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你的叔

厉害了,你的叔

四书就是四叔——志菜九段半年钜献

四书指从2017光棍节11.11《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面市,到今年的2018.5.11拿到手的《走进汉高祖》之《高祖本纪新注》《刘邦解码》。正好半年时间,菜九居然出了四本书(另外一本是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虽然自费占一半,没什么可喜可贺的,菜九段先生也还是高兴得要跳舞要放炮,自以为太他妈的有刺激了。于是乎在2018.5.11当天就草就《半年大捷志喜》,记录了这个个人盛况。

何以四书就是四叔呢?这是因为这四本书都是讲刘邦或重点讲刘邦的。刘邦在家里行三字季,四书拱卫之,则为弟为叔,又何疑焉。刘邦好大言,好拉风,四书亦有同好,其中有几个拉起风来也张扬得很。刘邦高寿两千多年,则出自菜九的四叔,亦可充老称尊,如同四个长者四个大爷。而且在菜九的菜鸟心目中,这四个长者四个大爷是颇有斤量的,组团招摇过市起来,也是颇有声势,或者能成一景。

需要说明的是,集中于半年出版的这四本书,除了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新作,其余都是积压在手里的陈货。《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完稿于2015年,《高祖本纪新注》《刘邦解码》基本收工于2013年,其中《刘邦解码》原来叫《刘邦密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门写作,只是将同内涵相关私货连缀一处,更名后,把《菜九段集2017卷》的内容充实了若干进去,虽然较前更好,但作为单独的书还是太投机取巧了。只是不管它算还是不算专门写作,能与其他拙作集中在一个狭小时段面世,凑成个四书,亦是时也命也。

基于这样的考量,在这几天的小欣喜中,也酝酿要把这四个大叔大爷打包面市,作为整体在网络上推介一下,延续菜九的拉风习性。具体方法是,将各书的序跋目录按出版的先后顺序推介一下。正式面市时间:《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2011.11,《菜九段集2017卷》2018.1《高祖本纪新注》与《刘邦解码》均为2018.5。

曾经一度,菜九段每每感慨2009年的巅峰状态早已不在,而田秉锷先生对此有不同看法。在《菜九段集(2017卷)》田序里,田老师以为,菜九“09后”的逐年积累,逐年酝酿,超越了菜九“阶段满足”的“09巅峰”。确实,现在的四书给菜九带来的欢欣鼓舞程度,与“09巅峰”相仿佛,这也印证了田老师所言不虚。莫非菜九到了花甲之年,又恢复了若干功力,还有可能再铸辉煌?还真难说。菜九是有使命感宿命感的,真有重大机会出现在面前,是会不要命的。所以真能如田老师所说能重拾雄风,菜九没准真能再拉几个四叔出来呢。

生命中有田老师这样的贵人,真好。

菜九段2018.5.20








半年大捷志喜

从2017光棍节11.11《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面市,到今天2018.5.11拿到《走进汉高祖》之《高祖本纪新注》《刘邦解码》,整整半年时间,菜九居然出了四本书,厚度几达七厘米。我靠,太疯狂了,著作等身不是梦啊。难怪菜九段先生要跳舞要放炮,太他妈的可喜可贺了。

但是且慢,除了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属于这个期间的新作,其余都是积压在手里的陈货。《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完稿于2015年,《高祖本纪新注》《刘邦解码》基本收工于2013年,其中《刘邦解码》原来叫《刘邦密码》,不是专门写作,只是将同内涵相关私货连缀一处,更名后,把《菜九段集2017卷》的内容充实了若干进去,虽然较前更好,但作为单独的书还是太投机取巧了。

为什么不写一本出一本呢?还不是让钱给闹的。

不是出不起那个钱,而是不甘心出那个钱。

《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怎么样也是观点考证双佳之作,弄到不出资就不好办,确实有心理障碍。因生病差点送了命,也想开了,不就是钱嘛,好大事啊,坚决不留遗憾。于是乎上市。

《菜九段集2017卷》原本也就想在网上发发算了,后来以纪念退休的理由克服了心理障碍,斥资印刷。

《高祖本纪新注》也是标志性的成果,原来计划与《刘邦密码》一起作为刘邦文化节的文化丛书由公家出资印行。因其代表了菜九的长期用功,久等官方无果,都豁出去准备2018自费印制了,好在官方及时雨下了。其实即使完全自己出资,加上前两个,也就六七万元。菜九多六七万少六七万,没什么差别,有三本书就不一样了。起码比有六七万强太多太多。有六七万的人可多拉,有三本书的人则少之又少。何况还没出到六七万,何况还不止三本。何况以菜九的敝帚自珍见识,已经出资及准备出资的三本书,个个都像可以传世的美人胚子,出点钱很值当喔。

元芳,你怎么看呢?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6-02 15:40:10 +0800 CST  
作者简介
菜九段  男。生于一九五八年。
县上山下乡先进个人(安徽省当涂县 1977)、医学学士(安徽中医学院1983)、医学硕士(皖南医学院1988)、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写作者。著有诗集《混沌外的乡愁》(南京出版社1993),历史论文/随笔集《古史杂识》(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的关节点》(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刘邦解码》(江苏人民出版社《走进汉高祖》之二2018)。专著《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高祖本纪新注》(江苏人民出版社《走进汉高祖》之一与田秉锷合著,2018)。语言类工具书《简明成语词典》(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汉语歇后语小词典》(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新编歇后语大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8)。网络文选《屠刀集》《师友集》。历史研究专著《秦楚纲鉴》(稿本)《史记求真》(稿本)《先秦列国史料汇编》(稿本)等。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
田序:怅望千秋有所思
王序:菜九段历史研究的三级跳
前 言
目 录
1. 《淮阴侯列传》的资料来源
2.淮阴侯韩信的早期史
附:韩信从军的历史背景
3.韩信入汉与拜将
附:韩信入汉与拜将的时代背景
4.韩信拜将的背景破绽
5.韩信拜将的过程破绽
6.拜将台对话的真实原型
7.韩信在平定三秦过程中没有作为
附:平定三秦史料汇集
8.韩信在汉王东征过程中没有作为
附:东征史料汇集
9.韩信在破楚京、索之间的作用考察
附:彭城战败的背景参照
10.张良举荐的真实性
11.破楚京、索之间的功劳全归刘邦
12.韩信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
13.魏豹反叛真伪辨
14.还原魏豹反叛的完整传说文本
15.还原汉灭魏的过程
16.定代不关韩信的事
附:定魏代史料汇集
17.韩信破赵,史实还是神话
18.李左车,真实人物还是文学人物
19.背水战史料地理记载之荒谬
20.背水一战过程之荒谬
21.还原汉灭赵的主体战役
22.韩信侵赵路线推测
23.韩信在赵战绩考
24.韩信不是赵地汉楚交战的主帅
25. 汉赵交战的汉方主帅是刘邦
26.汉赵战争始末简要回顾
附:汉灭赵史料汇集
27.刘邦夺韩信兵符更像一幕舞台剧
28.韩信攻齐与郦生无关
29.郦生游说词与游说过程解析
30.汉灭齐的过程讨论
附:汉灭齐的过程史料汇集
31.水淹龙且是神话不是史实
32.韩信的齐王是自己讨要来的
33.武涉说韩信事件真伪考
34.蒯通说韩信反汉未果
35.韩信反汉不会有好结果
36.韩信从齐方向对楚之进攻
37. 《淮阴侯列传》未载之楚汉和约
附:楚汉约和相关史料
38.垓下会战与韩信
附:楚汉决战史料汇集
39.楚王韩信的幸福生活
附:韩信徙楚相关史料汇集
40.罪名莫须有,韩信废王为侯
41.从韩信之擒看汉初的平叛模式
42.韩信废王为侯后的不爽岁月
43.再遇莫须有,韩信死于非命
44. 韩信反叛的同案犯陈豨
附:陈豨事件史料汇编
45.刘邦对韩信之死的善后
46.蒯通,历史的见证人,记录的伪造者
47.三杰论与三位一体说辨伪
48.三杰论再辩
49.刘邦吕后,是谁要韩信的命
50.盖棺定不了论的吕泽
51.从《淮阴侯列传赞》看蒯通之言的影响力
52.《淮阴侯列传》的资料提供者蒯通再论
53.韩信时代假史逐个数
54.还原韩信的实际历史
55.韩信的实际历史地位
56. 结束语
附录一、本考察前期成果汇集
《重审韩信罪案》、《清理陈豨乱象》、《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千古奇冤话魏豹》、《千古谁识汉灭赵》细目
附录二、《汉灭齐战役考释》
附录三、《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
后记

田序:怅望千秋有所思



乙未晚秋,云天晴好,小院内的那株秋桂竟然二度飘香。仰望枝头,满满是鹅黄重蕊。且惊且喜中,心海泛起一丝无名的感喟。
就在这个上午,菜九段先生将《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今作《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定位再考》,下同,不一一注明。编者注)发我,并嘱为序。
即便排除了私人情谊的干扰,阅读菜九段的史论文字,仍然每每让我感受那种大白大雅的酣畅。当年,阅读他的《重审韩信罪案》是如此,而今,阅读他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还是如此。
文如其人,学如其人,这都是无法掩饰的文采风流吧。

在中国,在当代,治“汉史”者比比,而关注于秦汉之交或汉初这一时段的人文脉络、且多有发现、发明者,则无过于菜九段先生。相信许多汉史发烧友通过网络、通过纸媒已经对他的犀利文风、畅达表述、洞明见解有所认识了。

《重审韩信罪案》一文,长达五万字;《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则近二十万言。以这样的长篇大论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韩信其人、其事而有纵横捭阖之态,相信非殚思竭虑、痴痴于此,定然完不成如此的建构。

回首前路,菜九段说得很简单,即其《重审韩信罪案》及《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都是“为了还刘邦一个公道而作”。对菜九段而言,“为了还刘邦一个公道”也是一项长期工作。这个工作可以追溯到近二十年前我让他开始作《秦楚纲鉴》的时候。菜九段因作《秦楚纲鉴》,打理了刘邦时代的全部历史资料,便有了 “不知从何时起,丑化矮化刘邦成为一种时尚”的义愤。由此开始质疑这一“时尚”, “于是有了针对那个时尚的反动之作《汉高祖招谁惹谁了》”;复鉴于“《汉高祖招谁惹谁了》一文没有直面刘邦的杀功臣问题”,“为了替刘邦正名,必然要触及韩信之死”,于是有了《重审韩信罪案》。而“写作《重审韩信罪案》之时发现,即使是韩信的最终结局,也必须回到整个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必须梳理韩信的整个军旅生涯,不如此则不可能有所谓的正解”。“梳理”的结果,是“发现韩信史迹中的不实部分比预想的还要多”,“于是自然萌生出将韩信的整个历史做个总体清理的念头”。这“总体清理”的结晶便是《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
此即“学术交底”,相信是实话实说。
而由此触发的反诘也不可避免:为了“还刘邦一个公道”,难道就可以还韩信一个“不公道”吗?既然“韩信史迹中的不实部分比预想的还要多”,难道刘邦史迹中的不实部分就不存在吗?
在此,先替部分读者提出反诘,相信都在菜九段的预料之中,自然也都在我的思虑之中。

“考察”《列传》而成“报告”,给人以“流行公文”的印象。其实,在“报告”的名义下,菜九段进行的却是对司马迁《史记》中有关韩信原始文案的质疑及推求;连带的效应则是作为读史者深信不疑的“战神”与“功臣”的韩信,其所固有的光环正在渐次褪去,而一个近乎实际的“历史韩信”正在脱却迷雾或迷信,显现本真。
因为不存在“翻案”,不存在“正名”,只是廓清了若干的附加或粘连,所以,韩信还是韩信,刘邦还是刘邦。功其功,过其过,灰飞烟灭之后,留下的汉简文字才近乎其真。

