过。
真有一个天?我想到了《窦娥冤》,如果真有,怎会错杀了窦娥,尽管她的诅咒一一实现。读到了托尔斯泰的这个短篇,答案明晰起来,套用作家的话:Heaven sees the truth, but waits.
正义的伸张固然重要,对于托尔斯泰来说,忏悔更重要。《窦娥冤》的结局,正义也得到了伸张;至于张驴儿有没有忏悔,那就不知道了。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1:26:31 +0800 CST  
托尔斯泰的这个短篇不精彩,表达技巧平平,故事有破绽。但它能集中反映他的人生哲学、他的宗教观。
中国文化里较多强调自省。不同的画面感:忏悔往往痛哭流涕;自省则安静得多。与忏悔相比,自省更宽泛,从广度上,所省察的不仅仅是罪(sins);深度上则各有千秋。忏悔是有个上帝;自省是扪心自问,像太极图,朝向自己,自我消化,自我吸收,自我更新。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2:09:32 +0800 CST  
第三篇:理智与情感

许允的妻子奇丑,但聪慧。结婚时,行完交拜礼,许允不想再见她。好友劝许到洞房对新娘考察一番再说。许允到洞房一看,太丑啦! 又要跑。妻子死死拉住许允的衣袖,可不能让他跑了。
女子的四德,你有几条呀?
除了容貌,其他三德我都有。我想问,读书人应具备的品行,你都具备吗?
我都具备啊。
你如此重色,你敢说你皆备!
许允大惭,自此敬重妻子。

许允被魏明帝问罪。妻子告诫他,要以理服人,而不是玩煽情,因为你面对的是个明主(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无事。又一次被捉去问罪,别人吓得大哭,她煮好小米粥等他回家吃饭。果然。
许允妻子对儿子命运的判断上也印证了她的智慧。

正在读的书:《世说新语》。
许允妻不仅机智,比如洞房中对丈夫的诘问;她对人和事的高度省察使得她面对人生的波谲云诡从容淡定。而让我大赞的是她对理智与情感的理解及选择。明白人之间,还是理性一点比较好。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3:45:25 +0800 CST  
第四篇:忘记与幸福

A day so happy.
Fog lifted early, I worked in the garden.
Hummingbirds were stopping over honeysuckle flowers.
There was no thing on earth I wanted to possess.
I knew no one worth my envying him.
Whatever evil I had suffered, I forgot.
To think that once I was the same man did not embarrass me.
In my body I felt no pain.
When straightening up, I saw the blue sea and sails.


正在读的书:Gift by Czeslaw Milosz

这一天,那么幸福。
雾一早消散,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留在忍冬花上。
世上无一物我想拥有。
我知道,无一人值得我嫉妒。
我所遭受的,无论多邪恶,我都忘记了。
想想我还是那个我,我不觉得尴尬。
这具肉体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看见了蓝色大海和帆。
(本人译)

米沃什的诗作很多,这首最为流行。诗歌开门见山:A day so happy. 读的人或许会问:Why?作者便开始道来:在花园里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有目前的感受,有对生活的总结;有近景,有远景;实-虚-实。而no thing, no one, no pain, I forgot 等词的运用给人的印象是作者已心如止水,平静,平和。即使是“动”的,也那么美好:蜂鸟在忍冬花上(见过蜂鸟的都能想象出那画面),蓝色大海与海面上的帆船。
都忘记了,曾经的沧海。都忘记了,所以这一天,那么幸福。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4:14:31 +0800 CST  
第五篇:悲悯与舍己


Lord: it is time. The summer was immense.
Lay your long shadows on the sundials,
and on the meadows let the winds go free.
Command the last fruits to be full;
give them just two more southern days,
urge them on to completion and chase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the heavy wine.
Who has no house now, will never build one.
Who is alone now, will long remain so,
will stay awake, read, write long letters
and will wander restlessly up and down
the tree-lines streets, when the leaves are drifting.



