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书话发帖:音乐剧《悲惨世界》

音乐剧《悲惨世界》


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是一部改变我一生的书,多少年来,这部书一直象一座丰碑,耸立在记忆中。
而由 Alain Boublil和Claude-Michel Schonberg谱曲,Herbert Kretzmer作词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则又一次极大地震撼了我。
很多年前在流花公园旁边辗转难眠、读书直到深夜的日子,仿佛又浮现出来,历历在目,仿佛谁用一把钥匙,又一次打开了久锁的记忆,尘封的岁月,一齐涌出,让人心生感慨、难以自己。
也许因为一部书就改变自己的生活的举动,是十分幼稚可笑的,但是我相信,一遍又一遍地读过《悲惨世界》的人,也许会理解这一点。这部书,可以直击人们灵魂最脆弱的地方,淋漓尽致,让人无法释怀,更无法逃避所有必须直面的主题。
这些主题中,我认为有三个始终是雨果以最清晰最着力的笔墨着色的。那就是,苦难、爱和革命。而音乐剧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也毫不逊色于原著。甚至,我认为,音乐剧通过最能让人心产生共鸣的方式――音乐和诗歌,把悲惨世界的深刻内涵表现的比原著还突出。

这个音乐剧,自诞生以来,已经在全球巡演了无数此,从备受责难到风靡一时,最后成了现代音乐剧(也有人称之为现代歌剧)的顶峰,人们竞相观看,在上海,甚至连演20场不衰。我听到的这个版本,是由Cameron Machintosh出品、Colm Wilkinson主演的版本。

之一 苦难与爱
整个音乐剧在反映法国底层人民的苦难中开场。音乐在十分紧张有力的号角和鼓点声中,铺开宏大的叙事背景,接着,在钢琴的和弦和长号的沉重陪衬下,土伦港的囚徒们开始了我称为苦难主题的合唱:

往下看,往下看
但别看他们的双眼
往下看,往下看
直到你们死亡
毒辣的太阳
象地狱般火烫
往下看,往下看
还有二十年的煎熬
我是冤枉的!
老天,听听我的祈祷!
往下看,往下看,
老天,他却漠不关心
我知道她会等
我知道她的忠诚
往下看,往下看,
他们会忘了你
当我获得自由,你不会看见
我已化为尘土!
往下看,往下看
但别看他们的双眼
哦,我主啊,
死还有多远?
往下看,往下看,
你永远都是奴隶
往下看,往下看
你正站在自己的坟墓上

舞台上,被严刑峻法惩戒的囚徒们,在土伦港艰苦劳作。
为了舞台剧的需要,改编者让主人公冉阿让与沙威同时在此出场,也正好配合这种爱与憎强烈对抗的沉重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是为了交待剧情,该剧也毫不马虎,音乐和人物对白非常精彩。想像一下,听歌剧的时候,我们为了一个精彩唱段而常常不得不忍受漫长而难懂的男女高音的琐碎对白,那种痛苦真是刻骨铭心。而在这里,剧情对白中,顺便把沙威那种道德律令、冷酷无情的面目刻画得十分恰当,而同时,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口面包吃而被遭受19年苦役的可怜的身世,以及心底蕴藏着的委屈和仇恨,也通过语言和音乐表达得清清楚楚。
冉阿让在被假释出狱的独白,可谓用音乐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的典范。我一直很看重双簧管的宽广、悠远的声音,那种有点哀怨、有点凄凉的意境配合这样的词正好熨帖,连常用的弦乐轻轻合奏都是多余:

自由属于我,寂静属于大地。
我感受到风,我畅快地呼吸。
晴朗属于天空,世界在等待。
我喝着池水,味道多么纯净。
别忘了那些年头,蹉跎的岁月。
决不宽恕他们,宽恕那些作为。
他们才是罪犯,所有的人。
新的一天开始了
让我拭目以待
看这个新的世界
又如何把我处置!

