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读“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少年时读《滕王阁序》,每读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会对冯唐、李广的境遇产生想象,虽然总是懵懵懂懂,不是那么真真切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已经参加工作,多了一些生活阅历,而且有幸买到《史记》、《汉书》,我才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近来再读《史记》和《汉书》,读到《冯唐传》《李广传》,而王勃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那句声韵,还是总在耳畔缭绕。又联想到王勃的人生来。王勃字子安,《新唐书》说他“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说他“年未及弱冠,授朝散郎”。然而这位九岁即读《汉书》并且作“《指瑕》以擿其失”的王勃,长大后,一不小心就得罪了皇帝唐高宗,遭贬斥。这位年纪青青的官员被废弃之后,又发生了一些不利的事情。王勃虽然屡遭厄运,内心积郁牢骚,可是理想之光不曾暗淡,相信有一天会被朝廷复用,所以就有了《滕王阁序》为之鸣声。王勃一边高呼时光无情,感喟人生易老时不我待,一边在积极等待,希冀有所建树,可是在二十七岁那一年,在写罢《滕王阁序》后,因渡海溺水而死。
看来人生总是多变数,有时真的是变幻莫测,前刻不知后刻之行藏。
和王勃比较来看,冯唐是幸运的。冯唐虽然不谙为官之道,不能扶摇直上,到老来还只能供职于小小的郎中署,可是还是幸运的。
一次汉文帝遇见他,与他聊起家常,问他道:“父老何自为郎?家何在?”
冯唐虽然年已老矣,官职不高,地位卑微,可是还能在皇帝身边服务,还有与皇帝对话的机会,还被皇帝称之以“父老”,与年纪青青就遭厄运的王勃比较,所以说是幸运的。
汉文帝与冯唐的这次闲聊是在公元前166年初冬,这一年是汉文帝前元十四年。
说起他们君臣这次对话,真是一波三折,颇具戏剧性。皇帝对他表达垂询关爱之后,谁知聊着聊着,竟然大为不快,怫然大怒。
冯唐忤逆了皇帝,而且是有意为之,是乘机而来。一位地位很低的老人,虽然身在朝廷,可是能得到皇帝的垂顾是多么难,所以要不失时机地把憋在心里话赶快说出来。
汉文帝时期,匈奴不断侵犯,来势汹汹。因为冯唐世代家居赵国,汉文帝所以就问起战国时期赵国抗击匈奴的名将廉颇和李牧,来表达对他们的思慕,来表达对名将的渴求。然而聊着聊着,冯唐居然批评皇帝:“陛下虽有廉颇、李牧,不能用也。”
如此顶撞冒犯天子,何其了得!
冯唐是在为原云中太守魏尚鸣不平。云中太守魏尚是一位令匈奴胆寒的赫赫名将,他在上报斩获敌人数字时,因核实有误,多报六人,就被削爵罢官。朝廷这样处置魏尚,无异自毁长城。
冯唐虽然年老,可是毫不保守,他胆量真大。汉文帝怫然而怒,拂袖而去,回到禁中,怒气不消,于是又把冯唐召来,继续算账和发泄。冯唐毫不退让,还是犯颜诤谏。冯唐最终使皇帝云消雨霁。汉文帝立刻下令:“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冯唐那一年已经七十岁左右了。年迈而且官职卑微。能够舍身忘己开悟皇帝,能够“持节赦魏尚,复以之为云中太守”,冯唐于是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自此之后,仁人志士在表达心愿时常常把冯唐请出来说事儿。王勃如此,苏轼亦如此。苏轼宦海生涯风起云涌,很不通畅顺达。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攻北宋,次年又占据抚宁诸城,此时四十岁的苏轼离开朝廷在密州为官,他抚膺嗟叹:“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直到今天,人们在抒发怀抱时呼唤着冯唐,人们在落拓无奈时呼唤着冯唐,冯唐总是给人们带来勇气和希望。
从汉文帝到汉景帝,再到英姿勃发十六岁就当上了皇帝的汉武帝时期,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九十多岁了,可是刚刚即位的汉武帝还青睐他,请他继续为官。然而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幼而幼,老而老,冯唐实在是太老了,不能再为国家效力建功了。冯唐会因此感到遗憾吗?已经为国家殚精竭力,已经把故事留给历史,他还能有所遗憾吗?