记得每一次的金陵把臂,彭城聚首,新茶润心,清酒畅怀,话题几乎都绕不开对秦楚之交的关注及对刘邦一干人等的评析。
相比于菜九段的热切,我的超然总是夹杂着冷漠。偶尔触及“还刘邦一个公道”的话题,我的自由主义便蠢蠢欲动:有人想丑化或矮化刘邦,且让他们去丑化、矮化吧!正像容忍某些人丑化或矮化孔子那样。哓哓如李宗吾辈,不过一狂人。至于荣登高端讲坛的教授群体,不过一帮演员。无须百年,嚣嚣之声寂然,刘邦定然还是刘邦,亦如孔子定然还是孔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此岂虚言?
市井百姓或不治历史者勿论。凡治国史、汉史而又轻言刘邦者,要么是没有通读《史记》及《汉书》,要么是没有读懂《史记》及《汉书》,要么是连司马迁、班彪、班固们对刘邦的基本评价都没有理解。其心昏昏,其言滔滔,可以惑世而不能醒智亦明。言之无理,其行不远,我等又去操哪门子心呢?
终究眼里揉不得沙子啊,菜九段还是坚持了他的热切与认真,要将汉高祖刘邦的那些事儿理论清楚,进而还历史一个真相、还刘邦一个公道、还学术一个冷静、还自己一个安心。自然,数易寒暑而对刘邦事迹、韩信事迹的梳理工作也就不可阻遏了。
作为历史研究者,我知道菜九段的文化清醒体现于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在事实的考辨上,他坚持祖述《史记》正轨而又明晰其百密一疏之处,所以他对刘邦、韩信历史功过的再梳理,其大势均在谨守二人传记框架的同时,又搜遍《史记》相对时期各叙述的角角落落,从而使不疑处兴疑有了坚实的根基,进而使《史记》研究乃至历史研究有了新的门径。效果是,《史记》还是《史记》,结论却不是原来的结论。经菜九段先生此类用功,达到补《史记》之遗、救《史记》之偏的功效。字里行间,读者当能感觉到菜九段先生研究过程中的临深履薄般的谨慎,与对司马迁原始著述的百般回护。
其二,在情理的探寻上,他顺应班、马思路而又不拘定谳,力求别开生面,因而对刘邦的认知有“升华气象”,对韩信的认知有“反思特征”。二人看起来似乎有一升一降之异,其实都是基于向历史真相靠拢而得出的中平结论。
“还刘邦一个公道”固已实现,“还韩信一个公道”也同步实现了——谁能说从“放大”及“哄抬”的“神化”中走出与从“缩小”及“贬斥”的“丑化”中走出,不是同一种回归呢?
事实也是如此。在排列事件、考论人物时,菜九段总是划界而论,禁绝先入为主意识的干扰,禁绝兴一家、灭一家的选边站队。所以,他的“刘邦论”和“韩信论”基本上是各帐各算。“还公道”都“还公道”,“证真伪”都“证真伪”,因而对刘邦、韩信而言,菜九段的文字并不具备“翻案”的、“正名”的支撑作用。
读菜九段文案,进而想到刘知几的史学观。刘知几对《史记》,也是大信而小疑。其《史通》“暗惑”一节就专挑《史记》中“得自委巷,曾无先觉”的数条“流言”加以“驳难”,并指出以“文”入“史”的危害:“真伪混淆,是非参错”。菜九段“重审”韩信罪案、“考察”《淮阴侯列传》用的正是刘知几的路数。刘氏叹息:“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况史传为文,渊浩广博,学者苟不能探赜索隐,致远钩深,乌足以辩其利害,明其善恶。”
我觉得“探赜索隐,致远钩深”这八个字,菜九段是做到了。只要耐着性子读一读这《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就可知道以这八个字形容菜九段的用功,绝非虚誉。
因为该“报告”考察的是《史记•淮阴侯列传》,所以菜九段的话语对象自是司马迁无疑。隔了两千多年的古今对话,一定呈现着现代思辨与古代思维的碰撞。
因为《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传主是韩信,所以“考察”的结果,一定会让韩信的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自然,她又会让韩信形象因剥离了诸多的传奇性功业、弱化了诸多的神异性光环而走下神坛。
因为《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自始至终充满反思、求证、质疑和探索,所以思想的历程又必然是苦难的历程,故而写作的艰深,不一定能置换来阅读的欢欣。更何况,悠远的历史思虑原本就与时代功利有脱节之嫌、质疑成说原本就与庶民从众心态成对立之势呢!
完成《史通》,刘知几曾经自认:“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班、马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比较于刘知几,菜九段对《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可能引发的反弹,必已有前瞻之知。

汉代的历史已经消逝,汉代的冠带已经远去。绝尘而去的刘邦或韩信,不会再回首。因而,所有的刘邦评价、韩信评价都不会招致当事人的首肯或驳诘。
多事的、有反响的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闲人。菜九段的文字,因为历史的针对性可以作《史记》、《汉书》的辅助读本阅读,又因为思维的独立性也可以作心灵独白阅读。不论如何,她注定都不是当代文化闲人们的菜。

中国人治学,向无空间划分。所谓“朝”与“野”,那是对做官人而言的。老子悟道,孔子传经,哪里需要顶级规格的百家讲坛?惟身不足而厚其履,学不富而彰其爵,官方学者遂哓哓于九州。其实,学术乃心术,心术乃命术,何曾与粉墨冠带相关?
菜九段是体制外的汉史学者。用他的话说,即“客串历史研究”。
“客串”的空间其实是体制系统无力鲸吞天下的无奈预留。因为任何自上而下统一口径的整肃都不能禁绝风吹草动,更不能压制山呼海啸、电闪雷鸣,所以,小空间夸空调,大空间任风雨,林间的鹰隼总比笼中的鸟雀多得很,海里的鲸鲨总比网里的鱼虾大得很啊!
体制外的自由选项与独立思考,成全了菜九段——当然,早年中医读研的务本训练、医书古文的句读推敲,历史典籍的编辑审定,已经提前为他的汉史探微奠定了理性基础。

人从历史来,所以人人皆有历史情怀。历史情怀不是一步三回头,不是固恋陈旧,那是对我们先人、民族、国家源头文化的怀念,是对这一文化所蕴含的“真”的追求、“理”的服膺及“情”的珍惜,惟能承认昨天,故能善待今天……
谁丧失了历史情怀,不是粗心大意,就是被人洗了脑。历史虚无主义其实是人心、人智的残缺。
无奈或可悲的是,尽管有了历史科学,但科学的律条仍然无法禁绝“污史”、“谀史”等“伪史”的泛滥。所以即便有了“读史让人明智”的哲言及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古语,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史书都具备正向的价值。
在这样背景下,翻阅菜九段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可不要以历史旧案视之。《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的阅读价值除还原历史真相、历史真理、历史真情并彰显刘邦的本真、韩信的本真之外,她的弦外警示作用就是揭示严肃的史书是如何因规避、因忌讳及因种种先验的设定而失去其真实性的;换言之,其今世价值即在洞穿作为“正史”的历史文案是如何在“正”的名头下盗运瞒哄与欺骗、进而诱导盲从、催眠思考的。历史本来不容忍虚头巴脑,但虚头巴脑进入了历史,以假作真,浸淫日久,在此类官方史书的培育下,国人便渐次地适应欺骗、习惯作伪、进而参与到粉饰太平的全民工程。在被有意无意而“戏说”了的历史面前,《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怅望千秋,招魂逝水,津津于历史真实,仅此,即有功于世道人心啊。
田秉锷
2015/11/28于彭城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6-04 18:08:14 +0800 CST  
楼上跟在下毕明如何称呼。指出正确。谢谢。



王序:菜九段历史研究的三级跳

2015年11月,我收到了菜九段先生新撰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今作《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定位再考》,下同,不一一注明。编者注)电子稿。之后两人见面时,菜九段让我为他的考察报告写一篇序文。我从未干过写序文的事情,内心有些犹豫,但想到与菜九段先生从2006年开始相识,至今正好十年,其间见证了他在历史研究用力不小,我正好可以借着写序的机会说些心里话,于是便应承了下来。
2005年上半年,菜九段为出版《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一书物色作者,我的同学汪修荣向他推荐了我,很快我就接到他打来的电话。机缘之事真是一言难尽。头一次叙话,便知菜九段先生当年就读大学本科的学校——安徽中医学院,正是我2014年退休前的供职单位。他本科毕业离校后五年,我来他就读的学校教书。造化弄人,当离校后的菜九段开始涉足文史的时候,我这个文史专业出身的人开始浸淫于古代医著的考释。所以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可是一旦述及学校的变化、文史研究等话题,立即就在电话里聊得热火朝天。通过交谈,我得知菜九段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读的是医学专业,但又是因为机缘的关系,他在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后,没有去当医生,而是改行到一家出版文史书籍的专业出版社当起了编辑。编辑的工作很辛苦,但不怕辛苦的他在编辑工作之余,还十分勤奋地读书、写作,竟然出版了自己的诗集,编撰了好几本语言类工具书。此时最让菜九段感兴趣的是阅读历史文献,尤其是阅读有关秦汉之际的历史文献。阅读的多了,有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便在刊物上、网络上发表了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便是2005年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古史杂识》。日后,由我担纲《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乃至整个《四库全书系列伤寒类医著集成》的统筹编纂事宜,也都是这一次电话定下来的。经过从2007年到2011年跨度五年的这个浩大工程,我对中医文献研究的收获之多,又远胜此前二十年的用功。这当然是题外话的后话了。
之后不久,菜九段给我寄来了数本《古史杂识》,这是他历史研究的一级跳。之所以要寄来数本,一方面是让我留一本阅读,另一方面是要我将剩下的几本转送给他昔日的同窗与我的同道。拿到书后,我把书中的38篇文章全部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少数是纯考证性的,多数是考证与议论相结合的。书中所有的文章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我不由得对菜九段这个非文史专业出身的学者产生了敬意。菜九段十分推崇胡适说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因此他在《古史杂识》的勒口特地印上了胡适的上述话语,标明自己愿意遵循胡适的主张来治史。在《古史杂识》中,菜九段抱着怀疑的态度,本着实证的精神,对自己所读的历史文献一一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凡是能得到证实的,他就认为是信史;难以得到证实亦难以得到证伪的,他就存疑;凡是能得到证伪的,他就认为是虚构的东西。如《陈胜故里阳城考》,列出了六条理由,支持《汉书•地理志》陈胜故里为汝南之阳城说,并且主张汝南之阳城在今河南省淮阳县。此说虽然尚未成为共识,但可备一说是无疑的。在《试论〈触龙说赵太后〉的史实之伪》一文中,他认真地分析了赵国、秦国、齐国、燕国的情况,得出结论“《触》文结局的合理性得不到所涉四国任何一国情况的支持,令人疑窦丛生。笔者以为,《触》文与《战国策》中很多篇章一样,可能是一种随意虚构,未可信以为真”。《触龙说赵太后》是一篇好文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名言,具有很高的警示意义,但好文章并不等于其中所述一定是信史,菜九段用严密的实证方法,提出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随意虚构的文章,给我们在阅读这篇好文章时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要素。
2006年底,我去南京办事,第一次见到了菜九段先生。他中等个头,初看像是一个北方汉子,但观察他的言谈举止,又感觉是一个地道的南方人,为人谦和随意,说话不急不缓,善于替人着想,做事认真细心又执着。他说与读大学时那些天分极高的同学们相较,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正是由于意识到自己不算聪明,所以不敢偷懒,时时勤奋读书,勤奋写作,以勤补拙,总算有了一点成果。我对他的话深以为然,世间高智商的人太多了,但他们一生的成就多半与自身的高智商不相匹配,倒是许多看来智商似乎不高的人,靠着以勤补拙,往往却能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甚至有较大成就。老天的造化大概就是如此,人生的辩证法大概也是如此。
这次见面,我很关心《古史杂识》里提到的《秦楚纲鉴》、《史记求真》、《先秦列国史料汇编》三部书稿,希望能看到这三本书的出版,但菜九段没有正面回应我的关心。时间推移到2009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了菜九段先生的《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片断的关节点》,这个算是菜九段在历史研究上的二级跳。我这才想到,那两年他全心忙于撰写此书,可能无暇顾及上述三部书稿的出版。时至今日,我仍然盼望这三部书稿能够早日出版。
《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片断的关节点》共收入20篇文章,我以为,这些文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五篇《古史杂识》中的旧文重刊,分别是《古风探求》、《我来剥周昌的画皮》、《千古谁识汉贾生》(《古史杂识》中的标题为《透视贾谊的小人本相》)、《皇帝的家谱》、《沉甸甸的武则天现象》。第二类是《古史杂识》中旧文的全面升级版,也算是这二级跳的重头戏,比如《僖十七年鲁师灭项解》被改造为《诗经里的假大空》,《试论〈触龙说赵太后〉的史实之伪》被改成了《触龙赵太后,千古大忽悠》,《秦二世少子身份考辨》与《陈胜故里阳城考》被组合增补为《千古一王陈胜王》,《有关吕后的神话》及《汉孝惠皇后身份辨》被组合增补为《汉孝惠帝的身世之谜》,《刘邦西进灭秦的战争线路及历史功绩辨析》、《千古谁识鸿门宴》及《〈汉书〉辨误二则》被组合为《千古不散鸿门宴》,《楚怀王心的历史地位述略》被改编升级为《生为亡秦楚义帝》,《项羽败亡原因新探》、《霸王别姬解》被组合升级为《不死的项羽》,《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被改编升级为《吕太后的婚前协议》。第三类是完全新撰的,这包括《千古谁识战钜鹿》、《当刘邦想起项羽的旧情来》、《张良的地位是铁哥们刘邦捧起来的》等。除此之外,20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也一改《古史杂识》略显庄重的色彩,变得轻松而幽默。
我个人以为,这二级跳中最好的文章是《千古不散鸿门宴》。此文脱胎于《千古谁识鸿门宴》。《谁识》一文篇幅为六、七千字,因为观点新颖、说理透彻,所以被选入崇文书局2007年版《几度东风吹世换——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精选》一书。而《不散》一文却长达四万字,这是《谁识》一文的全面升级版,说是新撰也是可以的。文中用诙谐而富有灵性的文字详细地探讨了鸿门宴的方方面面,令人信服地指出刘邦和项羽在“先入关中者王之”上的机遇是平等的,项羽之所以没有先刘邦称王关中,纯是他自身进军缓慢造成的。正因为刘邦先项羽进入关中,项羽感到麻烦了,才产生了包括鸿门宴在内的一系列后续事件。文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是:“刘邦因担心怀王之约可能不能兑现,派人守函谷关阻止诸侯军进入;此举激怒了因胜秦而野心及自负心极度膨胀的项羽,为不让刘邦称王关中,不惜以武力消灭刘邦;刘邦自忖无法与项羽的势力抗衡,决意出让关中的支配权,并自愿受封巴蜀;项羽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便不打算消灭刘邦了。此后,项羽又经过种种谋划,上下其手,终于使刘邦之封与怀王之约相衔接,并为防止刘邦出蜀,安排了一系列的势力封堵之。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刘邦最后还是从巴蜀汉中打了出来,与项羽争天下。但刘邦此举并非完全占理,于是便有意识地将鸿门宴前后的一些事件细节隐没,最终造成后人对此事件的误读。可以说,在此事件中,是非曲直,得失优劣,错综复杂,扑逆迷离,难以穷尽。可能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场盛宴,一旦开席,就将永远吃下去”。
《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片断的关节点》出版后,菜九段仍旧著述不辍。2015年年末,推出了二十万言的专著《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实现了他在历史研究上的三级跳。此前,于2012年初,他完成了长达五万字的《重审韩信罪案》一文,作为此一跳之奠基。与前两跳的文章汇集不同,这第三跳是专著性质,将韩信的史料与相关的秦末的历史背景与战争记录印证了一遍。因此,虽然是重在给予淮阴侯韩信一个客观的评价,《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与此前所有的韩信研究截然不同——同样是面对韩信早年生平,以及拜将,平定三秦,东征,张良举荐,破楚京、索之间,破赵,汉灭齐,武涉说韩信,蒯通说韩信,垓下会战,由齐王变楚王,废王为侯,韩信死于非命等历史记录,菜九段专注于何者为信史,何者当证伪为虚构创作性质,何者无法确定真伪只得存疑。因为菜九段将所有史料放置在整个战争年代的大背景下一一考较,要想驳倒他那些完全建立在实证基础上通过夹叙夹议推导出的证伪观点,还真不容易。所以菜九段坚信,“韩信事迹被人夸大性造假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菜九所为,从客观上动摇了韩信的崇高地位,并将韩信最令后世文人骚客无限吟咏的神奇战法也定义为靠不住的神话。这样一来,韩信的兵仙军神光环要褪色不少,韩信的神像基础塌陷,满是窟窿。”
菜九段“考察韩信事迹,不是为了倒韩或黑韩,只是为了清理历史记载的泡沫,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对韩信事迹证明其伪不困难,难就难在给出合理的解释——即证伪之后,如何填补空白,回答韩信何以有如此高的地位。”菜九段在考察报告中给出了韩信何以有如此高的地位的原因:《史记》的某些部分有创作色彩,“《淮阴侯列传》正是创作大于真实的篇什”。即《淮阴侯列传》中虚构的内容很多,使得韩信成了一位兵仙军神,再加上这位兵仙军神又死于非命,更是让后世文人骚客叹惋不已,吟咏不止。
其实,对韩信的生平事迹产生怀疑并非起自菜九段,菜九段在考察报告中就列举了曾国藩的论述:“《史记》叙韩信破魏豹,以木罂渡军;其破龙且,以沙囊壅水;窃尝疑之:魏以大将柏直当韩信,以骑将冯敬当灌婴,以步将项它当曹参,则两军之数,殆亦各不下万人。木罂之所渡几何?至多不过二三百人,岂足以制胜乎?沙囊壅水,下可渗漏,旁可横溢,自非兴工严塞,断不能筑成大堰。壅之使下流竟绝,如其河宽盛涨,则塞之固难决之亦复不易;若其小港微流,易壅易决,则决后未必遂不可涉渡也。二者揆之事理,皆不可信。叙兵事者莫善于《史记》,太史公叙兵莫详于《淮阴传》,而其不足据如此!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君子之作事,既征诸古籍,诹诸人言,而又必慎思而明辨之,庶不至冒昧从事耳。”由此看来,菜九段所为仅仅是曾国藩等人工作的延续而已,但历史研究正是靠着一代代学者的接力研究,才能得到推进,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菜九段先生对古史持怀疑态度并细心求证的研究方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治学的一贯作风,这种一贯作风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更是被发扬光大。清初的学者阎若璩在怀疑与实证中写出了《尚书古文疏证》,考订出《古文尚书》之伪。清中期的著名学者戴震自年少时就有着强烈的怀疑与实证精神。戴震的塾师“甫授《大学章句》,(戴震)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述之?师曰:‘朱文公说也。’问:‘文公何时人?’曰:‘宋人。’‘孔子、曾子何时人?’‘周人。’‘周宋相去几时?’曰:‘几一千年矣。’曰:‘然则文公何以知其然?’塾师不能对”。戴震成年后更是身体力行“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成为清代学术流派皖派的领军人物。民国年间出现了“古史辨派”,其代表人物是胡适、顾颉刚、钱玄同,尤其是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在历史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菜九段先生继承了我国历代优秀学者的良好学风,既不盲目疑古,也不盲目信古,而是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殚精竭虑地考订古史,因此取得了三级跳的成果。
菜九段不仅自己勤于著述,他还反复劝说身边的朋友将自己的文章汇集出版,既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送人交流。他的一些朋友也确实接受了劝说,出版了自己集子。自2011年起,菜九段先生也不间断地劝我将文章汇集出版。他经常鼓励我说,你的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读的是历史专业,也写了一些文章,应当出一个集子。我是一个既不聪明又不勤快的人,平时撰写的文章不多,有份量有文章更是一篇也没有,因此一直没有想到将自己的文章汇集出版,但看到菜九段先生的榜样力量,我不禁汗颜,现在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今年里把自己的文章整理汇集出版。
从最初的《古史杂识》,到《历史的侧影》,再到现今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菜九段实现了他在历史研究上的三级跳,我相信菜九段先生在不远的将来定会实现更高的跳跃,拿出更多有份量的研究成果来。