从唱腔来说,音乐剧《悲惨世界》与古典歌剧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与艺术歌曲也相差很远,我们也许能够在音乐剧《猫》中体会到强烈的“美国味”――所谓现代味,但是《悲》剧与古典味相去还是不远的,因为如果我们从音乐的角度来定义“古典”这个词,至少我认为自浪漫主义以来,古典都是这样的。
如果枯燥的介绍让人厌烦,那么我唯一的希望是,这种介绍能够把读者引入《悲》剧本身。随着剧情的发展,一段段的精彩片断象一串完整的珍珠展现出来。毫无停顿、生涩的地方,这也许是《悲》剧最为成功的地方。
冉阿让在假释旅行中,处处糟人鄙视践踏,激起了他更为强烈的对抗社会的心理,他憎恶法律,乃至这整个不公的世界,这段唱词又连续接着上一唱段的沉郁:

现在我懂得了自由
仿佛身后始终跟着一个狱卒
他就是法律!
这张黄护照便是我的身份
注定在这片土地上处处被咒诅
这就是法律!
象个野狗
我穿越街衢
脚下飞扬的尘土

雨果在《悲惨世界》中,首先着力刻画的就是卞福汝主教,原作写得十分潇洒自得,仿佛德行的最高境界,便是如此毫无羁绊,恣肆汪洋。我很期待《悲》剧如何用诗诗和音乐来完成这一任务。
显然,下面这样的词句,简练而准确地做到了这一点,而音乐呢,说实在的,我被这段唱词迷住,几乎忘记了背后竖琴和双簧管一贯优美的唱和,我把这一段称为慈爱的“上帝之声”:

进来吧,先生,你一定累了
夜晚室外如此寒冷
我们的生命十分卑微
我们的所有,应当分享
这里有薄酒增添你的精神
这里有面包强壮你的身体
这里有床让你栖息到天明
忘记痛苦,忘记罪愆。

接下来,冉阿让偷走银器的这一唱段,可谓疑惑与放纵之声,特别是最后一个高音,足够搏的满堂彩:

他给我食物
是最多的那份
我用的银餐具
是我所赚的两倍
在那19个年头里,
那些绝望的日子
然而他却信任我
这个老傻瓜信任自己
自以为尽了一份善心
我扮演一个感恩的农民
对他感激不已
不过,当夜深人静
我偷偷伏出
拿着那些银器
飞一般逃逸!

剧情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也在下面体现出来,当警察把偷走银餐具的冉阿让抓到主教那里的时候,紧张严厉、进行曲式的“沙威主题”被主教慈爱庄严的“上帝之声”接过,居然如此自然:

对,警官
我的朋友离开得太早
当然有些考虑不周
忘了我把这些也赠给了你
怎么能把最好的放弃?
先生们,请让他离开
因为他说的都是真的
你们履行职责值得赞扬
但愿上帝赐福你们
但是记住,我的兄弟
上天自有他伟大的安排
你当用这些珍贵的银器
去做一个诚实的人
受难者将见证
因为他们的苦难和鲜血
上帝把你从黑暗中拯救
我为此赎回了你的灵魂。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悲》剧在表现人的内心方面的确独到,冉阿让被主教感化时,那一首与过去决裂的唱段“我干了什么”成为了是全剧最为经典的段子之一,在其中,无论是反映激烈内心冲突的节奏,还是象波涛般反复起伏的弦律,都堪称杰作:

我干了什么?
仁慈的主啊,我干了什么?
夜幕下做了窃贼
逃窜时象是条狗
我如陷深渊
悔之莫及
除了呼号憎恨,心里什么也没有剩下
可黑暗中,谁也听不见你的声音
难道我正面临生命的转折?
难道还有另外一条路
19年前我错过了它?
我的生命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一个号码谋杀了阿让
一条锁链把我留给了死神
原因仅仅是偷了一口面包

我为什么会让此人
触摸我的灵魂,教给我爱?
他象旁人一样对我
给予我信任
叫我兄弟
把我的生命托付给主
这怎么可能?
我已学会憎恨这世界
因为这世界历来憎恨我
以眼还眼!
把心变成石头
这就是我生存的意义
这就是我全部的所知
他一个词便让我心回意转
免于鞭笞,免于刑戮
他把自由赐予了我
羞耻象刀子一样刺痛着
我也有一颗灵魂,他说
可他如何得知?
是什么改变了我的心灵?
难道生命还有一条路?
我伸出双手,却颓然跌倒
夜幕将我包围
我凝视着虚空
罪恶将我卷入漩涡
我将逃离这世界
逃离冉阿让的世界
冉阿让已经死去
另外一个故事必将开始

正如我把这一节的介绍称之为苦难与爱的主题,苦役犯的苦难,深沉无边,而接下来要听到的滨海蒙特漪市的产业工人苦难主题,则带着些无奈,带着些自我嘲弄。这一段在剧本里题为“一天的结束”。节奏极快,仿佛有人在那机械地飞快计数,这与剧本中的合唱的配合是相当准确的:

一天即将结束又一天变老
可以说这就是穷人的生活
是挣扎,是战争
没有人会给予什么
一天又一天忍受,这是为什么?
活一天,少一天

一天即将结束又一天变冷
身上的薄衫如何能抵御这寒冷
正义匆匆而过
听不见孩子的哭声
冬天来得如此之快,杀人于瞬间
死亡又一天迫近

一天即将结束又一天黎明
早上的太阳在等待着升起
象波涛在沙滩上粉碎
象风暴将每一秒击碎
饥饿在大地上游荡
可是我们还要为死亡算计
算计要为地狱付给的铜子
一天就这样结束

剧本里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无疑是芳汀。与冉阿让厚重的男低音显示的苦难深沉沧桑的主题相对应,芳汀的所有唱段都清澈凄美无比。
芳汀在被流言和偏见赶出工厂后,生活无着,悲从中来,唱的那一段“我曾有个梦”不但旋律十分优美,而且诗一般语言极具感染力:

曾经有段岁月,人们都很友善
他们的声音那么温柔
他们的言辞如此动听
曾经有段岁月,爱是那么宽容
世界就是一首歌
激动人心的歌
曾经有段岁月
然而现在都变了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
希望崇高
生活美好
我梦想爱永远不会干涸
我梦想上帝总是充满怜爱
那时我年轻天真无知
做的梦也变得陈旧荒废
没有什么可以救赎
唱完了所有的歌
尝遍了所有的酒
可是猛兽寅夜而至
轻柔,却声如巨雷
它把梦想蹂躏
它把希望撕碎
一个夏天,他睡在我身旁
用无尽的疑惑填满每一天
一个跨步便夺走了我的童贞
秋天他却离我而去
我依然梦想他会回到我身边
一起生活,很多很多年
但是有些梦想注定不会实现
有些风暴总是无法承受
我曾有一个梦想,生活
决不是地狱的现实这般
至少看起来那样不同
而生活终于毁灭了
曾经做过的梦

写这个音乐的简介,我认为其实应该把原著抛开。尽管《悲》剧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再创作的动机十分明显。特别加上了音乐这个要素后,其表现力显得格外丰富。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象《悲》剧这样,把音乐的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
在《悲》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汀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例如,芳汀被捕的那一个小场景,有一段是芳汀和沙威的冲突:

芳汀:
有个孩子需要我照顾
先生,她还只有那么一点点高
圣主啊,你难道没丝毫怜悯
如果我去坐牢,她必会死掉

沙威:
二十年来每一天
这样的辩解我听过多和少
不要再争辩什么
收起你的眼泪和哭嚎
诚实工作,取得报酬
这才是取悦我主的正道

芳汀:
我女儿已经快要死去
如果真有上帝
最好让我代她去死

光读这段词,你可能很难感觉到那种绝望的母爱,在法律的威严下软弱无力的情形,因为剧本只能简练,无法象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不断地把情感积累,从而到达那种感染效果,所以只能通过音乐直接撞击我们情感世界的某处,引起同样的共鸣。
我感觉,《悲》剧对原著的理解是很透彻的,能够精练地把事情的本质刻画出来,即便有些地方对原著加以了大大地修改,但是并不影响原著的内涵。冉阿让唱段的“我是谁”,让我感觉他简直就是一个哲学家,面对深邃的星空,追问人生最为质朴的真理。虽然剧本没有把冉阿让自首前的那一漫长的内心煎熬完全表现,但是通过这一唱段,通过让人心力交瘁的弦乐煎熬,至少可以把握原著的精髓所在,

我是谁?
我怎能把这人陷于奴役?
假装看不见他的痛苦
这无辜的人只是有些象自己
却站在我应该站在的地方
我是谁?
我怎能永远伪装下去?
假装自己不是从前的那个我?
难道直到死,我的名字
都是一个逃脱罪证的托词?
我必须撒谎?
让我如何去面对众人?
让我如何去面对自己?
我知道,我的灵魂属于主
很久前,便决定了这一点
当希望破灭时,是他把希望给予了我
他同样给我力量去揭开这个谜

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冉阿让!

沙威,看清楚
那人与你一样清白无辜
我是谁?
24601!