与冯唐比较,人们会说李广是不幸的,何况李广又是以悲剧的形式走完一生的呢!
李广叱咤风云,英勇无敌,汉文帝十分欣赏他,叹曰:“惜李广不逢时,令当高祖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到了汉景帝时期,李广屡次与匈奴酣战,被朝廷誉为“李广材气,天下无双”。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被匈奴称之曰“飞将军”;李广镇守一方,使匈奴望而生畏,不敢入边骚扰,只得悄悄远遁。然而李广到死,官位总是不能升迁,总不能禄食封侯。李广与从弟李蔡同时出仕,李蔡何许人也?才干名望远在李广之下。李蔡在汉景帝时就获得封侯,在汉武帝时期官为宰相,而战功赫赫的李广既不能封侯取相,还以自刭身死荒漠,终了一生。
汉武帝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征抗击匈奴,郎中令李广恳请随从出征,汉武帝认为李广年事已高,不许。无奈李广屡次恳请,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以他为前将军。一次战斗中,前将军李广因为迷失道路,未能及时追逐溃逃的匈奴,大将军卫青派人问责。李广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被动,他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一身,对部下说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矣!”李广自刭于大漠。
李广曾先后为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英名远播。他的死,天地为之鸣冤,其情景是:“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哭泣”。
史家认为,如果把人品分为上中下三等,李广理所应当居上等,他的从弟李蔡理所应当“在下中”(即下等的中间一级)。李广不得封邑,李蔡居然被封侯任宰相,古往今来,谁能把这类现象说得清清楚楚!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李广鸣不平,记下了李广的内心纠结,李广说:“自从大汉击匈奴,我未尝不在其中,而跟随我出征的部下,那些诸部校尉等等,虽然才能不及中人,却有数十人获得封侯。我李广却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这是因为什么?难道是命中注定吗?”《汉书》也把李广的内心纠结记录下来。后人每读《李广传》,每读到李广的自问自答,就会感知到一种悲怆和苍凉,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悲壮和无奈。
李广一生虽然不得封侯获邑,但没有被名位利禄羁绊,他六十多岁了还金戈铁马冒锋镝浴鲜血驰骋疆场,他那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于是溥化为黄钟大吕,声扬千秋万代!
南宋的辛弃疾是一位慷慨有大略的民族英雄,他二十三岁就起兵抗金,建树颇丰,然而屡遭群小忌恨,屡遭打击迫害。辛弃疾并未因此消沉,他以李广的精神激励自己,他不止一次的在词篇中歌颂李广。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于是写下《八声甘州》,来赞颂李广,来抒发情怀。后来,辛弃疾又写了一首《卜算子》,直抒胸臆,其上阕写道:“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辛弃疾被迫害被罢免,目睹山河破碎,他想到历史,想到李广,想到何时再能像李广那样为国杀敌,于是把满腹激愤写入词篇中。由此看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这句谚语来评价李广,再恰当不过。
李广深知,文恬武嬉,穷尽奢靡,是没落亡国之兆,所以律己甚严。李广一生清廉,他爱士卒,爱百姓,从不搞特殊化。他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以至于家无余财。李广这些美德也是最应该提及的。
冯唐不因年老官微而与世俯仰,李广不因年老位轻而安身保命,他们越是年老越是审视人生价值,越是想为国家做贡献,于是他们老而有为的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用清朝林则徐的这句诗来概括冯唐、李广,当是最好不过的了。



楼主 zhilishu9  发布于 2018-05-18 12:48:39 +0800 CST  

楼主:zhilishu9

字数:2924

发表时间:2018-05-18 20:48:3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30 00:26:48 +0800 CST

评论数: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