王旭光
2016年2月5日星期五于合肥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6-11 19:24:02 +0800 CST  
前 言
《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定位再考》终于要跟读者见面了。本书原作《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沿用了菜九以轻松的笔调考据历史的风格,所以定义此作为市场型学术读物。但《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这个书名一点不市场化,所以辗转年余找不到接受此作的出版单位,直到找到东南大学出版社张煦分社长。张社长是市场书老手,经其法眼,确认为市场书,只是书名毫无市场气,于是张社长信手拈出个拷字,就把拙作上下求索式的考据过程传神般突出出来,显然更接市场地气,可谓一字之师。
本书是《重审韩信罪案》的后续工程,《重审韩信罪案》是为了还刘邦一个公道而作。
不知从何时起,丑化矮化刘邦成为一种时尚,但凡有什么品格低下的事,都会拿刘邦举例。菜九因作《秦楚纲鉴》,仔细打理过刘邦时代的全部历史资料,越来越感觉到刘邦那个汉高祖的高,真的是当之无愧的。菜九便从原来的鄙视刘邦转为崇敬刘邦,于是有了针对那个时尚的反动之作《汉高祖招谁惹谁了》,并认为刘邦名声的好坏,实在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刘邦这个名声很坏的古人,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但因为《汉高祖招谁惹谁了》一文没有直面刘邦的杀功臣问题,所以还是不能服人的。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刘邦的正名工作就不可能彻底,而这个问题又是以韩信被杀为首要,所以必须面对。大约五年前,为了替刘邦正名,必然要触及韩信之死,于是有长达五万字、近乎小半本书规模的《重审韩信罪案》之作,算是对杀功臣一事作了交代,大体洗脱了刘邦的污名。写作《重审韩信罪案》之时发现,即使是韩信的最终结局,也必须回到整个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必须梳理韩信的整个军旅生涯,不如此则不可能有所谓的正解。正因为必须反复回到战争年代中的写作过程,也基本上把韩信的历史摸了一遍,彻底清理韩信的历史也初具了条件。因为在过程中发现韩信史迹中的不实部分比预想的还要多,不仅韩信的罪案有假,整个军事生涯里的假,也不在其结局虚假之下,于是自然萌生出将韩信的整个历史做个总体清理的念头。最初为此清理工作起名为“淮阴侯列传的拆卸与拼装”,后来觉得,考察报告更贴切,考察报告的核心就是一个拷字,其宗旨是对相同时期的史料反复考索,完成给淮阴侯韩信的再定位。这一个时期的整理显示,《重审韩信罪案》中还是存在很多缺陷,但因总体方向与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本书大量沿用其内容。
整理时发现,韩信史迹考索起来绝非易事,里面真真假假、盘根错节,非常棘手,作《重审韩信罪案》时所发的感慨——整理汉初历史的一大难点在于,现有的记载不可靠者为数不少,但还是要用这种不可靠的资料去推演当时的历史情状。这是因为除了这样有疑问的资料之外,我们更是一无所凭——至此越发令人无奈。所以此番检点《淮阴侯列传》,还是免不了要用有疑问的资料梳理有疑问的历史记载。其实,菜九早在作《秦楚纲鉴》时,就已发现韩信事迹里的水分。因为仔细梳理楚汉历史,必然要把各个历史事件的全部资料集中排列,这样就发现了很多以往没有被人们注意到的问题,其中就有韩信问题。菜九最初发现韩信灭齐的事迹不是那么可靠,于是作《汉灭齐战役考释》,以为在韩信而言无论灭齐是过是功,都是汉统一部署的结果,功过不得归韩信一人。日后出于为刘邦正名而作《重审韩信罪案》的信心亦肇始于此。神话的一大特点是,一旦出现部分崩塌,神话的整体崩塌也只是时间上的事了。发现韩信的功劳有被夸大的嫌疑,接下来自然会发现史料中夹杂的其他假货,接下来自然要动摇韩信的崇高历史地位。一俟涉及到否认韩信的崇高地位,无疑是捅马蜂窝、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韩信地位的崩溃,将置那些吟咏他的前贤于何地。肯定会有读者大兴问罪之师,难道苏东坡还不如你之类的话绝对不会少。苏东坡也是我非常景仰的,但不代表他对这段历史的考察下得功夫比我深。所以不管多大的牌子,如果功夫没有下到,在这一点上不如我的可能性还相当不小呢。
之所以会发生韩信问题,是有人试图传递一种历史错觉,即天下是韩信一个人打下来的。两千年的历史过程表明,这个“有人”的这一企图大致实现了。与刘邦同时代的韩信不仅是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更是神一样的的军事天才,自古以来就有军神之誉。千百年来吟咏韩信的诗文数不胜数,其出发点正是基于上述认知。根据历史记载,汉定天下的主要功劳都归到韩信身上,而就是这样一个不世出的功臣,居然被冤死了。难怪史上的吟咏出奇的多。菜九段客串历史研究有年,从生手变成拆解资料的熟手,发现个问题就上去弄一下,往往收获颇丰,觉得秦楚之际的历史真是四面漏风,处处窟窿。有人,大概是暴同先生,对当代史的某些见解就像是替菜九总结了这个现象,其曰:“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应该是,对待不确定的历史记录,其有疑问的每一件事,需要问一问、考察一下,有没有这件事,这件事站得住站不住?和其他事情有没有矛盾?怎么来判断这些问题?”菜九的功课正是循着这样的路子走的,区别在于,历史记录倒是确定的,只是实在难以接受,在无法直接否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与相同时期的其他史料相勘比而定其真伪。
韩信所处时代是个剧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其历史的发生背景就是秦末战争,这段历史时期貌似特别清楚,但将其头绪繁多的记载静心打量,便会觉得纷乱如麻,疑问如云。而且往往要为理清一个疑问要回到整个历史过程,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就是,一个史料被证伪了,全部史料都受牵连受震动,整个的历史时期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构建。考察韩信事迹就要处处与其发生背景相对照,流传下来的韩信事迹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就要看这种事迹与秦末战争的契合程度如何。如果出现过于背离的情况,就要考虑其是否有文艺创作的成分。经考察,《淮阴侯列传》正是创作大于真实的篇什。孔夫子说过犹不及,《淮阴侯列传》因为过分夸大了韩信的功劳,最终反而连其真实的功劳也被掩盖了,也被质疑了,孔圣人的话岂虚言哉。
本考察是个标准的胡子工程,耗时长难度大。在做这项工程时,因发现了一些重要问题,又陆续做了《清理陈豨乱象》、《读〈傅靳蒯成列传〉》、《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千古奇冤话魏豹》及《千古谁识汉灭赵》等独立专题,这些专题讨论都与《淮阴侯列传》有重大牵连,现在做整体上的综合考察,上述专题形成的成果将一并纳入,各专题的细目将以附录的形式附于书末。以上各篇及书中提到的菜九拙作,均可通过网络检索而得,不再出网络链接。本考察以日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本为底本,以《淮阴侯列传》为主线系附相关史料,自己对史料的研读则穿插其间。为了便于理解韩信所处的时代及事件的发生背景,在多个地方附上同时期同事件的相关史料,以《史记》的顺序为序,即先本纪、再表、再世家、再列传。《汉灭齐战役考释》是菜九对韩信史料真实性怀疑的起点,《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一文是菜九对韩信功绩大小怀疑的起点,现在看来虽然二文有很多不足,但大方向总体上没有错,故将二者的细目(全文)附于附录。在辨伪甄别工作的同时,还要穿插为司马迁的误判辩白的工作。考察韩信史实、评判韩信功绩,不是考察韩信就可以完成的,也必须考察刘邦的、吕泽的、陈豨的、曹参的等等同时代的重量级人物,不如此则无法进行。
为了加强本书的直观性,在部分文字处植入相关图片,以加深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尤其是显示相互位置的示意图,其原始创意均来自网络,但不代表菜九同意其所绘内容,但会尽力让行家修饰到菜九理解的样子。
菜九曾经说过,搞研究也是个力气活。而考察韩信事迹已超过了菜九力气之上限,难免狼狈苟且,搞得很难看。只是觉得如果因为气力不够而将已有之疑虑置之不理,未免良心不安。所以尽管力气不济,也只能勉力而为,至于为的毫无美感,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现以《重审韩信罪案》的感慨结束这段文字:菜九执意打理韩信史料,也摆脱不了这种用有问题的史料来推导史料的真伪的做派,因此若想定案,亦难矣哉。只是世上有许多事,并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才可以动手去做,那样的话,将无事可做。所以,尽管菜九知道事情不容易做,也只得硬着头皮勉力施为。至于效果如何,各位看官不妨各自评判。