正在读的书:Autumn Day by Rainer Maria Rilke

主啊:是时候了。盛夏之后
把你那拉长的影子投射在日冕上
让风在草地上自由地吹
让最后的这些果实成熟
只要多给它们两天温暖之日
让它们功成名就 把最后的甜蜜
压缩成浓酒
此时无一所房子的人 将永远不会再有
此时孤独的 将孤独一生
将醒着,阅读,写长长的信
将踯躅在树木罗列的街道 内心焦躁
当落叶萧萧飘散
(本人译)


《秋日》,里尔克。 这是一首明晰的诗歌,可以分成两节。第一节是对上帝的祈求,让该完成的完成,既然秋天已至。第二节是对命运的预言和对自己的描述。人生之秋,如果还居无定所,怎么会有精力去营造?如果还孤独着,怎么会有多余的情感去发展感情?而到了这个阶段,人会变得更个人化,更内省,而去总结、回忆,去表达。最后两行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风暴,即使在本来寂静的秋日——这让我想到了杜甫的《登高》,所以最后一句我译成“当落叶萧萧飘散”。
这首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都是秋日,有着近乎相同的主题,都充满了悲悯与舍己情怀。所不同的是,前者祈求的是上帝,后者诉诸上天。而里尔克的焦躁踯躅与杜甫的仰天呼号几乎是同一个画面。
悲悯的人在心理层面上是超然的,俯视的,是孤独的。
有着舍己情怀的人是伟大的。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7 15:21:24 +0800 CST  
这几天倒时差,作息颠三倒四,所以才有了这个帖子。以前的存货,整理一下。

著作权包括梗概、解读归本人所有。梗概很简要,尊重原文,同时带有本人的意趣。解读完全出于本人创意,未参考任何著述,点到为止,懂的人自然会懂。我不是搞文学或文学批评的,与这些不搭界,没空长篇大论,又没人付我稿费,按字数,不过说老实话,我本不喜啰嗦。
读书只是我打发时间、排遣心情的一个习惯而已。解读是读书时的一点感想,记下来,不辛苦,不刻意,不掉书袋,不人云亦云——或许有人“云”过了,那也很好啊,说明我们是相通的。
欢迎转载、引用或者其他方式的使用,但务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住处邻居的篱笆上爬满了忍冬花,开得正盛,彩色,香气袭人。两只蜂鸟,通体孔雀绿,黄蜂大小,翅膀快速颤动,嬉戏在花上。梅亭季节哈。
那画面很美。
应了米沃什的诗歌《礼物》。
忘了吧,走过的路,一路上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心情。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8 03:47:05 +0800 CST  
忍冬花。可惜没拍到蜂鸟。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8 12:05:32 +0800 CST  
第六篇:Ordinary Love

洛阳少年杜子春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亲朋断交。他无以生存。绝望之际,偶逢一名叫铁冠子的仙人。仙人指点他,夕阳西下之时,挖掘你影子头部的位置,会有满车的黄金。果然。
各色亲朋,纷至沓来,终日大宴宾客。三年,败尽钱财,又无以为生。仙人又来指点,又富,又败尽。仙人又来,这次杜子春厌倦了富人生涯,要仙人度他成仙。
仙人化竹杖为龙,带他到了峨眉山。告诉他,要成仙,有一条件,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出声。先是老虎大蟒,后来电闪雷鸣,杜子春不为所动。天将前来再三问话,他还是不回答。天将杀死了他。
来到了地狱。阎王爷严刑拷打,让他开口。他记住仙人的指点,拒绝。又出了一招,把他堕入畜生道的已变成马的父母找了出来,拷打。父母被打得惨不忍睹,母亲看着他,毫无怨意,还悄声对他说,为了你幸福,千万别开口。
他再也忍不住,上前抱住母亲,叫了声“娘——”。
仙人出现。杜子春惭愧。而仙人告诉他,如果再不出声,会结果了他。
杜子春不想成为神仙了,他只想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过本分日子。仙人告诉他缘分已尽,以后不会再见面;还告诉他在泰山南脚下,有一茅屋和一小片田地,可供生活。仙人说,快去吧,这个时节,茅屋旁桃花正艳呢。