当冉阿让逃离法庭,回到滨海蒙特漪市。芳汀即将死去,她死前唱的一段充满柔情之爱的 “到我这儿来”,把芳汀的母爱表现得无以复加,我称之为“爱的主题”,这也是全剧最精彩的唱段之一。

珂塞特,天变得很冷
珂塞特,该上床入睡
你游戏了一整天
马上就要天黑
过来吧,珂塞特,灯就要熄灭
你可看见夜星开始闪烁?
过来吧,靠在我肩上休息
时间过得太快,每分钟地变冷
快来吧,又一天要过去
你可听见冬天的风在哭泣?
毫无防备,黑暗总是不期而至
但我会唱支摇篮曲天明唤醒你

芳汀死去后,剧本的场景切换到孟费眉德纳第夫妇的客栈。这里,小珂塞特的唱段“云端城堡”,透明纯净,毫不伤感,充分反映了小女孩的纯真的梦想和对爱的渴望,结合着芳汀在濒死前那一段让人柔肠百结、欲爱而不得的“爱的主题”旋律来听,显得格外感人,尽管剧本本身对其悲惨的遭遇毫无交待,但是听着还是不由得让人顿生怜爱。

云中有一个城堡
梦中我常到那儿去
不再有地板要打扫
在我云中的城堡
有一个房间都是玩具
许多的男孩和女孩
没人大声说话或喊叫
在我云中的城堡
有一个穿白衣的仙女
抱着我唱支摇篮曲
她唱得多好,举止多么轻柔
她说:“珂塞特,我多么爱你。”
有一个地方,永不迷路。
有一个地方,没有哭泣
哭泣根本不允许
在我云中的城堡

接着,德纳第夫妇开始出场了。这是一个非常谐谑的主题。有些人认为把这样滑稽可笑的场面写进剧本,对原著的庄严肃穆是一种亵渎。也有人认为音乐剧本身就不该反映这样严肃的主题。仁者见仁,但是这个谐谑的主题最后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同。的确,要用音乐的形式来刻画德纳第夫妇的阴险、刻毒、狡诈,除了《悲》剧中已经采用的手法,还真让人不知有什么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旋律和台词,可谓画人画鬼,入木三分,由于多采用俚语,我觉得翻译上十分为难,但是也只能一试,下面就是那一段激起观众一个情绪高潮的著名唱段:“打理这房子”:

先生,欢迎你
请快坐下
来认识镇上
最好的店家
其他的人
都是些骗子
欺骗客人
好耍诡计
你很难见到
象我这样诚实
品行端正
自命是个绅士

打理这房子
发散着魅力
宽大的手掌
温暖无比
说点逗人的笑话
让人兴奋不已
饕餮之徒,谁人都欢喜
我是那么乐善好施
顺水人情小恩小惠
没有付出哪有回报
所以什么都得有点价值

打理这房子
象个动物园主
随时收你们
一两个累人的苏
酒里兑点水
谁也看不出
乘人不备的时候
再搞点小偷小摸
所有人都喜欢我
亲密无间的朋友
搞笑卖乖只要你乐
老天!最后你总是要出点血!

接着,这个谐谑的旋律在旅客们的合唱应和中,喜剧气氛进一步加强,简直是乐翻了天。
当冉阿让出场,提出要带走小珂塞特的时候,这一段“阴险华尔兹”更是堪称绝妙之作:

怎么办,怎么开口?
难道要把我的心肝带走?
我的珍,我的宝!
小女是我心头的肉!
不要提什么债务吧?
别让珂塞特为此难受
亲爱的芳汀,请安息
为了孩子我难道做的不够?
相濡以沫,苦难情深
我一直把她当做亲生骨肉
先生,亲生骨肉!

全剧在这里告一段落,这一段落里,充满爱与苦难素材。遗憾的是,原著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情节被省略了。如卞福汝主教的事迹,主教与国民公会代表G的精彩对白,芳汀那一段让年轻人激起无穷美好回忆的爱情故事,等等。但是在时间与空间都十分有限的舞台上,能够把雨果这蕴藏人世间几乎一切情感的故事讲得这样清晰明白,情绪和内涵都把握得无懈可击,的确是非常难得。

(未完待续)

楼主 江山如是闲  发布于 2003-07-23 10:26:00 +0800 CST  
为改善翻译,请多多拍砖,先谢过了。
楼主 江山如是闲  发布于 2003-07-23 10:28:47 +0800 CST  
我等。
楼主 江山如是闲  发布于 2003-07-23 12:20:36 +0800 CST  
最后翻一次。
楼主 江山如是闲  发布于 2003-07-23 18:08:13 +0800 CST  

楼主:江山如是闲

字数:5929

发表时间:2003-07-23 18: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7 04:39:58 +0800 CST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