2015.10初稿
2017.3终稿于南京
后 记
非常劳神费力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总算整理完了。整理韩信事迹,远不是劳神费力可以概尽,在整个整理过程中还非常忐忑不安。因为考察下来,把韩信传记中所有出彩的部分基本上都定义为神话为假史,内心受到冲击的同时,也一直在惴惴不安着——怎么如此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会是水货。其实有网络以来,就有否定韩信整体功绩的声音开始出现。但总觉得,如果像网络喧嚣那样盯住一两个疑点,要否定韩信其人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对整个传记进行考察,才能得出韩信事迹中的真实与虚假的终极结论。

《淮阴侯列传》是《史记》名篇,百度百科称其出自《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作者司马迁。本传记载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一生的事迹。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本文细节描写非常精彩。韩信受胯下之辱的细节,不仅画活了屠中少年的个性特征,而且也很好地描写出韩信的心理特征。
以上文字称其为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共识,或不为过。如果孤立地看《淮阴侯列传》,这种两千多年来的社会共识也确实能够成立。但要将其放置到整个历史时期来印证,与其他历史记录相勘比,则漏洞百出,很少有能站得住脚的。所以通过考察,可以判定,《淮阴侯列传》不是在记录韩信的真实事迹,而是在塑造韩信这样一个神。破解神话,还原韩信的真实面目,就是考察报告的出发点、着力点。菜九这样的考察及其结论,肯定会伤了很多人的心。但本考察不是为了伤心,也不是为了不伤心,而是为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其实说到伤心或受伤,菜九自己也是痛感强烈,因为此前的很多文字,都是在考察不细的基础上做的,到了彻底的考察之后,就猛然发现,需要修正的地方太多太多,简直超过年事已高如菜九者的承受力。因为考察的结果不仅是前贤的大量诗文遇到尴尬,菜九自己的所谓成果也大多摇摇欲坠。所以考察的过程也是菜九心头滴血的过程。不过滴着滴着,也滴出自豪感来了——敢于切割自己躯体上的赘瘤,也是一种有勇气的壮举。
经研究发现,原以为清清楚楚的楚汉战争史,实际上可能是最混乱不堪、假史泛滥的历史记载。听听沈志华先生如何引用口述资料的观点很有意义,他说:“历史研究者在引用口述史料时一般都要进行考证,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必须找到相应的文献资料来印证,而不可把某一当事人的回忆史料作为唯一的证据使用。”将这种观点引用到楚汉战争历史研究,应该说如果某个记载与其他记载相违,就一定要慎之又慎,尤其是那些绘声绘色的资料,宁肯信其讹。一般来说,真相只有一种,假相则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但历史的真相消失久远,欲还其本来面目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菜九以为,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所谓的求真,就是看能否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
依菜九的菜鸟见识,楚汉战争史,秦末战争史之所以成为最混乱不堪、假史泛滥的历史记载,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为掩盖了吕泽一脉的贡献,其二为韩信历史被人造假。好在司马迁将各种记载并存了下来,所以还是有条件将其理出个眉目。由于缺乏资料,考察只是拆除了韩信的神像,而还原本来面目的工作则差强人意,只能做多少算多少。换言之,这项工作的重点是辨伪甄别,但是仅仅辨伪还远远不够,还有重建的任务。只是以菜九之力,可能证伪或者可以,重建则非其所长。不过,重建虽然非菜九所长,但活已干到这个份上,一点不做也不厚道,所以重建工作也尝试性地做了一点,至于效果如何,相信方家明眼如炬,其长其短,一目了然。

现将对韩信的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赞誉集中一下,展示一下假史的影响力:在网友煙蓑雨笠的“【煮酒论史】关于韩信诸事的碎碎念和疑问”长帖,“聊聊韩信到底是何许人也”这一段(见汉书吧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2424440740),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韩信认知。
在萧何的眼中,韩信是“无双国士”,是刘邦 所代表的汉集团想要争霸天下,就必须听其计谋的人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张良的眼中,韩信则是刘邦下面唯一一个可独当一面的人物
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史记留侯世家》
在刘邦的眼中,韩信却是无敌大将军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
在司马迁的眼中,韩信是可比肩周公的人物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陈亮的眼中,韩信是古今第一兵法大家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矣——《酌古论》
在葛洪眼中,韩信是与孙武,吴起,白起并称的兵家四圣之一
孙吴韩白,用兵之圣也。圣者,人事之极号也,不独於文学而已矣。——《抱朴子内篇卷十二辩问》
在茅坤的眼中,韩信在兵法上与李白在诗歌上,司马迁在史书上同等人物
予览观古兵家流,当以韩信为最,破魏以木罂,破赵以立汉赤帜,破齐以囊沙,彼皆从天而下,而未尝与敌人血战者。予放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词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史记钞》
在何去非眼中,韩信与曹操共为用兵之最
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何博士备论之魏论下》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6-14 05:33:20 +0800 CST  
菜九段集(2017卷)
目录
从“说命”到“知命”——为《菜九段集(2017卷)》序 田秉锷
历史是一具僵尸——序《菜九段集(2017卷)》 孙志洋
不知天命的疯狗——自序《菜九段集(2017卷)》

夜半梦醒——有一种情感叫依恋————《李老与我的师生缘》后续
附:李老与我的师生缘
沐猴而冠引发的血案与冤案*
鸿门宴大嚼二十年
从秦末战事汇报提纲说开去(代前言)
杂议吕泽——《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续**
1.吕泽及其功劳明确存在
2.吕泽东征史迹
3.与刘邦共守荥阳
4.吕泽之起的时间
5.吕氏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6.吕泽的存在,也让刘邦在鸿门宴上有了安全保障
7.项羽为什么不封吕泽
8.吕泽救钜鹿
9.吕氏收纳了不少与刘邦有旧的人
10.吕氏的人成批到了刘邦一边
11.吕泽之死悄无声息且非常诡异
12.还原吕泽之死
附:《古史杂识》之《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
吕泽是刘邦害死的吗?
栽培式的索取可以休矣
章邯这道历史大餐**
1.章邯的名声很差
2.章邯一出手就救了秦王朝
3.章邯无权包打天下
4.章邯显示了什么叫做超级凶悍
5.章邯一个停顿,刘项就坐大
6.章邯再度发威
7.章邯的克星出现
8.章邯攻杀项梁后抽身击赵
9.章邯在赵大显身手
10.稀奇古怪的河北之军
11.李良何时降章邯
12.纠缠不清的章王关系
13.章邯可能早就接到击赵的指令
14.章邯击赵面临的尴尬
15.章邯被彻底打垮
16.秦楚对决没有坐壁上观
17.项羽可以任意处置章邯
18.章邯成了项羽的棋子
19. 章邯战战兢兢的漏网之鱼
20.章邯的存在让项羽有发难的借口
21.章邯在分封中没有占到便宜
22.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3.刘邦反出汉中定三秦
24.谁来看守章邯
25.章邯的覆灭
26.章邯存在的尺度意义
秦楚之际齐国简史*
吕泽问题从头说**
1. 吕泽在刘吕联姻中的作用
2.刘邦逃亡后的吕泽动向
3.在刘邦起兵时吕泽是原始加入者
4.刘邦为吕泽的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力
5.刘吕分兵的时机
6.吕泽的领袖气质
7.刘吕合兵,共斩泗水守
8.吕泽没有为收复丰出力
9.刘邦的不爽不止一端
10.刘吕在项梁麾下
11.共历项梁之败
12.没有记录到的再度分兵
13.再度会师完成灭秦
14. 吕泽没去鸿门宴,是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安全保障
15. 项羽为什么不封吕泽
16.吕氏的人成批到了刘邦一边
17.吕氏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18.吕泽在还定三秦之战
19. 东征时隐匿掉的吕泽史迹
20.与刘邦共守荥阳
21.吕泽参加灭齐了吗
22.吕泽在最后的楚汉决战中
23.天下大定之后的吕泽
24. 吕泽之死悄无声息且非常诡异
25.追究一下吕泽之死
26.没有吕泽,风波骤起
27.吕泽在编造的假史中复活了
28.吕泽的年纪与后嗣
29.刘吕联姻再议
答友人问20170604*
怡然空间,自嗨乐园(网络栏目介绍)
金刚钻与瓷器活* ——蔡克难《编辑学论》编后
附: 编者的话 ——蔡克难《编辑学论》编后(简略版)
项羽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1.项羽下棋的素质
2.项羽有下棋的意愿吗
3.胜秦钜鹿,项羽正式开始行棋
4.项羽想要下棋的征兆
5.章邯成了项羽的棋子
6.项羽的棋路出岔子了
7.项羽遭遇无解的难题
8.刘邦让开了阻挡项羽的棋路
9.项羽行棋并不名正言顺
10.刘邦真的杀不得
11.刘邦为项羽的行棋提供了方案
12.项羽开始行棋
13.项羽棋路中的自肥因素
14.项羽的重要棋路强枝弱干出岔子了
15.项羽棋局复盘

周氏群雄/群星闪耀秦楚*
鸿门宴专家亲历鸿门宴
农村鬼事
垓下小考*
刘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2**
1.刘邦已经完全掌控局面
2.人质问题让刘邦迟迟不能发动攻击
3.和约的手筋在于麻痹项羽
4.项羽没有太多的选择
5.刘邦为项羽沿途挖坑
6.刘邦守约的烟幕弹
7.汉对楚的最后追击启动全盘阴谋
8.中心开花,项羽经受毁灭性打击
9.会战失败,项羽仍走原定计划碰壁
10.兵散垓下,项羽被彻底玩死
11.没有固陵败也没有张良计

附: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
薛欧、王吸出武关考*
拉风记
中国人最不认真系列
章邯根本没自杀*
没有固陵败也没有张良计
历史大佬吕泽完全可以不消失
萧何无须追韩信
韩信根本不会跑*
魏豹根本没叛汉
鸿门何郄郄何来
秦楚经纬后记
走出芒砀山,刘邦的前沛公时代*
1.起兵于沛,并非刘邦举义旗之始
2.丰不仅不属于沛,可能也不属于泗水郡
3.刘邦占丰前的行踪猜想
4.刘邦占领丰的状态
5.刘吕分兵于丰猜想
6.沛公不守沛

寻找淮南王英布*
历史大佬吕泽发掘记
走访大泽乡*
刘吕关系大猜想**
1.是吕泽嫁妹而不是吕公嫁女
2.吕泽也是人气王
3.起兵前刘邦与吕泽共商大计
4.刘吕分兵的战略谋划
5.刘吕由分兵而分家
6.刘吕之间也有不痛快
7.刘吕两部实际上也不分彼此
8.刘吕之间的一道梗
9.吕泽的待遇过低
10. 因不明不白的死让吕泽变得不明不白
11. 吕泽之死的后果令人毛骨悚然
汉灭赵——谁让赵喜欢裸奔*
由林散之勾起的杂忆
刘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1 **
1.引言
2.消失了的一盘大棋
3.刘邦的棋路简述
4.千古漠视赵侵汉
5.刘邦本来对赵就不爽
6.赵的如意算盘
7.野心大,赵要克服的困难更大
8.刘邦放过冒犯的赵军不打
9.击赵前刘邦先战易攻之敌
10.刘邦平定章邯安定关中
11.集中优势兵力痛击楚军
12.刘邦的棋局轮廓显现
13.韩信的战略作用
14.汉赵决战推演
15.靳歙战赵反映出汉赵战争的主战场和主要过程
16.应付计划外的楚援赵
17.楚援赵无果宣告了赵的灭亡
18.南部战事小结
19.韩信在击赵战事的贡献
20.棋局总结
插队第一天
王步高精神永存
何谓王步高精神*
此情已然成追忆——缅怀王步高教授*
汉军二下彭城的猜想与解析*
刘项之别狂想曲*
漫议丁复*
班固一思考,司马迁就要笑
附:千古谁识沛丰邑
垓下之战讨论——微友陈伟(家业长青)对话菜九段
去你妈的职称*
赞歌乎 妖风乎
项羽分封历史再现
同事杨总
一世苦闷——中医药现状即兴谈
以一本书的出版告别职业生涯(后记)
——————————
*表示自认为较成功之文。
**表示比较重要且体量较大者