正在读的书:《杜子春》by芥川龙之介。
芥川龙之介的这篇小说写于1920年,脱胎于唐代作家牛增孺的小说。同后者不同的是,他改变了情节的走向,从而体现出与原作者不同的人生观(下一篇会解读牛及冯梦龙的文本)。杜子春在经历了世态炎凉、大富大贵、惊险恐怖等起起落落之后,还是想过平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爱最终没被忘记,而仙人对杜子春所示出的“爱”的人性也给予了极大的赞赏。作者区分了“仙道”与“人道”,人还是回归了“人道”,而“爱”是“人道”的核心。
日常生活里的爱,最容易,也最难——尤其在面临考验的时候。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8 13:00:48 +0800 CST  
@深秋的旷野 2018-06-07 14:14:31
第四篇:忘记与幸福
A day so happy.
Fog lifted early, I worked in the garden.
Hummingbirds were stopping over honeysuckle flowers.
There was no thing on earth I wanted to possess.
I knew no one worth my envying him.
Whatever evil I had suffered, I forgot.
To think that once I was the same man did not embarrass me.
In my body I felt no pain.
When straighten......
-----------------------------
译文的第一句改为“那天,那么幸福。”
贴的时候修订过,想着改过来,又忘了。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9 04:38:27 +0800 CST  
贴出来,当然不惮与大家分享。这个帖子没多少点击,更没有什么回帖。看来是我的趣味与大家不同,我知道,如果我遇到这样的帖子,会极喜欢。
也好,本来是为自己而开。记下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记下自己的一点感悟,哪怕浅陋、偏颇。
不用迎合谁,只读那些我心目中的好书,我有我的审视标准,所谓的名气、所谓的大家在我这儿不灵。
夹杂了一点英语,都是最简单的单词,不是显摆什么的。与即兴写下的时候相比,其实在上贴时已删掉了大部分。在我的阅读中,英文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人在国外,有时用到英语,所以。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9 05:08:39 +0800 CST  
第七篇:风雪弥漫在不同的故事里

《水浒传》第十回: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Wuthering Heights, Chapter  Ⅱ
A sorrowful sight I saw: dark night coming down prematurely, and sky and hills mingled in one bitter whirl of wind and suffocating snow.

而: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对应了《呼啸山庄》第二章里的这句:
The snow began to drive thickly.

第十回里的这句诗: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
对应了《呼啸山庄》第三章里的这段:
...for the whole hill-back was one billowy, white ocean; the swells and falls not indicating corresponding rises and depressions in the ground: many pits, at least, were filled to a level; and entire ranges of mounds, the refuse of the quarries, blotted from the chart which my yesterday's walk left pictured in my mind.  I had remarked on one side of the road, at intervals of six or seven yards, a line of upright stones, continued through the whole length of the barren: these were erected, and daubed with lime on purpose to serve as guides in the dark; and also when a fall, like the present, confounded the deep swamps on either hand with the firmer path: but, excepting a dirty dot pointing up here and there, all traces of their existence had vanished...
只不过前者是一幅国画,后者是幅油画。


正在读的书:Wuthering Heights, 《水浒传》。
两部不相干的文学经典放在一起读,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可二者对风雪的描摹好像出于同一个作家之手,多奇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每一处,包括自然景物的描摹。这两部经典里有关风雪的上述文字不仅仅烘托了气氛,还是开展故事情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漫天风雪,使Lockwood 不得不夜宿呼啸山庄,他无意中宿在了Catherine 的闺房。惊心动魄的一夜——梦魇,硬汉Heathcliff狂暴的哀求与哭喊,揭开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悲情故事。风雪中的山庄与所处的阴郁荒原,刻骨铭心的爱,阴阳不能相隔,时间难以抹去,像团火在烧。
漫天风雪,亦迫使林冲夜宿古庙,揭开了一个从根本上改变其命运的阴谋:无比阴险,无比卑鄙。本出身于好人家,美丽妻子。曾经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蹇运接二连三。而到了这个风雪之夜,所有的委曲求全都无济于事,所有的幻想破灭。无路可走。漫天风雪,纷纷扬扬,模糊了世界,何其冰冷,如此孤独与绝望。
使我欣慰的是说书人的三观:“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09 11:26:03 +0800 CST  
@事了扶伊去 2018-06-09 20:50:35
正在读的书:Wuthering Heights, 《水浒传》。
两部不相干的文学经典放在一起读,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可二者对风雪的描摹好像出于同一个作家之手,多奇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每一处,包括自然景物的描摹。这两部经典里有关风雪的上述文字不仅仅烘托了气氛,还是开展故事情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真是比較文學了哈。。。
吳宓先生似曾將關漢卿與莎士比亞戲劇做過類似比較。
-----------------------------
悄悄告诉你,我对比较文学尤其是它的方法论或者叫技术规范一无所知。四月份的某一天里读这两本书,这之前读过,在不同的时期;又重读,便有了这样的联想。记了下来,否则过些时日便会忘记了。两部书可比较的还有很多,比如《呼啸》里的悲剧源于人物自身性格因素,后者归结于他人(忠奸、好人坏人),前者重人物刻画、突出人物,后者更注重讲故事(中国古代作家的偏好),等等。对前者的悲剧我感到遗憾,而对林冲,我是真真鞠了一把泪。这个帖子只是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一点,也没有条条框框。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0 01:15:10 +0800 CST  
第八篇:Another Life