从“说命”到“知命”
——为《菜九段集(2017卷)》序
田秉锷
2017年,对菜九段先生而言,自不寻常。
就“学术”层面来说,继于丹枫十月推出史论专著《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之后,复于寒梅腊月推出其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可谓“好事成双”。就“健康”状况来说,2017年则是他有惊有险,并终能化险为夷的一年。隐恙其显,营卫有术,康复后的菜九段似乎受了某种刺激或者某种唤醒,反而在探隐发微、著书立说方面强化了投入。启动之快,发力之猛,异乎往年,于是才有了上述的学术成果。
为其贺,本乎吾心;为其喜,发乎吾情。贺、喜之后,心中还是泛起一丝挥之不去的惭愧:在时断时续的通话中,我竟然没有从他对我“千万别累着”“千万多保重”的劝告中,感知他的飞来病痛。拟议中的2017年金陵之行,从春拖到夏,从秋拖到冬,终于未能践约。直至读了他为《菜九段集(2017卷)》所撰的“自序”,我才后知后觉于他2017之春的病历。
在可以前知的未来岁月中,我与菜九段共勉的话题,于“学术”激励外自然又多了“健康”的叮嘱。而在心灵深处,我依然还是想固守那些曾经的判定:他比我年轻,他先天之本好,他是中医学硕士,他会养生调理,他松乔劲健,自当无惧于风吹雨打……
作为“年度文集”,《菜九段集(2017卷)》的内容呈现着“百川灌河”的丰富性。文稿总量二十六七万字,“汉史”论文仍然是大头,约占十之八九,这是为史学发烧友备下的精神大餐;余下的文字,写经历,写见闻,写社会,写人情,借此,读者则可以走近作者,进而勘验作者在“书生”“学者”的身份之外,自有着别样的人生历程、人际交往及社会情怀。出乎揭秘与好奇,我将那组“纪实性”的篇章——《夜半梦醒——有一种情感叫依恋》《李老与我的师生缘》《鸿门宴专家亲历鸿门宴》《农村鬼事》《由林散之勾起的杂忆》《此情已然成追忆——缅怀王步高教授》《何谓王步高精神》等,一一先行检出,细细品读。数次掩卷,几度眺望,凌越幻像,接通天人,以致可以体验到菜九段的“悲辛情怀”。
老实说,作为文友,相识虽久,相知虽深,菜九段的诸多经历细节,我还是从这些纪实文字里首次发现。所以我进而相信:文章是生命的密码,阅读是生命的体认,借着写作的倾诉与阅读的聆听,宇宙的星空,彼此充满理解。
总之,《菜九段集(2017卷)》中的纪实文章,已经多侧面地为那个“感性”的、“人情”的菜九段,铺开了人生素描。
对应于“感性”的、“人情”的菜九段,《菜九段集(2017卷)》中的史论文字,则承担着对菜九段的“理性”塑造和“智慧”塑造。
说到“理性”塑造和“智慧”塑造,也是我作为读者的一种阅读强加,自然没有征得菜九段的认可。在我的简单化思维里,凡有书写,皆为书写者的“情理展示”。“情”之外的那个“理”,我又以“理性”“智慧”等词语概括之,相信不会大谬。
就文章说文章,《菜九段集(2017卷)》中的史论文字因为后出,所以较之他前出的《古史杂识》《历史的侧影》《拷古笔记》等,定然有了“递进”的、“超越”的、“覆盖”的况味。基于前后对比,读者必然可以从菜九段的学术升华中,领略到那种阅读的进深。这或者可以称作“作者走,我也走”,“作者飞,我也飞”。
我喜欢这种水涨船高的阅读——前提是,那作者一定“原创学者”,那著作一定是“原创著作”。
菜九段没有让我失望。相信,他也没有让大多数读者失望。
作为“学院”之外的“学者”,生存保障、学术背景、群体声势、发话平台等等外部条件,都比“学院派学者”差了一大截,居也不易,鸣也不易,成也不易,得到社会认可更加不易。而“学院”之外的“学者”常常还是“突围”而出。菜九段就是“突围”成功者之一。
此中,耙梳之艰辛与发现之喜悦,皆非局外人可知。只有当读者进入阅读,才会惊叹于菜九段的汉史考辨的确是一种荒原开路。
在我的印象里,菜九段似乎对自己的状态还不满意。他屡屡感慨2009年的巅峰状态早已不在。所以在2017年底,攒了个集子,好玩着,并沉重着,命之曰《菜九段集(2017卷)》。以“年”为单位结集的好处,是可以完整体现菜九段的工作状态——即在高度关注“秦楚之际”并书写史论文字外,他也有相当数量的抚今追昔之作,展示亲情、友情和世情。
其实,“09巅峰”只是他的“阶段满足”,倒是“09后”的逐年积累,逐年酝酿,才将他对秦汉之交历史的体认与考辨,推向今天才能达到的中平、冷峻之境。
让菜九段始料未及的是,《菜九段集(2017卷)》这个以年度为单位的集子,其“年轮”的色彩倒不是很强,呈现给读者的还是资料拓展、认知递进、柳暗花明、天光照眼……
数次为菜九段的文字写序,数次见证,数次惊叹,数次感动。
据菜九段自己讲,他的学术探究总是从一些高人处受到启发,尽量做到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拓展,以便能够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开讲。此集子中的《沐猴而冠引发的血案与冤案》《周氏群雄/群星闪耀秦楚》《薛欧、王吸出武关考》应该属于这类。看似即兴之作,也非常有力度,体现了他对这个领域的资料,具有相当娴熟的拆解之功。
这都是“重话轻说”。其实,拆解之功正是菜九段治史的庖丁之术。其中奥秘,只有精诚贯注者可以领会。
菜九段在本书的序文中,曾自喻为“不知天命的疯狗”。“天命”玄远,知之不易,知与不知,问题不大。唯“人命”关己,近在咫尺,不可不知。孔子在《论语》的最末一章提出君子三知,其中即有“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作为历史学者,菜九段多年来均以勘验历史人物的命运为思虑,我视之为“说命”阶段;因为说别人之命,即可烛照自己,所以“说命”阶段之后,必然是“知命”阶段。
我估计,菜九段因“说命”而“知命”,早已获益良多。
以“知命”之智,解读历史,驾轻就熟,期乎必然。何况,在菜九段的学术初衷里,从来就是把“还原历史真相”“唤醒历史良知”视为自己学术基线的;文章之外的虚名、浮利,他何曾挂怀?因而,我将《菜九段集(2017卷)》的编纂出版,仅仅视作他的“年度小结”,视作他的“知命”验证。
今年好,明年更好。
站在寒冬,眺望远春,目力尽头,那定然是一轮朝阳。
2017.12.6撰于彭城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01 08:12:36 +0800 CST  
历史是一具僵尸
——序《菜九段集(2017卷)》
十多年前,我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制一套《四库全书伤寒类医著集成》一书,这是一块硬骨头,在录入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文字模糊、资料残缺的现象,所以需要不断地跟责任编辑沟通,我们一起想办法与全国各地图书馆联系,寻找更好的资料源。当时我绝对没想到却因此结识了一位大神级的人物——菜九段。
第一次接触菜九时,着实让我紧张了一番,当我走到他办公桌边时,他不在,桌子上全是稿件、资料,铺满整个桌面,巴掌大的空隙都没有,乃至于我想把带来的稿件交给他都不知道朝哪放,就担心把他稿子弄乱,或把我的稿子混到其他稿件里,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能从如此混乱的局面中冲杀出来的。但从我们后来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才发现,尽管他处于如此乱局之中竟然从来没有出现过错乱。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是有区别的,我们的思维是平面思维,需要一个整齐的、简洁的步骤和环境才能工作,而菜九的思维是立体的,他构建出来的结构有他自己层次和框架,就像用平面思维去解析立体几何,那我们只能对着一堆乱麻般的线条发呆。
菜九段只是网名,那个时候,互联网才刚刚兴起,手机还没有智能化,网络还仅仅局限于电脑的平台。由于与网络初次触电,没什么信心,他便谦称自己为菜鸟,而且菜到了最高境界的九段,于是菜九段这个名字便应运而生了,他甚至不愿意显示自己的本名了。
有一次他从QQ上给我发了一篇《千古谁识鸿门宴》(更新超长版)的长文,好几万字,详细地剖析了刘邦先入关中,担心怀王之约不能兑现,于是确有派兵镇守函谷关,阻止各路诸侯军入关的想法。他从刘、项进军的进度表入手,列举了大量的史料,条分缕析地把刘、项之间矛盾进行了抽丝剥茧般地解析。批判了项羽办事拖拖拉拉、优柔寡断,又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矛盾心态,也对鸿门宴前后被隐没的细节进行了大胆的推测。读完这篇文章,让我大跌眼镜,我吃惊的倒不是这篇文章是如何的精彩,而是感到一个科班出生的医学生,怎么对文史学问做得如此专业?
后来才知道,他以前是古籍出版社的编辑,那个时候他还年轻,有上进心,想考一个职称,不但能多拿点薪水,说不定还有能混入进步人士的前景。但考职称得拿出一篇像模像样的论文啊。其实那个时候找个枪手或随便抄袭一下,已经是一种潜规则,只要骗到这个本子,谁来较真这档子事?但菜九竟然当真了,他真的去立选题,找资料,来写一篇与楚汉之争相关的论文。可是最终的结局竟然是时间浪费了,职称还没评上,鸡飞蛋打一场空。
如果这件事就这么结束的话,估计便不会有后来的菜九了。偏偏就是在这次坚持原创的过程中,他发现楚汉史料中存有大量的疑点。人的好奇心就如裤裆里的虱子,你倘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可能还不至于痒痒,一旦感觉到痒痒了,便会产生非要把这些“虱子”捉出来不可的冲动。这一冲动却惹来了麻烦,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些“虱子”是越捉越多,乃至他被深深地陷进这个“裤裆”里,穷二十年之力,竟然也还没有捉清这里面的 “虱子”。
他所捉到的“虱子”当然不仅仅是《鸿门宴》这一只,在他的《古史杂识》一书中,对《触龙说赵太后》史实的真伪进行了考证,从而竟然对《战国策》的史料真伪提出了挑战。之后在《历史的侧影——透视重大历史片断的关节点》一书中,对周昌、贾谊、武则天、刘邦、项羽、吕后、张良等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提出了颠覆性的见解。2012年他推出五万言长文《重审韩信罪案》,之后发现疑点越来越多,于是于2015年完成了二十万言的《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2017年正式出版时定名为《拷古笔记——淮阴侯韩信历史真相大揭秘》,此书以详实的史料作证据,以严谨的推理作引线,层层剥离、丝丝入扣地将大量破碎的史料进行拼接,彻底颠覆过去韩信留给人们的英武形象。正如菜九所言:“韩信事迹被人夸大性造假的可能性极大,所以菜九所为,从客观上动摇了韩信的崇高地位,并将韩信最令后世文人骚客无限吟咏的神奇战法也定义为靠不住的神话。这样一来,韩信的兵仙军神光环要褪色不少,韩信的神像基础塌陷,满是窟窿。”菜九石破天惊地考证,让人紧张的倒不是担心韩信地位的定位,而是他撼动了史学界千古泰斗——太史公司马迁神话,这种勇气和胆识着实让人有点不寒而栗。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一个本应是医生的人,为什么非要不务正业地专门与古人为难?非要把已经定论的历史撕裂于众目睽睽之下?现在才懂得,在菜九段的眼里,历史其实就是一具僵尸,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习惯性地看看尸检报告就足够了,而菜九却不轻易接受这份报告,非要亲自过手一遍,重新解剖一下。他解剖的那么细致、那么谨慎,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面对这种费力劳心且不讨好的事,你可以视之为较真或迂腐,甚至你可以说他是博取眼球的耍酷,而我则视之为职业习惯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现在推出的《菜九段集(2017卷)》,还是那份尸检报告,方向基本没变,只是动作幅度大了一点,进度快了一点,切割得又深了一点,得出些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结论,却也是我意料之内的事。
值此尸检报告正式出版之际,窃草此小文,忝列华章之畔,是以为序。既表达后生的景仰之意,也为先生的2018祝福、壮行。倘能藉先生之文集同登不朽,那更是意料之内的意外了。


孙志洋
2017年12月26日撰于金陵


不知天命的疯狗
——自序《菜九段集(2017卷)》
《论语•为政》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是孔夫子被人误用最多的话。三十四十云云,这是孔夫子对自己的描述,常常被广大人民群众套用。现实中又能看到几个知天命、耳顺之人?所以这样的定位如果真要推及普通人,至少每个年龄段推迟十年。即便如此,还未必搞得定。比如菜九到了六十,还不敢说知天命了。但天命这个事情可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都会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来一下子。2017年正月初一,就是过大年的那天,菜九因胸骨后不适去医院急诊,想排除心脏病,结果还就是心脏病,严重的心肌梗塞,下病危通知书,立即植入支架。此前菜九为了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急症,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括药物预防、食物预防,到头来屁用不顶,还是出了岔子,这就是命吧。住院期间的十来天里,一直在盘算出院后要对旧有发现加大整理力度。人生无常啊,谁知道那个无法控制的天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生命的流程中,所以尽可能少留遗憾应该成为一种人生追求,那么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把人生的心得整理出来,就是应有之义了。于是,菜九从病床上下来后,发疯一样开始了《历史如何从秦走到汉》的写作。因为不断出入以往的心得,所以写《历史如何从秦走到汉》的间隙中,又攒出了一批文字。截止九月中旬,菜九大大小小攒了三四十篇,其中也有非历史心得类的,从篇幅上看,基本上就是一本书的规模了。可以预期,到2017结束,肯定还会有一批有质量的文字。于是菜九突发奇想,何不索性以年为单位,攒本以撰写顺序为序的2017年度文字的书——菜九段集(2017卷)。以年度为题的个人集子,不论是否有他人做过,菜九都可以尝试做一次,用这样的形式纪念一下所谓的知天命之年,或者也标示了生命的年轮吧。
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这个样子太拼了,有违闲适之道。但菜九又深知,一个人能够有点发现真是一种绝大的机缘。当年批判五七一工程纪要时记忆最深的就是传达林立果说过,改变中国命运的机会历史性地落在我们空军的肩上。菜九将此话作一改编——传名后世的机会历史性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常常用以鼓励同道著书立说。菜九这些年来多有发现,疑似积攒了较多的传名要素,但仍然声名不彰,渐渐地也不太介意传名与否了,只是觉得这样重大发现的机会出现在面前,你不把握不努力发掘出来,也太愧对上天的眷顾了。或者这也是一种天命。难道菜九的天命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把能够发掘出来的统统发掘出来。人生苦短,不发疯还真不能讲就是尽最大努力了。大概菜九命中就是个挖地雷的,所以特别醉心于要把那些地雷挖出来一一引爆,看着它们释放出漫天的烟花,照亮菜九以外的天际。
菜九段
20170921
初中同学岳文华留言:
原来牛哥还有心脏问题?望君珍惜身体,尽量睡早些。天下有烦不完的事,作为学者尽其力而为之,身体尤其重要。望保重而珍惜之。
初中同学吴益华留言:
看后更加敬佩牛哥忘我境界了!但我还是愿牛哥注意保重才能让我们看到多多的烟花释放!
以一本书的出版告别职业生涯(菜九段集2017卷后记)
一般来说,一本书的前言、后记是负责交代此书的前世今生及产生过程中的各种感悟的。本书的自序已经交代了缘起与编排特点,那么后记就用来说一说其他事宜。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菜九段的人生是彻底失败的,钱途仕途生活,无一可取。江湖术语有云,人生就是个平衡市,而在准退休之年还能将菜九当年的年度文字整成一本书,也可多多少少告慰一下失败的人生吧。
所谓的出版,实为自费印制,与菜九的文字一样,纯属自娱自乐,故与可喜可贺无缘。自费出书的好处是自主,出什么,怎么出,完全随自己意愿。结结巴巴搞了一辈子出版,虽然没搞出名堂,但出书情结强烈,兼之舞文弄墨成习,不知怎么就培养出了攒集子的嗜好,菜九此前有过正常出版的《混沌外的乡愁》《古史杂识》《历史的侧影》,有过基本定型网络发布的屠刀集、师友集、刘邦密码,有过不曾定型也网络发布的菜铁匠集、菜九段诗文集、菜九段序跋集,都是有专门特色的自娱自乐文字集合。而现在的《菜九段集》无非是攒集子的另一个形式,不过直接以拙号为书名,未免有点嚣张了,搞得像曹子建集、陶渊明集似的。难道比踪前贤是这个样子的吗?尤其这样的个人专集缀上年份,会造成别的年份也各自有一集的误导。2017年算是菜九段的文字收成大年,田秉锷老师谑称菜九此役是以“一年”为期,盘点收成,正是中国老农式的“回头看”。盘点下来,估计相当于其他年成的好几倍,所以不可能每年都有一集。
好舞弄文墨的人生于互联网时代是幸运的,一个文案出来,无论精致还是粗糙,都可以即时上线供人品评。这个特点对写作者是一个正性刺激——让其多多地写、多多地发布,尤其方便攒集子。今年的写作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背景,就是开了微信公众号,那个里面需要定期发表一些新作,所以今年的写作有一部分是完成那个功能的。同时公众号有小体量要求,写作时就比较在意注入方便切割的成色。这样的切割又可以启发另外的写作,这是始料不及的,当然是好事。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有时一个制作的一个小标题乃至一句话,会成为另一个制作的主题;也会因为一个触动而放下一个正在进行的制作,去开始实行另一个制作。这样一来,常常一个大制作,完全可以覆盖一个乃至多个小制作,于是产生了几处内容重叠的同题材内容。为了接近年度真实状态,这样的重复保留在书中,没准日后有菜九段研究者能通过这样的重复还原菜九这个特定年份的生平状态,进而推断菜九的大致状态呢。虽然不避重复,但也要注意将完全重合的套话作省略处理,比如中国人最不认真题材有好些个,虽然创作时间不一,因帽子相同,就合并为一个大题的若干小题。
书中有三个不是2017年之作的附文需要特别交代。其中《李老与我的师生缘》写于巅峰时期的2009年,如果不附上来,被附着之文中会有许多情感失去根本。作于1999年的《略论汉定天下过程中的吕氏武装》的收入,是因为2017年有太多内容涉及吕泽,又有太多处提到此文。《千古谁识沛丰邑》作于2014年,好像也是第一次对历史上的学术大佬不敬,而且一次性冒犯了一大批,此件的受宠程度不亚于菜九的三大主力,因从未印行过,正好借讨论班固之失推出。至于作于本年的《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实为《垓下小考》之另一马甲,可展示菜九的写作状态。另外《编者的话》本为《金刚钻与瓷器活》的简略版,供纸质媒体发表用,不料最后发表的反而是非简略版的主体,真是世事难料啊。
传统出版与网络发布的区别在于固化,有些网络上通行无碍的东西,固化以后就会发现各种问题。出版从来是一个有留有遗憾的事,出版前的加工目的就要让所谓的遗憾越少越好,即使是自费的东西也不例外。进入出版流程后,就要将此前缺少打磨的地方修饰得规整一些。所以自从确定要出版纸质本后,明显地写作速率就减缓了,因为要在当年余下的时间里打磨内容是个很耗时耗力的事。再者,即使现在的出版已算很稀松平常的事了,但还是有其神圣性与难得性,所以在距离正式成书的有限时间里,还要给生平的某些思考面世的机会,也会中断正常的研究性写作。于是,在出版进入倒计时的氛围下,又是打理又是写作,双轨制齐头并进,加上准备构成一本书的其他要素,一时间各种琐事千头万绪,纷至沓来,忙得不亦乐乎,增加了不少年味。估计这样年味扑鼻的文字,也会让读菜九者看着有点头大。
菜九段
2017年12月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01 09:30:32 +0800 CST  
高祖本纪合注
目录
对汉高祖本质的再认识
——《高祖本纪合注》自序
走进汉高祖的世界(前言)
凡例
秦元年前
秦元年
秦二年
秦三年
汉元年
汉二年
汉三年
汉四年
汉五年
汉六年
汉七年
汉八年
汉九年
汉十年
汉十一年
汉十二年
附注
附录
1. 汉高之文
2. 秦楚之际月表序
3.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4.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5.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6.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7. 太史公自序(节录)
8. 秦楚之际诸侯王*
9. 西汉异姓诸侯王*
后记
*出自《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五《封建考》六。


对汉高祖本质的再认识
——《高祖本纪合注》自序


作为“沛公”的刘邦,是推翻暴秦统治的英雄,这是毫无疑义的。
作为“汉王”的刘邦,是“楚汉相争”的胜出者,是“秦楚之际”国家分裂的终结者、国家统一的推动者,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作为“汉高皇帝”“汉高祖”的刘邦,是“汉王朝”的缔造者、“汉民族”的抟聚者、“汉文化”的奠基者,这也是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
就一生经历而论,汉高祖的功业,自然也是一个可以粗说、又可以细数的“常数”——人生奄忽间,大说百来年,日夜劳瘁,谁又能填得了东海?搬得了泰山?
当中国人检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尤其是检点那个全世界最大民族“汉民族”的“汉文化”时,对汉高祖刘邦历史功业、文化功业的再认识就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思维关口。
基于这一思维常识,人们对汉高祖刘邦历史贡献、文化贡献的认识,似乎就不该局限于“反秦”“剪楚”或“布衣亭长”的“皇袍加身”了,甚至也不该局限于为“刘姓帝室”打下了四百年江山。


如果允许,我们可以对汉高祖刘邦作出最粗线条的判定:
其一,在中国“帝王”群体里,刘邦是历史上难以企及的好皇帝。
其二,从中国作为“千年帝国”的“大一统”格局看,刘邦无疑又是这一政治范式的推进者和定型者。
其三,因为四百年的文化抟聚消弭了地方自闭、地方隔阂,所以“汉民族”得以做大、“汉文化”得以普及,汉高祖自然又是“汉民族”及“汉文化”的双重催生者。


因为出了个汉高祖,后世的君王、臣子甚至庶民百姓遂获取了陵越一朝一代的政治遗产和文化遗产。
是不是饮水思源的缘故呢?总之,从汉朝开始,到现代之前,两千多年间,人们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基本上是以褒扬为主流的,贬损者极少。
对汉高祖评价最高者,又当推汉朝史学大家司马迁。在《史记》的《高祖本纪赞》及《秦楚之际月表序》中,司马迁认为刘邦是“得天统”的“大圣”。


尽管司马迁对汉高祖有这样高的评价,今天仍有相当多的聪明人以为,司马迁的《史记》在“虚高”的评价之外,《高祖本纪》才是对刘邦无赖嘴脸的无情揭露。司马迁的精神与《史记》的精神,被这些人作了“二元分割”。
经过认真考比,我们只能说,持有这种认识者大都是误读了《史记》,误读了司马迁,且常常狂热地将自己的小肚鸡肠和历史偏执,强加给了司马迁,从而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推翻清朝之后,这种误读又有加速、加大的倾向。特别是李宗吾氏《厚黑学》一书问世后,汉高祖刘邦的形象彻底变坏,甚至成了伪君子、真小人的化身。近年,网络传媒又走红了一批“百家学者”,其中凡有说汉史者,多以矮化、丑化刘邦为表演噱头。
这让我们警思:当学术清醒弱化,历史戏说即行走强;当悲剧精神消解,小品逗笑就大肆泛滥;当诚信正直消解,巧言谎话就会飞天;当家国不再需要英雄,骗子就会夸口高台……
让老实人始料未及的还有,所有冒名学术的喧嚣及坚持戏说的固执,都还有个与时俱进的借口。究其缘由,邪亵文化所以大行其道,多与正大文化的萎靡不振有关;如果再大事小说,则又与当今社会读书风气的衰歇有关——一书不读,一事不知,盲从愚弄,岂有不人云亦云的呢!
本来,我们并不忧虑刘邦评价的“负面发酵”。毕竟,对于汉高祖刘邦而言,这所有的矮化、丑化都不会再起作用了——斯人已逝,万劫皆空,后生小子,谁又动得了他的一丝毫发?但对于作为汉高祖故乡的沛县、丰县、徐州而言,及非汉高祖故乡的海内九州而言,这种“文化内伤”则又是不可承受的。小了说,丑化汉高祖毁伤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文化自信;大了说,矮化汉高祖毁伤的则是汉文化的理性、汉文化的精神。
既然原本不应有问题的汉高祖评价发生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了汉史研究的当务之急。汉代人,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内,对汉高祖历史功绩的评价均是“拨乱世,反之正”。 “拨乱世,反之正”,那可是一件关乎国家、民族的历史功德,今天,岂能因几个文人的快意夸嘴而一笔抹杀呢?因而,站在“文化自卫”的立场,针对着关于汉高祖评价的污名化倾向,也应该来一次拨乱反正。而拨乱反正的根据,不是靠口诛笔伐,而是靠历史资料。在历史资料中,又以司马迁的《高祖本纪》最为原始,最为周详。如此一来,重新整理《高祖本纪》就成了拨乱反正的必然选项。
用司马迁《高祖本纪》的资料,还原汉高祖刘邦的本来面目,将颠倒了的认识再重新颠倒过来,即是此次《高祖本纪合注》编纂出版的学术目标。
因果互生,因果互证,谁能想到,是《厚黑学》的轰传与电视学者的宣讲,激发起我们为汉高祖“正名”的情趣呢!而厘清基本史料,便成为认定汉高祖功过的基础性工作。

《史记》之《高祖本纪》是研究刘邦的最基本材料。《汉书》之《高帝纪》虽然增加了《本纪》没有的一些诏令,但基本框架没有变化。因而,后人对刘邦的评价只能在不背离《高祖本纪》的基础上推演。
此外,《高祖本纪合注》对司马迁《高祖本纪》的整理,也是汉高祖的乡人在对前辈尽一份责任。
《高祖本纪合注》的编纂,是一件“笨活”。笨就笨在将《高祖本纪》所系附的相关资料,无论褒贬,均行列出。《史记》三家注——裴骃“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与日人泷川资言的“考证”之外,本书编者复将《史记》中与汉高祖生平、言行、关系、功过的相关资料,尽行蒐求、排比、罗列,以“新注”相提领,一一标示,并与前人的“传统阐释”相“互证”,所以这次推出的本子成为“合注本”,其终极的学术设定仍然是:让材料说话,听历史发声。

无论是沛县人、丰县人,还是徐州人,都会把汉高祖刘邦看成是自己引以为荣的先人,这是一份可以理解的历史亲情。实际影响则更有哲学意味和社会学意味,刘邦不仅仅是沛县的、丰县的、徐州的,他更应该是整个汉民族的,是千年传统的,是中国的,是世界的。所以认识刘邦,评价刘邦,必然又要跳出狭小的地域局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汉高祖、汉高帝的这个“高”字。对于刘邦而言,这个“高”字,无论是放在两汉四百年,还是放在整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深信:历史的罪案与历史的功绩,都是不可磨灭的。虚说的历史,如影随形,形亡影灭;真实的历史,天证地证,人神无欺,一定具有永恒的启迪。

田秉锷
2018年2月19日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07 16:50:24 +0800 CST  
走进汉高祖的世界(前言)


《高祖本纪合注》的编纂、出版,经历了十多年的等待。
就一部书的编务而言,是无须如此旷日持久的。
事情的酝酿,始于二十多年前。鉴于“秦楚之际”——即从陈涉发难,历楚汉相争,再到汉高祖刘邦登基,这一时段的历史事变复杂纷繁,诡谲朦胧,周骋先生遂与我相约参照司马光《资治通鉴》模式,作《秦楚纲鉴》。原初的设定是,将“秦楚之际”的人物、事件、典章、制度之发生、发展以年、月、日为序,作“嵌入式”排列。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厘清线索,勘明隐曲,还那段朦胧的历史以清晰面目。
《秦楚纲鉴》的案头工作,都是周骋先生在编务闲暇细细理清的。