长安少年杜子春放荡不羁,败尽家产,亲朋厌弃。他无以为生。绝望之际,偶逢一老头,赠他三百万两银子。
各色亲朋,纷至沓来,花天酒地。一二年间,败尽钱财,又无以为生。老头出现,又赠,又败尽。老头还来,还赠,这次赠的更多,并约他明年中元见面,就在老君庙前的两棵桧树下。杜子春这一年浪子回头,怜老惜贫,有恩必报。
赴约。老头带他到了华山云台峰。仙鹤祥云,房舍华美;老头黄袍道冠,原来是个神仙,告诉他修道成仙的秘诀:别出声,无论遇到什么,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幻象。

老虎大蟒,电闪雷鸣,杜子春不为所动。天将前来再三问话,不答。把他妻子找来,砍射烧煮,百般折磨,不吭声。给他用了各种酷刑,不开口呀就是不开口。天将杀死了他。
转世投胎于县丞王家,是个女子。自小摔过烧过,针灸汤药,依旧缄默。长成绝色。进士卢生求婚,不以为嫌。生子;两岁,极聪慧可爱。卢生终不耐,你不屑于和我说话,瞧不起我,还要儿子做甚!提起幼子的脚,摔在石头上,血溅数步。
杜子春再也忍不住:“啊呀!”

幻象倏忽消散。神仙惋惜,告诉杜子春,七情中的喜怒哀惧恶欲你俱已忘却,except 爱;就因为你发出的那一声,你成不了仙了。功亏一篑。
(牛增孺版本)杜子春郁郁而回。后又重访云台峰,房舍仙人什么也没有,只有满目的荒凉。
(冯梦龙的续貂)杜子春遗憾回家。终日膜拜,给神仙造了祠庙,塑了金像,周济孤贫。忽一日,神仙再现,告诉杜子春从未离开过他。杜子春及妻成仙,在众人面前。


正在读的书:《杜子春》,牛增孺;《杜子春三入长安》,冯梦龙。
如果说芥川龙之介在《杜子春》篇里是站在大地上,以人的视角,来诠释他的人生观:人就应属于人世,平平常常最好,那么这两篇的作者则是站在高处,以亦人亦仙的视角,来表达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人既然在肉体上会消亡,成为神仙无疑是人最理想的归宿。神仙是要忘情的,七情六欲,统统摒弃。可中国作品里的神仙,也有调皮的一面。杜子春的修仙过程,无论牛增孺笔下的功败垂成,还是冯梦龙笔下的终获正果,其实无关紧要。因为,与天庭里的一劳永逸相比,杜子春曲曲折折的经历毋宁说是神仙心目中的另一种生活,经历一下,生活更丰富。而神仙的快乐自在对整日忙忙碌碌的劳苦大众来说,当然更是“另一种”。两位作者均已给出答案,迈入神仙的阶梯主要是行善积德。而这两种生活本身,很难说有高贵卑下之别。
所以,就不难理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七仙女、还有织女的行为,放弃神仙生活,嫁与凡人。她们所嫁之人都有一个共性:忠厚老实,孝顺善良。我们作为这类故事的听众,都能接受这人神之间的联姻,绝不会有鲜花插在牛粪上之类的联想。
尘世间的生活,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吵吵闹闹,庸庸碌碌。这其中烦恼多多,欢乐也不少。孝敬父母,帮助别人,唱个肥喏,道个万福,一碟时令鲜蔬,一碗油亮新米,绿蚁小酒,一杯淡茶......我就是神仙,神仙就是我啊。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0 14:01:36 +0800 CST  
上午,社区图书馆。人很少。随意拿了本书,读了会。
Too much happiness by Alice Munro.
读英语作品有个好处是,因为不能一目十行,反而让我专注。
读中文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失去耐心,看一页、甚至一段,如果不合口味,便放弃。更多时候转向古代文学,古人诚不我欺——也不尽然,比如,蒲松龄的有些小说平庸,《世说新语》里相当一部分写得很烂。