大概在十四五年前,我与周骋南京闲话,他突发奇想提出,何不将整理《秦楚纲鉴》时得出的新认知,在《高祖本纪》的叙述脉络中再呈现一下!毕竟《秦楚纲鉴》只是一次“梳理”,以著作论,算是“新撰”;而《高祖本纪》作为《史记》名篇,则为“老名牌”,其主要内容亦多发生、发展在“秦楚之际”这一特定时段,若将对“秦楚之际”的新认知植入《高祖本纪》中,必然会深化世人对《高祖本纪》的接受和领悟。诚所谓“我倚名族,亡秦必也”。
以《史记》整个秦楚时段之资料,注解《高祖本纪》一篇之阃奥,成《高祖本纪合注》,这一创意体现了周骋先生在搞基础性研究工作方面的学术敏锐。
我意识到,此举已经不止是“秦楚之际”历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她也是“汉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这种举一反三的工作方式,也会让我们都很熟悉的编撰业务能力得以充分施展。所以当场拍板,就按这一设想,开始这项工作。
对坐云楼,远眺钟山,俯视玄武湖的烟波红尘,当时即有心旷神怡之慨。杯酒抒怀,我就粗粗地预想了此役的前景——以《高祖本纪》为纲,吸附《史记》相关史料,即可达成将刘邦生活的时代作全景呈现之目的,这一构想,也真的只有诗人气质的人才会萌生啊。
实际运作,一如《秦楚纲鉴》的编纂,我仍然处在甩手掌柜的位置上,主要的案头工作还是由周骋先生来做。我的借口是,你电脑录入迅捷,编辑业务能力也强,快马三刀,总比我笨手笨脚强啊。此后多年的实际情况是,每见面,必说汉高祖,必论汉文化,必以“成事”相激励。从周骋先生的视点来看,有一个顶着老师虚衔的年长者视之“可为”,这让他多少也就摆脱了孤军奋战的寂寥,或者更能放胆去做事。
在这个过程中,周骋先生常常会去做别的课题;但都没有跑远,基本上还是在作与汉初历史相关的研究,待取得了新成果,回头再用于《高祖本纪合注》的编务。寒来暑往,数易其稿,终于成帙,说“十年磨一剑”,当不为过誉。
十年岁月,青灯黄卷,屡屡作跨越两千年的精神回游,局外人是不能体验其中艰辛的。我知周骋,我信周骋,所以我所谓的学术把关,常常体现为以呼应性介入,首肯他的学术探究和学术发现。
出乎尊重,在《高祖本纪合注》出版之际,周骋坚持要联合署名。而今,我已经跳出了眷恋虚誉的烦恼,最忌惮的倒是无功受禄。周骋还是坚持着他的署名主张。当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时,公诸于世的表白仅仅是:这是一份无私的情谊,又是一份共同的承担。
《高祖本纪合注》即将刊行,我由刘邦功业想到了刘邦文化的时代接受。
那是二十五年之前,沛县举办首届“刘邦文化节”。其时,一个杂文写手在高端报纸刊文嘲讽:刘邦无赖出身,他会有什么文化呢?
四分之一世纪过去,刘邦文化节在继续举办,刘邦文化亦渐渐眉目清晰,并得到世人的认可。刘邦还是那个刘邦,但沛县人、丰县人、徐州人,乃至中国人对刘邦的认识、评价当已今非昔比。不论是我们走近了汉高祖,还是汉高祖走近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还是促成了我们对历史传统的回归、对汉文化的关注。今天,所以重提那位杂文写手,目的还是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因为他的质疑,我们开始关注汉高祖,开始关注汉文化,尤其是关注汉文化的源头性研究。《高祖本纪合注》即是汉文化源头性研究的成果之一。
这一成果,实际上也可以归入“刘邦学”的范畴。“汉文化”与“刘邦学”两者当是源与流的关系、是时代研究与人物研究的关系。时至今天,“刘邦学”的推出,条件似乎已经成熟,而基础性的工作必然是原始资料的准确与完备。
《高祖本纪合注》本的整理,是建立“刘邦学”的先期工程,是拓展“刘邦学”的基础工作,相信,在彻底厘清了汉高祖一生的战略情节和战术情节之后,我们对汉文化赖以产生的历史因素、人文因素、时代因素等,也一定会有更加清明的体认,对汉文化的体系研究、价值研究也一定可以推向高端。

编纂《高祖本纪合注》的工作底本,在作了反复勘比后,我们没有用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为母本,而是选择了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下简称“会注本”)为底本,因为此底本是讹错最少的版本,且收载的〔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也胜过中华本。更可贵者, “会注本”增加的“考证”资料,基本上把唐代以后有关《史记》研究的成果都收罗进去了,此精神与本次整理精神相通。所以,如果沿用旧式著作形式,本次整理的落款方式应该是“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日】泷川资言考证,田秉锷周骋新注”。

关于编纂《高祖本纪合注》的学术考量,自然还有为汉高祖“正名”的初衷。其中思考,见本书“引言”,本文不再复述。

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要构成的民族群体,至今兄弟民族已达五十六个之多。徐州作为汉王朝、汉文化的生成之地,其对汉文化的研究亦算得上是“本土工作”。近年来,我一直呼吁徐州人暂息汉文化的口号传播,而在“汉文化寻源”方面多用心力。文化“寻源”既是对一种文化全盘把握的起点,也是对其深入认识的门径;就文化研究而言,“寻源”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程。基于这一体认,徐州人对汉文化的“寻根”“探源”工作,也应该是一件“必须的”、严肃的学术考量。从历史研究的层面看,《高祖本纪合注》的出版当是汉文化“寻源”工作的一个侧面,如果作一些拔高,该书在为汉文化研究提供原始资料的同时,也是在为这一时代的“刘邦学”奠定局部的资料基础。
反观徐州的文化环境,我从来不敢盲目乐观。就空间而论,无论是学院派的学术,还是江湖派的学术,在铺天盖地的文化口号放大之后,对“汉文化”本土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总是迟迟不能到位。此情此景总不免心头时常泛起感慨:原来那些罔顾原始资料,曲解原始记录的架空炫说、虚张声势是因此才总能够大张旗鼓、大行其道啊!
当下,这部《高祖本纪合注》是呈献给徐州人民的,是呈献给徐州汉文化研究的,而在无界的阅读领域,她又是呈献给每一个关注汉文化的读者的。
田秉锷
2018年2月22日于彭城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15 07:13:20 +0800 CST  
凡例

一、 本书以日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下简称《考证》本)为底本进行。学界公认,此本是继三家注之后,对《史记》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总结和梳理,集《史记》问世以来,两千年来注家、学者对其研究之大成。经勘比,此底本也确实比人们用惯了的中华本为优。
一、 本书根据刘邦生平分为十六个时段,每一个时段为一个部分。其中秦元年前为一部,其余十五部自秦二世元年起到汉十二年,每一年为一部。各部之间自然衔接,不另面排。
一、 本书以原文、注文、基本史料、相关史料、附注、附录组成,并以此为序。
一、 原文即《高祖本纪》,是此次整理的原始材料,其文本将以宋体四号字形式出现,参照中华书局本的整理形式分段。不另标《高祖本纪》。原文的标点,参照《考证》本的句逗。虽然《考证》本的句逗亦有不尽人意处,但经通盘勘比,较之现有的通行本更为合理。
一、 注释的范围只针对《高祖本纪》的原文。注文将三家注及《考证》注及本次整理之新注,分别以集解、索隐、正义、考证、新注形式标注,用小五号字缀于相应的段落下。三家注亦以《考证》本为底本。 三家注中只有单一引文的,原则上不加引号。
一、 《考证》本基本覆盖了三家注及《汉书•高帝纪》,当属昔时研究之最具功力者,故不避其长,不做割舍。因高祖的重要事迹与《项羽本纪》多有重合,故后者的重要考证资料,以项羽本纪考证形式酌情收入。《史记》相关篇章的三家注及《考证》有必要借鉴者,亦以类似形式标示,如项羽本纪正义、陈丞相世家考证等。
一、 有关本纪原文史实的考辨,是新注的重要整理内容。以简略形式安放在注文的相应部位。对同步史料的考释,另行以数字编号形式标示,具体内容集中于书末。
一、 新注原则上不对三家注内容作补充。只对原文及《考证》资料作相应补充。
一、 基本史料为《汉书•高帝纪》,作为正文以楷体五号字形式前缀高帝纪,放置于相应注文之后。不另行出注。
一、 《汉书•高帝纪》与《高祖本纪》并不完全重合,尤其是汉五年后的资料,《汉书•高帝纪》超出了《高祖本纪》,为了保持资料的完整性,超出部分不另行分割。
一、 《汉书•高帝纪》是对《高祖本纪》最初梳理,融合了整个时代的史料,故其顺序与《高祖本纪》有异,同一事件,在时间顺序上不能一一对应。为保证基本史料的完整性,凡遇此情况,将基本史料置于事件发生之末。
一、 基本史料需要甄别时,以数字编号形式标示于相应段落,注码以时段为单位为序,与该时段其他部分序号相连贯,以附注的形式集中放置在全书之末。
一、 附注是对原文以外的史料的甄别,以年为单元编码,集中放置于全书之末,附录之前。
一、 相关史料为相应原文的同步史料,为原文相应段落提及的人或事,以及发生在原文相应段落时段中的人和事,史料以《史记》为主,间或采用其他文献有价值者。以五号宋体列于基本史料之后。各资料以单一篇章为单位,各单位内原则上不作分段。
一、 相关史料较多时,首先依与本纪内容的远近关系排列,然后依事件发生的顺序排列。相同事件的史料,依表、本纪、世家、列传顺序排列。
一、 相关史料一般不进行考证。若遇特别需要甄别说明者,以数字编号形式标示于相应段落,注码以时段为单位为序,与该时段其他部分序号相连贯,以附注的形式集中放置在全书之末。
一、 附录是与高祖生活时代相关的史料文字,有助于理解高祖生活的时代,及高祖作为的意义。放置在书末。其中汉高之文为网络所辑,虽然内容已基本在正文中体现,但辑为一处,亦不多余,更能反映高祖的思想及为人,故附于篇末。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20 17:39:58 +0800 CST  
刘邦解码
探寻“秦楚之际”的未知世界——《刘邦解码》序决 田秉锷
作者的话 菜九段
目 录
古风探求
汉高祖招谁惹谁了
解读项羽 千古谁识沛丰邑 走出芒砀山,刘邦的前沛公时代 1.起兵于沛,并非刘邦举义旗之始 2.丰不仅不属于沛,可能也不属于泗水郡 3.刘邦占丰前的行踪猜想 4.刘邦占领丰的状态 5.刘吕分兵于丰猜想 6.沛公不守沛
刘吕关系大猜想 1.是吕泽嫁妹而不是吕公嫁女
2.吕泽也是人气王
3.起兵前刘邦与吕泽共商大计
4.刘吕分兵的战略谋划
5.刘吕由分兵而分家
6.刘吕之间也有不痛快
7.刘吕两部实际上也不分彼此
8.刘吕之间的一道梗
9.吕泽的待遇过低
10. 因不明不白的死让吕泽变得不明不白
11. 吕泽之死的后果令人毛骨悚然

千古不散鸿门宴 1.鸿门宴因何而设
2.有缺陷的怀王号令
3.刘、项走向鸿门的过程
4. 战胜或者毁灭 5.谈判只是一个过场 6.没留明文的协议 7.诡异无比的鸿门宴 8.事件的余响 9.鸿门宴的众多是非
韩信根本不会跑 刘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1.引言
2.消失了的一盘大棋
3. 刘邦的棋路及北方战事简述
4.千古漠视赵侵汉
5.刘邦本来对赵就不爽
6.赵的如意算盘
7.野心大,赵要克服的困难更大
8.刘邦放过冒犯的赵军不打
9.击赵前刘邦先战易攻之敌
10.刘邦平定章邯安定关中
11.集中优势兵力痛击楚军
12.刘邦的棋局轮廓显现
13.韩信的战略作用
14.汉赵决战推演
15.靳歙战赵反映出汉赵战争的主战场和主要过程
16.应付计划外的楚援赵
17.楚援赵无果宣告了赵的灭亡
18.南部战事小结
19.韩信在击赵战事的贡献
20.棋局总结
看刘邦如何玩死项羽
1.刘邦已经完全掌控局面
2.人质问题让刘邦迟迟不能发动攻击
3.和约的手筋在于麻痹项羽
4.项羽没有太多的选择
5.刘邦为项羽沿途挖坑
6.刘邦守约的烟幕弹
7.汉对楚的最后追击启动全盘阴谋
8.中心开花,项羽经受毁灭性打击
9.会战失败,项羽仍走原定计划碰壁
10.兵散垓下,项羽被彻底玩死
11.没有固陵败也没有张良计
12.还原楚汉最后一战
当刘邦想起项羽的旧情来 张良的地位是铁哥们刘邦捧起来的 1. 张良地位无限拔高的基础
2. 铁哥们的关系不够铁
3.张良的自知之明