这篇应该怎么归类?传记小说,还是历史小说?关于俄国女数学家,也是作家Sophia.
爱情、婚姻、事业、才华,时代、革命、贵族、出身、家庭,姐姐、姐夫、已故丈夫、情人、欣赏她的数学大家、朋友等等,时空交错,闪回,当前......门罗还是在技巧上费了点心思,从小说开始的预言,到中间与导师见面时的预感,到结尾主人公的逝去;她欣赏她笔下的主人公, 细细剖析了主人公的心理。里面不乏机智隽永的句子。但我不认为这是篇好的小说,一个女知识分子讲述另一个女知识分子,前者并没有走进去,而后者的信息量又太大。我的感觉,门罗的叙述还是太匆忙了,有些浅尝辄止。

图书馆里舒服的座椅很容易让人沉入睡眠。今天倒没有。大大的落地窗外,是个公交站点(bus stop),有工人在换广告,Tim Hortons 新出了焦糖味的甜筒,毕竟夏天快要到了,看天气预报,周末就会到三十度;图书馆内,只有我一个人坐在那里。

去年这个时候,也经常坐在这个座位上。当时在干啥?去考了个翻译的某个证书,想拿它当敲门砖砸开一些在别人眼里或许也在我眼里的好工作。去年这个时候,还读了Saul Bellow 的Zetland——但愿我没拼错。那篇小说是作家的半自传,与门罗的这篇比,有趣得多,可能会出现在这个帖子往后的解读中。

起身。去Tim Hortons 买了杯咖啡,大杯,2.09加元。给店员两块一,告诉她不用找零了。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2 14:07:37 +0800 CST  
图书馆窗外。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2 14:22:07 +0800 CST  
牛僧孺的《玄怪录》里还有几篇:
《郭代公》,和西门豹治邺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元之》,作者心目中的桃花源。人人皆有奴婢,——在作者心中,奴婢不是人。
《崔书生》,这个故事里多了个角色:婆婆。仙女下凡,本应佳话,因为婆婆...
更因为书生,优柔,丧失了幸福的能力。
这不是解读哈,这几篇我也很喜欢,所以提及在这个帖子里。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4 02:18:22 +0800 CST  
第九篇: Having Three Balls

西门豹,邺县县令。上任,召集乡贤,询问民情。
年年为河神娶媳妇。不然,就会有水患。举办此事的巫婆看到谁家有女漂亮,征来,梳洗打扮一番,令其坐在张灯结彩的床上,顺河水飘走。
县里官员以此向百姓征钱。所敛钱财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此,大头都入官员、巫婆囊中。谁家有女儿的大都逃走,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好吧。再到河神娶妇,告诉我一声,并通知那些官员、巫婆都要到场。

西门豹在川上问:新媳妇好不好看呀?
看了一眼,不行,不好看,对河神不敬!巫婆,去禀告河神,改日给他找个更好的,今天不娶亲了。
没等巫婆反应过来,手下抱起她,投入河中。
咦,怎么还没回来。来呀,你去!西门豹指向巫婆助理,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抱起来,投入河中。
如是者三。
还不回来?都是些女人,连话都说不明白。来呀,他指着卷入此事的一个官员,你去!
手下又把这个官员扔到河里。
又指着其他牵涉官员,再派几个去催催?
面如死灰,跪在那里,只是磕头;忘情地嗑,血流了一地。
看来河神太好客,把他们都留下了。好了,不必等了,大家都散了吧。
恶俗自此绝去。

惩罚了涉事官员不是唯一目的。既然有水患,西门豹兴修水利,开凿河渠,浇灌田地。
工程需要劳力和钱财,百姓们颇有怨言。
西门豹: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现在百姓骂我,但是多年以后,百姓们会怀念我。
史实证明了他所说的。

正在读的书:《史记》,司马迁。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西门豹干得痛快。他雷厉风行,有胆有识,惩罚,建设。absolutely having the balls.
司马迁写得淋漓。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惩治场面,敢于表达自己的态度,“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这岂不会令他时代那些鱼肉乡里的官员恨死?他不隐不讳,憎恶丑恶并予以鞭挞,对于贤人义举不吝赞美。
——长着卵袋,与司马迁相比,又如何!
楼主 深秋的旷野  发布于 2018-06-15 04:33:02 +0800 CST  

楼主:深秋的旷野

字数:222331

发表时间:2018-06-07 19:00:1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20:34:13 +0800 CST

评论数:389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