附 股评家张良与操盘手刘邦 吕太后的婚前协议 附 我来剥周昌的画皮 汉孝惠帝的身世成谜 1.问题的由来
2. 刘盈的出生被怀疑
3.废储风波
4. 得刘邦遗风的汉孝惠帝
5. 孝惠帝一脉惨遭灭绝
子虚乌有汉三杰——兼论三位一体同功
1.汉三杰发生的场景之疑问
2.汉三杰简析
3.三位一体说的发端之荒谬
4.三位一体说史料出处之荒谬
5.三杰论与三位一体的炮制者应该是同一个人
6.为什么说是蒯通在编造韩信假史呢
7.蒯通的编造何以得手
刘吕斗法 殃及韩信
1.韩信罪名根本不成立
2.人是吕后杀的,锅要刘邦背着
3.韩信知道是谁要他的命
4.吕后不是第一次对韩信发难
5.刘韩关系的裂痕
6.韩信死于刘韩关系裂痕被利用
7. 处死韩信是吕后对刘邦的报复与反击
8.吕后让刘邦吃苍蝇
9.韩信之死表示吕后在刘吕斗法中赢了一局
10.韩信死难简单总结
11.题外话 韩信死案让人相信世上真有报应
与汉高祖结缘大风歌(代后记)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7-26 20:44:03 +0800 CST  

曹无伤同志永垂不朽简介
十一年前(20070508)菜九作《千古谁识曹无伤》实际上已触及曹无伤对后世理解历史的贡献,但没有展开讨论。
现在说永垂不朽,着眼点是解读曹无伤向项羽传递的信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所包含的历史事实。
曹无伤提供的信息意味着子婴已经解除了关押状态,正在为刘邦王关中的步骤指点迷津呢。难怪刘邦对项羽大军逼近无动于衷,原来刘邦沉湎于向子婴讨教管理关中事宜啊。
即使没有曹无伤传递信息,项羽也是绝对要毁约制止刘邦王关中的。刘邦意识到敌不过项羽,就放弃王关中的权利作为退让,同时,将子婴也交给项羽发落,子婴因此死于非命,此为刘邦很对不起子婴处,且没有什么办法开脱。此为曹无伤以生命为代价,向后世传递的最有价值信息。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8-01 19:56:06 +0800 CST  
大风唱罢回丰也
菜九段草草20180805
治学之道有时很偶然。比如刘邦的祖籍是丰不是沛,丰与沛在秦代就是两个县,这些事菜九早就知道,本不打算将其阐述一清。不料被拉到丰沛文史圈,就介入了丰沛所特有的狗肉账,居然在把一些问题阐述一清之后,还形成了一个叙事板块。昨天(20180804)与网友讨论,菜九称刘邦在沛唱过大风歌之后应该回了一趟丰。虽然是推测当道,不妨以此为由头,回顾一下对丰沛问题的介入,或者也颇有趣。
标题列出的问题, 菜九还没有动手,就有网友致远说话了:那时沛中已空县把刘邦送到沛县西边了,沛县西边没有机场,继续向西不走丰县走哪?而之前持刘邦未回丰观点的网友称:
刘邦未回丰,或丰无祖可祭。司马故未书。回沛十余日,丰邑父老早被邀至沛县县城,所以刘邦也可能不回。
之所以不回丰,我认为与客观条件有关。即丰邑(不具备)对大批人马的接待能力。
但若由沛去曲阜祭祀孔子,则回长安不一定过丰。
菜九的意见与致远网友一致。以为肯定回丰了,史书的路线表明这一点了。至于史料中没有留下一笔不代表没有发生。司马迁只记了传神的刘邦在沛,过丰的事就没提了。如果是去曲阜,应该是由沛向北而不应该向西,向西就是丰,去过丰再到曲阜也行嘛。所以也有同意菜九的意见,以为应该是回丰了,但没做什么值得记载的事。
反对刘邦回丰的人,肯定是从刘邦对沛县父老的话里读出对丰的失望,甚至不想让丰享受世代免税的待遇,以为刘邦对丰有敌对情绪。菜九在《刘邦不是叛丰贼》一文里解读过这个问题。现在再重申一次,刘邦极有可能是准备到丰再宣布免除丰县人民租税的决定,因被沛父老逼不过,就提前宣布了。刘邦的语言里固然有对丰的失望,但没有一个字表明不给丰这样的待遇。沛父老之请求被准许,可以是原本没有这样的预案,此时有了;也可以是原先就有的计划,至此宣布了。
至于刘邦恨得牙痒痒地说:“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看似刘邦对丰烦透了,又何尝不表明他对丰情感复杂,失望只是其中之一。极不忘,又岂止生我养我,实际上丰是刘邦起义攻占的第一个重要据点,很多革命元老都是在丰参加革命的。所以刘邦于私于公都不可能过丰而不入。原先菜九也持刘邦没有回丰县观点,以为刘邦的旧相识都迁到关中了,当地没有熟人了,也就没有必要去丰县了。现在要放弃原先的主张,因为那里可能还会有最初追随起义的旧部,还有功臣的亲属,还有记得起他的父老乡亲,如果能当面亲口对他们宣布那个世代免税的恩典,不就是项羽衣锦还乡的愿景吗?
像刘邦有没有回丰,真是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菜九所论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因为这样的无关紧要,在当地圈子里可大是大非的问题。沛丰二县对刘邦的争夺的激烈程度达到白热化了,无论什么样的立场,立即会得罪一大批人。对此,菜九深有体会。2014年的时候,被丰沛圈启发,写了《汉高祖里籍是秦代丰县》,引起很多诘难,回应诘难,拙作便升级为《千古谁识沛丰邑》,此役似乎唤醒了对2009巅峰状态的回归,此新作便成了菜九新宠,一柄屠刀满天飞,但与菜九观点不合者,纵然被砍到血肉横飞,还硬是不服气,反复把那些被菜九狂屠过的观点无休止地推到你面前,一遍遍地让菜九解释。菜九多次说,既然你们坚决不接受正确主张,以为此新宠严重损害菜九威名,那就拜托大家把这样让菜九丢脸的观点四处传播,让菜九颜面扫地岂不很好?菜九对自己的立场是八个自信,每每把那些驳斥菜九的观点加载到新宠之后以为顶帖之用,让屠刀在天上飞一会,让菜脸在网上多丢一会儿,至于让反对者传播菜九丢脸之作的结果做法如何,不详。
因为菜九坚持丰为秦县,就得罪了持以丰为沛乡观点的人,他们坚信菜九一定是受丰县政府的指使,拿了丰县的钱,所以大肆传播对丰有利的观点。菜九当然没有拿丰县的钱,按指责菜九的说法,丰县欠了菜九的,这样的欠当然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丰县不欠菜九,因为菜九证明丰为秦县纯属自愿,不是丰县委派的。但菜九不是受丰县委托的事实,反对者是坚决不承认的。2018年5月沛县宣传部组织刘邦文化节丛书,收菜九的《刘邦解码》以壮声势,此书收有《千古谁识沛丰邑》。反对者得知后,顿时群情汹汹,差点将沛县宣传部掀了个底朝天,以为沛县当局昏了头了,居然出资出版为丰县张目的菜九拙作,使之在沛县流布,有关当道肯定是沛奸。一定要销毁菜九之作,以平民愤,以正视听。最终,这样不着调的喧嚣并没有达到目的,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且不说菜九立论反对者根本驳不倒,即使菜九观点有误,当今比菜九错误更多的东西不还都在大行其道吗,也不多菜九一个嘛。
菜九一不小心深深陷入了沛丰二县的争议漩涡,好发奇想的菜九又开始结构中国梦了,也许有一天丰县某部携巨款登门拜访菜九,央求将那些对丰县有利的拙作,全权丰县集中出版一下。虽然此梦过于荒诞,也未必完全不着调,毕竟菜九有利于丰县的论点属最不易颠覆者。所以做过沛县官方座上宾之后,菜九再与丰县官方把酒言欢,并非绝对不可能。无怪人们常常说,不能没有梦,万一成真了呢。
附与丰沛相关叙事板块
《刘邦不是叛丰贼》《汉高祖里籍是秦代丰县》《千古谁识沛丰邑》 《走出芒砀山,刘邦的前沛公时代》《刘吕关系大猜想》《吕泽问题从头说》《 真能扯,沛怎么会是泗水郡治》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8-06 05:48:20 +0800 CST  
与汉高祖结缘大风歌(代后记)
三十年前菜九从医学院毕业不想从事医学工作了,转行到出版社,为此写了个言志打油诗,道是:
穷经十载终成空
挥师异路谋奇功
何日得施经纶手
扬鞭凯旋唱大风与汉高祖结缘大风歌(代后记)

这是生平第一次有意识地用到《大风歌》。如果说接触《大风歌》的话,还要再上溯十四五年,那时正在闹文革,没书可看,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册台湾的高中国语课本,其一开篇就是项羽的《垓下歌》,接下来就是刘邦的《大风歌》,并且评价极高,是不是还有什么诗歌之祖之类的评语。后来知道朱熹说过:《大风歌》,正楚声也。亦名三侯之章。自千载以来,人主之词未有若是壮丽而奇伟者也(《史记会注考证》引)。菜九不懂文学鉴赏,但对《大风歌》里“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特别心仪,觉得比项羽那个衣锦还乡要大气很多,如果人生能达此境界,那得多爽啊。菜九打油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钟情于此。
但从菜九读书时就知道,刘邦的评价一向不好,他那个“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常常被人诟病——人都被你杀光了,没人守四方怪谁?所以菜九也以为刘邦此作未免心口不一,咎由自取嘛。
后来为了写晋升职称用的论文,就选择了与事实考据成色居多的历史研究,鬼使神差地进入秦楚之际研究,此方面研究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劉邦趙高聯絡始末考論》,一下子发现,原来与刘邦相关研究居然有如此之多之大的空白。从此在田秉锷先生的不断引导下,菜九在此领域越走越深,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接近真实的事实,也知道了原先对刘邦的负面认识基本上是出自误解。即以久负盛名的杀功臣一事来说,还真与刘邦扯不上什么关系。且不说一百四十多高祖功臣绝大多数都活到刘邦身后,即使是真正死难的韩信、彭越、黥布三人也是各有各的账,刘邦不能为他们的最终结局负全责。如果剥去对刘邦的不当指责,再来回看《大风歌》,或者真的能有朱夫子般的感受——真的是风格豪放、震烁古今。与汉高祖结缘大风歌(代后记)

自从菜九明了刘邦身上堆积了太多的误解之后,为刘邦正名就成了菜九的一个使命。菜九是学自然科学出身,重实据是一种本色,所以即使对刘邦充满好感,也要一切从事实出发,要让所有的评价都能完全站得住脚,不论有多难,这个标准绝对不能动摇。所幸,刘邦确实当得起司马迁大圣之誉,在研究刘邦的过程中,益发感受到刘邦的伟大与天才。于是乎,解民倒悬的汉高祖,也开始嘉惠菜九段了——对刘邦的正确认识,奠定了菜九正确的学术走向,从而提升了菜九的学术功力,开阔敏锐了菜九的学术眼光,看到了更多寻常人看不见的东西,催生了成批的学术成果,并且是非常过硬非常要害的成果。不知不觉间,打油诗钟情的唱大风境界似乎渐渐显现了。
更有趣的是,大学同学书法家祖金林兄相中了菜九的那个打油诗,用他酣畅淋漓的书法弄了几个上佳条幅,不但非常养眼,也非常拉风。现作高祖研究,将其混迹于祖兄不朽之作《大风歌》墨宝队中,恍惚之间,菜氏打油诗居然也能堂而皇之地与汉高祖的“千古人主第一词”并驱竞鞭呢。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8-26 06:55:32 +0800 CST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9-02 22:36:24 +0800 CST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9-10 22:20:39 +0800 CST  
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又怎样_菜九段001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bed970102xou8.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9-20 19:23:50 +0800 CST  
@xixiange1963 2018-09-21 00:27:53
从目录看,菜兄的篇名大多不太吸引人,缺卖相,当初就该注意一下。
-----------------------------
啊呀,我觉得吸引人。看来有误。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9-23 17:43:30 +0800 CST  
屠刀集自序_中华文本库 http://www.chinawenben.com/file/coeivtpz3xortxwtcxu6svut_1.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09-30 20:24:05 +0800 CST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为什么_泊爱资讯港-零距离生活网站 https://www.boailg.com/shxf/2018/0815/2271.html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中网时报在线 http://www.jsjer.com/baixing/2018-08-15/31595.html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为什么63_玖玖音乐网 乐网 https://fanyihy.cn/476182.html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_爆料资讯 http://fu58.net/a/20180818/19824.htmlhttps://www.boailg.com/badj/2018/0820/2612.html
撕一撕翦伯赞对刘邦灭秦记录的学术犯罪为什么_南充生活网 http://www.aofaxbj.com/article/15879.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8-10-05 06:59:30 +0800 CST  
什么叫做不拉风毋宁死
子虚乌有汉三杰 ——兼论三位一体同功-吴都水吧-吴都古肆网-鄂州论坛-鄂州人自己的网上家园 http://www.wdgsw.com/thread-3369241-1-1.html
子虚乌有汉三杰 ——兼论三位一体同功 - 必应阅读 http://www.biiyy.com/category/chashe/1375987.html
子虚乌有汉三杰 ——兼论三位一体同功_密码小站 http://www.mmxiaozhan.com/lishi/1592.html
子虚乌有汉三杰 ——兼论三位一体同功_初汉三杰 http://www.51ui.cn/86/2063111/
刘邦解码 连载_刘邦原创英灵 http://www.51ui.cn/86/liubangjiemalianzai/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9-02-09 16:16:51 +0800 CST  

楼主:菜九段001

字数:41417

发表时间:2018-06-02 23:40:1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9-17 23:53:08 +0800 CST

评论数: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